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11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动物与植物的显著区别:动物不能像植物那样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靠摄取食物来获得现成的有机物,而维持生存和繁衍。
2.常见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如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少数在淡水中,如水螅(xī)。
3.水螅的生活环境: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p5水螅示意图)4.水螅的体型: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称为辐射对称。
5.水螅的消化腔: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其中的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6.水螅的繁衍方式:出芽生殖。
7.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①身体呈辐射对称;②体表有刺细胞;③有口无肛门。
8.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海蜇经加工可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珊瑚礁9.涡虫的生活环境:清澈溪流的石块下面。
(p6涡虫结构示意图)10.涡虫的形态:身体背腹扁平,前端背面有两个可感光的黑色眼点。
11.涡虫的摄食与消化:口中有咽,食物在消化腔内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12.涡虫的体型: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
13.其他寄生类扁形动物: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如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猪肉绦虫)。
14.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流行的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
15.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的生活习性: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
(p8蛔虫结构示意图)2.蛔虫的形态:蛔虫身体呈圆柱状,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起保护作用3.蛔虫的消化: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
4.蛔虫的生殖:蛔虫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5.蛔虫的运动: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在小肠内缓慢地蠕动。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水螅的身体由什么构成( B )A.内胚层和外胚层B.内胚层、中胶层和外胚层C.三层细胞D.一层细胞2.水螅在营养条件好时,会进行( C )A.有性生殖B.分裂生殖C.出芽生殖D.孢子生殖3.从活的生物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 D )A.自养B.异养C.腐生D.寄生4.腔肠动物体壁中央有( C )A.体腔B.肠腔C.消化腔D.胃腔5.水螅体内的结构叫作( B )A.空腔B.消化腔C.体腔D.内脏6.在水螅周围放些水蚤,活水蚤进入水螅体内的方式及水螅的消化方法分别是( D )A.水蚤游到水螅口中;进行细胞内消化B.水蚤被吞人水螅口中;进行细胞外消化C.水蚤被水螅的触手捕捉,送人口中;在消化腔中进行细胞内消化D.水蚤被水螅的触手捕捉,送人口中;在消化腔中进行细胞外消化和细胞内消化7.水螅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 B )A.由肛门排出B.由口排出C.由胞肛排出D.由细胞膜排出8.下列动物均为腔肠动物的一组是( A )A.水螅、水母B.吸虫、涡虫C.水蚤、蛔虫D.海葵、章鱼9.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D )A.结构简单B.体内有消化腔C.有口无肛门D.三种说法都正确10.下列动物不是腔肠动物的是( D )A.珊瑚虫B.水螅C.海蜇D.涡虫11.下列动物中都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B )A.疟原虫和海葵B.海蜇和珊瑚虫C.钟虫和太阳虫D.水螅和草履虫12.常见的腔肠动物有( A )A.水母、海蜇B.牡蛎、扇贝C.虾、蟹D.海葵、蜗牛13.在常见的腔肠动物中,能食用的是( B )A.水螅B.海蜇C.桃花水母D.珊瑚虫14.下列关于腔肠动物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B )A.珊瑚虫、海葵、海蜇都是腔肠动物B.腔肠动物具有三个胚层和消化腔C.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D.腔肠动物都生活在水中15.海蜇等腔肠动物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 C )A.通过细胞膜排出B.通过胞肛排出C.通过口排出D.通过肛门排出标主16.在水螅中,刺细胞集中分布的地方是( D )A.基盘B.口C.口和基盘D.触手17.下列动物中哪一种与其他三种不是同一类( D )A.血吸虫B.绦虫C.涡虫D.蛔虫18.猪肉绦虫依靠体表吸收人体已消化的养料,对这种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B )A.消化系统没有发育完善,只能靠体表B.这是适应在人体小肠内寄生生活的结果C.头节的小钩和吸盘只能钩挂和吸附,而不能吸收食物D.没有运动器官,不能自己摄取食物19.血吸虫感染人的途径是( B )A.呼吸道B.皮肤C.消化道D.血液20.涡虫的特点是( D )A.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前后、左右和背腹之分B.有口无肛门,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C.身体前端有眼点,可以感知光线D.以上三项都正确21.下列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B )A.水母B.血吸虫C.海葵D.海蜇22.海蜇、海葵等腔肠动物,排出食物残渣的结构是( A )A.口B.消化腔C.肛门D.口和肛门23.下列不是猪肉绦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的是( C )A.头节有小钩和吸盘B.运动器官退化C.消化器官非常发达D.生殖器官非常发达24.下列有关水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有多种运动行为,如捕食运动等B.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C.具有两个胚层和消化腔D.具有辐射对称的体制25.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比较______,其中大多数种类生活在______中,如水母、海葵、海蜇等;少数种类生活在______中,如______。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稿子一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第一节的那些有趣的知识点哟!先来说说生物的特征吧。
你看,咱们身边的花花草草、猫猫狗狗,还有咱们自己,都是生物呢。
生物能生长,就像你们会长高一样,是不是很神奇?而且生物还能繁殖后代,就像小猫生小猫,种子长成大树。
生物都需要营养来维持生命。
咱们每天吃饭就是在给自己补充营养,植物呢,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从阳光里获取能量。
生物还能呼吸哦,咱们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生物也能排出身体里产生的废物,就像咱们上厕所排尿、排便,把不要的东西排出去。
生物对外部的刺激能有反应。
比如说,你轻轻碰一下含羞草,它的叶子就会合上。
还有呀,生物都能适应环境并且影响环境。
比如北极熊厚厚的皮毛能让它们在寒冷的北极生存,而大树的根能让土壤更牢固。
怎么样,这第一节的知识点是不是很有意思?咱们继续在生物的世界里探索呀!稿子二嗨,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扒一扒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第一节的那些好玩的事儿!生物这个大家庭可热闹啦!你想想,咱们周围的一切活物都是生物哟。
呢,生物会长大,从小树苗变成大树,从小宝宝变成大人,这就是生长的魔力。
然后呢,繁殖可是生物家族延续的重要方式,动物生宝宝,植物结种子,一代又一代,不停歇。
说到吃,生物都离不开营养。
咱们人要吃各种美食,动物们也要找食物,植物靠土壤里的养分和阳光就能茁壮成长。
呼吸可是关键,一呼一吸,维持着生命的运转。
还有哦,生物会把没用的东西排出去,不然身体里堆满垃圾可就糟糕啦。
生物对外界的动静可敏感啦!像小虫子遇到危险会逃跑,这就是它们的反应。
生物还很厉害呢,能适应周围的环境,甚至改变环境。
比如沙漠里的仙人掌,为了在缺水的环境中生存,就有了特别的本领。
怎么样,这第一节的生物知识有趣吧?咱们以后接着发现更多生物的秘密!。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海葵、海蜇、水螅、珊瑚虫等2.水螅的生活环境: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3.水螅的体型: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
4.水螅的消化腔:体壁由内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内胚层围成消化腔,消化食物,有口无肛门。
5.水螅的刺细胞是它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入,残渣从口出。
7.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海蜇经过加工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珊瑚可供参观。
8.涡虫的形态:身体背腹扁平,前端具有眼点9.涡虫的摄食与消化:口中有咽,食物在消化腔内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10.涡虫的体型: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1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八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第一章练习题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练习题1 、腔肠动物有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
2 、水螅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 _____ 淡水中;它的体形呈 ____ ,便于 ____ 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
3 、水螅的身体是由 ______ 和 ______ 两层细胞构成, ______ 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消化腔与 ___ 相通,食物在消化腔内被 ______ 消化,食物残渣从 ___ 排出。
因此水螅有 ___ 无 _____ 。
4 、 _____ 是水螅特有的攻击和防御利器,在 ____ 尤其多。
水螅的生殖方式 _____ 。
5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1_______ ; ○2________ ; ○3_______ 。
6 、扁形动物有:自由生活的 ____ ,寄生生活的 ___ 、 ___ 、 ____ 。
7 、涡虫的背腹 ____ ,前端背面有两个黑色 ____ ,口长在 ___ ,口中有一管状的 ___ ,食物在 ___ 内消化,残渣从 ___ 排出。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背记第一章:第一节、腔肠动物:辐射对称、两胚层及原始的消化腔、细胞和组织分化、、网状神经系统、具水螅型,水母型两种基本形态、生殖方法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
无性生殖常以出芽方式形成群体。
有性生殖多为雌雄异体。
扁形动物:1、身体扁平,两侧对称2、具有中胚层3、器官系统开始建成有口、循环系统供应能量。
第二三节:动物的行为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如蜻蜓点水、孔雀开屏、青蛙冬眠等都是动物的行为;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幼蛙捕食昆虫、菜青虫总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等。
3、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如动物学会绕道取食。
4、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5、有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具有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有蚂蚁群体、狮子群体、狒狒群体、蜜蜂、大象、狼群体等6、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可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如蚂蚁是靠气味来传递信息,蜜蜂是靠跳舞来传递信息。
7、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诱杀农业害虫。
8、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实验操作中要注意的是:①找到菜青虫的卵后要进行隔离饲养,隔离饲养的原因。
②选择含特殊挥发油的植物的叶片较好如:芹菜、莴苣、莴笋叶等,不要选择有毛或带刺的叶子如:玉米、甘蔗叶等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动物在生态系统①维持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3、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生物第一章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练习题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学习导引重点和难点本节学习内容的重点是认识鱼及其他水生动物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难点是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鱼类的特征体表常常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关于名字中有“鱼”的水中动物许多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名称中都有“鱼”字,如甲鱼、娃娃鱼、章鱼和鲨鱼等,但是它们并不都属于鱼类。
鲨鱼拥有鱼类的特征,是鱼类大家庭中的一员;甲鱼用肺呼吸,属于爬行动物;娃娃鱼是大鲵的俗名,属于两栖动物;章鱼身体柔软,是软体动物。
关于“鳃”汉字“鳃”是鱼字旁,似乎表明只有鱼才有鳃。
实际上鳃并不是鱼类所特有的,许多水生动物都用鳃呼吸,如庞大的软体动物群,节肢动物中的甲壳类,低等脊索动物(如海鞘、文昌鱼),还有两栖类的幼体,当然最完善的还是鱼类的鳃。
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鱼的鳃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并且每一片鳃由多而细的鳃丝构成。
当鱼在水中时,鳃丝展开,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
当鱼离开水时,鳃丝会相互黏结在一起。
几片鳃相互覆盖,减少了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加上空气干燥,鱼会因为不能得到足够的氧气而窒息死亡。
关于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之前,许多同学都会认为鱼游泳的器官是鳍,因为平时鱼鳍的摆动给我们留下了太深的印象。
但是在实验时,同学们会发现即使将所有鱼鳍都捆扎束缚住,鱼仍然可以游动,只是不能正常游动,会出现身体不平衡、不能转弯等情况,这说明各种鳍只是起到辅助运动的作用。
自然界中大多数鱼类的运动主要靠躯体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运动的动力。
只有极少数鱼,如海马靠背鳍的摆动而向前运动。
在做实验时,要注意爱护实验动物,同时可以尝试用模拟实验来研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与实验法相比,模拟实验的优点是:(1)可以解决不能或不便用直接实验方法解决的难题;(2)模拟实验是将模拟的实验结果类推到实验对象,以揭示有关的事实或规律,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大大节约资源、资金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