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挥发物气体分类
- 格式:pdf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14
挥发性有机物包括哪些物质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一种对人健康有害的气体,按化学结构可划分哪些分类呢。
VOCs包括五大类: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卤烃类、含氧有机化合物(醇、醛、酮、酚、醚、酸、酯等)、含氮有机化合物(胺类、氰类、腈类等)、含硫有机化合物(硫醇、硫醚)等。
挥发性有机物,常用VOCs表示,它是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三个词第1个字母的缩写,总挥发性有机物有时也用TVOC来表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是在常温下,沸点50℃z260℃的各种有机化合物。
在我国,VOCs是指常温下饱和蒸汽压大于70Pa、常压下沸点在260℃以下的有机化合物,或在20℃条件下,蒸汽压大于或者等于10Pa且具有挥发性的全部有机化合物。
通常分为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简称NMHCs)、含氧有机化合物、卤代烃、含氮有机化合物、含硫有机化合物等几大类。
VOCs参与大气环境中臭氧和二次气溶胶的形成,其对区域性大气臭氧污染、PM2.5污染具有重要的影响。
大多数VOCs具有令人不适的特殊气味,并具有毒性、刺激性、致畸性和致癌作用,特别是苯、甲苯及甲醛等对人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VOCs是导致城市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前体物,主要来源于煤化工、石油化工、燃料涂料制造、溶剂制造与使用等过程。
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分类一、从物理性质来划分1、挥发性有机物VOCs (沸点在170°C以下)挥发性有机物一-般是指沸点在200°C之内,蒸气压≥0. 1mm Hg,分子量范围约在16~ 250 amu的有机物,这类污染物在空气中主要以气体状态存在,在水中趋向于向大气中扩散。
主要的化合物:卤代烃、苯系物。
前处理方法:采用吹扫捕集(P&T) ,顶空方法(HS) ,空气采用吸附剂、气体采祥袋、数码罐采样。
挥发性有机物的定义:国际标准ISO 4618/1-1998和德国DIN 55649- -2000标准对VOC 的定义:原则上,在常温常压下,任何能自发挥发的有机液体和/或固体。
同时,德国DIN 55649-2000标准在测定V0C含量时,又做了-个限定,即在通常压力条件下,沸点或初馏点低于或等于250"C的任何有机化合物。
世界卫生组织(WHO) :动点有在配的化念物金湿下馆和蒸气压超过13 39在常温下双源气部式存在于空中。
有机物为挥发性有机物(VOCs)。
美国:常温条件下饱和蒸汽压大于10 Pa,标准大气压下沸点小于260 c,而且碳原子个数等于或小于15的有机物。
欧盟:在欧盟国家空气污染排放限值指令(EU National Emissions Ceilings Directive, 2001/81/EC) VoCs被定义为除了甲烷以外在光照条件下能够与氮氧化物(NOX) 反应生成光化学氧化剂的有机物。
中国:挥发性有机物是指常温下饱和蒸汽压大于133.32Pa、常压下沸点在50- -260"C的有机化合物,或在常温常压下任何能挥发的有机物固体或液体。
不同定义的异同点这些定义有相同之处,但也各有侧重。
如美国的定义,对沸点初馏点不作限定,强调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
不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就叫作豁免溶剂,如丙酮、四氯乙烷等。
而世界卫生组织则对沸点或初馏点作限定,不管其是否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与检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大量的化学物质被排放到大气中,其中包括挥发性有机物(VOCs)。
VOCs是一类具有高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来源包括燃烧排放、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油漆和溶剂等。
VOCs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对空气中的VOCs进行分析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VOCs的主要组成包括芳烃类、醇类、酮类、醛类和烃类等。
这些化合物在大气中具有较高的活性,可与氮氧化物和太阳光相互作用,形成臭氧和其他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
对空气中VOCs的分析与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VOCs的主要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技术(GC-FID)、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技术(GC-ECD)和气相色谱-电离检测技术(GC-NCI)。
GC-MS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分析方法,其通过气相色谱将混合的化合物分离,并通过质谱仪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GC-FID技术可以对样品中的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而GC-ECD和GC-NCI则主要用于对卤代烷烃和硅烷等化合物的检测。
在空气中VOCs的检测过程中,首先需要采集大气样品并对其进行预处理。
常用的大气样品采集方法包括固相微萃取(SPME)、吸附管采样和泵式采样等。
接着,将采集到的样品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再通过相应的检测技术进行分析,得出VOCs的种类和浓度信息。
在实际的环境监测中,VOCs的检测通常需要考虑到样品中复杂的成分以及低浓度下的分析。
需要选用灵敏度高、分辨率好的仪器进行分析,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样品预处理的方法和分析过程中的干扰物的去除。
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除了空气中VOCs的分析检测外,我们还需要对其造成的健康和环境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据统计,VOCs是导致室内空气污染和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挥发性有机物标准气体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指在常温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可以在大气中形成臭氧和细颗粒物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对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和控制已成为环境保护和公共健康领域的重要课题。
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装饰、家居用品等多个领域。
在工业生产中,挥发性有机物通常来自溶剂使用、燃烧排放等过程;在交通运输中,汽车尾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是主要来源;在建筑装饰和家居用品中,涂料、胶水、清洁剂等产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释放也是重要的污染源。
因此,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标准气体进行监测和控制,对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标准气体监测,国际上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标准和方法。
例如,美国环保署(EPA)发布了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要求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欧盟委员会也颁布了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指令,要求成员国在工业、交通等领域对挥发性有机物进行监测和控制。
这些标准和方法为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和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政策依据。
在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中,标准气体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标准气体是指成分和浓度均已知,并且具有可追溯性的气体,它们可以用于校准分析仪器、验证监测方法、评估环境风险等。
在挥发性有机物监测中,标准气体的准备和应用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方法进行,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更好地应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挑战,需要加强标准气体的研发和生产。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标准气体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标准气体的成分和浓度符合要求。
其次,需要加强标准气体的可追溯性和认证,提高标准气体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最后,需要加强标准气体的使用指南和技术培训,提高使用者对标准气体的正确使用和应用水平。
综上所述,挥发性有机物标准气体的监测和控制对环境保护和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加强标准气体的研发和生产,提高标准气体的质量和可信度,为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和控制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政策保障。
大气污染物的分类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了解大气污染物的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这个问题。
大气污染物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硫化物、一氧化碳和臭氧。
1. 颗粒物颗粒物是大气中可悬浮的微小固体或液体颗粒。
它们的大小可以从纳米到微米不等。
主要来源包括燃烧过程、工业排放、道路尘埃和自然灾害等。
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较大,特别是细颗粒物(PM2.5)会导致呼吸系统问题和心血管疾病。
2. 挥发性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一类易挥发的碳氢化合物。
它们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燃烧、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和溶剂使用等。
VOCs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还是臭氧的前体物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主要组成部分。
3. 氮氧化物氮氧化物(NOx)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
它们主要来自于燃烧过程,例如汽车尾气和工厂排放。
氮氧化物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环境都有害。
在大气中,它们还会与其他气体和颗粒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臭氧和酸雨等二次污染物。
4. 硫化物硫化物是指含有硫的化合物,包括二氧化硫(SO2)和硫化氢(H2S)。
它们主要来自于燃煤和石油、工业排放以及火山喷发等自然源。
硫化物会导致酸雨、大气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的形成,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5.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它主要来自于不完全燃烧,例如汽车尾气和燃煤排放。
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健康危害较大,会导致中毒,影响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
6. 臭氧臭氧是大气中的一种有害气体。
它主要来自于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阳光下的光化反应。
臭氧是地面和高层大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对于地表有害,但臭氧在平流层起到了保护地球免受紫外线辐射的作用。
地面臭氧对人体的影响包括呼吸道问题、眼睛刺激和植物受损等。
总结:大气污染物的分类包括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硫化物、一氧化碳和臭氧。
vocs物质含量名称
VOCs是英文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缩写,中文翻译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是指在常温、常压下具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可以在空气中形成蒸汽并被人们吸入到肺部。
VOCs的物质含量通常指的是这些化合物在空气、水、土壤或其他介质中的浓度或含量。
VOCs包括多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它们可以根据其化学性质、来源、用途和环境影响进行分类。
一些常见的VOCs 物质包括:
1.芳香烃:如苯、甲苯、二甲苯等,这些化合物通常来源于石油和天然气产品,广泛用于溶剂、香料、塑料和树脂生产。
2.脂肪烃:如戊烷、己烷、庚烷等,主要来源于石油和天然气,用作燃料和溶剂。
3.醇类:如甲醇、乙醇、异丙醇等,它们在工业中用作溶剂,也可用作燃料。
4.酮类:如丙酮、丁酮等,主要用于溶剂和塑料生产。
5.酸类:如甲酸、乙酸等,某些酸类物质可挥发,并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
6.酯类:如乙酸乙酯、丁酸乙酯等,广泛用于香料和溶剂。
7.其他含氧有机化合物:如甲醛、乙醛、乙二醇等,它们在空气中可形成气溶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影响。
VOCs的物质含量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和评估,包括气相色谱法、质谱法、红外光谱法等分析技术。
在环境监测和工业生产中,对VOCs的物质含量进行准确测量对于评估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至关重要。
1. VOCs的定义VOCs的学术定义:是指在正常状态下(20℃,101.3kPa),蒸气压在0.1mmHg(13.3Pa)以上沸点在260℃(500℉)以下的有机化学物质。
2.VOCs的特性●均含有碳元素,还含有H、O、N、P、S及卤素等非金属元素。
●熔点低,易分解,易挥发,均能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在阳光下产生光化学烟雾。
●常温下,大部分为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或特殊气味。
●大部分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种类达数百万种,大部分易燃易爆,部分有毒甚至剧毒。
●相对蒸气密度比空气重。
3.VOCs的分类VOCs按其化学结构,可以分为:烃类(烷烃、烯烃和芳烃)、酮类、酯类、醇类、酚类、醛类、胺类、腈(氰)类等。
4.常见VOCs的理化性质所列部分VOCs选自GBZ2.1《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VOCs的主要危害1.总体危害(1)危害环境①在阳光和热的作用下参与氧化氮反应形成臭氧,导致空气质量变差并且是夏季光化学烟雾、城市灰霾的主要成分;②VOCs是形成细粒子(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质,大气中VOCs在PM2.5中的比重占20%~40%左右,还有部分PM2.5由VOCs转化而来;③VOCs大多为溫室效应气体--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升温。
(2)危害健康①刺激性&毒性VOCs超过一定浓度时,会刺激人的眼睛和呼吸道,使皮肤过敏、咽痛与乏力;VOCs很容易通过血液-大脑的障碍,损害中枢神经;VOCs伤害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
②致癌性、致畸作用和生殖系统毒性2.常见毒性VOCs的具体危害注:皮:指因皮肤、黏膜和眼睛直接接触蒸气、液体和固体,通过完整的皮肤吸收引起的全身效应敏:指已被人或动物资料证实该物质可能有致敏作用G1:指国际癌症组织(IARC)确认为致癌物;G2B:指为可疑人类致癌物3.常见毒性VOCs的容许浓度注:①中国职业接触限值悉依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
燃气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介绍燃气燃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能源利用方式,它可以为我们提供温暖、照明和烹饪等生活所需。
然而,燃气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对我们的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燃气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
一、一氧化碳燃气燃烧产生的最主要有害气体之一就是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但是对人体却有着严重的危害。
当我们在密闭的空间中使用燃气燃烧器具时,如果燃烧不完全,就会产生一氧化碳,长时间吸入一氧化碳会导致头痛、恶心、乏力甚至中毒死亡。
二、二氧化硫除了一氧化碳,燃气燃烧还会产生二氧化硫这种有害气体。
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体,吸入过量的二氧化硫会损害呼吸道,引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长期接触二氧化硫还会导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三、氮氧化物在燃气燃烧的过程中,还会产生氮氧化物这种有害气体。
氮氧化物对大气环境有着严重的污染作用,它会参与臭氧的生成,进而对臭氧层造成破坏,加速全球变暖的进程。
此外,氮氧化物还会形成酸雨,危害植物生长和土壤质量。
四、苯、甲苯等有机物除了上述几种主要的有害气体外,燃气燃烧还会产生一些有机物,如苯、甲苯等。
这些有机物对健康和环境同样造成危害,它们会引起呼吸道疾病、过敏反应等。
苯、甲苯等有机物还对大气环境有着不良影响,加重大气污染程度。
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此外,燃气燃烧还会产生一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易挥发到空气中,对大气环境有着不利影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来自于燃料或涂料等中的挥发性成分,在燃烧过程中被释放到空气中。
这些有机化合物会造成臭氧层破坏、光化学烟雾等问题。
六、光化学烟雾燃气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会形成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害处,它会加重空气污染程度,对呼吸系统和皮肤造成危害。
长期暴露在光化学烟雾中会导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七、颗粒物燃气燃烧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颗粒物,这些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会造成雾霾和空气污染。
挥发性有机物有哪些挥发性有机物是一类在常温下能够迅速转化为气态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具有高挥发性和易揮发的特点,是造成空气污染和健康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
挥发性有机物包括了众多的化学物质,涵盖了多个领域,如化工、石油、能源、农业和生活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一些常见的挥发性有机物。
1. 苯:苯是一种无色有毒气体,化学式为C6H6。
它广泛用于溶剂、橡胶和塑料制造中。
苯的挥发性非常高,容易进入空气中并产生有害的空气污染。
长时间暴露在苯中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肝脏等器官的损害。
2. 甲苯:甲苯是一种无色液体,化学式为C6H5CH3。
它是许多溶剂和化学产品的重要成分之一。
甲苯具有较高的挥发性,散发出刺激性气味。
长期接触甲苯可能导致头痛、头晕、视力模糊和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3. 乙醇:乙醇是一种无色液体,化学式为C2H5OH。
它是最常见的酒精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印刷、油漆和清洁剂等领域。
乙醇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容易引起浓度较高的室内空气污染。
长时间吸入乙醇蒸气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引起头晕、呕吐和肝脏问题。
4. 二甲苯:二甲苯是一种无色液体,化学式为C6H4(CH3)2。
它是重要的工业溶剂,广泛用于油漆、胶水和塑料制造。
二甲苯的挥发性极高,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
长期接触二甲苯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呼吸系统刺激和肺功能下降。
5. 甲醛:甲醛是一种无色气体,化学式为CH2O。
它是一种常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用于家居建材、装饰、家具和纺织品中,也是室内空气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甲醛环境中可能引起眼睛刺激、呼吸道不适、咳嗽和皮肤过敏。
6. 氯仿:氯仿(化学式CHCl3)是一种无色液体,在医药和化学实验中广泛使用。
它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和刺激性气味。
长期接触氯仿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肝脏损害和迷惑行为。
7. 甲苯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化学式C12H20N2O4)是一种透明液体,常用于涂料、胶水和塑料制造。
森羽鹏腾挥发性有机物(VOCs)废气治理方案VOCs:是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由于挥发性有机物活性强,在温度高、强光照射下,极易与氮氧化物发生光化学反应,让细粒子污染渐趋严重,是灰霾天气频发的“元凶”之一。
一、挥发性有机物(VOCs)废气危害:在短时间内人们感到头痛、恶心、呕吐、四肢乏力;严重时会抽搐、昏迷、记忆力减退。
VOCs伤害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
二、挥发性有机物(VOCs)废气的种类:烷类、芳烃类、烯类、卤烃类、酯类、醛类、酮类和其他。
三、挥发性有机物(VOCs)废气主要来源:(1)有机溶液,如油漆.含水涂料,黏合剂.化妆品.洗涤剂等。
(2)建筑材料,如人造板.泡沫隔热材料.塑料板材等。
(3)室内装饰材料,如壁纸。
其他装饰品等。
(4)纤维材料,如地毯.挂毯和化纤窗帘。
(5)办公用品,如油墨.复印机.打印机等。
(6)设计和使用不当的通风系统等。
(7)家用燃料和烟叶的不完全燃烧。
(8)人体排泄物。
(9)来自室外的工业气体.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等等四、挥发性有机物(VOCs)废气的种类:具有容易燃烧、容易爆炸、有毒害、不能够溶解在水里面、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里面、处理困难程度比较大的特点。
五、挥发性有机物(VOCs)废气治理方法:光催化纳米离子法除味技术:森羽鹏腾结合国际上最先进的研究成果,自行开发、研制了“紫外光催化纳米离子活性氧废气净化设备”。
该设备采用光催化纳米离子法除味技术,结合了活性氧技术。
利用高能非平衡等离子体脉冲放电技术,可在瞬间迅速使空间内产生高浓度的活性氧、自由基、臭氧,在组合阵列极的空间内形成活化区。
当有机分子通过活化区时其分子键被活化区内的离子迅速松动,高能非平衡等离子体脉冲放电方式使空间内产生巨大的压强,分子突然获得“爆炸”式的巨大能量瞬间猛增了自由基使分子全部处于活化状态将动能转化为分子内部势能,打开了旧的化学键,使一个或几个分子键断裂。
在定向反应作用下产生新的单一原子组成的气体分子和固态单质微粒。
vocs检测标准
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指在室温和大气压下易挥发的无色气体或易蒸发的液体化合物,包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氯化乙烯等。
VOCs的检测标准可以根据用途的不同进行分类,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标准:
1. 室内空气VOCs检测标准
中国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规定了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的检测限值。
例如,甲醛的限值为0.1毫克/立方米。
2. 建筑材料VOCs排放限值
国家标准《建筑节能规范》(GB 50189-2015)规定了建筑装饰材料和室内家具等产品的VOCs排放限值,例如,丙烯酸酯类耐磨膜的排放限值为60微克/克。
3. 污染源VOCs排放标准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VOCs排放需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控制。
例如,《工业企业VOCs排放标准》(GB 31571-2015)规定了工业生产过程中各种VOCs的排放限值。
4. 无机VOCs检测标准
无机VOCs(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也有影响,
因此也有相应的检测标准,例如,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限制排放量为4.5g/km。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一类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迅速蒸发到空气中。
VOCs往往会在大气中与其他化合物发生反应,从而形成有害污染物,成为环境与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
一、VOCs的定义和分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定义为在常温下能够迅速蒸发成气体态的有机化合物,有时也称之为挥发性有机气体。
VOCs通常是由人类和自然环境产生的多种有机化合物,包括:乙烯、苯、甲醛、丙烷和二氧化碳等。
VOCs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
其中一个常见的分类方法是基于它们的来源。
源自人类活动(如催化剂、涂料、印刷品等)的VOCs称为人为VOCs,来源于自然环境中(如植物、湖泊、火山和汽油挥发)的VOCs则称为自然VOCs。
二、VOCs的特征和危害VOCs的特征是易挥发、分散、可燃和易溶于水,这些特性使其很容易被大气吸收并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VOCs与其他化合物反应会形成臭氧、二次气溶胶等二次污染物,会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气候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接触这些污染物会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如哮喘、肺癌、慢性呼吸道疾病、头痛、疲劳和头晕等。
三、VOCs的来源1. 工业:VOCs通常来自各种工业生产,特别是涉及有机物制造的产业如化工、制药和印刷行业。
这些行业通常使用含有VOCs的溶剂和涂料,会吸发到氛围中,形成空气污染。
2. 家庭:现代生活中的各种产品和装置中,如家居装修、办公室和家庭清洁剂、化妆品、公共场所的消毒剂等都含有VOCs。
家庭和公共场所的活动也会产生VOCs,例如烹饪、使用喷雾剂等。
3. 汽车尾气:汽油蒸汽和排放气体是主要生成VOCs的源,尤其是在城市中,汽车的使用量很大,会导致大气污染的恶化。
4. 自然:植物、林区、湖泊和水面等自然界中的生物过程也会产生一些VOCs,如白松、桉、松针等。
四、VOCs的控制为了减少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各种组织机构和政府机构已经在采取措施来减少VOCs的排放。
以下是一些减少VOCs的控制方法:1. 采用低VOCs产品:许多行业现在生产低VOCs产品,可以降低环境中悬浮的VOCs的数量。
常见的挥发性有机物表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指的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易挥发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包括室内和室外的环境中。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挥发性有机物及其特性。
一、苯(Benzene)苯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
它主要用作有机合成和溶剂,被广泛用于化工、染料和医药等行业。
然而,苯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长期接触苯可能导致白血病和其他健康问题。
二、甲醛(Formaldehyde)甲醛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是一种常见的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有害物质,主要存在于胶合板、密封胶、涂料和家具等中。
长期接触高浓度的甲醛可能引发呼吸道不适、过敏反应和癌症等健康问题。
三、二甲苯(Xylene)二甲苯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
它被广泛用作溶剂和清洗剂,常用于印刷、油漆和橡胶等行业。
长期接触高浓度的二甲苯可能导致头晕、呕吐和肝脏损害。
四、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是一种常见的溶剂,广泛应用于油墨、油漆和胶水等行业。
长期接触高浓度的乙酸乙酯可能引起眼睛和呼吸道不适。
五、氯仿(Chloroform)氯仿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
它曾被广泛用作麻醉剂,但由于其潜在的致癌和毒性作用,现已受到限制。
长期接触氯仿可能引起肝脏和肾脏损害。
六、三氯甲烷(Trichloromethane)三氯甲烷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是一种常见的溶剂,用于清洗和去污等用途。
长期接触高浓度的三氯甲烷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七、甲苯(Toluene)甲苯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
它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油漆、染料和塑料等行业。
长期接触高浓度的甲苯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生殖系统问题。
八、氯苯(Chlorobenzene)氯苯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分类方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指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而制定的一些指标和规定。
由于不同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不一样,因此,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污染物进行分类。
一、大气污染物类别1. 粉尘类:粗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是最常见的粉尘污染物。
它们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气、道路尘埃、机动车尾气、建筑工地等。
粉尘类污染物的排放可以引起人体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
2. 气体类:氧化氮(NOx)、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等是常见的气体污染物。
气体类污染物的排放来源包括工业排放、交通排放和燃料燃烧等。
气体类污染物的影响范围较广,可以引起人体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种疾病。
3. VOC类: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指在室温下容易挥发出来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常见的室内外污染物。
它们往往来源于油漆、涂料、染料、清洁剂等。
VOC的危害性比较复杂,可以引起呼吸系统、肝脏和肾脏等器官的伤害,还会对大气臭氧和光化学污染物的形成产生影响。
二、大气污染物浓度的限制标准大气污染物浓度的限制标准是指对于不同的污染物,规定了它们的浓度上限,以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
大气污染物浓度的限制标准根据不同的污染物分为以下几类:1. 空气质量一级标准:主要针对PM10、SO2、NO2、CO和臭氧等5种大气污染物的浓度,以及VOC、非甲烷总烃、颗粒物(PM10)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浓度进行规定。
2. 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主要针对PM10和SO2两种污染物的浓度进行规定。
3. 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主要针对SO2、NO2、PM2.5、PM10、CO和臭氧六种污染物的浓度等,以及气体VOC、非甲烷总烃和氧化亚氮的排放浓度进行规定。
三、总结不同污染物类别和浓度限制标准的制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污染物的危害性以及如何做好防护工作,使人类能够更加健康、安全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
voc 种类
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指在常温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
根据其来源和化学特性的不同,VOC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别。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VOC种类:
1.烃类(Hydrocarbons):包括烷烃(如甲烷、乙烷)、烯烃
(如乙烯、丁烯)和芳香烃(如苯、甲苯等)。
2.醇类(Alcohols):包括甲醇、乙醇、异丙醇等。
3.醛类(Aldehydes):包括甲醛、乙醛、丁醛等。
4.酮类(Ketones):包括丙酮、甲基乙基酮等。
5.酯类(Esters):包括乙酸乙酯、苯甲酸乙酯等。
6.酚类(Phenols):包括苯酚、邻苯二酚等。
7.氯代烃类(Chlorinated hydrocarbons):包括氯仿、四氯化
碳等。
8.挥发性有机溶剂(Volatile Organic Solvents):如丙酮、甲
苯、二甲苯等。
这只是VOC的一小部分常见分类,还有其他更多的VOC种类。
VOC的主要来源包括化学品、燃料燃烧、油漆涂料、汽车尾气、工业流程等。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VOC具有挥发性和有毒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控制VOC的排放和合理使用是重要的环境保护和健康安全措施。
1. VOCs的定义VOCs的学术定义:是指在正常状态下(20℃,101.3kPa),蒸气压在0.1mmHg(13.3Pa)以上沸点在260℃(500℉)以下的有机化学物质。
2.VOCs的特性●均含有碳元素,还含有H、O、N、P、S及卤素等非金属元素。
●熔点低,易分解,易挥发,均能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在阳光下产生光化学烟雾。
●常温下,大部分为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或特殊气味。
●大部分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种类达数百万种,大部分易燃易爆,部分有毒甚至剧毒。
●相对蒸气密度比空气重。
3.VOCs的分类VOCs按其化学结构,可以分为:烃类(烷烃、烯烃和芳烃)、酮类、酯类、醇类、酚类、醛类、胺类、腈(氰)类等。
4.常见VOCs的理化性质所列部分VOCs选自GBZ2.1《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VOCs的主要危害1.总体危害(1)危害环境①在阳光和热的作用下参与氧化氮反应形成臭氧,导致空气质量变差并且是夏季光化学烟雾、城市灰霾的主要成分;②VOCs是形成细粒子(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质,大气中VOCs在PM2.5中的比重占20%~40%左右,还有部分PM2.5由VOCs转化而来;③VOCs大多为溫室效应气体--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升温。
(2)危害健康①刺激性&毒性VOCs超过一定浓度时,会刺激人的眼睛和呼吸道,使皮肤过敏、咽痛与乏力;VOCs很容易通过血液-大脑的障碍,损害中枢神经;VOCs伤害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
②致癌性、致畸作用和生殖系统毒性2.常见毒性VOCs的具体危害注:皮:指因皮肤、黏膜和眼睛直接接触蒸气、液体和固体,通过完整的皮肤吸收引起的全身效应敏:指已被人或动物资料证实该物质可能有致敏作用G1:指国际癌症组织(IARC)确认为致癌物;G2B:指为可疑人类致癌物3.常见毒性VOCs的容许浓度注:①中国职业接触限值悉依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
②美国标准悉依NIOSH(职业安全健康研究所)或OSHA(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标准。
4.苯中毒(1)苯中毒原因主要是因苯在肝中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作用下被氧化为环氧苯有毒中间体,环氧苯在肝脏和骨髓中通过代谢形成苯酚、邻苯/对苯二酚、邻苯醌、对苯醌等代谢产物,该等代谢物进入细胞后,与细胞核中的DNA结合,会使染色体变化,直至癌变。
(2)苯与白血病1897年Nenoir与Claude报道了第1例苯作业工人白血病。
白血病患者中,很大部分与苯及其有机制品有接触历史。
卫生机构对苯接触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的调查表明:白血病的发病与苯接触的时间、浓度相关。
苯引起的白血病多在时间、高浓度接触后发生,最短6月,最长23年。
(3)职业接触①以苯为最终或中间产物的石油、化工行业,如煤化工中的干溜、焦炉气、煤焦油分馏;石化中的连续重整、苯抽提、苯乙烯、干气制乙苯、PX、乙烯等。
②以苯为生产原料的染料、药物、香料、农药、塑料、合成橡胶等行业。
③以苯为溶剂及稀释剂的油漆、印刷、电镀、油墨、粘胶、树脂、制鞋等行业。
(4)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嗅出苯的气味时,它的浓度大概是0.5-1.5ppm,这时就应该注意到中毒的危险。
VOCs检测法律依据一、 VOCs检测的法律依据1、安全生产法规(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第18条: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在生产、储存和使用场所设置报警装置。
(2)《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 12801 -2008)5.3.1.c:对产生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过程,应配置监控检测仪器仪表。
(3)《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 2004)第6条: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安全生产条件:(十一)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AQ 3036-2010)2、职业健康卫生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23条:对可能发生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
(2)《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6.1.6 应结合生产工艺和毒物特性,在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的工作场所,根据自动报警装置技术发展水平设计自动报警或检测装置。
(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4)《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 2002年第352)第11条: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
3、环保法规(1)《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2011,环保部)该文将“有机污染物自动监测系统”列为“支持关键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项目。
(2)《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2,环保部)该文规定“工业VOCs排放逐步安装在线连续监测系统,厂界安装VOCs环境监测设施”。
(3)《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33号)(二十三)各地环保部门应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监督性监测,并推进其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测装置。
4、生产使用法规(1)《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第4.6.11条:在使用或产生甲类气体或甲、乙A类液体的装置内,宜按区域控制和重点控制相结合的原则,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探头。
二、毒性VOCs的检测范围1、确定依据(1)《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5.3.1(4)“有毒气体的测量范围宜为0~300%最高容许浓度或0~300%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2)《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4.1 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容许浓度:苯的PC-STEL为10mg/m3(2.87ppm)(3)《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2009) 5.3 气体检测仪检测范围0~10倍PC-STEL,最小检测量≤0.5倍PC-STEL2、苯的检测范围(1)依据上述规定,苯的检测范围分别为:2.87ppm×3 = 8.61 ppm≈ 9 ppm(2)目前国际、国内苯检测器的实际测量范围:① 固定式:0-10 / 20 ppm② 便携式:0-1,000 /2,000 ppm(主要用于测漏)三、毒性VOCs探测器报警点的设定(以苯为例)1、设定依据(1)《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6.1.6.3 毒物报警值应根据有毒气体毒性和现场实际情况至少设警报值和高报值。
预报值为MAC或PC-STEL的1/2,无PC-STEL 的化学物质,预报值可设在相应超限倍数值的1/2;警报值为PC-STEL值,无PC-STEL的化学物质,警报值可设在相应超限倍数值;高报值应综合考虑有毒气体毒性、作业人员情况、事故后果、工艺设备等各种因素后设定。
(2)《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5.3.3(3)有毒气体的报警设定值宜小于或等于100%最高容许浓度或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AQ3036-2010)4.3.6 有毒气体报警至少分为两级,第一级报警阈值为最高允许浓度的75%;第二级报警值为最高允许浓度的2倍-3倍。
2、苯检测器的报警设定值(1)、按上述要求,苯检测器的报警设定值应为:①低段报警设定值: PC-STEL 3.08ppm(10mg/m3 )的1/2,约1.5ppm(实际为3-5ppm);② 高段报警设定值:PC-STEL 3.08ppm(10mg/m3 ),约3ppm(实际为5-7ppm)。
(2)、实际应用中苯探测器的建议报警设定值为:①低段报警设定值:一般为 1.5-3ppm(量程0-10ppm);② 高段报警设定值:一般为3-7ppm(量程0-10ppm)。
PID检测技术介绍1.什么是PID?PID是英文Photo Ionization Detection–即“光离子化检测”的英文首字母缩写。
PID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惰性气体真空放电现象所产生的紫外线(VUV),使待测气体分子发生电离,并通过测量离子化后的气体所产生的电流强度,从而得到待测气体浓度。
2.光离子(PID)检测方法具有哪些优点?(1)精度高,可满足低浓度苯的定量检测(2) 抗干扰性强,石化行业常见气体(烷烃)不易对其产生的影响(3) 配合泵吸式进气,响应迅速,恢复快;(4) 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器,它不会“燃烧”或永久性改变待测气体3.PID传感器原理PID传感器由紫外灯光源和离子室等主要部分构成,在离子室有正负电极,形成电场,有机挥发物分子在高能紫外线光源激发下,产生负电子和正离子,这些电离的微粒在电极间形成电流,经检测器放大和处理后输出电流信号,最终检测到ppm级的浓度。
4.PID能检测哪些气体?主要是各种人工合成的不饱和烃类及大分子、长链的有机化合物。
(1) 含碳的有机化合物:① 卤代烃类、硫代烃类、不饱和烃类(如烯烃)等。
② 芳香类:苯、甲苯、二甲苯(包括邻、间、对位二甲苯)、奈等。
③ 醇类:甲硫醇、丙烯醇、正丁醇、2-丁氧基乙醇等。
④ 酮类和醛类:乙醛、醋醛、丙酮、丙烯醛等。
⑤ 胺类:二甲基胺、二甲基甲酰胺等。
(2) 部分不含碳的无机气体:氨、半导体气体(如砷、硒、溴、碘)等。
5.PID不能检测哪些气体?PID不能检测大部分自然界中存在的小分子、含饱和键的化合物。
(1) 空气(N2,O2,CO2,H2O)(2) 常见毒气(CO,HCN,SO2)(3) 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等)、氢气(4) 酸性气体(HCl,HF,HNO3)(5) 氟里昂(6) 臭氧(7) 放射性物质等。
PID探测器优势●优势一:采用专利真空陶管电离型PID灯应用最新一代光离子技术,具有远超上一代产品的寿命及检测精度(PID灯18个月质保)。
相对业内平均6-8个月的PID灯质保期,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同时具有更高的整体性价比。
●优势二:采用专利双通道供气,具备自动清洗、自动调零功能专利双气道进气系统,配合专用过滤装置,可实现自动清洗、自动调零功能。
使其具有超强的对抗恶劣环境(高湿、粉尘)的能力,同时确保检测精度,减少现场维护工作量。
●优势三:内置长寿命隔膜泵,检测灵敏、响应迅速1.扩散式检测优点:成本相对低廉缺点:① 苯及大多挥发性有机物常温下为雾状的汽液混合物蒸气,比空气重,很难自由扩散透过隔爆片进入离子室,故响应时间长(通常15分钟以上);② 同样原因导致挥发性有机物扩散进入离子室后很难被排出, 故恢复时间长;③ 因PID检测为非破坏性检测,有机蒸气会在离子室内循环电离,不仅缩短了探测器的寿命,更会导致其长时间误报(通常30分钟以上);④ 传感器和离子室不能置于防爆壳体内,受环境(温度、湿度、粉尘)影响大,故障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