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史
- 格式:ppt
- 大小:10.13 MB
- 文档页数:116
第1篇发展史引子:历史的启示是探索未知世界的出发点和源动力。
1.1 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简史1.1.1 早期的理论发现电路理论与应用技术的发展,把人类带进了一个奇妙的电的世界。
在电力、电子、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众多领域中,人们每天都享受着电给我们带来的现代文明。
回首往事,我们不得不叹服无数科学家历经曲折、不断探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电与磁总是相伴而生的。
磁生电、电生磁的现象,是人们经过长期不断观察才认识的。
我国古代早就发现了电磁现象。
公元前2637年,我国先祖黄帝利用磁制成了罗盘针。
据司马迁记载,公元前9世纪,航海家已使用指南针导航了。
1600年,(相差42237年)英国物理学家吉尔伯特经过自己的实验得到了大量磁力现象,建立了重要的理论体系。
他还证明了诺曼发现的磁倾角的存在。
他曾预言在地球的北极,磁针将会变成竖直的,后来被赫德森在1609年所证实。
他发现两极装有铁帽的磁石,磁力大大增加,并且发现磁石与铁块越靠近,吸引力越大,同时证明了磁石越大对铁块的吸引也越大。
他还发现吸引是相互作用的。
因为此项重大发现,吉尔伯特被世人称之为“磁学之父”。
1600年,德国科学家库里克(O.V.Guericke)制成了第一台产生静电的装置。
1749年(相差149年),美国科学家富兰(B.Franklin,1706-1790)提出了正电和负电的概念。
富兰克林出身寒微,10岁便辍学回家做工,12岁起在印刷所当学徒、帮工.但他刻苦好学,因而,他以仅读过两年小学的学历,被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圣安德鲁大学等六七所大学授予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他在电的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实验,借用了数学上正负的概念,第一个科学地用正电、负电概念表示电荷性质,并提出了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的思想,后人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电荷守恒定律。
他最先提出了避雷针的设想,由此而制造的避雷针,避免了雷击灾难,破除了迷信。
1785年(相差36年)法国人库伦(C.A.Coulomb)用自己发明的扭秤定量地研究了两个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得出了历史上最早的电学定律———库伦定律。
电子技术发展一、引言电子技术是指利用电子器件和电磁波等进行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和存储的技术。
自20世纪初以来,电子技术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未来趋势。
二、发展历程1. 电子技术的起源电子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电磁学研究。
当时,科学家们发现电流可以通过导线中的电子流动来传输信息。
这一发现奠定了电子技术的基础。
2. 电子管时代20世纪初,电子管的发明使得电子技术得以进一步发展。
电子管是一种可以控制电子流动的器件,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信、放大器和计算机等领域。
电子管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电子技术的发展。
3. 半导体时代20世纪中叶,半导体材料的发现和半导体器件的研制使得电子技术进入了半导体时代。
半导体器件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等优点,逐渐取代了电子管成为主流技术。
集成电路的出现更是使得电子技术的应用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4. 微电子时代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微电子技术的出现引领了电子技术的新一轮发展。
微电子技术主要研究微小尺寸的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使得电子产品的体积进一步缩小,功能不断增强。
微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涵盖了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
三、应用领域1. 通信电子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从传统的有线电话到现代的移动通信,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通信方式的革新。
无线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等都是电子技术在通信领域的重要应用。
2. 计算机计算机是电子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从早期的大型机到现在的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的性能不断提升,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计算机已经渗透到了各个行业和领域,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
3. 消费电子电子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消费电子产品的快速普及。
电视、音响、摄像机、数码相机、游戏机等消费电子产品都是电子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消费电子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娱乐。
电子技术发展一、引言电子技术是指利用电子器件和电子技术手段进行信息处理、传输和控制的一门学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发展历程1. 电子技术的起源电子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电子管发明。
当时,英国科学家发现在真空管中加入热丝和电极后,可以控制电流的流动,从而实现信号放大和开关控制。
这一发现奠定了电子技术的基础。
2. 半导体技术的突破20世纪中叶,半导体技术的突破使得电子技术得以快速发展。
半导体材料具有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可以用于创造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等电子器件。
晶体管的发明和应用使得电子设备的体积大大缩小,功耗降低,性能提高,从而推动了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3. 数字技术的兴起20世纪末,数字技术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电子技术的发展。
数字技术是将信号转换为数字形式进行处理和传输的技术。
它具有抗干扰性强、可靠性高、适应性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控制等领域,极大地推动了电子技术的发展。
三、应用领域1. 通信领域电子技术在通信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音、图象和数据的传输。
挪移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技术的应用,使得通信更加便捷和高效。
2. 计算机领域计算机是电子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
计算机的浮现和发展使得信息处理速度大大加快,计算能力大大提高。
从大型计算机到个人电脑,再到现在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计算机的发展不断推动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
3. 医疗领域电子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医学成像技术、生命监护设备、远程医疗等都离不开电子技术的支持。
通过电子技术的应用,医疗设备的精确度和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四、未来发展趋势1. 物联网技术的兴起物联网技术是将各种物理设备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互通和智能控制的技术。
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电子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经过了百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篇文章将简要介绍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
最早的电子技术起源于无线电技术。
在19世纪末,无线电通信技术开始出现,并在20世纪初得到广泛应用。
无线电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实现远距离的通信,开启了人类传播信息的新时代。
无线电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电子技术的进步,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接着,在上世纪20年代,电子技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电子管的出现标志着电子技术的进一步革新。
电子管是一种利用阴极射线在真空中产生电子流的装置,它可以放大电信号,从而使得声音、图像等信息的传输变得更加稳定、可靠。
电子管的发明与应用,使得电子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然而,电子管存在功耗高、体积大等问题,因此在20世纪中叶,晶体管的出现引领了电子技术的新一轮革命。
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它可以通过控制输入信号,实现电流的放大与开关。
晶体管的小体积、低功耗的特点使其成为电子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的计算机、手机、电视等设备都离不开晶体管的应用。
20世纪70年代以后,集成电路的发展使得电子技术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集成电路是将数十亿个晶体管和其他电子元器件集成到一个芯片中,使得设备更加小型化、功能更加强大。
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的扩大,使得人们在通信、娱乐、医疗、交通等领域获得了更多的便利。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电子技术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尤其是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使得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更加便捷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同时,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也为电子技术带来了全新的应用场景。
总的来说,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从无线电技术、电子管技术、晶体管技术到集成电路技术的演进过程。
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改变,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电子技术发展一、引言电子技术是指利用电子器件和电磁波等来进行信息处理、传输和控制的技术。
自20世纪初以来,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未来趋势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二、发展历程1. 电子技术的起源电子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电子管时代。
当时,发明了电子管,这是一种能够放大电信号和进行电子控制的器件。
电子管的发明为电子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集成电路的浮现20世纪50年代,集成电路的概念提出并得到实现,这是将多个电子器件集成在一块半导体片上的技术。
集成电路的浮现极大地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推动了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
3. 微电子技术的革命20世纪70年代,微电子技术的浮现引起了一场电子技术的革命。
微电子技术通过将电子器件的尺寸缩小到微米级别,实现了更高的集成度和更低的功耗。
这使得电子设备变得更加小型化、轻便化和高性能化。
4. 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和网络化成为电子技术的主要趋势。
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的处理和存储更加高效和可靠,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
三、应用领域1. 通信领域电子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从传统的有线电话到现代的挪移通信,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沟通。
同时,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物联网和5G时代的到来。
2. 智能家居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智能家居成为了电子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将家居设备与互联网连接,人们可以远程控制家电、监控家庭安全等。
智能家居的浮现提高了生活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3. 医疗健康电子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通过生物传感器、医疗影像设备等,电子技术可以实现对人体健康状况的监测和诊断。
同时,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4. 工业自动化电子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被称为工业自动化。
第一节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学完本节,你将能够:1.说出信息概念和特征;2.用科学的语言阐述信息技术的概念;3.陈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1)信息的概念与特征1.信息的概念信息(Information)作为一种社会资源是自古就有的,物质、能源、信息这三种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基础结构。
在这三种基本资源中,人类最先认识物质资源,然后是能源资源,最后才逐渐认识信息资源(见表1-1-1)1。
表1-1-1社会基础结构的变迁过程信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资源之一。
自信息论问世以来,关于信息的定义及其本质的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
信息定义的多样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信息本身的复杂性,它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的复杂综合体;第二,信息科学尚不够发达。
它的内涵和外延还不甚确定,一些重要的概念正处于多定义并存阶段,还未进入到统一的本质概念阶段;第三,实际需要不同。
人们处于不同的研究目的,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信息作不同的理解与解释2。
信息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阔的概念,在特定的场合具有特定的意义。
在经济管理、新闻传播和情报检索等领域中,信息等价于消息和情报;在社会科学、文化教育等领域中,信息则可以理解为新知识、消息和情况中的新内容;在计算机科学、通讯和控制等领域中,信息往往是数据、信号的同义词。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及其状态的记载,它由一些可以被鉴别的符号组成,信息通常被认为是经过加工、具有一定含义的数据,人们占有了信息就可以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从而达到某些特定的目的。
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现实或潜在价值的数据。
也就是说,只有经过解释、归纳等处理后,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
1段玉山. 信息技术辅助地理教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5.2从信息的形态看,按照美国学者斯坦·戴维斯和比尔·戴维森的定义,信息由四种形态组成:数据、文本、声音和图像。
目前信息的这些形态主要与视觉和听觉有关,而人类的其他感觉,如味觉、触觉和嗅觉在信息的形态中想要占有一席之地,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知识与技术的发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