PTC传递特性管理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4
1.0目的准确、全面识别产品特殊特性,并对其管控的过程要求。
2.0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新品开发时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的识别和管控,特殊特性主要包括法律法规特性、关键特性、重要特性,还包括高影响度特性(HIC)和传递特性(PTC)。
3.0定义3.1特殊特性:由顾客指定的产品和过程特性,包含顾客要求、政府法律法律法规和安全特性,以及由供方通过产品和过程或以往类似产品的了解选出的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
3.2传递特性:指由外部供应商或公司内部因制程没有控制所产生,直接传递到顾客工厂的产品特性。
不良的传递特性可能会影响到顾客装配工厂或购买的最终消费者。
3.3公司生产产品不涉及关键特性,本管理办法重点针对重要特性。
4.0职责4.1工程部负责特殊特性(包括顾客指定和/或要求的特性以及在过程开发中公司自己识别的特性)的识别确定和将特殊特性导入过程流程图、PFMEA、CP等资料,包括传递到分供方。
4.2品质部负责组织对特殊特性的跟踪、检查和验证,包括公司内和分供方。
5.0识别和管理5.1识别条件5.1.1新产品设计开发时。
5.1.2 顾客有新产品委托设计开发时。
5.1.3 顾客有新产品委托生产时。
5.2识别方法5.2.1来自顾客的指定。
5.2.2 来自法律法规的要求。
5.2.3 来自新品开发的项目开发小组共同讨论后所决定的重要特性。
5.2.4来自于分供方开发过程。
5.2.5特殊特性决定后应填写特殊特性清单,以保证后续的各项相关工作能有效落实推行。
必要时,特殊特性清单必须提交顾客批准。
5.3特殊特性符号标识5.3.1“A”标示重要特性:重要特性:指这种产品特性: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会显著影响产品的安全特性或政府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如:易燃性、车内人员保护、转向控制、制动等),排放、噪声、无线电子干扰等。
5.3.2“B”标识表示关键特性:关键特性: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可能显著影响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非安全或法律法规方面),例如配合、功能、安装或外观,或者制造或加工此产品的能力。
1.0目的准确、全面识别产品特殊特性,并对其管控的过程要求。
2.0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新品开发时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的识别和管控,特殊特性主要包括法规特性、关键特性、重要特性,还包括高影响度特性(HIC)和传递特性(PTC。
3.0定义3.1特殊特性:由顾客指定的产品和过程特性,包含顾客要求、政府法律法规和安全特性,以及由供方通过产品和过程或以往类似产品的了解选出的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
3.2传递特性:指由外部供应商或公司内部因制程没有控制所产生,直接传递到顾客工厂的产品特性。
不良的传递特性可能会影响到顾客装配工厂或购买的最终消费者。
3.3公司生产产品不涉及关键特性,本管理办法重点针对重要特性。
4.0职责4.1工程部负责特殊特性(包括顾客指定和/或要求的特性以及在过程开发中公司自己识别的特性)的识别确定和将特殊特性导入过程流程图、PFMEA CP等资料,包括传递到分供方。
页数:第2页共4页5.0识别和管理5.1识别条件5.1.1新产品设计开发时。
5.1.2顾客有新产品委托设计开发时。
5.1.3顾客有新产品委托生产时。
5.2识别方法5.2.1来自顾客的指定。
5.2.2来自法规的要求。
5.2.3来自新品开发的项目开发小组共同讨论后所决定的重要特性。
5.2.4来自于分供方开发过程。
5.2.5特殊特性决定后应填写特殊特性清单,以保证后续的各项相关工作能有效落实推行;必要时,特殊特性清单必须提交顾客批准。
5.3特殊特性符号标识5.3.1 “ A”标示重要特性:重要特性:指这种产品特性: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会显著影响产品的安全特性或政府法规的符合性(如:易燃性、车内人员保护、转向控制、制动等),排放、噪声、无线电子干扰等。
5.3.2 “ B'标识表示关键特性:关键特性: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可能显著影响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非安全或法规方面),例如配合、功能、安装或外观,或者制造或加工此产品的能力。
1.0目的
准确、全面识别产品特殊特性,并对其管控的过程要求。
2.0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新品开发时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的识别和管控,特殊特性
(PTC)。
3.0
3.1
3.2
3.3
4.0
4.1
4.2品质部负责组织对特殊特性的跟踪、检查和验证,包括公司内和分供方。
5.0识别和管理
5.1识别条件
5.1.2 顾客有新产品委托设计开发时。
5.1.3 顾客有新产品委托生产时。
5.2识别方法
5.2.2 来自法规的要求。
5.3
B
C
过程特性:设备的重要参数会影响最终的产品特性。
5.3.4在其所涉及的产品资料中,应将特性符号进行一致性标识。
5.3.5以上为公司特性通用表示符号,如有顾客指定的符号例外,必须使用顾客指定的符号进行标识。
并建立顾客符合与公司等同符合的对照表。
5.4.1在特殊特性符号标注完成后填写《特殊特性检查表》,并由多方论证小组组长签字确认。
5.5 顾客图纸特殊特性符号
.4识别流程与办法
5.5特殊特性控制
5.5.1 针对MSA 部份,只要是特殊特性,其GR&R%应<10%。
和
5.6张控制图打点完后都应进行 Cpk 的计算分析,建立Cpk 的趋势图以便进行监控和改进。
编制:张朝平审核:吴玲艳批准:谈俊强日期:日期:日期:。
1.02.03.0目的准确、全面识别产品特殊特性,并对其管控的过程要求。
4.0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新品开发时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的识别和管控,特殊特性主要包括法规特性、关键特性、重要特性,还包括高影响度特性(HIC)和传递特性(PTC)。
5.0定义3.1特殊特性:由顾客指定的产品和过程特性,包含顾客要求、政府法律法规和安全特性,以及由供方通过产品和过程或以往类似产品的了解选出的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
3.2传递特性:指由外部供应商或公司内部因制程没有控制所产生,直接传递到顾客工厂的产品特性。
不良的传递特性可能会影响到顾客装配工厂或购买的最终消费者。
3.3公司生产产品不涉及关键特性,本管理办法重点针对重要特性。
6.0职责4.1工程部负责特殊特性(包括顾客指定和/或要求的特性以及在过程开发中公司自己识别的特性)的识别确定和将特殊特性导入过程流程图、PFMEA、CP等资料,包括传递到分供方。
4.2品质部负责组织对特殊特性的跟踪、检查和验证,包括公司内和分供方。
7.0识别和管理5.1识别条件5.1.1新产品设计开发时。
5.1.2 顾客有新产品委托设计开发时。
5.1.3 顾客有新产品委托生产时。
5.2识别方法5.2.1来自顾客的指定。
5.2.2 来自法规的要求。
5.2.3 来自新品开发的项目开发小组共同讨论后所决定的重要特性。
5.2.4来自于分供方开发过程。
5.2.5特殊特性决定后应填写特殊特性清单,以保证后续的各项相关工作能有效落实推行;必要时,特殊特性清单必须提交顾客批准。
5.3特殊特性符号标识5.3.1“A”标示重要特性:重要特性:指这种产品特性: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会显著影响产品的安全特性或政府法规的符合性(如:易燃性、车内人员保护、转向控制、制动等),排放、噪声、无线电子干扰等。
5.3.2“B”标识表示关键特性:关键特性: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可能显著影响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非安全或法规方面),例如配合、功能、安装或外观,或者制造或加工此产品的能力。
1.0目的准确、全面识别产品特殊特性,并对其管控的过程要求。
2.0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新品开发时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的识别和管控,特殊特性主要包括法规特性、关键特性、重要特性,还包括高影响度特性(HIC)和传递特性(PTC)。
3.0定义3.1特殊特性:由顾客指定的产品和过程特性,包含顾客要求、政府法律法规和安全特性,以及由供方通过产品和过程或以往类似产品的了解选出的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
3.2传递特性:指由外部供应商或公司内部因制程没有控制所产生,直接传递到顾客工厂的产品特性。
不良的传递特性可能会影响到顾客装配工厂或购买的最终消费者。
3.3公司生产产品不涉及关键特性,本管理办法重点针对重要特性。
4.0职责4.1技术开发部负责特殊特性(包括顾客指定和/或要求的特性以及在过程开发中公司自己识别的特性)的识别确定和将特殊特性导入过程流程图、PFMEA、CP等资料,包括传递到分供方。
4.2品质部负责组织对特殊特性的跟踪、检查和验证,包括公司内和分供方。
5.0识别和管理5.1识别条件5.1.1新产品设计开发时。
5.1.2 顾客有新产品委托设计开发时。
5.1.3 顾客有新产品委托生产时。
5.2识别方法5.2.1来自顾客的指定。
5.2.2 来自法规的要求。
5.2.3 来自新品开发的项目开发小组共同讨论后所决定的重要特性。
5.2.4来自于分供方开发过程。
5.2.5特殊特性决定后应填写特殊特性清单,以保证后续的各项相关工作能有效落实推行;必要时,特殊特性清单必须提交顾客批准。
5.3特殊特性符号标识5.3.1“A”标示关键产品特性:重要特性:指这种产品特性: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会显著影响产品的安全特性或政府法规的符合性(如:易燃性、车内人员保护、转向控制、制动等),排放、噪声、无线电子干扰等。
5.3.2“B”标识重要特性:关键特性: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可能显著影响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非安全或法规方面),例如配合、功能、安装性能或外观,或者制造或加工此产品的能力。
1.0目的准确、全面识别产品特殊特性,并对其管控的过程要求。
2.0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新品开发时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的识别和管控,特殊特性主要包括法规特性、关键特性、重要特性,还包括高影响度特性(HIC)和传递特性(PTC)。
3.0定义3.1特殊特性:由顾客指定的产品和过程特性,包含顾客要求、政府法律法规和安全特性,以及由供方通过产品和过程或以往类似产品的了解选出的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
3.2传递特性:指由外部供应商或公司内部因制程没有控制所产生,直接传递到顾客工厂的产品特性。
不良的传递特性可能会影响到顾客装配工厂或购买的最终消费者。
3.3公司生产产品不涉及关键特性,本管理办法重点针对重要特性。
4.0职责4.1工程部负责特殊特性(包括顾客指定和/或要求的特性以及在过程开发中公司自己识别的特性)的识别确定和将特殊特性导入过程流程图、PFMEA、CP等资料,包括传递到分供方。
4.2品质部负责组织对特殊特性的跟踪、检查和验证,包括公司内和分供方。
5.0识别和管理5.1识别条件5.1.1新产品设计开发时。
5.1.2 顾客有新产品委托设计开发时。
5.1.3 顾客有新产品委托生产时。
5.2识别方法5.2.1来自顾客的指定。
5.2.2 来自法规的要求。
5.2.3 来自新品开发的项目开发小组共同讨论后所决定的重要特性。
5.2.4来自于分供方开发过程。
5.2.5特殊特性决定后应填写特殊特性清单,以保证后续的各项相关工作能有效落实推行;必要时,特殊特性清单必须提交顾客批准。
5.3特殊特性符号标识5.3.1“A”标示重要特性:重要特性:指这种产品特性: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会显著影响产品的安全特性或政府法规的符合性(如:易燃性、车内人员保护、转向控制、制动等),排放、噪声、无线电子干扰等。
5.3.2“B”标识表示关键特性:关键特性: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可能显著影响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非安全或法规方面),例如配合、功能、安装或外观,或者制造或加工此产品的能力。
1 目的
目的在于明确传递特性,以便于对传递特性实施有效控制。
2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对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传递特性进行识别、确定的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及对公司外购外协件所有产品传递特性的质量控制。
3 定义和术语
传递特性PTC(Pass-through characteristics)就是那些内部或者外部供应产品,提交给客户,其相关尺寸和功能特性一旦失效会影响装配、整车功能或影响终端顾客,并且潜在的或运行的问题在生产装配和检测时,车间内部任何一个能做验证的都没有被100%的识别,对应的功能尺寸及功能特性属于PTC,比如齿轮硬度、焊接强度等。
同时有可能已被识别为CC/SC/HIC也属于。
满足条件:以下条件全部满足时
1、确认为功能性特性;
2、相关尺寸和功能特性一旦失效会影响装配、整车功能或影响终端顾客;
3、整车功能或影响终端顾客,并且潜在的或运行的问题在生产装配和检测时,车间内部任何一个能做验证的都没有被100%的识别。
4 管理职责
4.1 技术部主要负责识别与客户车体和机体实际配合之特性,会同工艺部门进行传递特性的识别,对于供应商零件,应该在图纸中注明传递特性;就识别的传递特性尽可能采取防错的过程设计,对于无法进行防错设计应在项目小组中确定检查方法和频次,以确保传递特性得以控制。
4.2 质量部和采购部,确保已识别的供应商零件传递特性,在供应商处得到有效控制(等同于CC/SC特性控制),并确保供应商有能力理解和认识到传递特性的意义,定期对供应商传递特性管理予以检查。
5 传递特性管理流程
技术部项目小组工艺部质量部、采购部来料检验供应商
根据产品与客户车体和机体的结合状态识别零件的传递特性
识别传递特性并纳入重要特性清单
零件DFMEA中失效模式分析
在图纸中进行传递特性标识“PTC”根据设计
图纸标明
的制定检
查规范
PFMEA
中识别
PTC特性
传递特性要求培训
控制计划
中识别
根据图纸传递特性要
求供应商进行传递特
性控制
对图纸中的
传递特性进
行特殊管控
SPC/防错法
或者100%
全检
尽可能在生产
过程中增加探
测,防错措施
年度全尺寸和
性能检测报告
(含PTC特性
要求)
根据检查规范
中PTC进行进
料检验
年度PPAP评
审(含PTC特
性管理)
各部门PTC 特性识别管控文件
6 相关文件
无
7 使用表单
特殊特性清单 技术部
项目小组
工艺部
质量部/采购部
1、 图纸
2、 包含传递特性的
要求特性清单
检测规范
1、 PFMEA
2、 控制计划
供应商特殊特性清单包含 TC 特性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