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表面活性剂的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14 MB
- 文档页数:115
表面活性剂的定性分析一、表面活性剂离子类型的鉴别表面活性剂品种繁多,对未知的表面涤性剂首先需要快速、简便、有效地确定其离子型,即确定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及两性表面活性剂,是非常必要有。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表面活性齐离子类型的鉴别方法。
1.泡沫特征试验这个试验可以初步鉴定存在的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可以和下面其他试验联合应用。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在一支沸腾管中,用几毫升水摇动少量醇萃取物,如果生成泡沫,表示存在表面活性剂。
加2~3滴稀盐酸溶液,摇动,如果泡沫被抑制,表示在其他表面活性剂中存在肥皂;如果泡沫保持,表示存在除肥皂外的表面活性剂。
若在这种情况下加热至沸,并沸腾几分钟,如果泡沫消失,并形成脂肪层,表示存在易水解阴离子洗涤剂(烷基硫酸盐或烷基醚硫酸盐);如果泡沫保持,表示存在不易水解的阴离子洗涤剂〔烷基(芳基)磺酸盐〕、阳离子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其混合物。
2.亚甲基蓝-氯仿试验亚甲基蓝是水溶性染料,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亚甲基蓝可形成可溶于氯仿的蓝色络合物,从而使蓝色从水相转移到氯仿相。
利用该性质可定性定量分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溶液的配制1)亚甲基蓝溶液:将6.8 g浓硫酸缓慢地注入约50 mL水中,待冷却后加亚甲基蓝0.03 g和无水硫酸钠50 g,溶解后加水稀释至1 L。
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ρB=0.5 g/L(2)检验步骤移取5 mL试样于在带玻璃塞的试管中,加入10 mL亚甲基蓝溶液和5 mL氯仿,塞上塞子充分振荡后静置分层,观察两层颜色。
如氯仿层呈蓝色,表示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
因为试剂是酸性的,如果存在肥皂的话,则已经分解成脂肪酸,所以肥皂不能被检出。
如果水层的颜色较深,则表明存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因为试剂是酸性的,两性表面活性剂通常呈(微弱的)阳性结果。
如果水层呈乳状,或两层基本呈同一颜色则表明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
如果有疑问,可用2 mL水代替试样溶液进行对照试验。
硝酸盐、磷酸盐等无机盐不会产生干扰。
一、定义:1、表面活性剂:⑴、在浓度很低时,能显著降低溶剂(一般为水)的表(界)面张力,从而明显改变体系表(界)面性质和状态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
⑵、在浓度很低的情况下,能够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或水同其他物质的界面张力的物质。
2、临界胶束浓度(cmc或叫CMC):形成表面活性剂完整胶束的最低浓度叫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3、双亲结构:在同一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油基和亲水基。
4、乳化: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中,一种液体以微小粒子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的现象叫乳化,形成的液体叫乳液。
5、分散:一种固体以细小微粒的形式均匀地散布于另一种液体中的现象。
6、浊点:(含醚键或酯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达到一定温度时溶液开始变浑浊,这一温度叫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也叫雾点)。
7、等电点: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正、负离子离解度相等时溶液的PH值。
8、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剂为具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的两亲分子,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和亲油基之间的大小和力量的平衡程度的量。
9、HLB基团数:分子结构式可分成若干基团,每个基团都对HLB有贡献,贡献的大小就叫基团数。
10、乙氧基化:在酸性或者碱性催化剂下,向有机分子内引入乙氧基的反应,称为乙氧基化反应(它属于亲核取代反应)。
11、润湿性(Wetting)是固体界面由固-气界面转变为固-液界面的现象。
润湿作用(wetting):固体表面的一种流体被另一种流体所取代的过程。
12、克拉夫(特)Krafft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温度升高至某一点时,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急剧升高,该温度称为krafft点。
13、双子表面活性剂通过化学键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一或几乎同一的表面活性剂单体,在亲水头基或靠近亲水头基附近用联接基团将这两亲成份联接在一起,形成的一种表面活性剂称为双子表面活性剂。
二、分类:1、表面活性剂:离子型表面活性剂(①、②、③)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①、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羧酸盐型;硫酸酯盐型;磺酸盐型;磷酸酯盐型;②、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季铵盐;脂肪胺盐型(伯、仲、叔胺盐);③、两性型表面活性剂:硫酸酯盐型;磺酸盐型;磷酸酯盐型;羧酸盐型(氨基酸系、甜菜碱系、咪唑啉系);④、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型;多元醇型;烷醇酰胺型;聚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