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是大西安建设的关键
- 格式:pdf
- 大小:122.23 KB
- 文档页数:9
中国第四个副省级新区——西咸新区中国第四个副省级新区——西咸新区即将于本月底高调亮相。
本网记者获悉,陕西省政府即将通过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发布此项重量级消息,其规格之高令人瞩目,西咸新区有望成为中国继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两江新区之后的第四个副省级新区。
在这之前的4月8日,江泽林主持召开西咸新区规划工作专题会议称,要理清西咸新区规划的概念关系,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16个重点区域之一,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是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实现西咸一体化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路径,西咸新区的建设是加快西咸一体化的关键,要谨记“重点—核心—路径—关键”的定位。
图为西咸新区规划图。
在此之前的3月15日,本网记者曾独家报道《“西咸一体化”陕西省收权将设立副省级西咸新区》。
当时当地权威人士透露说,避免争论继续影响到西咸一体化的进程,陕西省政府方面已经决定收权,将过去协调性的西咸新区办公室,升格为实体的管委会,并将由一位副省长兼任管委会主任。
这一职务将有望由陕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江泽林兼任。
当地官员透露,5月14日,江泽林已率陕西省住建厅、西咸办等众人前往天津滨海新区考察,并提出希望学习借鉴天津滨海新区在功能布局、产业体系、规划特色、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目前,西咸新区仍是一个概念上的新区。
其具体由西安沣渭新区、咸阳沣渭新区、咸阳泾渭新区3个拥有管委会的开发区实体组成。
尽管陕西省方面一直希望藉此推进西咸一体化,但由于种种原因,其管理体制难以理顺。
在这之前的4月8日,江泽林主持召开西咸新区规划工作专题会议称,要理清西咸新区规划的概念关系,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16个重点区域之一,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是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实现西咸一体化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路径,西咸新区的建设是加快西咸一体化的关键,要谨记“重点—核心—路径—关键”的定位。
种种迹象显示,未来升格为实体的西咸新区将打破两市行政区划阻碍,转而由此机构强势推进。
最详细的西咸新区介绍一、西咸新区概况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东距西安市中心10公里,西距咸阳市中心3公里,西起茂陵及涝河入渭口,东至包茂高速,北至规划中的西咸环线,南至京昆高速,规划区总面积882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272平方公里,包括空港新城、沣东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泾河新城五个组团。
区内现状人口约90万,城镇化水平23%。
行政区划涉及西安、咸阳两市的7个县(区),23个乡镇(街办)。
成立背景西咸新区是陕西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确定的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五大城市新区之一。
发展规划新区区位条件优越,可开发利用环境空间好,科教资源丰富,文化资源富集,有较好产业基础。
规划到2020年末,人口规模达到236万人,GDP总量达1700亿元。
未来的西咸新区,将成为引领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彰显历史文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历史文化基地,统筹科技资源的新兴产业集聚区以及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体化建设示范区。
西咸新区是陕西省“十二五”新的经济增长点,是陕西省“十三五”发展的重要基础。
省委书记赵乐际指出,新区建设要坚持“三保三新”,即“保护历史文化、保护耕地、保护农民利益”,“建设新城区、发展新产业、形成新业态”。
省长赵正永要求,新区要遵循“核心板块支撑、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规划理念,着力打造现代田园城市。
省委常委、副省长,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泽林强调,要以现代田园城市为载体,同时实现人口承载与节约用地两个目标。
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西咸新区发展的若干政策》,在土地、财税、产业、金融等方面建立政策保障。
新区成立以来,努力做好“谋篇、布局、蓄势”三篇大文章。
围绕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战略主题,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和现代田园城市为目标,以“大开大合”格局,构建“一河、两带、四轴、五组团”的田园城市总体格局及“核心板块+田园城区+优美小镇”的市镇体系,引领未来城市建设新范式。
《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根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SZF决定设立西咸新区,确定范围为西安和咸阳两市接合部,以渭河为中轴线,西起规划中的西咸环线,东至泾渭交汇口,东西横贯50公里、南北扩展5—10公里的整体板块。
一、建设西咸新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一,建设西咸新区是适应重点区域重点突破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湖北武汉新区、河南郑汴新区以及重庆两江新区等城市扩展板块快速崛起,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当前,关中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陕北、陕南丰富的后续加工产品也迫切需要延伸链条、提升转化的生产和科技支撑基地。
西咸两市结合部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大,通过高起点规划建设西咸新区,有条件发展成为一个现代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新兴产业聚集的城市板块,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增长极和加快城市化新的支撑点。
第二,建设西咸新区是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重大举措。
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是经济区规划的主旨。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是整个经济区的核心,关系经济区的建设全局与功能提升。
当前应抓住有利时机,突破体制障碍,尽快设立西咸新区,并予以实质性推动,这样做既是实施《规划》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又能为经济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实现扩内需保增长构建重要的平台和载体。
第三,建设西咸新区是推进西咸一体化的有力抓手。
西咸一体化涉及交通、信息、市场、产业、人才、技术、金融、科技、文化、旅游等各个领域,覆盖西安和咸阳两市所有县区,范围大、领域广,在全面推进一体化战略的同时,必须选择重点区块,示范推进,核心突破。
通过设立西咸新区,将渭河两岸、西咸结合部的几个园区连接为一个整体板块,统筹规划,联动建设,既可以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提供空间支持,又可以有效整合这一区域资源,促进产业同步、资源同享,推动西咸一体化向更深层次迈进。
西咸新区发展现状西咸新区作为陕西省的重点发展区域,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以下是西咸新区发展现状的简要描述。
首先,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西咸新区是西安市与咸阳市的结合部,交通便利是其最大的优势之一。
现有的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公路、高铁、航空等,方便了人员及物资的流动。
此外,新区还积极推进第三机场的建设,将成为西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其次,产业规模逐渐扩大。
新区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吸引了一大批知名企业的入驻,形成了合理结构、高附加值的产业格局。
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势头迅猛,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完善。
目前,新区已经成为西北地区的经济重心之一。
再次,人居环境逐步改善。
新区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绿化建设和城市景观改造。
各类公园和绿地不断增加,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同时,新区还重视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大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的投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此外,文化艺术教育取得丰硕成果。
新区重视培养和保护民族文化,不断举办文艺展示和传统节庆活动,加强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扬。
同时,新区还鼓励创新创业,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培养了一大批文化艺术人才,为新区的发展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最后,社会治安稳定。
新区高度重视社会治安问题,加强公安力量的建设和治安防控。
大力整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了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同时,新区注重社会文明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综上所述,西咸新区的发展现状可以总结为基础设施完善、产业规模扩大、人居环境改善、文化教育繁荣和社会治安稳定。
这些成就凝聚了各方的共同努力,为新区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新区的不断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西咸新区将成为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社会文化中心。
西咸新区简介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东距西安市中心10公里,西距咸阳市中心3公里,西起茂陵及涝河入渭口,东至包茂高速,北至规划中的西咸环线,南至京昆高速,规划区总面积882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272平方公里,包括空港新城、沣东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泾河新城五个组团。
区内现状人口约90万,城镇化水平23%。
行政区划涉及西安、咸阳两市的7个县(区),23个乡镇(街办)。
(西咸新区位置图)西咸新区是陕西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确定的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五大城市新区之一。
新区区位条件优越,可开发利用环境空间好,科教资源丰富,文化资源富集,有较好产业基础。
规划到2020年末,人口规模达到236万人,GDP总量达1700亿元。
未来的西咸新区,将成为引领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彰显历史文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历史文化基地,统筹科技资源的新兴产业集聚区以及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体化建设示范区。
西咸新区是陕西省“十二五”新的经济增长点,是陕西省“十三五”发展的重要基础。
省委书记赵乐际指出,新区建设要坚持“三保三新”,即“保护历史文化、保护耕地、保护农民利益”,“建设新城区、发展新产业、形成新业态”。
省长赵正永要求,新区要遵循“核心板块支撑、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规划理念,着力打造现代田园城市。
省委常委、副省长,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泽林强调,要以现代田园城市为载体,同时实现人口承载与节约用地两个目标。
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西咸新区发展的若干政策》,在土地、财税、产业、金融等方面建立政策保障。
新区成立以来,努力做好“谋篇、布局、蓄势”三篇大文章。
围绕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战略主题,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和现代田园城市为目标,以“大开大合”格局,构建“一河、两带、四轴、五组团”的田园城市总体格局及“核心板块+田园城区+优美小镇”的市镇体系,引领未来城市建设新范式。
西咸新区最新规划方案一、引言西咸新区是中国陕西省的一次重大开发项目,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之间。
作为陕西省新的中心区域,西咸新区的规划方案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档将介绍西咸新区最新的规划方案以及其背后的目标和计划。
二、背景西咸新区是中国政府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
西咸新区的规划目标是打造一个具有现代化、生态化、国际化的新区,为陕西省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在规划方案中,政府设定了一系列目标,包括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推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等。
三、规划内容1. 基础设施建设西咸新区的规划方案将重点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这包括修建高速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交通网络,以实现西咸新区与陕西省内外的快速互联互通;建设现代化的水、电、气、热、通信等公共设施,以确保新区的供水供电等基本需求。
2. 城市布局和土地利用西咸新区的城市布局将以生态与发展相结合为原则。
规划方案中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区、产业园区和农业示范区等不同功能区域的设想。
生态城区将注重绿化和人文景观的建设,产业园区将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农业示范区将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科技创新。
3. 生态环境保护为了保护西咸新区的生态环境,规划方案中设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目标。
这包括提高空气质量、水质质量等环境指标,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推动新能源的发展利用,促进循环经济的实施等。
4.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西咸新区规划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
规划方案中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这包括吸引优质企业和高端人才的引进、培育新兴产业和支持创新创业等。
5. 社会服务规划方案中还着重关注社会服务的提升。
这包括建设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供给能力,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四、计划实施为了确保西咸新区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将建立配套的规划管理机构,负责规划的实施和监督。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陕西西咸新区总体方案的通知正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陕西西咸新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发改西部[2014]296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陕西西咸新区总体方案》已经国务院原则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请陕西省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陕西西咸新区的批复》(国函〔2014〕2号)批复精神和《陕西西咸新区总体方案》要求,依法依规组织编制西咸新区发展总体规划,报我委备案后实施。
附件:陕西西咸新区总体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2014年2月19日附件陕西西咸新区总体方案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国发〔2010〕46号)、《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批复》(国函〔2012〕8 号)和国务院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有关要求,为积极稳妥扎实推进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探索以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特制订本方案。
一、设立西咸新区的重要意义西咸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包括两市 7个区县的部分地区,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教育科技人才汇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具有较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引领大西北发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打造向西开放重要枢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等方面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一)建设西咸新区有利于加快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
西安市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具备了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基础条件。
西咸新区基本简介西咸新区规划面积882平方千米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新区区域定位为门户新区即依托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发展现代物流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国际性空港和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西部地区国际经济交流的平台,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的增长极和助推器。
功能定位为科技新区即根据国家赋予西安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试验基地的要求,利用陕西科研资源的优势,建设成为西部乃至中国一流的技术研发基地和科技成果孵化中心,西北内陆地区以外向型高端知识创新职能为特征的产业新区。
行政区划沣渭新区沣渭新区位于渭河以南,老西宝公路以北,东接西安市西三环,西接规划中的西咸绕城新线位,规划总面积195平方公里。
该区域是西咸两市中心城区距离最近的接合部,也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向西拓展的重点区块,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重点打造城市特色功能区和生物产业聚集区两大功能区,建设西咸都市圈人居环境最为适宜优美的新型都市商务中心和西部地区重要的生物及环保产业基地。
力争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
●城市特色功能区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集聚功能为重点,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智能电器、微电子制造等高技术产业和总部经济、物流配送、住宅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打造沣河“大水大绿”生态景观,力争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700亿元。
●生物和环保产业聚集区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环保节能和精细化工产业,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的生物和环保产业基地,力争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
泾渭新区泾渭新区位于渭河以北,西咸北环线以南,西到老咸宋公路,东至西咸分界线,规划总面积305平方公里。
该区中间地带为五陵塬保护区,四周有较大的开发建设空间。
将重点按照空港产业园、历史文化聚集区、现代产业聚集区三大功能区进行打造,建成西部最大的临空产业园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秦汉历史文化集聚区和西部地区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
力争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旅游总收入达到70亿元。
西咸新区的重要意义
西咸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之间,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个国家级新区,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新区的设立,旨在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创新区域发展模式。
一、西咸新区的定义与背景
西咸新区成立于2014年,总面积约498平方公里,覆盖西安市和咸阳市的部分区域。
新区的设立,是在国家层面推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西咸新区的重要意义
1.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西咸新区的设立,有利于整合西安、咸阳两市的资源优势,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2.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新区聚焦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西咸新区作为西安、咸阳两市的发展新区,有助于缓解城市空间压力,实现城市功能分区,提高城市品质。
4.创新区域发展模式:西咸新区积极探索绿色发展、协同发展、创新发展等新模式,为全国其他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三、西咸新区的发展现状与成就
自成立以来,西咸新区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地,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加速集聚。
四、我国对西咸新区的政策支持
国家对西咸新区给予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如税收优惠、土地政策、金融支持等,为新区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西咸新区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展望未来,西咸新区将继续发挥国家战略引擎作用,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的现代新城。
西咸新区的发展前景西咸新区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西北部,是国家级新区,也是推进陕西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咸新区发展前景看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区位优势明显。
西咸新区紧邻西安市,距离其城区仅40公里,融入了西安市的城市功能和资源优势。
同时,西咸新区位于陕甘宁革命老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交汇处,是中西部地区联系东西方的重要节点,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这些优势为西咸新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其次,产业基础雄厚。
西咸新区以现代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现代服务业等产业。
在先进装备制造领域,西咸新区已有一批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集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在新能源新材料方面,西咸新区充分利用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积极推进光伏产业和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在文化创意和现代服务业方面,西咸新区不断增加软实力,积极引进文化创意企业和知名服务机构。
这些产业的发展为西咸新区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
再次,交通网络便捷。
西咸新区紧邻西安曲江国际机场,距离西安北火车站仅30公里,位于西安地铁4号线和西安机场快速轨道交通线上,交通便捷。
此外,西咸新区还通过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与陕西省其他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连接紧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将进一步成为连接东西方的桥梁纽带。
这样的交通条件不仅方便人员流动,也为西咸新区的物流和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最后,政策支持力度大。
作为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享受到一系列政策优惠和支持。
国家和省级对西咸新区的经济、环境、区域协调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为西咸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同时,西咸新区也积极创新机制,引进人才和资金,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西咸新区的发展前景看好。
凭借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交通便捷和政策支持,西咸新区将成为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推动全区乃至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西咸新区未来发展前景西咸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部,是迄今为止陕西省规模最大的新区。
作为西安的发展前沿,西咸新区的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西咸新区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新区辖区内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石灰岩资源和泥煤资源等,可以为新区的工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此外,新区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历史文化名胜区、自然风景名胜区等,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促进新区的经济繁荣。
其次,西咸新区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新区内已有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和咸阳火车站,还将建设西咸新区铁路客站,将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国际交通中转枢纽。
这不仅有利于新区的经济发展,还可以进一步提升陕西省在整个西部地区的影响力。
此外,西咸新区还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新区已确定了“以航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产业,以商贸物流、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产业”的发展定位,将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航空产业基地、全球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随着这些重点产业的发展壮大,新区的经济实力将不断提升,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进驻。
此外,西咸新区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新区内有大片的绿地和湿地,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新区将推进绿色发展,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总体来看,西咸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
未来,随着新区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它将成为陕西省和西北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为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做出重要贡献。
同时,新区将为陕西省和西北地区的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西咸新区,西北大开发的战略中枢——专访陕西省副省长吴
登昌
胡宏;付敏;马君豪
【期刊名称】《中国西部》
【年(卷),期】2011(000)021
【摘要】西咸新区的建设。
陕西省委、省政府把它作为再造大西安的破题之笔,举全省之力进行建设。
同时在此次西博会上.进行了一场精彩的陕西西咸新区专场推介会,以此次推介会为契机,寻求今后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的合作奠定基础。
为此。
我们专门采访了陕西省副省长吴登昌。
请他给我们谈谈西咸新区的地位,区域优势以及相应优惠政策等问题。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胡宏;付敏;马君豪
【作者单位】《中国西部》编辑部;《中国西部》编辑部;《中国西部》编辑部【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9.241
【相关文献】
1.副省长吴登昌强调确保实现全年工业增长目标 [J],
2.吴登昌副省长强调进一步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 [J], ;
3.吴登昌副省长强调加快振兴我省装备制造业 [J], ;
4.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陕西调研社会保障工作陕西省省长袁纯清会见王军一行副省
长吴登昌主持汇报座谈会 [J],
5.副省长吴登昌在蒲白局检查工作 [J], 校天奇;徐宝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咸新区是大西安建设的关键
西咸新区是大西安建设的关键
“核心板块支撑、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昨日上午,国新办就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情况及西咸新区规划举行新闻发布会,省长赵正永说,将用这样的新型城市理念对新区进行规划建设。
出席新闻发布会的还有省委常委、副省长江泽林、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副司长李应明、西安市市长陈宝根、咸阳市市长姜锋。
赵正永在介绍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情况时指出,关天规划提出“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的任务,而大西安建设分为核心区、西咸新区、外围组团三个层次,其中西咸新区的建设是关键。
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西起茂陵及涝河入渭口,东至包茂高速,北至规划中的西咸环线,南至京昆高速,规划区面积882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272平方公里。
在产业布局上,将与西安、咸阳两市核心区错位发展,按照“核心板块支撑、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新型城市理念进行规划建设。
为了将西咸新区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新区,省委、省政府已将西咸新区的管理体制由前一阶段的省市共建、以市为主,调整为省市共建、开发建设以省为主的体制。
省委常委、副省长江泽林兼任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和管委会主任。
西咸大手笔建生态田园新城
新区建设引入“现代田园城市”新理念西咸新区规划建设将一改“摊大饼”模式,按照“核心区+组团”的模式打造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
按照“核心区+组团”的规划建设模式,整个西咸新区被分划为泾河新城、空港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和沣东新城五大组团。
五大组团规划面积882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272平方公里。
涵盖泾阳县泾干镇、永乐镇、高庄镇、崇文乡、太平镇,渭城区底张镇、北杜镇、周陵镇、正阳镇、窑店镇、渭城镇,秦都区的双照镇、钓台镇、陈阳寨街道、沣东街道等十多个乡镇和街道以及兴平市茂陵周边地区。
“西咸新区的规划有一个新的理念,就是要建设一个现代田园城市。
”昨
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赵正永谈及将利用“核心区+五个组团”的模式,构建一个新的大西安。
五个组团就是五个核心板块,也将是这个新型城市形态的基础,然后在五个组团之间,通过快捷的交通进行连接,在组团间要建设一些现代都市农业,把转移的农村人口和农业产业化相结合。
江泽林说,建设中应遵循整个新区规划“大开大阖”的空间发展模式,保持大量的农业和生态用地,
而这也是为什么新区规划面积882平方公里
,建设用地面积却仅占272平方公里的原因。
秦汉新城将立足帝王陵墓保护
根据规划方案,西咸新区五大组团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每个组团都有清晰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定位。
例如,泾河新城将被打造为生态化商业办公空间,绿色工业片区,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和循环经济园区。
产业要进入泾河新
城,必须跨过“低碳、环保、高端制造业、测绘、新能源、食品加工和都市农业”等门槛。
与其他组团相比,秦汉新城将作为“另类”来规划发展。
秦汉新城规划范围包括渭城区的正阳、窑店、渭城、周陵福银高速以南的区域,秦都区的双照镇,兴平市茂陵周边的区域,泾阳县的高庄镇(部分)。
然而,周、秦、汉、唐一系列的帝王陵墓主要都在这个区域,规划建设用地面积还不足遗址保护面积的一半。
“如果把这个区域和其他的区域同等规划开发建设的话,有可能对大遗址的保护起到阻碍作用。
”赵正永在发布会上说,它的建设和开发主要是围绕历史遗迹保护和有限的利用相结合。
现在这个组团更符合西咸新区建设的实际情况。
保障性住房将占新区住房总面积的30%
根据规划,到2020年西咸新区城市人口目标是236万人,其中泾河新城47万,空港新城27万,秦汉新城42万,沣西53万,沣东67万。
与这两百余万人密切相关的住房、教育、医疗等在新区的规划中作了详细的统筹。
西咸新区范围内,共规划了47个居住区,每个居住区大约5万人。
新区规划居住地面积6588公倾,其中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租房
等保障性住房将占新区住房总面积的比例在30%,且在每个组团都会有所分布。
在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上,遵照兼顾区域、分类配置、分级均衡的原则,规划了28个体育场馆,沿渭河景观带还将建设若干大型市民体育建身场所,结合社区建设,配套居民健身设施。
同时,新区内医疗设施的布局,也分为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站三级,共布置综合医院22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6处,社区卫生站180处。
建道路连接西咸主城区
按照“五年大变样”的目标,五年内,西咸新区的建设主要包括主导产业初步建立、道路骨架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以奠定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核心区和适宜人居的生态田园新城基本格局。
其中,通过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构建新区骨架,建立新区与西安、咸阳主城核心区和适宜人居的生态田园新城基本格局。
其中,通过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构建新区骨架,建立新区
与西安、咸阳主城区之间的便捷联系将成为发展重点。
同时,将通过电力电信、
给水排水、供热燃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新区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建设4个湿地公园
此外,整合秦汉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的旅游项目,营造新区文化特色。
整治、改造现有村镇建设用地,引导规划区内现有村民就地城镇化也将成为这五年西咸新区建设任务。
作为西咸新区的一条“项链”,渭河生态景观带的建设主要以涝渭湿地公园、沣渭湿地公园、灞渭湿地公园、泾渭湿地公园为绿心,打造城市文化、城市运动、滨水休闲、湿地生态四大滨河板块。
最终目标是把渭河打造成为西安大都市的城中河,构建横贯东西的百里滨河生态长廊、文化展示长廊、滨水休闲长廊、大都市形象展示长廊。
而近期则主要建设堤防、泾渭湿地公园和两岸绿化带。
兴平搭车进入西咸新区规划
与之前公布的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相比,此次新区总体规划有不少地方发生变化。
变化一:西咸新区规划范围扩大新添兴平市去年公布的《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中,西咸新区的规划范围是:以渭河为中轴线,西起规划中的西咸环线,东至泾渭交会口,北至西咸北环线,南至310国道西宝线,东西约50公里,涉及西咸两市6个县(区)、22个乡镇(街道办),规划控制范围560平方公里。
而在最新发布的西咸新区总体规划中,新区规划范围西起茂陵及涝河入渭口,东至包茂高速,北至规划中的西咸环线,南至京昆高速,规划区面积增加至882平方公里,同时新添兴平市进入新区规划范围。
变化二:“一轴、一河、两带”的空间结构变身“一河、两带、四轴、五组团”的空间结构此前的规划中是以西安钟楼南北线为中轴,以渭河水脉贯穿东西,以秦岭和渭北为两大生态风光带;而此次规划则以渭河为纽带,构建横贯东西的百里渭河生态长廊,建设大都市渭河核心区带;沿五陵塬遗址,构建渭北帝陵风光带;沿周秦汉都城遗址带,构建周秦汉古都文化带;沿正阳大道拓展城市功能,对接西安钟楼南北线,共同构建大都市南北主轴带;以沣泾大道为轴带,对接大都市开发区经济发展带;以红光大道为轴带对接大都市东西主轴带,完善大都市的发展格局;以秦汉大道为轴带,连接秦咸阳宫与汉长安城遗址,构建大都市文化主轴带。
变化三:建设体制以市为主上升为以省为主此前建设规划将西咸新区分为沣渭新区和泾渭新区两大部分,由西安市和咸阳市分别建设,建设体制是省市共建、以市为主。
而在此次发布的新区总体规
划中,将西咸新区划分为五大组团,建设体制也由省市共建、以市为主变为以省为主。
泾河新城是西咸新区五大新城
之一,规划范围146平方公里,全部在咸阳市泾阳县境内,包括泾阳县泾干镇、永乐镇、崇文镇三镇全部和高庄镇部分,主体功能是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和循环经济园区。
以低碳产业为主重点发展节能环保、高端制造业、测绘、新能源等产业。
泾河新城中,泾河北岸的泾干镇(泾阳县政府所在地)面积53.9平方公里;永乐镇25.5平方公里;崇文镇27.8平方公里;另外泾河新城的38.8平方公里应该是泾河南岸的泾阳县高庄镇(总面积46.7平方公里)的一部分,高庄镇的另外一部分随同泾阳县的太平镇(53.5平方公里)划入了秦汉新城。
泾阳县(行政区总面积780.6)除过划入西咸新区的面积(207.4平方公里)外其余乡镇面积为573.2平方公里。
泾河新城:总面积146平方公里,包括泾阳县的泾干、永乐、高庄(部分)三镇和崇文乡。
空港新城:总面积141平方公里,包括泾阳县的太平镇,渭城区的底张镇、北杜镇和周陵镇福银高速以北的区域。
秦汉新城:总面积291平方公里,包括渭城区的正阳、窑店、渭城、周陵镇福银高速以南的区域,秦都区的双照镇,兴平市茂陵的周边区域,泾阳县的高庄镇(部分)。
沣西新城:总面积143平方公里,包括户县的大王镇,长安区的马王街道、高桥乡,秦都区的钓台、陈杨寨街道。
沣东新城:总面积161平方公里,包括长安区的斗门街道、王寺街道,秦都区的沣东街道,三桥街道、六村堡街道西安绕城以西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