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中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一)中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课件是近年来学校普及消防知识的一项重要举措。
为了切实提高中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火能力,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标准和课程要求。
本文将就中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课件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一、消防基础知识消防基础知识是中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课件的核心,主要包括火灾的定义与特点、火灾的危害、火灾的分类、火源、燃烧三要素、灭火器材等相关知识。
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形成原因、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培养中学生的防火意识与防火能力。
课件的教学设计要具有启发性、互动性和趣味性,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消防拥抱教育消防拥抱教育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消防安全教育方式,它主要通过模拟火灾现场和实战演练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
消防拥抱教育课件的设计要以实战为主,通过真实的火灾场景模拟和操作实践,让学生深刻领悟火灾现场的现实情况和处理方法。
此外,还可以加入音、画等多种元素,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气氛和感受。
三、搜救与逃生在火灾中,正确的搜救和逃生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中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课件也要贯彻这个原则,让学生了解常见火灾的疏散路线、逃生窍门、疏散途径和搜救方法。
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如模拟演练、实验教学、模型制作、视频故事等,培养中学生在火灾中的应变能力和疏散逃生技巧。
四、防火宣传与教育防火宣传与教育是中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课件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它包括宣传材料的制作、消防演讲、消防文章等多种方式。
内容涵盖火灾的危害、防火意识、火灾的防范、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等相关内容。
设计防火宣传教育要紧贴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其中,共同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氛围。
中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课件不仅是学校普及消防安全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更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工具和平安校园建设的关键环节。
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注重学生消防安全教育课程的持续推进和创新,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和掌握有效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消防安全素养的提高。
中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知识®无忧考网教育频道!【篇一】中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知识(一)中学生消防知识引发火灾:1。
这场火灾是不小心引起的。
蜡烛照明、蚊香、电器、液化气灶。
2.用电时不小心发生了火灾。
电线老化,乱接,铜线当保险丝,电热毯,电炉故障3。
不小心用油引起的火灾。
油温过高,容器泄漏。
4.燃放烟花。
5.吸烟和乱扔烟头。
6.玩火。
(二)火灾的预防:1.家庭防火:①安全使用炉火。
②安全使用液化器。
③安全用电。
④少年儿童不要玩火。
⑤燃放烟火爆竹要注意场所。
2.学校防火:①严禁学生携带烟花爆竹入校。
②不要乱烧废物。
③实验用的易燃物品要妥善使用。
④经常检查电器。
⑤设置消防器材,不破坏消防器材。
⑥宿舍的安全防火。
3.公共场所防火学生要做到:①不携带烟花爆竹到公共场所。
②不准玩与火有关的游戏。
③不准学生在山林野炊。
(三)消防基本知识1。
隔离方法:移开火源,不要接触其他物品。
2.窒息法:隔绝空气与火接触,用干粉灭火器、沙子、湿棉被等物灭火。
3.降温方法:用水和灭火器降温。
4.报警:火警号码119。
应该向警方报告发生火灾的街道名称。
(四)火灾自救和逃生学生要沉着冷静,采取科学的自救措施逃生。
1.有序撤离火场,不要大声喊叫,防止吸入浓烟窒息。
2.找出楼层通道,不要瞎跑,也不要瞎开门。
3.冲出大楼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跑。
4.如果楼梯上的火小,就冲出去;如果很大,用绳子和床单从窗户和阳台滑下去。
5.如果你着火了,你应该脱掉衣服或者在地上打滚来灭火。
【篇二】中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知识一、中学生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的重要性1、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的危害。
2、加强应急救援工作。
3、保护人身、财产安全。
4、维护公共安全。
二、中学生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的目的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护,服务企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三、中学生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的意义1、当学校有经济条件提供消防设备和消防教育时候,要积极地学习,并且掌握各类消防知识;当学校没有经济条件提供时,学生本人应该多问多查,从生活和网络中搜集“自救”知识,掌握“逃生”和“营救”的本领,这其实也是当代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
中学生消防安全知识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内容
中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1. 火灾预防知识:学会正确使用火源,不要私自使用明火,如烟花爆竹、打火机等,
不随意玩火,不乱丢烟蒂等等。
2. 室内消防安全:了解家庭和学校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灭火器箱等,并知道正确
使用方法。
明确家庭和学校疏散逃生的路线,不要躲藏在高层建筑内,及时报警并迅
速撤离。
3. 逃生自救技能:掌握正确的逃生自救技能,如在火灾发生时低身前进,用湿毛巾捂
住口鼻以防烟雾吸入,尽量寻找安全的位置等等。
4. 安全用电:学会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私拉乱接电线,不长时间未关电源等,并在
使用电器时要保持周围的环境干燥和整洁。
5. 宣传火灾发生后的应急措施:教育学生在火灾发生后要及时报警,不要慌张,尽量
保持冷静,并随时注意火源和火势的变化,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灭火或逃生。
6. 灭火器使用:介绍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重点是学生要了解常见的灭火器种类
及其使用范围,并且要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知道如何扳动开关、喷洒灭火剂等。
7. 急救常识:介绍一些简单的急救知识,如火灾伤员的紧急处理方法,如火灾后如何
进行简单的创伤处理等。
通过以上宣传内容,可以让中学生提高对消防安全的认识,从而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提高自救逃生能力。
中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宣传一、火灾的危害与预防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中学生需要加强对火灾危害的认识,学习正确的预防方法。
1. 火灾的危害火灾会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火灾烟雾会使人窒息,火焰会烧伤人体组织,危及生命。
同时,火灾还会引发爆炸、坍塌等次生灾害,造成更大损失。
2. 火灾的预防中学生要增强火灾预防意识。
首先,要注意用火安全,切勿在宿舍或教室内私自使用明火,尤其是燃烧大量易燃物品;同时,要正确使用电器设备,避免电器短路或过载引发火灾。
此外,还需学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提前掌握火灾逃生知识,做好应急准备。
二、宿舍安全管理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宿舍度过,宿舍的安全管理对于保障中学生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1. 宿舍的防火措施学校应配备灭火器、灭火器具以及火灾警报器等消防设备,并合理设置避难通道。
在宿舍内,学生应保持室内整洁,不堆放易燃杂物,正确使用电器设备,避免使用不合格或不安全的电器。
2. 宿舍的电器安全中学生应学会正确使用电器设备,切勿私拉乱接电线,不使用带有安全隐患的电器。
每次离开宿舍时,应及时关闭电器设备,并拔掉插头,以免发生电器故障引发火灾。
三、火灾逃生技巧一旦发生火灾,中学生必须迅速、冷静地执行火灾逃生计划,并掌握正确的逃生技巧。
1. 制定火灾逃生计划学生应在学校或宿舍中事先制定火灾逃生计划。
计划中应包括室内逃生通道、应急出口的位置,以及亲友联系方式等,以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逃生。
2. 逃生时的注意事项在逃生过程中,中学生需要保持冷静,避免惊慌失措。
首先,应低姿态靠地面前进,避免烟雾对呼吸的影响;其次,遇到烟雾密布的地方,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减少吸入有害物质的量;还要注意避免使用电梯,选择安全的逃生通道。
四、消防知识教育的重要性中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发展力量,消防知识教育对于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1. 学校消防知识教育学校应将消防知识教育纳入课程内容,在校园内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中学生的消防应急能力。
中学消防安全小知识宣传随着人们对火灾防范意识的不断提高,消防安全已成为中学校园重要的宣传教育内容。
为了进一步增强中学生的防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以下是一些中学消防安全的小知识,供大家参考。
一、了解火灾的危害火灾是一种具有破坏力极强的灾害,它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会导致财产的损失和环境的破坏。
火灾蔓延迅速,烟雾密布,人们在火场中很容易失去逃生机会。
因此,了解火灾的危害是非常重要的。
二、火灾的预防1.防止火源的产生:中学生应当远离火源,切勿玩火、点燃爆竹等危险品,避免烟头乱扔。
2.合理使用电器:使用电器时要确保插头插紧,避免电线老化或过热引发火灾;不应长时间使用电热毯等易燃电器。
3.注意用火安全:不得在宿舍使用明火,如蜡烛、煤油灯等,防止意外引发火灾。
三、火灾逃生技巧1.熟悉火灾逃生通道:在学校中要认真学习和熟悉火灾逃生通道的位置,知道如何快速撤离。
2.保持冷静:一旦发生火灾,要保持冷静,切莫慌乱,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浓烟吸入。
3.警惕火灾隐患:学校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火灾隐患,如堆积过多的易燃物品等,要及时向相关人员报告。
四、灭火器的正确使用中学生应当掌握使用灭火器的基本技巧,以备不时之需。
具体步骤如下:1.拿起灭火器:先将灭火器稳固地拿起,注意喷嘴朝下。
2.扳开安全销:将灭火器倾斜30度左右,用手指扳开安全销。
3.瞄准火焰根部:站在与火焰相对的方向,将灭火器喷嘴瞄准火焰的根部。
4.喷射灭火剂:用力按下灭火器的喷雾按钮,以稳定的速度将灭火剂均匀地喷射至火焰上。
五、火灾应急电话及报警方法中学生应当了解火灾应急电话和报警方法,以便在火灾发生时及时报警。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电话号码:1.火警电话:拨打119报警,向消防部门通报火灾的发生。
2.紧急救援电话:拨打120请求救护车前来,如果有人员受伤需要医疗救护。
3.校内报警电话:学校应设立校内报警电话,供中学生报警使用。
六、参加消防安全演练中学生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消防安全演练,学习逃生技巧和正确使用灭火器等操作。
中学生消防安全小知识中学生消防安全小知识1. 建立正确的消防安全意识:首先,中学生应该明白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消防安全是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安全负责,时刻保持警惕。
其次,中学生应该了解火灾的危害性。
火灾往往在开始的几分钟内就会迅速蔓延,很容易引发爆炸、中毒等次生灾害,因此,火灾的第一时间是最危险的。
要想在火灾发生时保持冷静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就需要理解火灾的危害性。
最后,中学生应该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当火灾发生时,中学生首先应该迅速报警,并且知道如何使用灭火器或灭火器材扑灭小火。
同时,如果周围环境已经被大火包围,中学生应该学会正确逃生的方法,比如以下三种逃生的基本方法:- 找到最近的安全出口,避免乘坐电梯,尽量使用安全通道或防火门逃生;- 如果逃生时烟雾较大,应该尽量贴近地面爬行,以减少吸入有毒烟雾的数量;- 如果被困在了房间内,应该迅速用湿毛巾将门缝和通风口封死,然后等待救援。
2. 安全用电: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电器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中学生应该正确使用电器。
在使用电器之前,要仔细阅读电器的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正确操作。
此外,要注意电器的安装和维护,确保插头和插座之间的连接牢固,电线没有破损。
其次,中学生应该远离电器火灾隐患。
不用的电器应该及时拔掉电源,尤其是电熨斗、电炉等高功率电器;不将插头插入电源插座中,以免引发电源短路;不随意使用延长线,避免过度拉伸导致线路短路等情况。
最后,中学生应该了解电器火灾的应急处理方法。
当电器发生火灾时,要迅速切断电源,使用灭火器或拖把用水扑灭火源,切勿用手直接接触带电部分。
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应尽快撤离现场并报警。
3. 防止火灾发生:中学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以预防火灾的发生:首先,中学生应该保持学校及宿舍的清洁。
要做到不乱扔烟蒂、垃圾,并及时清理易燃物。
同时要保持教室和寝室通风良好,避免积聚有害气体。
其次,中学生应该规范用火。
中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内容一、基本知识1.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可燃物.有助燃物.有着火源。
2.常见的火源有:明火.高温物体.火星.电火花.强光等。
3.生活中的因素引起的火灾主要包括:用火不慎.用电不慎.用油.用气不慎.吸烟不慎.玩火.燃放烟花爆竹等。
4.家庭易燃物品有:木制家具.被褥窗帘.衣物.沙发.书籍.煤气罐等等,二、学校及公共场所防火常识1.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进校。
2.实验用的易燃易爆物品,要有专门库房存放,随用随领,不要在现场存放。
3.注意经常检查电器设备的安装使用情况,用完后要切断电源。
4.不带火种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如汽油.酒精等)去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三、山林防火常识1.教师和家长带孩子外出野游.打猎.放牧时不要带火种进山,更不准在山林地区吸烟。
2.学校组织学生到山林地区旅游时,严禁组织野炊.篝火等活动。
四、家庭防火常识1.安全使用炉火(1)烟囱要远离电线.顶棚.木墙壁和木门窗等,至少相隔0.2米以上。
(2)炉体周围应有防护或离开可燃物0.5米以上。
(3)清除炉灰.炉渣时不要乱倒,不可接触可燃物,最好要有固定的安全地方,刮风天倒炉灰更应注意。
(4)生火时千万不要用汽油.柴油和酒精等引火。
2.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1)液化石油气灶具不能放在卧室.办公室.阳台或仓库.礼堂等公共场所内,以防漏气失火。
(2)正确掌握开关的使用方法,要火等气,不要气等火,用毕切记关阀门.开关,阀门坏了要及时更换。
不要让儿童使用灶具或随意玩弄开关。
(3)使用液化气时,要有人看管,不可远离,随时注意调节火头的大小,防止汤水外溢浇灭焰或被风吹灭火焰,引起跑气。
(4)液化气罐应直立,不能倒放,更不能用开水泡或火烤。
(5)如发现有气漏出,应立即采取措施:打开门窗,用扇子煽,以便通风换气(但不能用电扇吹),然后查找漏气部位。
五、灭火基本常识1.隔离法:这是一种消除可燃物的方法。
2.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减少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使火源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中学消防安全培训记录日期:20XX年XX月XX日地点:XX中学教师:XXX培训对象:所有中学生培训内容:一、火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300字)在培训开始之前,我首先向同学们强调了火灾的危害性。
我告诉他们,火灾不仅会造成财产的损失,更会危及我们的生命安全。
火势蔓延迅速,烟雾浓厚,一旦被困在火灾现场,逃生将变得非常困难。
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对火灾的预防意识。
我接着向同学们讲解了火灾的预防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火源的管理,如避免在宿舍中使用明火,注意电器用品的安全使用等。
其次,要保持宿舍环境的清洁整洁,不要让可燃物堆积过多。
此外,要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和灭火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如何正确疏散逃生等技巧。
最后,我提醒同学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一旦发现火灾迹象,应立即向老师或校长报告。
二、火灾逃生演练(500字)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火灾逃生技巧,我们进行了一次逃生演练。
演练前,我给同学们讲解了火灾逃生的基本原则,包括警惕性的培养、熟悉逃生通道、保持冷静等。
然后,我向同学们展示了正确使用灭火器的方法,并带领他们亲自体验了灭火器的操作。
演练开始后,我模拟了一个宿舍起火的情景,同学们在我指导下按照预先规定的逃生路线有序疏散,同学们积极参与,井然有序地完成了逃生任务。
途中,我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应对火灾的紧急情况的指导,如遇到浓烟时低姿态蹲行、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
演练结束后,我对同学们进行了点评,并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和不足之处。
三、火警及逃生演练演示(400字)在演示过程中,专家向同学们展示了火灾发生后的逃生技巧,特别强调了如何正确选择逃生通道、保持冷静和及时报警等重要知识。
他还详细讲解了如何正确使用避难器材,如何防止煤气泄漏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火灾隐患。
通过专家的演示,同学们对火灾的危害和逃生技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们也纷纷表示要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总结:通过这次消防安全培训,同学们对火灾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掌握了火灾预防和逃生技术。
中学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为了提高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突发火灾时的逃生自救能力,保证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学校安排了这次消防安全宣传培训,体现了校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我们师生的关心爱护。
今天,我就根据从事消防安全工作所掌握的一些消防安全知识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讲的不妥之处请大家原谅。
俗话说,水火无情。
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时刻不能放松安全警惕。
控制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只有对起火原因、灭火工具的使用、如何扑救、如何自救等常识全面学习,才能够做到日常工作中有效避免火灾发生、及时整改火灾隐患及遇到险情临危不乱。
通过对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使广大师生做到“三懂三会”,即:懂火灾的危害性、懂火灾的扑救方法、懂预防火灾的措施: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会逃生自救
一、燃烧的必备条件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
可燃物是指凡是可与氧化剂起剧烈反应并能引起燃烧的物质。
助燃物是指凡是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
如氧气及氧化剂等。
着火源是指凡是能引起可燃物着火的热源。
常见的着火源有火焰、电火花、赤热体、机械火星、化学反应热、光辐射等。
浓烟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一氧化碳中毒。
据统计,火灾中被浓烟熏死呛死的人是被烧死者的4.5倍。
在一些火灾中,被烧死的人实际上是烟气中毒窒息死亡之后又遭火烧的。
二、火灾的分类
1、按燃烧对象分类
(1)A类火灾:普通固体可燃物燃烧引起的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
(2)B类火灾:油脂及一切可燃液体燃烧引起的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
(3)C类火灾:可燃气体燃烧引起的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氢等。
(4)D类火灾:可燃金属燃烧引起的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5)E类火灾:指带电的电器设备及其他物体燃烧引起的火灾;
(6)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烹饪物(如动植物油)火灾。
2、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类:
(1)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2)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3)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4)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3、火灾发展的五个阶段:初起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下降阶段和熄灭阶段。
三、主要的起火原因
1、违反电器安装安全规定;
2、违反电器使用安全规定;
3、违反安全操作规定;
4、吸烟;
5、生活用火不慎;
6、放火,人为纵火;
7、自燃着火;
8、自燃灾害;
9、其他,如战争。
四、灭火的基本方法及灭火剂的分类
1、灭火基本方法:隔离法(将可燃物与助燃剂及火源分割开);窒息法(稀释、中断氧气的供给);冷却法(降低可燃物温度,使之降低到燃点以下);化学抑制法(破坏燃烧的连锁反应)。
2、灭火剂的分类
按灭火原理分:物理灭火剂——水、泡沫、二氧化碳等;化学灭火剂——干粉、卤代烷等按物质形态分:气体灭火剂——二氧化碳、卤代烷等;液体灭火剂——水、泡沫、7150等;固体灭火剂——干粉、G-1粉等
3、灭火器上的字母代表什么?
国家标准规定,灭火器型号应以汉语拼音大写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标于筒体,如“MF2”等。
其中第一个字母M代表灭火器,第二个字母代表灭火剂类型(F是干粉灭火剂、FL是磷铵干粉、T是二氧化碳灭火剂、P 是泡沫、Y是卤代烷灭火剂、QP是轻水泡沫灭火剂、SQ是清水灭火剂),后面的阿拉伯数字代表灭火剂重量或容积,一般单位为公斤或升。
4、灭火剂的使用范围
常用灭火器按内部充装的灭火剂不同可分为清水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类型,不同类型的灭火器有不同的使用场所。
清水灭火器用以扑救普通固体可燃物着火,如木、棉、毛、草、纸等,不宜用于油锅、电器设备着火。
泡沫灭火器用来喷射泡沫扑救油类及一般固体物质初起火灾。
干粉灭火器是目前使用和配置最多的一种灭火器,可扑救普通固体可燃物、可燃液体、可燃气体以及带电设备等的初起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救电器、可燃液体、贵重设备及精密仪器、图书资料等场所的初起火灾。
五、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一提二拔三瞄四压”,当使用灭火器时,先一手提起(注意此时不要按压手把),提至起火点3米左右,另一手拔下保险环,紧握喷嘴对准火源根部,然后压下手把,对准火焰根部喷射,由近及远水平扫射,防止回火复燃。
过程中要注意以下要点:要占领上(侧上)风方向;保持适当距离(2米至3米);火焰未灭,不轻易放松手把;一经使用,须重新充装。
2、灭火器的日常维护
一般情况下,每月定期检查灭火器及维修更换,灭火器使用期限一般为5年。
使用温度为-20℃~55℃。
在日常的巡视中,要注意检查压力、使用期限、必备数量、安放位置、重量等必须符合要求(压力指针应指在绿色区黄色区,指在红色区为欠压状态)。
喷管无破损,保险栓及保险环必须完好,灭火器外表不能破损或锈蚀。
六、不同火灾如何扑救
发现火情,最重要的是要沉着冷静。
如果是在火灾的初期阶段,燃烧面积不大,可考虑自行灭火;如果火情发展较快,要迅速逃离现场,向119报警。
1、水是家中最简单也是最有效、最方便的灭火剂,但是电器、油锅着火,千万不可用水灭火。
另外,家中用水淋湿的棉被、毛毯、扫帚、拖把、衣服、沙土等也可用作扑灭小火的工具。
2、煤气泄漏,小心谨慎。
首先应迅速关闭总阀门,然后打开门窗,通风透气,如需打电话报警应到远离现场的地方进行。
注意这时千万不要触动家中任何电器开关,更不能用打火机、火柴、手电筒照明检查,也不能在家中打电话报警。
3、电气火灾,断电第一。
在没有采取断电措施之前,千万不能用水、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而应使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因为这两种灭火器的灭火剂绝缘性能好,不会发生触电伤人的事故。
对于微波炉、电视机等电器火灾,在断电之后,可用棉被、毛毯等覆盖住着火的电器,防止电器着火后爆炸伤人,再把水浇在棉被、毛毯上进行彻底灭火。
4、油锅着火的处理。
对于初起火苗,可将青菜、大米、湿抹布等放到锅里以快速降温灭火,千万不可浇水。
如果有火团冒起,可迅速取出灭火毯,将灭火毯轻轻抖开,将灭火毯轻轻的覆盖在火焰上,同时切断电源或气源。
在火势较猛的情况下,要马上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七、如何自救/逃生
1、利用疏散通道逃生。
千万不要乘坐普通电梯逃生,因为发生火灾时,停电有时也会发生,无法保证电梯正常运行。
2、自制器材逃生。
可将毛巾、口罩、抹布浸湿后捂住口鼻,可制成防烟工具,弯腰前行,必要时匍匐前行,因为越靠近地面烟的浓度越低;利用床单、地毯、窗帘、绳索、布匹等来开辟逃生通道。
每穿过一个房间都要关闭身后的门,阻止火势快速蔓延。
3、利用建筑物逃生。
可利用落水管、房外的突出部位、各种门窗以及建筑物的避雷网(线)进行逃生,转移到安全区域再寻找逃生机会。
4、寻找避难场所逃生。
可以到室外阳台、楼层平顶等待救援;也可以选择距火势、烟雾较远的房间,关好门,用湿毛巾、湿床单等堵塞门缝间隙,防止烟雾蔓延,争取时间等待救援。
八、如何疏散
学校成立消防安全疏散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下设灭火组、报警组、疏散组,各设组长一名及组员若干。
灭火组主要安排男员工,报警组主要安排反应敏捷、思路清晰、说话干脆利索的女员工。
每月进行一次消防安全知识测试和现场演练。
当发生重大险情时:
1、发现险情的员工立即报告值周领导,并返回现场第一时间进行灭火。
2、值周领导马上按照消防安全领导小组的划分组织安排现场员工:灭火组第一时间灭火,观察火势决定是否要进行报警和疏散师生。
当火势较小可以有效扑救时,不需报警和疏散师生,如果火势较大难以控制,马上安排报警组报警、疏散组有秩序的疏散师生。
3、、疏散组听从组长的指挥,安全有序进行,除非必要,不得大声呼喊,奔跑,以免引起师生恐慌。
九、如何报警
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报警/拨打报警电话119。
报警时要讲清起火地点,讲清起火的物质材料,描述火势大小,有无人员被困,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并且派人到附近路口接应消防队员。
十、消防“四个能力”的建设
1、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
2、及时引导人员疏散的能力
3、发现整改常见火灾隐患的能力
4、消防宣传教育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