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共98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5.68 MB
- 文档页数:98
写作是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事物、传达思想感情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不逮意”的现象。
因此,修改是写文章的一个重要部分。
古人云:“文章不厌百回改。
”写文章要经过数次修改,反复推敲,深思熟虑,使之达意、准确、精练、顺畅。
佳作出自苦心。
中外许多著名作家都有苦改作品的经历。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在“悼红轩”中对原稿“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后才定稿的;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的写作时间长达五个年头,在这期间,他重写了八遍,誊抄了七遍。
托尔斯泰曾说:“写作而不加以修改,这种想法应该永远摒弃,三遍四遍——那还是不够的。
”高尔基对此的评论是:“托尔斯泰把一本书的校样看到七次之多,而且每次都改得差不多等于完全重写。
”鲁迅先生也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或段删去,毫不可惜。
”巴金先生说得更坚定:“我愿意做一个写到死,改到死的作家。
”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都在修改上下过功夫。
本章共有三节:《整体的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观点的发展、内容的添加、顺序方面的调整以及角度的转换等。
《局部的完善》主要讲述了完篇之后的修改,除了在内容和文字方面进一步完善外,特别要注意局部性失误的修改。
包括中心的明确、材料的选择以及局部思路的条理化等内容。
《语言的锤炼》主要从整齐与变化、句子的松和紧、衔接与呼应等方面讲述语言的锤炼。
目的是引导我们了解语言锤炼的技巧和方法。
对写作实践中提升运用语言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第一节整体的调整曹雪芹五次删改《红楼梦》《红楼梦》是在国内家喻户晓、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伟大小说名著。
曹雪芹早年受过很好的教育,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和艺术才能。
《红楼梦》是他晚年的著作。
这部不朽之作是他在极端凄凉困苦的情况下,花了10年时间完成的。
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结构完整”属于高考作文的基础等级。
“结构完整”就是作文思路的展开有步骤、有次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段落的划分和安排恰当,各个部分的布局合理。
人教版本新课标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第四章课件练习第四章第一节整体的调整应用演练提升1.阅读下面文章,看看应该如何修改。
呼唤尊严市井一角,聚满了群众。
人群中央,一少年环视着这些围观者,茫然的眼神开始变得坚定,他的腿慢慢地弯曲并跪在了地上。
人群骚动了,有骂声,也有叫好声。
“哈哈哈——”少年对面的那个人仰天大笑,“来吧,懦夫,钻过去!”少年默默地趴下,极缓慢地移动双手,挪动双膝,在一片诧异的眼神中爬过了那个无赖的胯下。
这个少年便是韩信。
无法想象他当时的表情,更难以揣摩他的内心世界,唯一知道的,就是在他双膝着地的一瞬,男人的尊严一扫而光。
韩信爬过的仅仅是一个市井无赖的胯下吗?不,这是一步步地爬进一个埋葬尊严的深渊!纵使日后能夺敌人帅旗于中军帐内,取上将首级于万马丛中,驰骋战场,所向披靡,但又怎能撕得去“胯下之辱”那页惨痛的历史?韩信可以成为王侯,可以成为将军,但却永远成不了英雄!因为英雄会不惜一切捍卫尊严!滔滔江水,澎湃着,奔腾着。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殷红的血溅到项羽脸上,虞姬自刎了,怀抱着自己的爱妾,项羽不禁泪流满面。
“大王,快上船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大王……”艄公殷殷呼唤。
“啊……”项羽望着江水,不禁一声长啸,“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波涛声中,项羽将那把剑,连同自己的灵魂,一同横向了天空。
项羽,多少人想问你为什么不肯忍辱负重。
可谁能明白什么才是你心中的英雄!称王称霸,一统河山,但如果以失去尊严为代价,那又与刘邦为保自己性命不惜弃儿弃女有何区别?真正的英雄,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赢得起,更输得起,生命重在过程的精彩,何必去管身后的虚名,在尊严与生命前,在尊严与成功之间,你没有任何的犹豫与彷徨,滔滔江水是对你历史的见证。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第二节局部的完善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做过多次修改,涉及内容变动达上千处,包括典故、比喻的运用、结构的调整、部分描写的删除、外语原文及音译等。
正是有了对《围城》的精心琢磨,才使得这部作品总体上日趋精致,最终一部光彩照人的文学经典诞生了。
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的《复活》是一部世界文学名著。
这部小说从起草到定稿发表,前后用了十年时间,仅对主人公玛丝洛娃的肖像描写,作者就修改了20次之多。
第一稿把玛丝洛娃写成一个“丑陋的黑发女人。
她之所以丑陋,是因为她那个扁塌鼻子”,定稿时改成“她两只眼睛又黑又亮,虽然浮肿,仍旧放光……跟那惨白的脸恰好形成了有力的对照”,这样就把女主人公美好而饱受摧残的形象鲜明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修改文章,要从大处着眼,细处着笔,局部完善,才能让作品更加精妙。
1.阅读“话题探究”中的《北京火车站》,说说如何修改?【答案】(1)使用定点写景法(在固定地点观察、描绘景物的方法),遵循空间顺序。
(2)找到车站大楼各部位的名称,还要注意代词、关联词。
(3)采用先总后分的结构和先大后小,先中间后四周,由远及近、由外而内的描写顺序。
2.局部性失误常见有哪些情况?【答案】3.衡量材料质量的标准是什么?【答案】衡量材料质量的标准有三点:典型性、新颖性和现实感。
典型性要求我们所选择的材料能够吻合且体现我们所表述事物、观点的本质。
新颖性要求我们选择能给读者留下强烈印象的材料。
现实感要求我们立足现实,尽量从现实中取材。
4.局部性紊乱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怎么纠正这些问题?【答案】技法一避免中心模糊或偏离[技法·点拨]一篇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一个段落以至一个自然段也要有明确的中心,中心对我们的构思和表达起着导航的作用。
这中心可以写出来,也可以隐含在文中,但不管怎样,中心必须明确。
如果中心模糊不清,文章主题就难以集中,在这种情况下匆匆动笔必然会出现一些游离中心的句子或段落。
这样写成的文章就会思路混乱,如一盘散沙。
第一节整体的调整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每当写完作品以后,都不是马上寄到出版社去发表,而总是要多看几遍,对自己的作品反复推敲,认真修改。
他的短篇小说《羊脂球》,不知改过多少遍,把用过的稿纸撂起来,几乎和他本人一般高。
我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写过不少佳作。
他常常把写好的文章挂在墙上,认真地读,仔细地推敲,反复琢磨,从头到尾进行修改,有时甚至把通篇文章改没了,重新再写。
我国当代作家刘绍棠的长篇小说《地火》定稿时有50万字。
当时,许多出版社争着向他索稿,可是刘绍棠却迟迟没有交稿,他说:“再删一回,争取更少浪费一点国家的纸张、工人的劳动、读者的时间和金钱。
”在此后两次大的修改中,他忍痛割爱,竟删去了20万字。
所以,写完作文一定要检查、要修改、要养成“写完必修”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来。
当然,修改文章不能仅仅着眼于细节的修修补补,还要有推倒重来的勇气,从整体上进行调整。
1.阅读方框内的《批评也要讲艺术性》《批评也要讲“艺术”》这两篇文章,谈一谈修改稿比原稿好在哪里?【答案】(1)开头由具体事例引出,吸引读者。
(2)增强了事例分析,增强了说服力。
(3)观点分析深刻透彻。
2.文章的整体调整,包括哪几个层面?【答案】3.观点的发展常见有哪两种情况?【答案】(1)沿原有的思路深化,使所谈的道理更有说服力。
(2)对观点的补充和增添。
4.结合文本中的例文,说说安排文章顺序、结构文章应注意哪些方面?【答案】(1)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2)服从中心的需要。
怎样布局最有利于中心表达,就选择怎样布局。
(3)符合文体特点。
议论文一般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内在逻辑布局。
而记叙文通常顺序是“发生—发展—变化—结局”。
5.阅读“写作实践”中的《水》,看看有何问题,如何修改?【答案】技法一观点的发展及内容的增删[技法·点拨]一、观点的发展观点的发展主要指分析问题时要深刻透彻。
多层面思考,观点丰富、充实,才更有说服力。
阶段质量检测(四)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言基础积累(1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小剧场正上演昆曲《游园惊梦》,云台上那青衣眼神流转,碎步生莲,才一开腔便先声夺人....,楼上楼下的看客皆轰然叫好。
B.饶宗颐,这位被称为当代“最后的通儒”的国学大师,与季羡林先生并称“北季南饶”,他拥有百科全书式的深厚学养,令后辈学者难以望其项背....。
C.自安倍上台以来,日本经济就一直处于悬崖的边缘,目前已是如履薄冰....,尤其是英国脱欧事件,更是给了日本经济当头一棒。
D.两人的矛盾本来可以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他却铤而走险....,实施打击报复行为,最终害人害己,锒铛入狱。
E.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在大众创业蔚然成风....的今天,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解析:选BE A项,先声夺人:在与对方或对手较量以前,张扬声势来压倒对方或使对方畏惧、退却;后也指做事要抢先一步。
此处语境并没有“压倒对手”或“抢先一步”之意。
B项,望其项背:望见对方的颈项和背脊,意谓程度与之接近,多用于否定式,表示难以追赶。
使用正确。
C项,如履薄冰:比喻随时都会发生危险,做事极为小心谨慎。
此处强调的是危险,而不是谨慎。
D项,铤而走险: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与语境不合,因为原文已交代有更好的办法可以解决。
E项,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盛行于一时一地,成为一种风气,含褒义。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尽管我国文坛涌现了一批优秀的长篇小说,但令人无法回避的严峻现实是,多数获奖作品并未进入当下多数国人的阅读视野,因此难以成为传承久远的经典之作。
B.工信部官网称,随着全球5G试验与商用步伐的加快,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将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的力度,探索开展5G试验的国际合作。
C.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始见于殷商时代,到西汉已基本完备,属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