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更新版)医学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2.57 MB
- 文档页数:20
为规范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根据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特点,国内外的循证医学证据和药物的可及性,于2015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更新了《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完善的病毒学检测是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筛查、监测、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根据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还需要积极发展适宜于资源有限地区HCV RNA定量和HCV基因分型的检测试剂。
政府、社会组织、学术团体、制药企业共同努力以确保新型抗病毒治疗的可及和可负担。
本指南旨在帮助医生在丙型肝炎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中做出合理决策,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丙型肝炎诊治中的所有问题。
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具体患者时,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和可利用的医疗资源,制定全面合理的诊疗方案。
我们将根据国内外的有关进展情况,继续对本指南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指南中的证据等级分为A、B、C 三个级别,推荐等级分为1和2级别(表1,根据GRADE分级修订)表1 推荐意见的证据等级和推荐等级级别详细说明证据级别A高质量进一步研究不大可能改变对该疗效评估结果的信心B中等质量进一步研究有可能使我们对该疗效评估结果的信心产生重要影响C低质量进一步研究很有可能影响该疗效评估结果,且该评估结果很可能改变推荐等级1 强推荐充分考虑到了证据的质量、患者可能的预后情况及治疗成本而最终得出的推荐意见;2 弱推荐证据价值参差不齐,推荐意见存在不确定性,或推荐的治疗意见可能会有较高的成本疗效比等,更倾向于较低等级的推荐一、术语二、流行病学和预防流行病学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不同性别、年龄、种族、民族人群均对HCV 易感。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 的感染率约为2.8%,估计约1.85亿人感染HCV ,每年因HCV 感染导致的死亡病例约35万例1-3。
但是,由于HCV 感染具有隐匿性,多数感染者并不知道感染HCV ,因此,全球确切的慢性丙型肝炎发病率尚不清楚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