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公告[2010]第56号――发行2010年第六十三期中央银行票据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公告[2009]第14号――将发行2009
年第十四期中央银行票据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
•【公布日期】2009.04.22
•【文号】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公告[2009]第14号
•【施行日期】2009.04.2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金融债券
正文
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公告
([2009]第14号)
为保持基础货币平稳增长和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2009年4月23日(周四)中国人民银行将发行2009年第十四期中央银行票据。
第十四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3个月(91天),最高发行量550亿元,缴款日为2009年4月24日,起息日为2009年4月24日,到期日为2009年7月24日。
本期中央银行票据以贴现方式发行,向全部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进行价格招标,到期按面值100元兑付,到期日遇节假日顺延。
特别提示,第十四期中央银行票据缴款要素如下,收款人户名:中央银行票据(0901014),账号:23509014,支付行号:001100001509。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
二○○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启用2010版银行票据凭证的通知》(银发[2010]299号)的要求,为提高票据凭证的防伪性能,保证票据的流通和安全使用,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启用2010版银行票据,现行票据可继续使用至2011年2月28日,自2011年3月1日起一律使用新版票据。
一、新版票据凭证调整的防伪工艺现金支票、转账支票、汇票、非清分机本票纸张使用新型专用水印纸;清分机支票、清分机本票纸张使用新型专用清分机纸;汇票、非清分机本票纸张中增加安全线;所有纸张中增加新型荧光纤维;所有票据凭证均采用双色底纹印刷。
二、新版票据凭证印制标准的调整(一)票据号码。
所有票据的号码调整为16位,分上下两排。
上排8位数字所赋信息相对固定,其中前3位为银行机构代码,第4位为预留号(暂定为0),第5、6位为省别地区代码(采用全国行政区划代码前两位),第7位为票据种类(1为现金支票,2为转账支票,3为清分机支票,4为银行汇票,5为银行承兑汇票,6为商业承兑汇票,7为非清分机本票,8为清分机本票),第8位为印制识别码;第二排8位数字为流水号,仍采用现有的渗透性油墨印刷。
(二)支票。
统一支票底纹颜色,不再按行别分色;现金支票的主题图案为梅花,转账支票、清分机支票主题图案为竹;支票号码前不再冠地名;现金支票上的“现金支票”字样改为黑色印刷。
(三)汇票。
统一汇票(含华东三省一市银行汇票)底纹颜色,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不再按行别分色;汇票主题图案为兰花;银行汇票号码前一律不再冠地名;银行承兑汇票左上角不再加印各行行徽;取消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左上角无色荧光暗记。
(四)本票。
本票主题图案为菊花;行名前不再加印统一徽记;号码前不再冠地名。
(五)所有票据小写金额栏分隔线由实线改为虚线。
三、新版票据凭证格式、要素内容的调整(一)支票。
取消小写金额栏下方支付密码框,调整为密码和行号填写栏(现金支票只有密码栏);将“本支票付款期限十天”调整为“付款期限自出票之日起十天”;存根联“附加信息”栏由三栏缩减为两栏,相应扩大收款人填写栏;背面缩小附加信息栏,背书栏由一栏调整为两栏;“附加信息”栏对应的背面位置加印温馨提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签发空头支票由中国人民银行处以票面金额5%但不低于1000元的罚款”。
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公告[2006]第71号--中国人民银行发行2006年第七十五期中央银行票据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
•【公布日期】2006.10.11
•【文号】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公告[2006]第71号
•【施行日期】2006.10.1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金融债券
正文
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公告
([2006]第71号)
为保持基础货币平稳增长和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2006年10月12日(周四)中国人民银行将发行2006年第七十五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3个月(91天),最高发行量50亿元,缴款日为2006年10月13日,起息日为2006年10月13日,到期日为2007年1月12日,到期按面值100元兑付。
本期中央银行票据向全部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进行价格招标。
特别提示,第七十五期中央银行票据缴款要素如下,收款人户名:中央银行票据(0601075),账号:23506075,支付行号:001100001509。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
二○○六年十月十一日。
财政部关于2010年记账式贴现(十四期)国债发行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正文:---------------------------------------------------------------------------------------------------------------------------------------------------- 财政部关于2010年记账式贴现(十四期)国债发行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财库[2010]110号)2009年-2011年记账式国债承销团成员,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为筹集财政资金,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财政部决定发行2010年记账式贴现(十四期)国债(以下简称本期国债)。
现就本期国债发行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发行条件(一)发行场所。
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以下简称各交易场所)发行。
(二)品种和数量。
本期国债期限91天,以低于票面金额的价格贴现发行,发行价格按竞争性招标加权平均中标价格确定。
计划发行面值总额280亿元,全部进行竞争性招标。
本期国债不进行甲类成员追加投标。
(三)时间安排。
2010年10月22日招标,10月25日开始发行,10月27日发行结束。
(四)上市安排。
2010年10月29日起在各交易场所上市交易,交易方式为现券买卖和回购。
本期国债上市后,可以在各交易场所间相互转托管。
(五)兑付安排。
本期国债于2011年1月24日(节假日顺延)按面值偿还。
财政部委托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债登记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证券登记公司)上海、深圳分公司办理到期偿还等事宜。
二、招标(一)招标方式。
采用多种价格美国式招标方式,标的为价格,全场加权平均中标价格为本期国债的发行价格,各中标机构按各自中标价格承销。
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公告[2009]第29号――发行2009
年第三十一期中央银行票据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
•【公布日期】2009.07.29
•【文号】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公告[2009]第29号
•【施行日期】2009.07.2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金融债券
正文
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公告
([2009]第29号)
为保持基础货币平稳增长和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2009年7月30日(周四)中国人民银行将发行2009年第三十一期中央银行票据。
第三十一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3个月(91天),发行量450亿元,缴款日为2009年7月31日,起息日为2009年7月31日,到期日为2009年10月30日。
本期中央银行票据以贴现方式发行,向全部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进行价格招标,到期按面值100元兑付,到期日遇节假日顺延。
特别提示,第三十一期中央银行票据缴款要素如下,收款人户名:中央银行票据(0901031),账号:23509031,支付行号:001100001509。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
二○○九年七月二十九日。
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公告[2008]第52号――发行2008
年第八十一期中央银行票据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
•【公布日期】2008.07.14
•【文号】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公告[2008]第52号
•【施行日期】2008.07.15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金融债券
正文
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公告
([2008]第52号)
为保持基础货币平稳增长和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2008年7月15日(周二)中国人民银行将发行2008年第八十一期中央银行票据。
第八十一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1年,最高发行量150亿元,缴款日为2008年7月16日,起息日为2008年7月16日,到期日为2009年7月16日。
本期中央银行票据以贴现方式发行,向全部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进行价格招标,到期按面值100元兑付,到期日遇节假日顺延。
特别提示,第八十一期中央银行票据缴款要素如下,收款人户名:中央银行票据(0801081),账号:23508081,支付行号:001100001509。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
二○○八年七月十四日。
于2002年。
在此之前,国债和金融债是主要操作对象。
发行央行票据,是一种向市场出售证券、回笼基础货币的行为;央行票据到期,则体现为基础货币的投放。
一般而言,央行票据发行后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市流通交易,交易方式有现券交易和回购。
现券交易分为现券买断和现券卖断两种:前者为央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有价证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后者为央行直接卖出有价证券,一次性地回笼基础货币。
回购交易则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正回购是央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的交易行为;逆回购的操作方向正好相反。
现券卖断与正回购是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但是,它们均受到央行实际持券量的影响。
央行票据央行票据主要用于承担短期政府债券的功能,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熨平货币市场波动和引导利率走势发挥了重大作用。
首先,央行票据承担着调控货币供应量的职能。
例如,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的影响下,外汇储备迅速增加使我国外汇占款巨幅增加。
为了减少外汇占款增加对基础货币供给增长的负面影响,央行大量发行央行票据,发挥其冲销功能。
其次,央行票据可以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防止信贷过快增长。
目前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央行票据的认购主力是商业银行,定向央行票据更是主要面向资金面宽裕尤其是贷款增速过快的银行发行。
例如,2007年3月9日向9家商业银行发行1010亿元期限为3年的定向票据。
第三,央行票据可以用来熨平货币市场波动。
随着我国参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投机资本对国内房地产等市场的投资将会影响国内经济,由此产生的经济波动需要灵活的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
因此,今后的货币政策将会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央行票据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最后,央行票据有助于形成市场基准利率。
央行票据因其灵活性和主动性而成为货币市场的“风向标”,引导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和相关债券市场形成相应期限的市场利率和收益率曲线,其一级市场收益率逐渐成为利率的定价基准。
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公告[2011]第21号――关于发行2011年第二十一期中央银行票据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
•【公布日期】2011.04.11
•【文号】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公告[2011]第21号
•【施行日期】2011.04.1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金融债券
正文
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公告
([2011]第21号)
为保持基础货币平稳增长和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2011年4月12日(周二)中国人民银行将发行2011年第二十二期中央银行票据。
第二十二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1年,发行量650亿元,缴款日为2011年4月13日,起息日为2011年4月13日,到期日为2012年4月13日。
本期中央银行票据以贴现方式发行,向全部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进行价格招标,到期按面值100元兑付,到期日遇节假日顺延。
特别提示,第二十二期中央银行票据缴款要素如下,收款人户名:中央银行票据(1101022),账号:23511022,支付行号:001100001509。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
二○一一年四月十一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启用2010版银行票据凭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2010.10.27•【文号】银发[2010]299号•【施行日期】2010.10.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票据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启用2010版银行票据凭证的通知(银发[2010]299号)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国家开发银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为提高票据凭证的防伪性能,保证票据的流通和安全使用,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启用 2010 版银行票据凭证(以下简称新版票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关于新版票据凭证调整的防伪工艺现金支票、转账支票、汇票、非清分机本票纸张使用新型专用水印纸;清分机支票、清分机本票纸张使用新型专用清分机纸;汇票、非清分机本票纸张中增加安全线;所有纸张中增加新型荧光纤维;所有票据凭证均采用双色底纹印刷。
二、关于新版票据凭证印制标准的调整(一)票据号码。
所有票据的号码调整为 16 位,分上下两排。
上排 8 位数字所赋信息相对固定,其中前 3 位为银行机构代码(见附件 1),第 4 位为预留号(暂定为 0),第 5、6 位为省别地区代码(采用全国行政区划代码前两位,见附件 2),第 7 位为票据种类(1 为现金支票,2 为转账支票,3 为清分机支票,4 为银行汇票,5 为银行承兑汇票,6 为商业承兑汇票,7 为非清分机本票,8 为清分机本票),第 8 位为印制识别码;第二排 8 位数字为流水号,仍采用现有的渗透性油墨印刷。
(二)支票。
统一支票底纹颜色,不再按行别分色;现金支票的主题图案为梅花,转账支票、清分机支票主题图案为竹;支票号码前不再冠地名;现金支票上的“现金支票”字样改为黑色印刷。
(三)汇票。
统一汇票(含华东三省一市银行汇票)底纹颜色,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不再按行别分色;汇票主题图案为兰花;银行汇票号码前一律不再冠地名;银行承兑汇票左上角不再加印各行行徽;取消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左上角无色荧光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