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总结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19
《伶官传序》知识点总结晋王李克用临终三恨:1、朱温,以及朱温背后的后梁朝廷。
中和四年,李克用朱温联手大败黄巢后,两个人在上源驿称兄道弟喝了一通酒。
晚上朱温却放火烧房,差点把李克用活活烧死,幸亏天降大雨,在亲兵的保护下,死战得脱,从此开始了二人一生的斗争。
2、刘仁恭。
刘仁恭原本是李克用的属下,受李克用的保举提拔,后来背叛李克用,并且分裂了李克用的地盘,建立桀jié燕国,最可恨的是,刘仁恭还和朱温勾结,因此,李克用将刘仁恭视为仇人;3、耶律阿保机。
契丹国主耶律阿保机原本和李克用结盟,后来背弃李克用,和朱温结盟,对于背叛,这让李克用十分愤恨。
一、特殊句式1、状语后置句(1)盛以锦囊——用锦囊装(2)系燕父子以组——用绳索捆绑燕国父子(3)而告以成功——然后把成功(的消息)告诉他(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2、被动句(1)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为”表被动)。
【助记: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也。
《过秦论》②既自以心为形役。
《归去来兮辞》】(2)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于”表被动)【助记:不拘于时,学于余。
《师说》】二、文学常识少牢:古代祭祀时用的羊和猪。
古代祭祀时,牛﹑羊﹑豕shǐ(猪)俱用叫太牢﹐只用羊﹑豕二牲叫少牢。
少牢是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所用的牲畜。
少牢在祭品的规格中低于"太牢"。
太庙:天子的祖庙。
春秋时,鲁国称周公的庙为“太庙”。
三、重点常考字词原(名词作动词,推究)庄宗之所以(……的原因)得天下而皆背晋以归(归附)梁则遣从事(官员)以一少牢(羊、猪各一)告庙函(名词作动词,用木匣子装)梁君臣之首忧劳可以兴(使动,使……兴盛)国逸豫可以亡(使动,使……灭亡)身君臣相顾(看)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难道…吗)抑(或者)本(名词作动词,推究)其成败之迹。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语言特色分析
《伶官传序》的语言运用颇具特色。
《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著名的史论文章,通过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来劝谏当世统治阶级要引以为戒,不可重蹈覆辙,具有警示作用。
首先是感叹词句的多次运用,使文章一唱三叹。
如开篇之首,作者即发“呜呼”之慨叹,此种开篇法在他的《新五代史》中屡见不鲜。
依作者看来,五代如春秋,为乱世,可叹者甚多。
除篇首外,作者于文中亦曾多次发出深沉的感叹,这样作序,是继承了《史记》、《战国策》序文的传统笔法,于叙事,议论中夹着感慨,借以表达作者对史事的见解和态度。
或褒或贬,于欷歔中昭然可见,浓烈的感情色彩,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与说服力。
其次,此文在语言运用上的另一特色,是既摒弃了骈文追求词藻华丽矫揉的浮靡之风,注重文字的平易晓畅,简洁生动,又吸取了骈文的长处,利用声韵和对偶词句使文章具有浓郁的诗的韵味,诵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令人进入美的意境,感受到充溢于字里行间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描述庄宗意气之盛时,语气舒缓沉稳,透着褒扬。
而在叙述庄宗衰败之时,语气忽转促急,多用四字句——“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读来节奏明快,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流畅中分明透着凝重哀惋,增强了感叹的气势。
另外,对偶词句的运用在文中比比皆是,如盛与衰,得与失,天命与人事,难与易,这些对偶词句的运用,使文章韵律节奏匀称,文字简洁有力,哲理性强。
伶官传序读后感《伶官传》是一部以古代宫廷为背景的历史小说,作者是著名作家贾平凹。
小说以唐代伶官为主要背景,通过讲述伶官们的生活、爱情、争斗和悲欢离合,展现了一个真实、丰富的宫廷世界。
小说以其生动的笔触、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考,深深地吸引了读者的目光。
《伶官传》的故事情节颇为曲折,主要围绕着唐代宫廷中的伶官们展开。
其中,主要人物有高长恭、李白、杜甫等,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和遭遇。
高长恭是一个性格坚韧、机智聪慧的伶官,他在宫廷中历经磨难,最终成为了一代宰相。
而李白、杜甫则是两位文学家,他们在宫廷中饱受挫折,但却依然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文学梦想。
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贾平凹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鲜活的宫廷世界。
在小说中,作者对伶官们的生活、爱情、争斗和悲欢离合进行了深入的描写。
伶官们在宫廷中生活,他们不仅要应对宫廷政治的尔虞我诈,还要面对情感的纠葛和人生的挣扎。
在这样的环境中,伶官们不断地奋斗和追求,他们的命运时而高飞,时而坠落,生活经历着种种曲折。
这些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物的命运,更是整个宫廷世界的缩影,是对人性、命运、情感的深刻思考。
在《伶官传》中,贾平凹以其独特的叙述风格和深刻的思考,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而丰富的宫廷世界。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伶官们的生活,展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纠葛,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
通过这些故事,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宫廷的繁华和辉煌,更能够深入地了解宫廷世界的复杂和残酷。
同时,作者对伶官们的命运和情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人性的关怀和情感的温暖。
总的来说,《伶官传》是一部充满了魅力和张力的历史小说。
作者以其独特的叙述风格和深刻的思考,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而丰富的宫廷世界。
通过这些故事,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宫廷的繁华和辉煌,更能够深入地了解宫廷世界的复杂和残酷。
同时,作者对伶官们的命运和情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人性的关怀和情感的温暖。
伶官传序读后感800字摘要:一、引言二、伶官传序的内容概述三、读后的感悟和思考四、分析庄宗的成败得失五、论述伶官在国家兴衰中的作用六、提醒统治者不要玩物丧志七、总结,强调成事在天,谋事在人的道理正文:【引言】阅读是一扇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它能够让我们在阅读中不断成长和升华。
近日,我阅读了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深有感触。
这篇文章通过讲述后唐庄宗李存勖的故事,告诫我们成事在天,谋事在人的道理。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伶官传序的内容概述】《伶官传序》讲述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在父王去世后,发奋图强,成功消灭仇敌,统一天下的事迹。
然而,在天下大定之后,庄宗却因为宠爱伶官、伶人,纵情声色,朝政日非,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这篇文章通过分析庄宗的成败得失,揭示了国家兴衰与伶官之间的关系。
【读后的感悟和思考】读完《伶官传序》,我深有感悟。
文章中所述的庄宗李存勖,在父王去世后,秉承遗志,奋发图强,为国家报仇雪恨,展现出了一位英勇的君主形象。
然而,在成功统一天下后,他却因为宠爱伶官、伶人,沉溺于声色之中,导致朝政日非,国家灭亡。
这使我意识到,一个国家的兴衰与统治者的行为和决策密切相关。
【分析庄宗的成败得失】庄宗的成功,源于他的奋发图强和英勇作战。
他继位后,不惜一切代价,先后攻灭燕、梁、契丹等国家,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然而,在他统治国家的后期,却因为宠爱伶官、伶人,导致朝政腐化,最终国家灭亡。
可以说,庄宗的成败得失,与他是否能够正确处理国家大事和自身欲望的关系密切相关。
【论述伶官在国家兴衰中的作用】伶官,作为古代宫廷中的演艺人员,他们在国家兴衰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庄宗时期,伶官得到了他的宠爱,得以插手朝政,导致朝政日非。
而在国家灭亡的时刻,伶官们却纷纷逃散,无人顾及国家安危。
因此,伶官在国家兴衰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提醒统治者不要玩物丧志】《伶官传序》告诉我们,统治者不能玩物丧志,否则必将导致国家灭亡。
庄宗李存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国家繁荣昌盛之际,却因为宠爱伶官、伶人,丧失了治国理念,最终落得个国破人亡的下场。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及赏析《伶官传序》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序。
《伶官传》是《新五代史》中的一篇合传,记载伶人(古代音乐工作者和演员的称号)景修、史彦琼、郭门高等人的事迹。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注释: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人员。
伶官: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
可见封建朝代不思于民生,不思于进取,奢华淫乐而痛失天下!伶官尚能使天下易主,可见不居安思危之害!理:道理。
岂:难道。
人事:指政治上的得失。
原:推究,推其根本,形容词用作动词。
以:把。
立:即位。
其: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的语气,一定。
乃:你的。
庙: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从事:这里指负责具体事物的官员。
少牢:祭品,用一猪一羊。
牢,祭祀用的牲畜。
锦囊:丝织的袋子。
前:在前。
负:背负。
及:等到。
凯:凯歌,打胜仗时所奏的曲子。
旋:归,回。
方:正在。
系:捆绑。
组:丝编的绳索,这里泛指绳索。
五代史伶官传序得出的结论
五代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政治、文化和经济都得到发展的时期,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五代史伶官传序是对五代历史的一种总结,包括五代时期各阶级人物、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都取得了较大成就,由此可以看出五代史伶官传序给出的反映历史情况是科学的、准确的、全面的。
首先,五代史伶官传序对五代时期的政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了五代君主与实权机构之间制约约束关系应严格遵守,这能保证五代时期政治的稳定,促进政治发展和历史进程。
其中,太尉和丞相等实权机构的设置,有助于维护宫廷制度的完整性和秩序,促进五代君主的威信和实力的不断增强,为五代时期政治的稳定建立了有效的框架和制度,为五代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五代史伶官传序还对五代时期的经济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措施,改革吏治制度,提高官吏薪酬水平,改进水利技术,以及开垦荒地、修路等,这些政策有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让民众的生活更加宽裕、繁荣。
此外,五代史伶官传序还指出五代时期文化精神的深厚底蕴和精湛技艺,强调要发扬“学问文明”的精神,实行以书院、文庙为中心的文学建设,发挥各民族文化资源添加古代文化价值,从而使五代老百姓精神得以充实、文化更丰富,给华夏文明带来更多文化积淀。
综上所述,五代史伶官传序分析五代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推动华夏文明不断的发展。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五代历史的了解,也有助于我们吸取过去历史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社会的发展继续探索新的方向。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观点的看法和启示
《五代史伶官传序》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史论。
在这篇文章中,欧阳修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强调了人君应该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以史为鉴。
我认为,《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成功和失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奋斗,才能够保持成功并避免失败。
其次,这篇文章强调了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在和平时期,人们往往会放松警惕,忽视潜在的危险。
然而,《五代史伶官传序》提醒我们,只有在居安思危的情况下,才能够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危险,避免灾难的发生。
此外,《五代史伶官传序》还告诉我们,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通过学习和借鉴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避免重蹈覆辙。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历史,从中汲取智慧和经验,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
总之,《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观点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今天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居安思危,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历史,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