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139.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陶瓷艺术

李照宇工科试验班(工学) 3130104748

摘要:

从古到今,尽管世界各民族对美的鉴赏千差万别,但是,却都能以某种方式获得对美的享受。而在中国,陶瓷无疑是最受欢迎的艺术品之一。陶瓷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中国的陶瓷艺术也一直是颇具代表性的艺术珍品,历经千年,仍盛而不衰。本篇论文将从中国陶艺的发展历程,现当代陶艺发展所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浅谈中国的陶瓷艺术。

关键词:中国陶艺文化;发展历程;现代陶艺。

正文:

一、中国传统陶艺的发展历程

远在九千多年前,中国先民在从事渔猎、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开始了最原始的活动。随着火的发明和使用,在改造大自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伴随着无数次失败与成功的体验,开始制造和使用成为中国古文化之一的艺术创造物——陶器,并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制陶业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彩陶艺术,各个地区文化彼此影响、相互交流、或继承发展,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共同又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仰韶文化的彩陶。仰韶文化多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用慢轮修整口沿,在器表装饰各种精美的纹饰。其彩陶器造型优美,表面用红彩或黑彩画出绚丽多彩的几何形图案和动物形花纹,其中人面形纹、鱼纹、鹿纹、蛙纹与鸟纹等形象逼真生动。曾出土了像人面鱼纹盆这种艺术珍品。

以彩陶为文化的仰韶文化之后,以山东为中心的龙山文化的另一类文化遗存方式出现,那便是黑陶艺术。龙山文化采用快轮制陶技术,灰陶器面,不求无益的崇饰,全凭自身的黑色取胜,表面光亮如漆,器体薄如蛋壳,有时略加点缀凹凸璇纹或镂孔与塑造烧制结合,体现出一种单纯的质朴美。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

进入商代,模仿同时期青铜器纹样与器型的白陶出现了,在当时它是比青铜器更为豪华的工艺,器形几乎全是礼器。尤其富有特点的是波状雷纹、勾连雷纹和一种怪异人形云雷纹,是人类文化上罕见的工艺美术品。尽管在商代制陶工艺没有明显进步,艺术性也没有明显提高,但是白陶的烧制成功对由陶器过度到瓷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瓷器的前身“原始青瓷”。

原始瓷从商代出现,经历了西周和春秋战国到东汉,逐渐的走向成熟,出现了青瓷。这些青瓷的加工精细,胎质坚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层青色玻璃质釉。而且它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之花”不愧为瓷中之宝。青瓷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瓷器生产已进入一个新时代。同时,在秦汉时期,制陶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秦朝时的陶俑造型逼真,深刻揭露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彩陶方面,汉代彩陶一改奔放热烈的作风,转而崇尚凝重精雅的神韵,艺术表现力强。

到了隋唐时期,经济的高度发达,民族的大一统使得唐朝各个领域全面开花,空前繁荣。而在陶瓷艺术中,最能代表这种盛唐气息的便是唐三彩。唐三彩吸取了中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以黄白绿为主要色调,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它多用于陪葬,作为一种冥器,它的实用性远不如当时的青瓷、白瓷。萌发于南北朝时期的白瓷,到隋朝时,已发展到了成熟阶段,至唐朝更有新的发展瓷器烧成温度达到1200°C,瓷的白度也达到了70%以上,接近现代高级细瓷的标准。这一成就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发展打下基础。

到宋代,汉族传统制瓷工艺达到了巅峰时期。考古学家将宋代瓷器分为六大瓷窑系,分别是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和磁州窑系;南方地区的龙泉青瓷系和景德镇的青白瓷系。它们因受到当地文化以及不同的加工材料的影响而展现出不一样的风采。

宋人在制瓷上,追求釉色之美、追求釉质之美,达到了一个新的美学境界。而从造型角度来看,宋瓷几乎涵盖了人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所有器形。总的说来,民间用瓷的造型大部分是大方朴实、经济耐用;而宫廷用瓷则端庄典雅,尽显贵族雍容。而在纹饰上,宋瓷纹饰题材的表现手法极为丰富而独特。一般来说,龙、凤、鹿、鹤、自然山水常作为主题纹饰突出显著部位,而用回纹、云头纹等辅助主题,颇具生活气息。

总的来说,宋朝瓷器是陶瓷史上的一面旗帜,它以器形优雅、釉色纯净、图案清秀,在世界工艺发展史上矗立起一座让世人景仰的丰碑。

明代,精致白釉的烧制成功,以铜为呈色剂的单色釉瓷器的烧制成功,大大丰富了瓷器的种类,这也标志着中国制瓷技术的不断提高,明青花,斗彩,五彩都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

清代的瓷器,是在明代取得卓越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制瓷技术达到了辉煌的境界。粉彩、珐琅彩闻名中外。

二、名陶鉴赏

中国传统陶艺这一路走来,有不可名数的艺术珍品,本文适当选取一些,共为鉴赏。

人面鱼纹盆

藏品简介

高:16.5厘米

口径:39.8厘米

用途:葬具

所处时期:新石器时代前期

出土时间;1955年

出土地点:陕西省西安市半坡

人面鱼纹盆是新石器时代陶器珍品,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口沿处绘间断黑彩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人面呈圆形,嘴巴左右两侧分置一条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似乎是口内同时衔着两条大鱼。另外,

在人面双耳部位也有相对的两条小鱼分置左右,从而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整个画面构图自由,极富动感,图案简洁并充满奇幻色彩。

蛋壳黑陶杯

藏品简介

高:22.6厘米

口径:9厘米

用途:随葬礼器

所处时期: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这件高柄杯为泥质黑陶,器表乌黑光亮;宽斜口沿,深腹杯身,细管形高柄,圈足底座;杯腹中部装饰六道凹弦纹;细柄中部鼓出部位中空并装饰细密的镂孔,貌似笼状,其内放置一粒陶丸,将杯子拿在手中晃动时,陶丸碰撞笼壁会发出轻脆的响声,杯子站立时,陶丸落定能够起到稳定重心的作用,设计十分巧妙。这件高柄杯的造型体态轻盈,挺拔秀丽,制作技艺美妙绝伦,是一件绝无仅有的古代艺术珍品。

明永乐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

藏品简介

名称:明永乐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

高:41厘米

口径:12.2厘米

年代:明永乐年间

文物原属:明代宫廷御用瓷器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瓶小口,带盖,盖上有宝珠形纽,圆肩,肩下渐收,平底。盖纽及盖面中央饰莲瓣纹,盖之立壁上绘折枝花卉。梅瓶肩饰正反连贯的如意云纹,如意云纹内绘折枝花卉。腹部主题纹饰绘竹石芭蕉,衬以坡地、花草,宛如园中小景。足部绘莲瓣纹及卷枝纹各一周,莲瓣内绘各种折枝花卉。

此梅瓶造型秀美,青花色泽浓艳而有变化,使画面具有层次感,为永乐青花瓷器中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