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历史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8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68张)
- 格式:pptx
- 大小:7.19 MB
- 文档页数:68
第八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授课)【教学目标】本课内容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为“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可见本课内容是理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联系的前提和基础。
根据课标的要求及教科书的叙述,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理解西欧思想解放的历程是由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从产生到壮大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学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方法。
2、学会通过史料阅读了解西欧思想解放运动,理解重大历史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发生的。
3、在对西欧思想解放运动的探究中,能够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所探究问题进行论述。
4、在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全面、客观地论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内容。
5、能够认识到西欧的人文主义思想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思想成果。
【教材分析】《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第四单元中《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一课的教学的内容。
本节内容上承《中古时期的世界》和《走向整体的世界》,下接《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主要包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启蒙运动四大块内容。
把握四大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学习本节内容的难点。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在意大利首先发生文艺复兴运动,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解放人们的思想,推动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国家的形成。
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近代科学兴起,削弱了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
在此基础上,欧洲掀起了启蒙运动,提倡理性主义,极大地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处于比较粗浅的阶段,很难理解14—18世纪思想解放运动的历史逻辑;加之本课内容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概念多、术语多。
这些都是学生理解本课内容的障碍。
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课程标准】1.中外历史纲要: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2.选择性必修①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知道宗教伦理在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选必1第9课)②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情况,以及国际法的发展。
(选必1第12课)③知道古代疫病的流行及其影响(选必2第14课)【时空坐标】【知识结构】一、“人的发现”——文艺复兴(14-17世纪)<★问题探究一>古罗马有着悠久的世俗文化教育传统,深刻地影响着中世纪的意大利,这里诞生了最早的一批新型大学如博洛尼亚大学(1158年),传授侧重实践应用的学科知识如法律、医学等,它们后来被统称为“人文学科”。
同时,罗马教延也逐渐重视古典文化,14世纪建立的梵蒂冈图书馆,到15世纪末收藏古希腊文和拉丁文的稿本达到3650册;并且,教廷也对新艺术表示出极大热情,资助艺术家创作一些宗教题材的艺术品,借以宣扬基督教信仰。
总之,14世纪初,意大利的知识分子首先借助“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发生在意大利的原因并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本质。
评价:(1)积极①经济上,促进的发展,推动新航路的开辟。
②政治上,天主教权威受到质疑,推动宗教改革的开展。
③思想上,解放了思想,冲破对人们束缚,为启蒙运动打下思想基础。
④文化上,推动文学艺术的繁荣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2)局限①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和社会的动荡。
(人文主义泛滥)②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
③二、“信仰的发现”——宗教改革(16世纪)1、马丁路德的主张:①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 )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③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用进行宗教活动;④“教随国定”:高于;⑤僧侣可婚配还俗。
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学习目标1.了解13-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发生的原因。
(唯物史观)2.通过制作西欧思想解放运动代表人物年表,掌握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历史解释)3.运用比较法,从反对对象、核心思想及影响等方面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
(历史解释)4.通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近代科学的关系,认识近代科学的兴起与近代思想解放的关系。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5.了解近代思想家和科学家的事迹,认识他们为思想解放和科学发展而献身的精神。
(家国情怀)知识导航1、文艺复兴(影响知识分子阶层)① 中心:意大利—佛罗伦萨② 背景 1)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 2)政治:新兴资产阶级出现3)思想:基督教神学控制人们思想,阻碍了思想解放③ 人物1)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A. 《歌集》—表达了人文主义者追求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爱情观B. 提倡用“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建立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2)薄伽丘:《十日谈》—揭露了天主教会的黑暗腐败,歌颂了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3)但丁(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文艺复兴的先驱】A. 《神曲》—率先批判天主教会4)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5)米开朗琪罗:《大卫》、《哀悼基督》6)莎士比亚(英):《哈姆雷特》④ 实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2、宗教改革(影响下放到人民群众)① 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根本)B. 天主教会压榨德国政治经济(主要)【教皇的奶牛】C. 教会发放“赎罪券”(导火索)D. 马丁·路德立志改革E. 德意志民族意识觉醒目的:使德国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在维腾贝格教堂发表《九十五条论纲》人物:马丁·路德只要信仰虔诚即可赎罪,信仰即可得救(反映了自由、平等、反封建的思想)【因信称义】反对繁杂的宗教仪式,简化仪式,反对出售“赎罪券”(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简化宗教仪式】王权高于教权,实现德意志民族独立(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统治,加强王权,实现国家统一)影响积极:◎ 打击了天主教会势力,动摇了教会统治◎ 净化了社会风气◎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消极:◎ 掩盖了资产阶级剥削实质,承认了资产阶级剥削的合理性◎ 镇压异端运动,严厉排斥异己◎ 没有冲破对神的信仰3、近代科学的兴起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推动了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
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西欧思想解放的历程是由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从产生到壮大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学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方法;2、学会通过地图、时间轴来观察西欧思想解放运动,理解重大历史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发生的;3、在对西欧思想解放运动的探究中,能够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所探究问题进行论述,能够规范地引用史料;4、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在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全面、客观地论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内容;5、能够认识到西欧的人文主义思想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思想成果,能够在西欧人文主义思想中汲取养分,进一步认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重难点重点:通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理解西欧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难点:理解西欧人文主义思想如何从封建专制和教会禁锢中解放出来,并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
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屏幕展示《15世纪的佛罗伦萨》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上面这幅图片,大家思考一下,这幅图片反映的内容是什么?生答:佛罗伦萨工商业的发展情况教师接着提问:佛罗伦萨工商业的发展为新文化、新思想的滋生提供了沃土。
那么,当时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如何兴起的?又有何影响?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一.文艺复兴提问: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含义和最早发源地?自主学习1、含义:文艺复兴是14 世纪中叶到17 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资产阶级新思想的。
最早发源地:意大利提问:为什么意大利会在14 世纪中叶到17 世纪初兴起文艺复兴?自主学习归纳:2、背景:(1)根本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政治原因:天主教的神权统治,教会神学禁锢人们思想(3)文化因素:意大利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丰厚(4)人才因素:新兴资产阶级的扶持与推动,大批学者汇集提问: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和精神内核?自主学习3、实质: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单元特征】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1、思想解放运动兴起:原因: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禁锢;近代科学的兴起。
表现:14—18 世纪,新兴资产阶级掀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2、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主要途径:革命和改革。
主要国家:英国、美国和法国走在前列;然后是俄国、日本、意大利和德国。
结果:打碎封建秩序,实现国家独立和统一,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时空】知识梳理\自修笔记解决基本知识问题((14世纪到18世纪)所发生的思想革命,或叫做精神领域的革命……就是相继联系、承接起来的“链条”。
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
——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知识点1 文艺复兴运动(14—17世纪)1.含义:文艺复兴是 14—17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复兴”的原意为“再生”)2.背景(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1)经济:商品经济发展,欧洲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根本原因)(2)阶级: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要求建立适应资产阶级发展需要的思想文化(实质)(3)文化: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又从东方汲取大量文化养料;(4)政治:天主教的神权统治,教会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3.实质: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由于欧洲资本主义刚刚兴起,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取代基督教文化,因此文艺复兴X1)4.精神内核——人文主义:(1)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文艺复兴把人们的注意力由对神的崇拜转移到对人的认识上来,开始把人与神提到了并重的地位。
姓名,年级:时间: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8课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课程内容概述】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大师们发掘出古希腊的精神遗产,重新打出人文主义的旗号,恢复了人的尊严;宗教改革运动冲破了天主教神学统治,发起基督教人文主义,使人文主义在欧洲得以复兴;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宣扬理性,反对神性,认为人的理性是衡量万物的标准,人的理性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人文精神从此在西方占据了主导地位。
回顾: 人文精神就是尊重人,重视人的价值,以人为本。
它是世界思想文化的瑰宝,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西方人文精神最初来自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他们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中世纪时,天主教统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神本主义取代了人文精神。
【学习目标】1.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概念、兴起的原因及影响;2。
了解近代科学兴起的原因、表现及影响;3。
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理解启蒙运动的影响。
【预习案】【基础知识梳理——串链结网】前言: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为何成为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一、文艺复兴概念经济根源: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萌芽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发展壮大,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享乐原因文化遗产:意大利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丰厚人才结构:意大利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 实质: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①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②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③提倡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 文学:“文学三杰”及其代表作 艺术:美术三杰及其代表作扩展:15世纪后期,文艺复兴扩展到欧洲各地国家(莎英国的士比亚及其代表作) 影响:①在史学、政治学、自然科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②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③促进了日常行为方式文明化;④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思想,使人们更多地关注人和世界.二、宗教改革①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文艺复兴使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③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对德意志的压榨沉重,要求改革教会愿望强烈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向教民兜售赎罪券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拉开宗教改革的序幕 宗教改革扩展到欧洲许多地方并出现其他新教派别 ①“信仰耶稣就可得救”——(“因信称义”) ② 圣经至上,上帝面前人人平等③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④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教随国定实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影响: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进一步解放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文艺核心:成过程主宗教改背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三、近代科学的兴起1. 背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得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变化.2. 兴起:16—17世纪,欧洲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
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8课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下册《中外历史纲要》第四单元第8课《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本课通过四个子目(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兴起、启蒙运动)讲述了近代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概况。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分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时代背景,认识其对思想解放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掌握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了解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思想解放是历史变革的先导,也是社会发展的先导。
理解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1.重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时代背景、内容2.难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兴起、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大家思考一下,这两幅图片反映的内容有何联系?对!佛罗伦萨工商业的发展为新文化、新思想的滋生提供了沃土。
那么,当时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如何兴起的?又有何影响?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文艺复兴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含义和历史背景?自主学习1.含义文艺复兴是14 世纪中叶到17 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资产阶级新思想的文化运动。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四单元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一、教材分析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是高中历史国家统编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四单元第8课的课题。
本课题上承第二单元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和第三单元《全球航路的开辟》(第6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和世界格局的演变》(第7课),下接第四单元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包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兴起”“启蒙运动”四目内容。
文艺复兴是14 世纪中叶到17 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宗教改革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科学革命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促进了思想解放。
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二、学情分析高一新生在初中九年级上册第14课学习文艺复兴运动一课,学习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内容,对于人文主义精神有了基本的了解。
但是初中教材对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产生、启蒙运动基本没有涉及或者涉及非常少,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因此需要教师创设历史情境,丰富并运用恰当的史料引导学生去学习探究。
三、教学目标1.必备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文艺复兴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主要内容、宗教改革的时代背景和主要内容、科学革命的主要内容和时代意义、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和社会影响。
2.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引导学生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理解欧洲的思想解放历程是由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及其发展所奠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学会通时间进程、空间地图来掌握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引导学生学会把历史事件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综合分析,整体把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史料运用,创设史料情境,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学生历史理解与历史解释素养。
3.核心价值:认识14-18世纪欧洲思想的解放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科学事业的发展。
第八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教案➊教学目标一、了解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背景,分析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所包含的阶级政治诉求二、知道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发生的时间、地区和概括➋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自然科学和启蒙运动的概况二、教学难点: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➌教学过程设计一、文艺复兴1、时间:14世纪——17世纪(兴起于意大利)2、背景/原因(1)西欧中世纪晚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源)(2)中世纪天主教在西欧建立神权统治,束缚了人们思想,压抑了人性;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思想变革,但自身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来取代基督教文化,于是借助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形式,批判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仅作了解)(3)西欧拥有丰富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又从东方拜占庭帝国汲取大量文化养料,还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4)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文化传播(5)黑死病促使人们反省补充知识:文艺复兴首先发生在意大利的原因(仅作了解)①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②意大利城市主要由工商业者掌权(佛罗伦萨、威尼斯)③意大利保留了大量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遗存,尤其是威尼斯接受了来自拜占庭帝国的文化精髓3、实质: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批判天主教,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4、精神内核:人文主义(1)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2)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3)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幸福(4)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时间国家代表人物14世纪意大利文学三杰: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彼特拉克《歌集》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自由15世纪意大利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运用高超艺术手法,突破中世纪呆板僵化风格,展现人物内心世界15世纪末英国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充分展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标志文艺复兴达到高潮(1)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更加关注人本身和现实世界)(2)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产生了众多精彩的文学艺术,促生了近代自然科学,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思想条件(4)为启蒙运动兴起奠定了基础(5)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对人文主义过分推崇,造成私欲膨胀和社会思想混乱补充知识:市民阶层(仅作了解)①文艺复兴背后是市民阶层的崛起②市民阶层是一种世俗概念,以区别于传统的宗教阶层③市民阶层亦指新兴的早期资产阶级(手工工场主、商人、金融家7、文艺复兴采用借助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方式的原因(仅作了解)(1)资产阶级力量较弱小,无力与天主教神学正面冲突,也没有属于自身的成熟思想体系(2)当时天主教神学占统治地位,不允许其它思想和学术传播,而天主教神学理论体系大多是依据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成果,采用该方式可以减少阻力,扩大影响一、宗教改革1、时间:16世纪——17世纪(以1517年德意志的马丁·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为标志)2、背景/原因(1)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兴起壮大(根源)(2)西欧正经历着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时期(3)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造纸术与印刷术的传播(5)天主教出售赎罪券,剥削中下层人民,尤以德意志最为严重(直接原因)3、新教派别及思想主张(1)德意志的路德教①因信称义:信仰上帝即可灵魂得救,否定天主教会权威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圣经》是人们信仰上帝的唯一权威,人人都有阅读理解《圣经》的权利,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③建立本民族教会与廉俭教会:运用本民族语言传教,脱离罗马教皇控制(2)瑞士的加尔文教:先定论/预定论注·先定论含义(仅作了解):上帝已经预定了人的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贫穷与富裕,并把人预先分为两类(选民与弃民),但每个人都事先不知道自己是否为选民,必须通过现世奋斗,奋斗成功了就是选民;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3)英国的国教:王权高于教权4、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罗马天主教神权统治的政治社会运动5、历史影响(1)解放了人们思想(尤其是社会中下层),传播了人文主义,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发展(2)使基督教出现了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足鼎立的局面(3)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4)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补充知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仅作了解)①相同点A、背景相同:西欧经历着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时期B、斗争对象相同:罗马天主教会C、手段相同:都从古代寻求养料,文艺复兴借助的复兴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而宗教改革借助的是《圣经》中的原始教义D、都得到了世俗贵族和富商的支持与保护②不同点A、范围不同:文艺复兴首先发生在意大利,主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局限于社会上层和知识份子;宗教改革首先发生在德意志地区,主要在宗教领域,以社会中下层为主B、对人的认识不同:文艺复兴强调以人为核心;宗教改革还是强调以上帝为核心C、对罗马天主教的态度不同:文艺复兴虽然揭露和批判罗马天主教的丑恶,但还是抱着和解心态;宗教改革主张脱离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自己的新教会D、性质不同:宗教改革不仅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还是一场社会政治运动二、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科学革命1、时间:16世纪——17世纪2、背景/原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促进了人们对自然界认识产生革命性变化3、具体表现(1)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注: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正式提出日心说(仅作了解)(2)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大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注:牛顿经典力学(仅作了解):①代表著作为牛顿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②牛顿的运动三大定律指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③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运用开普勒的研究成果和自己创立的微积分基础上发现的,帮助人类成功计算出地球平均密度、解释了潮汐、发现了海王星(3)近代科学在光学、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注:解剖学奠基人为英国的威廉·哈维,运用解剖实验方法建立了血液循环理论(仅作了解)4、历史影响(1)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2)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三、启蒙运动1、时间:17世纪——18世纪(17世纪兴起于英国→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18世纪后期达到高潮并扩展中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地区)2、背景/原因(1)西欧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根源)(2)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思想束缚(3)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3、具体含义: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4、精神内核:理性主义(1)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主张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2)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3)构架资产阶级政治框架,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民主法制、权力制衡、社会契约国别人物著作(仅作了解)思想主张法国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建立三权分立(立法、司法、行政)下的君主立宪三权相互监督与制衡法国伏尔泰《哲学通信》由开明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法国卢梭《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社会契约、直接民主、民主共和英国洛克《政府论》建立分权制衡下的君主立宪;依法治国英国休谟《人性论》经验主义哲学怀疑论英国亚当·斯密《国富论》现代经济学之父;劳动是财富源泉和价值尺度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主张自由竞争自由放任德国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启蒙思想集大成者;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科学民主、自由平等(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是对人本身的彻底解放(后期促生了浪漫主义·仅作了解)(2)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3)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4)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5)启蒙思想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补充知识: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仅作了解)①相同点A、都是西方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人的价值,批判罗马天主教会,而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新的继承与发展B、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思想解放运动,并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不同点A、手段不同:文艺复兴是借助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启蒙运动直接抛弃了宗教外衣,利用无神论思想构建资产阶级自身的民主政治框架B、精神内核不同: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核心C、主要斗争对象不同:文艺复兴主要批判罗马天主教会;启蒙运动主要批判封建君主专制D、性质不同:启蒙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更是一场政治革命➍当堂练习1. 下列关于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 都是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B. 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C.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是对文艺复兴“人性”论的继承和发展D. 都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提供了思想武器2. 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A. 强调自由,主张“因信称义”B. 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C. 挑战王权,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D. 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3. 西方人文精神得以发展,以下关于人文思想的观点依次是()①认识你自己②人民主权③因信称义④主张以“人的学问”取代“神”的学问A. ①④②③B. ②①③④C. ③④①②D. ①④③②4. 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地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
第8课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课标要求】1、了解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与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历史渊源;2、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学习重难点】1.文艺复兴的背景、精神内核、代表人物、意义2.宗教改革的兴起、发展与意义3.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成就与意义4.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精神内核、代表人物、意义预习学案【知识梳理】一、文艺复兴1、背景①根本原因: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②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形成,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享乐。
③社会背景: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垄断了欧洲的教育和思想文化, 压抑了人和人性。
④人才和文化基础:意大利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丰厚,又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还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他们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
2、概念①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精神内核是。
②精神内核:人文主义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3、代表人物与作品文学三杰:薄伽丘代表作《十日谈》但丁代表作《神曲》比特拉克代表作《歌集》美术三杰:达芬奇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代表作《大卫》拉斐尔代表作《》4、评价(1)积极方面:①思想: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束缚,唤醒人的自我意识,高扬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启蒙运动打下基础,在精神方面为和发展开辟道路。
②文学艺术: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的宝贵财富。
③自然科学: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
(2)局限性: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泛滥和社会混乱。
二、宗教改革1、背景①经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佛罗伦萨一、文艺复兴1.概念:14-17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2.根本原因: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3.号召: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实质:创建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4.精神内核:人文主义(1)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2)抨击教会,崇尚理性(3)追求现世生活幸福(4)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5.人才辈出(1)文学三杰:但丁、彼德拉克、薄伽丘(2)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3)其他人才:英国莎士比亚《李尔王》《哈姆雷特》6.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人性,使人们更多关心人本身和现世世界二、宗教改革1.发起:1517年,马丁路德(德意志)《九十五条纲论》(1)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2)上帝面前人人平等(3)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2.形成多个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路德派(德意志)、加尔文派(瑞士)、英国国教3.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成长三、近代科学的兴起(科学革命)1.16-17世纪,欧洲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2.科学家(1)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日心说”(2)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为近代物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3.影响: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四、启蒙运动1.兴起原因: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2.概念: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
3.发展:17世纪英国——18世纪法国成为中心——18世纪后期达到高潮并扩展4.精神内核:理性。
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
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
5.启蒙思想家(都反对君主专制):(1)法国: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伏尔泰:君主立宪;卢梭: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2)英国:洛克休谟和亚当斯密(现代经济学之父,主张自由竞争)(3)德国哲学家:康德,启蒙思想集大成者,人应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