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耐腐蚀对照表

化学耐腐蚀对照表

化学耐腐蚀对照表
化学耐腐蚀对照表

GPI规定的材质耐腐蚀对照表

金属塑料支撑架,轴O型环GPI

流量计

化学耐腐蚀性能表

R=推荐

N=不推荐

×=未知或

无应用青

铜铝黄

C

u

6

缩P

S

E

E

K

(

C

I

t

o

n

T

F

E

P

D

M

F

F

K

M

乙酸(醋)N R N N R R N X N N R N R R R R N X R R R R N R 丙酮R R R R R R N N R R R N R R R R R R R N R R N R 异丁醇R R X R R R R X X R X X R R R R R X R R R R R R 异丙醇R R X R R R R R R R X X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甲醇R R R R R R R X R R R R R R R R R R R N R R R R 氨水-无水N R N R R R R X X N R R R R X R R X R N R R R R 氨水-液体N R X R R R R X R N R R R R R R R X R N R R N R 氢氧化铵N R N R R R R N N N R R R R R R N R R R R R N R 防冻剂R R X X R X R X X N X X X R X R R R X R X R R R 硼酸R N X R R R R R R R R R R X R R R R R R R R R R 丁基乙酸盐(乙酸丁酯)R R R R R R N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N R R N R 氯化钙R N X N R R N X R N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次氯酸钙N N X N R R R X X N R R R R R R N R R R R R N R 四氯化碳(湿)R N R R R R X X X R R R R X R R X X R X R N N R 碳酸R R N R R R R X R R R R R R R R R X R R R R N R 氯水R N N N N R R X N N N R R N R X R R R R R N N R 氯,无水液体N N N N N N N X X R N R R N R N X N N R R R N R 次氯酸钠漂白剂X N X R R R R R N N N R R R X R N X R R R R N R 清洁剂R R X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X R R R R R R R 菜油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X R R R N R R 乙醇(酒精)R R R R R R N X R R X X R R R R R X R R R R N R 1, 2-二氯乙烷N R R R R R N X X R R R R R R R R X R R R N N R 乙二醇乙烯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绿化铁N N N N N R R X N N R R R R R R N X R R R R R R 氟里昂113 X X X X X R R X X R R R R R X R R R R R R N R R 燃料油R N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X R R R N R R 无铅汽油R R X R R R N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N R R 庚烷R R R R R R N X X R R R R R R R R X R R R N R R 水压石油(Petro)R R R R R R R R X R N R R R R R R R R R R N R R 水压石油(合成)R R R R R R R R X X X R R R R R R R R R R R N R 盐酸(20%)N N X N N R R R N N N R R N R N N R R R R N X R 盐酸(37%)N N X N N R R X N N N R R R R N N R R R R R R R 盐酸(100%)N N N N N R N N N N N R R R R R N R R R R N N R 氢氟酸(20%)R N X N N R R R N N R R R N X N N R R R R N N R 氢氟酸(100%)R N X R R R N N N N N R R N R N N R R R R N N R 过氧化氢(10%)R R X R R R R R N N R R R R N R N R R R R R N R 过氧化氢(30%)R R X R R R R X N N R R R R N X N R R R R R N R 过氧化氢(100%)R R N R R R R X N N N R R R N X N R R R R N N R 异丙基醋酸盐(乙酸异丙酯)R N X N R R N X X N X N R R R R R X R N R R N R 煤油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N R R 酮类R R X R R R N X X N R N R R R R R X R N R R N R

GPI规定的材质耐腐蚀对照表(续)

金属塑料支撑架,轴O型环GPI

流量计

化学耐腐蚀性能表

R=推荐

N=不推荐

×=未知或

无应用青

铜铝黄

C

u

6

缩P

S

E

E

K

(

C

I

t

o

n

T

F

E

P

D

M

F

F

K

M

挥发性漆稀释剂R R R R R R N X X N X X R X R X R X R N R N N R 油漆R R X R R R N X X N X N R R R R R X R N R N N R 碱液-NaOH N N N R R N R X X N R N R R X R R X N R R R R R 氢氧化镁R N N R R R R X R R R R R R R R R X R R R R R R 甲醇R R R R R R R X R R R R R R R R R R R N R R R R 甲乙酮R R R R R R N R R N R N R R R R X R R N R R N R 马达油R R X R R X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X X R N R R 硝酸(>15%)X N X N N R N X X N N X R N X R N X R X R R N R 硝酸(5%-10%)R R N R R R R X R N R R R N R N N X R R R R N R 硝酸(50%)R N N R R R R X N N N R R N R N N N R R R N N R 浓硝酸R N N R R R R R N N N R R N N N N N R R R N N R 油:燃油(1.2.3.5A.5B..6)R N R R R R R X R N R R R R R R R X R R R N R R 油:水压油(Petro)R R R R R R R R R R N R R R R R R X R R R N R R 油:矿物油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N R R 油:转换油X R X R R X R R X R X R R R R R R X X R R N R R 磷酸(<40%)R N N N N R R X N N R R R R R R N N R R R R N R 磷酸(>40%)R N N N N R R X N N R R R R R R N X R R R R N R 氯化钾R N N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N X R R R R R R 氢氧化钾(苛性钾)N N N R R R R N R R R R R R N N N R R R R R R R 次氯酸钾N N X N R R R X X X R R R X X N N X R X R R R R 丙烷(液态)R R R R R R R X R R X R R R R R R X R R R N R R 丙二醇R R X R R R N R R R X X R R X R R R R R R R R R 饱和盐(Nacl) R R X R R R R X X X R R R R R X N X R R R R R R 海水R R N N N R R R X R R R R R R R N X R R R R R R 肥皂液R N R R R R R X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碳酸氢钠(小苏打)R N N R R R R R X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氯化钠R N N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N R R R R R R R 氢氧化钠(20%)R N R R R R R X R R R R R R R R N X R N R R R R 氢氧化钠(50%)N N N R R N R X R R R R R R X R N X N N R R R R 氢氧化钠(80%)N N N N R R R N R N R R R R R R N N R N R R N R 次氯酸钠(<20%)N N N N N R R X N N R R R R R R N R R R R R R R 次氯酸钠(100%)N N N N N R R X N N R R R R N R N R R R R R R R 硫磺酸(<20%)R N X N R R R X N N R R R R R R N X R R R R R R 硫磺酸(75-100%)R N X N N R N X N X R R R N N R N N R R R R N R 甲苯R R R R R R N N R N R R R R R R R R R N R N N R 三氯乙烯R N X R R R N X R N R R R R R X R R R R R N N R 醋R N N R R R R R N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脱离子水X R R R R R R X X X R R R X R R X X R R R R R R 蒸馏水R R R R R R R R X R R R R R R R R X R R R R R R 二甲苯R R R R R R N N R R R R R R R R R X R R R N N R

金属材料对照表

钢板金属材料牌号对照 钢种中国GB 日本JIS 美国ASTM 德国 牌号牌号标准号钢号钢号材料号标准号 碳素 钢 板Q235-F SS41 G3101 A36 USt37-2 1.011 2 DIN17100 Q235 SS41 G3101 A283-C RSt37-2 1.011 4 DIN17100 Q255A SS50 G3101 A283-D (RSt42-2) 1.0 134 DIN17100 (A3R) SPV24 G3115 A285-C 20g SB42 G3103 A515.Cr60 H Ⅱ 1.0425 DIN17155 (15g) SB35 G3103 A515.Cr55 H Ⅰ 1.0345 DIN17155 (25g) SB46 G3103 A515.Cr65 H Ⅲ 1.0435 DIN17155 25 SM41A G3103 DIN17100 低合金 钢 板16Mn SM50-B.C G3106 St52-3 1.0841 DIN17155 16MnR SM41B G3106 A299/A537-Ⅰ.Ⅱ17Mn4 19Mn5 1.0841 1.8045 16MngC SPV36 G3115 St52-3 15MnVR SPV36 (WELTEN50) G3115 A225Gr.A.B WStE39 1.8930 15MnVgC (A633-GR.B) 15MnVNTR (K-TEN62M) A302-GR.B 18MnMoNbR A533-Gr.A.I 耐热 钢板16Mo SB46M G3103 A204-Gr A.B 15 Mo3 1.5414 DIN17155 12CrMo SCMV1 G4109 A387-Gr.2 15CrMo SCMV2 G4109 A387-Gr.12 13 CrMo44 1.7335 DIN17155 12Cr2Mo1 SVMV4 G4109 A387-Gr.22 10

不锈钢材料牌号对照表

0Cr18Ni9作为不锈钢耐热钢使用最广泛,用于食品用设备,一般化工设备,原子能用工业设备。通俗的讲0Cr18Ni9就是304不锈钢板,0Cr18Ni9Ti就是321,一个是国标,一个是美标。321是因为原来冶炼技术不好,无法降低碳含量才研制的,现在因冶炼技术的提高,超低碳钢冶炼已经很平常,所以321有被淘汰的趋势。目前321的产量已经很少了。只有一些军工还在使用。0Cr18Ni9钢(AISI304)是奥氏体不锈钢,是在最初发明的18-8型奥氏体不锈钢的基础上发展演变的钢种,该钢是不锈钢的主体钢种,其产量约占不锈钢总产量曲30%以上。由于此钢具有奥氏体结构,它不可能通过热处理手段予以强化,只能采用冷变形方式达到提高强度的目的。钢的奥氏体结构赋予了它的良好冷、热加工性能、无磁性和好的低温性能。0Cr18Ni9钢薄截面尺寸的焊接件具有足够的耐晶间腐蚀能力,在氧化性酸(HNO3)中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在碱溶液和大部分有机酸和无机酸中以及大气、水、蒸汽中耐蚀性亦佳。 0Cr18Ni9钢的良好性能,使其成为应用量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不锈钢牌号,此钢适于制造深冲成型的部件以及输送腐蚀介质管道、容器,结构件等,0Cr18Ni9亦可用子制造无磁、低温设备和部件。 0Cr19Ni10(AISI304L)是在0Cr18Ni9基础上,通过降低碳和稍许提高含镍量的超低碳型奥氏体不锈钢。此钢是为了解决因Cr23C6析出致使0Cr18Ni9钢在一些条件下存在严重的晶间腐蚀倾向而发展的。在开发初期,因冶金生产降碳较难,一度曾妨碍了它的广泛应用,在20世纪70年代新的二次精炼方法AOD和VOD工艺成功用于生产后,此钢才真正得到广泛应用。与0Cr18Ni9比较,此钢强度稍低,但其敏化态耐晶间腐蚀能力显著优于0Cr18Ni9。除强度外,此钢的其他性能同于0Cr18Ni9。它主要用于需焊接且焊后又不能进行面溶处理的耐蚀设备和部件。上述两个钢种,在易产生应力腐蚀环境和产生点蚀和缝隙腐蚀的条件下,在选用时应慎重。[1] 特性 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和机械性能,冲压弯曲等热加工性好,无热处理硬化现象,无磁性。 用途 家庭用品、橱柜、室内管线、热水器、锅炉、浴缸、汽车配件、医疗器具、建材、化学、食品工业、农业、船舶部件。 化学成份

中外金属材料对照表

常用国内外钢材牌号对照表 中国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前苏联 国际标准化组织 GB AST JIS DIN 、DINEN BS 、BSEN NF 、NFEN ΓOCT ISO 630 品 名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Q195 Cr.B Cr.C SS330 SPHC SPHD S185 040 A10 S185 S185 CT1K П CTlC П CTl ПC Q215A Cr.C Cr.58 SS 330 SPHC 040 A12 CT2K П—2 CT2C П—2 CT2ПC —2 Q235A Cr.D SS400 SM400A 080A15 CT3K П—2 CT3C П—2 CT3ПC —2 E235B Q235B Cr.D SS400 SM400A S235JR S235JRGl S235JRG2 S235JR S235JRGl S235JRG2 S235JR S235JRGl S235JRG2 CT3K П—3 CT3C П—3 CT3ПC —3 E235B Q255A SS400 SM400A CT4K П—2 CT4C П—2 CT4ПC —2 普 通 碳 素 结 构 钢 Q275 SS490 CT5C П—2 CT5ПC —2 E275A

中国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前苏联 国际标准化组织 GB AST JIS DIN 、DINEN BS 、BSEN NF 、NFEN ΓOCT IS0 630 品 名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08F 1008 1010 SPHD SPHE 040A10 80K П 10 1010 S10C S12C CKl0 040A12 XCl0 10 C101 15 1015 S15C S17C CKl5 Fe360B 08M15 XCl2 Fe306B 15 C15E4 20 1020 S20C S22C C22 IC22 C22 20 25 1025 S25C S28C C25 IC25 C25 25 C25E4 40 1040 S40C S43C C40 IC40 080M40 C40 40 C40E4 45 1045 S45C S48C C45 IC45 080A47 C45 45 C45E4 50 1050 S50C S53C C50 IC50 080M50 C50 50 C50E4 优 质 碳 素 结 构 钢 15Mn 1019 080A15 15r

金属材料硬度对照表

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A,HRB,HRC)、维氏硬度(HV),其值表示材料表面抵抗坚硬物体压入的能力。而里氏硬度(HL)、肖氏硬度(HS)则属于回跳法硬度试验,其值代表金属弹性变形功的大小。因此,硬度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量,而是反映材料的弹性、塑性、强度和韧性等的一种综合性能指标。 1、钢材的硬度:金属硬度(Hardness)的代号为H。按硬度试验方法的不同,●常规表示有布氏(HB)、洛氏(HRC)、维氏(HV)、里氏(HL)硬度等,其中以HB及HRC较为常用。●HB应用范围较广,HRC适用于表面高硬度材料,如热处理硬度等。两者区别在于硬度计之测头不同,布氏硬度计之测头为钢球,而洛氏硬度计之测头为金刚石。●HV-适用于显微镜分析。维氏硬度(HV) 以120kg以内的载荷和顶角为136°的金刚石方形锥压入器压入材料表面,用材料压痕凹坑的表面积除以载荷值,即为维氏硬度值(HV)。●HL手提式硬度计,测量方便,利用冲击球头冲击硬度表面后,产生弹跳;利用冲头在距试样表面1mm处的回弹速度与冲击速度的比值计算硬度,公式:里氏硬度HL=1000×VB(回弹速度)/ VA(冲击速度)。便携式里氏硬度计用里氏(HL)测量后可以转化为:布氏(HB)、洛氏(HRC)、维氏(HV)、肖氏(HS)硬度。或用里氏原理直接用布氏(HB)、洛氏(HRC)、维氏(HV)、里氏(HL)、肖氏(HS)测量硬度值。 2、HB - 布氏硬度;布氏硬度(HB)一般用于材料较软的时候,如有色金属、热处理之前或退火后的钢铁。洛氏硬度(HRC)一般用于硬度较高的材料,如热处理后的硬度等等。布式硬度(HB)是以一定大小的试验载荷,将一定直径的淬硬钢球或硬质合金球压入被测金属表面,保持规定时间,然后卸荷,测量被测表面压痕直径。布式硬度值是载荷除以压痕球形表面积所得的商。一般为: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 (N/mm2)。 3、洛式硬度是以压痕塑性变形深度来确定硬度值指标。以0.002毫米作为一个硬度单位。当HB>450或者试样过小时,不能采用布氏硬度试验而改用洛氏硬度计量。它是用一个顶角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9、3.18mm的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的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根据试验材料硬度的不同,分三种不同的标度来表示: HRA:是采用6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极高的材料(如硬质合金等)。 HRB:是采用100kg载荷和直径1.58mm淬硬的钢球,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较低的材料(如退火钢、铸铁等)。 HRC:是采用15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很高的材料(如淬火钢等)。另外: 1.HRC含意是洛式硬度C标尺, 2.HRC和HB在生产中的应用都很广泛 3.HRC适用范围HRC 20--67,相当于HB225--650 若硬度高于此范围则用洛式硬度A标尺HRA。若硬度低于此范围则用洛式硬度B标尺HRB。布式硬度上限值HB650,不能高于此值。 4.洛氏硬度计C标尺之压头为顶角120度的金刚石圆锥,试验载荷为一确定值,中国标准是150公斤力。布氏硬度计之压头为淬硬钢球(HBS)或硬质合金球(HBW),试验载荷随球直径不同而不同,从3000到31.25公斤力。 5.洛式硬度压痕很小,测量值有局部性,须测数点求平均值,适用成品和薄片,归于无损检测一类。布式硬度压痕较大,测量值准,不适用成品和薄片,一般不归于无损检测一类。 6.洛式硬度的硬度值是一无名数,没有单位。(因此习惯称洛式硬度为多少度是不正确的。)布式硬度的硬度值有单位,且和抗拉强度有一定的近似关系。 7.洛式硬度直接在表盘上显示、也可以数字显示,操作方便,快捷直观,适用于大量生产中。布式硬度需要用显微镜测量压痕直径,然后查表或计算,操作较繁琐。 8.在一定条件下,HB与HRC可以查表互换。其心算公式可大概记为:1HRC≈1/10HB。硬度试验是机械性能试验中最简单易行的一种试验方法。为了能用硬度试验代替某些机械性能试验,生产上需要一个比较准确的硬度和强度的换算关系。实践证明,金属材料的各种硬度值之间,硬度值与强度值之间具有近似的相应关系。因为硬度值是由起始塑性变形抗力和继续塑性变形抗力决定的,材料的强度越高,塑性变形抗力越高,硬度值也就越高。 金属材料硬度对照表 硬度试验是机械性能试验中最简单易行的一种试验方法。为了能用硬度试验代替某些机械性能试验,生产上需要一个比较准确的硬度和强度的换算关系。

不锈钢化学成分标准

301不锈钢牌号1Cr17Ni7 ;301不锈钢化学成分% C:≤0.15 ,Si :≤1.0 ,Mn :≤2.0 ,Cr :16.0~18.0 ,Ni :6.0-8.0,S :≤0.03 ,P :≤0.045 304不锈钢牌号:0Cr18Ni9(0Cr19Ni9);304不锈钢化学成分% C:≤0.08 ,Si :≤1.0 ,Mn :≤2.0 ,Cr :18.0~20.0 ,Ni :8.0~10.0,S :≤0.03 ,P :≤0.045 304L不锈钢牌号:00Cr19Ni10(0Cr18Ni10);304L不锈钢化学成分% C:≤0.03 ,Si :≤1.0 ,Mn :2.0 Cr :18.0~20.0 ,Ni :9.0~13.0,S :≤0.03 ,P :≤0.045 321不锈钢牌号:1Cr18Ni9Ti;321不锈钢化学成分% C:≤0.08 ,Si≤1.0,Mn :≤2.0 ,Cr :17.0~19.0 ,Ni :9.0-13,S :≤0.03 ,P :≤0.045,Ti≤5 302不锈钢牌号:1Cr18Ni9;302不锈钢化学成分% C:≤0.15 ,Si :≤1.0 ,Mn :≤2.0 ,Cr :17-19 ,Ni :8.0-10,S :≤0.03 ,P :≤0.045 303不锈钢牌号:Y1Cr18Ni9;化学成分% C:≤0.15 ,Si :≤1.0 ,Mn :≤2.0 ,Cr :17-19 ,Ni :8.0-10,S :≥0.15 ,P :≤0.20,Mo≤6.0 316不锈钢牌号:0Cr17Ni12Mo2;化学成分% C:≤0.08 Si :≤1.0 Mn :≤2.0 Cr :16.0~18.0 Ni :10.0~14.0 S :≤0.03P :≤0.045Mo≤2.0-3.0 316L不锈钢牌号:00Cr17Ni14Mo2;化学成分% C:≤0.03 Si :≤1.0 Mn :≤2.0 Cr :16.0~18.0 Ni :12.0~15.0 S :≤0.03 P :≤0.045 Mo:2.0~3.0。 310不锈钢化学成分% C:≤0.25 Si :≤1.5 Mn :≤2.0 Cr :24.0~26.0 Ni :19.0~22.0 S :≤0.03 P :≤0.045 310S不锈钢牌号:0Cr25Ni20/1Cr25Ni20Si2;310S不锈钢化学成分% C:≤0.08 Si :≤1.5 Mn :≤2.0 Cr :23.0~26.0 Ni :19.0~22.0 S :≤0.03 P :≤0.045 317L不锈钢牌号:0Cr19Ni13Mo3 ;317L不锈钢化学成分%:C≤ 0.02 N ≤0.14 Cr ≤17.8 Ni ≤12.7 Mo≤ 4.1 309S不锈钢牌号0Cr23Ni13 ;309S不锈钢化学成分:C:≤0.08 ,Si :≤1.0 ,Mn :≤2.0 ,Cr :22-24 ,Ni :12-15,S :≤0.03 ,P :≤0.045 314不锈钢牌号1Cr25ni20Si2;314不锈钢化学成分% :C≤0.25,Si1.5-3.0,Mn≤2.00 ,P ≤0.04,S≤0.03,Ni:19-22,Cr:23-26 321不锈钢牌号:1Cr18Ni9Ti;321不锈钢化学成分% C:≤0.08 ,Si≤1.0,Mn :≤2.0 ,Cr :17.0~19.0 ,Ni :9.0-13,S :≤0.03 ,P :≤0.045,Ti≤5 840的在国内可以用2520的代替,主要是含镍比例高,抗氧化性强;840不锈钢化学成分% : C:≤0.07,Si ≤1.5, Mn ≤2.0, Cr :18.0~22.0,Ni :18~23.0,S≤0.03,P0.045,Al:0.35,Ti:0.31

存储须知 - 不相容的化学品

存储须知–不相容的化学品 中国化学化工论坛翻译 https://www.doczj.com/doc/2b13690789.html,/moreinfo/storage.html 列表为最重要的例子.这些化学品一旦混合,就会剧烈反应.禁止放在一起储存.不相容化合物如果同时扔在垃圾桶里面,可能会引起爆炸.比如, 硝酸和乙醇. 如果垃圾桶里面一个瓶子破了,恰好有一个不相容的化合物存在,则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记住:不相容的废液废品,必须单独存放. 物质不相容与 乙酸氧化铬, 硝酸, 高氯酸, 过氧化物, 高锰酸盐, 乙醇, 乙二醇 乙酸酐含羟基的化合物,乙二醇, 高氯酸 丙酮浓硝酸和浓硫酸, 过氧化氢 乙炔氯, 溴, 氟, 铜, 银, 水银 被激活的碳次氯酸钙, 氧化剂 碱金属水、四氯化碳和其它被卤化的烷, 二氧化碳, 卤素.(不要使用水或泡沫灭火器) 铝所有氧化剂, 酸, 碱, 卤代烃, 过氧化物烷基铝水 氨,液体或气 体 汞, 氯, 次氯酸钙, 碘, 溴, 氟化氢 硝酸铵酸、粉末状的金属、易燃液体、氯酸盐、硝酸盐、硫磺, 颗粒状的有机或可燃材料 苯胺硝酸, 过氧化氢 砷材料任何脱氧剂 迭氮化合物酸 溴参见氯 氧化钙水 活性炭次氯酸钙, 其它氧化剂 氯氨, 乙炔, 丁二烯, 丁烷, 甲烷, 丙烷, 氢, 石油醚, 苯,粉末状金属 氯酸盐氨盐, 酸, 粉末状金属、硫磺, 颗粒状的有机或可燃物质铬(V1) 氧化 物, 铬酸 乙酸, 萘, 樟脑, 丙三醇,石油醚, 乙醇, 易燃液体 铜乙炔, 过氧化氢 异丙基苯过氧 化物 酸, 有机和无机 氰化物酸 易燃液体硝酸铵, 铬(vi) 氧化物, 过氧化氢, 硝酸,过氧化钠, 卤素, 铬酸. 氟不能与任何物质接触 肼,联氨过氧化氢, 硝酸, 其他氧化剂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名称:甲缩醛编制标准:GB/T 16483、GB/T 17519 修订日期:2015年7月25日SDS编号:PX-SDS-001 编制日期:2010年8月15日版本:A/3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甲氧基甲烷;甲缩醛; 化学品英文名称:dimethoxymethane; Methylal 生产企业名称:XXX化工(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XXXXXXXXXXXXXXXXXXX 邮编:518122 联系电话:0传真:0 电子邮件地址 企业应急电话:0755-XXXXXXXX 国家化学事故应急电话:0532- 产品推荐用途:广泛应用于化妆品、药品、家庭用品、工业汽车用品、皮革上光剂、清洁剂、橡胶工业、油漆、油墨等产品中,是降低对大气污染的环保产品。 产品限制用途:无资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高度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爆炸。对粘膜有刺激性,有麻醉作用。 GHS危险类别: 易燃液体类别2 急性毒性-吸入类别5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 严重眼晴损伤/眼晴刺激性类别2A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3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说明:H225高度易燃液体和蒸 气。 H333吸入可能有害。

H315造成皮肤刺激。 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 H402对水生生物有害。 防范说明: 【一般防范】P101如需就医:请随身携带产品容器或标签。 P102放在儿童无法触及之处。 P103使用前请阅读标签。 【预防措施】P210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 P233保持容器密闭。 P240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如果静电敏感材料准备用于再填装。 ---如果产品极易挥发,可造成周围空气危险。 P241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使用本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镜/戴防毒面具。 【事故响应】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 清洗皮肤/淋浴。 P304+P340如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并保持呼吸顺畅的 姿势休息。 P305+P351+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睛,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32+ P313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70+P378火灾时:使用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安全贮存】P403+P233 存放于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容器密闭。 P403+P235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低温。

301系列不锈钢化学成分

SUS301不锈钢-1Cr17Ni7 不锈钢材质性能及用途介绍 SUS301(L)-1Cr17Ni7对比304含有低Ni,Cr及高N成分,301 不锈钢在形变时呈现出明显的加工硬化现象。 被用于要求较高强度的各种场合。根据粗压延可以达到的高强度化,对比Steel Al有优秀的高温强度,抗疲劳强度及耐腐蚀性,使用在电车上达到重量轻,优秀的稳定性及经济性(301L) 化学成分:(单位:wt%) 规格 C Si Mn P S Cr Ni 其他 TYPE 301 ≤0.15≤1.00≤2.00≤0.045 ≤0.03016.0~18.0 6.0~8.0 TYPE 301L ≤0.030≤1.00≤2.00≤0.045≤0.03018.0~20.0 8.0~10.5 N≤0.02 301特性及用途: 钢种特性用途 SUS301 与304钢相比,Cr、Ni含量少,冷加工 时抗拉强度和硬度增高,无磁性,但冷 加工后有磁性。 列车、航空器、传送带、车辆、螺栓、弹簧、筛 网 SUS301(L) 对比301耐腐蚀性优秀保温饭盒、保温瓶、SINK BOWL、燃气、BURNER 部件电车,有轨车辆内外装 机械性能: 规格YS(Mpa)TS(Mpa)EL(%)Hv TYPE 301 ≥205≥520≥40≤218 TYPE 301L ≥215≥550≥45≤218 —相对304含有低Ni,Cr及高N成分,经过粗压延可以达到高强度化 —相对碳钢,铝有优秀的高温强度,抗疲劳强度及耐腐蚀性,使用在电车上可以减轻重量 ● 简介 301是一种亚稳奥氏体不锈钢,在充分固溶的条件下,具有完全奥氏体组织。在奥氏体不锈钢中,301是最易冷变形强化的钢种,通过冷变形加工可使钢的强度、硬度提高,并且保留足够的塑、韧性,加之此钢在大气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耐锈性,但在还原性介质耐蚀性欠佳,在酸碱盐等化工介质耐蚀性较差,因此不推荐用于腐蚀苛刻的环境。301主要以冷加工状态应用于承受较高负荷,又希望减轻装备重量和不生锈的设备部件。此外,此钢在受外力撞击时易产生加工硬化可吸收更多的撞击能量,对设备和人员将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 特性及使用用途

不锈钢材料化学成分对照表

不锈 钢 材 料化学 化学成分%类型钢号牌号 CCrNiMnPSMoSiCuN 其它 201不锈钢 化学成分 1Cr17Mn6 Ni5N ≤0.15 16.0-1 8.0 3.50-5. 50 5.50- 7.50 ≤0.060≤0.030-≤1.00-≤0.25- 201L 不锈 钢化学成 分 03Cr17Mn 6Ni5N ≤0.030 16.0-1 8.0 3.50-5. 50 5.50- 7.50 ≤0.060≤0.030≤1.00≤0.25 202不锈钢 化学成分 1Cr18Mn8 Ni5N ≤0.15 17.0-1 9.0 4.0-6. 00 7.50-10 .00 ≤0.060≤0.030≤1.00-≤0.25- 204不锈钢 化学成分 03Cr16Mn 8Ni2N ≤0.030 15.0-1 7.0 1.50-3. 50 7.0-9. 00 0.15-0. 30 国内研制 1Cr18Mn1 0Ni5Mo3N ≤0.10 17.0-1 9.0 4.0-6. 00 8.50-12 .00 2.80- 3. 50 0.20-0. 30 前苏联 2Cr13Mn9 Ni4 0.15-0. 25 12.0-1 4.0 3.70-5. 00 8.0-10 .00 奥 国内研制 2Cr15Mn1 5Ni2N 0.15-0. 25 14.0-1 6.0 1.50-3. 00 14.0-1 6.0 0.15-0. 30 1Cr18Mn1 0Ni5Mo3N ≤0.15 17.0-1 9.0 4.0-6. 00 8.50-12 .00 ≤0.060≤0.0302.8-3.5≤1.00- 0.20-0. 30 - 氏 301不锈钢 化学成分 1Cr17Ni7≤0.15 16.0-1 8.0 6.0-8. 00 ≤2.00≤0.065≤0.030-≤1.00--- 302不锈钢 化学成分 1Cr18Ni9≤0.15 17.0-1 9.0 8.0-10 .00 ≤2.00≤0.035≤0.030-≤1.00--- 体 303不锈钢 化学成分 Y1Cr18Ni 9 ≤0.15 17.0-1 9.0 8.0-10 .00 ≤2.00≤0.20≤0.0301)≤1.00--- 型 303se 不锈 钢化学成 分 Y1Cr18Ni 9Se ≤0.15 17.0-1 9.0 8.0-10 .00 ≤2.00≤0.20≤0.030-≤1.00-- Se ≥ 0.15 304不锈钢 化学成分 0Cr18Ni9≤0.07 17.0-1 9.0 8.0-10 .00 ≤2.00≤0.035≤0.030-≤1.00--- 304L 不锈 钢化学成 分 00Cr19Ni 10 ≤0.030 18.0-2 0.0 8.0-10 .00 ≤2.00≤0.035≤0.030-≤1.00--- 304N1不锈 钢化学成 分 0Cr19Ni9 N ≤0.08 18.0-2 0.0 7.0-10 .50 ≤2.00≤0.035≤0.030-≤1.00- 0.10- 0. 25 -

德国化学成分牌号与din系统的数字材料号对照表

QUALITY OUTLINE Following is a brief summary of available types of quality. Types not listed can be made available upon request.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us! Cold working steels

MATERIAL NO.DESCRIPTION/DIN AISI/SAE/ASTM OSSENBERG W 1WO 10 Extra1.1545C 105 W 1 W 11.1645C 105 W 2WO 10 Prima 10451.1730C 45 WWO 3 1.1740WO 5C 60 W 1.2056KP 690 Cr 3 NSZ1.2063145 Cr 6 L 3102 Cr 61.2067NSK D 3X 210 Cr 12ESC1.2080 420BPS 2X 42 Cr 131.2083 62 SiMnCr 4SPCR1.2101 KLS125 CrSi 51.2109 MNC105 MnCr 41.2127 5120BPS21 Mn Cr 51.2162 ESW1.2201X 165 CrV 12 1.2206Wo 120140 CrV 1 31 CrV 31.22081.2208 L 21.2210115 CrV 3CRV 1.224151 CrV 4OV 1.224259 CrV 4OVH 61 CrSiV 51.2243GBV 6 1.224838 SiCrV 6GBN 45 SiCrV 6GBV1.2249 85 CrMo 71.23041.2304 X 64 CrMo 14BSC1.2319 X 6 CrMo 4BPS 71.2341 27 CrMoV 6 121.23531.2353 S 750 CrMoV 13 141.23571.2357 1.23581.235860 CrMoV 18 5 A 2EPS 521.2363X 100 CrMoV 51 M 501.2369EPS 6981 MoCrV 42 16 1.2376BSC 2X 96 CrMoV 12 1.2378X220 CrVMo122ESV 2 D 21.2379ESMo 2 X155 CrVMo121 ESV 2 Sonder1.2378.10 74 CrW 1WO 4101.2410 UVW1.2419105 WCr 6 D 61.2436ESSX 210 CrW 12 115 W 81.24421.2442 X 130 W 5SS 5111.2453

化学品MSDS

氢氧化钠 a.产品名称:氢氧化钠 b.推荐使用化学物质和在使用之上的限制:化学成品 a.危害分类:皮肤腐蚀剂 b.标签元素包括预防声明 ●图标 ●信号词:危险 ●危害声明:引起严重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 ●预防声明: 请使用耐酸碱橡胶手套,空气呼吸器,护目镜,及防护服。 如接触皮肤: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操作后请彻底洗手。 脱掉被污染的衣物在使用前需清洗。 产品描述:火碱;苛性钠;烧碱;苛性碱;固碱 产品代码:—— a.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b.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c.摄取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d.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e.最重要的剧烈的延时的症状/影响:无 f.内科医师注意:暂无 a.适当的(和不适当的)灭火材料 使用雾状水、砂土灭火。 b.化学引起的特定危害(如危害的燃烧产品) 燃烧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c.特别的防护设备和消防员预防 穿耐酸碱防护服及化学安全防护面罩。

使用耐酸碱橡胶手套,空气呼吸器,护目镜,安全鞋及耐酸碱防护服。脱掉被污染的衣物并且在工作间隙及工作结束前都洗手。 b.环境保护措施: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c.泄露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洁清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 密闭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b.安全储存条件(包括不相容品)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内湿度最好不大于85%。包装必须密封, a.暴露限值 没有规定 b.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c.个人保护 ●防护呼吸系统: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使用化学安全护目镜 ●手防护:使用耐酸碱橡胶手套 a.外观(物理状态,颜色,等):半透明片状固体 b.气味:无味 c.气味极限:暂无 d.pH:碱性 e.熔点/凝固点:318.4℃ f.沸点和沸腾范围:1330℃ g.闪点:—— h.蒸发速率(乙酸正丁酯=1)可忽略 i.可燃性:不可燃物 j.上/下燃或爆炸极限:暂无 k.蒸汽压:0.13kPa(739℃) l.溶解度: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 m.蒸汽密度:暂无 n.比重:3.13(水=1) o.分配系数:辛醇/水暂无

金属材料相关标准对照表

金属材料力学相关标准 GB/T10623—89 金属力学性能试验术语 GB/T 2975—82 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 GB/T 6396-95 复合钢板力学工艺性能试验方法 HB 5431—89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数据表达准则 HB 5488—91 金属材料应力一应变曲线测定方法 GB/T6401—86 铁素体奥氏体型双相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 GB/T 13305—91 奥氏体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方法 GB/T 5225—85 金属材料定量相分析x射线衍射K值法 GB/T 8360—87 金属点阵常数的测定方法x射线衍射仪法 GB/T 8362—87 金属残余奥氏体定量测定x射线衍射仪法 GB/* 5056—85 钢的临界点测定方法(膨胀法) GB/* 5057—85 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图的测定方法(膨胀法) GB/T 5058—82 钢的等温转变曲线图的测定方法(磁性法) CB/T 6526—86 自熔合金粉末固一液相线温度区间的测定方法 GB/T 4160—84 钢的应变时效敏感性试验方法(夏比冲击法) GB/T15757—95 表面缺陷术语 GB/T 2523—90 冷轧薄钢板(带)表面粗糙度测定方法 GB/* 6061—85 轮廓法测量表面粗糙度的仪器术语 GB/T13390—92 金属粉末比表面积的测定氮吸附法 GB/T11107—89 金属及其化合物粉末比表面积和粒度测定空气透过法 GB/T1423—78 贵金属及合金密度测试方法 GB/T 8653—88 金属杨氏模量、弦线模量、切线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静态法)

GB/T 4157—84 金属材料高温弹性模量测定方法圆盘振子法 GB/T 2105—91 金属材料杨氏模量、切变模量及泊松比测定方法(动力学法) CB/T13301—91 金属材料电阻应变灵敏系数试验方法 GB/T13012—91 钢材直流磁性能测定方法 GB 5027—85 金属薄板塑性应变比(γ值)试验方法 GB/T6397—86 金属拉伸试验试样 GB/T 228—87 金属拉伸试验法 GB/T 3076—82 金属薄板(带)拉伸试验方法 GB/T 4338—95 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 GB/T 3652—83 金属管材高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13239—91 金属低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6395—86 金属高温拉伸持久试验方法 GB 5028—85 金属薄板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值)试验方法 GB 8358—86 钢丝绳破断拉伸度试验方法 HB 5280—84 铝箔拉伸试验方法 GB/T 7314—87 金属压缩试验方法 GB/T14452—93 金属弯曲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B/T 232—88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GB/T235-88 金属反复弯曲试验方法(厚度等于或小于3mm薄板及带材)GB/T238-84 金属线材反复弯曲实验方法 GB/T4158-84 金属艾氏冲击试验方法 GB2106-80 金属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验方法 GB/T229-94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 GB/T12778-91 金属夏比冲击断口测定方法 GB4159-84 金属低温夏比冲击试验方法

钢材化学成份及性能对照表新.docx

牌号 SPHC DD11 (StW22) SPCC St12(DCO1 ) DC04 St37-2G St44-3G St52-3G SS330 SS400 SS540 St33 S235JR (ST37-2) S355J0 (St52-3) SPHT1 SPHT2 SPHT3 SAPH310 SAPH370 SAPH400 SAPH440 QSTE340 QSTE380 QSTE420 QSTE460 QSTE500 B440QZR B480QZR Q195 Q215A Q215B Q235A Q235B Q235C Q235D SAE1008 SAE1010 SAE1020 SAE1022 10 20 45 37Mn5 40Cr Q345B (16Mn) Q345C (16MnAl) 25Mn 常用材料化学成份及机械性能对照表 化学成份( %)机械性能 伸长率 C Si Mn S P Alt屈服强度 Mpa抗拉强度 Mpa( % ) ≤ 0.15≤0.05≤0.60≤0.035≤ 0.035≥ 0.010------≥ 270≥27 ≤ 0.12≤0.05≤0.60≤0.035≤ 0.035≥ 0.010170 ~ 360≤ 440≥22 ≤ 0.15------≤0.60≤0.025≤ 0.10------------≥ 270≥25 ≤ 0.10------≤0.50≤0.025≤ 0.035≥ 0.015140 ~ 280≥ 270≥24 ≤ 0.08------≤0.40≤0.020≤ 0.025≥ 0.015130 ~ 210≥ 270≥34 ≤ 0.17------≤1.00≤0.030≤ 0.035≥ 0.015≥215360 ~ 510≥20 ≤ 0.20------≤1.30≤0.030≤ 0.035≥ 0.015≥245430 ~ 580≥18 ≤ 0.20------≤1.60≤0.030≤ 0.035≥ 0.015≥325510 ~ 680≥16 ≤ 0.15≤0.30≤0.95≤0.035≤ 0.035------≥205330 ~ 430≥26 ≤ 0.21≤0.30≤1.40≤0.035≤ 0.035------≥245400 ~ 510≥21 ≤ 0.30≤0.25≤1.60≤0.035≤ 0.035------≥400≥ 540≥16 ------------------≤0.040≤ 0.040------≥185310 ~ 540≥10 ≤ 0.17≤0.35≤1.40≤0.035≤ 0.035------≥235360 ~ 510≥17 ≤ 0.20≤0.55≤1.60≤0.030≤ 0.030------≥355510 ~ 680≥14 ≤ 0.10≤0.35≤0.50≤0.035≤ 0.035------------≥ 270≥30 ≤ 0.18≤0.35≤0.60≤0.035≤ 0.035------------≥ 340≥25 ≤ 0.25≤0.350.30 ~0.90≤0.035≤ 0.035------------≥ 410≥20 ≤ 0.10≤0.30≤0.50 ≤0.035≤ 0.035 ≥185≥ 310≥33 ≤0.75≥225≥ 370≥32 ≥ 0.010 ≤ 0.21≤0.30≤1.40≥255≥ 400≥31 ≤0.025≤ 0.030 ≤1.50≥305≥ 440≥29 ≤1.30≥340420 ~ 540≥19 ≤ 0.12≤0.50 ≤1.40 ≤0.025≤ 0.030 Nb ≤ 0.09≥380450 ~ 590≥18 ≤1.50V ≤0.20≥420480 ~ 620≥16 ≤1.60 Ti ≤ 0.15 ≥460520 ~ 670≥14 ≤1.70≥500550 ~ 700≥12 ≤ 0.12≤0.50≤1.30≤0.025≤ 0.030 ------ ≥320440 ~ 570≥15 ≤ 0.16≤0.50≤1.50≤0.035≤ 0.030≥355480 ~ 580≥21 ≤ 0.12≤0.30≤0.50≤0.040≤ 0.035------≥195315 ~ 430≥33 ≤ 0.15≤0.35≤1.20≤0.050≤ 0.045------≥215335 ~ 450≥31 ≤ 0.15≤0.35≤1.20≤0.050≤ 0.045------≥215335 ~ 450≥31 ≤ 0.22≤0.35≤1.40≤0.050≤ 0.045------≥235370 ~ 500≥26 ≤ 0.20≤0.35≤1.40≤0.045≤ 0.045------≥235370 ~ 500≥26 ≤ 0.17≤0.35≤1.40≤0.040≤ 0.040------≥235370 ~ 500≥26 ≤ 0.17≤0.35≤1.40≤0.035≤ 0.035------≥235370 ~ 500≥26 ≤ 0.10≤0.15≤0.50≤0.020≤ 0.020------ 180Mpa 热轧320Mpa 热轧28% 热轧 0.08 ~ ------0.30 ~0.60≤0.035≤ 0.035------ 0.13/300Mpa 冷拉/370Mpa 冷拉/20% 冷拉 0.18 ~ ------0.30 ~0.60≤0.030≤ 0.050------210Mpa 热轧380Mpa 热轧25% 热轧 0.23/350Mpa 冷拉/460Mpa 冷拉/15% 冷拉 0.18 ~ ≤0.150.70 ~1.00≤0.025≤ 0.030------ 0.23 ≥490≥ 36027% 0.17 ~ 0.07 ~0.35 ~0.65≤0.035≤ 0.035------------360 ~ 460≥20 0.130.37 0.17 ~0.17 ~0.35 ~0.65≤0.035≤ 0.035------------420 ~ 530≥24 0.230.37 0.42 ~0.17 ~ 0.50 ~0.80≤0.035≤ 0.035------------≥ 590≥14 0.450.37 0.34 ~0.20 ~ 1.25 ~1.50≤0.015≤ 0.020------------≥ 720≥18 0.390.35 0.37 ~0.17 ~0.50 ~0.80≤0.035≤ 0.035------------≥ 720≥14 0.440.37 ≤ 0.20≤0.50≤1.70≤0.035≤ 0.035------≥345470 ~ 630≥24 ≤ 0.20≤0.50≤1.70≤0.030≤ 0.030≥ 0.015≥345470 ~ 630≥24 0.22 ~0.17 ~ 0.70 ~1.00≤0.035≤ 0.035------------≥ 530≥20 0.290.37 标准 BQB302 BQB402 BQB403 BQB410 BQB303 BQB310 GB/T70 SAE J1397 GB/T69 9 兴澄标 准 GB/T307 7 GB/T159 1 GB/T69 9

金属硬度对照表

硬度对照表 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它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常用的 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1. 布氏硬度( HB ) 以一定的载荷 ( 一般 3000kg ) 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 10mm )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 (HB) ,单位为公斤力 /mm2 (N/mm2) 。 2. 洛氏硬度( HR ) 当 HB>450 或者试样过小时,不能采用布氏硬度试验而改用洛氏硬度计量。它是用一个顶角120 °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 1.59 、 3 .18mm 的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的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根据试验材料硬度的不同,分三种不同的甓壤幢硎荆 ?HRA :是采用 60kg 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极高的材料 (如硬质合金等)。 HRB :是采用 100kg 载荷和直径 1.58mm 淬硬的钢球,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较低的材料(如退火钢、铸铁等)。 HRC :是采用 150kg 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很高的材料(如淬火钢等)。 3 维氏硬度( HV ) 以 120kg 以内的载荷和顶角为136 °的金刚石方形锥压入器压入材料表面,用材料压痕凹坑的表面积除以载荷 值,即为维氏硬度值 (HV) 。 根据德国标准 DIN50150, 以下是常用范围的钢材抗拉强度与维氏硬度、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的对照表。

硬度试验是机械性能试验中最简单易行的一种试验方法。为了能用硬度试验代替某些机械性能试验,生产上需要一个比较准确的硬度和强度的换算关系。 实践证明,金属材料的各种硬度值之间,硬度值与强度值之间具有近似的相应关系。因为硬度值是由起始塑性变形抗力和继续塑性变形抗力决定的,材料的强度越高,塑性变形抗力越高,硬度值也就越高。 下面是本站根据由实验得到的经验公式制作的快速计算器,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在要求数据比较精确时,仍需要通过试验测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