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16.50 KB
- 文档页数:98
中药饮片管理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国中医药发〔2007〕11号)、《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国卫办医发〔2018〕14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饮片处方质量管理强化合理用药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15〕29号)、《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及三级医院等价评审管理要求,结合医院等级评审要求,特制定本管理规范。
一、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医院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管理。
毒性中药饮片的采购、存放、保管、调剂等,必须符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和《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
二、人员要求从事中药饮片技术工作应当是中药专业技术人员;班组长应为中药专业主管中药师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其他组员原则上应为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或者长期从事中药相关专业多年的人员;负责中药饮片验收的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负责临方炮制工作的,应具有三年以上炮制经验;中药煎煮室煎煮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有中药调配、煎煮或制剂室等部门工作经验。
三、供货企业选择原则1.中药饮片供货企业原则上不能超过二家,其资质的核定必须经过科室采购小组的综合评价,报分管领导审批,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才可以作为采购供货企业。
2.每年科室采购小组应对供货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对反映问题较多、供货不及时、违反行风要求等的企业,提交药事会讨论决定是否剔除医院采购供货企业名单。
四、中药饮片引进原则1.以采购传统中药饮片为主。
采购部门应经常开展调研,参考同级医院使用品种价格,对同品种价格有较大差异,临床或者患者反映问题较多的品种应及时进行更换。
增加品种应有临床科室申请,科室采购小组讨论同意,科主任签字,报分管领导审批,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同意才能进行采购。
2.新型中药饮片(如中药配方颗粒、破壁饮片、直接口服粉末饮片等)的引进,应充分考虑价格、使用范围、患者认可度等方面综合考量,经药剂科采购小组充分讨论评价后,科主任签字,报分管领导审核,经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同意,方可以考虑适量引进。
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中药饮片是中医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医院中药饮片的管理,保障患者用药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了以下中药饮片管理规范:一、饮片采购管理1. 医院应根据临床需要,确定用药目录,并与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签订委托订货协议。
2. 委托订货协议应明确饮片的品名、规格、质量要求、数量、交货期限等。
3. 采购部门应依据用药目录和临床需要制定采购计划,确保饮片采购的及时性和合理性。
4. 采购部门应根据医院的采购制度,对饮片供应商进行评价,并与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
5. 饮片供应商应按照合同要求提供合格的饮片,并提供质量保证书和相关资料。
二、饮片仓库管理1. 饮片仓库应设立专门的存放区域,确保饮片的质量和安全。
2. 针对不同种类的饮片,应进行分类存放,并进行明码标识,便于查找和管理。
3. 饮片仓库应定期巡查,确保仓库的环境卫生和防潮、防虫等措施的有效实施。
4. 饮片仓库应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库存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5. 饮片仓库应采取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措施,确保饮片的质量稳定和有效性。
三、饮片配送管理1. 饮片配送应按照患者的用药需求和医嘱进行合理分配,并进行详细记录。
2. 配送人员应按照规定的配送时间和路线进行配送,保证饮片的及时到达患者手中。
3. 配送过程中应注意饮片的包装完整性和是否受潮受损等情况,严禁使用损坏的饮片。
4. 饮片配送记录应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用药量、配送时间等信息,便于跟踪和管理。
四、饮片质量管理1. 医院应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药检单位对饮片进行质量检测,确保饮片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2. 饮片质量合格率应达到100%,不合格的饮片严禁使用并进行退货或者追责处理。
3. 饮片质量检测记录应详细记录检测的项目、结果等信息,便于质量追溯和管理。
4. 对于质量问题较多的饮片供应商,医院应及时停止合作并进行评估和整改。
以上是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医院应当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引言概述: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是指在医院中对中药饮片的采购、存储、配制和使用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的一系列措施。
中药饮片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临床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规范化管理中药饮片对于提高医院中药疗效、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六个大点来阐述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的具体内容。
正文内容:1. 采购管理1.1 严格选择供应商:医院应根据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选择具备资质的供应商。
供应商应具备良好的生产环境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
1.2 建立采购合同:医院与供应商之间应建立明确的采购合同,明确中药饮片的品种、数量、质量标准、价格等内容,以减少纠纷的发生。
1.3 定期检查供应商:医院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检查,包括生产环境、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等方面,确保供应商的合规性。
2. 存储管理2.1 制定存储标准:医院应制定中药饮片的存储标准,包括存放温度、湿度、光照等要求,以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不受损。
2.2 分区存储:根据中药饮片的性质和用途,医院应将中药饮片分区存放,避免不同品种的中药饮片混杂和交叉污染。
2.3 定期清点和检查:医院应定期对中药饮片进行清点和检查,确保库存的准确性和质量的安全。
3. 配制管理3.1 严格按照处方配制:医院应按照医生开具的中药处方,严格按照配方进行中药饮片的配制,确保药物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2 确保配制质量:医院应建立配制记录,记录每一次中药饮片的配制过程,包括用药量、水量、煎煮时间等,以确保配制的质量可追溯。
3.3 配制环境控制:医院应建立配制室,严格控制温度、湿度、洁净度等环境因素,以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安全。
4. 使用管理4.1 根据处方使用:医院应按照医生开具的中药处方,准确使用中药饮片,严禁随意更改剂量和配方。
4.2 记录用药情况:医院应建立用药记录,记录患者使用中药饮片的情况,包括用药剂量、频次、疗效等,以便于临床评估和疗效监测。
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引言概述:中药饮片是中医药治疗中常用的一种药物形式,具有疗效确切、用药方便等优点。
然而,由于中药饮片的特殊性,医院在管理中需遵循一系列规范,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的相关内容。
一、饮片采购管理1.1 严格选择供应商:医院应与正规的药材供应商合作,确保供应商有相关的资质和证照,并能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中药饮片。
1.2 药材质量检测:医院应建立饮片药材质量检测制度,对采购的药材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1.3 药材储存管理:医院应设立专门的中药饮片储存室,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避免药材受潮、霉变等情况。
二、饮片炮制管理2.1 炮制设备维护:医院应定期对饮片炮制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炮制效果的稳定性。
2.2 炮制操作规范:医院应制定饮片炮制操作规范,明确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炮制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3 炮制质量控制:医院应对炮制后的饮片进行质量抽检,检测其有效成分含量和质量指标是否符合要求,确保炮制的质量稳定。
三、饮片配制管理3.1 配方审核与调整:医院应设立专门的配方审核机构,对饮片配方进行审核和调整,确保配方的合理性和疗效。
3.2 配制操作规范:医院应制定饮片配制操作规范,明确操作流程和配制要求,确保配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3 配制质量控制:医院应对配制后的饮片进行质量抽检,检测其有效成分含量和质量指标是否符合要求,确保配制的质量稳定。
四、饮片质量控制4.1 质量标准制定:医院应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药典,制定饮片的质量标准,明确其有效成分含量、质量指标等要求。
4.2 质量抽检与监测:医院应定期进行饮片的质量抽检和监测,确保饮片的质量符合标准。
4.3 质量记录与追溯:医院应建立饮片质量记录和追溯制度,记录饮片的质量检测结果和使用情况,以便追溯质量问题的原因和责任。
五、饮片使用管理5.1 饮片发放与使用:医院应设立饮片发放和使用制度,确保饮片的正确使用和有效监控。
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引言概述: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是指医院在使用中药饮片时所需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的内容。
正文内容:1. 中药饮片的采购管理1.1 选择合格供应商:医院应选择具备合法资质、有良好信誉的中药饮片供应商。
1.2 严格验收标准:医院应制定严格的中药饮片验收标准,包括外观、色泽、气味、含量等方面,确保饮片的质量合格。
1.3 储存条件:医院应建立适宜的中药饮片储存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等,防止饮片受潮、霉变等问题。
2. 中药饮片的配制管理2.1 配制人员:医院应设立专门的中药饮片配制人员,他们需要接受相关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规范。
2.2 配制环境:医院应提供洁净、无尘的配制环境,防止交叉污染。
2.3 配制工艺:医院应制定中药饮片配制的标准工艺流程,确保每一批饮片的配制过程一致性。
3. 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3.1 药材质量:医院应选择质量可靠的中药药材作为原料,确保饮片的质量可控。
3.2 质量检测:医院应建立中药饮片的质量检测体系,包括对药材、饮片的理化指标的检测,确保饮片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3.3 质量记录:医院应建立中药饮片的质量记录,包括采购记录、验收记录、配制记录等,以便追溯和质量管理。
4. 中药饮片的使用管理4.1 用药指导:医院应为患者提供中药饮片的用药指导,包括用药方法、注意事项等,确保患者正确使用。
4.2 用药监测:医院应对患者使用中药饮片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4.3 不良反应管理:医院应建立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监测和管理机制,及时处理患者浮现的不良反应。
5. 中药饮片的废弃物管理5.1 分类采集:医院应对中药饮片的废弃物进行分类采集,防止交叉污染。
5.2 安全处理:医院应建立中药饮片废弃物的安全处理机制,包括焚烧、填埋等方式,确保环境安全。
总结: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对于保障中药饮片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引言概述:中药饮片是中医药临床应用的重要组成部份,在医院中的管理规范对于保证药品质量和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医院中药饮片管理的规范要求。
一、采购管理1.1 严格选择供应商:医院应根据供应商的资质、生产许可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要求进行供应商的筛选。
1.2 药材采购:医院应确保采购的药材符合相关标准,药材的采购应有合同文件,并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进行验收。
1.3 药材质量检测:医院应建立药材质量检测体系,对采购的药材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药材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二、存储管理2.1 药材存储条件:医院应建立适宜的药材存储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的要求,确保药材不受潮、发霉、虫蛀等损坏。
2.2 药材分类存放:医院应根据药材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存放,避免不同药材混杂,防止交叉污染。
2.3 药材库存管理:医院应建立药材库存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及时补充不足的药材,避免过期药材的使用。
三、配制管理3.1 配药人员要求:医院应对从事中药饮片配制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配制方法和操作规程。
3.2 配制环境要求:医院应建立干净整洁的配制环境,配制操作台面应定期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3.3 配制记录管理:医院应建立配制记录管理制度,对每一批次的中药饮片配制过程进行记录,包括药材使用量、配制时间等信息,以便追溯和质量控制。
四、使用管理4.1 饮片使用指导:医院应对医务人员进行中药饮片使用指导的培训,确保医务人员了解饮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2 饮片使用记录:医院应建立饮片使用记录管理制度,对每一位患者使用的饮片进行记录,包括饮片名称、用量、使用频次等信息。
4.3 不良反应监测:医院应建立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对患者使用中药饮片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
五、废弃物处理5.1 废弃饮片处理:医院应建立废弃饮片处理制度,对废弃饮片进行集中采集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中药饮片管理规范一、引言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加工制成的固体制剂,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临床治疗中。
为了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和执行一套严格的管理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药饮片管理的各项规范。
二、中药饮片生产规范1. 原料药材管理(1)建立健全的药材供应体系,确保药材来源可追溯。
(2)对进货的药材进行验收,包括外观、气味、含水量等指标的检查。
(3)建立药材质量档案,记录药材的产地、采摘时间、贮藏条件等信息。
2. 加工创造管理(1)确保加工设备的洁净、无毒、无异味,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2)制定严格的加工工艺流程,确保每一道工序的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
(3)对每批次的中药饮片进行样品留存,以备质量追溯和检验。
3. 质量控制管理(1)建立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含量测定、微生物限度等指标。
(2)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对每一批次的中药饮片进行抽样检验。
(3)建立质量档案,记录每一批次的检验结果和质量评价。
三、中药饮片储存和配送规范1. 储存管理(1)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进行储存,避免日晒和潮湿。
(2)严格控制储存温度和湿度,避免中药饮片受潮、发霉。
(3)建立储存档案,记录每批次中药饮片的储存条件和期限。
2. 配送管理(1)建立完善的配送流程,确保中药饮片的正确配送到各个销售点。
(2)对配送车辆进行定期检查和清洁,确保车辆内部卫生。
(3)建立配送档案,记录每次配送的时间、数量和销售点。
四、中药饮片销售和使用规范1. 销售管理(1)中药饮片销售点应具备合法的经营资质和卫生许可证。
(2)销售点应对中药饮片进行分类陈列,清晰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批号等信息。
(3)建立销售档案,记录每次销售的数量、价格和购买者信息。
2. 使用管理(1)中药饮片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确保产品无异常。
(2)严格按照医嘱或者中医师指导使用,遵守剂量和使用方法。
(3)建立使用档案,记录每次使用的剂量、疗程和疗效评价。
五、中药饮片不良反应和事故管理规范1. 不良反应报告(1)建立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采集和报告中药饮片不良反应信息。
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在医院中,中药饮片是常见的药物形式,对于医院来说,中药饮片的管理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
一、中药饮片的采购1.1 选择正规的中药饮片供应商,确保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1.2 采购时要注意查验药材的产地、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1.3 对于有毒药材,要严格按照像关规定采购,确保安全使用。
二、中药饮片的存储2.1 中药饮片要存放在通风、干燥、阴凉的环境中,避免受潮或者受阳光直射。
2.2 要定期检查存放环境,确保温湿度适宜,防止中药饮片受潮发霉。
2.3 不同种类的中药饮片要分开存放,避免混淆和交叉污染。
三、中药饮片的配制3.1 配制中药饮片时,要按照医嘱和药方的要求进行,避免浮现误配或者漏配。
3.2 配制时要注意药材的研磨、混合比例等细节,确保药效的稳定和准确。
3.3 配制后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中药饮片的使用4.1 使用中药饮片时,要按照医嘱和药方的要求进行,避免超量或者误用。
4.2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等,要谨慎选择中药饮片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3 使用中药饮片时要注意药效的观察和记录,及时调整剂量或者更换药物。
五、中药饮片的废弃处理5.1 废弃的中药饮片要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2 废弃的中药饮片要及时清理,避免滞留在医院内部造成安全隐患。
5.3 对于过期或者损坏的中药饮片要进行及时处理,避免误用或者造成其他风险。
在医院中,中药饮片的管理规范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惟独严格遵守管理规范,才干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引言概述:中药饮片是中医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规范对于保障中药饮片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包括生产环境、原料药品、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储存运输。
一、生产环境1.1 生产场所:中药饮片的生产场所应符合药品生产的相关要求,如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恒温恒湿设备等。
1.2 卫生条件:生产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清理,确保无害微生物的污染。
1.3 环境监测:应建立环境监测制度,定期对生产场所的空气、水质、噪音等进行监测,确保环境质量符合要求。
二、原料药品2.1 原料采购:应从正规渠道采购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料药品,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确保原料的可追溯性。
2.2 原料质量控制:对于每批原料药品,应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标准。
2.3 储存管理:原料药品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定期进行检查和整理,避免交叉污染和变质。
三、生产工艺3.1 工艺流程:制定中药饮片的生产工艺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点,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2 设备设施:应选用符合要求的生产设备,确保设备的清洁卫生和操作的准确性。
3.3 工艺记录:生产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包括原料药品使用量、生产操作步骤、质量检验结果等,以便追溯和质量控制。
四、质量控制4.1 检验方法:建立中药饮片的质量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理化指标测定、微生物指标检测等,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4.2 质量记录:对每批中药饮片进行质量记录,包括检验结果、合格证明等,以便追溯和监督。
4.3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的中药饮片,应及时采取措施,如追溯原因、整改生产工艺等,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五、储存运输5.1 储存条件:中药饮片的储存环境应符合要求,包括温度、湿度、避光等,避免产品的变质和损坏。
5.2 运输管理:中药饮片的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包装的完好性和防潮措施,避免产品的受损和污染。
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引言概述:中药饮片是中医药中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其在医院中的管理规范对于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疗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包括饮片采购、储存、配制、使用和废弃物处理。
一、饮片采购:1.1 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医院应选择有资质的中药饮片供应商,确保供应商具备合法的生产许可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1.2 药材质量把关:采购饮片时,医院应对供应商提供的药材进行质量把关,包括检查药材的外观、气味、色泽等,确保药材的质量符合标准。
1.3 药材追溯管理:医院应要求供应商提供药材的追溯信息,包括药材的产地、生产批次等,以便在需要时进行追溯和溯源。
二、饮片储存:2.1 储存环境控制:医院应设立专门的中药饮片储存室,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避免饮片受潮、霉变等情况发生。
2.2 饮片分类储存:医院应按照不同的药材属性和性质,对饮片进行分类储存,避免不同药材之间相互污染或者交叉感染。
2.3 定期检查和清理:医院应定期对饮片储存室进行检查和清理,清除过期、变质或者有异味的饮片,确保储存环境的整洁和饮片的质量。
三、饮片配制:3.1 配制人员要求:医院应指定专门的中药饮片配制人员,要求其具备相关的中药知识和配制技能,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3.2 配制设备和工艺:医院应配备符合要求的中药饮片配制设备,并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进行配制,确保饮片的质量和药效。
3.3 记录和追溯:医院应建立饮片配制的记录和追溯制度,包括配方、配制过程、配制人员等信息,以便在需要时进行追溯和溯源。
四、饮片使用:4.1 医嘱开具和核对:医生在开具中药饮片医嘱时应子细核对患者的病情和用药禁忌,确保开具合理和准确的医嘱。
4.2 用药指导和监测:医院应对患者进行中药饮片的用药指导,包括用药方法、剂量和注意事项等,并定期对患者的用药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4.3 不良反应和处理:医院应建立中药饮片不良反应的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患者浮现的不良反应,并进行记录和分析,以提高用药安全性。
中药饮片管理制度一、为加强医院中药饮片管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本规范适用于本医院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保管、调剂、临时炮制、煎煮等管理。
三、按照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和毒性中药饮片的采购、存放、保管、调剂等,必须符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和《处方管理办法》等的有关规定。
四、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由本单位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
五、中药饮片管理应当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
六、本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由单位的药事管理委员会监督指导,药学部门主管,中药房主任或相关部门负责人具体负责。
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职责应当符合《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的规定。
七、医院应当建立健全中药饮片采购制度。
采购中药饮片,由仓库管理人员依据本单位临床用药情况提出计划,经本单位主管中药饮片工作的负责人审批签字后,依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关规定从合法的供应单位购进中药饮片。
八、医院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察、选择合法中药饮片供应单位。
严禁擅自提高饮片等级、以次充好,为个人或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九、医院采购中药饮片,应当验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销售人员的授权委托书、资格证明、身份证,并将复印件存档备查。
购进国家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验证注册证书并将复印件存档备查。
十、医院与中药饮片供应单位应当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书”。
十一、医院应当定期对供应单位供应的中药饮片质量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供应单位和供应方案。
十二、医院对所购的中药饮片,应当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入库。
十三、对购入的中药饮片质量有疑义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国家认定的药检部门进行鉴定。
十四、购进中药饮片时,验收人员应当对品名、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合格标识、质量检验报告书、数量、验收结果及验收日期逐一登记并签字。
购进国家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检查核对批准文号。
发现假冒、劣质中药饮片,应当及时封存并报告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十五、中药饮片仓库应当有与使用量相适应的面积,具备通风、调温、调湿、防潮、防虫、防鼠等条件及设施。
十六、中药饮片出入库应当有完整记录。
中药饮片出库前,应当严格进行检查核对,不合格的不得出库使用。
十七、应当定期进行中药饮片养护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养护中发现质量问题,应当及时上报本单位领导处理并采取相应措施。
十八、中药饮片调剂室应当有与调剂量相适应的面积,配备通风、调温、调湿、防潮、防虫、防鼠、除尘设施,工作场地、操作台面应当保持清洁卫生。
十九、中药饮片调剂室的药斗等储存中药饮片的容器应当排列合理,有品名标签。
药品名称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名称。
标签和药品要相符。
二十、中药饮片装斗时要清斗,认真核对,装量适当,不得错斗、串斗。
附件第一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品种目录中药饮片储存管理规范1、对库存中药材饮片除按不同规格分区贮存外,还应按中药材饮片本身的特性及不同的药用部位分类分区存放,以防止或减少害虫和霉菌污染便于发放、保管和实施养护。
2、将植物药按根茎类、花类、叶类、果实种子类等分别贮存保管。
3、将植物药与动物药和矿物类药分别贮存保管。
4、对易虫蛀的应经常检查货垛四周中有无虫丝、蛀粉,尤其是多雨季节和高温季节。
若发现有虫丝、蛀粉,应立即通知质量管理部门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5、对易发霉、泛油中药材饮片应重点检查中药材饮片包装是否受潮,检查怕潮的中药材饮片要着重检查其下层,同时要特别注意对货垛四周或接近墙壁易受潮部位检查。
高温多雨季节应增加检查频次。
6、对于中药材饮片包装要尽可能密闭,还要经常检查货垛内部是否发热或被闷蒸,如发现这类情况应马上采取降温措施,并填写药品质量复验申请单,交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复验检查,根据药品复验结果及处理意见单进行相应处理。
包装要尽可能密闭,并保持较低的贮存温度。
7、对于易风化、潮解的中药材饮片应注意检查货垛四周的货包有无变形,包装是否潮湿,有无析出粉末。
8、对毒剧中药材饮片应注重检查其外包装有无破损,铅封轧印是否完整,易发霉或生虫的毒剧中药材饮片也要检查有无虫丝及蛀粉。
毒剧中药材饮片应件件标清净重,对拆零的毒剧中药材饮片应在检查时应复核重量是否与总帐数量相符。
9、毒剧中药材饮片柜应双人双锁管理,其他人员不许进入。
10、对贵细中药材饮片应首先检查原包装有无异常及破损,封签是否完好,件件应标明净重。
对需特殊保管的贵细中药材饮片等应密闭贮藏,防止其发生变化,影响中药材饮片质量。
11、贵细中药材饮片柜应双人双锁管理,其他人员末经允许不得入内。
12、药品养护人员应对中药材饮片按其特性,采用干燥、降氧、熏蒸等方法养护。
并做中药材饮片在库养护记录。
13、中药材饮片库房的温度应控制在0℃~30℃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 之间。
中药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中药饮片管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管理。
第三条按照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和毒性中药饮片的采购、存放、保管、调剂等必须符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和《处方管理办法》等的有关规定第四条县级以上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工作。
第五条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由本单位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
第六条中药饮片管理应当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
第二章人员要求第七条中药饮片管理由本医院的药事管理委员会监督指导,药学部门主管、中药房主任或相关部门负责人具体负责。
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职责应当符合《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的规定。
第八条直接从事中药饮片技术工作的,应当是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医院应当至少配备一名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第九条负责中药饮片验收的,应当是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
第十条负责中药饮片临方炮制工作的,应当是具有三年以上炮制经验的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一条中药饮片煎煮工作应当由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具体操作人员应当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
第三章采购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中药饮片采购制度。
采购中药饮片,由仓库管理人员依据本单位临床用药情况提出计划,经本单位主管中药饮片工作的负责人审批签字后,依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关规定从合法的供应单位购进中药饮片。
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察、选择合法中药饮片供应单位。
严禁擅自提高饮片等级、以次充好,为个人或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十四条医院采购中药饮片,应当验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销售人员的授权委托书、资格证明、身份证并将复印件存档备查。
购进国家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验证注册证书并将复印件存档备查。
第十五条医院与中药饮片供应单位应当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书”。
第十六条医院应当定期对供应单位供应的中药饮片质量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供应单位和供应方案。
第四章验收第十七条医院对所购的中药饮片,应当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入库。
第十八条对购入的中药饮片质量有疑义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国家认定的药检部门进行鉴定。
第十九条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设置中药饮片检验室、标本室,并能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中药饮片常规检验方法。
第二十条购进中药饮片时,验收人员应当对品名、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合格标识、质量检验报告书、数量、验收结果及验收日期逐一登记并签字。
购进国家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检查核对批准文号。
发现假冒、劣质中药饮片,应当及时封存并报告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第五章保管第二十一条中药饮片仓库应当有与使用量相适应的面积?具备通风、调温、调湿、防潮、防虫、防鼠等条件及设施。
第二十二条中药饮片出入库应当有完整记录。
中药饮片出库前,应当严格进行检查核对,不合格的不得出库使用。
第二十三条应当定期进行中药饮片养护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养护中发现质量问题,应当及时上报本单位领导处理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六章调剂与临方炮制第二十四条中药饮片调剂室应当有与调剂量相适应的面积,配备通风、调温、调湿、防潮、防虫、防鼠、除尘设施,工作场地、操作台面应当保持清洁卫生。
第二十五条中药饮片调剂室的药斗等储存中药饮片的容器应当排列合理,有品名标签。
药品名称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名称。
标签和药品要相符。
第二十六条中药饮片装斗时要清斗,认真核对,装量适当,不得错斗、串斗。
第二十七条医院调剂用计量器具应当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定期校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第二十八条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应当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方和调剂。
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常用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应当由处方医生确认“双签字”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可调配。
第二十九条中药饮片调配后,必须经复核后方可发出。
应当由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调剂复核工作,复核率应当达到100%。
第三十条医院应当定期对中药饮片调剂质量进行抽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中药饮片调配每剂重量误差应当±5%以内。
第三十一条调配含有毒性中药饮片的处方,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极量。
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应给付炮制品。
如在审方时对处方有疑问,必须经处方医生重新审定后方可调配。
处方保存两年备查。
第三十二条罂粟壳不得单方发药,必须凭有麻醉药处方权的执业医师签名的淡红色处方方可调配,每张处方不得超过三日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七天,成人一次的常用量为每天3-6克。
处方保存三年备查。
第七章煎煮第三十五条医院开展中药饮片煎煮服务,应当有与之相适应的场地及设备,卫生状况良好,具有通风、调温、冷藏等设施。
第三十六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中药饮片煎煮的工作制度、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并严格执行。
第三十七条中药饮片煎煮液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应当无毒、卫生、不易破损,并符合有关规定。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