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工无线呼叫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191.00 KB
- 文档页数:25
各届全国电子设计大赛题目一、正弦信号发生器 (3)二、集成运放参数测试仪 (4)三、简易频谱分析仪 (5)四、单工无线呼叫系统 (6)五、悬挂运动控制系统 (7)六、数控直流电流源 (9)七、三相正弦波变频电源 (10)八、音频信号分析仪 (11)九、无线识别装置 (13)十、数字示波器 (15)十一、程控滤波器 (17)十二、开关稳压电源 (18)十三、电动车跷跷板 (20)十四、积分式直流数字电压表 (22)十五、信号发生器 (24)十六、可控放大器 (25)十七、电动车跷跷板 (26)十八、宽带直流放大器 (28)十九、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 (31)二十、数字幅频均衡功率放大器 (33)二十一、低频功率放大器 (35)二十二、LED点阵书写显示屏 (37)二十三、声音导引系统 (39)一、正弦信号发生器一、任务设计制作一个正弦信号发生器。
二、要求1、基本要求(1)正弦波输出频率范围:1kHz~10MHz;(2)具有频率设置功能,频率步进:100Hz;(3)输出信号频率稳定度:优于10-4;≥1V;(4)输出电压幅度:在负载电阻上的电压峰-峰值Vopp(5)失真度:用示波器观察时无明显失真。
2、发挥部分在完成基本要求任务的基础上,增加如下功能:=6V±1V;(1)增加输出电压幅度:在频率范围内负载电阻上正弦信号输出电压的峰-峰值Vopp可在10%~100%之间程控调节,(2)产生模拟幅度调制(AM)信号:在1MHz~10MHz范围内调制度ma步进量10%,正弦调制信号频率为1kHz,调制信号自行产生;(3)产生模拟频率调制(FM)信号:在100kHz~10MHz频率范围内产生10kHz最大频偏,且最大频偏可分为5kHz/10kHz二级程控调节,正弦调制信号频率为1kHz,调制信号自行产生;(4)产生二进制PSK、ASK信号:在100kHz固定频率载波进行二进制键控,二进制基带序列码速率固定为10kbps,二进制基带序列信号自行产生;(5)其他。
电话通信系统介绍移动通信系统除了人们最熟悉的GSM、CDMA等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外,实际上还包括很多种其他通信系统,例如前些年风靡全国的寻呼系统、广泛应用的无绳电话系统和到处可见的集群通信系统等。
为了让大家对整个移动通信系统领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这一讲中就介绍这3种移动通信系统。
其他移动通信系统将在以后介绍。
一、无线寻呼系统无线寻呼系统是移动通信的一个分支,是一种单向、大区制的通信系统。
主呼移动通信系统除了人们最熟悉的GSM、CDMA等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外,实际上还包括很多种其他通信系统,例如前些年风靡全国的寻呼系统、广泛应用的无绳电话系统和到处可见的集群通信系统等。
为了让大家对整个移动通信系统领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这一讲中就介绍这3种移动通信系统。
其他移动通信系统将在以后介绍。
一、无线寻呼系统无线寻呼系统是移动通信的一个分支,是一种单向、大区制的通信系统。
主呼用户(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通过公用电话网连接寻呼中心,再由寻呼中心将信息传送给被叫用户。
无线寻呼系统由于采用广播方式,基站采取大区制,因此设备简单,投资少,见效快,使用方便,发展极为迅速。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在短短的几年中就发展了全球最大的无线寻呼网络。
1.无线寻呼系统的分类和标准无线寻呼系统一般可分为专用和公用两大类。
公用寻呼系统与公用电话网连接.发射功率较大,往往可以由很少的基站覆盖整个城市。
世界上常用的无线寻呼标准主要有两种:一是POCSAG码.由英国邮政代码标准化咨询组制定,又称为国际1号无线寻呼码,使用最为广泛,我国的无线寻呼系统大多采用这种码:二是由MOTOROLA公司开发的FLEX码,主要用于高速无线寻呼系统,我国也曾大量采用过这种码。
2.网络结构及系统组成无线寻呼系统同样由3个基本部分组成:一是寻呼中心,相当于交换中心,分为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由寻呼服务台、排队机、编码器和调制器组成,它通过电话中继线与公网相连,通过中继链路与基站连接;二是基站,主要由解调器、发射机和天线组成;三是移动台,就是寻呼机,有数字机和字母(如英文或汉字)机之分.字母寻呼机通过改进可以成为信息接收机,处理较大的文本信息。
单工/双工无线呼叫系统SMART-PTT功能特点终端对讲,一机多用无线有线,通信一体无线手持智能终端具有集群对讲功能,并且可以收取航班动态,工作任务,汇报工作进展情况,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有机集成。
支持无线手持终端之间,电脑与无线手持终端,电脑与电脑之间的集群对讲和数据通信。
灵活群组,层次管理支持灵活、动态的群组配置,可以按照不同单位/部门、调度的级别、不同的岗位、不同工作性质配置集群对讲群组,实现层次管理(参见图1),也可以以某一个航班为中心,实时、动态地形成跨单位、跨部门的集群对讲群组,实现高效的协同服务对讲(参见图2)。
一按即说,无需拨号用户无论是使用无线手持智能终端,还是使用电脑,只需按一个键即可以向个人或群组发起通话,无需拨号和等待对方摘机。
永远在线,实时通信一旦登陆,永远在线,实时显示状态(在线,离线,忙碌,提示等),让沟通更自由。
多种方式,安全通话可以进行一对一和一对多的通信方式,拥有多重安全保护机制保证通信的私密性,通信不受任何打扰和防止窃听。
单工/双工无线呼叫系统SMART-PTT语音编码目前系统支持的语音编码为AMR NB,LPC,CELP.AMR NB的速率有:4750bps,5150bps,5900bps,6700bps,7400bps,7950bps,1020bps,1220bpsLPC的速率有:1800bps,2400bps,4000bps,5400bpsCELP速率:2400bps单工/双工无线呼叫系统SMART-PTT认证加密系统认证时采用SHA1 MAC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认证。
系统传输敏感数据时采用DES对数据进行加密,防止了传输明文。
管理系统采用MD5算法用户进行认证。
TS-969《电梯无线对讲呼叫系统》是专门针对国内电梯缺乏远程应急呼叫管理、以致无法及时赶往现场救助受困人员、快速修理故障电梯等问题,特别设计开发的中控式无线对讲呼叫高新技术产品。
该系统高度集成了多项高新技术,国内首创的远距离中控式无线电梯呼叫系统,本系统具有无需任何施工铺架线、大范围电梯无线集中管理、抗干扰能力强、音质清晰、无线呼叫覆盖半径大(城市实际覆盖半径大于3公里)、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方便、安装非常简单等优越特性。
能够在不改动电梯的内部结构、外观和原电梯操作方法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多部以至上百部电梯无线连网通信,实现监控室对电梯的集中对讲和管理,电梯内人员只需通过一次按键呼叫后,实现自动无线对讲连接,外部呼入能自动接听,自动挂断等多种功能。
极好地解决了因电梯故障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产品功能特点:(一)、TS-969电梯无线对讲中控呼叫系统1.可以单独呼叫每个分机2.可以单独接收每个分机应答3.无线双向对讲4.可以一键向所有分机广播5.可以单独与电梯房双向对讲6.故障电梯信号灯指示7.故障电梯呼叫时,可防止被中断8.对讲状态信号灯提示9.对讲进程中控控制功能10. 5-10w功率,具有非常强的抗屏蔽性能11.专用UPS充电电源(二)、TS-969电梯无线对讲转发分机呼叫系统1.呼叫语音录音2.一键自动报警呼叫及语音录音呼叫3.接收主机语音呼叫4.自动应答回呼主机5.无线双向对讲6.防止反复呼叫7.工程接口齐全8. 5-10w功率,抗屏蔽性能强(三)、TS-969电梯分机有线交换系统1.可以实现多台电梯通过一台电梯无线转发分机与中控对讲呼叫2.通过增加电梯电话,实现监控中心、机房、轿厢、轿顶、坑底五方对讲通话(四)、TS-969电梯无线对讲呼叫系统优势1. 大量节约了昂贵的线路成本;2. 大量节约了线路铺设高额的施工成本;3. 大量节约了由于线路故障、老化等因素而带来的维护成本;4. 完全杜绝了由于铺设线路而带来的对楼宇及道路的破坏;5. 监控中心位置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整,无需任何线路调整;6. 整个系统施工极为简单、施工周期短、见效快;7. 无线距离覆盖范围广,在3公里半径内抗干扰能力强、音质清晰。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以AT89S51单片机为核心的一个具有单工语音和英文数据传输功能无线呼叫系统。
该系统的主站主要由单片机与双音频(DTMF)信号编码器以及锁相频率发射机组成;从站主要由由单片机与高保真调频接收机以及双音频信号解码器组成。
主站与从站通过锁相频率发射机与高保真调频接收机进行通讯。
双音频(DTMF)信号编码器与双音频信号解码器能对调频信号中的双音频(DTMF)信号进行调制与解调。
双音频(DTMF)信号编码器与双音频信号解码器使得本系统具有数据传输能力。
在传输语音信号的同时也能传输一定的数据信息,对于小型的通讯系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关键词】:单片机双音频(DTMF)锁相环数据传输【Abstract】:T his article describes a radio calling system with the functions of single direction voice and data transmiss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 AT89S51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he system’s master station mainly consists of the single chip, DTMF signal encoder and PLL frequency transmitter. The slave stations mainly consist of single chip, Hi-Fi FM receiver and DTMF signal decoder. The master and slave stations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the PLL frequency transmitter and Hi-Fi FM receiver . Both of them make the system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the data. The system is suitable for using in small communications systems due to the ability of its transmitting voice as well as the data in the same time.【Key Words】: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DTMF PLL Data transmission一、方案比较与论证1、编码方案的选择与论证方案一:采用双音频(DTMF)信号发生器HT9200B将从单片机要发送的代码转换成双音频信号,该方案的优点是编码方式简单,可以选择串行和并行两种模式,编程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编程思想进行选择工作模式。
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本科组】双向DC-DC变换器(A题)风力摆控制系统(B题)多旋翼自主飞行器(C题)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D题)80MHz-100MHz频谱分析仪(E题)数字频率计(F题)短距视频信号无线通信网络(G题)第一届(1994年)第一届(1994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简易数控直流电源B.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第二届(1995年)第二届(199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实用低频功率放大器B.实用信号源的设计和制作C.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D.简易电阻、电容和电感测试仪第三届(1997年)第三届(199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直流稳定电源B.简易数字频率计C.水温控制系统D.调幅广播收音机第四届(1999年)第四届(199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测量放大器B.数字式工频有效值多用表C.频率特性测试仪D.短波调频接收机E.数字化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第五届(2001年)第五届(200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波形发生器B.简易数字存储示波器C.自动往返电动小汽车D.高效率音频功率放大器E.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F.调频收音机第六届(2003年)第六届(200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电压控制LC振荡器B.宽带放大器C.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D.简易逻辑分析仪E.简易智能电动车F.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第七届(2005年)第七届(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正弦信号发生器B.集成运放测试仪C.简易频谱分析仪D.单工无线呼叫系统E.悬挂运动控制系统F.数控恒流源G.三相正弦波变频电源第八届(2007年)第八届(200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音频信号分析仪B.无线识别C.数字示波器D.程控滤波器E.开关稳压电源F.电动车跷跷板G.积分式直流数字电压表H.信号发生器I.可控放大器J.电动车跷跷板第九届(2009年)第九届(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B.声音导引系统C.宽带直流放大器D.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E.电能收集充电器F.数字幅频均衡功率放大器G.低频功率放大器点阵书写显示屏I.模拟路灯控制系统第十届(2011年)A.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B.基于自由摆的平板控制系统C.智能小车D. LC 谐振放大器E.简易数字信号传输性能分析仪F.帆板控制系统G.简易自动电阻测试仪H.波形采集、存储与回放系统第十一届(2013年)A.单相AC-DC变换电路B.四旋翼自主飞行器C.简易旋转倒立摆及控制装置D.射频宽带放大器E.简易频率特性测试仪F.红外光通信装置G.手写绘图板J.电磁控制运动装置K.简易照明线路探测仪L.直流稳压电源及漏电保护装置第十二届(2015年)【本科组】双向DC-DC变换器(A题)风力摆控制系统(B题)多旋翼自主飞行器(C题)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D题)80MHz-100MHz频谱分析仪(E题)数字频率计(F题)短距视频信号无线通信网络(G题)【高职高专组】LED闪光灯电源(H题)风板控制装置(I题)小球滚动控制系统(J题)获奖状况。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设计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总体设计方案 (2)1.1 设计思路 (2)1.2 方案论证与比较 (2)1.3 系统组成 (8)2 单元硬件电路设计 (9)2.1 发射部分电路的设计 (9)2.1.1压控振荡器的设计 (9)2.1.2 锁相环电路设计 (10)2.1.3 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11)2.2 接收部分电路的设计 (12)2.2.1 CXA1238S芯片 (12)2.2.2 高放选频回路 (14)2.2.3 本机振荡器 (15)2.2.4 中频窄带滤波器 (15)2.2.5音频功率放大器 (16)2.3 PT2262/2272编码/解码电路设计 (17)2.3.1 PT2262/2272芯片介绍 (17)2.3.2 PT2262/2272编码/解码电路 (18)2.4 抗干扰措施 (19)3软件和硬件测试流程3.1 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的关系 (20)3.2 发射部分程序设计 (20)3.3 接收部分程序设计 (21)4 系统测试 (22)4.1 测试使用的仪器 (22)4.2 指标测试和测试结果 (22)4.2.1发射部分的指标测试和测试结果 (22)4.3 波形观察及距离测量 (22)4.4 结果分析 (23)致谢 (23)附录1 使用说明 (23)附录2主要元器件清单 (24)附录3电路原理图及印制板图 (25)附录4部分程序清单 (33)1. 总体设计方案1.1 设计思路题目要求设计一个单工无线呼叫系统,实现主站至从站间的单工语音及数据传输业务。
设计分发射和接收两大模块,方框图如图1.2.1所示。
发射部分采用数字频率合成技术,由变容二极管和集成压控振荡器芯片实现振荡频率的电压控制及对载波的调频调制;加入由频率合成芯片、高速分频器、运算放大器和晶体振荡器等组成的数字锁相环路,使输出频率稳定度达到与参考晶振同等水平;收音电路以超大规模AM/FM立体声收音集成芯片为主体,用一个固定的电压值控制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使其接收频率与发射频率对应。
寻呼机行08国贸(2)陶瑜科技名词定义Array中文名称:寻呼机英文名称:pager;beeper定义:接收单工消息的小型便携装置。
所属学科:通信科技(一级学科);通信终端(二级学科)百科名片寻呼机寻呼机是无线寻呼系统中的用户接收机。
通常由超外差接收机,解码器,控制部分和显示部分组成。
寻呼机收到信号后发出音响或产生震动,并显示有关信息。
简称呼机。
寻呼机也叫BP机、传呼机、BB机,简称呼机。
1983年,上海开通中国第一家寻呼台,BP机进入中国。
从BP机开始的即时通信,将人们带入了没有时空距离的年代,时时处处可以被找到,大大加速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效率,但也让人无处可藏。
人们对它爱恨交加,但已离不开它。
手机之前比较通行通讯工具,样子小巧,上个世纪末在中国和亚洲甚至全世界广为流传的可以联系的通讯工具。
使用寻呼机的人们能方便快捷地通信和联系,所以BP机倍受青睐。
实际上,无线寻呼系统是一种没有话音的单向广播式无线选呼系统,它包括基站和若干外围基站、数据电路、寻呼终端以及寻呼机。
寻呼终端将电话网送来的被叫用户号码和主叫用户的消息进行集中处理,实现重复呼叫、复台查询、统计和记费等功能,然后进行编码,变换成一定码型和格式的数字信号,经数据电路传送到各基站和外围站,并经这些基发射机同时发射,被叫寻呼机接收到基站发射的信号后,便会有信息显示。
寻呼机就是用户佩带的无线电接收机。
BP机汇接方式BP机有人工汇接和自动汇接两种方式,对应的寻呼台称为人工寻呼台和自动寻呼台。
人工寻呼台需要人工操作把这些信息编码经过发射机发出信号。
自动寻呼台根据来电话的线路号,自动查出寻呼人的电话号码并同时发送出去,这样被寻呼人就知道是哪部电话寻呼的。
经常使用的寻呼机分为两类:数字寻呼机和中文寻呼机。
数字寻呼机小巧、价格低、实用。
中文寻呼机直接显示汉字,信息容易识别。
使用方法如果要找人A,却不在家里就给传呼台打电话,说A,速回电话之类的A看到后,便通过公共电话之类的给你回电话历史介绍传呼机刚出现的时候,谁要是有部传呼机,那是很叫人羡慕的,当时人们把它又叫“寻呼机”,BB机,BP机,能拥有一部传呼机成为当时很多人的一大心愿。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D题)摘要:单工无线呼叫系统分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
发射部分采用锁相环式频率合成器技术,MC145152和MC12022芯片组成锁相环,将载波频率精确锁定在35MHz,输出载波的稳定度达到4³10-5,准确度达到3³10-5,由变容二极管V149和集成压控振荡器芯片MC1648实现对载波的调频调制;末级功放选用三极管2SC1970,使其工作在丙类放大状态,提高了放大器的效率,输出功率达到设计要求。
接收部分以超大规模AM/FM立体声收音集成芯片CXA1238S为主体,灵敏度、镜像抑制、信噪比等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音频功率放大器采用集成芯片LM386,电压放大倍数最大为200。
采用PT2262/2272编码/解码电路实现了数据传输业务以及对台号的选择等功能;音频输入和数据输入可自动转换;AT89S52作为整个系统的控制部分,程序设计采用C语言在KEIL51的编译器上编程实现;显示采用128³64点阵型液晶显示。
经测试,整机功能齐全,各项性能指标符合系统要求,接收波形稳定,无明显失真。
关键词:锁相环、压控振荡器、灵敏度、编码/解码simplex wireless-calling systemAbstract:The simplex wireless-calling system consists of two parts: transmit part and receive part.The transmit part adopts the phase-locked loop pattern of frequency synthesizing technology and uses the MC145152 and MC12022 chips to compose the phase-locked loop.It locks the frequency of the carrier-wave at 35MHz.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carrier-wave can be 4×10-5,the accuracy can be 3×10-5.The frequency modulation and the confection of the carrier-wave are realized by the capacity-changing diode V149 and the integration voltage-control oscillator MC1648 chip.The end power amplifier uses the audion 2SC1970 to make it work in the third magnifying state,it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magnifier and the power of the output reaches the design demand.The receive part uses the super cosmically AM/FM dimensional sound stereo radio reception integration chip CXA1238S as the main part.The sensitivity、the mirror-control restrain、the SNR and every capability index all reach the design demand.The audio 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adopts the integration chip LM386.The maximum voltage amplifying multiple is 200.It uses PT2262/2272 coding/decoding circuit to realize the data transmission operation as well as the platform-choosing function.The input of the audio frequency and the data can be automatically transformed. AT89S52 is used as the controlling part of the whole system.The design of the program adopts the C language to make it be programmingly realized in the translator.The display adopts 128×64 lattice LCD to show.After tested,the whole machine’s function is very complete,every demand can be realized,the receiving wave is stable,without evident distortion.Key word:PLL、VCO 、Sensitivity、Ding/decoding目录1、系统设计 (3)1.1 设计要求 (3)1.1.1 任务 (3)1.1.2 要求 (3)1.1.3 说明 (3)1.2 总体设计方案 (3)1.2.1 设计思路 (3)1.2.2 方案论证与比较 (4)1.2.3 系统组成 (10)2、单元硬件电路设计 (11)2.1 发射部分电路的设计 (11)2.1.1 压控振荡器的设计 (11)2.1.2 锁相环电路设计 (13)2.1.3 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15)2.1.4 阻抗变换电路设计 (16)2.2 接收部分电路的设计 (17)2.2.1 CXA1238S芯片 (17)2.2.2 天线输入网络 (18)2.2.3 高放选频回路 (19)2.2.4 本机振荡器 (20)2.2.5 中频窄带滤波器 (20)2.2.6 音频功率放大器 (21)2.3 PT2262/2272编码/解码电路设计 (21)2.3.1 PT2262/2272芯片介绍 (21)2.3.2 PT2262/2272编码/解码电路 (23)2.4 抗干扰措施 (23)2.5 20dB衰减器的制作 (24)3、软件设计 (24)3.1 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的关键 (24)3.2 发射部分程序设计 (23)3.3 接收部分程序设计 (25)4、系统测试 (26)4.1 测试使用的仪器 (26)4.2 指标测试和测试结果 (26)4.2.1 发射部分的指标测试和测试结果 (26)4.2.2 接收部分的指标测试和测试结果 (28)4.3 波形观察及距离测试 (30)4.4 结果分析 (31)5、结论 (31)参考文献 (32)附录1 使用说明 (33)附录2 主要元器件清单 (33)附录3 电路原理图及印制板图 (34)附录4 程序清单 (41)1.系统设计1.1 设计要求1.1.1 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单工无线呼叫系统,实现主站至从站间的单工语音及数据传输业务。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高频知识点出题分析作者:张珂唐建祥来源:《科教导刊》2014年第01期摘要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目前在各个高校蓬勃开展,出题分为7个方向,很多题型牵涉到高频知识点,例如高频无线类、信号源类、放大器类和仪器仪表类等,且难度较大。
文章分析了这些题型的特点、解决方案,并就如何提高学生竞赛水平,对教学工作提出了一些教学措施。
关键词电子设计竞赛高频知识点中图分类号:G642 7 文献标识码:ACollege Students Electronic Design ContestHigh-frequency Knowledge Points AnalysisZHANG Ke, TANG Jianxiang(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Abstract National undergraduate Electronic Design Contest is currently flourished in vario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topic is divided into seven directions, many questions involving high-frequency knowledge, such as high-frequency radio category, source type, class and instrumentation amplifiers, etc., and the difficulty larg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kinds of questions, solutions, and how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tudent competitions,presents some teaching measures for teaching work.Key words electronic design; contest; high-frequency knowledge1 高频无线类题目分析每年高频无线类题目的具体要求可参考文献2,下面对此做个具体分析:1.1 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第2届,1995年C题)这是一题典型的无线通信控制题,由发射和接收两部分组成,发射有编码、调制和发射功放等,接收有放大、解调和解码等;题目要求工作频率为6~10MHz中任选一种,调制方式为AM、FM或FSK等任选一种,收发距离不小于10m。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作者:吴旦昱余璠刘旭赛前辅导教师:肖看文稿整理辅导教师:肖看摘要本系统由发射主站和接收从站组成。
主站对话音信号进行FM调制,对数字信号进行FSK、FM二次调制。
从站采用接收芯片CXA1019和滤波器进行数模分离解调。
系统可同时发送语音和英文短信,实现了广播、组播、点播。
主从站的工作频率均可数控调整。
系统采用软件调制,载波频率和FM调制度可精确控制,并且从站数量可在不增加带宽的基础上扩展。
AbstractThis simplex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sists of a transmitter and a mobile receiver. The transmitter modulates both analog signal with FM and digital signal with FSK and transmits it within a single channel. The receiver uses a CXA1019 FM demodulation chip and filters to separate and demodulate analog and digital signals. The system can transmit both voice and digital signal at the same time. The core software radio modulation process can be easily customized to maximiz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一、方案设计与论证1、调制方式选择方案一:模拟信号采用AM调制;数字信号采用ASK调制。
该方案的优点是调制解调实现简单,占用频带窄,缺点是抗干扰能力差。
方案二:模拟信号采用FM调制;数字信号采用FSK调制。
本科毕业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单工无线呼叫系统学院: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电12151 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5年6月诚信责任书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完成。
毕业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特此声明。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摘要本系统收发电路揉合了LC振荡电路,麦克风放大器以及RF功率放大器;低噪音放大器,IF放大器,频率解调器以及数字比较器.它们的巧妙结合便可完成短距离的FM/FSK模式的通讯.该电路的发射频率为38MHz左右,从而能提供所需通信信道。
此外本系统控制部分由MSP430单片机设计。
以完成主从站的呼叫,8信道的任意选择,另外加入了发射频率显示功能。
MSP430是一种超低功耗型单片机,功能强大,所显现的控制性能非常稳定。
关健字:无线收发; FM/FSK; 8信道;MSP430单片机The Single Wireless Call SystemAbstract: This transceiver integrates the LC oscillating circuit, microphone amplifier and RF power amplifier,the low noise amplifier,IF amplifier and digital comparat or. Their’s united materialize the FM’s communication for the short distance.This circuit’s emitting frequency is 39MHz..The controlling part is desiged by MSP430 single chip computer,which transaort and analyze voice singal. MSP430’s function is stable .The power loss is extreme low.Key words:Transceiver ;FM/FSK; 8channel, MSP430 single chip computer.第1章绪论1.1 本课题的意义单工无线呼叫系统设计中包含有通信的原理和技术,不仅是信息工程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所必需掌握的,也是从事相关产业的普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应当了解的,并把它应用于信息产业中。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的实现具有单向性,完成的是信息的单方面传输,这是研究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的基础。
一个单工无线呼叫系统,实现主站至从站间的单工语音及数据传输业务,对以后增加图片传输、多媒体音乐、无线上网和电子商务的套餐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单工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为基础,人们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在未来几年内通信系统将会有更令人惊奇的发展。
光纤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传输媒介,并且仍然以迅猛的速度在发展。
包括话音和视频传输在内,由模拟向数字方向的发展仍在继续。
现在人们很难准确地预测通信在未来的发展状况,以单工无线呼叫系统设计为开端,蜂窝电话和传真已经出现了很多年,并且曾一度被认为不久将会过时,但是在过去的几年中蜂窝电话和传真这两种技术仍然在迅速发展。
大概有关未来通信技术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它将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惊喜。
1.2 通信发展的历史和前景1837年莫尔斯(Samuel Morse)发明了电报码,即莫尔斯电码,从而使电子通信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
虽然此前已经出现了电子信息传送系统,但他第一次成功地开始了其商业化运作。
莫尔斯的电报系统包括发射机、接收机和传输信道,具备了通信系统的所有基本要素。
其中发射机由电话键盘和电池组成,可以将信息转换为电信号(或者也可以记录在纸带上),传输信道就是电线。
从1866年开始,电报线路也可以在水下铺设,到1898年,已经有12条海底电缆横跨大西洋。
1876年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发明了电话,开始了利用电子话音进行通信的时代。
从此电话系统逐渐发展,现在不管你身在何处,都可以通过电话和世界各地的朋友进行交谈。
当然这个过程是逐步实现的,起初电话系统不包括任何电子器件,随着电子管和晶体管的出现,电话系统中使用了放大器,从而大大增加了信号的传输距离。
在不易铺设电缆的地方还可以采用无线通信链路,而且现在无论是传输系统还是交换系统都已进入了数字时代。
无线通信是通信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于1865年建立了其理论框架,而赫兹(Heinrich Rudolph Hertz)于1887年通过实践证明了其可行性。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无线电话开始投入实际使用,当时主要用于航船和海岸、航船和航船之间的通信联系。
1901年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首次成功地进行了跨大西洋的无线通信。
早期的无线电发射机采用的是放电器的方式,这并不适用与话音通信。
到了1906年,一些发射机使用了专门设计的高频交流发电机,并且用于进行话音传输的实验。
具体方法是将一个1KW的放射机连接到传声器上,并且连接发射天线,当时的传声器还是水冷式。
常规的无线电广播直到1920年才开始出现。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发射机和接收机逐渐使用了电子管。
1904年弗来明(John Ambrose Fleming)爵士发明了二极管,而1906年弗里斯特(Lee De Forest)又发明了可以用做放大器的三极管。
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期,无线电广播已经变得在普通不过了,人们开始把注意力又转移到了对电视的研发上面。
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在第二次世界打战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二战结束后电视机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开始使用了。
从此以后发射机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包括多路放电器、旋转式放电器、交流供电以及复杂精致的调谐系统,直到后来被电子管取代。
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半导体、计算机和激光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传输字符和计算机数据的数字通信技术进入了高级发展阶段。
由于这种高级数字通信技术在许多方面都优于模拟通信,甚至像语音、图像一类的模拟信号也希望采用数字通信技术来传输。
近年来,数字通信得到迅猛的发展,人们不会满足简单的语音和短信通信,实现了图片彩信、手机上网、电子商务等3G技术,未来需要我们对通信系统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路还很长。
21世纪的电信技术正进入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未来十年将是技术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
未来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宽带化、分组化、综合经、个人化。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以及IP技术的兴起,正深刻的改变着电信网络的面貌以及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走向。
1.3 通信系统组成在当代社会里,信息这个词高度概括可我们这个社会的现代化特点,在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快速提高的过程中,集成电路(IC)芯片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子类,虽然信息工程具有宽泛的覆盖面,且现代信息处理与存储技术越来越发精湛,但通信业的崛起却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和效益。
通信的含义无论从中文“通讯”或英文Communication来看,名词本身就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通信的定义。
通信系统具有很广泛的内涵,并有多个层次。
一般地,利用传输信道或通信网,将具有收、发信息功能的终端设备由信道或链路有机连接起来,这些实施信息传输的设备集合,称为通信系统。
图1.1示出了一个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框图,同时也包括点与点间、点与多点间,以及多点之间的信息传输系统所涉及功能单元的有机结合。
图1.1通信系统基本组成框图通信系统按工作方式分,可分为单工(Simplex)、半双工(Half-duplex)和全双工(Duplex)。
这三种方式的例子如单向广播、步话机、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等。
通信系统的构成根据通信业务特征、信道类型、传输方式等可有多种类型。
模拟系统已成为传统技术,数字通信系统在终端要涉及很多信号处理与交换设备,计算机数据通信又提供了一套特殊的标准接口,传输、控制等一系列协议,多媒体通信系统涉及多种媒体集成、同步与交互功能等,更为复杂。
1.3.1模拟通信系统模型传输模拟信号,消息源为模拟的,经过输入转换器得到模拟信号。
发送设备包括很多部件,如调制、放大、滤波和天线等。
在方框图中只画出了调制器,其原因一方面是为了突出调制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其它部分可以认为是理想线形的,对信号传输可以看作不产生失真,不引入噪声。
同样接收设备只画出一个解调器,图1.2就是一个最简化的模拟通信系统。
图1.2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1.3.2数字通信系统模型数字通信系统有多种,例如数字电话系统、高速计算器并行数据处理传输系统、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系统等,可以把它们都归纳为图1.3所示的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图1.3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一个较为完善的数字通信系统,除了发送与接收端,还有传输信道及收发同步系统等,现分别介绍个部分的功能与作用。
(1) 源信息格式(format)源信息格式是信息采集后的源信息最初表示方式,如模拟电信号的限带波形,图像信号的扫描像素集合或其红绿蓝三个基本分量的PCM 编码。
信源格式为信源编码做好了基本格式的准备,其中还包括信源编码前去噪、限带等的预处理。
(2) 信源编码为了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在源信息中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冗余“信息”及根据信源 调 制 解 调 信 道 噪 声信 宿 信 源 信源编码 同 步 噪 声 压缩编码 信 宿 信道编码 保密解码 信 道 信道编码 压缩解码 调 制 保密编码 解 调 信源解码需要的质量标准,可以去除其中次要信息,因此提高有效性的措施为采用去相关及压缩编码,即用更少的编码位数来表示符合一定接受质量的更多源符号,其基本原理是香农率失真理论,其基本技术如无失真预测编码和有损正交变换编码等。
(3)信道编码经过信源码的码字序列,均应认为是重要信息,因此如果在传输与接收判决中发生错误或超出限定的符号误差概率,则会不满足接收者的质量要求。
如果信源码字之间互为正交或不相关,则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或者基带码流的码符号选用某些合适的码型,也有一定的抗干扰性。
最好的方法是根据信道环境的特性,将信源码字中按一定规则适当加入冗余码元,构成差错控制码,可以根据不同的结构和冗余位多少,提供1位或多位自纠错或通过反馈重发纠错能力。
(4)信道复用信道复用(Multiplexing)是通信系统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基本功能是使多种信息流共享同一信道,提高通信资源利用率。
如目前无线正在使用整个频段跨越105~1012Hz的频率资源,各个不同频段和频点用于各种类型的无线信号传输,必须采用频分复用(F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