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陈列基本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11
⏹陈列基础知识挂装准则:1、同一系列的服装向着同一个方向都成?号原则2、正挂的服装码数要从前到后由小到大顺序排列3、侧挂的服装颜色要由浅到深、由明到暗的顺序排列或琴键式排列4、收起服装的吊牌及外露的绳子5、挂在衣架上的衣服要整理平坦6、服装之间保持相同间距7、将服装的最佳图案面及品牌标志朝外套装挂法:1、整理好领口2、展示上半身套装为主时,长裤下摆应露出上衣8CM。
3、展示全身套装时,长裤应采用全长侧夹,品牌标志朝外。
4、收好吊牌勿外露。
5、重复陈列时,所有裤装的吊挂长度保持一致。
叠装准则:采用服装的折叠陈列可有效的利用空间。
同时形成视觉冲击。
1、将有图案的一面朝下平坦的放在桌上,折衣板放在衣服中间上部。
2、先将衣服左袖水平折过来贴在折衣板上。
3、再将左袖向下折,这样袖子的背面朝上了。
4、衣服的右袖同样折法。
5、将衣服下面一半折上来,衣服下摆刚好碰到领口。
6、将折好的衣服翻个身,移走折衣板,一个完美的折叠就此完成了。
继续以上步骤直到叠成整齐的一堆。
包类陈列:1、填充饱满(包括侧袋)2、零散填充物应先整体置入一个大塑料袋中,再放入包中。
3、将肩带收紧至最短。
4、双肩背包的背带应打结,勿外露。
模特儿展示方法:1、依据应季、美观原则,将衣服成套或搭配陈列在人体模特或网架上。
2、同时可以配成一赔配件,如:要保、背包、鞋帽等,以达到互相推广的效果。
3、利用色灯照明示范陈列,以增加美感,引发顾客购买欲望。
注:★顾客离开后应马上把弄乱的样品整理好,但不可跟在顾客旁马上做整理,这样做会使顾客感到不安或不敢再翻看其它衣服而减少销售机会。
★即时销售样品或随时更换样品,将样品数量减少至最低点,争取没有“样品”概念。
⏹了解陈列的目的:1.每季上市陈列:向顾客传递和展示商品和品牌最新信息2.货品的丰富、色感鲜明的陈列:吸引顾客,增加顾客对商品浏览的情趣3.产品系列化陈列:让顾客联想到购买之后如何使用4.有效的陈列:提升品牌形象感、专业感。
展示陈列设计基础知识点陈列设计在商业领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激发购买欲望,增加销售额。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陈列设计的基础知识点,包括陈列设计的原则、常用的陈列手法以及陈列设计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一、陈列设计的原则1. 简约原则:陈列设计要尽量简洁,避免繁杂的布置和堆积,以便顾客能够清楚地看到商品,降低视觉干扰。
2. 适应原则:陈列设计要根据不同商品的特点和消费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展示方式,让商品与消费者产生共鸣。
3. 主题原则:陈列设计应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通过符合主题的装饰和陈列手法,增加商品的吸引力和品牌形象。
4. 层次原则:陈列设计中要注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合理设置不同层次的陈列物,以平衡整体结构和动线。
5. 配置原则:陈列设计要注意商品之间的空间布局和组合,使其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并提升商品的陈列效果。
二、常用的陈列手法1. 平面陈列:将商品以平面的方式陈列在货架上,可以根据商品特点进行直线陈列、横行陈列、错列陈列等,突出商品的特色和品牌形象。
2. 堆积陈列:将同一类商品堆积在一起,形成一定的高度,增加商品的存在感和吸引力,适用于大量相同商品的陈列。
3. 空间陈列:通过利用展架、吊柜等特殊的展示工具,创造出立体感和层次感的陈列效果,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4. 主题陈列:根据不同的季节、节日或特殊活动,将商品与主题相结合,营造出相关联的氛围,增加购买欲望。
5. 橱窗陈列:橱窗是商店最重要的展示窗口,通过精心设计和布置,在橱窗中展示商品,吸引路人和潜在顾客。
三、陈列设计的注意要点1. 灯光照明:合理的照明可以提高商品的亮度和吸引力,要选用适合商品特点和陈列风格的灯光,使商品在展示中更加突出。
2. 色彩运用:色彩是陈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要选择适合商品和主题的色彩搭配,使整体布置更加和谐、鲜明。
3. 商品陈列的顺序:根据商品的不同属性和特点,确定商品的顺序和位置,使顾客能够便捷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并刺激购买欲望。
一、商品陈列基本口决:正面朝外不倒置能竖不躺上下齐从小到大低到高标价商品要对齐二、商品陈列基本规范仓板摆放一条线端架高度一条线地堆四角一条线纸箱开口一条线前置陈列一条线上下垂直一条线排列方向一条线标志标牌一条线三、陈列的基本原则(一)、容易判别原则:能使顾客很容易地从不同种商品中判别出什么商品在什么地方,对于不同类商品应分开存放,对于同类商品应集中存放。
(二)、显而易见原则:商品在货架上的显而易见,是销售达成的首要条件商品陈列显而易见的目的:1、所有的商品都让顾客看清楚的同时,还必须对所有看清楚的商品作出购买与否的判断2、要让顾客感到需要购买某些预定购买计划之外的商,即激起其冲动性购物的心理达到显而易见,要做到三条:1、商品标识要完整,2、每种商品不能被其它商品挡住视线3、几种商品销售时,彼此之间不容易混淆(三)、伸手可取的原则(四)、丰满陈列的原则货架上的商品必须要经常、充分地放满陈列,做不到丰满与丰满比较,其销售量按照不同种类的商品可分别提高14%-39%,平均可提高24%放满陈列注意事项:1、货架上商品不能出现“开天窗”现象(即放上商品后层板与商品间仍有大量空间存在),若一层商品放不满,则可以进行商品层叠。
2、悬挂陈列商品之间的间距要恰当,做到整齐统一3、展示商品必须陈列整齐,放满(五)、先进先出的原则一般商品尤其是食品都有保质期限,因此消费者会很重视商品的出厂日期,用先进先出法来进行商品的补充陈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顾客买到商品的新鲜性。
先进先出的方法:补充陈列的商品要依照先进先出的原则来进行,也就是说,商品的补充陈列是从后面开始的,而不是从前面开始。
(六)、关联性的原则关联性陈列主要指根据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来确定商品的组合陈列,而不是仅仅以商品的功能简单叠加来决定商品陈列。
把不同分类但有互补作用的商品陈列在一起,也体现了关联陈列的原则。
其目的是使顾客在购(七)、同类商品纵向陈列的原则同类商品要纵向陈列,避免横式陈列有如下好处:1、使同类商品呈一个直线式的系列,体现商品的丰富感,会起到很强的促销效果(故大部分买货架的供应商都要求作纵向陈列)2、同类商品纵向陈列会使得同类商品平均享受到货架上各不同段位(上段、黄金段、中段、下段)的销售利益纵向陈列的规则1、同一类别的商品中的相同品牌的商品或同种商品2、适合蒸列的位置:网钩、N架、轻型货架3、纵向陈列上下排面必须是相同宽度(八)、前置陈列原则前置陈列的重要性在于始终保持商品陈列排面的整齐,让顾客以最小的力气获取商品四、商品陈列的基本方法(一)集中陈列法把同类商品集中陈列于一个地方,这种方法最适合周转快的商品注意事项1、商品集团按纵向原则陈列2、明确商品集团的轮廓3、给周转快的商品安排好的位置(二)堆头陈列的几种方法1、淑女型的整刘陈列法主要针对玻璃、罐装、胶樽的货品,要求排列整齐,有气势,开口时要求最少两层,罐装略开多一层2、裸露式陈列法主要针对色彩鲜明的盒装货品,用堆叠的方法(去掉纸箱)一层层叠起,达到立体感好,量足的效果3、敞开式的陈列方法要求用促销车或其它工具把商品堆放好,以刺激顾客进行导向购物4、增加量感的陈列法为了一些商品滞销进行推销和清理进行特价处理,因为数量不够多,没有气势,通常会用空箱或其它工具垫底,堆高后把处理货品堆放在上面起到量多的推销效果5、组合陈列法由于某些品种畅销而数量又少,我们便会把连带性的商品同其它商品一起拼大堆头做到互带性促销,但切记不可用太多货品品种和形状不同的商品组合6、艺术型陈列根据商品的形状,摆成圆型,梯型或其它美感形状的图案,达到融合购物环境,饱和商场购物气氛,起到良好效果1、单一商品大量陈列,主要针对商品是季节性、优惠性的商品2、复合式商品的组合陈列,主要商品是特价、促销等有关联性的商品3、比较陈列法,主要是通过商品单一与几个装,从而达到促销该商品的作用五、其它陈列注意事项1、堆头、端架为促销商品、专卖商品、特价品的陈列位置2、哪里是超市中好的位置:在超市中所谓好的陈列位置是指“上段”,即与顾客视线高度相平的地方,其高度一般为150-----160CM,其次是“中段”即与腰的商度齐平的地方,高度一般为80---90CM3、各段位应陈的商品:上段陈列一些推荐商品,或有意培养的商品,该商品到一定时间可移到下一层即黄金陈列线,(黄金陈列线是处于上段和中段间的段位,主要陈列高利润商品,自有品牌、独家代理或经销的品牌中段用来陈列一些低利润商品或为了保证齐全性的商品,以及因顾客需要而不得不卖的商品下段通常陈列一些体积较大,重量较重、易碎、毛利较低,但周转相对较快的商品,也可陈列一些消费者认定品牌的商品或消费弹性低的商品曝光率100%曝光率100%曝光率80%曝光率30%货架各层爆光率如上图商品从第五层摆放至第一层时销售会下降约32%商品从第五层摆放至第二层时销售会下降约20%商品从第一层摆放至第三层时销售会上升约34%商品从第一层摆放至第四层时销售会上升约63%六、商品陈列检查事项1、商品陈列是否随季节、节庆等变化而随时变化2、陈列商品是否整齐有条理3、商品的价格牌是否清楚、完整4、陈列的商品是否便于顾客选购拿取5、注意商品是否有灰尘6、是否能明显突出店铺所经营/推销的主要商品7、促销商品能否吸引顾客的兴趣8、商品陈列的位置是否在店员视线所及的范围之内9、货架上的商品出售以后,补货是否方便10、是否有效地利用墙壁和柱子来陈列商品10、商品的广告海报是否已破旧了11、各部门陈列的商品,其指示标志是否明显1 2 3。
超市新员工培训之商品陈列原则1.看门口和过道陈列:超市的入口处和过道是顾客的必经之地,因此陈列区域尤其重要。
在这些区域中,应该陈列一些畅销商品、新品尝试、促销品等,以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并增加商品的曝光度。
2.将商品分类陈列:将不同种类的商品放在一起,可以方便顾客找到所需商品。
例如,将食品类商品和日用品类商品分开陈列,便于顾客选购。
3.高销售商品的陈列:超市中一些畅销商品可以通过特殊的陈列方式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如将它们放在货架的中央位置或者眼睛容易看到的高处。
这样做可以增加这些商品的销量。
5.陈列良好的产品促销品:超市经常会有一些促销活动,提供一些折扣或者优惠的商品。
这些商品的陈列要注意摆放的位置和方式,使得顾客容易找到,并且能够清楚地看到促销信息。
6.特殊商品的陈列:一些特殊商品,如季节性商品、新品尝试等,可以设置专门的陈列区域,以便顾客能够方便地找到和选择这些商品。
7.好处与功能展示:对于一些复杂的产品,通过在商品旁边提供说明和说明书等方式,向顾客展示商品的好处和功能,提高顾客的购买欲望。
8.保持整齐有序:商品的陈列应该整齐有序,货架上没有混乱和杂乱的商品。
员工在整理商品时应该确保货架上的商品排列整齐,并补充缺货商品,保持货架齐全。
9.不同高度与大小的货架:超市的货架不宜太高或太低,以免影响顾客的购买体验。
应该根据商品的类型和顾客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货架高度和大小。
10.主推与次推商品:超市中有些商品是主推商品,有些是次推商品。
主推商品是顾客更常购买的商品,应该陈列在顾客容易找到的位置。
次推商品可以陈列在主推商品的附近,以便顾客选择。
以上是一些超市新员工在商品陈列方面需要注意的原则。
有一个好的商品陈列策略可以帮助超市提高销售额和顾客满意度,因此员工应该认真对待商品陈列工作。
超市商品陈列原则1.空间规划:在超市内进行商品陈列时,需要合理规划空间布局。
不同类型的商品应该分区陈列,避免混杂在一起,以便顾客能够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2.主力商品位置:主力商品是超市中销售量较大、影响较大的商品,应该放置在显眼的位置,方便顾客购买。
例如,日常生活用品、常购食品等可以放在超市的主通道附近。
3.商品分类:根据不同的商品类别进行分类陈列,方便顾客找到所需商品。
比如,食品、饮料、家居、个护等可以分别设置不同的陈列区域。
4.商品摆放顺序:在商品陈列时,可以采用左右对称、大小顺序、颜色搭配等方式,使商品陈列有序美观,吸引顾客的注意。
6.通道宽度和导引标志:超市内通道的宽度要适中,留出足够空间供顾客通行。
此外,应设置导引标志,指示不同商品区域的位置,以帮助顾客快速找到所需商品。
7.特殊陈列位:超市内可以设置一些特殊陈列位,用来展示一些促销商品、季节性商品或新品等。
这些特殊陈列位应该在便利顾客购物的同时,也能引起顾客的购买欲望。
8.异型商品陈列:一些体型较大或形状特殊的商品,可以采用特殊方式进行陈列,以吸引顾客的注意。
例如,把瓶装饮料摆放在冷柜门口,引导顾客购买。
9.临时陈列:根据不同的季节、节日和促销活动,可以进行临时陈列。
比如,在圣诞节前夕陈列一些与圣诞主题相关的商品。
10.清理整理:超市的工作人员应该定期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货架上的商品干净、整齐有序,提供良好的购物环境。
以上是超市商品陈列的一些原则,通过合理的陈列和布局,可以提高超市的购物效率和顾客满意度,进而促进销售增长。
同时,根据超市的实际情况,还可以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创新性的陈列方式,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
商品陈列的理论知识简介商品陈列是零售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影响顾客的购买决策,提升销售额。
本文将介绍商品陈列的理论知识,包括陈列的目标、原则和常用的陈列方式。
陈列的目标商品陈列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展示方式来吸引顾客的注意,激发购买欲望,从而促成销售。
以下是商品陈列的几个重要目标:1.吸引顾客:通过醒目的陈列方式和精心设计的陈列布局,吸引顾客的视线,引起他们的兴趣。
2.提升销售额:通过合理的陈列方式和布局,引导顾客的购买决策,促使他们购买更多的商品。
3.提高顾客满意度:通过良好的陈列方式和清晰的陈列信息,使顾客更容易找到所需商品,提升购物体验。
陈列的原则为了实现陈列的目标,零售商需要遵循一些陈列原则。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陈列原则:1.注意吸引力:商品陈列应该有吸引力,以引起顾客的注意。
可以使用鲜艳的颜色、亮眼的灯光和其他吸引人的元素来增加商品的吸引力。
2.多样性和层次感:陈列货架上的商品应该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感,以吸引更多顾客的注意力。
可以通过改变商品的高度、颜色和形状来实现。
3.展示顺序:商品陈列的展示顺序也非常重要。
通常来说,将畅销商品或优惠商品放在陈列架的前排,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
此外,陈列商品的布局应该符合顾客购买商品的习惯。
4.清晰的陈列信息:商品陈列的标签应该清晰易读,能够清楚地传达商品的信息和优势。
这有助于顾客更好地了解商品,提高购买决策的准确性。
常用的陈列方式商品陈列有多种方式,零售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陈列方式:1.按品类陈列:将同一类别的商品放在一起陈列,如将所有洗发水放在一个区域,所有牙膏放在另一个区域。
这种陈列方式可以方便顾客比较不同品牌或不同规格的商品。
2.按价格陈列:将价格相似的商品放在一起陈列,如将所有价格在10元左右的商品放在一个区域。
这种陈列方式可以方便顾客根据自己的预算选择商品。
3.套装陈列:将相关的商品放在一起展示,如将面部洁面产品与面部护肤产品放在一起展示。
2023-11-08CATALOGUE 目录•商品陈列概述•商品分类与布局•商品陈列技巧•商品陈列实例分析•商品陈列的优化与改进01商品陈列概述商品陈列的定义商品陈列是指将商品有规律地摆放在超市的货架、柜台、展示柜等地方,以便顾客能够方便地看到、找到和购买商品。
商品陈列不仅仅是把商品摆放在货架上,更是一种销售策略和艺术,通过对商品的摆放、灯光、音效等元素的综合运用,吸引顾客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
商品陈列的目的增加顾客的购买欲望通过精美的陈列和灯光效果,将商品的特点和优势展现出来,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
提升品牌形象合理的商品陈列有助于提升超市的整体形象和品牌价值,使顾客对超市产生信任感和好感。
提高商品的销售量通过合理的陈列方式,将商品展示在顾客容易看到、找到的位置,提高商品的曝光率和购买率。
商品陈列的原则同一类商品应该摆放在同一个区域,方便顾客查找和购买。
分类明确重点突出便于取放保持整洁对于超市的主推商品或者促销商品,应该放在显眼的位置,以便顾客一眼就能看到。
商品陈列应该便于顾客取放,避免顾客因为陈列方式而放弃购买。
商品陈列应该保持整洁、美观,避免给顾客留下脏乱差的印象。
02商品分类与布局03空间利用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货架空间,提高商品陈列效率。
商品分类原则01方便顾客购物商品分类要清晰、合理,方便顾客快速找到所需商品,提高购物体验。
02促进销售商品分类要结合市场需求和销售数据,将热销商品或新品放在显眼位置,提高销售额。
将超市的主营商品或特色商品放在主要位置,突出展示,方便顾客选购。
核心商品优先按照商品类别进行分区陈列,方便顾客快速找到所需商品。
类目清晰将关联性强的商品陈列在一起,方便顾客比较和选择。
关联陈列根据品牌影响力进行分区陈列,方便顾客根据品牌选择商品。
品牌陈列商品布局策略各类商品陈列要点根据食品的保质期、存储条件、销售量等因素进行陈列,确保食品新鲜、安全。
同时要注重陈列的美观和易取。
超市陈列技巧大全知识1. 拍卖法则拍卖法则是指将同一类商品陈列在一起的方式,从便于消费者选择入手的关键点来进行。
该法则可以让顾客找到自己所需商品的同时,也为促进销售起到积极的作用。
2. 采用大号标签采用大号标签可以提高商品的可被发现性。
当顾客在走廊上时,可以通过大号标签很容易地找到他们需要的商品,从而促进购买。
3. 展示产品的信仰故事在产品陈列上,可以通过产品的故事来传递一种信仰。
经过漫长时间的磨练,顾客往往会更加愿意购买那些信仰可信并且能够带来心灵感受的产品。
4. 固定位置不要让产品在商品架上随意摆放。
将产品固定在一个位置,并且在该位置的上面或者周围添加相应的标签,以便更容易地找到。
5. 漫游式衣柜陈列现在许多模块化的企业都采用漫游式衣柜陈列技巧。
这种技巧可以让顾客直接在超市中找到自己想要的衣服,并且方便他们选择和比较不同的品牌款式。
6. 走过式产品陈列这种产品陈列方式是为了更有效地销售低档次的产品。
在这种方式下,顾客需要走过商品架上所有低价产品的排列,在超市中更容易选择他们想要的商品。
7. 产品的探索适用于某些新的或者特殊的产品。
将这些产品摆放在窗口或者在超市的某个特定角落,以吸引顾客。
并且添加简短的说明,以便顾客快速地了解该产品的使用方法。
8. 选择有特色的产品选择某个品牌在市场上较容易获得竞争力的产品,并将其放在显眼的位置上。
这可以提高顾客识别这个品牌的能力,并且促进品牌的销售。
9. 艺术性展示有些人在选择商品时是更关注产品的视觉效果的。
在这种情况下,超市可以采用艺术性展示来吸引顾客。
将某些充满创意的陈列方式应用在商品上,以吸引更多的顾客。
培训陈列知识点总结一、陈列的概念陈列是指将商品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式,摆放在销售场所内使顾客满意并有利于销售的一种活动。
它不仅仅是产品的摆放,还包括陈列货架、货架位置、陈列材料等一系列因素。
陈列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商品的吸引力和促进销售。
二、陈列的目的1、提升商品的吸引力优秀的陈列可以吸引顾客的注意,使他们产生购买欲望,从而提升商品的吸引力。
2、促进销售通过良好的陈列可以更好地展示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从而促进销售。
三、陈列的原则1、醒目性原则陈列应该醒目,吸引顾客的眼球,使其更容易被发现。
2、整洁性原则陈列应该整洁、干净,给顾客良好的购物体验。
3、多样性原则产品陈列应该多样化,以满足顾客不同的需求。
4、便利性原则商品陈列应该便于顾客取用,便于购物体验。
四、陈列的方法1、陈列货架的选择货架是商品陈列的基本工具,要选择合适的货架来陈列商品,比如书架适合陈列书籍、玩具架适合陈列玩具等。
2、陈列位置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商品适合陈列在不同的位置,比如高端商品适合陈列在高空位、热销商品适合陈列在顾客易见的位置等。
3、陈列材料的使用可以使用一些陈列材料来增强商品的陈列效果,比如灯光、标识、广告宣传品等。
4、陈列布局的设计合理的布局设计可以使整个陈列更加有条理,提升陈列效果。
五、陈列的实际操作1、商品分类陈列将相同类别的商品陈列在一起,比如家电产品、服装鞋帽等。
2、产品组合陈列将相关的产品组合在一起,既可以减少顾客的购物时间,也能促进交叉销售。
3、季节性陈列针对不同的季节,进行相应的陈列策略,比如夏季陈列清凉产品,冬季陈列保暖产品。
4、促销品陈列将促销品放置在顾客易看到的位置,吸引顾客的购买欲望。
5、定期更换陈列定期更换陈列可以增加商品的新鲜感,吸引顾客消费。
总结:良好的陈列可以提升商品的吸引力,促进销售。
因此,对于零售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掌握好陈列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要做好产品陈列,需要牢记陈列的概念、目的、原则、方法以及实际操作等方面的知识点,从而不断提升商品的陈列效果,为销售增光添彩。
辣酱酱油等相关调味料摆放在一起,方便顾客拿取。
白酒、
啤酒和
酒精饮料混放
白酒按不同厂家等元素,正确摆放
货架间距适中,商品摆放不会太显拥挤,方便取出或放回。
顾客在自然站立时,伸手可及的范围,约从地板开始60cm到180cm 的范围,这个空间就为有效陈列范围。
因此,在此空间陈列重点商品是增加销售额的秘诀。
反之,60cm以下、180cm以上,是顾客难以接触的空间,大多进行非重点商品的陈列。
上述有效陈列范围中,最容易接触的范围是80cm到120cm的空间,称为黄金带。
这个部分用来陈列畅销商品或重点商品、季节商品,对准增加销售的目标,在黄金带的上下,一般则用来陈列准重点商品或一般商品.。
陈列技巧大全知识
陈列技巧是指在商业展示或展览场所中,将产品或展品以一定的方式陈列出来,以吸引顾客或观众的注意力,促进销售或展示效果的一种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陈列技巧:
1. 重点突出:将重点产品或展品放在陈列区域的显眼位置,如陈列柜的中央或顶部,以便引起顾客或观众的关注。
2. 套装搭配:将相互搭配或相关联的产品或展品放在一起展示,形成整体效果,加强产品或展品的吸引力。
3. 层次分明:将产品或展品按照不同的高度或大小进行分层陈列,形成层次感,使陈列更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4. 空间利用:合理利用展示空间,展示不同种类的产品或展品,避免过于拥挤或杂乱。
5. 色彩搭配:选择适合产品或展品的色彩搭配,增加视觉吸引力和协调感。
6. 灯光照射:利用灯光照射来突出产品或展品的亮点,增加陈列效果。
7. 勾勒轮廓:利用展示架、陈列柜等物品的形状勾勒出产品或展品的轮廓,增强展示效果。
8. 弹性陈列:根据季节、促销活动等需要,随时调整陈列方式
和陈列内容,提高陈列的灵活性。
9. 视觉引导:设置标识、指示牌等,引导顾客或观众流向,促使他们按照设计的路径观看陈列。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陈列技巧,根据不同的商品特点和展示目的,还可以采用其他个性化的陈列技巧。
湖南比一比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员工培训资料商品陈列基本知识公司营运部二0一二年三月商品陈列基本知识课程内容:一、商品陈列的概念二、商品陈列与销售额的3个相互关系三、商品陈列的3个艺术特性四、商品陈列的3项基本特性五、商品陈列的6个基本方法六、商品陈列的12个原则七、商品陈列的基本规范和11个检查要点八、商品纵向陈列实战商品陈列从2个小故事说起……一、商品陈列的概念(销售动机)1、商品销售是从商品陈列开始的:①超市是开架自选售货方式;②实现消费者一次性购齐的需要的购买方式;③时间有效(顾客在购物时的长短):即平均购物一次花20-30分钟,每个商品看清,平均不过0.01秒;因此,我们要通过陈列商品引起顾客的注意,引发顾客的冲动购买欲望。
2、商品陈列的概念:所谓商品陈列指的是运用一定技术原则和方法摆布商品,展示商品,创造理想购物空间的工作。
A、商品陈列是门店营业现场的“门面”。
B、是顾客购买商品的“向导”。
3、商品陈列的主要目的:①是展示商品,突出重点,反映特色的需要;②提高顾客对商品的了解,记忆和信赖的程度;③从而诱导顾客做出购买决定和购买行为。
4、商品陈列的作用:①刺激销售②方便购买③节约人力④利用空间⑤美化环境所以★商品陈列的目的是希望尽可能使每一位狂商场的人变成一名真正的顾客。
二、商品陈列与销售额的相互关系1、商品陈列面积大小变化与销售变化对于相同的商品来说,店面改变顾客能见到的商品陈列面,会使商品销售额发生变化,陈列的商品越少,能看见到的可能性就越小,购买率就低,即使见到了,如果没有形成聚集点,也不会形成购买冲动。
2、商品陈列高低变化引起销售变化商品陈列高低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而销售额。
依陈列的高度将货架可分三个阶段:中段:A、顾客视线最能达到,取货最为方便的高度,此段被称为“黄金段位”,男性为70—160cm,女性为60—150cm。
B、一般用于陈列主力商品,有意推广高毛利的商品或商店独家代理的产品,厂方送货及时,售后服务较好的商品,严禁陈列利润低、滞销的商品。
上段:A、顾客视线不易达到拿取最为不方便的高度,男性为1.8米以上,女性为1.7米以上。
B、一般用于陈列低毛利,补充性和体现量感的商品。
次上段:A、为顾客视线易达到,但拿取不很方便,男性为1.6-1.8米,女性为1.5-1.7米。
B、一般用于陈列次主力商品或者推荐、培养有前途的商品。
下段:A、为顾客视线和拿取最为不方便的区段,男性为40cm以下,女性为30cm以下。
B、一般陈列一些体积较大,份量重、易碎、低毛利、周转慢的商品。
次下段:A、为顾客视线易达,但必须屈膝弯腰才能拿到产品的位置高度,男性为40-70cm,女性为30-60cm.。
B、一般用于陈列低毛利或是为了保持品种齐及顾客必须的商品,还有来自黄金段位现正进入商品衰退期的商品,畅销的儿童玩具及休闲食品等。
★根据实践经验,在平视及伸手可及的高度,商品售出概率为50%,在头上及腰间的高度,商品售出概率为30%,高于或低于视线以外,售出的可能性约为20%。
3、陈列时间的变化引起的销售变化陈列时间的变化也会引起销售额的变化,据一项调查显示:店铺陈列第一天的促销效果为100%,第二天为90%,第三天为80%,第四天为60%,第五天35%,第六天仍为35%,可见保持陈列的新鲜感很有必要。
三、商品陈列的艺术性1、丰满顾客来卖场关心的就是商品,所以一进门就会把目光投向货架,这时候,如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非常丰富,他的精神就会为之一振,产生较大的热情,无形中他会产生一种下意识:这儿的商品这么多,一定有适合我买的,因而购物信心大增,购物兴趣高涨。
相反,如果货架上商品稀稀拉拉,营业厅空空荡荡,顾客容易泄气。
他会觉得商品这么少,男友啥好货,一旦产生这种心理,便会对解囊消费者造成极大的阻力。
因此,商品陈列的第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商品陈列丰满。
2、展示商品的美丰满的商品吸引了顾客的眼光,他不由自主到货架前,这时他最想知道的是什么?最想知道的是“这东西如何”,即商品质量好不好,外观美不美,适不适合他用。
因而聪明的商家这对商品陈列上总是尽可能充分地展示商品的美,包括内在美与外在美,这就是商品陈列的第二个要求。
A、所谓内在美就是商品的质量。
质量是商品形象的生命线,利用商品陈列展现良好的商品质量,对树立良好的商品形象有很大益处。
B、所谓外在美就是运用多种手段将货架上的商品予以美化,对商品的外在美加以强化,借此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
1)清洁感(与污渍相对)2)鲜度感(与保质期有关)3)新鲜感(与当令有关)4)视觉流畅感(照明、音乐、场景、布局的烘托下,给人以顶层整齐,层次落差均匀,陈列统一之感)3、营造特有气氛商品陈列的第三个要求是通过对商品颇具匠心的组合排列,营造一种或温馨或明快或浪漫的特有气氛,三者将商品与顾客的心理准备,是顾客对商品引发出可亲、可近、可爱之感。
通过这种别具匠心的陈列传达出一种无言的语言,它同样具有调动人的情绪,激发人的感情的欲望之作用。
四、商品陈列的基本特性由于商品陈列是“紧抓顾客心理,展示突出重点,增强视觉刺激,防止拥挤不适”而进行的,从而确立了商品陈列的三项基本特性:1、商品陈列的敏感性商品陈列是一项时效性非常强的工作,它要求理货员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要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消费结构,灵活地变换所陈列的商品的主题和比重。
任何成功的商品陈列,都不可能建立在一成不变的呆板基础上(1)当令商品的比重。
在不同季节中,当令商品的销售比重正逐步攀升。
在关注当令商品的陈列时,应具有适当的超前性。
当令商品提前上市,可争夺一定的客源和市场份额。
例如:草席、凉鞋、手套等的销售。
(2)食品、百货的比重。
一般而言,超市中食品约占70%(其中生鲜占50%),百货约占30%,但可以根据不同营业时段,不同的季节以及周边消费群体的特点,变换两者之间的比重,紧贴顾客的要求。
例如:商品陈列可按照时段来进行调整。
(3)畅销商品和一般商品的比重。
这里要求提到80-20的商品和20-80商品的概念。
80-20商品指在超市中品种只占商品品种总的20%,完成的销售额占到超市商品销售总额的80%的那部分商品,也称“畅销商品”,简称“20商品”;20-80商品指在超市中品种占到商品品种总数的80%,完成的销售额却中占超市商品销售总额的20%的那部分商品,也称“必备商品”,简称“80商品”。
超市门店在商品陈列中,本已经考虑了畅销商品与一般商品的出样比重,在此强调的是:两者之间的区分不仅仅体现在货架的层次上和排面的大小上,还包括卖场的不同区域、本地消费者的特殊嗜好和畅销商品的重新认识等。
例如:可对畅销商品极力推荐。
2、商品陈列的适应性(1)错位经营。
在充分了解周边地区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的基础上,超市门店在商品陈列中要注重商品的选择、商品的配置以及商品结构的重新定位。
例如:针棉织品、补品、厨房用品的放大陈列。
(2)错层陈列。
根据商品高度,灵活调整货架层高,尽量在统一的高度内使商品陈列美观、整齐,具有饱满感。
例如:调味品可以调整为9层货架;茶叶货架可为6—7层;精制油和酒类货架一般为5层;巧克力货架为8层;而装袋饮料一般也为9层。
3、商品陈列的安全性(1)陈列本身的安全。
货架的搭建、装备及所陈列商品的重心、高度、方法等都对陈列安全性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安全是所有商品陈列的前提。
应杜绝超市货架倒塌而压伤顾客的情况发生。
(2)陈列商品的质量安全。
商品的变质、串味、残次、霉变、破损等质量问题,会对顾客的身体健康构成安全威胁,必须严加控制,不得让有质量问题的商品流入市场。
五、商品陈列的基本方法(看幻灯片)六、商品陈列的原则1、显而易见的原则货架上的商品都要有它们充分表现自己的位置,不能发生A商品被B 商品遮挡的情况,要让顾客站在货架前,对这个货架上的商品的品名、规格、成分、重量、价格、商标、厂名、保质期等要素一目了然,尽收眼底。
就必须注意做到以下三点:1)贴有价格标签的商品要正面朝向顾客,在使用Pos系统的超市中,一般都不直接在商品上打贴价格标签,所以必须要做好该商品价格牌的标准确制作和位置的摆放工作。
2)每一种商品不能被其他商品挡住视线。
3)货架下层不能看清楚的陈列商品可以做倾斜式陈列。
2、伸手可取的原则超市商品是由顾客自由选购,采取自助或售货,因此,商品陈列一定要让顾客做到伸手自由方便拿取,要做到这一点,要注意以下方面:1)要可虑最高层和最低层货架上陈列的商品是否能让每一位顾客都很容易拿到手?2)商品与商品之间的间隙是否能容顾客的取货?(如:奶粉桶装)3)商品与上层板之间是否有适当的距离?4)前档栅网片是否影响顾客取货?(如瓶装调理等)5)叠加商品是否容易被打翻或打碎而导致顾客不能取货。
6)当顾客不想要的时候,是否能很容易的将商品放回到原处。
3、放满的原则货架上的商品必须保证经常充分的放满,这样:A、增强商品的表现力,引起顾客的注意力,促进销售,克服带给顾客的不良现象。
B、充分利用卖场有效陈列空间,提高物流效益,加快商品周转,减少内仓库容,提高工作效益,因此在陈列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货架上的商品不能出现“开天窗”现象,这样是卖场有效的陈列空间被白白地浪费。
(计划好商品的贡献率和坪效)2)小的商品可以叠加陈列,不要薄薄的一层上留有“无限空间”。
3)吊挂式陈列商品之间的间距以一手指能伸入为准。
4、先进先出的原则是指商品补充陈列时,必须把货架上原有的商品全部取下,做完货架和商品清洁工作以后摆置新添加的商品,后放置原有的商品,因为顾客总是选购靠近自己的前排商品,如不按先进先出的原则补货,陈列在后排的商品长期卖不出去,因此这样做有点作用:1)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必须做到的(食品长期售不出去会变质)。
2)减少企业的损失必须做到的。
因此,在先进先出陈列时要注意:1)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2)注意补货过程与次序。
5、关联性的原则是指将同类商品陈列在通道的两侧或是同一通道、同一方向,同一侧面的货架上,因为顾客常常是沿着货架陈列方向按通道一侧或通道两侧观看和挑选商品,而不是货架正反两侧挑选商品的,这样不仅能顺合消费者的购物思路,还能引导消费者扩大或延伸原有的选购方式。
1)关联商品的集中陈列,不同分类但又互补作用的商品陈列在通道的对应两侧或同一侧,其目的是使顾客在购买A商品后,顺便也购买陈列在旁边的商品B和C,例如:茶杯、茶壶、茶叶;烫衣板、衣刷、衣物护理的集中陈列等,也称关联组合,即按使用目的、用途发掘商品间的关联性,形成大、小关联区架,如宠物区、婴儿区、护肤区、清洁区;或面包旁边摆放奶油、蜂蜜;咖啡旁边摆放方糖;盐、味精等调味品旁适当摆放调味糖(红糖)等,刀具旁摆放磨刀石、红酒带起瓶器2)毛利率高的商品与畅销商品的搭配陈列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