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钙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3
氢氧化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嘿,伙计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氢氧化钠这个家伙,它可是个厉害的化学品哦!别看它长得像个白色的小块头,但它的危险性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听我慢慢道来,可别掉以轻心了。
咱们来认识一下氢氧化钠。
它的名字叫氢氧化钠,英文名是Sodium Hydroxide,俗称苛性钠、烧碱。
它是一种强碱性物质,腐蚀性很强,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在实验室里可不能随便碰它。
不过呢,它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用途,比如洗衣服、清洗厨房等等。
使用它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否则就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氢氧化钠到底有多危险呢?让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有一次,小明在家里用氢氧化钠清洗厨房的水槽,结果不小心把一整瓶都倒进去了。
当时他就感觉脚下一滑,差点儿摔倒。
原来,氢氧化钠和水反应产生的氢气太多了,导致整个厨房都被充满了。
幸好小明及时逃出厨房,没有发生意外。
还有一个例子,小红在学校实验室里不小心把氢氧化钠洒在了地上。
结果,地面立刻冒出了一股白烟,还发出了刺鼻的气味。
同学们都被熏得直咳嗽,老师也赶紧打电话报警。
消防队员赶来把火扑灭了,才避免了更大的事故。
看到这些例子,大家是不是觉得氢氧化钠真的很危险啊?所以说,我们在使用它的时候一定要特别小心。
要把它放在安全的地方,远离火源、水源和易燃物品。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通风,避免吸入过多的氢气。
如果不小心发生了意外,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求助。
当然啦,我们在使用氢氧化钠的时候也要注意保护自己。
比如戴上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以免被腐蚀皮肤或者吸入有害气体。
还要学会正确处理废弃的氢氧化钠溶液,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氢氧化钠虽然是一种很厉害的化学品,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就能把它变成一个既有趣又实用的东西。
大家在学习化学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知识点,不要怕麻烦,更不要掉以轻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安全第一”,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氢氧化钙的MSDS氢氧化钙的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产品标识- 产品名称:氢氧化钙- 化学名称:氢氧化钙- CAS 号:1305-62-0- 分子式:Ca(OH)2成分/组成信息- 氢氧化钙:≥ 90%- 水:≤ 10%急救措施- 吸入:将受影响的人移至新鲜空气中,并寻求医疗帮助。
- 食道/口腔:不要催吐,立即向医生求助。
- 眼睛:立即用清洁的温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向医生求助。
-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若发生持续不适,寻求医疗帮助。
灭火措施- 灭火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泡沫灭火器。
- 不适用的灭火剂:水。
防护措施- 需采取的个人防护措施:- 隔离漏洞。
- 穿戴防护手套、防护服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设备。
泄漏事故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 确保良好通风。
- 戴着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护手套、防护服和护目镜)。
- 泄漏清除:- 避免氢氧化钙与温度增加的物质(如酸)接触,以防止反应增加。
- 使用合适的实验室工具(如扫帚和铲子)清除泄漏物。
- 将废物妥善处理,遵循当地法规。
操作使用- 存储要求:保持密封,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 操作要求:戴着防护手套和护目镜,避免吸入或接触皮肤。
- 包装类型:根据需要提供适当的包装。
第一急救措施- 吸入:立即将患者转移到新鲜空气中并就医。
- 食入:不要催吐,立即就医。
- 眼睛: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就医。
-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就医。
物理和化学特性- 外观:白色固体- 密度:2.24 g/cm³- 熔点:580℃- 沸点:不适用- 可溶性:微溶于水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在常温下避免酸、碳酸盐和高温。
- 可能的危险反应:与酸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 危险分解物:无生态环境影响- 水中生物毒性:高毒性。
废物处理- 废物处置方法:根据当地法规进行处理。
运输信息- 道路运输- 根据当地法规运输。
- 包装建议:使用合适的包装材料,以防止泄漏和破裂。
氢氧化钙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1.1 化学品中文名称:氢氧化钙1.2 化学品英文名称:calcium hydroxide1.3中文名称2: 熟石灰1.4 分子式:Ca(OH)21.5 分子量:74.09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2.1 主要成分:氢氧化钙2.2 含量:2.3 CAS No. 1305-62-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3.1 危险性类别:3.2 侵入途径:3.3 健康危害:本品属强碱性物质,有刺激和腐蚀作用。
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
可引起化学性肺炎。
眼接触有强烈刺激性,可致灼伤。
误落入消石灰池中,能造成大面积腐蚀灼伤,如不及时处理可致死亡。
长期接触可致皮炎和皮炎溃疡。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先用植物油或矿物油清洗。
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4.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4.4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5.2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钙。
5.3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6.1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7.1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化学安全品技术说明书MSDS产品名称:消石灰(氢氧化钙)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话:应急咨询电话:填写日期: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氢氧化钙化学品英文名称:calcium hydroxideCAS号:1305-62-0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子邮件地址: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类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属强碱性物质,有刺激和腐蚀作用。
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
可引起化学性肺炎。
眼接触有强烈刺激性,可致灼伤。
误落入消石灰池中,能造成大面积腐蚀灼伤,如不及时处理可致死亡。
长期接触可致皮炎和皮炎溃疡。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接触部位,脱去污染的衣物。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入口内立即用清水漱口并服大量冷开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消除方法: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的伤害。
用防暴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MSDS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即化学品安全说明书,亦可译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或化学品安全数据说明书。
是化学品生产商和进口商用来阐明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如PH值,闪点,易燃度,反应活性等)以及对使用者的健康(如致癌,致畸等)可能产生的危害的一份文件。
在欧洲国家,MSDS也被称为安全技术/数据说明书SDS(Safety Data sheet)。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1014采用SDS术语,然而美国、加拿大,澳洲以及亚洲许多国家则采用MSDS 术语。
MSDS是化学品生产或销售企业按法律要求向客户提供的有关化学品特征的一份综合性法律文件。
它提供化学品的理化参数、燃爆性能、对健康的危害、安全使用贮存、泄漏处置、急救措施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十六项内容。
MSDS简要说明了一种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性并提供如何安全搬运、贮存和使用该化学品的信息。
作为提供给用户的一项服务,生产企业应随化学商品向用户提供安全说明书,使用户明了化学品的有关危害,使用时能主动进行防护,起到减少职业危害和预防化学事故的作用。
目前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已经普遍建立并实行了MSDS制度,要求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厂家在销售、运输或出口其产品时,同时提供一份该产品的安全说明书。
世界各国无论是国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卖方都必须提供产品说明性的法律文件。
由于各个国家,甚至美国各个州的化学品管理及贸易的法律文件不一样,有的每个月都有变动,所以如果提供的MSDS不正确或者信息不完全,将面临法律责任追究。
因此MSDS的编写质量是衡量一个公司实力、形象以及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1. 符合美国OSHA要求的MSDS应具备以下内容第一项:制造商和联系方法第二项:危险化学品组分第三项:理化特性第四项:燃烧与爆炸数据第五项:反应活性数据第六项:健康危害数据第七项:安全操作和使用方法第八项:防护方法2. 符合加拿大WHMIS要求的MSDS应具备以下内容第一项:产品名称和制造商信息第二项:危险化学品组分第三项:物理特性第四项:消防或燃爆数据第五项:反应活性数据第六项:毒理学特性第七项:预防措施第八项:急救方法第九项:编制信息3. 美国标准协会ANSI以及国际标准机构ISO建议实行的MSDS内容第一项:化学品名称和制造商信息第二项:化学组成信息第三项:危害信息第四项:急救措施第五项:消防措施第六项:泄露应急处理第七项:操作和储存第八项:接触控制和个人防护措施第九项:理化特性第十项: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十一项:毒理学信息第十二项:生态学信息第十三项:废弃处置第十四项:运输信息第十五项:法规信息第十六项:其他信息我国为同国际标准eqvISO11014-1:1994(E)接轨也制定了相关的标准GB16483-200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规定msds要有十六部分的内容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chemical product and company identification)主要标明化学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话、应急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地址等信息。
氢氧化钙安全技术说明(MSDS)1. 产品标识- 产品名称:氢氧化钙- 化学公式:Ca(OH)2- CAS 号码:1305-62-0- 分子量:74.09 g/mol2. 成分信息- 主要成分:氢氧化钙- 其他成分:无3. 危险性概述- 途径:吸入、皮肤接触、眼部接触、食入- 急性毒性:高浓度氢氧化钙会对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产生刺激作用- 慢性毒性:长期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龋齿、眼结膜炎等- 环境影响:对水体和土壤有一定的生态毒性4. 急救措施- 吸入:将受害者移至空气清新处,如出现呼吸困难,立即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污染区域,如有刺激持续存在,就医- 眼部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后就医- 食入:立即漱口,不要催吐,如有不适,就医5. 消防措施- 灭火剂:水、二氧化碳、干粉、泡沫- 危险燃烧产物:氧化钙、碳酸钙- 灭火注意事项:避免使用水直接冲击燃烧物,防止生成大量热量和火花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佩戴化学防护服、化学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环境防护措施: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下室和密闭区域- 清理方法:用干砂或不燃材料吸收泄漏物,尽量避免扬尘,将废弃物妥善处理7. 操作处置和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避免长时间接触,避免吸入粉尘- 储存要求:密封储存于阴凉、干燥的地方,远离热源和可燃物8. 接触控制/个人防护- 呼吸系统保护:如有必要,佩戴适当的呼吸器具- 眼睛保护:佩戴化学防护眼镜- 皮肤保护:佩戴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安全操作指南:遵循好的实验室操作规范,注意个人卫生9. 环境控制- 防止物质释放到环境中,避免水体和土壤污染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可能的反应:与酸发生反应产生热- 避免的条件:避免接触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11. 毒性信息- 急性毒性:对人体有一定的刺激性,但短期接触一般不会致命- 致癌性:无致癌性- 生殖毒性:无生殖毒性- 其他毒性:无其他已知毒性12. 废弃处置- 废弃物处理方法:按照当地法规妥善处理,不得随意倾倒或排放13. 运输信息- 包装要求:符合运输规定,并使用适当的包装材料- 运输注意事项:防止碰撞和泄漏14. 法规信息- 中国法规:根据《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管理15. 其他信息- 其他注意事项:避免与酸类物质和可燃物接触,定期检查包装完好性- 文档编制日期:YYYY年MM月DD日> 注意:此技术说明书仅供参考,使用和处理氢氧化钙时,请严格遵守当地法规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氢氧化钙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氢氧化钙化学品英文名:calcium hydroxide使用企业名称:xxxxxx企业地址:xxxxx邮编:4302xx传真号码:027-518562xx企业应急电话:027-518562xx技术说明书编号:whkl-05生效日期:2013-10-11国家应急电话:(0532)83889090 or 8388919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1305-62-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属强碱性物质,有刺激和腐蚀作用。
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
可引起化学性肺炎。
眼接触有强烈刺激性,可致灼伤。
误落入消石灰池中,能造成大面积腐蚀灼伤,如不及时处理可致死亡。
长期接触可致皮炎和皮炎溃疡。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钙。
灭火方法: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氢氧化钙;熟石灰标识中文名:氢氧化钙;熟石灰英文名:Calcium hydroxide 分子式:Ca(OH)2分子量:74.09CAS号:1305—62—0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细腻的白色粉末。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漂白粉、消毒剂,橡胶、石油工业添加剂和软化水用等。
熔点(℃):582(失水)沸点:分解相对密度(水=1):2.24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酸、甘油,不溶于醇。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不燃闪点(℃):无意义自燃温度(℃):无意义爆炸下限(V%):无意义爆炸上限(V%):无意义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钙。
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禁忌物:强酸。
灭火方法:不燃。
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危险货物包装标志:包装类别: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毒性危害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MAC:2mg/m3;美国TLV—TWA:ACGIH5mg/m3;美国TLV—STEL:未制订标准侵入途径:吸入食入毒性:LD50:7340mg/kg(大鼠经口)健康危害:本品属强碱性物质,有刺激和腐蚀作用。
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
眼接触有强烈刺激性,可致灼伤。
误落入消石灰池中,能造成大面积腐蚀灼伤,如不及时处理可致死亡。
长期接触可致皮炎和皮炎溃疡。
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
呼吸系统防护:必要时佩戴防毒口罩。
眼睛防护:可采用安全面罩。
防护服:穿防酸碱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皮胶手套。
泄漏处置戴好口罩和手套。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完整word版)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册危险化学品安全⼿册(最新版)专版危险化学品MSDS⼿册⽬录1.酒精 (3)2.异丙醇 (6)3.硫酸 (13)4.盐酸 (17)5.浓硫酸 (24)6.甲醛................................................................... ............. .... . (30)7.⾼锰酸钾 (35)8.次氯酸钠.................................................................................. . (41)9.⼆甲苯 (45)10.邻菲罗啉 (52)11.硫酸汞 (53)12. 硫酸亚铁 (58)13.硫酸亚铁铵 (63)14. 硫酸银 (67)15.⽚碱 (71)16.液碱 (76)17.氢氧化钠 (79)18.⼄⼆醛 (83)19.重铬酸钾 (88)20.过氧⼄酸 (92)21.冰⼄酸 (96)1、化学品名称:酒精No.:MSDS-01⼀、标识中⽂名⼄醇;酒精英⽂名ethyl alcohol;ethanol分⼦式C2H6O相对分⼦质量46.07CAS号64-17-5结构式CH3CH2OH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化学类别醇⼆、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液体,有酒⾹。
主要⽤途⽤于制酒⼯业、有机合成、消毒以及⽤作溶剂。
三、健康危害侵⼊途径:吸⼊、⾷⼊、经⽪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于⼝服。
⼀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呼吸不规律、休克、⼼⼒循环衰竭及呼吸停⽌。
慢性影响:在⽣产中长期接触⾼浓度本品可引起⿐、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等。
氢氧化钙;熟石灰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氢氧化钙,又称熟石灰,化学式为Ca(OH)2,分子量为74.09,是一种细腻的白色粉末。
它被广泛用于制造漂白粉、消毒剂、橡胶、石油工业添加剂和软化水等。
氢氧化钙不溶于水,但溶于酸和甘油,不溶于醇。
它不易燃,没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氢氧化钙的稳定性很高,但不能和强酸接触。
在储存和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和损坏。
中国尚未制订氢氧化钙的MAC标准,前苏联MAC为2mg/m3,而美国ACGIH的TLV-TWA为5mg/m3,TLV-STEL标准尚未制订。
氢氧化钙是一种强碱性物质,具有刺激和腐蚀作用。
吸入氢氧化钙粉尘会对呼吸道造成强烈刺激。
眼睛接触会导致灼伤。
如果不及时处理,误落入消石灰池中可能会造成大面积腐蚀灼伤,甚至致死。
长期接触可能会引起皮炎和皮炎溃疡。
如果接触了氢氧化钙,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并就医。
如果氢氧化钙进入眼睛,应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
如果吸入氢氧化钙,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呼吸困难,应给输氧,如果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
如果食入氢氧化钙,应给饮牛奶或蛋清,并就医。
在使用氢氧化钙时,应采用密闭操作,必要时佩戴防毒口罩,安全面罩,防酸碱工作服和橡皮胶手套。
在处理氢氧化钙泄漏时,应戴好口罩和手套,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如果泄漏量很大,应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综上所述,氢氧化钙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化学物质,但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在使用和处理时应格外小心,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氧化钙-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氧化钙化学品英文名称:calcium oxide中文名称2:生石灰英文名称2:技术说明书编码:996CAS No.:1305-78-8分子式:CaO分子量:56.08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氧化钙CAS No.1305-78-8含量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属强碱,有刺激和腐蚀作用。
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吸入本品粉尘可致化学性肺炎。
对眼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可致灼伤。
口服刺激和灼伤消化道。
长期接触本品可致手掌皮肤角化、皲裂、指甲变形(匙甲)。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刻脱去污染的衣着,先用植物油或矿物油洗濯。
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酸类物质能发生剧烈反应。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钙。
灭火方法:采用干粉、二氧化碳、干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搜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中。
大量泄漏:喷雾状水控制粉尘,保护人员。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易燃、可燃物。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大概残留有害物。
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一、理化特性:二、危险性概述:1、危险性类别:腐蚀性/刺激性2、G HS-分类:皮肤刺激(类别2);严重眼睛损伤(类别1);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呼吸系统急性水生毒性(类别3)。
3、图标或危害标志警示词危险4、危险信息:造成皮肤刺激;造成严重眼损伤;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对水生生物有害。
5、预防措施: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避免释放到环境中;戴护目镜/戴面罩;戴防护手套。
三、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先用植物油或矿物油清洗。
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4、食入: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四、消防措施1、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2、灭火方法与灭火剂: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3、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灭火时,应佩戴呼吸面具((符合MSHA/NIOSH 要求的或相当的))并穿上全身防护服。
在安全距离处、有充足防护的情况下灭火。
防止消防水污染地表和地下水系统。
五、泄漏应急措施1、作业人员防护措施: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2、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处置材料: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六、操作处置与储存1、操作注意事项: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氢氧化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1.1 化学品中文名称:氢氧化钠;烧碱1.2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Hydroxide; Caustic Soda1.3 分子式:NaOH1.4 分子量:40.0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2.1有害物成分:氢氧化钠2.2 含量:32%,48%2.3 CAS No.:1310-73-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3.1 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
3.2 侵入途径:吸入、摄入。
3.3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4.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4.4 摄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
本品不会燃烧, 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
具有强腐蚀性。
5.2 有害燃烧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5.3 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6.1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6.2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7.1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氯化钙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1.1 化学品中文名称:氯化钙1.2 化学品英文名称:CALCIUM CHLORIDE1.3中文名称2:1.4 分子式:CaCl21.5 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2.1 主要成分:2.2 含量:2.3 CAS No.10043-52-4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3.1 危险性类别:3.2 侵入途径:粉尘吸入,食入3.3 健康危害:粉尘会灼烧、刺激鼻,口、喉,还可引起鼻出血和破坏鼻组织;干粉会刺激皮肤,溶液会严重刺激甚至灼烧皮肤第四部分: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用清水冲洗5分钟;必要时就医4.2 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4.3 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若感不适,就医4.4 食入:若患者清醒,可给饮水或中奶,立即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5.2 有害燃烧产物:5.3 灭火方法:选用适合周围火源的灭火剂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6.1 应急处理:须穿戴防护用具进入现场;固体泄漏,扫起(注意应避免粉尘飞扬);液体泄漏物,用干砂、蛭石等吸附剂吸收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7.1 操作注意事项:7.2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储存在密闭容器中,置于阴凉、干燥处,远离禁忌物运输:无特殊要求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8.1 职业接触限值:中国MAC:250mg/l(以Cl-计)8.2 监测方法:8.3 工程控制:8.4 呼吸系统防护:戴防护镜或面具8.5 眼睛防护:8.6 身体防护:穿戴全身工作服8.7 手防护:橡胶手套8.8 其他防护:第九部分:理化特性9.1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白色晶体,固体易潮解9.2 熔点(°C):7879.3 沸点(°C):>16009.4 相对密度:1.71(25)9.5 蒸气密度(空气=1):9.6 饱和蒸气压(kPa):9.7 燃烧热(kJ/mol):9.8 临界温度(°C):9.9 临界压力(MPa):9.10 辛醇/水分配系数:9.11 引燃温度(°C):9.12 闪点(°C):9.13 爆炸上限%(V/V):9.14 爆炸下限%(V/V):9.15 溶解性:溶解度:74.5(25)9.16主要用途: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10.1 稳定性:10.2 禁忌物:10.3 避免接触的条件:10.4 聚合危害:10.5 分解产物: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11.1 急性毒性:LD50:中等毒性LD50:1000mg/kg(大鼠经口) 11.2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11.3 刺激性: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12.1 生态毒理毒性:无资料。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氢氧化钙按照 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修订日期:2017年05月01日 SDS编号:XXX最初编制日期:2017年05月01日版本:A/0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氢氧化钙化学品英文名:Calcium Hydroxide企业名称:xx企业地址:xx邮编:xx传真:xx联系电话:xx电子邮件地址:xx企业应急电话:xx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制造漂白粉、消毒剂,橡胶、石油工业添加剂和软化水用等。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本品属强碱性物质,有刺激和腐蚀作用。
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
可引起化学性肺炎。
眼接触有强烈刺激性,可致灼伤。
误落入消石灰池中,能造成大面积腐蚀灼伤,如不及时处理可致死亡。
长期接触可致皮炎和皮炎溃疡。
GHS危险性类别:急毒性物质类别1(皮肤)1腐蚀性物质类别2金属腐蚀物类别 1腐蚀/刺激皮肤物质类别 1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可能腐蚀金属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造成眼睛损伤防范说明:·预防措施:——在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
在未了解所有安全措施之前,切勿操作。
——若与眼睛接触,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30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取出,应将其取出,继续清洗。
就医。
——衣服一经污染,立即脱掉。
——穿戴适当的防护衣物、手套眼罩/护面罩。
——保持容器密闭。
——宜在通风良好处操作。
——妊娠、哺乳期间避免接触。
——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吸烟。
——操作后彻底清洗身体接触部位。
污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所。
——应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物理和化学危险:与强酸会发生中和放热反应。
健康危害:本品属强碱性物质,有刺激和腐蚀作用。
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
可引起化学性肺炎。
眼接触有强烈刺激性,可致灼伤。
误落入消石灰池中,能造成大面积腐蚀灼伤,如不及时处理可致死亡。
氢氧化钙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1.1 化学品中文名称:氢氧化钙
1.2 化学品英文名称:calcium hydroxide
1.3中文名称2: 熟石灰
1.4 分子式:Ca(OH)2
1.5 分子量:74.0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2.1 主要成分:氢氧化钙
2.2 含量:
2.3 CAS No. 1305-62-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3.1 危险性类别:
3.2 侵入途径:
3.3 健康危害:本品属强碱性物质,有刺激和腐蚀作用。
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
可引起化学性肺炎。
眼接触有强烈刺激性,可致灼伤。
误落入消石灰池中,能造成大面积腐蚀灼伤,如不及时处理可致死亡。
长期接触可致皮炎和皮炎溃疡。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4.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先用植物油或矿物油清洗。
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4.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4.4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5.1 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5.2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钙。
5.3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6.1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7.2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职业接触限值:
8.2 监测方法:
8.3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
8.4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8.5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8.6 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8.7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8.8 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9.1 外观与性状:细腻的白色粉末。
9.2 熔点(°C):582(失水)
9.3 沸点(°C):分解
9.4 液碱相对密度2.24
9.5 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9.6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9.7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9.8 临界温度(°C):无资料
9.9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9.10 辛醇/水分配系数:无资料
9.11 引燃温度(°C):无资料
9.12 闪点(°C):无资料
9.13 爆炸上限%(V/V):无资料
9.14 爆炸下限%(V/V):无资料
9.15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酸、甘油,不溶于醇。
9.16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漂白粉、消毒剂,橡胶、石油工业添加剂和软化水用等。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稳定性:
10.2 禁忌物:强酸。
10.3 避免接触的条件:
10.4 聚合危害:
10.5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11.1 急性毒性:LD50:7340 mg/kg(大鼠经口);LC50:无资料
11.2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无资料。
11.3 刺激性: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理毒性:无资料。
12.2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12.3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12.4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无资料。
12.5 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13.1废弃物性质:
13.2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中和后,用安全掩埋法处置。
13.3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14.1 危险货物编号:无
14.2 UN编号:无
14.3 包装标志:无
14.4 包装类别:Z01
14.5 包装方法:无
14.6 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15.1参考文献: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