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不良事件记录2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3
护理不良事件讨论记录一、事件背景患者,女性,52岁,因“突发心悸、乏力2小时”入院。
患者入院时心率120次/分,血压90/60mmHg,面色苍白,表情痛苦。
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医生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患者入院后,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并行心电监护。
二、不良事件经过入院后第二天,患者在病房内洗澡时,突发意识丧失,摔倒在地,头部受伤。
护士发现后立即报告医生,并紧急进行现场急救。
经检查,患者头部右侧硬膜下血肿,右侧脑挫裂伤,立即转至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治疗。
三、不良事件原因分析1. 患者自身因素:患者患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情不稳定,容易发生晕厥。
此外,患者在洗澡时水温过热,导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也可能诱发晕厥。
2. 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在观察患者病情时,未能及时发现患者潜在的风险因素,如晕厥、跌倒等。
此外,在患者洗澡时,未能给予足够的关注和照顾,未能及时发现并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3. 管理制度因素:医院在患者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如缺乏对患者安全的宣传教育,病房内防滑措施不完善,监护设备不足等。
四、不良事件处理措施1. 立即报告:护理人员发现患者不良事件后,立即报告医生,并紧急进行现场急救。
2. 调整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脑部手术,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
3. 加强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24小时严密监护,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
4. 改进管理制度:医院对患者安全管理进行全面排查,加强防滑措施,增加监护设备,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
五、不良事件预防措施1. 加强病情观察: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因素,如晕厥、跌倒等。
2. 安全宣传教育:医院要加强患者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患者自身安全意识,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3. 完善管理制度:医院要完善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病房内防滑措施,增加监护设备,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
第二季度护理不良事件以及安全隐患分析讨论会记录时间:2023年7月15日地点:医院多功能会议室参会人员:护理部主任、各科室护士长、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及部分护理人员会议议程:一、会议开场护理部主任张华主持本次会议,对参会人员表示感谢,并强调了护理安全和不良事件分析的重要性。
她指出,本次讨论会的目的是深入分析第二季度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找出安全隐患,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二、第二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回顾护理质量管理科李敏科长对第二季度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了回顾,包括跌倒、用药错误、管道滑脱等。
她通过PPT展示了每个案例的详细情况,并分析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可能的影响。
三、安全隐患分析李敏科长对第二季度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沟通不畅: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操作过程中,与患者、家属及其他医务人员的沟通不足,导致信息传递不准确或不及时。
2. 制度不健全:部分科室的护理工作制度不完善,缺乏对护理行为的规范和指导。
3. 培训不足:部分护理人员对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足,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错误。
4. 设备设施问题:部分医疗设备设施存在缺陷,可能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四、改进措施及实施计划针对上述问题和分析,护理部主任张华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及实施计划:1.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组织定期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
2. 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各科室应结合实际情况,完善护理工作制度,确保护理行为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3. 提高沟通效率: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及其他医务人员的沟通,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及时反馈。
4. 加强设备设施管理:对医疗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享与讨论会议邀请了部分护士长分享了第二季度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包括跌倒、用药错误等。
她们详细介绍了事件发生的过程、原因和处理结果,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护理不良事件讨论记录参会人员:主治医师、护理主任、护士长、质控护士、患者家属代表、临床护士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讨论最近发生的一例护理不良事件,希望通过讨论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以减少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请大家就这一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主治医师:首先,我想对这次事件表示歉意。
根据我们的初步调查,这位患者在入院后一直由护士负责,病情却没有得到控制,最终导致了不良后果。
我认为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患者的生命安全,尤其是在临床护理方面。
护理主任:对不起,这次事件发生我也感到非常抱歉。
作为护理部门的负责人,我承担了部分责任。
我们的护士在工作中应该更加专注,遵守护理规范,提高护理质量。
护士长:确实,我的护士们确实需要提高警惕性并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
我会加强对护士的再教育和培训,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质控护士:我认为我们需要对这次事件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具体的问题所在。
我们可以从护理流程、护理记录、患者与护士的沟通等方面入手,寻找潜在的问题。
患者家属代表:作为患者的家属,我希望能够对这次事件进行详细的解释和道歉。
虽然我知道事故难免,但是我希望医院能够更加注重安全和质量,在未来防止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临床护士:作为直接参与护理的临床护士,我感到非常自责和抱歉。
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护理过程中存在一些疏忽和不严谨的地方,导致了这次不良事件的发生。
我会虚心接受指导,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提高护理质量。
主持人:谢谢大家的发言。
现在,我们来逐一分析这起护理不良事件的具体原因。
质控护士: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这次事件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护士在患者需要及时处理的病情变化时未能及时发现或处理;护士在护理操作中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或疏漏;护士与患者的沟通不够充分和有效。
另外,我们也需要检查护理协作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主治医师:另外,我觉得我们在护理时需要更注重团队协作,加强与医生的沟通,及时向医生汇报患者的病情变化。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范文案例一、背景及事件经过某年某月某日,我科收治一名65岁男性患者,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入院后,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扩血管、抗凝、止痛等治疗。
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了以下不良事件。
二、不良事件经过(一)事件1:跌倒1. 发生时间:某年某月某日 14:002. 经过:患者在病房内如厕时,因地面湿滑不慎跌倒,导致右股骨骨折。
3. 处理:立即报告护士长及医生,对患者进行紧急处理,并进行相关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给予患者骨科会诊,后续行手术治疗。
(二)事件2:药物外渗1. 发生时间:某年某月某日 18:002. 经过:患者在进行抗凝治疗时,因护士操作不当,导致药物外渗。
患者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
3. 处理:立即停止输液,报告护士长及医生。
给予局部冷敷、抬高患肢等处理,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后续给予患者涂抹喜疗妥乳膏,减轻局部症状。
三、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一)跌倒原因分析1. 环境因素:病房内地面湿滑,未设置防滑标志。
2. 患者因素:患者年龄较大,行动不便,自理能力下降。
3. 护理因素:护士对患者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够,未及时发现并消除跌倒隐患。
(二)药物外渗原因分析1. 操作因素:护士在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导致药物外渗。
2. 巡视因素:护士对患者的输液情况观察不够,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外渗。
四、整改措施及预防策略(一)整改措施1. 加强病房内环境管理,定期检查地面、卫生间等区域,确保干燥、防滑。
2. 对患者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
3. 加强护士培训,提高护士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操作技能。
(二)预防策略1. 制定并落实跌倒预防措施,如使用防滑鞋、床档等。
2. 加强患者输液过程中的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外渗。
3. 提高护士业务水平,加强护理操作规范培训。
五、总结本次不良事件的发生,暴露出我科在患者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刻吸取教训,加强护士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改善患者住院环境,确保患者安全。
护理不良事件追踪记录范文一、不良事件基本信息。
1. 事件发生日期:[具体日期]2. 事件发生时间:上午/下午/晚上[X]点[X]分。
3. 事件发生地点:[科室名称]病房[床号]4. 涉及患者:[患者姓名],[年龄]岁,[性别],诊断为[疾病名称]二、事件描述。
那天呀,就像平常一样,护士小张去给[患者姓名]大爷打针。
小张呢,可能是前一晚没休息好,迷迷糊糊的。
本来该给大爷打右手的,结果一下子扎到左手上去了。
大爷当时就“哎哟”一声,脸都皱起来了。
这可把小张吓了一跳,赶紧把针拔出来,一个劲儿地给大爷道歉。
三、事件影响。
1. 患者方面。
大爷的左手被扎错的地方有点红肿,疼了好一会儿呢。
大爷心里也有点不舒服,本来就生病难受,这一折腾更没精神了。
不过好在经过处理,红肿慢慢消下去了,也没有引发其他更严重的问题。
2. 护理工作方面。
这件事在科室里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其他护士都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状态,护士长也紧急开了个小会,强调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可不能再出这样的差错了。
四、即时处理措施。
1. 对患者。
小张马上给大爷的左手被扎部位进行了冷敷,减轻疼痛和肿胀。
然后又仔细检查了大爷的右手,确认没有问题后,重新在右手准确地打上了针。
还一直陪着大爷,给他讲笑话,想让大爷心情好点。
2. 对护理工作流程。
护士长要求当天所有护士重新学习注射的操作规范,并且两两一组互相监督练习,确保每个人都能熟练准确地进行操作。
五、追踪调查。
1. 患者后续情况。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每天都去看大爷。
第一天的时候,大爷还有点抱怨,不过看小张态度那么好,也就慢慢释怀了。
到了第三天,大爷的左手已经完全恢复正常了,右手的注射也很顺利,病情也在逐渐好转。
我还跟大爷开玩笑说:“大爷,您这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大爷笑得可开心了。
2. 护理工作改进情况。
经过那次的重新学习和练习,我发现护士们在进行注射操作的时候都特别谨慎。
护士长还制定了一个小制度,就是在每次进行有创操作之前,护士都要先深呼吸三次,让自己冷静下来,并且再仔细核对患者信息和操作部位。
临床护理不良事件讨论记录年月日:事件经过:患者XX女65岁,因“”入院,住院号: 1234567患者早上去卫生间时忘记自己有胸腔闭式引流管,当时引流带挂在床边,患者当时猛然起身,把引流管拉出,导致引流管脱离,护士发现后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紧急进行穿刺处伤口包扎。
针对这次脱管事件,护士长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进行讨论分析,进行整改。
一、存在问题:1、护士1:宣教不到位,对于置管不到位,责任护士需指导病人在翻身起来时要注意,不要太用力牵拉导管,去厕所或睡觉时要夹闭导管,并妥善固定在病床旁。
2、护士2:护士在巡视病房时未做到及时观察、勒观察。
3、护士3:病人的原因:病人不够重视,晚上睡觉后忘记有引流管,起床将时导管拉出。
再有病人出汗多,以致穿刺处敷料潮湿不粘,导致脱管。
4、护士4:医生方面的问题:医生在穿刺置管外固定时没有进行缝线固定。
固定不牢固胶布固定不好,粘帖方式不对,以致病人起床时将导管脱出。
二、改进措施:1、护士5:对病人加强宣教,交待置管的注意事项。
2、护士6:发生脱管后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3、护士7:加强巡视病房,并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管相关知识培训包括对病人的健康教育方面。
4、护士8:进行考核,如在发生给予适当的处罚措施。
三、护士长总结:通过对此次脱管事件的讨论分析,希望大家能引以为戒,足够重视加强对病人健康宣教,更应该加强巡视病人,绝不允许在有此类事件发生。
否则我们将于责任人的绩效挂钩,进行一定的处罚。
希望大家加强责任心,不管工作再忙都要把工作做好。
参加人员:护士1、护士2、护士3、护士4、护士5、护士6、护士7护士8、护士9等等。
护理不良事件追踪记录范文一、事件基本信息。
1. 事件发生日期:[具体日期]2. 事件发生时间:[上午/下午/晚上][具体时刻]3. 事件发生地点:[病房号/科室名称]4. 当事人:[护士姓名]5.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患者姓名]性别:[男/女]年龄:[X]岁。
诊断:[疾病名称]二、不良事件描述。
那天呀,可真是有点乱套了。
咱这[护士姓名]护士像往常一样在病房里忙活着呢。
这[患者姓名]患者呢,本来是按照医嘱要打一种药,这药的名字还挺拗口的,叫[药名]。
结果呢,[护士姓名]护士可能是忙晕乎了,也没仔细核对,就把另外一种相似名字的药给患者打上了。
您说这事儿闹的,就像本来要给人送苹果,结果错拿成了土豆一样滑稽,可这在护理工作里,那可就是大问题了。
刚打完药没一会儿,患者就开始有点不舒服了,感觉心慌、头晕。
这可把患者家属给急坏了,家属那眼睛瞪得像铜铃似的,赶紧就叫护士。
[护士姓名]护士这才意识到可能出岔子了,当时那脸刷的一下就白了,就像见了鬼似的。
三、即时处理措施。
还好咱们护士虽然犯了错,但是应急反应还是不错的。
[护士姓名]护士第一时间就停止了输液,然后赶紧跑去叫医生。
那速度,就像后面有老虎追着似的。
医生呢,也是风风火火地就赶来了。
医生先给患者做了个简单的检查,量了血压、听了心跳啥的,然后就吩咐护士给患者换上生理盐水,先把体内的错药给稀释一下,就像给脏水里面加点干净水,让它不那么“脏”了。
同时呢,医生还安慰患者和家属,说虽然出了这个差错,但是会尽全力解决的,让他们别太担心。
不过家属当时还是很生气的,那表情就像要把护士给吃了一样,这也能理解,毕竟自己家人在医院里出了这种事嘛。
四、患者后续情况追踪。
经过这么一折腾,咱们可就把这患者当成重点保护对象了。
从那之后,每隔一会儿就有护士去查看患者的情况。
就像守护宝藏一样,小心翼翼的。
刚开始的时候,患者还是有点不舒服,不过慢慢地就好起来了。
到了当天晚上,患者说心慌和头晕的症状减轻了很多,就像乌云散开了一点,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护理不良事件经典案例--
1.悬挂错误给药
2016年,一家感染护理室的护士,在悬挂药品时,错将一位老年患者需要使用的抗生素(用量为2瓶)与另一个患者的静脉注射细胞毒剂(用量为1瓶)混用,结果导致老年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毒性反应,最终导致老年患者死亡。
对于此事,有关部门给出的调查结果是:护士应按照有关的护理流程和护理质量标准,在悬挂给药中认真负责,不得慢性服用。
2.熟练护士在护理过程中手消毒不足
2015年,一家内科护理室受到管理部门的调查,发现护士在伤口护理过程中没有正确地进行手消毒,最终导致病人感染上肺炎。
护理室所做的调查显示,该护士曾在卫生部培训期间接受过严格的培训,非常熟悉伤口护理的正确手消毒方法,但在实践中却未完全进行手消毒,进而导致病人的感染最终死亡。
3.护士没有按照医嘱进行护理
2018年,一家重症监护室受到外科部门调查,发现有一名护士在护理一位肺结核患者无视外科部门的医嘱,将患者剃毛后用手乱抓,导致患者肺炎加重,最终死亡。
护士无视部门的命令,没有正确的处理患者的皮肤,让患者的病情加重至死亡,最终导致外科部对事件提出不满,责备护士严重失职。
4.护士更换输液滴头的程序不严格
2011年,一家病房的护士因为更换输液滴头的程序不严格,导致一名正在使用输液器的病人出现脊髓空洞症。
护士未严格执行更换输液滴头的流程,没有按照相关标准操作,并未及时穿刺及时清洗,结果让病人出现了脊髓空洞症的症状,最终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经有关专家调查,护士因更换输液滴头程序不严格,负有重大责任。
护理不良事件范文案例
近日,某医院发生了一起护理不良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据悉,一名患者在住院期间,因为护理不当导致了严重的并发症,最终不幸身亡。
这起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的关注和担忧。
据悉,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护理人员的疏忽,未能及时更换患者的体位,导致了患者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压疮并发症。
尽管医护人员在发现问题后进行了紧急处理,但由于病情已经严重,最终患者还是不幸离世。
这起护理不良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护理人员应该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护理工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同时,医院管理部门也应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建立健全的护理质量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问题,确保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希望通过这起事件的曝光,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医疗护理质量
的高度重视,促使医护人员和医院管理部门共同努力,提升医疗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护理不良事件记录本引言:在医疗行业中,护理是极为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情况。
然而,由于医疗技术和工作压力等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护理不良事件。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患者安全,我们需要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有效记录和分析,以便改进和预防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一、案例描述:患者胡先生,50岁,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入院原因为头晕,血压偏高。
在护理过程中,发生了一起护理不良事件。
事件描述:患者胡先生因入院当天头晕,护理人员在给患者量血压时,由于未将袖带放置在患者的裸露皮肤上,导致测量出的血压数值偏高。
护士在测量之后没有及时发现错误,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后续患者出现晕厥症状,经紧急处理才恢复了意识。
二、分析与评价:1.事件的原因(1)护士的疏忽和粗心。
可能是由于对操作规程的不熟悉,或者在忙碌的工作环境中没有充分专注。
(2)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纠错机制。
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没有配备专人进行监督和指导,护士的错误行为未能及时纠正。
2.事件造成的后果患者的血压得到错误的测量,导致治疗方案的误判。
患者晕厥症状的发生使其本身的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和治疗,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和风险。
3.事件的教训和启示(1)强化规程宣传和培训。
加强对护士的规程培训和宣传,提高其规程执行意识和执行能力。
(2)建立监督和纠错机制。
为了防止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需建立有效的监督和纠错机制,确保护理工作的准确进行。
三、改进措施和预防方法:1.加强护理规程培训和教育通过开展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和规程执行能力。
强调规程的重要性,并指导护理人员如何正确使用各类医疗器械,包括血压计在内。
2.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制定标准化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按照规程操作,并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3.加强护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配备专人进行护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4.定期开展模拟演练和实践操作通过模拟演练和实践操作,增强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为应对意外情况提供充分准备。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范文
事件经过: 2015年12月29日,晚上20:20(星期二),护士XXX 接待一名发热39℃的患儿,在给该名患儿调剂配发药品时,患儿家属要求先执行肌肉注射,护士XXX以“护士还没有来”拒绝了患儿家属要求,几分钟后护士XXX配发完药品,才给患儿执行肌肉注射。
注射完毕后患儿家属对配发药品中的“医用退热贴”使用方法不明确,再次问护士XXX该“退热贴”的使用方法,护士XXX却要求患儿家属去问医生。
就此事患儿家属对护士XXX的态度产生不满,开口喊骂护士XXX,继而家属与护士XXX发生争吵。
原因: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服务态度欠佳,说话语气生硬,对待患者提出疑问的态度冷淡、强硬、不耐烦,缺乏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忽视患者的权利;工作责任心不强。
处理意见:扣除绩效工资50元,并进行思想工作教育。
护理不良事件讨论记录范文
内容:
一、事件概述
患者张某,男,56岁。
因“间断性腹痛2天”于2022年1月5日入院。
患者入院后经检查诊断为“急性胃炎”。
1月6日上午,护士王某在给患者静脉输液时,未按医嘱添加抗生素,仅仅完成了补液治疗,导致患者病情无明显好转。
当晚,值班护士在交接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给患者补打了当天的抗生素。
次日患者病情有所好转,经治疗,已出院。
二、事件原因分析
1.护士王某对医嘱理解不到位,未按医嘱完成给药。
2.交接时查对不仔细,未发现给药错误。
3.护士对药品使用不熟练,给药知识欠缺。
三、整改措施
1.重新学习医嘱核对、药品检查知识,提高医嘱核对的重视程度。
2.加强药品使用培训,熟练药品的性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
3.值班交接时,护士间要仔细核对每一项医嘱和给药情况。
4.建立药品使用监督机制,强化药品管理。
5.加强人文关怀,提高医患沟通能力。
四、经验教训
1.必须严格按医嘱给药,不擅自变更。
2.交接时一定要仔细核对,防止遗漏。
3.要加强药品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防止误用。
4.要建立药品使用监督机制,防止药品管理漏洞。
5.要关注患者情绪,加强人文关怀。
此次事件反映出护理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我们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安全质量意识,防止类似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