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实体法律法规一览表
- 格式:doc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3
学习税务工作中的常用法律法规一、引言税务工作是国家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国家税收收入的重要保障。
在税务工作中,了解和熟悉常用的法律法规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是我们执行税收政策和维护税收纪律的法律依据。
本文将介绍税务工作中常用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是税务工作中的一部基础性法律,它规定了税务机关的职责和权力,以及纳税人的义务和权益。
在税务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该法对纳税人进行登记管理、征收管理和税收监督管理等各项工作。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了企业所得税的法律依据,包括纳税人的范围、税率、税前扣除、税务登记和申报等。
在税务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该法对企业的所得税进行征收和管理,并依法处理纳税人的违法行为。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是针对个人所得税所制定的法律,它规定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和管理办法。
在税务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该法对个人所得税进行征收和管理,并根据个人的收入水平和税率进行计算和申报。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是对增值税征收和管理进行规范的法律,它包括了纳税人的范围、税率、征收和申报等方面的规定。
在税务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该法对增值税进行征收和管理,并确保纳税人的税款按时足额缴纳。
六、总结本文介绍了税务工作中常用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
这些法律法规是我们在税务工作中必须遵守的法律依据,了解和掌握好它们对于我们履行职责和维护税收纪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能提高对这些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更好地开展税务工作,为国家财政事业做出贡献。
第1篇一、概述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形式。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我国税收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共有十八种税,本文将详细阐述这十八种税的法律规定。
二、增值税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增值税的法律规定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了增值税的纳税人、税率、计税方法、征收管理等内容。
2.《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的相关条款进行细化和解释。
三、消费税消费税是对特定消费品或者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税。
消费税的法律规定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了消费税的纳税人、税率、计税方法、征收管理等内容。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中的相关条款进行细化和解释。
四、营业税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
营业税的法律规定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了营业税的纳税人、税率、计税方法、征收管理等内容。
2.《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中的相关条款进行细化和解释。
五、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企业所得税的法律规定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了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税率、计税方法、征收管理等内容。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的相关条款进行细化和解释。
六、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个人所得税的法律规定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税率、计税方法、征收管理等内容。
中国现行征收的18种税的法规条文共计18个税种9个税收法律、5个实施条例、9个暂行条例、6个暂行条例实施细则,1部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总计31个文件。
其中:税务机关征收16个税种:1增值税,2企业所得税,3个人所得税,4消费税,5车辆购置税,6车船税,7烟叶税,8环境保护税,9印花税,10契税,11耕地占用税,12资源税,13城镇土地使用税,14土地增值税,15房产税和16城市维护建设税。
海关征收两个税种:关税、船舶吨税。
第一类税收法律及其实施条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新个税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5、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实施条例7、中华人民共和国烟叶税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10、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法第二类税收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1、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5、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6、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7、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8、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细则9、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10、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1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1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14、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1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第三类税收程序法1、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四类海关征收税种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吨税法。
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税收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对纳税人实施税收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在税收管理中,税收法律法规是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它们是税收行政机关进行税收征收和管理的主要依据。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关于税收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
税收法律法规的种类依照我国对税收法律法规的划分,其种类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税收法律税收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具有总的税制原则的有关税收的规定。
我国的税法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等等。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及其各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行政管理的经过程序审批的具有普遍规范性的规章制度。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务行政处罚法》等。
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所属地方范围内的法律规定。
如《广州市财政局关于个人所得税预扣率的规定》等。
税收法律法规的适用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在税收征收和管理过程中,都需要根据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操作。
其中,税收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法律效力逐级递减。
在税收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具体的法规条款来进行操作。
税务机关进行税收管理税务机关主要负责税收征收和管理工作。
税务机关必须严格遵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税收的公平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同时,税务机关还要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管制度,加强对税收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杜绝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
纳税人应当了解税收法律法规纳税人是税收征收和管理工作的主体,纳税人必须了解税收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明确纳税人应当遵守的法律法规,正确履行纳税义务。
同时,纳税人也可以通过了解税收法律法规,合理避税,保障自身经济利益。
结语税收法律法规是税收征收和管理的主要基础和依据,对于纳税人和税务机关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应当多关注税收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提高自己在税收管理中的法律意识,正确履行纳税义务。
中国税收制度的法律级次目前,中国有权制定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国家机关主要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等。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有关规范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条规定,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
税收法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范围内普遍适用,具有仅次于宪法的法律效力。
目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税收实体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以下简称《车船税法》);税收程序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出的规范性决议、决定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解释,同其制定的法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比如,1993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暂行条例的决定》。
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有关规范性文件我国现行税法绝大部分都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税收的基本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九条规定,税收基本制度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授权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比如,现行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车辆购置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资源税、船舶吨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烟叶税、关税等诸多税种,都是国务院制定的税收条例。
二是法律实施条例或实施细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车船税法》、《税收征管法》,由国务院制定相应的实施条例或实施细则。
中国17个税种对应法律法规一览表2016年
注:1、2016年05月01日“营改增”后,无营业税;
2、以上所列法律法规的名称中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为简化起见,均未列出;
3、特别注意,税法中,只有车船税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是法律,其他均为行政法规。
4、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车船税法这三部法律,个人所得税法与企业所得税法经由全国人大制定,个人所得税法经历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数次修订,企业所得税法尚未经历过修订。
车船税法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尚未经历过修订。
全国税收法律法规汇编2015年7月更新全国税收法律法规汇编营业税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简化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土地使用权免征营业税手续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50号) (1)个人所得税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建筑安装业跨省异地工程作业人员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52号) (1)综合 (2)浙江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企业向境外关联方支付费用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增值税发票系统升级版电子发票试运行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税总函〔2015〕373号) (7)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成本分摊协议管理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45号) (8)营业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简化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土地使用权免征营业税手续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50号)2015-06-29为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现将简化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土地使用权免征营业税手续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个人以离婚财产分割、赠与特定亲属、赠与抚养人或赡养人方式无偿赠与不动产、土地使用权,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金融商品买卖等营业税若干免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111号)第二条免征营业税规定的,在办理营业税免税手续时,无需提供房产所有人“赠与公证书”、受赠人“接受赠与公证书”,或双方“赠与合同公证书”。
本公告自2015年7月1日起实施。
此前尚未进行税务处理的,按照本公告规定执行。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房地产交易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税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44号)第一条中“属于其他情况无偿赠与不动产的,受赠人应当提交房产所有人‘赠与公证书’和受赠人‘接受赠与公证书’,或持双方共同办理的‘赠与合同公证书’”同时废止。
特此公告。
个人所得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建筑安装业跨省异地工程作业人员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52号)2015-07-20为规范和加强建筑安装业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下同)异地工程作业人员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现就有关问题公告如下:一、总承包企业、分承包企业派驻跨省异地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在异地工作期间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由总承包企业、分承包企业依法代扣代缴并向工程作业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缴纳。
2023年中国税收法律法规全书税收法律法规,作为国家财政管理的重要法律基础,对于保障税收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增值税等多个方面,综合介绍中国2023年税收法律法规的最新动态和相关政策。
一、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依法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所得,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律规定纳税的一种税收。
2023年,在个人所得税领域,我国的税收政策有了一些调整:首先,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
这一政策调整,将减轻低收入群体的经济负担,提高他们的可支配收入。
其次,对高收入人群加大了个税税率调整力度。
2023年,我国针对高收入人群制定了更为严格的个税税率,以实现财富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最后,个人所得税制度逐步实行全面综合征税制。
这一改革将逐渐取代目前的分类征税制度,对所有纳税人的各种收入进行整体统一的综合计算,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二、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的对其应纳税所得额征税的一种税收。
在企业所得税方面,2023年我国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首先,中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将进一步加强。
中小微企业将享受更多的减免税政策,鼓励其发展壮大,促进创新创业。
其次,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将继续实施。
对于高科技企业,我国将继续给予税收优惠,支持其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最后,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政策也将有所优化。
在2023年,我国将进一步规范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政策,提高其办公效益,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三、消费税消费税是指对生产、流通和消费中的特定消费品征收的一种税收。
近年来,我国不断调整消费税的税制和税率,以鼓励绿色环保和健康消费。
2023年,我国将继续加大对高糖、高盐、高能量食品的消费税征收力度,以引导民众健康饮食,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此外,对于高污染、高排放的产品,我国将继续提高其消费税率,以推动工业结构升级和环境保护。
四、增值税增值税是指按照营业额或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