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建制镇
- 格式:doc
- 大小:85.00 KB
- 文档页数:17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各市(州、地)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和税额标准的批复正文:----------------------------------------------------------------------------------------------------------------------------------------------------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各市(州、地)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和税额标准的批复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今年你们分别报来的关于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和税额标准的请示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征税范围。
城市的征税范围为市区和郊区;县城的征税范围为县人民政府所在的城镇;建制镇的征税范围为镇人民政府所在地。
二、城镇土地等级的划分及税额标准。
按各市(州、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地区行署)划分的土地等级,对照相应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等级税额表确定所辖地区的税额标准。
三、开发区的土地等级划分及税额标准。
经国家审核公告的各类开发区,不作为行政区划单独设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可由你们分别划分土地等级后,按原所属县(市、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税额标准确定开发区税额标准;开发区范围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县级行政辖区的,可根据市政建设状况、经济繁荣程度等条件,选取其中相近一个县(市、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税额标准确定开发区税额标准。
四、工矿区税额标准。
工矿区是指工商业比较发达的,人口比较集中,符合国务院规定的建制镇标准,但尚未设立镇建制的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
工矿区范围须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城镇土地的增值,可由你们在《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税范围和税额标准的通知》(黔府发〔2007〕13号)规定的税额幅度内,适时调整辖区内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附件:1. 贵阳市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等级税额表(略)2. 遵义市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等级税额表(略)3. 六盘水市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等级税额表(略)4. 安顺市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等级税额表(略)5. 黔南自治州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等级税额表(略)6. 黔东南自治州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等级税额表(略)7. 黔西南自治州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等级税额表(略)8. 毕节地区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等级税额表(略)9. 铜仁地区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等级税额表(略)贵州省人民政府二○○七年十一月八日——结束——。
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91号贵州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91号[贵州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执行日期】'2021-2-1'贵州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91号第一条为规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和使用,适应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市、县、建制镇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各种房屋建筑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本办法规定缴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是城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强制征收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应当用于城市道路、桥涵、给排水、路灯照明、环卫设施、园林绿化、消防、供气、供热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再收取给排水、电、气、热、道路等各种名目的专项配套费。
第三条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征收管理工作由市、县(市、特区) 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设区的市的城市规划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权限由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四条省、市(州、地) 人民政府(行署)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的监督指导工作。
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法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范围和标准进行监督管理。
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审计部门依法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进行监督、审计。
第五条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按以下范围和标准征收:(一) 在贵阳市南明区、云岩区、小河区以及金阳新区城市规划区和贵阳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建、扩建经营性房屋建筑,每平方米建筑面积90元;新建、扩建生产性设施和机关行政办公楼,每平方米建筑面积70元;新建、扩建住宅和公益服务性房屋建筑,每平方米建筑面积50元。
贵阳市其他县(市、区) 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规划区执行本条第(三) 项确定的征收标准。
(二) 在贵阳市以外的其他市(州、地) 人民政府(行署) 所在地的城市规划区,新建、扩建经营性房屋建筑,每平方米建筑面积50元;新建、扩建生产性设施和机关行政办公楼,每平方米建筑面积40元;新建、扩建住宅和公益服务性房屋建筑,每平方米建筑面积30元。
国民经济学专题结课论文题目:贵州省城镇化现状及问题分析培养单位:数学与统计学院专业:12级国民经济学学生姓名:申恒学号:20121111131002授课教师:张晓阳2013 年12 月贵州城镇化现状及问题分析摘要:贵州城镇化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对贵州城镇化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认为进一步推进贵州城镇化,促进城镇化和谐有序的发展, 要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重组,与此同时,要推进贵州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在加强基础建设的同时,要突出贵州的民族文化特色。
关键词:贵州;城镇化;发展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中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就业结构非农化重组的一系列制度变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聚集,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生活方式向多元化、社会化发展。
城镇化水平通常用城镇人口占人口的比重来衡量。
目前,贵州进入了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贵州的城镇化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与全国城镇化水平相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贵州城镇化现状分析(一)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近年来,贵州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步伐,城镇人口数量迅速增加,比重迅速增大,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2001——2012年,城镇人口由910万人迅速增加到1268万人,城镇化水平由23.96%迅速提高到36.5%,平均每年提高1.14个百分点,由“诺瑟姆曲线”可知贵州的城镇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同时,统计数据还显示2012年城镇从业人员达到596万人,比2001年的199万人增加了397万人,增长了199.5%。
我们知道,城镇是二、三产业的集聚地,城镇就业人口的增加,为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给,这就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2011年,贵州新设立了2个地级市即毕节市和铜仁市,截至2012年底贵州设市城市共有13个,地级城市6个,县级城市7个,建制镇729个。
六枝特区岩脚镇概况六枝特区岩脚镇概况岩脚镇位于六枝特区西北部,是贵州省双百重点小城镇及六枝特区五个建制镇之一,距特区机关驻地 23公里,全镇共辖25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14321户55843人,境内居住着汉、彝、苗、回、布依、仡佬等民族。
全镇总面积131.4平方公里,森林面积29283亩,耕地面积36238亩,属亚热带气候,海拨1200-1300米,年降雨量1300-1400毫米,年均气温在10 ℃- 15 ℃之间,全年积温 5500 ℃- 5600 ℃,有效积温在 14 ℃左右,无霜期 290-320天,年日照876小时,冬无严寒,夏无醋暑,雨量充沛,适宜农作物生长。
镇内交通便利,村村通公路网络基本形成,是六(枝)纳(雍)、六(枝)织(金)公路主干线。
岩脚古镇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迄今已有 500多年历史,曾是连接川、滇、黔三省的古驿站,素有“小荆洲”之称;水资源丰富,岩脚河纵贯全境,汇入三岔河,为乌江上游主干支流。
境内省级风景名胜区牂牁江风景区回龙溪景区,山峰奇秀,水质碧绿,与悠久的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被誉为长寿村的木贡村有尚待开发的木贡温泉,终年水温为 29.3 ℃,有富含锶、偏硅酸等 24 种微量元素的富硒复合型矿泉水;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现已探明储量 7500 万吨;矿产资源丰富,有重晶石、硅铁、高岭土等;有天麻、杜仲、桃仁、金银花、何首乌、野人参等多种中草药;有丰富的饮食文化,岩脚面条、岩脚醋、岩脚臭豆腐、岩脚凉粉、岩脚糯米酒等,风味独特、享誉遐迩。
文教卫生、通讯事业蓬勃发展。
有初级中学 4所,小学37所,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 9.2%,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全区前列,通讯网络建设进度快,安通17个村程控电话1024门,电话普及率1.8/百人,中国移动、联通网络覆盖各村,安装村级广播站25座,已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
岩脚属典型农业大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开拓创新。
贵州省城市位序规模分析2010年9月,贵州省设4个地级市,分别为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安顺市; 2个地区,分别为毕节地区和铜仁地区;3个自治州,分别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一、城市位序——规模分析通过对2009年贵州省各地级市市辖区非农业人口规模(见表一)的分析,给出了2009年贵州省各城市以位序对数(1gx)为横坐标,规模对数(1gy)为纵坐标的位序一规模双对数回归模拟直线(见图二)。
由贵州省位序——规模分析图可以发现相关系数R²达到0.963,说明此模型与回归直线的相关性很好,按照相关系数的分析贵州省应属于位序——规模分布。
但当我们根据杰斐逊的首位城市理论分析时发现2城市指数远高于2,说明贵州省为首位分布。
S2=Pl/P2=158.16÷45.05=3.51S4=P1/(P2+P3+P4)=158.16÷(45.05+43.17+22.29)=1.43由贵州省的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Zipf指数q值大于1,说明贵州城市体系的人口分布差异较大,城市规模分布较分散,首位城市的垄断性较强,中小城市的发育还不成熟。
在贵州现有的城镇体系中,非农业人口超过100万的特大城市只有贵阳市,非农业人口在10万~50万的中等城市有9个,其他都是人口在10万以下的小城市和建制镇。
贵州省13个城市的非农业人口如表二所示。
贵州省缺乏非农业人口在50万和100万之间的大城市,贵阳市在整个城镇体系中比重过大,首位城市职能过于集中。
贵阳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占贵州省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的41.2%,而其他12个城市非农业人口总和才占58.8%。
贵州省缺少贵州省大、中、小城市之间缺乏必要的有机联系,城市辐射功能受到限制。
二、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贵州省地处世界三大连片喀斯特发育区之一的东亚片区的中心,喀斯特发育典型,景观类型多样,喀斯特峡谷深切,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贵州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也是喀斯特城镇的主要分布区域。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贵州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名单省级示范镇(30个)贵阳市:清镇市站街镇、修文县扎佐镇、息烽县小寨坝镇、开阳县龙岗镇遵义市:遵义县尚嵇镇、桐梓县新站镇、仁怀市茅台镇、湄潭县永兴镇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郎岱镇、盘县柏果镇、水城县玉舍乡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平坝县夏云镇、普定县白岩镇毕节市:威宁自治县迤那镇、纳雍县王家寨镇、大方县六龙镇、赫章县六曲河镇铜仁市:德江县煎茶镇、印江自治县木黄镇、大龙开发区大龙镇黔东南州:雷山县丹江镇、台江县施洞镇、黎平县肇兴乡黔南州:独山县麻尾镇、平塘县卡蒲乡、贵定县昌明镇黔西南州:兴仁县雨樟镇、贞丰县者相镇、普安县青山镇市(州)示范镇(70个)贵阳市:清镇市卫城镇、白云区牛场乡、修文县六广镇、乌当区羊昌镇、花溪区青岩镇、息烽县九庄镇、开阳县南江乡遵义市:绥阳县风华镇、赤水市官渡镇、遵义县鸭溪镇、习水县土城镇、正安县安场镇、务川自治县镇南镇、凤冈县永安镇、余庆县敖溪镇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木岗镇、六枝特区岩脚镇、盘县石桥镇、水城县发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贵州省务川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等级范围和税额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4.09.22•【字号】务府发﹝2014﹞15号•【施行日期】2014.10.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等级范围和税额标准的通知务府发﹝2014﹞15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有关单位: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切实做好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收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和《贵州省城镇土地使用税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就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征收范围凡在我县县城区、建制镇、工矿区使用土地的单位或个人,都必须按规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二、土地等级根据我县城市建设状况和经济繁荣程度等情况,我县划分两类税额标准,一类是都濡镇,二类是其他乡镇。
具体等级的划分见《务川自治县城镇土地等级类别范围》(见附件)。
三、税额标准我县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和城镇土地等级划分范围如下:(一)都濡镇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为:一段:每平方米4元二段:每平方米3元三段:每平方米2元(二)其他乡镇(包括丰乐、涪洋、黄都、镇南、砚山、浞水、茅天、柏村、大坪镇,另红丝、蕉坝、石朝、分水、泥高五个乡,待省政府批复为建制镇后参照执行)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为:一段:每平方米3元二段:每平方米2元三段:每平方米1.2元(三)根据城镇发展情况,对各乡镇原来土地划分进行调整,新增新城区、工业园区、工矿区、水电站,扩大三段划分范围(见附件)。
四、管理权限本通知由县地税局负责解释。
本次调整自2014年9月1日起实施。
我县原出台的务府发〔2014〕13号文件作废,以本文为准。
附件:务川自治县城镇土地等级类别范围2014年9月22日附件:务川自治县城镇土地等级类别范围。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正安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
正文:
----------------------------------------------------------------------------------------------------------------------------------------------------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正安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
黔府函〔2016〕50号
遵义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正安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遵府呈〔2015〕127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撤销凤仪镇建制,设置凤仪街道。
新设置的凤仪街道辖原凤仪镇行政区域,街道办事处驻楼台村。
二、同意撤销碧峰乡、乐俭乡、杨兴乡、桴木焉乡,分别设置碧峰镇、乐俭镇、杨兴镇、桴木焉镇。
撤乡设镇后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
三、请认真做好行政区划调整相关工作,加大区域资源整合力度,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快速发展。
贵州省人民政府
2016年1月29日
——结束——。
贵州省民族乡保护和发展条例范文贵州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贵州省民族乡保护和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 2017 年8 月1 日起施行。
以下是范文网小编在的贵州省民族乡保护和发展条例,欢迎浏览。
贵州省民族乡保护和发展条例第一条为保障和促进民族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项事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民族乡的保护和发展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民族乡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的乡级行政区域。
民族乡人民代表大会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建立民族乡的少数民族代表。
民族乡的乡长由建立民族乡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
民族乡享受建制镇待遇。
第四条民族乡保护和发展,应当坚持统一领导、协同推进,保护优先、促进发展,引导与扶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辖有民族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民族乡保护和发展工作的领导,将民族乡保护和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促进民族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辖有民族乡的县级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县级人民政府)安排财政转移支付应当对民族乡给予倾斜照顾,其增长比例应当高于其他乡镇。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族事务主管部门负责民族乡保护和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民族乡保护和发展相关工作。
第七条民族乡一般不得撤销或者合并,确需撤销或者合并的,应当进行科学论证、评估,听取市、州、县级人民政府民族事务主管部门和民族乡群众的意见,经省人民政府民族事务主管部门同意后,由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民族乡撤乡设镇或者民族乡与其他乡镇合并后,继续享受民族乡有关政策。
第八条民族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民族团结、民族法制和政策宣传教育,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贵州省小城镇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本文对贵州小城镇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找出来具体原因,最终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贵州;小城镇;问题;对策一、问题的提出伴随着文明的脚步和现代化的演进,城镇在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出无以伦比的效力。
从当前城市发展暴露出的问题来看,贵州省“城市病”不断显现,大规模城市化对贵州来说并不现实。
但是,推进城镇化又是我们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速人口流动的必然选择。
鉴于此,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承载居民和农民,接续城市发展、承接城市产业的小城镇,无疑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平台。
二、贵州省小城镇发展概况贵州省是我国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
目前,中西部省份城镇化率普遍较低,贵州的城镇化率不到40%,仍处于乡村型社会。
到2011年末,中国设市城市共有657个,建制镇增加至19683个。
贵州城镇化率从2000的23.9%提高到2011年的35%,约提高了11个百分点。
2011年贵州城镇化率低于全国15个百分点,全国排名倒数第二,仍然还是“乡村贵州”。
要提高贵州省的城镇化率,务必要加强小城镇建设。
与周边省份相比,贵州省在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数以及城镇和农村从业人口数方面都有差别。
目前,全省共有4个地级市,9个县级市,690个建制镇。
贵州省各地区之间的发展情况是存在差异的,比如年生产总值(如表1所示),财政的预算支出等等,这些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小城镇发展上的差别。
每个地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所贡献的生产总值也有所不同,可以说,经济发展水平是推动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贵州省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贵州省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城镇化水平贵州省大部分小城镇缺乏特色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存在缺陷,导致其经济效益普遍较低。
在贵阳、遵义等乡镇企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因其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当地各方面的发展有了产业的支撑,地方财政也比较有实力,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就有了较大的动力。
六枝特区岩脚镇概况六枝特区岩脚镇概况岩脚镇位于六枝特区西北部,是贵州省双百重点小城镇及六枝特区五个建制镇之一,距特区机关驻地 23公里,全镇共辖25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14321户55843人,境内居住着汉、彝、苗、回、布依、仡佬等民族。
全镇总面积131.4平方公里,森林面积29283亩,耕地面积36238亩,属亚热带气候,海拨1200-1300米,年降雨量1300-1400毫米,年均气温在10 ℃- 15 ℃之间,全年积温 5500 ℃- 5600 ℃,有效积温在 14 ℃左右,无霜期 290-320天,年日照876小时,冬无严寒,夏无醋暑,雨量充沛,适宜农作物生长。
镇内交通便利,村村通公路网络基本形成,是六(枝)纳(雍)、六(枝)织(金)公路主干线。
岩脚古镇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迄今已有 500多年历史,曾是连接川、滇、黔三省的古驿站,素有“小荆洲”之称;水资源丰富,岩脚河纵贯全境,汇入三岔河,为乌江上游主干支流。
境内省级风景名胜区牂牁江风景区回龙溪景区,山峰奇秀,水质碧绿,与悠久的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被誉为长寿村的木贡村有尚待开发的木贡温泉,终年水温为 29.3 ℃,有富含锶、偏硅酸等 24 种微量元素的富硒复合型矿泉水;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现已探明储量 7500 万吨;矿产资源丰富,有重晶石、硅铁、高岭土等;有天麻、杜仲、桃仁、金银花、何首乌、野人参等多种中草药;有丰富的饮食文化,岩脚面条、岩脚醋、岩脚臭豆腐、岩脚凉粉、岩脚糯米酒等,风味独特、享誉遐迩。
文教卫生、通讯事业蓬勃发展。
有初级中学 4所,小学37所,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 9.2%,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全区前列,通讯网络建设进度快,安通17个村程控电话1024门,电话普及率1.8/百人,中国移动、联通网络覆盖各村,安装村级广播站25座,已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
岩脚属典型农业大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开拓创新。
地域文化一、填空题1.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 山地)和(丘陵)。
2.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3.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
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4.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39.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5.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贵州煤炭资源基础储量达146.76亿吨,居全国第(4)位。
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和(毕节)。
6.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
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洲),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7.贵州省20010年末总人口为(4036.75)万人,人口密度为(229.1)人/平方千米。
8.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
9.目前铜仁地区管辖的4个自治县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和(玉屏侗族)自治县。
毕节地区管辖的1个自治县是(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10.贵州正在开发的生态畜牧业,是以畜牧业为主体,以(沼气)生产为关键,通过(生态)链、生物链和食物链将农林牧渔业连接起来的一种循环农业。
11.解放后贵州工业加快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能源原材料)工业体系,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机械电子工业体系,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体系和以高科技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12.贵州旅游业的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的度假型、休闲型、探索型、商务型,(自然生态)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节庆旅游、赏花旅游、探险旅游等,成为国际、国内旅游的热点地区。
贵州省临时建设临时用地规划管理暂行办法正文:---------------------------------------------------------------------------------------------------------------------------------------------------- 贵州省临时建设临时用地规划管理暂行办法(1993年12月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贵州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我省行政区域内城市和建制镇的规划区及风景旅游区范围内的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的规划管理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临时建设是指临时使用的工棚、库房、周转房、商业网点、货棚、货亭、书报亭、管理用房、围墙、大门、广告牌以及其它建筑物或构筑物。
临时用地是指因工程项目施工需要材料堆场、运输道路和其他临时设施用地。
第四条任何单位或个人需要进行临时建设、临时用地,必须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
第五条经批准的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不得影响城市规划的实施。
第六条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准以临时建设为各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或其它设施。
第七条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办理程序:(一)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申请报告或其它批准文件。
(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进行选址、定点、确定临时用地的位置、范围、面积、发给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
用地单位持临时规划许可证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临时用地。
第八条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办理程序:(一)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申请报告以及土地的使用权证件、临时用地的批准文件、原有房屋的所有权证件等。
(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提出规划设计要求,作为平面布置和工程设计的依据。
(三)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临时建设工程的平面布置和工作设计图,进行现场放线、验线后发给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申报评选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9.23•【字号】黔府办发[2004]84号•【施行日期】2004.09.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镇) 和历史文化街区申报评选办法的通知(黔府办发[2004]84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申报评选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四年九月二十三日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申报评选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更好地挖掘、保护和继承我省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古迹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
第三条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古迹较为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建制镇和集镇。
第四条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街区、建筑群、村落和水系等。
第二章申报条件第五条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须具备以下条件:(一)在历史上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军事要地,或在近代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对我省少数民族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且仍保存民族特色;传统产业发展对城市(镇)发展产生过关键性影响,并曾占有重要地位。
(二)城市(镇)格局和风貌仍然保留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特色。
(三)城市(镇)区范围内拥有一处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历史文化街区。
贵州省城镇土地使用税实施办法【发文字号】黔府〔1989〕22号【发布部门】贵州省政府【公布日期】1989.04.24【实施日期】1989.04.24【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贵州省城镇土地使用税实施办法(1989年4月24日黔府〔1989〕22号)第一条为了合理利用城镇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城镇土地使用税(以下简称土地使用税)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征收。
城市:指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市的市区,不包括农村。
县城:指县(特区、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关镇(区)。
建制镇:指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建制镇镇人民政府所在地。
工矿区:指工商业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符合国务院规定的建制镇标准,但尚未设立建制镇的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
开征土地使用税的工矿区,由各州(市)人民政府、地区行署提出名单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条在开征土地使用税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或个人,是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必须依照《条例》和本《实施办法》缴纳土地使用税。
第四条土地使用税以土地管理机关核发的土地使用证书确定的土地使用面积为计税依据,按照规定的税额计算征收。
尚未取得土地使用证书的单位或个人,应先按实际使用的土地面积申报,经土地管理机关和税务机关审核确定后作为计税依据,待土地管理机关核发土地使用证书后,按土地使用证书确定的土地使用面积为计税依据。
第五条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税额如下:(一)贵阳市五角至五元;(二)六盘水市、遵义市四角至四元;(三)安顺、都匀、凯里、兴义、铜仁市三角至三元;(四)其他各县(特区、区),建制镇、工矿区二角至二元。
各市、县(特区、区)人民政府,在核定开征土地使用税范围内,可根据土地位置、公共设施、交通运输和市政建设等情况,将土地划分为若干等级,在前款规定的幅度内制定适用税额标准,经州(市)和地区行署税务局审核后,报州(市)人民政府和地区行署批准执行。
创新应用|技术前沿46Application of innovation“住建云”平台的搭建,实现了“横向业务到边,纵向层级到底”,实现了基于业务需求的多场景应用。
贵州:积极打造“住建云”平台助推住建行业高质量发展文|贵州省建设信息中心技术前沿|创新应用47Application of innovation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产业的不断发展,“住建云”按“一云一网一平台”要求,扎实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数据治理,创新性提炼出行业数据治理“聚-通-用-评-管”设计理念,构建“住建大脑”,从而更好地赋能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
为此,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实际应用需求为导向,以“住建云”为平台,打造行业数据资源管理库,集成了“放管服”“脱贫攻坚”“建筑市场”“生态环保”等集成应用,解决了住建行业普遍存在信息系统高度分散,数据孤岛和数据烟囱林立,数据共享交换难,数据辅助决策能力差等问题。
聚行业数据,构“住建大脑”把现有的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聚集在“住建云”平台。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部门负责人介绍,通过带着行业分类标签数据,让数据有生命地流动,赋能各部门政务应用。
通过梳理分类,历史数据的迁移,形成4个基础库、7个专题库,汇集了房地产市场、住房保障、建筑业管理等领域数据。
据介绍,贵州省城镇基础设施数据、建制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数据、贵州省老旧小区改造数据、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通报数据、贵州省住房公积金年度报告数据、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专业人员考核评价数据、贵州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监管数据、“厅长包片、处长包县”专项工作数据、贵州省生活垃圾在线计量数据、贵州省实名制劳动用工数据、贵州省城镇老旧小区管理数据、贵州省建筑产业工人培训就业数据等21个数据源近亿条数据。
聚集数据能量的“住建云”平台就像数据“超市”,数据就像超市里的商品一样,被整整齐齐地码在货架上,数据的来源、内容、功能都一目了然,为数据共享与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建制镇、非建制镇与乡三者区别
建制镇和非建制镇有以下区别:
1、编制不同。
建制镇即“设镇”,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镇。
在国家有正规编制的。
非建制镇是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镇。
没有正规编制的,县级人民政府确认并称作的镇。
2、规划不同。
建制镇规格要高于普通城镇,建制镇的各项规划是要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的方向和规格是跟县城规划并齐的。
乡与镇的区别在于,乡的区域面积小、人口规模少、经济发展弱,并以农业人口为主。
根据有关规定,有以下情况的可以撤乡改镇: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可以设镇的建制;
本乡总人口达2万人以上,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达2千人以上的,可以建镇;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山区、小港口、风景旅游、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2千的,如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
建制镇什么意思
建制镇即“设镇”,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建制镇。
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镇,不含县城关镇。
在中国,“镇”的名称最初出现于公元4世纪北魏时代,是小型军事据点。
到宋代商品经济发达,镇成为商业和手工业较集中、县以下的市镇地方行政建制。
建镇的条件在不同国家各有不同规定;在同一国家,对不同地区和在不同发展阶段都有相应规定。
新中国成立以来设镇标准变动过3次。
1984年起新规定的建镇基本条件是:县级政府所在地和非农业人口占全乡总人口10%以上、其绝对数超过2000人的乡政府驻地,并允许各省(自治区)根据实际状况对建镇条件作适当调整,中国学术界认为,设镇(建制镇)的具体标准为:聚居常住人口在2500人以上,其中非农业人口不低于70%。
我国目前建制镇共多少个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0个地区(州、盟);661个市,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83个;县级市374个;1636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852个市辖区。
总计:省级34个,地级333个,县级2862个。
另外,11个区公所,19522个镇,14677个乡,181个苏木,1092
个民族乡,1个民族苏木,6152个街道,即乡镇级合计41636个。
建制镇和镇有何区别
一是指“小城市”。
二是指“行政建制镇”,在中国大陆为乡级行政区划,纯工商业建制镇则下设自治单位居委会;但现时大部分建制镇下设“居委会”和行政村;其工商业较发达地域通常形成“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