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一文言文《梦游天姥吟留别》重点词句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34.01 KB
- 文档页数:2
高一文言文《梦游天姥吟留别》重点词句解释《梦游天姥吟留别》知识梳理(高语二册)1、通假字⑴列缺霹雳列:通“裂”⑵须行即骑访名山须:通“需”2、重点实、虚词⑴云霞明灭或.可睹有时。
⑵天姥连天向天横.遮断。
⑶我欲因.之梦吴越介词,凭借,依据。
⑷渌.水荡漾清.猿啼渌:清。
清:凄清。
⑸迷花倚石忽已暝.天黑、夜晚。
⑹云青青..兮欲雨黑沉沉的。
⑺忽魂悸以.魄动连词,而。
⑻惟觉.时之枕席醒。
⑼失向来..之烟霞原来。
⑽且.放白鹿青崖间副词,暂且,姑且。
3、古今异义⑴烟涛微茫信难求(信:古义指的确、实在,副词;今义指书信,名词。
)⑵云霞明灭或可睹(灭:古义指暗,形容词;今义指消灭,动词。
)⑶势拔五岳掩赤城(拔:古义指超出,动词;今义指抽出,动词。
)4、一词多义⑴开訇然中开(打开,动词)使我不得开心颜(舒展,动词)⑵事古来万事东流水(事情,名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侍奉,动词)5、词类活用⑴虎鼓.瑟兮鸾回车(名词“鼓”用作动词,弹奏)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名词“事”作动词,侍奉)⑶云青青兮欲雨.(名词“雨”用作动词,下雨)⑷栗.森林兮惊.层巅(使动用法:栗,使……颤栗;惊,使……惊)⑸对此欲倒东南..倾(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南)⑹訇然中.开(名词作状语,从中间)⑺古来万事东.流水(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⑻熊咆龙吟殷.岩泉(形容词作动词,震响)三、特殊句式:1、海客谈瀛洲,(大海)烟涛微茫(瀛洲)信难求(省略句)2、对此欲倒(于)东南倾(省略句)3、一夜飞渡(于)镜湖月(省略句)4、(我)脚著谢公屐(省略句)5、(我)且放白鹿青崖间(省略句)四、默写1、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2、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3、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4、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5、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高一文言文《梦游天姥吟留别》重点词句解释-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梦游天姥吟留别》知识梳理(高语二册)一、填空1、《梦游天姥吟留别》属古代诗歌中的古体诗(体裁),又称古诗,古风。
句式特点是: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用韵比较自由,可一韵到底,也可以中途换韵。
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梦游天姥,表现了他对污浊现实的弃绝,对腐朽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吟,吟咏,即作诗。
“吟”也是一种诗体名称,属歌行体。
2、表现全诗主旨和诗眼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描写天姥山高大挺拔的句子是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由梦境转到现实,仙境倏忽消失的句子是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誉为“诗仙”,又自称“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
二、字词整理1、通假字⑴列缺霹雳列:通“裂”⑵须行即骑访名山须:通“需”2、重点实、虚词⑴云霞明灭或.可睹有时。
⑵天姥连天向天横.遮断。
⑶我欲因.之梦吴越介词,凭借,依据。
⑷渌.水荡漾清.猿啼渌:清。
清:凄清。
⑸迷花倚石忽已暝.天黑、夜晚。
⑹云青青..兮欲雨黑沉沉的。
⑺忽魂悸以.魄动连词,而。
⑻惟觉.时之枕席醒。
⑼失向来..之烟霞原来。
⑽且.放白鹿青崖间副词,暂且,姑且。
3、古今异义⑴烟涛微茫信难求(信:古义指的确、实在,副词;今义指书信,名词。
)⑵云霞明灭或可睹(灭:古义指暗,形容词;今义指消灭,动词。
)⑶势拔五岳掩赤城(拔:古义指超出,动词;今义指抽出,动词。
)4、一词多义⑴开訇然中开(打开,动词)使我不得开心颜(舒展,动词)⑵事古来万事东流水(事情,名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侍奉,动词)5、词类活用⑴虎鼓.瑟兮鸾回车(名词“鼓”用作动词,弹奏)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名词“事”作动词,侍奉)⑶云青青兮欲雨.(名词“雨”用作动词,下雨)⑷栗.森林兮惊.层巅(使动用法:栗,使……颤栗;惊,使……惊)⑸对此欲倒东南..倾(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南)⑹訇然中.开(名词作状语,从中间)⑺古来万事东.流水(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⑻熊咆龙吟殷.岩泉(形容词作动词,震响)三、特殊句式:1、海客谈瀛洲,(大海)烟涛微茫(瀛洲)信难求(省略句)2、对此欲倒(于)东南倾(省略句)3、一夜飞渡(于)镜湖月(省略句)4、(我)脚著谢公屐(省略句)5、(我)且放白鹿青崖间(省略句)四、默写1、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注释(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注释《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注释原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朝代:唐代作者: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中考文言文《梦游天姥吟留别》全文详细翻译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波涛渺茫确实不易寻求;吴越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时可以看到。
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它)山势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山。
天台山虽高一万八千丈,对着这天姥山,(却矮小得)象要向东南方倾倒一样。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想根据这(传说),梦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梦中,一个夜晚飞渡过月光映照下的镜湖。
湖上的月光映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剡溪。
诗人谢灵运游天姥山时住宿的地方现在还存在,清澈的溪流水波荡漾,山中的猿猴叫声极为凄清。
(我)脚穿谢公游山时穿的木屐,亲自攀登直入云霄的天梯(高峻陡峭的山路)。
在半山腰就看见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山顶上可以听到天鸡啼鸣。
无数山岩重叠,道路曲折回旋,没有一定(的方向)。
(由于)迷恋奇花,倚着山石,不觉已经天黑了。
岩泉发出的响声,象熊在怒吼,龙在长鸣,使幽静的树林战栗使层层山岩震惊,乌云黑沉沉啊要下雨了,水波荡漾升起阵阵烟雾。
闪电迅雷,使山峦崩裂。
仙府的石门,轰隆一声从中间打开了,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筑成的宫殿。
云中的神仙用彩虹做衣裳,把清风当作马,一个接一个地下来了;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成群结队多得象麻一样。
猛然间(我)心惊胆颤,神志恍惚,一惊而起,不禁长声叹息,醒来时见到的只有枕头床席还在,刚才梦中的烟雾云霞消失了。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1.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文原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李白的生平思想,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诵读、讨论全诗,重点鉴赏诗歌中的景物。
3.情感目标:理解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遭遇和苦闷等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讲解第三段梦境的内涵,进而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难点:认知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理解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学生在初中时学过的诗歌,引入到本课。
(让学生在温故中知新)二、解题――梦游天姥吟留别三、写作背景李白早年就有大济苍生的志向,唐玄宗天宝元年,朋友道士吴筠推荐李白,玄宗于是把他召到长安。
李白本想借此机会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做一介词臣,并不重用。
又受权贵排挤,连玄宗也对他不满,天宝三年,李白被赐金放还。
四、朗读感知听配乐朗读,注意字音、语调、节奏。
(教师强调要点――范读――学生朗读)五、整体感知(自主、合作、探究下面的问题)(一)赏析第一部分:入梦缘由1.诗歌写“梦游天姥”,但一开头却写“瀛洲”而不是写“天姥”,为什么这么写?明确:诗中写“瀛洲”用了“信”字,写天姥山用“或”字,“信”是什么意思?是“确实”之意。
《梦游天姥吟留别》重点句《梦游天姥吟留别》重点句《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常考的古文,其中有些字词和句子是考试经常出现的,大家需要特别留意。
下面是《梦游天姥吟留别》重点句,欢迎阅读了解。
1.字词:(1)梦游:在梦中游览。
(2)吟yín ,此处指古体诗的一种体裁——歌行体中的一种。
“吟”重在吟咏情性。
是一种抒情诗。
(3)留别:离开某地时赠送礼品或作诗词赠给留在那里的朋友。
(4)瀛::yíng,大海。
(5)语:yǔ,谈论。
又读yù,告诉。
(6)姥:mǔ,年老的妇人。
诗中是山名。
又读lǎo。
(7)或:或许,也许。
一说,有时。
(8)睹:dǔ,看见。
(9)倒:dǎo,此处解作横躺下来。
又读dào,另作别解。
(10)倾:qīng,歪,倾斜。
(11)度:此处解作通过(江河等)。
又读duó,另作别解。
(12)宿:sù,此处解作夜里睡觉;过夜。
又读xiǔ,量词,用于计算夜。
又读xiù,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体叫做宿。
(13)著:此处读zhuó,穿,今写作“着”。
又读zhù,另作别解。
(14)转:zhuǎn,改变方向,位置,形势,情况等。
又读zhuàn,如旋转;又读zhuǎi,如转文。
(15)倚:yǐ,靠。
(16)暝:míng,日落;天黑。
(17)咆:páo,怒吼;嗥。
(18)殷:yǐn,拟声词,形容雷声;诗中用做动词,雷鸣般地震动。
又读yīn,yān,另作别解。
(19)栗:lì,发抖;哆嗦。
(20)峦:luán,山(多指连绵的)。
(21)冥:míng。
(22)霓:ní,副虹。
(23)瑟:sè,古代一种弦乐器,像琴。
(24)鸾:luán,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25)悸:jì,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
(26)嗟:jiē,叹息。
(27)觉:jiào,此处作“醒时”解。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和翻译译文《《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和翻译译文《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和翻译李白原文: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译文: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波涛渺茫确实不易寻求;吴越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时可以看到。
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它)山势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山。
天台山虽高一万八千丈,对着这天姥山,(却矮小得)像要向东南方倾倒一样。
我想根据这(传说),梦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梦中,一个夜晚飞渡过月光映照下的镜湖。
湖上的月光映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剡溪。
诗人谢灵运游天姥山时住宿的地方现在还存在,清澈的溪流水波荡漾,山中的猿猴叫声极为凄清。
(我)脚穿谢公游山时穿的木屐,亲自攀登直入云霄的天梯(高峻陡峭的山路)。
在半山腰就看见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山顶上可以听到天鸡啼鸣。
无数山岩重叠,道路曲折回旋,没有一定(的方向)。
(由于)迷恋奇花,倚着山石,不觉已经天黑了。
岩泉发出的响声,像熊在怒吼,龙在长鸣,使幽静的树林战栗使层层山岩震惊,乌云黑沉沉啊要下雨了,水波荡漾升起阵阵烟雾。
《梦游天姥吟留别》知识梳理成语、文化常识、一词多义、表现手法、作文素材等一、相关成语1.摧眉折腰:指低眉弯腰。
形容没有骨气,巴结奉承。
2.低眉折腰:形容在人面前显出卑躬屈膝的样子。
3.锦绣肝肠:意思是满腹诗文,善出佳句。
4.金龟换酒:金龟,袋名,唐代官员的一种佩饰。
解下金龟换美酒。
形容为人豁达,恣情纵酒。
5.一登龙门,身价十倍:忽然得到荣耀,从而身价倍增。
6.訇然中开:意思是形容大声。
7.出类拔萃:出:超过。
类:同类。
拔:高出。
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
超出同类之上。
形容一个人的品德、才能出众。
8.魂悸魄悚:看到某个景象从心底震惊、慑服。
9.毛骨森竦:形容非常恐惧。
10.笔酣墨饱:指文章表达流畅,内容充足。
11.春树暮云:因见春天树、日暮云而触景生情,更加怀念远方的友人。
后表示仰慕、怀念远方的友人。
12.别有洞天:洞天:道教称仙人居住的地方,泛指境界。
另有一种境界。
形容风景幽雅,引人入胜。
13.九天揽月:揽:采摘。
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
常形容壮志豪情。
二、文化常识1.吟:古体诗的一种。
与“歌”“行”“引”同属乐府诗的范畴。
内容多有悲愁愤慨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
如《琵琶行》、《长恨歌》、《游子吟》、《李凭箜篌引》等。
2.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是近体诗形成前的各种诗歌体裁。
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
特点。
格律自由,不要求对仗、平仄,押韵较自由,篇幅长短不限。
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
李白诗自然隽永,雄奇飘逸,充满着超尘脱俗的浪漫主义情调。
后世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下注释、翻译【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原文】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课下注释】【课下注释】①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唐玄宗天宝三载,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
第二年,他即将由东鲁(今山东一带)南游吴越,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天姥山,在今浙江新昌东。
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而得名。
②【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烟波渺茫,(瀛洲)实在难以找到。
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叫蓬莱、方丈。
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子。
微茫,景象模糊不清。
信,确实、实在。
③【越人)指今浙江一带的人。
④【向天横】遮住天空。
横,遮蔽。
⑤【势拔五岳掩赤城】山势高过五岳,遮掩了赤城。
拔,超出。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的总称。
赤城,和下文的“天台”都是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北。
⑥【对此欲倒东南倾】对着(天姥)这座山,(天台山)就好像要拜倒在它的东南面一样。
意思是天台山和天姥山相比,就显得低了。
《梦游天姥吟留别》知识梳理(高语二册)
一、填空
1、《梦游天姥吟留别》属古代诗歌中的古体诗(体裁),又称古诗,古风。
句式特点是: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用韵比较自由,可一韵到底,也可以中途换韵。
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梦游天姥,表现了他对污浊现实的弃绝,对腐朽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吟,吟咏,即作诗。
“吟”也是一种诗体名称,属歌行体。
2、表现全诗主旨和诗眼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描写天姥山高大挺拔的句子是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由梦境转到现实,仙境倏忽消失的句子是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誉为“诗仙”,又自称“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
二、字词整理
1、通假字
⑴列缺霹雳列:通“裂”
⑵须行即骑访名山须:通“需”
2、重点实、虚词
⑴云霞明灭或.可睹有时。
⑵天姥连天向天横.遮断。
⑶我欲因.之梦吴越介词,凭借,依据。
⑷渌.水荡漾清.猿啼渌:清。
清:凄清。
⑸迷花倚石忽已暝.天黑、夜晚。
⑹云青青
..兮欲雨黑沉沉的。
⑺忽魂悸以.魄动连词,而。
⑻惟觉.时之枕席醒。
⑼失向来
..之烟霞原来。
⑽且.放白鹿青崖间副词,暂且,姑且。
3、古今异义
⑴烟涛微茫信难求(信:古义指的确、实在,副词;今义指书信,名词。
)
⑵云霞明灭或可睹(灭:古义指暗,形容词;今义指消灭,动词。
)
⑶势拔五岳掩赤城(拔:古义指超出,动词;今义指抽出,动词。
)
4、一词多义
⑴开訇然中开(打开,动词)
使我不得开心颜(舒展,动词)
⑵事古来万事东流水(事情,名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侍奉,动词)
5、词类活用
⑴虎鼓.瑟兮鸾回车(名词“鼓”用作动词,弹奏)
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名词“事”作动词,侍奉)
⑶云青青兮欲雨.(名词“雨”用作动词,下雨)
⑷栗.森林兮惊.层巅(使动用法:栗,使……颤栗;惊,使……惊)
⑸对此欲倒东南
..倾(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南)
⑹訇然中.开(名词作状语,从中间)
⑺古来万事东.流水(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
⑻熊咆龙吟殷.岩泉(形容词作动词,震响)
三、特殊句式:
1、海客谈瀛洲,(大海)烟涛微茫(瀛洲)信难求(省略句)
2、对此欲倒(于)东南倾(省略句)
3、一夜飞渡(于)镜湖月(省略句)
4、(我)脚著谢公屐(省略句)
5、(我)且放白鹿青崖间(省略句)
四、默写
1、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2、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3、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4、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5、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五、《梦游天姥吟留别》在构思上有何奇特之处?
参考答案:奇特的想象,极度的夸张。
这首留别诗别出心裁地用“梦游”这一奇特方式来构思全诗。
诗歌围绕一场游仙的梦幻而写,以“梦”为线索,分别写出了如梦缘由,梦游之景和梦醒时的惆怅、梦醒后的感慨。
由瀛洲引出天姥,由“或可睹”引出梦游;再由天姥引出神仙洞府,由梦醒而生感慨。
这样从现实的梦境,又从梦境到现实;借描绘仙境美好,来揭示现实之丑恶;借抒发对理想的追求。
以显示对权贵的憎恶;借惜别的机会赋诗,却写访游名山,以明自己的志向,来表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