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的各市、区、县
- 格式:docx
- 大小:19.49 KB
- 文档页数:2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2.21•【字号】鄂政发[2012]106号•【施行日期】2012.1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鄂政发〔2012〕106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规划》是我省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
编制实施《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对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各地、各部门要从全局出发,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抓好《规划》的贯彻落实。
各地要按照《规划》确定的原则、要求以及本地区主体功能定位,对本地区国土空间进行功能分区,明确各功能分区的定位和边界、发展目标和方向、开发和管制原则等,并认真组织实施。
省政府各部门要根据《规划》明确的任务分工和要求,调整完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农业、人口、环境等相关规划和政策,建立健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全面做好《规划》实施工作。
湖北省人民政府2012年12月21日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目录序言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自然状况第二节综合评价第三节主要问题第四节面临挑战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一节开发理念第二节主体功能区划分第三节开发原则第四节重大关系第三章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第一节主要目标第二节战略任务第三节未来展望第四章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划第一节区划方案第二节重要指标统计分析第五章重点开发区域第一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第二节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第三节省级层面重点开发区域第六章限制开发区域第一节国家层面农产品主产区第二节国家层面重点生态功能区第三节省级层面重点生态功能区第七章禁止开发区域第一节功能定位第二节管制原则第三节近期任务第八章能源与资源第一节主要原则第二节能源开发布局第三节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布局第四节水资源开发利用第九章保障措施第一节区域政策第二节绩效考核评价第十章规划实施第一节职责分工第二节实施机制附件1:湖北省禁止开发区名录附件2:其他重点开发的城镇附件3:附图序言湖北省地处中国中部和长江中游,山地平原兼有,气候温暖湿润,土地类型多样,国土空间自然禀赋优势突出。
湖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关于印发规范性文件的通知鄂人防〔2021〕1号各市、州、直管市、林区人防办,机关各处室: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要求,省人防办制定了相关配套文件,现印发各地,请遵照执行。
附件:1.《湖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决定》2.《湖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明确防空地下室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3.《湖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关于推行人防工程设计、监理资质审批告知承诺制的通知》4.《湖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明确防空地下室审批及设计有关问题的通知》5.《湖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关于人防工程战时风、水、电设备安装标准的通知》湖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2021年1月1日附件1湖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各市、州、直管市、林区人防办,机关各处室:根据《湖北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为适应“放管服”改革要求,优化营商环境,确保规范性文件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湖北省人民防空工程管理规定>的决定》(省人民政府令第411号)等文件相一致,湖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对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经研究决定:一、下列规范性文件继续有效1.《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防空地下室维护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鄂人防〔2007〕2号)2.《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全省人民防空疏散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鄂人防〔2008〕15号)3.《关于下发<湖北省人民防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执行标准(试行)>的通知》(鄂人防〔2010〕48号)4.《关于进一步加强初级中等学校人民防空教育工作的通知》(鄂人防〔2015〕76号)5.《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质量管理的通知》(鄂人防〔2018〕34号)二、废止下列规范性文件1.《关于印发<湖北省人民防空工程平时使用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鄂人防〔2001〕46号)2.《关于防空地下室设计文件报审的规定》(鄂人防〔2006〕20号)3.《关于印发<湖北省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规定>的通知》(鄂人防〔2011〕58号)4.《关于规范人防工程中安装新型人防专用过滤吸收器有关事宜的通知》(鄂人防〔2011〕101号)5.《关于人防工程战时风、水、电设备安装标准的通知》(鄂人防〔2012〕65号)6.《湖北省人防办关于人防工程设计有关问题的通知》(鄂人防〔2013〕58号)7.《省人防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指挥、信息处理系统和机动预警报知系统建设与管理的通知》(鄂人防〔2014〕15号)8.《湖北省人防办公室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决定》(鄂人防〔2017〕32号)9.《湖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减免有关法规政策的解读>的通知》(鄂人防〔2017〕82号)10.《关于加强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质量管理的通知》(鄂人防〔2018〕32号)11.《省人防办公室关于明确防空地下室应建面积标准的通知》(鄂人防〔2018〕56号)三、对下列规范性文件中的有关内容作出修改(一)《关于印发<湖北省防空地下室竣工验收办法>的通知》修改如下:1.将文件名称《关于印发<湖北省防空地下室竣工验收办法>的通知》修改为“《关于印发<湖北省人防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的通知》”。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百度文库湖北省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报告湖北省水利厅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2013年12月1 前言根据199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00年湖北省以鄂政发[2000]47号《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公告》依法划定了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2006年水利部在《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纲要》、《全国水土保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经国务院批准公告了42个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对有效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2010年1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新《水土保持法》第四条规定了国家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第十条规定了水土保持规划应当在水土流失调查结果及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定的基础上,遵循统筹协调、分类指导的原则编制。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新《水土保持法》要求,在水利部2010年启动的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及各省(市、自治区)规划中需完成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复核划分工作,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分为国家、省、市、县四级,下一级应在上一级划分的基础上进行。
水利部于2012年启动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复核划分工作,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和七大流域机构于2013年共同完成了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以办水保【2013】188号文下发了复核划分成果。
在此基础上,根据《湖北省水土保持规划项目任务书》的安排,在本次湖北省水土保持规划中复核划定湖北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省级),作为湖北省水土保持宏观管理和水土保持规划项目布局的依据,意义重大。
2 原划分成果2.1 2006年水利部公告的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依据2006年水利部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公告,全国划定42个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其中预防保护区16个,重点监督区7个,重点治理区19个。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1.23•【字号】鄂政办发〔2021〕8号•【施行日期】2021.01.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鄂政办发〔2021〕8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湖北省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1年1月23日湖北省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42号)精神,制定我省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减轻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负担,努力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问题导向。
以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为导向,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堵点”、“痛点”,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办证多、办事难等问题。
(二)坚持高效便民。
以社会普遍关注的领域和事项为重点,优化办事流程,完善便民服务措施,进一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三)坚持协同推进。
加强与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信用体系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工作的衔接,充分发挥叠加效应,形成协同推进的体制机制。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鄂政办发[2000]10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境保护局关于湖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类别的通知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制定的《湖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类别》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地、各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环保工作,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推动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〇〇〇年一月三十一日湖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类别(省环保局 2000年1月25日制订)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是正确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前提,是实现水环境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的基础,是强化环境目标管理的体现。
为了贯彻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保护和改善我省水环境质量,确保水资源的持续利用,结合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划定了全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类别。
1、适用范围1.1本功能区类别划分范围包括湖北省境内主要江河、湖泊、水库的地表水水域。
1.2没有跨行政区域,河长小于50km的河流,容积小于1000万m3以下的湖泊、容积小于5000万m3的水库,其功能区类别由各市、州、县(区)、神农架林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划定,报当地政府批准后执行,同时报省环境保护局备案。
2、引用法律及标准2.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通过)2.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通过)2.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2.4《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2.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2.6《湖北省府河流域氯化物排放标准》(DB42/168-1999)3、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分类依据地表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湖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认真落实2021年度分级挂牌督办重大隐患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1.15•【字号】鄂安办函〔2021〕1号•【施行日期】2021.01.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劳动安全保护正文湖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认真落实2021年度分级挂牌督办重大隐患的通知鄂安办函〔2021〕1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安委会,省安全生产各专业委员会,省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办法》(鄂安〔2019〕1号,以下简称《督办办法》)规定要求,持续推进分级挂牌督办重大隐患落细落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全面认真梳理重大隐患。
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结合实际,对本地、本行业领域自去年以来,通过日常监督检查、明查暗访、上级考核督查巡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信访举报等方式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梳理,对重大安全隐患,按照《督办办法》要求,明确分级挂牌督办。
二、全覆盖落实分级挂牌督办重大隐患。
省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省安全生产各专业委员会,各市(州)、县(市、区)安委会及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各市(州)、县(市、区)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要认真落实《督办办法》规定要求,按照属地管理和“三个必须”原则,都要挂牌督办一批重大隐患。
健全完善重大隐患督办整改方案和整改工作制度,按要求抓好整改落实。
并将落实重大隐患挂牌督办情况纳入年度安全生产考核重要内容。
三、按要求报送拟由省安委会挂牌督办重大隐患。
各市(州)安委会、省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省安全生产各专业委员会,按照省安委会挂牌督办重大隐患的范围要求,分别至少向省安委办报送1处拟由省安委会挂牌督办的重大隐患,并于2月25日前将重大隐患名称、地址、隐患主要内容、整改要求、责任单位、督办单位及预计完成整改期限等报省安委办(具体见附件)。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确认革命老区县(市、区)和乡镇
名单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鄂政办发[2015]40号
【发布部门】湖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5.06.17
【实施日期】2015.06.1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确认革命老区县(市、区)和乡镇名单的通知
(鄂政办发[2015]40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关心、重视、扶持革命老区的建设和发展,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政策,也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
为了加强扶持革命老区建设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我省成立了湖北省扶持革命老区建设委员会,并根据财政部、民政部《关于划定革命老根据地的标准》(财税〔1979〕85号、民发〔1979〕30号)文件的规定,对全省革命老区进行了确定。
近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行政区划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来的革命老区县市有的改名,有的升格设区。
尤其是老区乡镇有的划为经济开发区不复存在,有的合并或分为几个乡镇。
为此,我省根据国家制定革命老区的标准,对
省原确定的革命老区县市和乡镇进行了重新确认。
现将重新确认后的《革命老区县(市、区)和乡镇名单》印发你们,请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加强对革命老区建设的领导和指导,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附件:1.湖北省革命老区县(市、区)名单
2.湖北省革命老区乡镇名单
2015年6月17日
附件2
湖北省革命老区乡镇名单。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省管县(市)财政体制改革的通知正文:----------------------------------------------------------------------------------------------------------------------------------------------------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省管县(市)财政体制改革的通知(鄂政发[2004]20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了进一步理顺和规范省以下财政分配关系,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省人民政府研究决定,从2004年起改革现行省管市、市管县(市)的财政体制,在全省实行省管县(市)的财政体制。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实行省管县(市)财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1994年国家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我省逐步实行了省管市、市管县(市)的财政体制,有效调动了市、县(市)增收节支、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府职能的转换,迫切需要对现行财政体制进行改革。
一是财政部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的要求;二是目前县(市)财权与事权不对称,财政供养人员过多,县乡政府债务沉重,资金调度困难,绝大部分县(市)依靠省财政转移支付才能保证国家规定工资和津补贴的正常发放;三是部分市由于自身财政比较困难,不同程度地集中县(市)财力,导致省对县(市)财政的一些政策扶持、资金补助等难以及时落实到位;四是省对县(市)财政信息缺失,难以有效加强对县(市)财政的监管。
因此,实行省管县(市)的财政体制,有利于进一步理顺和规范省以下财政分配关系,调动省、市、县(市)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有利于掌握县(市)财政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县(市)财政支持力度,指导县(市)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增强县(市)对经济社会事务的调控能力,推动市级财政改革创新,加快城市和县域经济发展。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8.29•【字号】鄂政办发〔2018〕51•【施行日期】2018.08.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推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全省各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坚持保护优先、源头预防,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格管控、损害担责的原则,建立类型齐全、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执法严格,投入多元、全民共享,责任明确、奖罚分明的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全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水平。
二、着力加强自然保护区规范管理(一)严格执行自然保护区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的通知》(国函〔2013〕12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0〕63号),把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省环保厅牵头,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等参与,各市州政府及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负责落实。
以下均需各市州政府及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落实,不再列出)(二)加强规划引领。
进一步完善现有自然保护区布局,更加注重湿地、森林、地质遗迹、珍稀特有物种等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
按照自然地理单元和物种分布特性整合提升已建自然保护区和省级自然保护小区,建立生态廊道,增强自然保护区的联通性。
2020年之前制订全省自然保护区发展总体规划。
由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出版)最权威的报道,2011年底世界各国GDP(百万美元)如下— World 61,963,429— European Union 16,106,8961 美利坚合众国United States 15,924,1842 中华人民共和国China (PRC) 7,426,090 (471564亿元RMB) 汇率为6.353 日本Japan 5,974,2974 德意志联邦Germany 3,305,8985 法兰西共和国France 2,555,4396 大不列颠-英国United Kingdom 2,258,6567 意大利Italy 2,023,6878 巴西Brazil 2,023,5289 加拿大Canada 1,563,66410 俄罗斯Russia 1,476,91211 印度India 1,430,02012 西班牙Spain 1,374,77913 澳大利亚Australia 1,219,72214 墨西哥Mexico 1,004,04215 韩国South Korea 986,25616 荷兰Netherlands 770,31217 土耳其Turkey 729,05118 印度尼西亚Indonesia 695,05919 瑞士Switzerland 522,43520 比利时Belgium 461,33121 瑞典Sweden 444,58522 波兰Poland 438,88423 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 434,44024 中国民国(台湾)Republic of China(Taiwan) 426,98425 挪威Norway 413,51126 奥地利Austria 366,25927 南非South Africa 354,41428 阿根廷Argentina 351,01529 伊朗Iran 337,90130 泰国Thailand 312,605以上为前三十位美国中央情报局提供的数据,以下为预测数据:31 丹麦310,76032 希腊305,41533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301,88034 委内瑞拉290,67835 哥伦比亚285,51136 芬兰239,23237 马来西亚237,95938 葡萄牙229,336 —香港225,00339 新加坡222,69940 埃及218,46641 尼日利亚216,80342 以色列213,14743 爱尔兰204,26144 智利203,32345 捷克192,15246 菲律宾188,71947 巴基斯坦174,86648 罗马尼亚161,62949 阿尔及利亚160,27050 秘鲁152,83051 新西兰140,43452 哈萨克138,42953 乌克兰136,41654 科威特131,31555 卡塔尔129,48556 匈牙利128,96057 孟加拉国104,91958 越南103,57459 摩洛哥103,48260 斯洛伐克86,26261 安哥拉85,80862 伊拉克84,13663 利比亚77,91264 苏丹65,93065 厄瓜多尔61,48966 克罗地亚59,91767 叙利亚59,63368 阿曼53,78269 白俄罗斯52,88770 卢森堡52,43371 阿塞拜疆52,16672 多米尼加共和国50,87473 斯里兰卡48,24174 斯洛文尼亚46,44275 保加利亚44,84376 突尼斯43,86377 危地马拉40,77378 乌拉圭40,71480 塞尔维亚38,92181 乌兹别克37,72482 立陶宛35,73483 缅甸35,64684 哥斯达黎加35,01985 肯尼亚32,41786 埃塞俄比亚30,94187 也门30,02388 巴拿马27,19989 约旦27,12990 拉脱维亚23,38591 塞浦路斯22,75292 坦桑尼亚22,43493 科特迪瓦22,38494 喀麦隆21,88295 萨尔瓦多21,79696 巴林21,73397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21,19598 爱沙尼亚19,22099 玻利维亚19,182100 加纳18,058102 乌干达17,121103 阿富汗16,631104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16,202 105 赞比亚15,691106 洪都拉斯15,340107 尼泊尔15,108108 赤道几内亚14,547109 牙买加13,737110 冰岛12,767111 塞内加尔12,657112 刚果民主共和国12,600113 加蓬12,563114 博茨瓦纳12,501115 文莱11,963116 刚果共和国11,884117 阿尔巴尼亚11,578118 纳米比亚11,451119 柬埔寨11,360120 格鲁吉亚11,234121 莫桑比克10,212122 马其顿共和国9,580123 毛里求斯9,427124 马利9,077125 亚美尼亚8,830126 巴布亚新几内亚8,809 127 布基纳法索8,672128 马达加斯加8,330129 马耳他7,801130 乍得7,592131 巴哈马7,538132 海地6,495133 贝宁6,494134 尼加拉瓜6,375135 老挝6,341136 蒙古5,807137 科索沃5,728138 卢旺达5,693139 尼日尔5,603140 塔吉克5,578141 津巴布韦5,574142 摩尔多瓦5,357143 马拉维5,035144 吉尔吉斯斯坦4,444145 几内亚4,344146 巴巴多斯3,963147 黑山共和国3,884148 毛里塔尼亚3,486149 苏里南3,297150 斯威士兰3,165151 斐济3,154152 多哥3,074153 厄立特里亚2,254154 圭亚那2,197155 中非共和国2,113156 塞拉利昂1,901157 莱索托1,799158 佛得角1,573159 布隆迪1,469160 马尔代夫1,433161 伯利兹1,431162 不丹1,397163 吉布提1,139164 安提瓜和巴布达1,099 165 冈比亚1,040166 圣卢西亚1,000167 利比里亚977168 塞舌尔919169 几内亚比绍825170 瓦努阿图721171 所罗门群岛674172 格林纳达645173 东帝汶616174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583175 圣基茨和尼维斯562176 科摩罗557177 萨摩亚550178 多米尼克375179 汤加301180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187181 基里巴斯1522011世界各国人均GDP最新排名排名国家/地区人均GDP(1美元=6.3人民币)001 卢森堡10 8832002 挪威84444003 卡塔尔76168004 瑞士67246005 阿联酋59717006 丹麦56147007 澳大利亚55590008 瑞典48875009 美国47284010 荷兰47172011 加拿大46215012 爱尔兰45689013 奥地利44987014 芬兰44489015 新加坡43117016 日本42820017 比利时42630018 法国41019019 德国40631020 冰岛39026021 科威特36412022 英国36120023 意大利34059024 新西兰32145025 香港31591026 汶莱31239027 西班牙30639028 以色列28686029 塞浦路斯28237030 希腊27302031 斯洛文尼亚23706032 巴哈马21879033 葡萄牙21559034 韩国 20591 (中国浙江等东南沿海省份和中国台湾与之相当)035 巴林20475036 马耳他19746037 阿曼18657039 捷克18288040 沙特16996041 斯洛伐克16104042 爱沙尼亚14836043 巴巴多斯14326044 克罗地亚13720045 匈牙利12879046 安提瓜12849047 波兰12300048 乌拉圭11998049 智利11828050 利比亚11314051 立陶宛11044052 赤道几内亚11033 053 巴西10816 054 拉脱维亚10695055 塞舌尔10682056 俄罗斯10437 057 土耳其10399058 黎巴嫩10044059 委内瑞拉9960060 圣尼9636061 墨西哥9566062 阿根廷9138063 哈萨克斯坦8883064 加蓬8724065 马来西亚8423066 哥斯达黎加7843067 博茨瓦纳7627068 毛里求斯7593069 巴拿马7593070 罗马尼亚7542071 南非7158072 苏里南6975073 格林纳达6543074 保加利亚6334075 哥伦比亚6273076 阿塞拜疆6008077 马尔代夫5841078 白俄罗斯5800079 圣卢西亚5668080 纳米比亚5652081 塞尔维亚5233082 圣格5229083 多米尼加5228084 秘鲁5172085 多米尼克5167086 牙买加5039087 泰国4992088 伊朗4741089 约旦4500090 安哥拉4478091 阿尔及利亚4435092 马其顿4431093 中国4382 094 波黑4319095 突尼斯4200096 伯利兹4159097 厄瓜多尔3984098 土库曼3939099 萨尔瓦多3701100 阿尔巴尼亚3677101 汤加3518102 斐济3518103 摩洛哥3249104 佛得角3157105 斯威士兰3061台湾2011年人均 GDP 20,596美元2012年全国各省市GDP排名1、广东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57067.92亿元,比上年增长8.2%2、江苏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54058.2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3、山东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50013.24亿元,比上年增长9.8%4、浙江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34606.3亿元,比上年增长8%台湾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40350.36亿台币,比上年增长1.25%,折合人民币29951亿元5、河南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29810.14亿元,比上年增长10.1%6、河北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26575.01亿元,比上年增长9.6%7、辽宁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24801.3亿元,比上年增长9.5%8、四川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2384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6%9、湖北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22250.1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10、湖南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22154.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3%11、上海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20101.33亿元,比上年增长7.5%12、福建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970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13、北京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7801.02亿元,比上年增长7.7%14、安徽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721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香港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20401亿港元,比上年增长1.4%,折合人民币16598亿元15、内蒙古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5988.34亿元,比上年增长11.7%16、陕西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4451.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17、黑龙江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3691.57亿元,比上年增长12%18、广西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303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19、江西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2948.4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0、天津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2885.18亿元,比上年增长13.8%21、山西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2112.8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22、吉林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1937.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3、重庆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1459亿,比上年增长13.6%24、云南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03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0%25、新疆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7466.3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6、贵州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6802.2亿元,比上年增长14%27、甘肃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56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28、海南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2855.26亿元,比上年增长9.1%澳门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3482亿澳元,比上年增长9.9%,折合人民币2753亿元29、宁夏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2326.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5%30、青海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884.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197.21亿元,比上年增长18.4%31、西藏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70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012年,湖北经济总量达到22250.16亿,全省人均GDP38642.17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各地级市来看,首府武汉GDP遥遥领先,发展极不均衡,宜昌和襄阳GDP越过2000亿关口,荆州、黄冈、孝感、荆门、黄石五市超过1000亿;从人均GDP来看,武汉、宜昌和鄂州位列前三,共有6个地市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仍有11个地级2012年湖北各县市区GDP排名作者:山水来源:原创日期:2013-4-10 11:38:59 人气:5064 标签:gdp湖北GDP2012年,湖北省实现生产总值(GDP)22250.16亿。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总体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12.31•【字号】鄂政办函〔2019〕63•【施行日期】2019.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总体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湖北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总体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9年12月31日湖北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总体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强自然资源管理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全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逐步实现对自然资源登记全覆盖,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全面铺开、分阶段推进全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推动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支撑自然资源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和严格监管,促进全省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资源公有,坚持自然资源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
坚持物权法定,依法依规确定自然资源的物权种类和权利内容、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和行使代表。
坚持统筹兼顾,在新的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和格局基础上,与相关改革做好衔接。
坚持以不动产登记为基础,构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制度体系,实现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与不动产登记的有机融合。
坚持发展和保护相统一,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新的空间格局。
(三)工作目标。
按照《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暂行办法》(自然资发〔2019〕116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要求,以不动产登记为基础,充分利用国土调查和各类自然资源专项调查成果,在认真总结我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的基础上,对辖区内除自然资源部直接开展确权登记之外的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以及江河湖泊、生态功能重要的湿地和草地等具有完整生态功能的自然生态空间和全民所有单项自然资源开展统一确权登记,逐步划清登记范围内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之间的边界,划清全民所有、不同层级政府行使所有权的边界,划清不同集体所有者的边界,划清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边界,实现对全省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以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登记全覆盖。
湖北省民政厅关于创新“五社联动”机制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民政厅•【公布日期】2021.11.09•【字号】鄂民政发〔2021〕47号•【施行日期】2021.1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正文湖北省民政厅关于创新“五社联动”机制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意见鄂民政发〔2021〕47号各市、州、县(市、区)民政局: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全省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就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以下简称“五社联动”),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在湖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相互支撑、相互配合,共同为疫后重振、社区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作出了应有贡献。
实践证明,推进“五社联动”,有利于健全党建引领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有利于提高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挥社会力量在社区治理中的协同作用。
“五社联动”是对“三社联动”的创新和发展,是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为依托,以社会慈善资源为助推的新型社区治理机制。
创新“五社联动”机制,要以促进多主体协同共治、提升社区治理效能为目标,以培育壮大“五社”要素、推动“五社”有机融合为工作重点,实现“五社”优势互补,形成治理合力,进一步提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二、工作目标“十四五”期间,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要更好履行基层社会治理职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专业引领作用,使社区社会组织、慈善志愿服务得到广泛发展。
到2023年底,每个城市社区至少有10个以上、农村社区至少有5个以上社区社会组织;全省设区的市和50%以上的县(市)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向79个县(市、区)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决定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向79个县(市、区)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决定鄂政发〔2022〕4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扩权赋能强县改革增强县域发展活力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有关精神,省人民政府决定向79个县、县级市和参照县市管理的区下放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一、下放一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向79个县(市、区)下放省、市两级126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进一步扩大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权。
省市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下放权限的具体方式,做好管理权限划转移交工作,确保有关权限真正放下去、放到位、管得住。
县(市、区)要落实主体责任,明确下放权限的承接部门,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规范办事程序,更加方便企业群众办事。
建立赋权事项“一事一议”承接落实机制,对下放事项清单之外不具备普遍下放权限条件的事项,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申请放权;对下放事项清单内确有承接困难的事项,可“一事一议”申请暂不认领,具体工作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保证赋权工作精准落地。
二、进一步加大放权扩权力度。
赋予仙桃市、潜江市以外的宜都市、大冶市、枣阳市、汉川市、枝江市5个全国百强进位县市与省直管市同等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三、切实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省市有关部门要依法依规履行好监管责任,制定完善事中事后监管规则,细化监管措施,创新监管方式,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实现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坚决防止放管脱节、一放了之。
武汉市
●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东西湖区●黄陂区●蔡甸区●江夏区●汉南区●新洲区黄石市
●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大治市●阳新县十堰市
●茅箭区●张湾区●丹江口市●郧县
●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
荆州市
●沙市区●荆州区●公安县●监利县●江陵县●石首市●洪湖市●松滋市宜昌市
●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淲亭区●夷陵区
●远安县
●兴山县
●秭归区
●宜都市
●当阳市
●枝江市
●长阳土家族自治区
襄阳市
●襄城区
●樊城区
●襄州区
●南漳县
●谷城县
●保康县
●枣阳市
●宜城市
●老河口市
鄂州市
●梁子湖区
●华容区
●鄂城区
荆门市
●东宝区
●掇刀区
●京山县
●沙洋县
●钟祥市
黄冈市
●黄州区
●团风县
●红安县
●罗田县
●英山县
●浠水县
●蕲春县
●黄梅县
●麻城市
●武穴市
孝感市
●孝南区
●孝昌县
●大悟县
●云梦县
●应城市
●安陆市
●汉川市
咸宁市
●咸安区
●嘉鱼县
●通城县
●崇阳县
●通山县
●赤壁市
仙桃市
潜江市
神农架林区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市
●利川市
●建始县
●巴东县
●宣恩县
●咸丰县
●来凤县
●鹤峰县
天门市
随州市
●曾都区
●广水市
●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