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工程地质实习日记
- 格式:docx
- 大小:41.90 KB
- 文档页数:6
地质实习报告岳麓山(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方案大全、职场资料、个人写作、教学资料、经典美文、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clauses, documents, plans, workplace materials, personal writing, teaching materials, classic American essay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地质实习报告岳麓山地质实习报告岳麓山3篇关于地质相关的实习报告大家都有写过吗?一起来看看。
工程地质实习日记五篇工程地质实习日记篇18 月 27 日星期一今天是我们即将开始的实习的第一天,下午两点钟在二教我们举行了实习动员大会。
王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实习的地点,实习的内容,实习的安排以及实习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
贾老师跟我们讲了讲这次实习对我们的重要性,以及这次机会对我们的专业知识提升的帮助。
最后郭老师对我们说了说去实习基地需要带的生活用品,以及在那里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遵守纪律,不能给当地人带来麻烦。
就这样我们期待着实习的到来。
最后我们坐上校车来到了实习基地,对实习基地充满兴趣!8 月 28 日星期二早上吃过早饭后,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向着实习的第一个目的地亮甲山出发。
经过四十多分钟泥泞的步行之后,我们到达目的地,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陡峭的崖壁。
眼前的崖壁是由一层一层的层理分明的沉积岩构成。
待大家集合之后,王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岩层的三大性状即岩层的走向,岩层的倾角,岩层的倾向。
还为我们演示了如何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
在老师演示之后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岩层倾角、走向的测量。
之后我们到达崖壁的另一侧,看到了倾入岩,以及岩缝之间有水渗出的现象。
老师为我们一一讲解了这些现象的成因。
老师们给了我们照相留念的机会,每位同学都兴趣高涨,最后王老师教给我们在图纸上定位,然后整理了笔记,最后我们开始返回基地。
8 月 29 日星期三今天的地点是位于实习基地内的地学博物馆,在博物馆内布置着各种关于地学知识的墙面以及地球的立体空间,比如说小型的地球模拟,太空还有溶洞之类的。
博物馆分为三个厅,由博物馆讲解员带领我们参观,观看了各种地学图片,这让我感到很惊讶,大自然的力量是无限的,他能描绘出各种奇特的景观。
在参观下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了地球运动的知识!最重要的是了解了柳江盆地的相关知识,比如说它的构造!最后还参观了一些比较特殊的岩石,讲解员对这次参观做了总结,最后我们对讲解员表示感谢!8 月 30日星期四今天的实习地点是沙锅店,早上吃过早饭后,我们开始向目的地进军,穿过小山村翻过几座小山,沿途中看到了当地农民种的各种庄稼。
工程地质详细实习日记
日期:2022年3月1日
今天是我开始在工程地质公司实习的第一天。
我来到办公室,和我的导师一起讨论了
我的实习计划和目标。
我很兴奋地开始了我的工程地质实习之旅。
日期:2022年3月5日
这几天我主要是在现场实地勘察工作。
我学习了如何进行地质勘探,如何使用地质仪
器测量地质数据,并且跟随导师学习了如何分析地质特征和地下情况。
我发现这些实
践经验非常有益,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工程地质学的理论知识。
日期:2022年3月10日
今天我参与了一个工程地质评估的项目。
我和团队一起前往现场,对地质情况进行了
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我学到了如何通过地质数据评估土地是否适合建设工程项目,以
及如何准确地预测地质风险。
这个项目让我对工程地质学的实际应用有了更深的理解。
日期:2022年3月15日
今天我撰写了一份工程地质报告,总结了我在实习期间的学习和经验。
在撰写报告的
过程中,我回顾了我所做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果,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通过
写报告,我不仅整理了自己的思维,还加深了我对工程地质学的理解。
日期:2022年3月20日
实习结束了,我感到非常感激和满足。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工程地质的知识和技能,还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工程地质专业人士。
我会将这段宝贵的实习经历铭记在心,并继续努力学习,为将来的工程地质工作做好准备。
实习报告总结日记日期:XXXX年XX月XX日今天,我完成了为期两周的工程地质实习,这是我第一次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这次实习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对工程地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习的第一周,我们在实验室进行了岩石和矿物的鉴定训练。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实践,我学会了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岩石薄片,识别不同的矿物和岩石类型。
我发现,实际操作比想象中要困难许多,需要耐心和细致的观察。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也更加明白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实习的第二周,我们来到了工地进行实地考察。
我们参观了施工现场,了解了工程地质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倾向、倾角,如何进行地质剖面观测,以及如何记录地质现象。
通过这些实践操作,我对地质构造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在实习期间,我们还参加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写。
我负责整理和分析所采集的地质数据,撰写报告的部分内容。
这个过程让我明白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结构和内容,也提高了我的文字表达能力。
回顾这两周的实习,我深感自己在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我认识到,工程地质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
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工程中的地质问题。
这次实习让我对工程地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将来从事工程地质工作的决心。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的工程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要感谢实习期间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是你们让我在实习过程中不断成长,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工程地质。
今后的路还很长,我会继续努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拼搏。
一、实习目的与意义为了加深对地质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野外实际操作能力,我们于2023年10月15日至10月20日,在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指导下,进行了为期六天的岳麓山地质野外实习。
此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岳麓山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貌特征以及植被分布等,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实习地点与时间实习地点位于长沙市岳麓山,实习时间为2023年10月15日至10月20日。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地层岩性考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岳麓山的地层岩性进行了详细的考察。
通过实地观察和岩石标本采集,我们了解到岳麓山主要由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组成,其中以泥盆系棋梓桥组(D2q)和石炭系黄龙组(C2h)分布最为广泛。
棋梓桥组岩性主要为灰白色薄质中厚岩,成分以泥灰岩为主,具有明显的构造现象;黄龙组岩性为灰色、深灰色薄层状泥岩,富含植物化石。
2. 地质构造考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对岳麓山的地质构造进行了考察。
通过实地观察和测量,我们发现了多条断层和节理。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条正断层,产状为SW26533,断层面倾向SW,倾角为33度。
断层两侧地层错断明显,断层带宽约1-2米,断层带内岩性为灰白色薄质中厚岩,具有明显的构造现象。
3. 地貌特征考察岳麓山地貌类型丰富,包括山地、丘陵、河谷等。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对这些地貌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考察。
其中,湘江河谷地貌和沉积特征尤为显著。
湘江河谷呈东西走向,河谷两侧地层为泥盆系和石炭系,河谷底部沉积物主要为砾石和砂砾。
4. 植被分布考察岳麓山植被覆盖率高,植物种类繁多。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对植被分布进行了调查。
岳麓山植被可分为三个层次: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
乔木层以马尾松、杉木、柳杉等为主;灌木层以杜鹃、茶树等为主;草本层以苔草、蕨类植物等为主。
四、实习成果与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加深了对地质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了野外实际操作技能;2. 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3. 对岳麓山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貌特征和植被分布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地质实习报告岳麓山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本次地质实习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地质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提高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实习要求我们通过观察岳麓山的地质地貌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和演化过程,从而提高我们对地质学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实习地点与时间本次实习地点位于长沙市岳麓山,实习时间为2021年9月15日。
岳麓山地处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是湘江河谷地貌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地质资源和地貌特征。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地层观察在岳麓山,我们观察到了不同地质时期的地层,包括泥盆纪、侏罗纪和第三纪的地层。
通过观察地层的岩石类型、层理结构和化石分布,我们了解了不同地质时期的地层特征和地质事件。
2. 构造观察在岳麓山,我们观察到了断层和褶皱等构造现象。
断层是地壳中断裂带,我们观察到了中泥盆统棋梓桥组(D2q)的正断层,产状为SW26533,为灰白色薄质中厚岩,具有泥灰岩成分和构造现象。
褶皱是地壳中岩层的弯曲和折叠,我们观察到了不同级别的褶皱结构,如背斜和向斜。
3. 岩浆岩观察在岳麓山,我们观察到了不同类型的岩浆岩,包括侵入岩和喷出岩。
侵入岩是地下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我们观察到了花岗岩和闪长岩等侵入岩体。
喷出岩是地表岩浆喷发形成的,我们观察到了玄武岩和安山岩等喷出岩。
四、实习成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岳麓山的地质地貌特征有了深入的了解。
岳麓山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特征揭示了其地质历史的演化过程。
地层的分布和化石的存在揭示了岳麓山地区在不同地质时期的古地理环境。
构造现象的存在说明了岳麓山地区在地质历史中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的作用。
岩浆岩的分布和特征揭示了岩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提高了对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还培养了观察和分析地质现象的能力。
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掌握了地质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巧,提高了对地质学的兴趣和热情。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岳麓山地质实习,我们对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地质实习报告岳麓山心得首先,我要感谢学校和指导老师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地质实习机会。
在岳麓山的实习期间,我收获了许多关于地质学方面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对我未来的专业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实习期间,我深刻认识到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岳麓山,我们实地考察了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现象,亲眼见到了各种地质遗迹,从而对地质学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与课堂学习相比,实地考察使我对地质学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也使我明白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和分析地质现象。
在岳麓山,我们观察到了正断层、节理、褶皱等地质构造,并通过地表露头推测出地下的地质结构。
这使我认识到,地质学是一门需要细致观察和认真分析的学科。
只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揭示地层的秘密,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实习期间,我还对岳麓山的地质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岳麓山的地层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形成了丰富的地质遗迹。
这使我认识到,地质作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地层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变迁。
通过研究地层,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为探讨地球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提供重要线索。
此外,实习还使我认识到地质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在岳麓山,我们看到了地质构造对地形地貌的影响,以及地质环境对植被分布的影响。
这使我意识到,人类活动必须遵循地质规律,尊重自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要感谢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互相帮助,共同分析地质现象,共同解决问题。
这使我认识到,团队协作是地质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有通过团队协作,我们才能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共同为地质事业做出贡献。
总之,通过在岳麓山的地质实习,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这次实习不仅提高了我的地质学素养,也培养了我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我相信,这次实习对我未来的专业学习和工作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继续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地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岳麓山地质实习报告资料收集第一篇:岳麓山地质实习报告资料收集岳麓山山体为砂岩、砂砾岩、板岩等较坚硬的岩层组成,抗风化力强,故能保持低山地貌,四周断裂处经长期的侵蚀,逐渐形成沟壑、溪谷,使山体更显巍峨耸立,从白鹤泉至爱晚亭一线为一横向断裂带,发育成谷地,地下水沿断层汇向低谷,而有白鹤、青枫诸名泉形成,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营造出了名誉宇内的岳麓山自然景观岳麓山奠基于古生代,形成于中生代,发展于新生代,距今3亿余年判断爱晚亭所处位置是向斜还是背斜当我们来到爱晚亭时,老师向我们提出了第一个问题:怎么样证明爱晚亭在历史上是处于一个背脊的地方呢?这个问题让同学们百思不得其解,这两旁都是山的爱晚亭怎么会在背脊上?随后,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两旁的山体查看岩石纹理,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清风峡两边的岩层走向完全相反,这让我们恍然大悟,虽然对地理不是特别了解,但还是很明显因为这里以前是一个背脊,所以两边的岩石走向不同将其挤压拱起,形成背脊。
至于这是怎么成了一个谷地呢?这个我不太清楚。
证据一:岩石走向不同,山体受到水平挤压力,背脊褶皱与爱晚亭两点相对,连成背脊轴,而爱晚亭跨在背脊轴部;证据二:爱晚亭前面的岩石与湖泊两侧山体的岩石一样;其倾斜方向都是由靠近爱晚亭一侧向两边向下。
证据三:标志层的成分,一圈同成分的岩石成轴向分布,证明这里本来的确有过拱起的山脊。
证据四:由风水常识,一般建筑物都是修建在背斜上。
由这三个证据可以判断爱晚亭所在位置是在背斜处。
但爱晚亭处在山谷是因为背斜易受侵蚀形成山谷。
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
花岗岩质地坚硬,难被酸碱或风化作用侵蚀,常被用于建筑物的材料怎样鉴别化石、古生物的年代?在老师带领下,我们又来到一块石板前面,仔细观察。
在上面有很多白色条状物,那是石灰岩夹杂在中间,成分主要是碳酸钙。
另外,在探索中,我们还能发现一些小化石,这是生物礁,在很久以前,这些石头上养分充足,阳光也充足,温度适宜,水体环境适宜,就有很多生物在上面生存。
工程地质实习日志总结报告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有幸参加了工程地质实习,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工程地质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日志总结报告。
实习第一天,我们参观了实习基地的岩芯实验室和地质标本室。
在岩芯实验室,我了解了岩芯取样、加工和测试的基本方法。
在地质标本室,我见识了各种矿物、岩石和地质构造的标本,对地质现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实习第二天,我们前往实习地点,开始实地考察。
我们在山脚下看到了一些岩层露头,老师教我们如何观察岩层的产状、岩性、层理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通过实地观察,我学会了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岩层和地质构造。
实习第三天,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地质罗盘。
老师详细讲解了罗盘的结构、功能和测量原理,并亲自示范了如何进行定向、定位和量测。
我们还进行了实操练习,掌握了罗盘的使用技巧。
实习第四天,我们在实习地点进行地质测量。
我们学会了如何设置测站、测量方位角、倾角和距离等。
通过实地测量,我了解了地质测量的重要性,并掌握了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实习第五天,我们参观了工程现场,了解了工程地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我们参观了隧道、桥梁和水库等工程,了解了工程地质勘察、设计和施工的基本流程。
实习第六天,我们学习了如何编写工程地质报告。
老师讲解了报告的格式、内容和撰写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我们根据实习期间的观察和测量数据,编写了一份简单的工程地质报告。
实习期间,我们还进行了许多其他的实践活动,如采样、试验、数据分析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对工程地质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掌握了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
我认识到工程地质学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以及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程地质素养,为我国工程建设贡献力量。
工程地质实习日记5篇工程地质实习日记5篇工程地质实习日记篇1很多事只有亲身体会了才能知道,就象这次实习,除了受到很多苦之外,还学到很多在布没有学到的东西。
首先,我深刻的认识到,很多人在实习走之前就把这次实习当作一次公费旅行的态度是科学的。
经过实践证明,我们的实习确实是一次旅行。
我们先到了克旗,在克旗参观了克什克腾地质博物馆,在解说员的耐心讲解下,我们了解到了很多地质方布的知识,虽然现在那些知识已经忘光了。
然后又去了巴林草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的草原风情,老师同学们为了铭记这一无限光荣的时刻,纷纷拍照留念,照片的背景会向他们的亲朋好友证明他们曾到过广阔无边的草原,照片上他们丰富的布部表情会向人们透露,他们在草原上的心情是开心愉快的。
草原上尽了兴,大家高高兴兴的坐上大客,前往奈曼在奈曼我们参观了奈曼王府,然后用掉一天的时间去采点画图其次,经过这次实习让我认识了一座漂亮的城市——承德。
在奈曼完成任务我们就直接到了承德。
在承德我们去了避暑山庄,避暑山庄的门票贵得不像样,但是免车费免住宿的到一趟河北,不去一趟避暑山庄更不像样,所以大家都去了。
照样每到一处大家拍照留念以供回味炫耀。
最后,我们途经大山草原,见到了各式各样的地貌,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布的分布形态,与我们专业息息相关。
结论:实习是一次难得的学习的机会,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路上要注意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
一路上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工程地质实习日记篇2今天是我们地质地貌实习的第二天,目的地有两个,一个是小傍水崖的大石河,另一个是上庄坨的地质学博物馆。
7:20出发,行车15分钟后,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大石河到了。
我们的站立地点,是顺断裂发育的大石河河谷。
今天我们在这里的主要任务就是观察大石河河流地貌的沉积特征和河流阶地特征。
我们站立在大石河凸岸。
因为逆时针定向环流面向河流下游,环流将沉积物质带向凸岸,所以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脚下的这块滨河床浅滩上边有许多巨大的砾石,由于水流冲刷的作用,磨圆度高,分选性强。
岳麓山工程地质实习日记
8 月 27 日星期一
今天是我们即将开始的实习的第一天,下午两点钟在二教我们举
行了实习动员大会。
王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实习的地点,实习的内容,
实习的安排以及实习的相注重意事项,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
贾老师
跟我们讲了讲这次实习对我们的重要性,以及这次机会对我们的专业
知识提升的协助。
最后郭老师对我们说了说去实习基地需要带的生活
用品,以及在那里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遵守纪律,不能给当地人带来
麻烦。
就这样我们期待着实习的到来。
最后我们坐上校车来到了实习
基地,对实习基地充满兴趣!
8 月 28 日星期二
早上吃过早饭后,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向着实习的第一个目的
地亮甲山出发。
经过四十多分钟泥泞的步行之后,我们到达目的地,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陡峭的崖壁。
眼前的崖壁是由一层一层的层理分明
的沉积岩构成。
待大家集合之后,王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岩层的三大性
状即岩层的走向,岩层的倾角,岩层的倾向。
还为我们演示了如何用
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
在老师演示之后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实行了岩层
倾角、走向的测量。
之后我们到达崖壁的另一侧,看到了倾入岩,以
及岩缝之间有水渗出的现象。
老师为我们一一讲解了这些现象的成因。
老师们给了我们照相留念的机会,每位同学都兴趣高涨,最后王老师
教给我们在图纸上定位,然后整理了笔记,最后我们开始返回基地。
8 月 29 日星期三
今天的地点是位于实习基地内的地学博物馆,在博物馆内布置着
各种关于地学知识的墙面以及地球的立体空间,比如说小型的地球模拟,太空还有溶洞之类的。
博物馆分为三个厅,由博物馆讲解员带领
我们参观,观看了各种地学图片,这让我感到很惊讶,大自然的力量
是无限的,他能描绘出各种奇特的景观。
在参观下我们更加深刻的了
解了地球运动的知识!最重要的是了解了柳江盆地的相关知识,比如说
它的构造!最后还参观了一些比较特殊的岩石,讲解员对这次参观做了
总结,最后我们对讲解员表示感谢!
8 月 30日星期四
今天的实习地点是沙锅店,早上吃过早饭后,我们开始向目的地
进军,穿过小山村翻过几座小山,沿途中看到了当地农民种的各种庄稼。
最后我们到达了今天的第一个地点,这里是一处具有代表性的断墙,同学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老师讲了几句之后,我们又往另一个
地点出发,这里是一个断崖,站在顶上看到对面是陡峭的断崖。
看到
了这里的断层,背斜,向斜以及岩墙,这是从来没见到的!路途中经过
的村庄那么纯朴,他们那的房子很有特点,一般分为两层,第一层比
较低,第二层是住人的,这样的比较适合当地的气候!看完之后我们的
队伍开始返回基地!
20xx年5月11日第13周星期五天气晴
今天下午是集体在文科楼上课,姚老师主要讲了罗盘仪的结构、
功能以及使用方法。
本来我以为罗盘只有一根磁针,令我意想不到的
是小小的罗盘仪竟然有那么多作用。
有管水准器,圆水准器,刻度以
及不起眼的按钮。
罗盘仪能够测产状三要素即,走向、倾向、倾角。
测走向时将长边紧靠被测斜面;测倾向罗盘长边指向倾向方向,待圆水
准器水平时读数;测倾角用长边紧靠斜面,待管水准器水平时读数为倾角。
罗盘仪还能够用来测方位、定方向,方法是罗盘指定北方向后读
南针读数。
还讲了方向角和方位的关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等。
此外,姚老师还介绍了方向和方位的表达方式:象限法、方向(位)法、
图示法。
通过姚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坝的类型主要分为土石坝和混凝土坝。
我了解到土石坝对地基要求较低,坝址周围一般有丰富的天然建筑材料;而混凝土坝对地基、地质条件要求较高,绝大部分建在坚硬、稳定
的岩石地基上。
录像还介绍了坝址、坝型的选择受岩土及工程性质、
地质结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自然地质现象、天然建筑材料等方
面的共同影响。
这两天我对即将到来的野外实习热切盼望,这毕竟是难得的一次
实际考察,这是一个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难得机会。
期待~~
20xx年5月12日第13周星期六天气:晴福清路线
早上八点多,天公作美,幸好雨有所趋缓,天气晴朗,心情大好,我们还是按原计划出发了。
福清是实习的第一站,大家在车上都很兴奋。
我们在西山学校接待处下车,紧接着我们随老师一起到那楼房附
近的岩石边坡旁边,老师大致介绍了该地质边坡的特点。
此坡不高但
坡度大。
然后我们沿着324国道走了大概200米到达064公里碑处的
山体旁。
在那里,老师叫我们每人捡一块石头自己感受、观察一下。
老师介绍说这里的岩石是流纹岩(岩浆岩中的酸性喷出岩),组成矿物
颗粒具有定向有序的流动构造排列。
因为该山体是由流纹岩构成,虽
然边坡高30M左右,但是稳定性高,所以防护措施相对简单。
接着我
们坐车到下一处,该处是双向路障式边坡,岩体强风化,稳定性差。
所以采取了相对应的措施:坡脚毛石砌挡墙、表面喷水泥砂浆。
此时更兴奋了,因为我们的终点站是福清东张水库(石竹山),野
外实习的同时还能够饱览美景。
从老师那里得知,大坝建于1958年坝
长160多米,为重力式混凝土坝。
最后我们参观了坝底,该处主要是
整体块状结构的花岗岩岩体。
并且实地感受了地质环境与大坝工程的
关系。
我们还用罗盘仪测了一些坡面的走向、倾向、倾角。
轻松愉快的时刻到来了:吃午餐、自由活动?
总之,实习的第一天我受益匪浅,这样的学习方式轻松愉悦!
20xx年5月13日第13周星期日天气阴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