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综述_刘青

  • 格式:pdf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 年 5 月第 3 期

May 2013

No.3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Police College

【社会治安】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综述*

刘 青

(北京警察学院,北京 102202)

摘 要: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网络极化现象的相关研究文献及成果进行归纳和整理,总结出从传播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不同角度分析网络群体极化这一现象的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综述

中图分类号:D6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58(2013)03-0056-04

网络群体极化是一个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的复杂问题。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发现研究群体极化的学术论文有一定的数量,但是有关网络群体极化的学术论文却很少。在已出版的著作中,也没有把网络群体极化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单列出来系统地加以研究,只是涉及了其中的一部分问题。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发散性、快捷性、自由性的特点,网络信息存在着信息来源多元化和缺少把关人等特点,使得过去不容易集合起来的个体在网络中变得更容易聚集。在经历了近年来由网络舆情引起的一系列群体性事件后,研究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网络群体极化的概念研究

关于群体极化概念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詹姆斯·莫斯托纳提出的“冒险转移”。他指出,如果群体中大多数人倾向于谨慎,那么经过讨论之后的群体意见会更为谨慎;如果群体中大多数人倾向于冒险,那么经过讨论之后的群体意见会更趋于冒险。在此基础上,法国心理学家塞奇·莫斯科维奇最早提出了“群体极化”一词,他认为群体极化是一种意见在从多数意见中脱颖而出并逐渐极化的过程。并且在《群氓的时代》中,他论述了群体极化是如何发生作用的,认为:“当个人聚集在一起时,一个群体就诞生了。他们糅杂、融合、聚变,获得一种共有的、窒息自我的本能。他们屈从于集体的意志,而他们自己的意志则默默无闻。”[1]关于“群体极化”最经典的定义则是由芝加哥大学法学教授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一书中提出,在该书中,他列举了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印度等几十个国家的案例,总结得出“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2],他把这一现象定义为“群体极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行为也日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倪建均在《高校BBS网络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机制分析与防范对策》中指出了网民的特点:“网民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倾向更加明显,网络群体中人们常常倾向于夸大意见群体的力量,从而实现自我肯定,导致一些情绪性舆论在网络中不断地弥漫和扩散。”[3]2010年,美国学者萨利塔和博伊德通过对Twitter上近三万条关于George Tiller医生的信息进行了分析,证实了群体极化现象在互联网中也是存在的。美国的心理学家萨拉·凯拉尔在《互联网心理学》一书中对网络中的心理和现实中的心理进行对比后指出:群体极化现象不仅存在于现实中,而且同样存在于网络中。他通过研究证明:“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更加突出,大约是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两倍多。”[4]桑斯坦也通过对60个政治网站的随机研究发现: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的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而临时组成的松散群体在经过讨论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极化现象。从而证明了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比现实中更加复杂、更加突出。

二、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原因研究

关于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产生原因的研究起步较晚,不同学科都从自己的角度寻求产生群体极化现象的原因,总结起来主要有传播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个角度。

收稿日期:2013-05-01

作者简介:刘青(1986-),女,北京警察学院基础理论教研部教师。

*本文系北京警察学院院级科研项目“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心理机制分析及对策研究”的成果之一。

(一)传播学角度

从传播学角度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研究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新特点和网络新的传播规律。网络传播具有交互性、便捷性、时效性等特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加上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现状,使现今网络舆情的传播变得越来越复杂。网络使民众的言论更加自由方便,促进了社会民主化的进程,但是也容易导致极化现象的产生。从传播学角度研究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文化传播的角度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研究群体极化,主要从文化在网络这种媒体中传播的特点来进行研究。文化具有传递性,可以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间进行传播。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传播模式,互联网的传播有其自身的特点。周青的《网络文化传播方式中群体极化现象的研究与思考》,从文化传播尤其是互联网文化传播的新特点的角度来总结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形成的原因。他认为:“基于WEB2.0下网络文化传播方式中的群内同质、群际异质现象造成的主流价值观的难以形成和不同观点的不可调和是造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5]李熠煌和熊恩涛的《网络人肉搜索引擎中的群体极化效应分析》,则从人肉搜索这个特殊的网络文化传播角度去研究群体极化。该文认为:网络人肉搜索引擎是近年来网络参与的特殊现象,是网络环境下群体参与的扩大化。[6]该文用群体极化理论对网络人肉搜索引擎的形成、产生机制及其后果进行分析,指出应该从规范群体效应的角度出发,对网络中的人工搜索行为予以规范。

2. 网络传播自身特点的角度

相较于现实中的群体极化现象而言,网络上的群体极化现象有其自身的特点。研究者们认为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互动是网络舆论的一个主要特点。社会现实是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土壤,许多网上舆论的形成是从传统媒体开始的,但同时网上舆论的扩散与传播影响着电视媒体、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导向。叶宁玉、王鑫的文章《从若干公共事件剖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中也指出:网络群体极化虽然可以起到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但是如果发展不当,容易形成一种“多数人的暴政”。[7]这种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导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首先,“网络把关人”的缺失以及互联网自身的匿名性,网络把关很难实现。互联网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其传播方式具有发散式和多向性的特点,使得互联网上的信息过滤极为复杂,同时互联网缺少统一的“网络把关人”,每一个网民都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可能是发出者,网民个体身份具有模糊性,难以确定网络上每条信息的真实性。其次,网络媒体的“小众化”趋势[8]。随着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的发展,一些小众媒体和网络社区的作用开始突显。这些网络社区中的群体有相同的兴趣和爱好,共同的观点,对待同一件事情更容易引起共鸣,容易产生群体极化的现象。再次,起作用的还有协同过滤机制,网民会根据自己的社会经济环境、兴趣爱好等因素对网上的海量信息进行过滤,选择与自己的意见想法类同的信息进行关注,这就客观上使其本身持有的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超链接”也是一种网络协同过滤机制,一般网站都会选择与自己内容相关,观点具有一致性的网站作为超链接,“就某种程度而言,这种缺乏竞争观点的信息揭露,将无可避免地导致群体极化”。[9]

3. 舆论传播的角度

从舆论传播的角度研究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主要是研究网络上舆论的形成以及传播的过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角度:首先,学术界对于舆论传播模型的研究,主要借鉴了病毒传播的几个主要模型,比如说典型的SIR模型、SIS模型等[10]。再次,从网络舆论形成和传播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从网络群体极化事件的参与者进行分析,研究对我国网络社区网民进行统计后得出网络群体极化事件的主要参与者是:男性,年龄介于18至35岁之间,主要的职业是普通职员和学生,网龄一般在五年以上。[11]较长时间的网龄使他们能够在网上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而这个年龄段和较高受教育水平也决定了他们对于各种网上的舆论有着自己的观点。对网络群体极化事件的主要内容进行统计发现,网上舆论集中的事件主要有政治类事件、社会民生类事件和娱乐新闻类事件。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平台进行研究,可以发现猫扑、豆瓣、新浪微博、视频分享网站、贴吧等都是高发地带。这类网站主要是一些网络社区,具有自由对话的平台和信息的互动平台等特点。最后从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舆论传播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网络舆论的主要传播模式。1963年德国学者马莱茨克提出大众传播场模式,他认为受社会环境因素、群众舆论反映、媒介组织的约束等因素的影响,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