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消防给水管网
- 格式:ppt
- 大小:6.15 MB
- 文档页数:10
建筑室外消防给水管网设计建筑室外消防给水管网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心商业区、高层住宅区以及大型公共建筑等人流密集的场所越来越多。
消防安全成为城市建设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建筑室外消防给水管网是消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消防安全的基础。
因此,建筑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的设计应该足够重视。
一、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的作用室外消防给水管网是建筑消防系统的基础,它通过输送水源,为建筑消防提供充足的水源。
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的主要作用如下:1、满足消防系统的水源要求,确保消防设施的有效工作。
2、在火灾发生时迅速提供足够的水源,减少火势蔓延的风险。
3、通过控制阀门、调节水压,实现消防水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二、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的设计室外消防给水管网设计包括本体设计和系统配套两个方面,其中,本体设计主要包括水泵、水箱等核心元件,系统配套则有泵房、安装管道等辅助元件。
下面分别从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1、本体设计(1) 水泵水泵是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的核心部件,负责将供水管网中的水源通过管道输送到建筑物的消防设施中。
水泵的选择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高度、火灾危险等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大型商业中心、高层建筑和危险品仓库等建筑物需要选择大功率、高效率的水泵。
(2) 消防水箱消防水箱(也称消防水池)是为应用于消防、供水和冷却的水池。
水箱的容量应根据建筑物消防设施和灭火系统需求进行测算获取,同时需考虑成本、使用效果和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
2、系统配套(1) 泵房泵房是室外消防给水管网中辅助元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水泵等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管理,实现给水管网的安全高效运行。
泵房的设计应符合一定的标准,如选址、建筑颜色、布局、出入口位置和容量等。
(2) 安装管道安装管道是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的重要辅助元件,负责将水泵输送的水源通过管道输送到建筑物的消防设施中。
安装管道的设计应满足相应的标准要求,如材质、管道直径、施工质量等问题。
建筑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的设计要求建筑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的设计要求在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建筑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的设计十分重要。
消防给水管网是为了保障建筑物在火灾时能及时得到灭火水源,确保人员安全和物质财产的安全。
因此,设计师需要考虑到许多方面的要求来设计一个可靠、高效的消防给水管网。
本文将从管网的基本构成、材料、布置方式、容量及设备选择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管网的基本构成管网系统是由管道、管件和配件组成的,并且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划和标准。
在管网设计时,必须使用符合标准的及合适的管道和配件,以确保其安全、可靠性和持久性。
管道材料:消防给水管网常用的材料有钢管、铸铁管、塑料管和玻璃钢管。
钢管和铸铁管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但是其价格较高。
塑料管和玻璃钢管具有较低的价格和优良的耐腐蚀性能。
在选择管道材料时,必须根据实际要求来确定。
管件和配件:包括法兰、弯头、三通、四通、盲板、阀门、接头、支架、悬挂等等。
管件和配件的选择要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以确保管道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1.布置方式:消防给水管网应该采用明渠式布置,尽量避免使用暗渠布置,以便于检查和维护。
2.管网长度:消防给水管网的长度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尽量减少管道长度,以降低系统的阻力,增加供水能力。
3.管径和容量:管道的管径大小和容量十分重要,直接影响系统的供水能力和灭火效果。
在设计时,必须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用途确定管道的大小和容量。
一般来说,消防给水管网的管径不应小于100mm,容量不应小于20吨。
4.水箱容量:消防给水水箱的容量应该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面积来确定,水箱的容量应该足够保证灭火的需要。
一般水箱的容量不应小于30吨。
三、消防给水管网中的设备选择1.消火栓:消火栓是消防给水管网的主要设备之一。
选用消火栓时,应该满足以下要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耐用性;工作压力稳定;安装方便,操作简单;与消防水泵、消防车配合无障碍等。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室外消火栓和消防水池第8。
3。
1条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但在建设初期或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超过15 L/s时,可布置成枝状;二、环状管网的输水干管及向环状管网输水的输水管均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干管应仍能通过消防用水总量;三、环状管道应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5个;四、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00mm.第8。
3.2条室外消火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道路宽度超过60m时,宜在道路两边设置消火栓,并宜靠近十字路口;二、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罐罐区的消火栓,应设在防火堤外.但距罐壁15m范围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罐可使用的数量内;消火栓距路边不应超过2m,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5m;三、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120m;四、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50m;在市政消火栓保护半径150m以内,如消防用水量不超过15 L/s时,可不设室外消火栓;五、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室外消防用水量计算决定,每个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应按10~15 L/s计算;六、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应有一个直径为150mm或100mm和两个直径为65mm的栓口;七、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应有直径为100mm和65mm的栓口各一个,并有明显的标志.第8。
3.3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设消防水池:一、当生产、生活用水量达到最大时,市政给水管道、进水管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室内外消防用水量;二、市政给水管道为枝状或只有一条进水管,且消防用水量之和超过25 L/s.第8。
3。
4条消防水池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消防水池的容量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外消防用水总量的要求.居住区、工厂和丁、戊类仓库的火灾延续时间应按2h计算;甲、乙、丙类物品仓库、可燃气体储罐和煤、焦炭露天堆场的火灾延续时间应按3h计算;易燃、可燃材料露天、半露天堆场(不包括煤、焦炭露天堆场)应按6h计算;甲、乙、丙类液体储罐火灾延续时间应按本规范第8。
建筑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的设计要求作为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的设计至关重要。
消防给水是指在建筑物内外设置的一种专门供消防用水的系统,是消防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建筑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的设计要求有哪些呢?本文将从管网规划、管道选择、管道安装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管网规划在进行建筑室外消防给水管网设计之前,要充分了解当地的消防规范和标准,以保证设计方案的符合相关规定。
同时,考虑到建筑物的规模、高度、类型和使用性质等因素,制定出符合实际需求的供水方案。
1、供水容量: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及其所属区域的特点,计算出消防供水所需的最小供水流量和最大供水流量,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管道的直径和支管数量。
2、管网布局:根据建筑物的形状、高度等条件,合理规划管道的布置方式和距离,确保供水管网的完整性和连通性,以充分利用水源,避免供水不足和失灵的情况发生。
3、水泵房选址:考虑到水源的位置和供水管道的工程长度,合理选址水泵房,并确定水泵的数量和功率,以保证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管道选择在建筑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的设计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管道材质和直径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1、管道材质:一般用于建筑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材质有:灰口铸铁管、球墨铸铁管、钢管、不锈钢管、高密度聚乙烯管、玻璃钢管等。
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选用不同的材质,以充分满足消防系统的水质要求、耐腐蚀性能和使用寿命等要求。
2、管道直径:根据供水容量、管网布局、建筑物高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管道直径,以保证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供水缺陷。
三、管道安装建筑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的安装主要包括材料采购、场地准备、现场施工等过程。
在安装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管道排列方式:通常采用标准排列方式,保证排布的管道线路清晰明了,方便维修和管理。
2、管道安装方法:管道连接方式采用铸管法兰连接和螺纹连接,当然,还可选择其他管道连接方式。
然而在施工中要注意接头方向和连接的紧密度,以免影响供水效果。
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的设计规范从大范围来讲,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首先要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和手册;然后要结合地区地理、气候特点及各地自来水公司的运行规程等实际情况,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出发综合考虑、设计。
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在设计时应满足以下要求:一、室外管网的形式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应布置成环状,管道直径不应小于DN100向环状管网输水的进水管不应少于2条,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进水管应能满足消防用水总量的供水要求,同时环状管道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室外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5个。
当建筑物室外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15L/s时,可布置成枝状。
二、室外管道的敷设要求1、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
在建设初期,采用环状管网有困难时,可采用枝状管网,但考虑将来有连成环状管网的可能。
同时在消防用水量较大的单位(例如消防用水量超过20l/s),应设消防水池。
一般居住建筑和企业单位内,如果消防用水量不大,例如消防用水量小于15L/s,设置环状管网有困难时,可采用枝状管网,火场用水安全问题可由消防队采取相应措施予以保证。
2、环状管网的输水干管及向环状管网输水的输水管均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干管应仍能通过消防用水总量。
3、为确保火场用水,避免因个别管段损坏导致管网供水中断,环状管道应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5个。
管网上的消防阀门设置应在管网节点处按“n-1”原则进行(n为管网段数,如三通管处需布置的阀门数为3-1=2个),并以两阀门间的管道上消火栓数量不超过5个进行效核。
若超过5个时,应增加消防阀门。
4、在设计企业单位室外消防给水管网时,应按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将着火点消防用水量布置在管网的最不利进行计算。
当生产、生活用水量达到最高日最大小时流量时,仍应保证消防用水秒流量。
5、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00mm。
(一)室外给水管网安装1、一般规定1、输送生活给水的管道应采用塑料管、复合管、镀锌钢管或给水铸铁管。
塑料管、复合管给水管的管材、配件,应是同一厂家的配套产品。
定输送生活饮用水的给水管道应采用塑料管、复合管,镀锌钢管或给水铸铁管是为保证水体不在输送中受污染。
强调管材、管件应是同一厂家的配套产品是为了保证管材和管件的匹配公差一致,从而保证安装质量,同时也是为了让管材生产厂家承担材质的连带责任。
2、架空或在地沟内敷设的室外给水管道其安装要求按室内给水管道的安装要求执行。
塑料管道不得露天架空铺设,必须露天架铺设时应有保温和防晒等措施。
室外架空或在室外地沟内铺设给水管道与在室内铺设给水管道安装条件和办法相似,故其检验和验收的要求按室内给水管道相关规定执行。
但室外架空管道是在露天环境中,温度变化波动大,塑料管道在阳光的紫外线作用下会老化,所以要求室外架空铺设的塑料管道必须有保温和防晒等措施。
3、消防水泵接合器及室外消火栓的安装位置、形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室外消防水泵接合器及室外消火栓的安装位置及形式是设计后,经当地消防部门综合当地情况按消防法规严格审定的,故不可随意改动。
2、给水管道安装1、给水管道在埋地敷设时,应在当地的冰冻线以下,如必须在冰冻线以下铺设时,应做可靠的保温防潮措施。
在无冰冻地区,埋地敷设时,管顶的覆土埋深不得小于50mm,穿越道路部位的埋深不得小于700mm。
检验方法:现场观察检查。
要求将室外给水管道埋设在当地冰冻线以下,是为防止给水管道受冻损坏。
调查时反映,一些特殊情况,如山区,有些管道必须在冰冻线以上铺设,管道的保温和防潮措施由于考虑不周出了问题,因此要求凡在冰冻线以上铺设的给水管道必须制定可靠的措施才能进行施工。
据资料介绍,地表0.5m以下的土层温度在一天内波动非常小,在此深度以下埋设管道,其中蠕变可视为不发生。
另考虑到一般小区给水管道内压及外部可能的荷载,考虑到各种管材的强度,在汇总多家意见的基础上,规定在无冰冻地区给水管道管顶的覆土埋深不得小于500mm,穿越道路(含路面下)部位的管顶覆土埋深不得小于700mm。
室外消防给水管要求
一、室外消防给水管理布置
建筑物室外宜采用低压消防给水系统,当采用市政给水管网供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两路消防供水,除建筑高度超过54m的住宅外,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小于等于20L/s时可采用一路消防供水;
2、室外消火栓应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
二、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外消防给水采用两路消防供水时应采用环状管网,但当采用一路消防供水时可采用枝状管网;
2、管道的直径应根据流量、流速和压力要求经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DN100;
3、消防给水管道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室外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5个;
注:DN100只能满足一辆消防车取水。
向室外、室内环状消防给水管网供水的输水干管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输水干管应仍能满足消防给水设计流量
三、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管材
埋地管道宜采用球墨铸铁管、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和加强防腐的钢管等管材,室内外架空管道应采用热浸锌镀锌钢管等金属管材,并应按下列因素对管道的综合影响选择管材和设计管道:
1、系统工作压力;
2、覆土深度;
3、土壤的性质;
4、管道的耐腐蚀能力;
5、可能受到土壤、建筑基础、机动车和铁路等其他附加荷载的影响;
6、管道穿越伸缩缝和沉降缝。
四、室外消防给水管道敷设。
7.3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消防水池和室外消火栓7.3.1 本条是对原条文的修改。
对消防给水管道的布置说明如下:一、室外消防给水管网有环状和枝状两种。
环状管网,管道纵横相互连通,局部管段检修或发生故障,仍能保证供水,可靠性好。
枝状管网管道布置成树枝状,局部管段检修或发生故障,影响下游管道范围的供水。
为保证火场供水要求,高层建筑的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应布置成环状,如图12所示。
为确保环状给水管道的水源,规范规定从市政给水管网接至高层建筑室外给水管道的进水管数量不宜少于两条,并宜从两条市政给水管道引入,以提高供水安全度,其选择顺序如下:1.两条市政给水管道,分别由两个水厂供水。
2.两条市政给水管道,在高层建筑的对向两侧,均由一个水厂供水。
3.两条市政给水管道,在高层建筑的同向两侧,均由一个水厂供水。
4.两条市政给水管道,在高层建筑的同向一侧,均由一个水厂供水。
5.一条市政给水管道,允许设两条或两条以上进水管。
6.一条市政给水管道,只允许设一条进水管。
二、当进水管数量不少于两条,而其中一条检修或发生故障时,其余进水管应仍能满足全部用水量,即满足生活、生产和消防的用水总量。
保证措施为:1.合理确定进水管管径。
进水管管径应按下式计算:2.在环网的相应管段上设置必要的阀门,以控制水源和保证管网中某一管级维修或发生故障时,其余管段仍能通水并正常工作。
规范条文中的环状,首先应考虑室外消防给水管道与市政给水管道共同构成环状,环状平面形状不拘,矩形、方形、三角形、多边形均可。
7.3.2 本条是原条文的改写。
高层民用建筑设置消防水池的条件,说明如下:消防水池是用以贮存和供给消防用水的构筑物,在其它措施不能保证供给用量的情况时,都需设置消防水池来确保消防用水量。
一、市政给水管道(不论其为环状或枝状)、进水管(不论其数量为多条或一条)或天然水源(不论其为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水量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时,如市政给水管道和进水管管径偏小,水压偏低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天然水源水量偏少,水位偏低或在枯水期水量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
小区室外消防系统根据管网中的给水压力可以分为高压消防系统和低压消防系统。
1. 高压消防系统:高压消防系统是指管网中的给水压力大于或等于0.35MPa的消防系统。
这种系统的优点是供水量大,灭火效果好,适用于大型建筑、高层建筑和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场所。
高压消防系统的主要设备包括消防水泵、消防水箱、消防水炮等。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管网的压力损失、水泵的选择和设置、水箱的容量等因素。
2. 低压消防系统:低压消防系统是指管网中的给水压力小于0.35MPa的消防系统。
这种系统的优点是投资少,运行成本低,适用于小型建筑和火灾危险性较小的场所。
低压消防系统的主要设备包括消防水泵、消防水箱、消防栓等。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管网的压力损失、水泵的选择和设置、水箱的容量等因素。
无论是高压消防系统还是低压消防系统,都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检查内容包括水泵的运行状态、管网的压力、阀门的开关状态等。
维护工作主要包括清洗水泵、更换损坏的部件、调整阀门的开度等。
此外,小区室外消防系统还需要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如消防栓、消防水炮、灭火器等,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进行灭火。
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总的来说,小区室外消防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建筑的规模、火灾危险性、给水压力等,以确保其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有效地进行灭火,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厂区室外消防给水管管径要求
1. 消防给水管网的管径应根据火灾风险等级、建筑物高度、建筑面积等因素合理确定,以满足消防给水量和压力的要求。
2. 一般情况下,主干管的管径不应小于200毫米,支干管的管径不应小于150毫米。
3. 高层建筑物的消防给水管网,主干管管径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面积确定,一般不应小于250毫米。
4. 对于大型工厂、仓库等火灾危险性较高的建筑物,主干管管径应适当加大,以确保足够的消防给水量。
5. 消防给水管网的管径应尽量采用标准规格的钢管或球墨铸铁管,避免使用过小或过大的管径。
6. 消防给水管网的布置应尽量避免大幅度的弯曲,以减少管路阻力,确保充足的水压和流量。
7. 在管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管网的通水能力,必要时应设置加压泵站或储水罐等设施。
8. 消防给水管网的管径设计应由专业人员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计算和选择,确保满足消防安全要求。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室外消火栓和消防水池第8.3.1条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但在建设初期或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超过15 L/s时,可布置成枝状;二、环状管网的输水干管及向环状管网输水的输水管均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干管应仍能通过消防用水总量;三、环状管道应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5个;四、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00mm。
第8.3.2条室外消火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道路宽度超过60m时,宜在道路两边设置消火栓,并宜靠近十字路口;二、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罐罐区的消火栓,应设在防火堤外。
但距罐壁15m范围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罐可使用的数量内;消火栓距路边不应超过2m,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5m;三、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120m;四、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50m;在市政消火栓保护半径150m以内,如消防用水量不超过15 L/s时,可不设室外消火栓;五、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室外消防用水量计算决定,每个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应按10~15 L/s计算;六、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应有一个直径为150mm或100mm和两个直径为65mm的栓口;七、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应有直径为100mm和65mm的栓口各一个,并有明显的标志。
第8.3.3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设消防水池:一、当生产、生活用水量达到最大时,市政给水管道、进水管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室内外消防用水量;二、市政给水管道为枝状或只有一条进水管,且消防用水量之和超过25 L/s。
第8.3.4条消防水池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消防水池的容量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外消防用水总量的要求。
居住区、工厂和丁、戊类仓库的火灾延续时间应按2h计算;甲、乙、丙类物品仓库、可燃气体储罐和煤、焦炭露天堆场的火灾延续时间应按3h计算;易燃、可燃材料露天、半露天堆场(不包括煤、焦炭露天堆场)应按6h计算;甲、乙、丙类液体储罐火灾延续时间应按本规范第8.2.6条的规定确定;液化石油气储罐的火灾延续时间应按本规范第8.2.7条的规定确定;自动喷水灭火延续时间按1h计算;二、在火灾情况下能保证连续补水时,消防水池的容量可减去火灾延续时间内补充的水量。
消防室外管网施工方案1. 引言消防室外管网施工方案是指对消防系统室外管道网络进行规划、设计及施工的方案。
室外管网是消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输送灭火水源和供水的重要任务,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施工,以确保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2. 设计原则为了确保消防室外管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符合消防系统的需求:根据消防系统的设计要求,合理确定管道的布局和容量,以满足消防系统的需求。
•合规性和安全性:管道设计需要符合相关的消防标准和规范要求,并保证管道的安全性能,以防止泄漏、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可维护性和可操作性:管道设计应考虑到施工后的维护和操作,方便消防人员进行维修和操作。
3. 施工流程消防室外管网施工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施工准备在进行消防室外管网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准备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准备施工材料、设备和工具;•与施工现场进行勘测和测量;•制定施工计划和安全管理措施。
3.2 基础施工基础施工是消防室外管网施工的第一步。
主要包括以下工作:•安装管道支架和管道支撑构件;•安装管道基础和地下管道;•水平检查和调整管道位置;•确保管道的平整和稳定。
3.3 管道安装在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管道的安装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工作:•安装消防室外管道;•进行管道连接和固定;•进行压力测试和泄漏测试;•执行通水试验。
3.4 管道保护和维修在管道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管道的保护和维修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工作:•对管道进行防腐、防腐蚀处理;•安装管道维修井和检修门;•制定管道维护和保养计划;•定期对管道进行检查和维修。
4. 施工注意事项在消防室外管网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勘测和测量工作必须准确无误,确保施工的精确性;•在进行基础施工时,确保基础的牢固和平整;•管道的安装和连接要牢固可靠,确保不泄漏;•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做好施工现场的防火和安全措施;•在管道维修和保养过程中,要按照相关的维修要求进行。
8.2.7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当室外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15L/s时,可布置成枝状;2 向环状管网输水的进水管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进水管应能满足消防用水总量的供给要求;3 环状管道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室外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5个;4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直径不应小于DN100;5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设置的其它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的有关规定。
8.2.8 室外消火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
当道路宽度大于60.0m时,宜在道路两边设置消火栓,并宜靠近十字路口;2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消火栓应设置在防火堤或防护墙外。
距罐壁15m范围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罐可使用的数量内;3 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120.0m;4 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0m;在市政消火栓保护半径150.0m以内,当室外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15L/s时,可不设置室外消火栓;5 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其保护半径和室外消防用水量等综合计算确定,每个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应按10~15L/s计算;与保护对象的距离在5~40m范围内的市政消火栓,可计入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内;6 室外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消火栓。
地上式消火栓应有1个DN150或DN100和2个DN65的栓口。
采用室外地下式消火栓时,应有DN100和DN65的栓口各1个。
寒冷地区设置的室外消火栓应有防冻措施;7 消火栓距路边不应大于2.0m,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5.0m;8 工艺装置区内的消火栓应设置在工艺装置的周围,其间距不宜大于60.0m。
当工艺装置区宽度大于120.0m时,宜在该装置区内的道路边设置消火栓。
8.2.9 建筑的室外消火栓、阀门、消防水泵接合器等设置地点应设置相应的永久性固定标识。
8.2.10 寒冷地区设置市政消火栓、室外消火栓确有困难的,可设置水鹤等为消防车加水的设施,其保护范围可根据需要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