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鱼儿游游》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0.23 KB
- 文档页数:5
鱼儿游游美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课《鱼儿游游》。
本课详细内容涉及鱼的形态、色彩、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观察、欣赏、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鱼类的基本特征,并运用绘画形式表现鱼儿游动的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鱼的形态、色彩、生活环境等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2. 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水生动物的良好品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鱼的动态表现和色彩的搭配。
教学重点:鱼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的描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鱼类图片、范画、彩笔、水粉颜料、画纸等。
学生准备:彩笔、水粉颜料、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展示鱼类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鱼儿的美丽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鱼儿的特征吗?它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2. 新课讲解(10分钟)(1)介绍鱼的形态、色彩、生活环境等基本知识。
(2)分析鱼的动态特点,引导学生观察鱼儿游动时的优美姿态。
3. 实践环节(10分钟)(1)教师示范,展示如何用彩笔和水粉颜料描绘鱼的形态、色彩和动态。
(2)学生跟随教师步骤,尝试自己动手绘画。
4. 随堂练习(15分钟)(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鱼类绘画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鱼的形态、色彩、生活环境2. 绘画步骤:(1)画鱼的外形(2)添加鱼鳞、鱼鳍等细节(3)上色,注意色彩的搭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鱼儿游游”为主题,创作一幅鱼类绘画作品。
2. 答案:见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鱼的形态、色彩、动态表现掌握较好,但在创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色彩的搭配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练习。
美术《鱼儿游游》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课《鱼儿游游》,主要内容包括鱼的外形特征、色彩搭配以及创意表现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鱼类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掌握描绘鱼类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鱼类的外形特征,能够观察并描绘出鱼的形态。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学会运用色彩搭配表现鱼的美感。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鱼的形态结构描绘和色彩搭配。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表现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鱼模型、彩笔、水粉颜料、画纸等。
学具:彩笔、水粉颜料、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PPT上的鱼儿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鱼的外形特征,了解鱼的种类和习性。
2. 新课导入:讲解鱼的形态结构,分析鱼的线条和色彩特点。
(1)展示实物鱼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鱼的线条、形状和颜色。
(2)教师示范描绘鱼的步骤,讲解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方法。
3. 实践环节:(1)学生根据观察,用彩笔画出鱼的轮廓。
(2)学生运用水粉颜料进行色彩搭配,为鱼儿上色。
4. 课堂讲解与练习:(1)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指导学生改进。
(2)学生互相交流、欣赏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2)布置课后作业,激发学生继续创作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鱼的形态结构:线条、形状、颜色2. 创意表现方法:观察、描绘、色彩搭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鱼儿游游”为主题,创作一幅鱼的画作。
2. 答案要求:(1)鱼的形态结构描绘准确。
(2)色彩搭配和谐,富有美感。
(3)作品具有创意,表现出鱼的生动形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学生在本节课中掌握了鱼类描绘的基本技巧,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尝试用其他材料和方法表现鱼类,如剪纸、泥塑等,丰富美术创作的形式。
鱼儿游游美术教案【篇一:一年级上册美术《鱼儿游游》教学设计说明】《鱼儿游游》教学设计说明一、课标解读:新课标要求我们的美术教学要在课堂教学中从多方位、多角度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而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和能力的发展则更为重要的,它留给学生的是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
《鱼儿游游》这一课的设计上我力争达到这一点。
通过欣赏优秀画作引导学生珍惜环境,关爱大自然,从小形成环保意识.给予他们一种精神和追求。
因为这节课所用的材料和表现手法有很多种,课堂比较杂乱,所以我就选用了画的方法,让孩子去表现生活在水中自由自在的小鱼。
二、教材分析:自然界的鱼类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色彩也是五光十色。
我通过带领学生欣赏海底世界的鱼、画家笔下的鱼和他们同龄孩子的优秀画作,引导学生表现鱼儿的欲望,启发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来描绘出各种美丽的鱼儿,和鱼儿做朋友,做环保小使者。
在讲解过程中渗透绘画小技法,让孩子在创作过程中不必拘于自然与现实的色彩及形状,要大胆、富于想像,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三、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
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而《鱼儿游游》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四、教学目标:了解鱼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特征,引导学生观察鱼儿的外形特征及不同花纹组合所产生的不同图案,能用画、剪、撕、贴和彩泥捏等方法表现鱼儿游动的姿态,培养学生珍惜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了解鱼的结构特征和游动时的姿态变化,学会观察鱼儿的外形特征,用喜欢的方式表现鱼的形象。
一年级上册《鱼儿游游》教学设计,菁选3篇一年级上册《鱼儿游游》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自然界的鱼类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色彩也是五光十色。
我通过带领学生欣赏美丽的鱼儿,教师要诱导学生表现鱼儿的欲望,启发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剪刀、灵巧的双手以画、剪、撕、捏等制作方法来描绘美丽的鱼儿,和鱼儿做朋友。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不必拘于自然与现实的色彩及形状,要大胆、富于想像,装饰丰富多彩,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学生分析:1、思维方面: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好动、爱表现自己,能稚拙地通过画面或剪纸、撕纸等方法表现自己想法。
2、对教材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各种各样的鱼,所以对鱼儿特别熟悉,而且也会喜爱。
教学理念: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是新课标的基本特征。
在美术中对表现方式的选择,必然受到个性的影响,美术课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同时要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本课教学在欣赏自然界中的鱼和优秀学生作品时鼓励大家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挖掘表现自我的方法和材料,并创作出有独特个性的作品。
在情感领域上将学生作为主体积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尝试求知欲,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智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模式,创造性地实施培养学生的绘画个性以及自由独特的表现方法的动态教学。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给学生创设感受美、表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条件。
2、指导学生分析鱼儿的结构,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
增长学生的知识,懂得珍借自然,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3、在画、剪、撕等制作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艺术之美,提高审美能力和协作精神。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谜语导入),揭示课题老师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请你们猜猜看是什么动物!(花衣裳、飘彩带;小个子,没多大,成圆、成角、成方块;有嘴巴,不说话;没有脚,会玩耍;小朋友,喜爱它,看得笑哈哈,小花猫更爱它,见了伸手抓……)学生猜谜语(争着答)是鱼。
2024年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鱼儿游游》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三单元《可爱的动物》中的第2课《鱼儿游游》。
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围绕鱼儿的绘画方法与技巧进行,通过观察、欣赏和动手实践,让学生了解鱼儿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鱼儿的生动形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鱼儿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培养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2. 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鱼儿的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鱼儿的外形特征,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表现。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鱼儿的绘画方法,培养关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鱼儿图片、彩笔、画纸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鱼儿在水中游动的画面,引导学生关注鱼儿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引导学生观察鱼儿的外形特征,如鱼身的线条、鱼鳞的形状、鱼鳍的位置等。
(2)示范鱼儿的绘画方法,讲解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技巧。
3. 实践环节(1)学生根据观察和示范,动手绘制鱼儿。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师生共同评价作品,关注线条、色彩、创意等方面。
5. 随堂练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绘制一幅关于鱼儿的创意作品。
六、板书设计1. 鱼儿的外形特征:鱼身线条、鱼鳞形状、鱼鳍位置等。
2. 绘画方法与技巧:线条、色彩运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鱼儿朋友”为主题,绘制一幅鱼儿作品。
2. 答案要点:鱼儿的外形特征、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创意新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动物的绘画表现,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进行创作。
美术《鱼儿游游》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四章《动物世界》,详细内容为《鱼儿游游》。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了解鱼类的基本结构特征,掌握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鱼儿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鱼类的生活习性和基本结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学习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表现鱼儿,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鱼儿的结构特征表现和色彩搭配。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线条、色彩描绘鱼儿,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鱼儿图片、绘画教材。
学具:水彩画纸、水彩笔、铅笔、橡皮、调色板、水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鱼儿在水中游动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鱼儿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讲解鱼类的基本结构特征,展示实物鱼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鱼儿的身体构造。
(2)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和色彩描绘鱼儿,边示范边讲解绘画技巧。
3. 实践环节(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和示范,运用水彩笔和画纸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全班同学共同欣赏、评价,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鱼儿游游》2. 板书内容:(1)鱼类的结构特征(2)绘画技巧:线条、色彩(3)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鱼儿朋友”为主题,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一幅鱼儿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鱼类的资料,了解不同种类的鱼儿特点。
(2)鼓励学生尝试用其他绘画材料和方法描绘鱼儿,提高绘画技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难点与重点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一、教学内容的难点与重点(1)鱼类的结构特征表现鱼类结构特征是本节课的难点和重点。
2024年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鱼儿游游》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2024年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对应章节为《鱼儿游游》。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鱼的种类、特点及生活环境;学习通过观察、想象、表现的方法,用水彩笔画出自己心中的鱼儿;培养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爱护水生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鱼的种类、特点及生活环境,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水彩笔进行绘画的基本技能,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爱护水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鱼的种类、特点及生活环境;运用水彩笔进行绘画。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和表现鱼儿的形态、颜色和动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鱼儿的实物或图片、水彩笔、画纸、多媒体设备等。
学具:水彩笔、画纸、颜料盘、清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鱼儿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鱼儿的种类、特点及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鱼的种类、特点及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关注鱼儿的形态、颜色和动态。
3. 示范:现场演示如何用水彩笔绘画鱼儿,讲解绘画技巧和注意事项。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交流与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心得,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鱼的种类、特点及生活环境2. 水彩笔绘画技巧3. 爱护水生动物,保护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水彩笔画出你心中的鱼儿,并给作品起一个富有创意的名字。
2. 答案:学生完成作品,教师评价并给出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关于鱼儿的知识,关注水生动物的保护,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认识鱼的种类、特点及生活环境;运用水彩笔进行绘画。
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鱼儿游游》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四章《可爱的动物》中的《鱼儿游游》。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鱼类,了解鱼的形态、颜色及生活环境;学习用彩泥或水粉等材料制作鱼类;培养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鱼的种类、特征及生活环境,提高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运用彩泥或水粉等材料制作鱼类。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鱼的形态、颜色及生活环境的描绘;彩泥或水粉制作鱼类的技巧。
难点:鱼的动态表现;彩泥或水粉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示范作品、彩泥、水粉、画纸、画笔、调色盘等。
学生准备:彩泥、水粉、画纸、画笔、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各种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鱼的形态、颜色及生活环境,激发学生对鱼的认识和兴趣。
2. 讲解:(1)介绍鱼的种类、特征及生活环境。
(2)示范如何运用彩泥或水粉制作鱼类。
3. 实践:(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彩泥或水粉材料,动手制作鱼类。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六、板书设计1. 鱼的种类、特征及生活环境2. 彩泥或水粉制作鱼类的步骤3. 注意事项(动态表现、色彩搭配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一幅鱼类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在制作鱼类作品时,是否掌握了鱼的形态、颜色及生活环境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学生的需求?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动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及生活环境,为下一节课《可爱的动物》做好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
3. 作业设计。
鱼儿游游美术教案(精选5篇)鱼儿游游美术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鱼儿游游美术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鱼儿游游美术教案1教学分析:本课是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自然界的鱼类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色彩也是五颜六色。
我通过带领学生欣赏美丽的鱼儿,诱导学生表现鱼儿的欲望,启发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剪刀、灵巧的双手以画、剪、撕、捏等制作方法来描绘美丽的鱼儿,和鱼儿做朋友。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不必拘于自然与现实的色彩及形状,要大胆、富于想像,装饰丰富多彩,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分析鱼儿的结构,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
增长学生的知识,懂得珍借自然,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2、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大胆想象。
3、在画、剪、撕等制作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艺术之美,提高审美能力和协作精神。
课前准备:水彩笔、橡皮泥、彩纸、剪刀、胶水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动画片,大家想看吗?(课件:《海底总动员》)师:这是《海底总动员》里的一个小片断,谁能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生从故事情节、鱼的样子两个方面交流)师:这个动画片不但故事情节非常有趣,里面的景色也十分的迷人。
师小结:其实,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大一部分是蓝色的海洋,在这广阔的海洋里生活着各种五彩缤纷、形状各异的鱼,他们在海洋里快活地游着,同时也上演着许多精彩有趣的故事。
(设计意图:精彩的动画片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动画片中感受海底世界的美丽和鱼儿们之间精彩有趣的故事。
)二、观察、比较师:课前老师搜集了一些鱼类的图片,想看吗?老师有个要求看完之后要说说海底的鱼类长的都是不是一样的,哪不一样?师:是一样的吗?鱼类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生:鱼头、鱼尾、鱼鳍、鱼鳞、眼睛、嘴师:鱼一般都是由这几部分组成的。
教学设计
鱼儿游游
【课时】:1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通过图片观察,赏析鱼纹饰的各种工艺品和其他物品,了解装饰和蕴含寓意。
通过图片分析,了解鱼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特征。
通过视频与图片分析,观察鱼的各种外形特征和花纹、色彩,用画的形式表现鱼儿游动的姿态。
通过对绘本故事的学习及作品创作,提高合作、乐观、坚强、勇敢的精神品质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鱼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特征。
表现鱼儿游动的姿态。
【评价要点】:
1. 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工艺品的赏析感受。
2. 能否准确指出鱼的各种结构部位名称。
3. 学习态度是否认真积极。
4. 作品创作时间与创意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生观赏大鱼模型,交流鱼的外形特点,了解鱼的结构和各部分名称,鱼头、鱼身、尾鳍、背鳍、臀鳍、胸鳍、腹鳍、鱼鳞等组成的。
通过四条外形不同鱼的对比,观察、判断、分析不同鱼各部分的形态
不同。
板书课题——鱼儿游游
二、新授内容
1. 通过图片赏析,交流古今陶瓷制品、青铜制品、木雕、泥塑、年画、剪
纸、绘画、服装、面塑、玩具等鱼纹饰的美感和人们对鱼的赋予的美好寓意。
师:鱼儿游到了6000 多年前的陶盆上,相互追逐、简简单单的几笔
就把鱼画出来了。
距今2000 多年前的青铜鱼尊,直接用鱼的样子做成装酒的器具,
鱼鳞细致、制作精美,活灵活现、设计巧妙。
古代房屋砖墙上也有了鱼儿的身影,普普通通的墙砖用鱼来做装饰,看起来很精致,变得与众不同了。
1000 多年前唐三彩双鱼瓶,你看出了什么?两条鱼相连一起,构
思巧妙,寓意双喜临门、和谐美满。
玉石做成了鱼的样子,头昂尾巴翘,富有动感。
这条小鱼造型优美,这条简单精巧、有创意。
看起来小巧可爱,人们喜欢把这些小精灵被视为吉祥物随身带着。
……
从古到今,手工艺人、画家和普通人为什么那么喜欢鱼?
师生交流:外形美,生命力顽强,寓意美好……
3.以小黑鱼的故事为主线,通过小黑鱼的引领,赏析各种不同动态、外形、花纹、色彩的鱼。
师:这些小精灵还被编绘成动漫影视作品中的主角《海底大冒险》《海底总动员》《小鲤鱼历险记》《小黑鱼的故事》等,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分享的是小黑鱼的故事
小黑鱼历险(上半部)……
小黑鱼游到海底,又看到很多造型简洁和复杂的各种姿态不同的鱼。
狮子鱼,泰国斗鱼、罗汉鱼、抹香鲸等
师:接下小黑鱼就要向我们介绍的就是穿着各种花衣服的鱼儿。
注意观察它们的图案和色彩。
东星斑鱼、小丑炮弹、主刺盖鱼、小丑鱼、双色神仙鱼、蝴蝶鱼等
4 通过给小黑鱼换服装,了解鱼的装饰手法主要有两种,五彩的和
黑白花纹的。
师:小黑鱼也想换一换衣服,来我们帮帮它。
拿出小黑鱼的模型,试着把带有图案的卡纸放进去,看看有什么变化?小黑鱼一下子穿上了两种不同的衣服。
三、作品创作
通过给小黑鱼找朋友对付大鲨鱼的故事情境,教师指导学生画鱼做鱼,进行作品创作。
师:小黑鱼游呀游游,它好像遇到了麻烦,它大鲨鱼,怎么办孩子们?想一想谁有好的办法?
请拿出手中的泡泡,我们就在上面画鱼,一条、两条或者很多条都可以,还要对它进行装饰。
四、作品展评
通过对作品的师生互动赏析,分享创作乐趣。
五、课堂小结
师生互动交流,感受并学习小黑鱼遇到困难做到坚强、勇敢、团结助人的精神品质,并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
六、板书设计
鱼儿游游
结构
形状
花纹
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