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知识点讲解
- 格式:pdf
- 大小:473.02 KB
- 文档页数:8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 第二节《功率》1、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功率的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或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3、计算公式:P = W t4、推导公式: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P=FV一、单选题1. 汽车驶上陡坡时,驾驶员通常要进行调换档位操作,以减小汽车的行驶速度.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 省油B. 安全C. 增大摩擦D. 增大爬坡的牵引力2. 甲、乙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为4:3,它们的工作时间之比为1:3,则它们所做的功之比为( )。
A. 2:9B. 2:1C. 4:9D. 3:23. 图甲为中学生小芳乘超市扶梯上楼时的情景,图乙为该扶梯周围空间的结构比例图.扶梯的运行速度为0.5 m/s ,小芳上至三楼共历时40 s.则该过程中扶梯克服小芳重力做功的功率约为( )A. 10 WB. 80 WC. 150 WD. 500 W4. 一台机器的功率是150W ,它表示的含义是( )A. 这台机器做的功是150JB. 这台机器每分钟做功150JC. 这台机器每秒做功150JD. 这台机器每秒做功150W5. 如图所示,一物块从光滑斜面上A 点由静止滑下,B 为斜面AC 的中点,设物块在AB 段重力做功为W 1,重力的功率为P 1;在BC 段重力做功为W 2,重力的功率为P 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W 1>W 2,P 1>P 2B. W 1=W 2,P 1=P 2C. W 1=W 2,P 1<P 2D. W 1<W 2,P 1<P 2知识点精讲知识点精练二、简答题6.小芳拿着书本,老王抱着木箱,都匀速从一楼到达二楼,其中,小芳先到达二楼.甲的观点:小芳上楼上得快,时间短,所以小芳对书做功的功率大乙的观点:木箱质量大,老王对木箱做功多,所以老王对木箱做功的功率大(1)你同意甲、乙的观点吗?依据是什么?(2)若你要把一个大西瓜匀速从一楼搬上二楼,请自选器材测量对西瓜做功的功率①实验步骤②用所测的物理量,写出你对西瓜做功功率的表达式三、计算题7.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走进我们的家庭,小龙家最近也买了一辆轿车,如图所示,该车车身质量为1800kg,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0×10−2m2,五一期间,小龙一家从丽江自驾车到大理赶三月街,若该车以54km/ℎ匀速行驶了3小时40分钟到达三月街。
第一节:功知识点一:功1.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功的两个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两因素缺一不可。
不做功的情况内容实例分析有力无距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没有移动距离。
搬而未起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s=0)有距离无力物体运动,但没有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足球离脚后由于惯性在地面上滚动球滚动的过程中,脚对球没有力的作用(F=0)力与距离垂直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运动,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距离。
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拉力竖直向上,移动的距离在水平方向上,二者垂直,书包在竖直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要点解读:1:判断力是否做功的方法:①判断力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否同时存在。
②看是否符合三种不做功的情况,即有距离无力,有力无距离,有力有距离但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方向垂直。
2.力对物体做功,并非物体一定要沿力的方向运动,只要物体运动方向与力的方向不垂直即可。
例一:下列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A:向上堆积物体B:推车推物体C:抽出中间的物体D:背着物体前进解析:A、向上堆积物体,对物体有向上的力,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对物体做了功,故A不符合题意;B、利用推车推物体,对物体有向前的力,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对物体做了功,故B不符合题意;C、抽出中间的物体,对物体有向后的拉力,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对物体做了功,故C不符合题意;D、背着物体前进,对物体有向上的力,但沿水平方向前进,在对物体施加力的方向没有通过距离,没有对物体做功。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知识点二:功的计算1.计算公式:物理学中,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即W=Fs。
2.符号的意义及单位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简称焦(J),1J=1N·m;F表示力,单位是牛顿(N);s表示距离,单位是米(m)。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功率知识点
总结
1. 功率的定义:
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 功率的计算公式:
功率(P)=做功(W)/ 时间(t)
3. 常见的功率单位有:
- 瓦特(W):国际单位制中的功率单位,1瓦特等于1焦耳/秒;
- 千瓦(kW):1千瓦等于1000瓦特;
- 马力(hp):常用于描述机械功率,1马力等于736瓦特。
4. 功率与速度的关系:
功率和速度成正比,速度越快,功率越大。
5. 机械功率和电功率:
- 机械功率是指机械设备传递的功率,如机器、发动机等;
- 电功率是指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速率,如电动机、电灯等。
6. 感应电动机的功率计算公式:
感应电动机的功率(P)= 功率系数(η)×输入功率(Pin)
7. 提高功率的方法:
- 提高做功的速度;
- 提高做功的大小;
- 减少做功所需的时间。
8. 功率的应用:
功率是衡量机械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电能、机械能转换过程中的关键参数。
总结:
本章介绍了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以及功率单位的常见表示方法。
还讨论了功率与速度的关系、机械功率和电功率的区别,以及感应电动机的功率计算方法。
最后指出了提高功率的方法和功率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1.2《功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1.2节《功率》。
本节主要介绍了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功率的物理意义。
具体内容包括:1. 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2. 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做的功,t表示时间。
3. 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率大表示做功快,功率小表示做功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及物理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培养其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及物理意义。
难点:功率公式的应用,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生活中关于功率的例子,如:汽车的加速性能。
引导学生关注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1)介绍功率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功率的定义。
(2)讲解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t,让学生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
(3)阐述功率的物理意义,让学生明白功率的大小与做功的快慢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讲解一个简单的功率计算题,如:一个物体做功20J,用时2s,求该物体的功率。
(2)分析并讲解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如:一辆汽车以8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100km需要多长时间,求汽车的功率。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功率公式计算几个简单的题目。
(2)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一个学生举重,举起100N的物体用了10s,求该学生的功率。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t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物体做功30J,用时3s,求该物体的功率。
第九讲功和功率一、知识要点;1、功的定义: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2、功的计算公式:W Fs=3、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J),1J=1N·m4、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5、力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无力无功: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由于惯性移动了一段距离,例如某同学推铅球,铅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并没有受到推力的作用,因此说推力做功是不正确的。
(2)无距离无功: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移动距离,例如某人用力推汽车却推不动,此过程推力不做功。
(3)垂直无功: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同时也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即物体移动的方向跟物体受到的力的方向垂直),这个力也不做功,例如手提水桶在水平方向上前进,手的拉力不做功。
6、功率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做功越快,功率越大7、功率的计算:(1)功率的公式:W pt =推导公式:W Fsp Fvt t===(2)功率的单位:瓦特,简称瓦(W);工程技术中还用千瓦(kW),1kW=1000W。
二、易错题精选1、判断以下结论是否正确(1)机械做功相同时,所用时间越短,功率越大()(2)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该力做的功一定越多()(3)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力并且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对物体一定做了功()(4)铅球抛出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5)一个力做功越多,这个力的功率一定越大()(6)一个力做功越快,这个力的功率一定越大()(7)功率大的物体做的功一定多()(8)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时间一定越短()2、如图甲、乙、丙、丁所示,分别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1、F2、F3、F4使同一个物体分别沿着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斜面和竖直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拉力F1、F2、F3、F4所做的功分别是W 1、W 2、W 3、W 4,则W 1、W 2、W 3、W 4的大小关系为 。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电功和电功率知识点这是小编为您倾心整理的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电功和电功率知识点,经典适用,希望看完之后对大家能有所协助,谢谢您的支持,更多初二物理知识点,请继续收看【初二物理知识点】栏目。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电功和电功率知识点电功和电功率1.电功(W):电能转化成其他方式能的多少叫电功,2.功的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06焦耳.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4.电功公式:W=Pt=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 秒).应用W=UIt计算时留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一致;③恣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还有公式:=I2Rt电功率(P):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千瓦公式:式中单位P瓦(w);WtU伏(V),I安(A)应用计算时单位要一致①假设W用焦,t用秒,那么P的单位是瓦;②假设W用千瓦时,t用小时,那么P的单位是千瓦.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11.额外电压(U0):用电器正常任务的电压.另有:额外电流12.额外功率(P0):用电器在额外电压下的功率.13.实践电压(U):实践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另有:实践电流14.实践功率(P):用电器在实践电压下的功率.当UU0时,那么P灯很亮,易烧坏.当U当U=U0时,那么P=P0;正常发光.15.同一个电阻,接在不同的电压下运用,那么有;如:当实践电压是额外电压的一半时,那么实践功率就是额外功率的1/4.例220V100W假设接在110伏的电路中,那么实践功率是25瓦.)16.热功率:导体的热功率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17.P热公式:P=I2Rt,(式中单位P瓦(W);I安(A);R欧(t秒.)18.当电流经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发生热量(电热),那么有:热功率=电功率,可用电功率公式来计算热功率.(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