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干涉法测量空气中的声速1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1
《大学物理实验》
实
验
报
告
实验名称:空气中声速的测量
专业班级:组别:
姓名:学号:
合作者:日期:
然要求S1和S2端面严格平行?说明理由。
答:因为只有当S1和S2表面保持互相平行且正对时,S1和S2间才能形成驻波,才会出现波腹和波节,S2表面才会出现声压极大值,屏幕上才会出现正弦波振幅变化,由此可测超声波波长。
在相位比较法中不要求S1和S2端面严格平行。
因为相位比较法是通过李萨如图形来观察相位的变化,图形的形成是两个相互垂直的振动的叠加。
不需要形成驻波,故不要求S1和S2端面严格平行。
声速测定实验声波是一种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的机械波。
声波在媒质中传播时,声速,声衰减等诸多参量都和媒质的特性与状态有关,通过测量这些声学量可以探知媒质的特性及状态变化。
例如,通过测量声速可求出固体的弹性模量;气体、液体的比重、成分等参量。
在自由空间同一媒质中,声速一般与频率无关,例如在空气中,频率从20赫兹变化到8万赫兹,声速变化不到万分之二。
由于超声波长短,易于定向发射,不会造成听觉污染等优点,我们通过测量超声波的速度来确定声速。
超声波在医学诊断,无损检测,测距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实验目的1.了解超声换能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2.学习不同方法测定声速的原理和技术3.熟悉测量仪和示波器的调节使用4.测定声波在空气及水中的传播速度实验原理1.压电陶瓷换能器压电材料受到与极化方向一致的应力F时,在极化方向上会产生一定的电场E,它们满足线性关系:E=g·F反之,当在压电材料的极化方向上加电压E时,材料的伸缩形变S与电压E也呈线性关系:S=a·E系数g、a称为压电常数,它与材料性质有关。
本实验采用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将实验仪输出的正弦振荡电信号转换成超声振动。
压电陶瓷片是换能器的工作物质,它是用多晶体结构的压电材料(如钛酸钡,锆钛酸铅等)在一定的温度下经极化处理制成的。
在压电陶瓷片的前后表面粘贴上两块金属,组成的夹心型振子,就构成了换能器。
由于振子是以纵向长度的伸缩,直接带动头部金属作同样纵向长度伸缩,这样所发射的声波,方向性强,平面性好。
每一只换能器都有其固有的谐振频率,换能器只有在其谐振频率上,才能有效的发射(或接收)。
本实验中使用一个换能器作为发射器,另一个作为接收器,二换能器的表面互相平行,且谐振频率匹配。
2.声速的测量方法声速的测试方法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方法是直接根据速度关系式:v=S/t测出传播距离S和所需时间t后即可算出声速,该法称为“时差法”,这是工程应用中常用的方法。
第二类方法是利用波长频率关系式:v=f·λ测量出频率f和波长λ来计算出声速,测量波长时又可用“共振干涉法”或“相位比较法”,本实验可用上述三种方法测量气体、液体以及固体中的声速。
声速测定实验声波是一种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的机械波。
声波在媒质中传播时,声速,声衰减等诸多参量都和媒质的特性与状态有关,通过测量这些声学量可以探知媒质的特性及状态变化。
例如,通过测量声速可求出固体的弹性模量;气体、液体的比重、成分等参量。
在自由空间同一媒质中,声速一般与频率无关,例如在空气中,频率从20赫兹变化到8万赫兹,声速变化不到万分之二。
由于超声波长短,易于定向发射,不会造成听觉污染等优点,我们通过测量超声波的速度来确定声速。
超声波在医学诊断,无损检测,测距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实验目的1.了解超声换能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2.学习不同方法测定声速的原理和技术3.熟悉测量仪和示波器的调节使用4.测定声波在空气及水中的传播速度实验原理1.压电陶瓷换能器压电材料受到与极化方向一致的应力F时,在极化方向上会产生一定的电场E,它们满足线性关系:E=g·F反之,当在压电材料的极化方向上加电压E时,材料的伸缩形变S与电压E也呈线性关系:S=a·E系数g、a称为压电常数,它与材料性质有关。
本实验采用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将实验仪输出的正弦振荡电信号转换成超声振动。
压电陶瓷片是换能器的工作物质,它是用多晶体结构的压电材料(如钛酸钡,锆钛酸铅等)在一定的温度下经极化处理制成的。
在压电陶瓷片的前后表面粘贴上两块金属,组成的夹心型振子,就构成了换能器。
由于振子是以纵向长度的伸缩,直接带动头部金属作同样纵向长度伸缩,这样所发射的声波,方向性强,平面性好。
每一只换能器都有其固有的谐振频率,换能器只有在其谐振频率上,才能有效的发射(或接收)。
本实验中使用一个换能器作为发射器,另一个作为接收器,二换能器的表面互相平行,且谐振频率匹配。
2.声速的测量方法声速的测试方法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方法是直接根据速度关系式:v=S/t测出传播距离S和所需时间t后即可算出声速,该法称为“时差法”,这是工程应用中常用的方法。
第二类方法是利用波长频率关系式:v=f·λ测量出频率f和波长λ来计算出声速,测量波长时又可用“共振干涉法”或“相位比较法”,本实验可用上述三种方法测量气体、液体以及固体中的声速。
实验报告-声速测量实验报告: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声速的测量【实验项目】1.用共振干涉法测量空气中的声速2.用相位比较法测量空气中的声速3.时差法测量介质中的声速;4.用反射法测量挡板的距离【实验仪器】声速测量仪、FD-SV-D超声波测距综合试验仪、示波器【实验原理】由于超声波具有波长短,易于定向发射、易被反射等优点。
在超声波段进行声速测量的优点还在于超声波的波长短,可以在短距离较精确的测出声速。
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一般通过电磁振动与机械振动的相互转换来实现,最常见的方法是利用压电效应和磁致伸缩效应来实现的。
本实验采用的是压电陶瓷制成的换能器(探头),这种压电陶瓷可以在机械振动与交流电压之间双向换能。
声波的传播速度v与其频率和波长的关系为:λ= (1)vf由(1)式可知,测得声波的频率和波长,就可以得到声速。
同样,传播速度亦可用=(2)/v L t表示,若测得声波传播所经过的距离L和传播时间t,也可获得声速。
1. 共振干涉法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中S1和S2为压电晶体换能器,S1作为声波源,它被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交流电信号激励后,由于逆压电效应发生受迫振动,并向空气中定向发出以近似的平面声波;S2为超声波接收器,声波传至它的接收面上时,再被反射。
当S1和S2的表面近似平行时,声波就在两个平面间来回反射,当两个平面间距L为半波长的整倍数,即L=nλ/2 n=0,1,2, (3)时,S1发出的声波与其反射声波的相位在S1处差2nπ(n=1,2 ……),因此形成共振。
因为接收器S2的表面振动位移可以忽略,所以对位移来说是波节,对声压来说是波腹。
本实验测量的是声压,所以当形成共振时,接收器的输出会出现明显增大。
从示波器上观察到的电信号幅值也是极大值(参见图2)。
图中各极大之间的距离均为λ/2 ,由于散射和其他损耗,各级大致幅值随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小。
我们只要测出各极大值对应的接收器S2的位置,就可测出波长。
由信号源读出超声波的频率值后,即可由公式(1)求得声速。
第33卷第5期2020年10月Vol.33No.5Oct.2020大学物理实验PHYSICAL EXPERIMENT OF COLLEGE文章编号:1007-2934(2020)05-0020-04测量空气摩尔质量的一种新方法高月科,刘艳峰,刘兴龙(延安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陕西延安716000)摘要:介绍了一种测量空气摩尔质量的新方法,以声速测量仪测量某一温度下的声速值为基础,通过推导声速与空气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间接测量出了空气摩尔质量。
此方法测量原理简单,操作方便,测量结果与标准值相比,相对误差较小,说明该方法确实可行。
关键词:声速;测量;空气摩尔质量中图分类号:O4-33文献标志码:A D0l:10.14139/22-1228.2020.05.005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⑴。
空气属于混合气体,主要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
所以通常所说的空气的摩尔质量指的是组成空气的各种气体分子的摩尔质量的平均值(取平均时,按其丰度,计及权重进行平均)[2]。
干燥空气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约为28.9634g/mol,是一个平均数值。
在科研和实验中通常利用化学实验的方法来测量空气摩尔质量,而测量空气摩尔质量的物理实验方法较少。
声波是在介质中传播的一种机械波,其振动状态的传播是通过介质各点间的弹性力来实现的,因此波速决定于介质的状态和性质。
对于声波特性的测量(如频率、波速、波长、声压衰减、相位等)是声学应用技术中的主要内容;特别对声速的测量,了解被测介质特性或状态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物理实验中,进行声速测量一般采用超声波,这是因为超声波具有定向好、波长短的特点。
采用的方法一般为干涉法和相位法[3]。
本文首先利用声速测量实验仪对空气中的声速进行了测量,分别利用了共振干涉法与相位比较法,然后依据声速与比热容比、摩尔气体常量之间的关系,间接得出空气的摩尔质量,并且与标准值进行比较。
下面主要介绍实验仪器、测量原理、测量方法以及最终的测量结果。
ZKY-SS声速测定实验仪实验指导及操作说明书四川世纪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地址:四川省成都龙泉驿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二路309号鼎峰动力港邮编:610100 电话:(028)85247006 85243932 传真:(028)85247006网址; E-mail: ZKY@ZKY.C n2015-03-11ZKY-SS型声速测定实验仪技术说明书【概述】ZKY—SS型声速测定实验仪是为测量在空气、液体中声波传播速度而设计的专用仪器。
仪器可用于大学基础物理实验,是振动与波、压电陶瓷应用、示波器应用和声纳技术应用的一个好实验。
ZKY—SS型声速测试仪不但覆盖了基础物理声速实验中常用的二种测试方法,还可以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声速测量方法—时差法进行测量。
在时差法工作状态下,使用示波器,可以明显地观察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多次反射、叠加而产生的混响波形。
ZKY—SS型声速测试仪有ZKY—SSA型和ZKY—SSB型两个子型号产品。
【实验装置介绍】实验仪由超声实验装置(换能器及移动支架组合)和声速测定信号源组成;另有水槽(选购件)和固体试验样品(选购件)。
超声实验装置中发射器固定,摇动丝杆摇柄可使接收器前后移动,以改变发射器与接收器的距离。
丝杆上方安装有数字游标尺(带机械游标尺),可准确显示位移量。
整个装置可方便的装入或拿出水槽。
声速测定信号源面板上有一块LCD显示屏用于显示信号源的工作信息;还具有上下、左右按键,确认按键、复位按键、频率调节旋钮和电源开关。
上下按键用作光标的上下移动选择,左右按键用作数字的改变选择,确认按键用作功能选择的确认以及工作模式选择界面与具体工作模式界面的交替切换。
同时还有超声发射驱动信号输出端口(简称TR,连接到超声波发射换能器)、超声发射监测信号输出端口(简称MT,连接到示波器显示通道1)、超声接收信号输入端口(简称RE,连接到超声波接收换能器)、超声接收信号监测输出端口(简称MR,连接到示波器显示通道2)。
由于本实验中,声速和波长的函数关系可表达为多项式形式,波长和所测得距离也为比例函数,且在实验测量的过程中自变量为等间距变化,因此采用逐差法测量数据。
其优点是能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而求得所需要的物理量,提高测量精度。
一、共振干涉法测量空气中的声速由干涉理论可知,ΔL=λ/2,V=fλ=2fΔL这两组线性关系。
实验中等间距的出现波腹或波节,相当于游标卡尺的位置也是等间距来变化的,对测量的数据进行逐差法处理数据。
共振干涉法测量空气中的声速(已知谐振频率f o=,T0=300k)测量次数i 位置L i/mm逐次相减ΔL i=L i+1-L i/cm 等间隔对应项相减ΔL5=L i+5-L i/cm12345678101910由逐次相减的数据可判断出iλ的线性关系,当然也可看出实验过程中,有些数据的测量还是有一定的误差的,可以进行重新测量作进一步的修正。
因此有ΔL平均=,ΔL平均=,V=fλ=2fΔL平均=,并且此速度是在温度T0=300K测得。
二、相位比较法测量空气中的声速实验中采用测量两个相同李萨如图像的位置点来测量波长。
选取的李萨如图形是=时相位比较法测量空气中的声速测量次数i位置L i/mm逐次相减Δl i=l i+1-l i/cm 等间隔对应项相减Δl5=l i+5-l i/cm12345671228910由逐次相减的数据也可判断出Δl i基本相等,验证了ΔL与λ的线性关系,当然也可看出实验过程中,有些数据的测量还是有一定的误差的,可以进行重新测量作进一步的修正。
因此有ΔL平均=,ΔL平均=,V=fλ=fΔL平均=,并且此速度也是在温度T0=300K测得的。
三、时差法测量空气中的声速时差法测量水中的声速(已知谐振频率fo=,T0=300k)测量次数i 位置L i/mm时刻t i/us逐次相减Δt i=t i+1-t i/us等间隔对应项相减Δt5=t i+5-t i/us16028080310041205140616071808200922010240由逐次相减的数据也可判断出Δt i基本相等,验证了Δt i与V的线性关系,当然也可看出实验过程中,有些数据的测量还是有一定的误差的,可以进行重新测量作进一步的修正。
空气中的声速测量作者:袁淑立于桂凤潘维来源:《科技视界》2015年第33期【摘要】空气中的声速测量是个综合性很强的物理实验,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许多高等院校都把它列为必选的基础实验。
本文用共振干涉法和相位比较法对空气中的声速进行了研究,得到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341.54 以及 341.99m s-1,与理论值343.54 m s-1比较接近,最后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误差处理。
【关键词】声速;空气;共振干涉法;相位比较法0 引言近几年来随着声学的发展,检测声学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比如:无损检测、流体测速、探伤、定位、测距等[1]。
声速的测量在声学检测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空气中的声速测量实验因其应用性强、便于操作、易于实现等优点被很多高校选作基础物理实验。
媒质的特性及状态等因素决定了声波在其中传播的速度,通过媒质中声速的测定,如:测量氯丁橡胶乳液的比重、氯气、蔗糖的浓度以及输油管中不同油品的分界面等等可以了解媒质的特性或状态变化,因此声速测定在某些工业生产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意义[2]。
在教学中一般采用以下两种理论方法来测量声速:第一种是测量声波传播的距离s和时间t,然后根据公式v=s/t计算出声速。
这种方法中学采用的比较多。
另一种是测量声波的频率f和波长λ。
然后根据任何相邻的振幅最大值的位置之间波动过程中波速v、波长λ和频率f之间存在着下列关系:v=λf,计算出声速[3]。
目前高校中普遍采用的是这套理论。
而在实际操作中,也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来实现。
例如双踪示波法[4],声音共鸣法[5],驻波法[6]等。
本文中本文用共振干涉法和相位比较法首先测定了声速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然后进行误差分析,以便检测测量方法的实用性。
1 理论方法1.1 共振干涉法(驻波法)声源S1发出的声波经空气传播到位置S2,S2在接收S1的声波信号的同时反射部分声波信号,如果接收面与发射面严格平行,则入射波就在接收面上垂直反射,反射波与发射波会产生相干涉就会形成驻波。
声速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超声波产生和接收的原理;2、学习用不同的方式测量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分析比较三种测量方式的优劣;4、用反射法测量挡板的距离并做误差分析。
二、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见预习报告三、数据记录与处理1空气湿度:45%(此为相对湿度) 室温:19℃●下面计算理想声速:声速计算公式为:v=331.45√(1+θΘ0)(1+0.319p wp)m/s (1.1)其中,θ为室温,Θ0=273.15K,p w为蒸汽分压强,p为大气压强。
查表得到19℃下的饱和水蒸气压p0=2.1978KPa, 则由相对湿度计算公式:RH=p wp0×100%(1.2)可得p w=p0×RH=2.1978×45%=0.989KPa.代入(1)式可得v=343.32m/s.❍仪器最好频率(本征频率):40KHz.注:.此处的p w查阅讲义得知是:蒸汽的分压强,并没有说是不是饱和蒸汽压,故计算中觉得应该考虑相对湿度的影响,将其作为该湿度下的蒸汽分压强处理。
不过计算结果与代成饱和蒸汽压差异不大。
22.1共振干涉法数据记录距离d/mm38.82 43.37 47.85 51.93 56.31 60.01 65.26 69.69 73.94 78.14振幅 A/v1.88 1.841.681.681.561.361.641.601.561.24表1.共振干涉法 数据记录环差法处理数据;由实验原理可知,v =fλ,且相邻两次接收信号到达极大值时接受面之间的距离为λ2,取环差间隔为5,则这两个极大值对应52个声波波长,传播时间间隔为52f,序号 d i /mm 序号d i /mm ∆d i 平均差值∆d ̅̅̅̅ 1: 38.32 60.01 21.192: 43.37 65.26 21.893: 47.85 69.69 21.84 21.752 4: 51.93 73.94 22.01 5: 56.3178.1421.83 平均波长:λ=∆d ̅̅̅̅2.5=8.7008mm表2.共振干涉法 环差法处理数据 则平均声速计算公式为:v̅=[∑(d i+5−d i )515]52f=λ/1f(1.3)代入数据得:v̅=348.032m/s. 相对误差: |v ̅−v v|×100%=1.37%2.2相位比较法利用李萨如图形记录发射声波与接受声波之间的相位差,当二者为±π时,李萨如图形退化为倾角不同的两条直线。
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实验目的】1. 学会使用共振干涉法和相位法测定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 学会用逐差法进行数据处理。
3. 了解声速与气体参数的关系。
【实验原理】由于超声波具有波长短,易于定向发射等优点,所以在超声波段进行声速测量是比较方便的。
超声波的发射与接收一般是通过电磁振动与机械振动的相互转换来实现,最常见的是利用压电效应和磁致伸缩效应。
声波在空气中是以纵波传播的,其传播速度v和声源的振动频率f以及波长λ有如下关系:测出声波波长λ和声源的振动频率f就可以由式(1)求出声波的传播速度。
声波频率f可通过频率计测得,本实验的主要任务是测出声波波长λ。
1.共振干涉法实验装置如图图1 共振干涉实验装置图2图中s1和s2为压电晶体换能器,s1作为声波源,它被振荡频率可以调节的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的电信号激励后,由于逆压电效应发生受迫振动,并向周围空气定向发出一近似平面声波;s2为超声波接收器,声波传至它的接收面上时,再被反射。
当s1和s2的表面互相平行时,声波就在两个平面间反射,相互干涉。
经数学运算可知,在接收器s2表面,从振动位移来说是波节,从声压来说是波腹;在发射器s1表面,则情况较为复杂,其振幅与两个表面的间距有关,所以其振幅随s1和s2表面的间距L 而变,当∆+=2λnL ,n=0,1,2,3,....,λ≤∆,振幅为极大值,称为共振。
这是接收器s2接收到的声压也是极大值,经接收器转换成的电信号也是极大值(参见图2)。
图中各极大值之间的距离均为λ/2,由于衍射和其他消耗,各极大值幅值随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少。
我们只要测出与各极大值对应的接收器s2的位置,就可以测出波长λ。
若用游标卡尺测出20个极大值的位置,并依次算出每经10个λ/2的距离:210111111λ=-=∆-L L L ,210212212λ=-=∆-L L L ,............................................21010201020λ=-=∆-L L L把等式两边各自相加,得∑∆=-+=101)10(2100i ii Lλ⎪⎭⎫⎝⎛=∑∆=-+101)10(501i i i L λ由低频信号发生器或频率计读得超声波的频率f 后,即可由下式求得声速f i i i L ⨯⎪⎭⎫⎝⎛=∑∆=-+101)10(501ν (2)若测不到20个极大值,则可少测几个。
共振干涉法测量声速原理
利用周期性信号相位关系来测量。
共振干涉是调节频率,找出共振频率,然后计算声速。
相位法根据始波和发射波的相位差,计算声速。
时差法所用为脉冲波,可人为改变接收器到发射器的距离,测量脉冲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差,用距离改变量除以时间改变量即可,优点是人为因素少,测量精度高,缺点(对于实验教学来说)涉及的内容少,操作太简单。
调整仪器使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1)旋松发射换能器S 固定环上的固紧螺丝,使S 的端面与卡尺游标滑动方向垂直后再旋紧,将S 移近S ,旋松S 的固紧螺丝,调S ,使其端面平行S 的端面在旋紧,两端面严格平行。
(2)调整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谐振频率连好仪器后,调整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正弦幅度,同时调整接收端的示波器,使示波器屏幕上有适当的讯号幅度。
由于本实验中,声速和波长的函数关系可表达为多项式形式,波长和所测得距离也为比例函数,且在实验测量的过程中自变量为等间距变化,因此采用逐差法测量数据。
其优点是能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而求得所需要的物理量,提高测量精度。
一、共振干涉法测量空气中的声速由干涉理论可知,ΔL=λ/2,V=fλ=2fΔL这两组线性关系。
实验中等间距的出现波腹或波节,相当于游标卡尺的位置也是等间距来变化的,对测量的数据进行逐差法处理数据。
共振干涉法测量空气中的声速(已知谐振频率f o=,T0=300k)测量次数i 位置L i/mm逐次相减ΔL i=L i+1-L i/cm 等间隔对应项相减ΔL5=L i+5-L i/cm12345678101910由逐次相减的数据可判断出Δl i基本相等,验证了ΔL与λ的线性关系,当然也可看出实验过程中,有些数据的测量还是有一定的误差的,可以进行重新测量作进一步的修正。
因此有ΔL平均=,ΔL平均=,V=fλ=2fΔL平均=,并且此速度是在温度T0=300K测得。
二、相位比较法测量空气中的声速实验中采用测量两个相同李萨如图像的位置点来测量波长。
选取的李萨如图形是=时的斜直线,比较容易判断,减小实验误差,测得的数据进行逐差法处理。
相位比较法测量空气中的声速测量次数i位置L i/mm逐次相减Δl i=l i+1-l i/cm 等间隔对应项相减Δl5=l i+5-l i/cm1234567122 8910由逐次相减的数据也可判断出Δl i基本相等,验证了ΔL与λ的线性关系,当然也可看出实验过程中,有些数据的测量还是有一定的误差的,可以进行重新测量作进一步的修正。
因此有ΔL平均=,ΔL平均=,V=fλ=fΔL平均=,并且此速度也是在温度T0=300K测得的。
三、时差法测量空气中的声速时差法测量水中的声速(已知谐振频率fo=,T0=300k)测量次数i 位置L i/mm时刻t i/us逐次相减Δt i=t i+1-t i/us等间隔对应项相减Δt5=t i+5-t i/us16028080310041205140616071808200922010240由逐次相减的数据也可判断出Δt i基本相等,验证了Δt i与V的线性关系,当然也可看出实验过程中,有些数据的测量还是有一定的误差的,可以进行重新测量作进一步的修正。
实 验 报 告姓 名:陈相如 班 级:F0603028 学 号:5060309020 实验成绩: 同组姓名:周邦达实验日期:2007-3-26 指导老师:助教67批阅日期:声 速 的 测 量一 共振干涉法 数据经逐差法处理后得: 1346.6891(/)v m s =附数据处理C++程序(包含原始数据):二 相位比较法 数据经逐差法处理后得: 2343.5434(/)v m s =附数据处理C++程序(包含原始数据):三 时差法测量空气中声速t (ms) L (mm) 1 0.404 0.37 2 0.436 10.98 3 0.458 18.21 4 0.478 25.07 5 0.504 34.20 6 0.533 40.01 7 0.548 49.53 80.57859.44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拟合时忽略了点(0.533,40.01)。
得到3341.4778(/)v m s四 时差法测量水中声速t (ms) L (mm) 1 0.150 39.96 2 0.171 71.88 3 0.182 87.28 4 0.193 103.05 5 0.211 127.09 6 0.225 142.06 7 0.232 151.88 80.241167.95得到水中声速为41363.2912(/)v m s[分析讨论]1、在做实验时,应当尽量只朝一个方向调节旋钮,否则会有较大误差。
2、用共振法测量时,图像的最大值会逐渐减小,那是因为传播距离越远能量耗损越明显。
3、利用李萨如图像应以相同的倾斜角为标准,不应以水平或垂直的线段为准,否则看不出移动的是波长还是半波长;应当将图像放大,可以看出在小图像上的重合其实还有较大误差。
[思考题]1、为什么换能器要在谐振频率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答:在谐振频率下,才能使反射面之间的声压达极大值,从示波器上观察到的电压信号幅值为最大值,比较容易观察。
2、要让声波在两个换能器之间产生共振必须满足那些条件?答:1、两个换能器的发射面与接受面相互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