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考苏教版34首古诗词必背篇目
- 格式:xls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8
安徽中考考纲规定34篇古诗词安徽中考考纲规定34篇古诗词,涵盖了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时期的经典名篇,这些诗词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珍贵典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下面来逐一介绍这些诗词。
1.《登高》(杜甫):这首诗是杜甫早期作品,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由登高远眺的深情和豁达,触发了读者的情感共鸣。
2.《赤壁赋》(曹操):这是一篇史诗,通过曹操对赤壁之战的详细描述,从而展示了他的才华和军事智慧,是汉朝文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3.《卜算子》(陆游):这首词描写了词人对爱情的憧憬和对命运的感叹,词意深沉,情感真挚,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佳作。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这首诗为韩愈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对张十八官员的赞美和对春天的美好祝愿,诗中具有浓厚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5.《将进酒》(李白):这首诗表达了李白的豪情壮志和不屈的斗志,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深受人们的喜爱。
6.《南歌子·登鹳雀楼》(王之涣):这首诗通过对登高远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是中国唐诗中的一首佳作。
7.《静夜思》(李白):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寂静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情感和思考,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8.《临江仙·滁州西涧》(陶渊明):这首词描写了词人对自然风景的感性领悟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珍贵遗产之一。
9.《春夜喜雨》(杜甫):这首诗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夜的美景和自然界的气息,具有浓郁的生命力和文艺感染力。
10.《天净沙·秋思》(马致远):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充满了隽永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
11.《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这首诗以夜泊牛渚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乡和历史的怀念,充满了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12.《岳阳楼记》(范仲淹):这篇散文使用了轻松流畅的语言,深入描绘了岳阳楼的建筑和历史,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宝贵之一。
13.《长恨歌》(白居易):这首诗是史诗,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主题,表达了对爱情的赞美和对命运的感慨,具有深刻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必背古诗文七年级上册1《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赤壁》杜牧(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浣溪沙》苏轼(北宋)游蕲水清泉寺。
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十五夜望月》王建(唐)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北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8《秋词》刘禹锡(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9《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1《〈论语〉八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安徽省中考语文纲要必考古诗文名著篇目2015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考试纲要附录:优秀古诗文篇目(50篇)和课外读物书目(8部)(一)优秀古诗文篇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优秀古诗文50篇,要求七至九年级学生背诵。
篇目如下:一、古代散文(16篇)1.孔子语录《论语》七上△2.鱼我所欲也《孟子》九下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九下4.曹刿论战《左传》九下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九下△6.出师表诸葛亮九上7.桃花源记陶潜八上△8.三峡郦道元八上9.杂说(四)韩愈八下10.陋室铭刘禹锡八上11.小石潭记柳宗元八下12.岳阳楼记范仲淹八下13.醉翁亭记欧阳修八下14.爱莲说周敦颐八上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八上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八下二、古诗词曲(34篇)17.关雎(关关雎鸠)《诗经》九下△18.蒹葭(蒹葭苍苍)《诗经》九下19.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七上△20.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八下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八下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七上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八上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七上△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八下26.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八上27.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八上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八下△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八下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八下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八下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白居易九上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七上△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九下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八下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七上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七上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八下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八下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九上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七上42.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王安石八下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九上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八下△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补充1 / 2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九上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八下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七上△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八下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八下说明:加“△”号的不列入2014年语文科考试古诗文阅读和古诗文默写的范围。
安徽中考语文必考古诗词
在安徽中考语文考试中,古诗词一直是非常重要的考查内容。
考生必须掌握一定量的古诗词,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以下是安徽中考语文必考古诗词:
1.《黄鹤楼》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5.《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以上是安徽中考语文必考古诗词。
考生可以通过背诵、理解和运用这些古诗词来提高语文水平,取得优异成绩。
- 1 -。
安徽省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必背安徽省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必背的内容通常包括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些经典诗词,这些诗词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历史,也是学生在中考中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必背古诗词: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春望》 -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 《游子吟》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8. 《赤壁》 - 苏轼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9. 《滕王阁序》 - 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10. 《出塞》 -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些诗词是安徽省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的一部分,学生需要熟练背诵,并理解其含义和背后的文化背景。
在考试中,这些诗词可能会以填空、翻译、赏析等形式出现。
中考必背古诗文一、古诗1、观沧海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边。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缺乏,绿阴里白沙堤。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白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6、夜雨寄北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泊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9、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2、游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假设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3、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4、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5、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苏教版中考必考古诗词34首1、《诗经•关雎•》先秦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先秦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观沧海》-曹操三国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饮酒》陶渊明东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使至塞上》王维唐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行路难》李白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望岳》杜甫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苏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文
以下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必背古诗文:
1. 《论语》十则
2. 鱼我所欲也(孟子)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 曹刿论战(《左传》)
5.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 出师表(诸葛亮)
7. 桃花源记(陶渊明)
8. 三峡(郦道元)
9. 马说(韩愈)
10. 陋室铭(刘禹锡)
11. 小石潭记(柳宗元)
12. 岳阳楼记(范仲淹)
13. 醉翁亭记(欧阳修)
14. 爱莲说(周敦颐)
15.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以上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部分必背古诗文,具体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和教学要求而有所不同。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必背古诗文七年级上册1《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赤壁》杜牧(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浣溪沙》苏轼(北宋)游蕲水清泉寺。
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十五夜望月》王建(唐)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北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8《秋词》刘禹锡(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9《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1《〈论语〉八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安徽中考考纲规定34篇古诗词七年级上册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
幸乃至哉,歌以咏志。
⒈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
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⒉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⒊描述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
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4、本诗的要紧表达方式是描述,可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五、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肚量的诗句是: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
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⒈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用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穷乡愁: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⒉表达乡愁之情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诗中有一个对偶句,包括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光阴的的流逝,包括自然理趣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首联写出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情感?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异乡、神驰故乡的漂泊羁旅之情。
“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感觉“阔”与“失“哪个更好?“风正一帆悬”可否改成“风正数帆悬”?什么缘故?答:①“阔”字更好,它给人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也更响亮。
★或“失”更好。
它生动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②不能改,诗人意在以“一帆悬”之小景衬“两岸阔”之大景,改了就没有这种成效了。
7.颈联从来为人们所欣赏,请选择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答:A“生”“入”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富有生机。
B反映了时序的交替,蕴涵自然理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