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审标准-三级中医医院评审(资料目录)
- 格式:doc
- 大小:734.00 KB
- 文档页数:115
目录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队伍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科室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中药药事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护理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文化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预防保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部分综合服务能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基本要求与医院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患者安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医疗质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医院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级中医院评审标准细则表说明:①本细则以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初稿)为纲,以《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 版》《 2010 年三级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细则》《三级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细则(试行)》为目而制定。
②所查阅资料均指2008 年至目前为止资料。
一、基本要求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细则分值1.1 医院设置、功能和 1.1.1 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
查阅医院中长期发展规未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或发展规划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
为体现以中医为主方向,不得分。
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 1.1.2 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医院的服务范围能查阅医院中长期规划、年无相关资料,不得分;缺一项,扣划的定位和要求覆盖多个区域,以提供高水平中医药特色医疗服务为度计划和总结等相关资分。
主,并兼顾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承担相应的高等中医料。
(医学)院校教学和科研任务,是区域性的中医医疗、预防、康复、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医疗技术中心。
1.1.3 医院科室设置、床位、人员配备和设备、设施符合查阅相关资料。
无相关资料,不得分;缺一项,扣《三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符合分。
中医药管理部门相关规定。
1.1.4 医院承担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服务,有相应的查阅相关资料。
现场考无相关资料,不得分;缺一项,扣设施、设备、人员队伍,建立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察。
分。
相应的设施、设备、人员队伍色通道”有效衔接工作流程,能提供24 小时急诊医学不完善,扣分。
不能提供有效服务,影像和临床检验服务。
扣分。
1.2 承担公立医院与基 1.2.1 开展中医药对口支援县级中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查阅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未纳入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扣分;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细则分值层医疗机构对口协作区卫生服务工作,有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专人负责。
对口支援协议书等相关无确定的对口支援单位,扣分;无等政府指令性任务。
材料。
实施方案,扣分。
附件:三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及评审核心标准一、三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根据《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三级中医医院评审结论分为:甲等、乙等和不合格。
《三级中医医院评审细则(2012年版)》共1000分,其中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50分,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部分350分。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和三级不合格中医医院划分标准如下:(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1.总分≥900分;2.第一部分每章的分值不低于该章总分的90%;3.第二部分得分≥300分;4.核心标准全部达到要求。
(二)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1.750分≤总分<900分;2.245分≤第二部分得分<300分;3.核心标准全部达到要求。
(三)有以下条件之一的,评审结论即定为不合格:1.总分<750分;2.第二部分得分<245分;3.有核心标准不符合要求。
二、《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核心标准《标准》及细则中对那些最基本、最重要、必须做好的,且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标准,列为“核心标准”,具备单项否决(终止评审进程)的作用。
核心标准及要求如下:(一)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标准核心标准一: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指标。
核心标准二:将对口支援县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并有相关鼓励措施。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60%;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未达到60%,但比上年度增长超过了5.0个百分点。
未达到60%,本年度临床科室(麻醉科、口腔科除外)不得招聘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核心标准三:开展以中医药知识与技能为主的医师定期考核工作。
核心标准四:开展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考核。
核心标准五:医院和临床科室命名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不得有神经内科、消化科、风湿免疫科、泌尿科等名称。
等级医院评审准备资料目录4.1.1.1 C1、医院质量管理组织结构√2、医疗质量管理构架图√3、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方案、各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季度分析、医疗质量安全指标日常监测表√4、6 个委员会目标与职责、职能部门管理目标√4.1.1.1 B 院长具体分工√4.1.1.1A 中层干部季度考核记录及点评、中层干部管理培训(台湾学习) √4.1.1.2C 各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及工作职责、科室质控小组工作计划和各项工作记录(照片)、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各项制度4.1.1.2B 每月各科室质量小组质控活动记录、分析总结4.1.1.2A 质控图、季度评价及改进意见(科室有记载)4.1.2.1 C 6 个管理委员会及职责√4.1.2.1A 每月简报√4.1.2.2C 各质量委员会每年底工作总结会议记录(12 年) √4.1.2.2B 提供各委员会日常工作记录(照片或者视频) √4.1.2.2A 提供各委员会日常会议记录的照片√4.1.3.1C 目录医务科(病案)、护理部、院感三个职能部门提供照片或者视频1、工作计划、考核方案√2、工作记录:培训考核记录检查记录会议记录医务科各类检查记录本目录√3、重点部门(急诊室、手术室、内镜室)、关键环节(危(wei)险重患者管理)、薄弱环节(新员工、低年资住院医师)每季度检查评估情况√4、医疗质量评价工作(季度分析)4.1.3.1B---A 目录医务科(病案)、护理部、院感三个职能部门提供照片或者视频√1:医疗质量管理构架图、医院质量管理组织结构√2:见4.1.2.2B 医疗 (病案)、护理、院感委员会日常工作记录(照片或者视频) √3--A :简报4:医院质量管理日常指标监控(李晶彦提供) √4.2.1.1C1、医疗质量方案及配套制度、各科室质量管理标准(持续改进方案)、各科室工作检查标准、医疗质量安全指标日常监测表√2、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及管理流程√1、医院层面医疗质量考核--- 中层干部季度考核及每月医疗质量会议(简报) √职能部门(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医疗质量考核1)医疗制度考核记录---医务科22 个记录本(包含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质量控制) √2)护理制度考核记录---护理部?个记录本√3)院感管理考核记录本----陈晶√4)输血管理检查记录表----孙伟√3、科室质控小组活动----科室质控活动记录(科室) √急诊及危重患管理、内镜管理、手术室管理、输血及药物、围手术期、有创诊疗操作的管理标准与措施√上述六项的检查记录√医务科提供:危(wei)险重患管理:门急诊管理、住院危(wei)险重患管理检查记录本照片√围手术期管理:手术质量、麻醉质量管理记录本照片√检验科提供:输血管理检查记录本照片√药剂科提供:药物管理检查记录本照片√护理部提供:手术室管理、内镜室管理检查记录本照片√上述六项工作的季度总结(体现改进效果---简报中) √全部医院制度最终版、医院核心制度√哈工大医院医院制度管理办法√医院及科室关于核心制度的培训(提供照片、签到本) √医务科及科室提供核心制度执行情况检查(每一个记录本照片)1、危重患者抢救制度--住院危重症管理检查记录本√2、术前讨论制度----- 手术质量检查记录本√3、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住院病案检查记录本√4、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三级医师查房检查记录本√5、医师值班、交接班、听班制度√6、会诊制度(含急会诊制度)--- 住院病案检查记录本√7、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病例讨论(疑难、危重、死亡)检查记录本√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例讨论(疑难、危重、死亡)检查记录本√9、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审批登记本√10、急诊工作制度--- 门急诊管理检查记录本、住院危重症管理检查记录本、危(wei)险值相关检查记录本、院前急救考核记录本√11、查对制度---患者安全目标检查记录本(郭涛) √12、分级护理制度—李静√4.2.2.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及指南和指南培训图片(医院提供心肺复苏指南培训,科室提供各专业指南培训) √B:指南执行情况检查:住院病案检查记录中有体现√1、三基培训及考核制度√2、科室三基培训计划√3、设备设施、经费保障:进修、急诊外科系列培训、各科外出学习登记√医院及各科室三基培训学习的签到本、照片、学习内容、考核成绩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手册、医师定期考核档案、三基培训考核记录本) ---丁娜负责拍照4.2.44.2.4.1C1、医疗风险防范管理方案√2、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工作流程√3、医疗技术风险预警制度√4.2.4.1B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隐患、差错)记录本√4.2.4.1A 病历书写即时监控、一周内来诊三次统计拍照√4.2.4.2:C 患者安全目标培训(郭涛负责提供培训资料、签到本、照片) √B 患者安全目标检查记录本(郭涛负责提供培训资料、签到本、照片) √C1 全员医疗风险防范培训,包括患者安全典型案例分析:提供培训资料、培训人员签名、照片等√C2 针对性培训:重点科室:外科(骨科沟通风险防范培训)、急诊科:培训资料√重点岗位:医生岗位医疗风险培训资料√;重点人群:新员工及住院医师医疗风险培训资料√C3 制定2022 年度医疗风险培训计划,包括关于制度、流程、规范、预案等的培训√;4.2.6.1:√;杨院长负责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和培训计划郭院长负责安全管理目标和培训计划C1 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和培训计划C2 医院及科室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B 各类全员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资料4.2.7 √病案室、医务科、药剂科、院感办等共同提供。
三级医院评审目录三级医院评审目录4.1.1.1编号1234.1.1.2编号123454.1.1.3编号12344.12.1编号14.1.2.2编号124.2.1.1编号14.2.1.2编号1234.2.2.1编号12医院工作制度汇编核心制度手册目录备注重点部门的管理标准与措施各职能科室监督检查资料目录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管理标准与措施备注目录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制度、考核标准及办法、质量指标备注各委员会会议记录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目录备注目录各委员会成立和人员调整的文件备注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制度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各项记录目录备注见科室见科室见科室见科室各委员会会议记录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和考核方案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分析会(每季度一次)各科室监督检查资料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分析报告目录备注医院管理组织架构图各委员会成立和人员调整的文件医院职能科室一览表目录备注4.2.2.2编号1234编号124.2.3.1编号124.2.4.1编号124.2.4.2编号124.2.4.3编号124.2.5.1编号14.2.5.2编号14.2.6.1编号124.2.7.1编号12目录备注年度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计划院、科两级质量与安全教育和培训记录目录备注目录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培训记录备注目录医院领导与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接受全面质量管理培训与教育证书备注目录防范医疗风险的培训资料(含安全典型案例的分析)防范医疗风险的工作制度、流程、规范、预案等培训计划备注患者安全目标工作计划患者安全目标培训与考核目录备注医疗风险管理方案目录备注三基培训和考核资料三基培训计划目录备注各科室规范、指南培训记录核心制度手册核心制度考试资料医疗总值班记录各职能科室监督检查资料目录各专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目录备注见科室见科室备注4.2.2.4.3.1.1编号124.3.1.2编号1234.3.2.1编号1234.3.3.1编号124.3.3.2编号124.3.4.1编号1234.3.5.1编号124.3.5.2编号14.5.1.1编号124.5.2.1编号12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目录临床诊疗指南、疾病诊疗规范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备注目录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对医务人员进行患者病情评估的培训备注授权管理相关资料目录备注高风险诊疗技术项目目录目录手术、麻醉、介入、腔镜诊疗卫技人员授权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备注临床科研项目资料知情同意书模板目录临床科研项目中使用医疗技术的相关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备注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新技术、新项目审批表目录备注中止实施诊疗技术的规定目录医疗技术风险处置与损害处置预案备注医疗技术管理制度一类技术目录已通过审核的二类技术目录备注医学伦理委员会会议记录医学伦理委员会回避程序病历中伦理委员会讨论情况目录备注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目录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副本复印件备注4.5.2.2编号14.5.2.3编号124.5.2.4编号14.5.2.5编号124.5.2.6编号124.5.2.7编号14.5.2.8编号14.5.3.1编号14.5.3.2编号14.5.4.1编号14.5.4.2编号14.5.5.1编号14.5.5.2编号12目录备注目录备注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与流程目录备注院内会诊管理制度与流程目录备注目录备注医院岗位职责汇编目录备注目录疑难危重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多学科综合诊疗的相关制度与程序备注单病种过程质量控制指标目录备注目录肿瘤化学治疗等特殊药物的使用指南和规范肿瘤化学治疗不良反应处置预案备注评价用药情况的记录目录激素类药物与血液制剂的使用指南和规范备注肠道外营养疗法的规范和指南目录备注目录规范使用与管理抗菌药物的制度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备注有创检查知情同意书模板目录备注4.5.6.1编号124.5.6.2编号14.5.6.3编号14.5.7.1编号124.5.7.2编号124.5.7.3编号1234.5.7.4编号124.5.7.5编号124.5.8.1编号14.5.8.2编号1234.5.8.3编号1目录新生儿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章制度与规范备注新生儿室医生床位比新生儿室护士床位比医疗、护理负责人职称证书目录备注新生儿病室医疗设备清单目录备注目录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管理与评价管理规定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评价分析记录备注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具体措施目录各科室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要求备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岗前培训中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资料病历检查资料目录备注医院对科室的质量与安全指标质量与安全指标变化趋势目录备注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工作计划、工作记录目录备注目录备注对特定患者定期随访制度目录备注出院指导与随访工作管理制度住院患者出院后的随访与指导流程目录备注扩展阅读:三级医院评审目录4.1.1.1编号1234.1.1.2编号123454.1.1.3编号12344.12.1编号14.1.2.2编号124.2.1.1编号14.2.1.2编号12各委员会会议记录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各委员会会议记录医院管理组织架构图目录各委员会成立和人员调整的文件医院职能科室一览表备注目录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和考核方案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分析会(每季度一次)各科室监督检查资料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分析报告备注目录备注见科室见科室见科室见科室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各项记录目录各委员会成立和人员调整的文件备注目录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备注目录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制度、考核标准及办法、质量指标备注目录目录备注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管理标准与措施重点部门的管理标准与措施各职能科室监督检查资料34.2.2.1编号12医院工作制度汇编核心制度手册备注4.2.2.2编号1234核心制度手册核心制度考试资料医疗总值班记录各职能科室监督检查资料目录目录备注4.2.2.3编号124.2.3.1编号124.2.4.1编号124.2.4.2编号124.2.4.3编号124.2.5.1编号14.2.5.2编号14.2.6.1编号124.2.7.1编号12年度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患者安全目标工作计划患者安全目标培训与考核医疗风险管理方案三基培训和考核资料三基培训计划备注见科室见科室备注各专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各科室规范、指南培训记录目录目录目录目录防范医疗风险的培训资料(含安全典型案例的分析)防范医疗风险的工作制度、流程、规范、预案等培训计划目录医院领导与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接受全面质量管理培训与教育证书目录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培训记录目录院、科两级质量与安全教育和培训记录目录备注备注备注备注备注备注备注4.3.1.1编号124.3.1.2编号12医学伦理委员会会议记录医学伦理委员会回避程序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目录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副本复印件目录目录医疗技术管理制度一类技术目录已通过审核的二类技术目录医疗技术风险处置与损害处置预案中止实施诊疗技术的规定目录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新技术、新项目审批表目录临床科研项目中使用医疗技术的相关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临床科研项目资料知情同意书模板目录手术、麻醉、介入、腔镜诊疗卫技人员授权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高风险诊疗技术项目目录目录授权管理相关资料目录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对医务人员进行患者病情评估的培训目录临床诊疗指南、疾病诊疗规范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备注备注病历中伦理委员会讨论情况34.3.2.1编号1234.3.3.1编号124.3.3.2编号124.3.4.1编号1234.3.5.1编号124.3.5.2编号14.5.1.1编号124.5.2.1编号12备注备注备注备注备注备注备注备注4.5.2.2编号14.5.2.3编号124.5.2.4编号14.5.2.5编号124.5.2.6编号124.5.2.7编号14.5.2.8编号14.5.3.1编号14.5.3.2编号14.5.4.1编号14.5.4.2编号14.5.5.1编号14.5.5.2编号12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与流程院内会诊管理制度与流程医院岗位职责汇编单病种过程质量控制指标肠道外营养疗法的规范和指南有创检查知情同意书模板目录目录规范使用与管理抗菌药物的制度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目录目录激素类药物与血液制剂的使用指南和规范评价用药情况的记录目录肿瘤化学治疗等特殊药物的使用指南和规范肿瘤化学治疗不良反应处置预案目录目录疑难危重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多学科综合诊疗的相关制度与程序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目录备注备注备注备注备注备注备注备注备注备注备注备注备注4.5.6.1编号124.5.6.2编号14.5.6.3编号14.5.7.1编号124.5.7.2编号124.5.7.3编号1234.5.7.4编号124.5.7.5编号124.5.8.1编号14.5.8.2编号12新生儿室医生床位比新生儿室护士床位比新生儿病室医疗设备清单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具体措施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院对科室的质量与安全指标质量与安全指标变化趋势对特定患者定期随访制度出院指导与随访工作管理制度目录住院患者出院后的随访与指导流程目录目录目录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工作计划、工作记录目录目录目录各科室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要求目录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管理与评价管理规定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评价分析记录目录目录岗前培训中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资料病历检查资料备注备注备注备注备注备注备注备注备注备注医疗、护理负责人职称证书34.5.8.3编号1 目录新生儿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章制度与规范备注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三级医院评审目录》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三级医院评审目录: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无锡市中医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三级中医医院评审台账资料目录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卷(650分)第一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50分)(责任科室:院办*;医务处、人事科、业务发展部、科教科、财务科)☆标准:1.1 依据功能与任务,确定医院的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医院发展方向,有明确的发展目标,重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4分)◇说明:△资料:☆标准:1.2 围绕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并按照年度进行定期评价。
(16分)1.2.1 医院年度工作计划体现医院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
1.2.2 有发展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和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和明确的资金投入。
1.2.3 医院对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有系统的调研分析,并制订针对性措施。
1.2.4 医院对中医特色指标(包括中医药人员占医务人员比例、中药收入占药品收入比例、饮片收入占药物收入比例等)定期(至少每年一次)进行考核分析。
◇说明:△资料:☆标准:1.3 医院管理体系中建立引导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激励制度,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
(11分)1.3.1 医院制定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鼓励和考核制度。
▲1.3.2 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指标。
1.3.3 医院实行绩效工资管理,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情况的考核结果在科室分配方案中体现。
◇说明:△资料:☆标准:1.4 积极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鼓励措施。
(8分)1.4.1 将对口支援县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并有相关鼓励措施。
XXXXXXXXXX三甲创建资料目录
(第二部分第一章)
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
第一章基本要求和医院服务
评审指标:
1.1.2 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保持适度规模,医院编制及实有床位数均≥400张、科室设置、每床建筑面积、人员配备和设备、设施符合三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
落实情况: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保持适度规模,科室设置、人员配备和设施设备符合三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
资料目录:
一、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
1、XXXXXXXXXX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同意XXXX中山医院并入XXXX中医院的通知
2、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3、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二、床位数、科室设置和每床建筑面积
1、XXXXXXXXXX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同意XXXXXXXXXX变更床位数的通知
2、XXXXXXXXXX关于调整医院科室名称、开放床位数和手术室房间的通知
3、XXXXXXXXXX关于规范科室命名的通知
4、XXXXXXXXXX每床建筑面积
三、人员配备
1、XXXXXXXXXX人员配备比例
2、临床科室负责人基本情况
3、营养科人员配备
五、设备、设施
1、基本医疗设备统计
2、病房基本设备配置表
3、中医设备统计表
4、信息化设备汇总表
4、病房每床单元设备统计表
六、规章制度
1、XXXXXXXXXX工作制度职责汇编。
无锡市中医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三级中医医院评审台账资料目录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卷(650分)第一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50分)(责任科室:院办*;医务处、人事科、业务发展部、科教科、财务科)☆标准:1.1 依据功能与任务,确定医院的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医院发展方向,有明确的发展目标,重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4分)◇说明:△资料:☆标准:1.2 围绕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并按照年度进行定期评价。
(16分)1.2.1 医院年度工作计划体现医院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
1.2.2 有发展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和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和明确的资金投入。
1.2.3 医院对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有系统的调研分析,并制订针对性措施。
1.2.4 医院对中医特色指标(包括中医药人员占医务人员比例、中药收入占药品收入比例、饮片收入占药物收入比例等)定期(至少每年一次)进行考核分析。
◇说明:△资料:☆标准:1.3 医院管理体系中建立引导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激励制度,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
(11分)1.3.1 医院制定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鼓励和考核制度。
▲1.3.2 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指标。
1.3.3 医院实行绩效工资管理,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情况的考核结果在科室分配方案中体现。
◇说明:△资料:☆标准:1.4 积极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鼓励措施。
(8分)1.4.1 将对口支援县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并有相关鼓励措施。
1.4.2 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人员交流等中医对口支援工作。
◇说明:△资料:☆标准:1.5 认真组织实施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相关项目。
(11分)1.5.1 按照项目建设方案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1.5.2 按照项目要求开展设备购置、人员进修等相关工作。
1.5.3 达到项目预期建设目标,业务水平或工作量得到提高。
◇说明:△资料:第二章队伍建设(90分)(责任科室:人事科*;医务处、科教科)☆标准:2.1 严格执行《关于中医医院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人员配备的通知》等相关要求。
(46分)▲2.1.1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60%。
未达标,本年度不得招聘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2.1.2 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60%。
2.1.3 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培训时间≥100学时)的比例≥70%。
2.1.4 每个临床科室中(口腔科、麻醉科除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人数比例≥60%。
临床科室应符合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
2.1.5 院级领导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应≥60%。
2.1.6 医院主要负责人、业务管理领导和医务、护理、药剂、教学、科研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经过中医药政策、中医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
2.1.7 医院医务、护理、科研、教育等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包括正、副职负责人)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应不低于60%。
2.1.8 临床科室负责人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或系统接受中医药专业培训两年以上的比例≥60%。
2.1.9 临床科室负责人(口腔科、麻醉科除外)中应有具备高级中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10年以上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经过西学中培训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
临床科室科主任应符合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
◇说明:△资料:☆标准:2.2 建立符合国家规定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资质认定、聘用、考核、评价管理规范,对其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评价有中医药的内容和要求,建有专业技术档案。
(4分)◇说明:△资料:☆标准:2.3 制定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和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20分)2.3.1 制定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或在医院中长期规划中有相关内容。
2.3.2 医院年度工作计划中有优化中医药人员结构、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并落实。
2.3.3医院有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及继承人选拔与激励机制,并认真组织实施。
2.3.4 开展师承教育,制定师承教育计划和具体措施。
◇说明:△资料:☆标准:2.4 认真开展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积极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与培训。
(20分)2.4.1开展以中医药知识与技能为主的医师定期考核工作。
2.4.2开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2.4.3开展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三基”培训。
2.4.4开展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考核。
◇说明:△资料: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150分)(责任科室:医务处*,业务发展部、器械科、药剂科)☆标准:3.1 按照有关规定,合理设置临床科室,科室命名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的有关规定。
(15分)3.1.1临床科室≥12个(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针灸科、骨伤科、肛肠科、皮肤科、眼科、推拿科、耳鼻喉科),医技科室≥6个(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病理科、消毒供应室、营养部)。
▲3.1.2医院和临床科室命名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的有关规定。
◇说明:△资料:☆标准:3.2. 按照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相关要求加强科室建设与管理。
(25分)3.2.1 门诊、病房、急诊的设置、设施符合相关要求。
3.2.2 人员结构合理,科室主任、护士长、学术带头人或学科带头人、学术继承人配备满足科室建设与管理的需要。
3.2.3 按照相关要求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说明:△资料:☆标准:3.2. 按照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相关要求加强科室建设与管理。
(25分)3.2.1 门诊、病房、急诊的设置、设施符合相关要求。
3.2.2 人员结构合理,科室主任、护士长、学术带头人或学科带头人、学术继承人配备满足科室建设与管理的需要。
3.2.3 按照相关要求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3.2.4 上级医师正确指导下级医师进行中医药诊治工作。
3.2.5 及时开展病例讨论,提高中医诊治急危重症、疑难病的水平。
3.2.6 三级医师的专科继续教育达到相关要求。
◇说明:△资料:☆标准:3.3 制定并实施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定期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疗方案。
对中医优势病种的疗效及中医药特色进行年度分析、总结和评估,并制定改进措施。
(20分)▲3.3.1 制定至少3个以上完善的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3.3.2 医师掌握本专科诊疗方案。
3.3.3 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得到应用。
3.3.4 每年对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疗方案。
3.3.5 手术科室制定至少3个常见病种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方案,手术病例能正确配合使用中医药治疗。
◇说明:△资料:☆标准:3.4 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常见病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
定期对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不断完善和改进。
(15分)3.4.1 实施至少1个常见病中医临床路径。
3.4.2 医师掌握本专科常见病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3.4.3 临床路径方案在临床中得到应用。
3.4.4 每年对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不断完善和改进路径标准。
3.4.5 严格执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常见病中医诊疗方案。
◇说明:△资料:☆标准:3.5 严格执行《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中医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符合相关规定。
(25分)3.5.1 入院记录四诊资料完整。
3.5.2 首次病程记录体现理法方药一致性。
3.5.3 病程记录体现理法方药一致性。
3.5.4 中医方药记录格式及书写符合《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要求。
3.5.5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符合《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要求。
3.5.6 实施电子病历的医院符合《中医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选查)。
◇说明:△资料:☆标准:3.6 严格执行《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10分)3.6.1 辨证使用中成药(含中药注射剂)。
3.6.2 门诊用药合理配伍,符合联合用药原则。
3.6.3 门诊中成药使用剂量用法正确。
◇说明:△资料:☆标准:3.7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掌握本专科的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对本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和急危重症中西医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准确性不断提高。
(13分)◇说明:△资料:☆标准:3.8 按有关要求,合理配置、应用中医诊疗设备。
(10分)◇说明:△资料:☆标准:3.9 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和中医综合治疗。
(12分)3.9.1 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以医疗服务收费项目计算)≥60种。
▲3.9.2 采用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占医院门诊总人次的比例≥10%。
3.9.3 病区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室,门诊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区。
3.9.4 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在临床科室广泛应用。
◇说明:△资料:☆标准:3.10 研制和使用一定数量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门诊中药处方数、中药饮片处方数占门诊处方总数及中药饮片处方数与门诊人次的比例达到规定要求。
(15分)3.10.1 常年应用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30种。
▲3.10.2 门诊处方中,中药(饮片、中成药、医院制剂)处方比例≥60%;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30%;中药饮片处方数占门诊人次的比例≥50%◇说明:△资料:第四章重点专科建设(100分)(责任科室:医务处*,业务发展部、科教科)☆标准:4.1 省级以上中医重点专科(专病)达到一定数量,专科床位、设备、人员、技术及业务达到规定要求。
(22分)4.1.1 省级以上中医重点专科(专病)不少于3个,至少有1个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
4.1.2 专科床位数不低于30张。
4.1.3 诊疗设备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4.1.4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70%以上;专科学术带头人在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任职。
4.1.5 专科诊断水平和中医疗效水平较高,中医辨证论治准确率不低于90%,中医治疗比例总体不低于60%,优势病种中医治疗比例不低于70%。
4.1.6 采取措施,转化科研成果,提高中医临床疗效4.1.7 专科服务量在国内中医同专业科室中领先,门诊量、出院人数逐年增加。
4.1.8 区域外住院患者比例≥30%。
◇说明:△资料:☆标准:4.2 制定并实施专科建设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