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复习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70.88 KB
- 文档页数:13
专题一 技术知识要点一、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二、技术的性质:1、目的性:技术的产生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2、双重性:⎩⎨⎧。
,:,:必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部分技术是人类活动的组成社会属性规律任何技术必须符合自然的应用技术是对客观自然规律自然属性 3、创新性:技术水平是在不断创新过程中得到发展的,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的基础,表现为两种形式: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技术革新是在别人发明的基础上,进行某些改进,使其逐步完善,提高以适应各种新的需求。
这两种创新的结果都是用新技术取代陈旧或落后的技术,它们都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
4、综合性:技术是综合知识的结晶5、实践性:科学与生产不发生直接的关系,而技术直接服务于生产,技术离开了实践,就无法体现其价值。
6、中介性;技术表现为劳动者的技能、生产过程的物质手段、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等,是生产的组成部分,因而它是直接生产力,具有实践性。
科学是自然界存在的客观规律,它与生产不发生直接的关系,只有利用技术这个中介,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技术原理等,科学才能转化为生产力。
7、两面性:推动社会发展,但也造成负面影响。
克服技术应用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有赖于技术的不断发展。
8、专利性:知识产权及其保护三、技术的价值1、技术与人:⑴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案例:从火到灯)⑵技术能更好的满足人的需求。
(案例:B 超技术)⑶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⑷技术改变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变主观世界。
(爱迪生的故事)2、技术与社会:⑴促进生产的发展。
(案例:福特T 型车生产线)⑵改变生活的方式。
(案例: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⑶丰富社会文化的内容。
(案例: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⑷在政治文化军事方面成为综合国力的象征。
3、技术与自然:⑴依靠技术人们得以利用和改造自然。
(案例:都江堰 荷兰风车)⑵人们在利用技术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
(案例:可持续发展)⑶技术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了问题,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通用技术知识要点回顾(背过才是真理)1、技术的作用:保护人、发展人、解放人。
2、技术的性质:目的性(为了…)、创新性(包括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技术的革新(在一定技术上的改进)与技术发明(产生新技术,从无到有))、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3、专利权的(1)申请步骤:提出申请、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质审查阶段、授权阶段(2)申请专利的种类及保护年限:外观设计(指涉及产品形状、图案、色彩,富有美感且适用于工业上的新设计):10年,实用新型技术(指对产品构造、形状的技术改进):10年,发明专利(指技术含量高,花费创造性劳动多的新产品及其制造方法、使用方法):20年(3)保护开始时间:从提交申请之日起4、设计的本质是创新5、设计的过程步骤:①发现和明确问题,②制定设计方案,③制作模型和原型,④测试、评估、优化设计方案,⑤编写产品使用说明书6、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健康(座椅靠背生理曲线设计)、高效(不同铁锨的作业效率)、舒适(书包带加宽)、安全(安全带)7、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人与床之间的关系),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办公室、病房应以冷色调为主;茶座、咖啡厅应以暖色调为主),信息的交互(电话按键)汽车安全色:银灰色红色黄色兰色棕色8、技术实验的方法:优选试验(选种)、模拟试验(大坝、汽车碰撞)虚拟试验(计算机)强化试验(测量临界值)、移植试验(作物移植)9、收集信息的途径:用户调查、专家咨询、查阅图书资料、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浏览互联网收集信息的方法:访谈法、问卷法、文献法、案例法(1)访谈法A访谈方案设计:a访谈时间:b访谈地点:c访谈对象:d访谈的问题:B访谈前的准备工作:了解被访问人的情况;准备访谈提纲;必备物品(笔记本;照相机、录音机等——征得被访人同意;衣着得体);预约时间地点(准时)等。
(2)问卷法A问卷名称关于XXX的调查问卷所拟的名称应具有正面陈述性,具有研究价值B导语是调查的生命,导语的目的是为了拉近与被调查者的距离,获得他的配合,并最终获得真实的信息。
高一通用技术合格考知识点一、基本概念与原理通用技术是指以技术实践活动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一门学科。
1. 通用技术的定义和特点通用技术是一门以技术实践活动为核心内容的学科,它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用技术的分类通用技术可以分为四个基本领域:信息技术、材料技术、能源与动力技术、机械控制与自动化技术。
3. 通用技术实践过程通用技术实践包括了认知过程、技术设计过程、技术制作过程和评价过程。
4. 技术与工具通用技术实践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技术和工具,如计算机软件、制图工具、测量工具等。
二、信息技术1. 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涵盖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包括计算机的组成结构、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等。
2. 网络与信息安全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网络协议和网络安全等内容。
3. 网页设计与制作包括HTML、CSS等网页制作语言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4. 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了解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管理系统和SQL语言的基本使用方法。
5. 程序设计与开发掌握一种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开发。
三、材料技术1. 材料的分类与性能了解材料的分类,如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以及各种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2. 材料加工与成型了解各种常用的加工工艺,如锻造、压力加工、焊接等,以及各种常用成型工艺,如注塑、挤压等。
3. 材料表面处理了解各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如镀铬、喷涂等。
四、能源与动力技术1. 常见能源的分类与利用了解常见能源的分类,如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以及其利用方式和影响。
2. 常见动力设备的原理与应用了解各种常见动力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如发动机、电机等。
3. 能源与环境保护了解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和节能减排的方法。
五、机械控制与自动化技术1. 机械传动与控制了解各种常见机械传动装置的原理和应用,如齿轮传动、皮带传动等。
2. 自动化控制与PLC了解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原理,以及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础知识。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知识点复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知识点复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的价值技术对人类有保护、解放和发展的作用。
它可以提供抵御不良环境和防止侵害的手段和工具,延长身体器官的功能,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
第二节技术的性质技术的性质包括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和专利性。
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和愿望,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
技术具有两面性,既可以带来好处,也可能带来危害。
保护技术发明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是技术的专利性。
技术和科学有区别和联系。
科学是认识自然的过程,技术是改造自然的过程。
科学回答“为什么”,技术解决“怎么办”。
科学和技术相互促进,科学推动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
专利的申请和获得需要提交申请、受理、初审、公布、实质审查和授权等步骤。
第三节技术的未来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第一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是基于一定设想的规划。
技术则是实现这些设想的手段和工具。
技术和设计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人机关系是指在使用物品时物品与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
为了实现高效、健康、舒适和安全的人机关系,需要考虑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静态和动态的人、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以及信息的交互等因素。
第三节:技术试验及其方法技术试验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尝试和检验探索性实践活动。
常见的技术试验方法包括优选试验法、模拟试验法、虚拟试验法、强化试验法和移植试验法。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性能试验、优化试验、预测试验和信息试验等不同类型的试验。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和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和优化以及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结构是指物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搭配和排列, 结构决定着物体的性质和形态。
(结构的五种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弯曲力、扭转力) 2、结构的分类:b实心结构是指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
如实心墙、大坝等。
框架结构是指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
如铁架塔、建筑用脚手架,厂房的框架等。
壳体结构是指层状的结构。
如摩托车手的头盔、飞机的外壳、贝壳等。
(生活中很多物体的结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结构类型组合而成,称为组合结构,如埃菲尔铁塔等。
)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具有阻碍翻到或移动的特性。
2、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b①、结构的形状 ②、重心的位置。
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
4、 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 c ①、形状②、材料 ③、材料连接方式结构构件的连接通常有两类:铰连接和刚连接铰连接一一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外不能相对移动,但可相对转动。
如 ■门与门框的连接刚连接一一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既不能相对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
如口:榫接、胶接、焊接5、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b结构决定着事物的性质,也直接影响事物的功能。
1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a符合使用者对设计对象的 稳定性和强度要求,安全因素因素,公众和使用者的 审美需求,使用 者的个性化需求,对设计对象的成本控制要求和一定的使用寿命等。
2、简单结构的设计:c①设计项目一一②设计要求一一③设计分析一一④设计方案一一⑤呈现草图(如:设计相框、雨伞架、垃圾桶、鞋柜、衣架、笔桶等)1、 流程的含义:a流程是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
包含环节与时序。
2、 流程对生活工作、生产的意义: b对生活工作: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使我们生活变得有序、合理,为我们的安全提供保障。
(例:洗衣、煮饭与烧菜的流程安排、碘盐和味精佐料的加放流程、青霉素注射流程等) 对生产:运用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有效地组织生产、 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等。
技术与设计一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一、技术的巨大作用1技术的起源:源于原始人类寻找、生产食物;制作衣服;与野兽搏斗等生存的基本需要。
此时的技术并不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
2、技术:是人类改造大自然的工具和方法。
3、技术和科学的关系: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技术的任务是改造世界。
技术是从科学到生产的中间环节,是把科学原理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
技术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原理的指导,特别是现代技术,它往往是科学的直接应用。
4、技术的巨大影响[1]、技术的影响:在当今社会,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技术对当今社会影响是巨大的。
[2]、技术的两面性:技术的两面性是指技术既能满足人类需求,为人类造福(正面影响),同时也会对人类带来一定的危机、隐患、甚至是灾难(负面影响)。
如原子能技术、农药技术的应用。
二、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1发明与革新是技术的源泉[1]、发明:创造发明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
(电弧灯)[2]、革新:对原来的旧的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
(白炽灯)[3]、发明和革新的结果:就是以新的技术取代旧的和落后的技术。
正是由于技术不断发明和革新推动了技术及其产品的不断进步与完善。
2、知识产权内容:广义上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计算机程序著作权等;狭义上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设计是技术的关键1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是设计:技术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的目的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2、技术创新的来源:[1]、是来源于有计划有步骤的设计,如航天技术;[2]、是来源于偶然的发现,如青霉素的发现;第二章设计的基础一、做一名优秀的设计师1正确的思维方式的培养:[1]、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它以思考的问题为中心,从多角度、多个层次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扩展思路,然后从多个方法中选择最好的。
专利在产权保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
第二章设计的基础一、设计:1、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2、设计的一般过程:①发现与明确问题②制定设计方案③制作原型或模型④优化设计方案⑤编写产品的使用说明书二、设计的特点:(1)设计的源泉是人类的需要(2)设计的本质是创新(3)设计的领域很广泛(4)设计工作需考虑多方面的问题(5)设计需要发挥团队精神三、影响外观设计的因素:造型、色彩、美感、人机工程学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①高效人机协调,提供人的工作效率。
例:“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铁锹作业试验”。
②健康长期使用,产品对人的健康不造成不良影响。
例:高跟靴、设计不合理的椅子③舒适产品使用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状体,感觉舒适。
例:培土小工具手把处理④安全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
如:安全帽、安全带、课桌角等四、设计与技术的关系①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基础②技术的发展为设计的创新提供了条件③技术的更新对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五、设计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设计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一定的科学理论或原理,如飞机、汽车外型的流线型,可减少阻力。
2、实用性原则:“为我所用,服务于人,方便实用”。
如电视遥控器的发明。
3、创新性原则:“改进变化,精益求精,耳目一新”。
可从产品的原理、结构、技术、材料、工艺等方面考虑改进实现创新。
4、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产品设计最起码的需求,如小孩玩具的棱角不能太锋利。
5、经济原则:“物美价廉”,以最低的费用(成本)取得最佳的效果。
6、美观性原则:“喜欢舒服,爱不释手”,给人以美的享受。
让人们从产品的外观和造型上得到美的体验、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
可通过对产品造型、大小比例、使用材料、色彩搭配、装饰图案等设计组合来表达。
通用技术总结知识点一、通用技术的基本概念通用技术是指能够应用于多个领域和行业,具有普适性和全面性的技术。
它包括了基础技术和先进技术两个方面。
基础技术主要指的是在多个领域都有应用的最基本的技术,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技术。
先进技术则是指在某一领域较新、较先进的技术,比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
通用技术的基本特征包括多功能、多用途、综合性、运用广泛等,具有很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二、通用技术的应用1、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通用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等。
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渗透到各个领域。
例如,在工业制造中,信息技术可以自动化生产线、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在金融领域,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在线支付、智能投顾等服务;在医疗领域,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等。
2、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技术手段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其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生物制药、生物信息学等。
生物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医药、农业、环保、食品等众多领域。
例如,在医药领域,生物技术可以用于疾病诊断、基因治疗、药物研发等;在农业领域,生物技术可以用于改良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等。
3、工程技术工程技术是应用科学技术和自然规律,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变换和运输,设计、研制、安装、调试等生产技术的总称,包括了机械工程、电子工程、材料科学等。
工程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主要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
例如,在机械工程领域,工程技术可以用于设计制造各种设备、机械;在电子工程领域,工程技术可以应用于设计电路、电子产品的制造等。
三、通用技术的发展趋势1、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将变得智能化。
智能化的产品具有更高的自主性和智能化程度,能够更好地适应用户的需求。
2、数字化数字化是通用技术的一个重要趋势,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对实体世界进行数字化描述,使得信息管理更加方便、高效。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1、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解放人的手脚眼耳脑等,拓展了活动空间)和发展人(主观或客观上都有所提高,如精神或物质上的提高)的作用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c(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P8-9页,或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问题,形成解决方法,满足人们需求。
·创新性: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技术革新是指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技术发明是一项新技术的诞生。
(一般有所改变的都属于创新,比如汽车更加智能化或体积更加微小等)·综合性:跨学科的性质,是技术的内在特性·两面性: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成本高不属于危害)。
·专利性:p17案例分析及p18专利流程(自己看)3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审阶段→授权阶段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1技术与设计的关系:主要有3个,其余见课本P24-25①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
(例:早在16世纪达芬奇就设计了飞行器,但当时技术水平不够,导致飞行器难以实现)②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例:电灯发明之后,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灯泡)③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
发展的技术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设计手段和方法。
(例:计算机、打印机的发展改变了设计的手段)2.技术设计侧重于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等。
艺术设计侧重于色彩、造型、审美等1.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①高效②健康③舒适④安全2.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①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例:要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考虑不同人种的身体差异)②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③人的心理需求和人的生理需求④信息的交互1.技术试验的重要性:我们通常将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称为技术实验。
通用技术必修一知识点一、技术的概念与发展1. 技术的定义- 技术作为应用科学知识以解决问题的工具- 技术的分类(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2. 技术发展的历史- 工业革命的影响- 现代技术的里程碑事件二、工程设计过程1. 需求分析- 确定用户需求- 市场调研和需求预测2. 设计与创新- 创意生成- 设计原则和方法- 原型开发和测试3. 制造与生产- 生产流程- 质量控制- 制造技术(如:CNC加工、3D打印等)4. 评估与迭代- 产品测试- 用户反馈- 产品改进三、材料科学基础1. 材料的分类- 金属与非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2. 材料的性质- 物理性质(如:密度、硬度)- 化学性质(如:耐腐蚀性、可燃性)3. 材料选择- 根据应用需求选择材料- 环境与经济因素的考量四、能源与可持续性1. 能源的类型- 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 - 非可再生能源(如:石油、煤炭)2. 能源转换与利用- 热力学基础- 能源效率3. 可持续性设计- 环境影响评估- 绿色技术与生态设计五、安全与伦理1. 技术安全- 风险评估- 安全标准与法规2. 技术伦理- 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隐私与数据保护六、项目管理基础1. 项目规划- 目标设定- 时间管理与里程碑2. 团队协作- 沟通技巧- 团队角色与责任3. 预算与成本控制- 成本估算- 财务报告七、技术文档与沟通1. 技术文档撰写- 报告编写- 技术绘图与图表2. 技术沟通- 演讲与展示- 跨学科沟通以上是一篇关于通用技术必修一知识点的文章框架。
每个部分都包含了该领域的关键概念和知识点,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理解基础。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作为一个起点,帮助学生构建对通用技术的基础知识体系。
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具体的课程要求和学习目标,进一步扩展和深化每个部分的内容。
通用技术知识点1. 计算机基础-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RAM)、硬盘驱动器(HDD/SSD)、图形处理器(GPU)、主板等。
- 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中间件。
- 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的系统软件,如Windows、macOS、Linux。
- 网络基础: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互联网协议(IP)、传输控制协议(TCP)等。
2. 编程语言- 高级语言:如Python、Java、C++、JavaScript,它们接近人类语言,易于学习和使用。
- 低级语言:如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它们与硬件操作更接近,但难以编写和理解。
- 编程范式:包括面向对象编程(OOP)、函数式编程、过程式编程等。
3. 数据库管理- 关系数据库:使用表格存储数据,如MySQL、Oracle、SQL Server。
- 非关系数据库:适合非结构化数据存储,如MongoDB、Cassandra。
- SQL:结构化查询语言,用于访问和操作关系数据库。
4. 网络安全- 加密:将数据转换成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解读的格式,如RSA、AES。
- 防火墙:阻止未授权访问的网络安全系统。
- 恶意软件:包括病毒、蠕虫、特洛伊木马等,它们会损害计算机系统和数据。
5. 云计算-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提供虚拟化的计算资源。
- PaaS:平台即服务,提供应用程序开发和部署的平台。
- SaaS:软件即服务,提供通过互联网访问的应用程序。
6.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AI:使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包括问题解决和学习。
- ML:AI的一个分支,使计算机系统通过数据学习并改进性能。
- 深度学习:一种ML技术,使用神经网络模拟人脑处理数据。
7. 物联网(IoT)- 传感器:检测环境中的变化并将其转换为可用数据的设备。
- 嵌入式系统:嵌入到设备中的专用计算系统,用于控制和通信。
高二通用技术知识点总提纲一、物质与能量的转化A.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 原子与元素2. 分子与化合物3. 元素周期表B.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2. 物质的状态变化3.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二、能源的利用与转换A. 常见能源的分类1. 化石能源2. 可再生能源3. 核能源B. 能源转换与利用1. 热能与机械能的转换2. 光能与电能的转换3. 能源的优化利用三、信息与传输技术A. 信息的表示与处理1. 二进制编码与信息存储2. 数据的传输与处理3.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B. 通信原理与技术1. 传输媒介与信号传播2. 通信系统组成与原理3. 网络与互联网技术四、材料与结构A. 主要材料的性质与应用1. 金属材料2. 非金属材料3. 合成材料B. 结构与构造1. 结构的功能与特点2. 常见结构的应用3. 结构强度与稳定性五、机械与自动化技术A. 基本机械原理1. 力、力矩与机械运动2. 杠杆与滑轮3. 齿轮传动与摩擦B.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1. 自动控制系统与元器件2. 自动化生产与智能制造3.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六、工程与设计A. 工程设计基本概念1. 设计思维与创新2. 需求分析与问题定义3. 解决方案与评估B. 工程实践与项目管理1. 工程规划与流程2. 团队合作与沟通3. 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七、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A. 可持续发展原理与实践1.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2. 经济发展与社会责任3. 绿色生活与可持续消费B. 环境保护技术与措施1. 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2. 节能减排与循环利用3. 生态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维护八、安全与风险管理A. 安全生产与风险评估1. 安全意识与风险认知2. 过程安全与事故预防3. 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B. 电气安全与防护措施1. 电气基本知识与安全技术2. 地线与绝缘保护3. 规范与标准化管理以上提纲仅供参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和补充。
在具体写作中,请根据每个知识点提供详细的解释和具体实例,让文章更具可读性和实用性。
通用技术知识要点汇总技术与设计1:1、技术的价值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技术与人: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保护人:提供抵抗不良环境,防止被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人:解放或延长身体器官,拓展活动空间,提高劳动效率,增强各方面的能力。
发展人: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技术与社会: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的内容,改变社会生活的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技术与自然:人类依靠技术改造、利用自然时与自然和谐发展。
注意对自然的保护,技术对自然产生负影响,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开发利用自然。
2、技术的性质: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3、狭义的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专利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专利不自动取得,需要申请并授权。
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技术才可提出申请。
保护年限:发明专利20年、实用新型专利10年、外观设计专利10年申请发明专利6步:提交申请、受理、初审、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授权。
4、技术与科学、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技术设计侧重:功能、材料、程序、工艺;艺术设计侧重:色彩、造型、欣赏、审美、感觉5、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高效、健康、舒适、安全。
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要注意(1)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2)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3)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
(4)信息的交互。
6、技术试验种类(按功用):性能试验、优化试验、预测试验、信息试验。
技术试验方法:优选试验法、模拟试验法、虚拟试验法、强化试验法、移植试验法。
7、设计的一般过程(1)发现和明确问题(2)制定设计方案(收集信息、设计分析、方案构思、方案呈现、方案筛选。
通用技术相关知识点汇总一、操作系统1. 操作系统的定义与作用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管理、控制和协调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集合。
它的主要作用是为用户提供简单易用的界面,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以及实现对计算机系统的有效控制。
2. 常见的操作系统类型- Windows操作系统:由Microsoft开发,主要应用于个人计算机。
- macOS操作系统:由Apple开发,主要应用于苹果电脑和移动设备。
- Linux操作系统:开源的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和嵌入式系统。
- Android操作系统:由Google开发,用于移动设备。
3. 进程与线程的区别- 进程:是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例。
它具有独立的内存空间和资源,可以与其他进程并发执行。
- 线程:是进程中的执行单元,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
线程共享进程的内存资源,可以并发执行,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
4. 存储管理技术- 虚拟内存:通过将内存空间划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页面,实现虚拟内存与物理内存的映射,扩大了可用内存空间。
- 页面置换算法:当内存不足时,通过页面置换算法将不常用的页面从内存中换出,从而为新的页面腾出空间。
5. 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用于管理存储设备中文件和目录的一种组织方式。
- 常见的文件系统有FAT32、NTFS(Windows系统)、HFS+(macOS系统)和Ext4(Linux系统)等。
二、计算机网络1. 网络协议- 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包括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互联网协议)两部分。
- HTTP协议:是用于Web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的协议,是互联网上最常用的协议之一。
- FTP协议:是用于文件传输的协议,可实现文件的上传和下载。
2. 网络拓扑结构- 总线型:所有设备通过一根总线连接,数据在总线上传输。
- 星型:设备通过独立的链路与中央设备(如交换机)相连,数据通过中央设备进行传输。
通用技术知识点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等组成部分,了解各部件的作用和功能。
2. 操作系统: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Mac OS等,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操作。
3. 网络基础:了解网络协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基本概念,以及常见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
4. 数据库: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等。
二、编程语言1. 常见编程语言:了解常见的编程语言,如Java、Python、C++等,了解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 语法和语义:掌握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语义,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等。
3. 数据结构和算法:了解常见的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等)和算法(如排序、查找等),能够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4. 编程范式:了解面向对象编程、函数式编程、事件驱动编程等不同的编程范式,理解它们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
三、网络技术1. 网络协议:了解TCP/IP协议族,包括TCP、IP、HTTP、FTP等常见协议,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2. 网络安全:了解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和防御措施,如DDoS攻击、防火墙、加密技术等。
3. 网络编程:了解Socket编程,能够使用编程语言进行网络通信和数据传输。
四、前端开发1. HTML/CSS:了解HTML和CSS的基本语法和标签,能够使用它们创建网页和样式布局。
2. JavaScript:掌握JavaScript的基本语法和常见的DOM操作,能够实现网页的动态效果和交互功能。
3. 前端框架:了解常见的前端框架,如React、Vue等,理解它们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五、后端开发1. Web开发:了解常见的Web开发框架,如Spring、Django等,能够使用它们进行Web应用的开发。
2. 数据库操作:掌握SQL语言,能够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