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基结晶渗透型防水涂料原始记录1
- 格式:docx
- 大小:19.77 KB
- 文档页数:1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其主要成分硅酸盐水泥、精选石英砂、特种活性化学物质等,为灰色粉末状材料。
其防水机理在于以水为载体,通过水的引导,借助强有力的渗透性,在混凝土微孔及毛细管中进行传输、充盈,发生物化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枝蔓状结晶体。
结晶体与混凝土结构结合成封闭的防水层整体,堵截来自任何方向的水流及其它液体侵蚀。
达到永久性防水、耐化学腐蚀的目的,同时起到保护钢筋,增强混凝土结构强度的作用。
一、特点1 、在混凝土界面涂刷两层该材料,即可承受1.2MPa 以上的水压力。
2 、在混凝土界面涂刷该材料所产生的物化反应渗透到混凝土内部,渗透深度可达100mm 以上。
3 、在混凝土界面涂刷该材料的形成的不溶于水的枝蔓状结晶体,将缝隙密实,堵塞渗透水路,小于0.4mm 的混凝土裂缝都可填补与自我修复。
4 、可确保在PH 值3.0~11.0 ,温度-30 ℃~ 120 ℃的情况下保持超强的防水效果,并能保护钢筋及提高混凝土强度。
5 、与其它材料兼容性好,其防水层表面可随意涂刷水泥砂浆、白灰膏、油漆、树脂涂料等材料。
6 、施工方法简便,省工省力。
对混凝土界面不需做找平层,涂刷后无需做保护层。
二、适用范围地下铁道、地下室、水库、冷却塔、水坝、隧道、屋顶、广场、停车平台、电梯坑、游泳池、食品贮藏库、污水池、桥梁结构、水族馆、粮仓、高速公路、机场、停机坪、油池、运动场、混凝土路面、卫生间等。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是一种含有特殊活性物质的灰色粉状材料,将其涂刷在混凝土表面后,当有水存在时,活性物质渗透到混凝土内部,并在孔隙和裂缝中生成不溶于水的针状结晶体,堵塞渗水通道,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当混凝土失水干燥时,活性物质处于休眠状态,一旦有水渗入,活性物质继续反应,生成新的结晶。
涂刷过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混凝土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其防水能力长期存在。
针状结晶体致密的结构在系列防水产品中,浓缩剂是化学活性最强的一种。
这种浅灰色粉末加水调合之后,可以用做地上或地下的混凝土的浆状涂料,也可以用作双涂层中的第一层涂料。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作业指导书一、术语和定义1.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一种用于水泥混凝土的刚性防水材料。
其与水作用后,材料中含有的活性化学物质以水为载体在混凝土中渗透.与水泥水化产物生成不溶于水的针状结晶体,填塞毛细孔道和微细缝隙,从而提高混凝土致密性与防水性。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按使用方法分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和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以硅酸盐水泥、石英砂为主要成分,掺入一定量的活性化学物质制成的粉末状材料,经与水拌合后调配成可刷涂或喷涂在水泥混凝土表面的浆料;亦可采用干撒压入未完全凝固的水泥混凝土表面。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以硅酸盐水泥和活性化学物质为主要成分之称的粉状材料,掺入水泥混凝土拌合物中使用。
1.2分类按使用方法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分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代号C)和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代号A).1.3标记产品按产品名称和标准编号的顺序标记。
CCCW C GB18445—20121。
4一般要求本标准包括的产品不应对人体、生物、环境与水泥混凝土性能(尤其是耐久性)造成有害的影响,所涉及与使用有关的安全与环保问题,应符合我国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二、技术要求2.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应符合表1的规定三、试验方法3。
1一般规定3。
1。
1试验用原材料水泥:符合GB175—2007的P·O42。
5水泥。
拌合水:符合JGJ63的规定。
砂浆试验用的砂:符合GB/T17671规定的ISO标准砂.混凝土试验用的细集料:符合GB/T14684的中砂,细度模数为2。
6~2.8。
混凝土试验用的粗集料:符合GB/T14685的(5~20)mm连续级配的碎石。
标准混凝土板:符合JC/T547—2005附录A的要求。
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符合JC/T841—2007中(2×2)mm孔、标称单位面积质量为(151~160)g/㎡。
3。
2配合比3。
地下室底板防水涂料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湘潭天易国际金融文化商业中心(龙畅城市广场)商住一期二标段施工单位:湖南万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编号:项目技术负责人:郝湘军项目专业施工员:黄小华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张浩明专业班组长:交底时间:2013.04.22交底地址:项目部办公室交底内容:一、交底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名称:地下室底板防水二、交底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2011年版防水做法,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三、交底内容摘要:根据本工程的建筑设计总说明五.(一)条。
建筑构造说明以及本工程的实际情况。
地下室底板及承台,做法为:.基层处理,刮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二遍。
一)、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熟悉图纸设计、设计变更、技术交底。
2、材料准备: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材料均已进场,并按规范要求已送检合格。
3、工具准备:凿子,锤子、钢丝刷、扫帚、抹布、电动搅拌器,拌料桶、刮刀、刷子等。
二)、操作工艺:1、基面处理(1)基面要求牢固,干净。
对于有明显裂缝(一般指缝宽大于0.2mm)的地方,需要修补。
渗漏部位应予以堵漏处理。
(2)对基面上的油污、脱模剂、乳胶漆、油漆等妨碍渗透的物质必须清理干净。
(3)在施工面基体砂浆混凝土上洒水,充分润湿施工面,但不得有明水。
2、配料(1)配料配比:施工时严格控制水灰比,涂刷时按粉:水=1:0.35---0.4(重量比),批刮涂抹按粉:水=1:0.3—0.35混合搅拌均匀。
最好是用机械搅拌,使有效成分充分溶解。
(2)在加水范围内,平面施工可多加些,立面或斜面少加些,以免料流淌。
(3)一次配料不要过多,以20分钟左右用完为宜。
使用过程中,若涂料变稠,可加适量水调节,继续使用。
但是若涂料硬化,则不能使用。
3、面层施工(1)涂刮前要求基面砂浆混凝土充分润湿。
(2)可用辊子,刮刀或刷子涂刷,要求两遍施工,每遍用料可以相等。
第二遍涂刮在第一遍涂层表干固化后即可进行。
涂刷第二遍时,需洒水,使第一遍保持润湿、无明水,每遍涂刮尽量方向一致,厚度尽量均匀,应避免漏刮。
防水涂料试验原始记录
TCJC-QRD-12-58A
审核: 试验: 试验日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检测环境 规格型号
样品状态 □可检 □不可检
检测依据
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 (无处理)
试样
编号 试样厚度D (mm ) 试件宽度B(mm) 起始标线间距L O (mm)
最大力
P(N) 强度值T 1(MPa)
强度平均值T(MPa)
断裂时标线距离
L 1 (mm)
伸长率E (%)
断裂伸长率平均值(%)
拉伸速度 1 2 3 平均 mm/min 1
计算公式 2 T 1=P/(B*D) 3 E=(L 1-L 0)/L 0*10
0 4 5
R t =(T 1/T)100 低温弯折
试验温度(℃)
恒温时间(h ) 上下板距离(mm )
不 透 水 性
试件编号 试件尺寸(mm) 试验压
力(MPa)
持续时间(min) 结果评定 粘 结 强 度
编 号 长度a(mm) 宽度b(mm) 最大力F(N) 粘结强度б(MPa)
平均值 MPa
1 试件号 1
2
3 1
试件弯曲情况
2 2
3 试件弯曲结果
3
4 5
仪器设备。
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
1.1定义、分类、标记、技术要求
1.1.1定义: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是一种刚性防水材料,。
与水作用后,材料中含有的活性化学物质通过载体向混凝土内部渗透,在混凝土中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体,填塞毛细孔道,从而使混凝土致密、防水。
1.1.2分类:
按照使用方法分:
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C)
2.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A)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按物理力学性能分为Ⅰ型、Ⅱ型两种类型。
1.1.3标记:
按照产品名称、类型、型号、标准号顺序排列。
标记示例:Ⅰ型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标记为:
CCCW C1 GB18445
1.1.4技术要求:
均匀性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次抗渗试验所测得的抗渗压力。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的物理力学性能
表3
1.1.5检验规则
1.1.5.1批量
同一类型、型号的50t为一批量,不足50t的亦可按已批量计,一个批量为一个编号。
1.1.5.2取样
北京市所有建筑工程复验均为见证取样送检,所以在监理见证的情况下,在进场验收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5kg并密封,送有见证资质的检测所或检测中心检测。
CCCW C在工程复验检测表2中6,7,8项目。
CCCW A在工程复验检测表3中3,7,8项目。
1.1.5.3判定规则
产品经检验,各项性能均符合表1,表2,表3技术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品;若有一项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允许在同一批量中双倍取样检验。
若检验结果均符合标准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否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产品简介: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Cementitious Capillary Crystalline Waterproofing Coatings)是以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石英砂等为基料,掺入活性化学物质制成的一种新型刚性防水涂料。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与传统的防水涂料不同,并不仅仅依赖于其表面涂层,更重要的是其渗透到底材内部形成结晶体,封闭水的通道,同时它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刚性防水涂料,它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能覆盖发丝般的裂逢(<0.4 mm),抵御轻微的震动。
机理:不同类型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活性物质组成不一样,其作用机理也不同,但都包括溶解、渗透及结晶3个过程。
Ø 溶解过程这类活性物质在溶于水后先形成小分子,然后再在一定的条件下聚合增长,最后生成不溶于水的结晶体而堵塞裂缝和毛细孔。
在粉状及干燥状态下,其亲水性大于疏水性,可溶于水,在干燥环境中不发生缩聚结晶现象,而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缩聚结晶,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体。
Ø 渗透过程当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涂覆于混凝土表面时,活性物质就在混凝土的表面形成了一个相对高浓度区域,而在混凝土内部由于缺乏这些活性物质,因而是低浓度区域,而此时混凝土处于水饱和状态,即介质水是充分存在的,只要由浓度差引起的化学势驱动力大于水压力,就可以发生扩散、渗透。
利用浓度渗透压力差,活性离子逐渐向混凝土中渗透。
这也是为什么这类涂料在施工时要求混凝土基层用水充分润湿的原因。
Ø 结晶过程:主要包括沉淀反应结晶及络合-沉淀反应结晶。
沉淀反应结晶机理混凝土、水泥石中存在着大量的Ca(OH)2和游离Ca2+等碱性物质。
活性物质会通过混凝土孔隙中存在的水渗透到混凝土内部,与毛细孔中的游离石灰和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结晶体,封闭混凝土中的毛细管网、毛细孔及微裂缝,起阻水、防水作用。
一旦混凝土的毛细孔隙、微裂缝等被结晶封闭,混凝土则处于不漏水状态。
水泥基渗透结晶试验报告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底板及外侧剪力墙工程施工前,应通过图纸会审,掌握施工图中的细部构造及有关的技术要求,并应编制防水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本工程筏板底部及筏板侧壁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厚度为1.0㎜,筏板顶部(放大脚)做300㎜宽,见示意图。
外侧剪力墙及筏板顶部采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筏板顶部(放大脚)与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搭接300㎜宽,防水卷材作至外剪力墙-0.050米处封口,卷材厚度为1.5㎜。
2、地下防水工程必须由专业施工队施工,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3、铺贴防水层的基层必须按设计施工完毕,(对基层含水率无要求)基层应平整、牢固、不空鼓开裂、不起砂。
4、防水层施工应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
5、施工负责人应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内容包括:施工部位、施工顺序、施工工艺、构造层次、节点设防方法、增强部位及做法、工程质量标准、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成品保护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
6、防水层所用的材料有材料质量证明书,并经指定的质量检测部门认证,确保其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进场材料应按规定取样复试,提出试验报告,严禁在工程中使用不合格产品。
7、准备好设备、机具、及各种工具、安全设施、灭火器材。
8、材料及要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专业胶、32.5级硅酸盐水泥、电动搅拌器、拌料桶、尼龙绳、胶皮手套、滚刷、刮板、铁铲、扫帚。
二、基层处理1、由于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在混凝土中结晶形成过程的前提条件需要湿润。
所以无论新浇筑的,还是旧有的混凝土,都要用水浸透,以加强表面的虹吸作用,但不能有明水。
2、新浇筑的混凝土表面在浇筑20h后方可使用该类防水涂料。
3、混凝土浇筑后24~72h为使用该类防水涂料的最佳时段,因为新浇筑的混凝土仍然湿润,所以基础仅需少量的预喷水。
4、混凝土基面应当粗糙干净,以提供充分开放的毛细管系统以利于渗透。
但不得有松散、砂眼或孔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