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优化方案高一教科版物理必修一课件2.6力的分解
- 格式:ppt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57
《力的分解》本章是高中力学的基础,等效思想、平行四边形定则既是这一章的重点,又是难点。
矢量的运算法则,是矢量概念的核心内容,又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同时平行四边形定则的验证过程,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教材是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合力与分力的等效代替性质,比较直观,容易接受。
而演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提水、拉伸弹簧等等),可以使学生对“等效代替”思想有更深入的体验。
教材中对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得出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出实验方案,以探究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去寻找共点力与其合力的关系,最终发现结论。
通过分小组探究、互相交流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培养能力,领悟科学研究的魅力和精髓之所在。
【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都是“力的等效替代”的思想,满足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了解力的分解具有惟一性的条件,掌握按力的效果进行力的分解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理解力的等效性,学会用作图法和计算法处理问题,学习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目标】1、学习和领会“等效替代”的思想。
2、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学习,感受对立统一的观点在物理学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在具体问题中正确确定力的作用效果,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分解。
【教学难点】:力的分解具有惟一性的条件,正确确定分力的方向。
多媒体课件复习导入提问:1、什么叫力的合成?2、如何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新课导入一、力的分解演示:在黑板上固定一块白色的硬纸板,再在硬纸板上固定一根黑色橡皮筋,在橡皮筋的另一端系上两个结,先用力F 把结点拉到O 点,记下O 点的位置。
问题:F 1和F 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F 作用的效果是否相同?作用效果指什么?拉伸同样长度面而达到不同点是否为效果相同?再用两个力F 1和F 2作用于结点,同样将绳结拉到O 点。
思考:能否在O 点再作用个数更多的不同的力,使它们的作用效果与F 的作用效果相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