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上的外婆》导读
- 格式:ppt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16
《苹果树上的外婆》阅读指导教学目标:1.阅读这本书,解读书中的外婆和奶奶。
2.走进安迪的内心,解读人物性格特征。
3.体会这个故事所蕴含的意义。
4.积累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读片段指导读书方法)1、片段(一)在他们面前的棚子里,一个胖妇人正大声喊着:“大礼帽掉下来了!大礼帽掉下来了!谁还没投?谁还想再投一次?”“我们!”外婆喊道,“我们还没投,我们想来——!”这个棚子的背景是一个半人高的木墙隔板,隔板后面硬板纸做的滑稽人头正在来回移动,每个头上都戴着一顶大礼帽。
“多么文雅、尊贵的先生们呀!”外婆格格地笑着说,“看着,安迪!我们现在把他们高贵的帽子从头上打下来!”胖妇人递给外婆三个球。
外婆闭上一只眼睛瞄准,将球投出。
砰的一声,第一顶礼帽飞落下来。
那个文雅的先生帽子下面竟是个秃头,一根头发都没有。
“太有趣了!”外婆嗤嗤地笑着又投出一个球。
砰的一声,第二顶帽子飞落下来,又是一个秃头。
砰,第三顶帽子飞落下来,还是一个秃头。
胖妇人又拿来一些球,“砰砰砰、砰砰砰”,大礼帽全都被外婆打落下来了。
安迪的面前堆起了很多奖品,有各种各样的玩具,还有很多巧克力。
然后,他们接着往前走,边走边吃巧克力。
等外婆把最后一块巧克力塞进嘴里,就问安迪:“你一点儿也不饿吗?我想你一定很饿了,想吃点儿什么呢?比如特别想吃蘸芥末酱的香肠。
”说起来,安迪几乎总想吃香肠,特别是想吃那种长的、一咬就喷出汁的香肠。
“我说对了吧!”外婆得意地说。
他们吃完香肠以后,外婆抹了抹嘴,辣得直吸气,说:“哎呀,芥末真是辣极!现在要是吃点儿甜的东西就好了。
你爱吃棉花糖吗?”她们吃着棉花糖,外婆说:“啊,太甜啦!这上边要是有点儿辣的东西就好了。
你认为蘸芥末酱的香肠怎么样?”就这样,他们一会儿吃香肠,一会儿吃棉花糖,反复吃了好几轮,直到安迪感到饱得不能再吃了为止。
出示图片,猜猜这几幅图讲外婆和安迪在什么地方玩?我们来看看你猜得对不对?请小朋友看图,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片段。
《苹果树上的外婆》的导读课(精选五篇)第一篇:《苹果树上的外婆》的导读课《苹果树上的外婆》导读课一、活动目标1、通过导读,让孩子对故事的内容有一定了解,享受读书的快乐。
2、激发学生对新书《苹果树上的外婆》的阅读兴趣,产生阅读期待。
3、共读第一章上半部分,感受安迪内心的孤独和对外婆和奶奶的渴望。
4、共读第一章的后半部分,感受外婆给安迪带来的快乐,感受外婆的另类。
5、自读第三章的片段,感受外婆神奇的能力。
二、导读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外婆同学们,你们喜欢你们的外婆吗?你们的外婆一定也很喜欢你,很疼你吧?谁能说说你的外婆都怎么疼你,爱你的?小结:记得我们爱吃什么的是外婆,记得我们爱玩什么的是外婆,伤心时安慰我们,生病时照顾我们的还是外婆。
外婆对我们多好啊!有个外婆真幸福。
(二)谈安迪1、今天我们去认识一个外国小男孩,他和我们一样大,叫安迪。
(板书安迪)安迪常常一个人坐在家门前的一棵苹果树上,看,他来了,(课件)这是一个怎样的男孩呢?瞧,他坐在苹果树上,表情中带着丝丝伤感,带着点点遗憾。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安迪有一件很伤心、很烦恼的事。
(1)(课件出示片段1,配乐,师讲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外婆和奶奶,可是安迪没有,这让他很伤心。
有时,他不得不一大早就开始琢磨起这件事来。
比如今天吧,他在上学的路上碰见他的朋友格哈德,安迪问:“你今天下午来找我玩吗?我们一起在苹果树上搭一个凉棚好吗?”格哈德说:“今天下午我不能来,我和我外婆去坐旋转木马。
”安迪感到内心深处有一种轻微的刺痛。
他想象得出来格哈德是怎样坐在一匹木马上来回转圈,他外婆又是怎样站在下面向他招手······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安迪,如果你是安迪,你会怎么想?你们已经走进了安迪的内心!(出示:走进人物内心)(2)课件出示片段2谁能带着刚才的感受把这段话读好?安迪的第二个朋友叫罗伯特,课间休息时,安迪问:“你今天下午到我家来玩吗?我们可以在苹果树上……”“今天下午我们家有客人来!”罗伯特打断了安迪的话,“我奶奶从美国到这儿来,她一定会给我带来满满一箱子玩具。
阅读记录卡2
书名:《苹果树上的外婆》作者:米拉.洛贝
主要人物:
安迪、外婆、奶奶
好词好句:
和蔼可亲、幽默、鬈发、遗传、富贵、秘密、岂有此理、斗篷、野性大发发出怒吼、驯服、扬起尘土、波涛汹涌.......
主要内容:
它的眼睛和漆黑的皮毛闪闪地光,宽的性情火爆,头高傲地向后扬着,因此安迪决定就行选这一匹;套索飞了出去,套住了黑马马头,惊恐的黑马后腿腾跃而起,黑马野性大发,向后甩着头,嘶鸣着,打着响鼻,伺机逃脱;
航行进行得很顺利,他们在清新的海风中快捷地行驶,海风在海员行话中从不是“清新的海风”,而是“强劲的海风”。
慢慢的,海风越来越强烈,后来风暴来临了;呜响警钟!全船工作人员紧急戒备!此时,风暴已经降临到他们的头顶,风呼呼地刮着、呼啸着、怒吼着。
房子般高的海浪把船抛得上上下下起伏,几乎吞没了小船。
读后感:
几乎所有的小孩都有外婆和奶奶,可是书中的安迪却没有,这让他很伤心。
一天,他日思夜想的外婆从天而降,来到了安迪家的苹果树上。
这位外婆很“另类”不仅打扮奇怪,还总有些新鲜大胆的主意:和安迪去逛游乐场,去套野马,甚至去海上冒险.........
直到有一天,邻居家搬来了一位新奶奶,安迪帮她收拾屋子,采买东西,忙得不亦乐乎,甚至忘记了外婆的存在。
那苹果树上的外婆还会再回来吧?
这本书传递出的理念不仅仅体现在愿望是可以实现的,更重要的是,它使想象空间与现实世界能够交织在一起,彼此补充,互相丰富。
我在想只要安迪很想外婆回来,外婆是一定会回来的,因为我艰信;“人的心在哪,梦想就会在哪”!。
《苹果树上的外婆》读书笔记(通用24篇)《苹果树上的外婆》读书笔记篇1安迪是个没有外婆和奶奶的小男孩儿。
有一天,他在苹果树上待着,外婆突然从天而降,并带着他去游艺园玩儿各种游戏,还吃了个饱。
他们回家时,外婆对有轨电车上的铃绳有了兴趣,于是,一个急转弯,外婆抓住了铃绳,电车来了个急刹车,停了下来,人们都倒下了,司机走了过来,外婆道了歉,还说自己差点骨折了,其他人们不仅没有错怪外婆,还高兴地说:”这么可爱的一位老人要是骨折了就太糟糕了!幸好她抓住了铃绳!“安迪回家吃了晚餐,然后洗澡,妈妈对安迪说:”你的外婆只是幻想出来的,而不是真实的。
“安迪很反对,但也无能为力,只好上床睡觉。
第二天,母亲专门为了安迪一个小时不干活,非要给安迪做听写,安迪想逃避,却逃不掉,只好乖乖听写。
安迪的母亲给安迪听写了一些诗歌,这些诗歌都出自安迪的外婆,安迪的妈妈小时候也经常写错字,外婆就把单词组在一起编了这些诗歌。
我觉得安迪的外婆很搞笑,她对有轨电车上的铃绳产生了兴趣,急转弯的'时候,外婆就抓住了它,还说自己快骨折了,弄得大家都没有错怪外婆,反而高兴。
我觉得安迪很可怜,他是一个没有外婆和奶奶的孩子,而大多数人都有。
我还认为安迪的外婆是个有童心的外婆,也非常喜欢玩儿,和我们小孩子的想法、看法基本都一致。
我认为安迪是个有爱心的小男孩儿,把玩具熊和娃娃送给了被吓哭的小弟弟和小妹妹,而不是自己留着。
哎,如果我有个这样的好外婆就好了!《苹果树上的外婆》读书笔记篇2你是一个老实,关心我的一个人,而我是一个只会让你担心的人,我及不懂事,有不听话,而你却一直深深的爱着我,你希望我在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能考试一中,而我可能会辜负你的期望了,对不起。
我是一个贪玩而任性的一个男孩,有时要你操心,有一次,我去姨妈家吃饭没有告知你听,自己做了决定,回到家后已经是八点钟了,而你因为等我没有吃饭,你说:“你吃我就吃,你不吃我也不吃,谁让我是你的`婆婆呢?”我当时听到这句话,我的心都凉了,你为了我连饭也不吃,婆婆我求求你不要在这样了,我不值得你去爱我,婆婆,你是一个关心我,照顾我的人,而我不仅没有报答你,反而还要去惹你生气。
2018.9.19 第三周星期三下午第一节六年级上册《苹果树上的外婆》导读课教学设计和反思南安市仁宅小学黄小玲教材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提出:高年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在具体实施建议部分又提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再加上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是“童话寓言之旅”,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在推荐了叶圣陶的两个短篇童话作品、安徒生的童话、及两篇寓言之后,本次阅读课推荐了《苹果树上的外婆》这一本书。
该书共计4万5千字,是米拉•洛贝众多儿童文学作品中,被翻译出版最多的一部,主要讲述了安迪与两位祖母的故事。
情节或和谐或紧张,同时又不乏幽默,适合六年级的学生阅读。
学情分析该班学生整体内敛、文静,上课被动,不爱发言,知识基础也比较差;基本的读书方法有掌握的,但深层次阅读不够,阅读体会相对比较肤浅,因此在阅读行文中,要让学生体会安迪的寂寞及外婆的另类风趣,对他们来说是个难点。
在教学设计中,我决定把感悟人物的环节放在第一个环节,希望能给学生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
学习目标1、通过导读,让孩子对故事的内容有一定了解,享受读书的快乐。
2、激发学生对新书《苹果树上的外婆》的阅读兴趣,产生阅读期待。
3、在导读过程中,回顾巩固课内读书方法,展开想象,丰富语言。
学习重点1、共读第一章的精彩片段,感受外婆的幽默、另类带给安迪快乐。
2、回顾课内读书方法,并学习读整本书的方法。
学习难点复习巩固课内读书方法,感受外婆的幽默、另类带给安迪快乐。
教学准备1、购买《苹果树上的外婆》一书,课件。
2、印发精彩章节。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初识人物,走进文本(一)认识安迪1、师谈话: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小男孩,是一个外国小朋友,名字叫安迪。
(板书:安迪)课件出示第一章片段1-6自然段,配乐,师讲述。
2、同学们,听到这儿,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板书:寂寞〕你是怎么感受到的?生自由回答。
那么你想对安迪说什么呢?引导小结:展开合理想象,走进人物内心。
《苹果树上的外婆》课程设置一、故事简介作者:(奥地利)米拉洛贝背景知识:本书的作者是德语地区家喻户晓的作家米拉洛贝,主要讲述了安迪与两位祖母的故事,是公认的德语儿童文学经典作品。
它也是米拉洛贝作品中被翻译出版次数最多的一部成为世界各国孩子们都爱读的故事。
主要内容:安迪,是书中的小主角。
寂寞的安迪,拥有异于常人的想象力,他在苹果树上为自己幻想出了一个外婆:其实,这位外婆就是安迪自己。
只不过是安迪内心向往的自己,外化为“外婆”,陪自己探险。
安迪幻想中的自己比现实中的自己更加强大,简直无所不能,他沉浸于此,尽情地满足自己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
甚至,安迪把这里当作了现实的世界。
安迪的情况并不乐观,他整日里这样的幻想并不能被现实所接受。
所以,当妈妈得知安迪在玩“外婆”游戏时,多次提醒他不要忘记这个“外婆”是想象出来的。
因为一个人总归要在现实中成长,安迪内心的那种毫无羁绊的本能,最终要在现实中寻找出路,找准自己的位置。
奶奶的出现,将安迪从梦境拉回现实。
眼前的奶奶,虽然不如“外婆”那么强大,但是她需要安迪。
安迪明白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在现实中找到了落脚点。
渐渐地,安迪去苹果树上找“外婆”的次数越来越少。
书中这样写:“我真幸运!”安迪想,“起初,我一个奶奶也没有,现在我有两个了,一个外婆,一个奶奶——而且可以给一个讲另一个的故事……”二、课程目标1.阅读这本书,解读书中的外婆和奶奶。
2.走进安迪的内心,解读人物性格特征。
3.体会这个故事所蕴含的意义。
4.积累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
三、学生阅读计划:1.一气呵成:学生第一遍自由读。
时间把控:四天左右,一天两章。
2.精细品读:学生第二遍精细读。
时间把控:八天左右,一天一章。
四、学生精读计划表:(一天读一章节,八天读完):五、课时设计4课时六、教学过程《苹果树上的外婆》导读(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创设阅读的情境,激发学生阅读本书的兴趣。
2.通过导读,让学生学会读懂本书封面、前言、目录中藏着的秘密。
苹果树上的外婆好词好句好段及读后感导读:写作文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到很多的好句好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好词:忽上忽下和蔼可亲小心翼翼用尽全力理直气壮漫无目的目不转睛摇摇晃晃急急忙忙毫无意义一声不吭漫不经心脱口而出目瞪口呆游手好闲一声不吭漫不经心大惊小怪一望无际闪闪发光全神贯注一干二净多才多艺枝叶繁茂和蔼可亲不假思索理直气壮五颜六色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心有余悸号啕大哭好句好段:春风入梦柔,潇潇夜雨谧清眸,情也悠悠,念也悠悠。
漠漠轻寒,独上西楼,飞花似梦,烟雨如愁。
爱未休,恨未休,帘卷西风瘦。
陌上花开,黄泉碧落,月如钩。
锦瑟无端,弦乐随风,拂红袖,轻吟浅唱,关关雎鸠,心似舴艋舟。
惊起却回首,半阕新词叠春昼。
生命需要奋斗,奋斗与不奋斗,造就的结果截然不同。
人生学会随缘,才能活得自在。
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恨,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随是一种达观,是一种洒脱,是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练达。
平和是待人处事的一种态度,也是做人酌一种美德。
平和既是一种修养,又是一种工作方法。
平和的人,从不被忙碌所萦绕,闲时吃紧,忙里悠闲。
待人不严,教人勿高。
宽严得宜,分寸得体。
身心自在,能享受生活之乐趣。
平和的人生,是和谐的人生,健康的人生。
抱怨无用,此路不通走另路;抱怨要是作为偶而发泄一下,也是十分必要的。
可怕的是,抱怨会增加烦恼,只能向别人显示你的无能。
抱怨是一种致命的消极心态,一旦抱怨成为恶习,则暗无天日,不仅自己好心境全无,而且别人跟着也倒霉,千万不要一条道奔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
听说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一直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时候。
以前听到这个故事,就觉得这鸟儿好可怜,心中总有一丝伤感!后来听朋友说原来只鸟的名字就叫:愤怒的小鸟。
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就各异。
然而听雨却都是听灵魂的对话,听真情的奔泻,听年华的淙淙流淌。
教学设计一、导读目标:1、通过导读,对部分故事情节有所了解,激起学生阅读整本的欲望。
2、通过导读,渗透一些读书注意事项,让学生静心进入故事阅读。
二、导读过程:1、谈话导入。
你们喜欢你们的外婆、奶奶吗?他们肯定很疼你吧!都怎么疼你的啊?能说说吗?今天我们去认识一个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安迪,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安迪?(伤心,很烦恼。
)知道因为什么吗?(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外婆和奶奶,可是安迪没有,这让他很伤心。
)有时,他不得不一大早就开始琢磨起这件事来。
比如今天吧,他在沙锅农学的路上碰见他的朋友格哈德,安迪问:“你今天下午来找我玩吗?我们一起在苹果树上搭一个凉棚好吗?”格哈德说:“今天下午我不能来,我和我外婆去坐旋转木马。
”安迪感到内心深处有一种轻微的刺痛。
他想象得出来格哈德是怎样坐在一匹木马上来回转圈,他外婆又是怎样站在下面向他招手。
安迪的第二个朋友叫罗伯特,课间休息时,安迪问:“你今天下午到我家来玩吗?我们可以在苹果树上……”今天下午我们家有客人来!罗伯特打断了安迪的话,“我奶奶从美国到这儿来,她一定会给我带来满满一箱子玩具。
”安迪心中又感到一阵刺痛。
下午,安迪只好独自一人坐在苹果树上。
苹果树枝繁叶茂,待在这里,既舒适,又便于观察。
安迪已经把凉棚的顶子带到树上了,可是自己一个人来搭凉棚,他根本提不起兴趣。
)2、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没有外婆或奶奶,感到很寂寞。
)3、谈外婆。
可是很奇怪,突然有一天,一件奇特的事情发生了?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外婆坐到了他的身边。
看,这位外婆来了。
(1)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外婆?和你平时见到的外婆一样吗?(2)你可以送给外婆一个词语吗?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就是老师今天给你们推荐的一本书,名字《苹果树上的外婆》。
4、板书书名:苹果树上的外婆。
三、观察封面、目录、想象内容。
1、看封面。
(1)介绍这本书作者、绘画者、翻译及获奖情况。
作者:米拉?洛贝(Mira Lobe)是奥地利了不起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很多次获国国际大奖。
四年级课外必读书目《苹果树上的外婆》
推荐理由:
我的爷爷奶奶--在和长辈的交往中感受血脉相连的温度!
内容简介: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外婆和奶奶,可是安迪没有,这令他很伤心。
然而有一天,外婆从天而降,来到了安迪家的苹果树上。
外婆和他一起去游乐场、去套野马、去海上冒险……外婆的打扮很奇怪,裙边下总是露出好笑的白色衬裤花边;她总有些大胆新鲜的主意,就算被警察处罚也不在乎——嘿!这个外婆还真“另类”。
直到有一天,邻居家搬来了一位新奶奶,她的故事也很奇特,而安迪在两位老人的爱抚中懂得了许多许多。
《苹果树上的外婆》荣获1965年奥地利国家儿童与青少年文学奖,是作者众多儿童文学作品中被介绍到国外最多的一部,已经有了26种语言的版本。
问世40年来,它已成为世界儿童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一,受到各国孩子的喜爱。
四年级课外必读书目。
苹果树上的外婆教案(含五篇)第一篇:苹果树上的外婆教案《苹果树上的外婆》读书汇报课教学设计主备人:李清华授课人:上课时间:一、教学目标:1.阅读这本书,解读书中的外婆和奶奶。
2.走进安迪的内心,解读人物性格特征。
3.体会这个故事所蕴含的意义。
4.积累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二、课前准备及要求:1.学生阅读整本书,能说出书中人物的大体性格特征。
2.选择所喜欢的片段或人物,说说自己的理由。
3.思考:原来那个伤心的安迪到最后为何又感到幸福了?4.注意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理解这样写的好处。
三、课前准备:下发导读条目,引导学生深入阅读。
《苹果树上的外婆》导读一阅读第第一、二章,思考:1、安迪为什么想要一个外婆?2、安迪和外婆在游乐场是怎样度过的?3、安迪不喜欢拼写,妈妈为什么还让他做?你的妈妈是不是也让你做过你不喜欢做的事情?4、当妈妈知道安迪有一位和他一起玩旋转木马的外婆,妈妈的反应如何?如果你是安迪,你的妈妈会怎样的反应?《苹果树上的外婆》导读二阅读第第三、四章,思考:1、安迪和外婆去套马的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个?2、安迪家人对他有外婆的这件事反映一样吗?3、为什么说这样的旅程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你是安迪你会和外婆一起去海上探险吗?4、你希望你是故事里的安迪吗?为什么?5、把你平时和外婆或者奶奶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写下来,和小伙伴们分享。
《苹果树上的外婆》导读三阅读第第五六章,思考:1、说说新来的老奶奶给你的印象。
2、老奶奶喜欢安迪吗?从哪可以看出来?3、安迪说:“爬到树上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外婆已经走了。
”是什么意思呢?4、佐伊伯利希太太对安迪的看法有没有改变?这种改变是怎样发生的?5、储蓄袜子是怎样做的?我们还能把哪些没有用的东西变成有用的东西?请你也来个“无中生有”。
《苹果树上的外婆》导读四阅读第第七八章,思考:1、安迪是怎样为奶奶做饭的?安迪为什么这样关心奶奶?2、读这一章你对奶奶又有了什么样的认识?3、你觉得安迪幸福吗?说说你的看法。
苹果树上的外婆每一章节阅读摘抄第一章苹果树上的外婆1.1 爷爷的童年回忆在《苹果树上的外婆》的第一章中,作者以爷爷的回忆作为开端,再现了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场景。
爷爷在回忆中描述了外婆那棵枝繁叶茂的苹果树,以及外婆善良质朴的性格。
这段回忆让人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清新与简单,也为整个故事的展开奠定了基调。
1.2 农村生活的变迁通过爷爷的回忆,读者不仅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与美好,还能看到随着时光的变迁,农村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代化的农业手段和生活方式不断冲击着传统的农村生活,外婆那棵苹果树也成了时代变迁的见证者。
这种对比让人不禁深思乡村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保护。
1.3 外婆的乐观与坚韧在第一章中,作者也着重描述了外婆的性格特点,她乐观豁达、坚韧不拔,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即使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外婆也总能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坚定地挺过了无数风雨。
外婆的这种性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整个故事注入了坚定的力量。
1.4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第一章《苹果树上的外婆》启发了我对乡村生活和传统文化的思考。
我们生活在现代都市中,往往忽略了乡村的美好和传统文化的珍贵。
外婆的性格也给了我许多启示,她的坚韧和乐观让我明白了人生的价值观。
外婆那棵苹果树也让我感受到了时光的变迁,深深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珍贵与可贵。
第二章苹果树上的外婆2.1 外婆与苹果树的情感纽带在第二章中,作者继续讲述了外婆与苹果树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那棵苹果树不仅是外婆的骄傲,更是她守望岁月的见证者。
外婆在树下度过了几乎所有的时光,她与苹果树之间形成了一种生动的情感联系。
这种情感的真挚与浓烈感染着每一位读者,也让外婆与苹果树之间的故事更加动人。
2.2 传统文化的珍贵通过外婆与苹果树的情感纽带,我们不难发现传统文化的珍贵与可贵。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发展中,传统文化往往被人们遗忘,外婆与苹果树的故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们应该珍惜传统文化,传承与守护,不让它被时间的洪流冲刷得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