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相关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110.68 KB
- 文档页数:45
城乡规划知识点总结引言城乡规划是指对城市、乡村和农村进行统筹规划、组织管理和资源配置,以实现城乡之间协调发展、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性工作。
城乡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创造宜居宜业的城乡环境。
城乡规划知识点包括城市规划、乡村规划和农村规划等内容,涉及空间规划、土地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多个方面。
以下将对城乡规划的各个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
一、空间规划1. 空间结构城乡规划的根本任务是塑造城乡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主要包括城市中心区、城市次中心区、城市一般居住区、城市特殊用地区、城市绿地和水域等组成部分。
乡村空间结构主要包括村庄、农田、林地、水域等组成部分。
合理的城乡空间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城市和乡村的空间效率。
2. 空间布局空间布局是城乡规划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方向和格局。
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产业区、教育文化区、生态区等,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乡村规划中,要合理规划村庄布局、农田布局、林地布局、水域布局等,保护和利用好乡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促进乡村振兴。
3. 空间利用合理利用城乡空间资源是城乡规划的核心任务。
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建设用地总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在乡村规划中,要科学利用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二、土地规划1. 土地资源土地是城乡规划的基本要素,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是城乡规划的前提。
要对城市用地和乡村用地进行合理规划,保障耕地、林地、草地等基本农田资源的稳定和永续利用。
2.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是城乡规划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在城市规划中,要科学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生态绿地、农田保护和土地整治项目,落实城市用地总量和建设用地指标,降低建设用地的总量和强度。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根本知识1. 城乡规划概述城乡规划是指根据国家、地区或城市的开展需求,在城市和乡村区域内进行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的一项管理活动。
城乡规划的目的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城市和乡村的可持续开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 城乡规划的重要性城乡规划对于社会经济开展和人民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城乡规划可以促进资源利用的均衡,提高城乡环境质量,提供便利的城市根底设施和公共效劳,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居民幸福感。
3. 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城乡规划管理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负责。
中央政府通过制定国家城乡规划政策和法规来指导地方政府的城乡规划工作。
地方政府负责制定本地区的城乡规划方案,并负责规划实施和管理。
相关部门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监督城乡规划的执行。
4. 城乡规划法规的层级城乡规划法规按照层级可以分为宪法、法律、法规和规划。
宪法是最高级别的法律文件,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法律原那么和制度。
城乡规划工作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城市规划法、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等。
法规是由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用于具体规定城乡规划的各项管理措施。
规划是根据城乡规划法律法规制定的具体规划方案,包括国家、省级、市级和区级规划。
5. 城乡规划法规的内容城乡规划法规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建设工程审批和环境评价。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乡规划的根底,对城市和乡村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交通网络等进行规划。
详细规划是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细化,对各个区域、街道、小区等具体要素进行规划。
建设工程审批是对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进行审批,确保工程符合相关规划标准和要求。
环境评价是对规划和工程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进行评估,以保护环境和居民利益。
6. 城乡规划管理的原那么城乡规划管理的原那么包括科学性、公正性、公众参与和可持续开展。
科学性是指城乡规划应基于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高效的城市根底设施。
城乡规划知识要点城乡规划知识要点——城乡规划相关名词汇总1.科学发展观与城乡统筹一、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就要认真贯彻五个统筹——1.统筹城乡发展、2.统筹区域发展、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5.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二、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城乡统筹”的要求,包括经济和社会发展两大方面: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扭转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应该是政府。
3.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是对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进行战略性调整和深层次的改革。
三、具体内容1.统筹城乡经济资源,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增长和良性互动。
平等的市场主体应该享有平等的接近和享用经济要素的权利,统筹城乡经济资源,保证农民平等的享用经济资源,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2.统筹城乡政治资源,实现城乡政治文明共同发展。
必须统筹城乡政治资源,使农民具有与城镇居民平等的政治地位,使其真正地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的管理,体现和维护自身利益。
统筹城乡政治资源最重要的是体制和政策的转换问题。
3.统筹城乡社会资源,实现城乡精神文明共同繁荣。
努力实现城乡社会资源的统筹安排,有序使用,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具体有以下4各方面:1.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建筑学-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第二节住宅建筑[单选题]1.下列关于住宅建筑室内空间地面面积的表述,错误的是()。
[2019年真题]A.单人卧室的地(江南博哥)面面积为5平方米B.双人卧室的地面面积为9平方米C.卫生间的地面面积为2平方米D.起居室的地面面积为10平方米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C项,《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第5.4.1条规定,每套住宅应设卫生间,应至少配置便器、洗浴器、洗面器三件卫生设备或为其预留设置位置及条件。
三件卫生设备集中配置的卫生间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2.50平方米。
AB两项,第5.2.1条规定,卧室的使用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双人卧室不应小于9平方米;②单人卧室不应小于5平方米;③兼起居的卧室不应小于12平方米。
D项,第5.2.2条规定,起居室(厅)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0平方米。
[单选题]2.按实用性质划分,建筑可分为()两大类。
[2012年真题]A.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B.生产建筑和非生产建筑C.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D.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新版教材,按建筑的实用性质分为两大类,生产性建筑与非生产性建筑。
生产性建筑包括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非生产性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单选题]3.单栋住宅的长度大于()时,建筑物底层设人行通道。
[2012年真题]A.200米B.160米C.120米D.80米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多层住宅应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主要居室应满足规定的日照标准;其中单栋住宅的长度大于160m时应设4m宽、4m高的消防车通道,大于80m时应在建筑物底层设人行通道。
[单选题]4.下列关于住宅无障碍设计做法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2013年真题]A.建筑入口设台阶时,应设轮椅坡道和扶手B.旋转门一侧应另设供残疾人使用的强力弹簧门C.轮椅通行的门的净宽不应小于0.80米D.轮椅通行的走道宽度不应小于1.20米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第3.5.3条规定,门的无障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不应采用力度大的弹簧门并不宜采用弹簧门、玻璃门;当采用玻璃门时,应有醒目的提示标志。
单位招聘考试城乡规划基础知识(试卷编号211)1.[单选题]不属于城市规划常用的分析方法中定量分析内容的是?( )A)模糊评价法B)层次分析法C)集中量数分析D)因果分析法答案:D解析:城市规划常用的分析方法2.[单选题]城市化的概念在1867年由西班牙工程师( )在《城市化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此后广泛应用城市科学领域。
A)史域奇B)赛达C)威廉斯D)贝尔答案:B解析:3.[单选题]位于抗震设防区的城市,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根据( )确定设防标准。
A)建设场地地质条件B)未来100年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震级C)次生灾害的类型D)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答案:D解析:一般工程按基本烈度设防;重大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根据其结果确定地震设防标准。
4.[单选题]城市是( )。
A)生活方式以复杂的劳动分工为特征B)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职业构成上是不同于乡村的地点C)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技术进步、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D)人口、资源、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等物质要素的高度集中进行生产、消费、交换过程的结果答案:C解析:5.[单选题]编制城乡规划属于( )方面的公共行政活动。
A)决策解析:决策活动包括:制定公共政策、确定行政目标、作出行政规划。
6.[单选题]城市交通噪声综合整治措施应该由( )部门共同制定。
A)环保局会同城市规划部门B)房屋开发部门、公安交通大队C)环保局、车辆管理所D)以上所有部门答案:D解析:交通噪声综合整治措施应该由环保局会同城市规划部门、房屋开发部门、公安交通大队、车辆管理所、城市园林部门等共同制定,所确定的措施,应明确对噪声控制目标的贡献大小和措施所需的资金,在优化的基础上进行决策。
7.[单选题]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自行车的最远出行距离,在大、中城市应按( )计算。
A)5kmB)6kmC)9kmD)10km答案:B解析:8.[单选题]行政复议的第三人是指( )。
城乡规划考试基础必学知识点
1. 城乡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了解城乡规划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原则和分类等。
2. 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熟悉《城市规划法》、《乡村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城乡规划的法律依据和管理体制。
3. 城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掌握城乡规划的编制程序、内容要求和审核程序等,了解规划实施的方法和途径。
4. 城乡规划的专业知识: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设计、交通规划、环境规划、住房规划等相关内容。
5. 基础理论和方法:了解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的阶段和特点,掌握城市发展规律和城市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
6. 城乡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掌握可持续城市规划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了解生态城市规划、低碳城市规划等相关概念和要点。
7. 城乡规划的技术工具:熟悉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数字化城市建模等相关工具和软件的应用。
8. 国内外城乡规划典型案例:掌握一些典型的城乡规划案例,了解国内外城乡规划的发展成果和经验。
要在城乡规划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除了掌握上述知识点外,还应注重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实践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做练习题和模拟题,提高解题水平。
第一章规划基础知识 1. 什么是城乡规划?城乡规划是政府对一定时期内城市、镇、乡、村庄的建设布局、土地利用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关事项的总体安排和实施措施。
城乡规划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之一。
城乡规划不是指一部规划,而是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组成的有关城镇和乡村建设和发展的规划体系。
2.什么是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是政府综合协调辖区内城镇发展和空间资源配置的依据和手段。
3. 什么是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指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措施。
城市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又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市规划在指导城市有序发展、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先导和统筹作用。
4. 什么是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措施。
城市总体规划是引导和调控城市建设,保护和管理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是编制近期建设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实施城市规划行政管理的法定依据。
5. 什么是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详细规划是指以城市的总体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和建设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和设计。
6.什么是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指以城市的总体规划为依据,确定城市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引导和控制城镇建设发展最直接的法定依据,是具体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各项战略部署、原则要求和规划内容的关键环节。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⑴详细规划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⑵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⑶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位置、体型、色彩等要求;⑷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座标和标高;⑸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⑹制定相应的土地城乡规划知识手册- 2 - 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建筑学-建筑场地条件分析及设计要求-第一节场地选择的基本原则与分析方法[单选题]1.下列关于电视台选址要求的表述,错误的是()。
[2019年真题](江南博哥)A.布置于环境较安静之处B.远离高压架空输电线C.远离城市干道或次干道D.远离高频发生器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电视台的选址要求:①宜设置在交通比较方便的城市中心附近,临近城市干道和次干道;②应尽可能考虑环境比较安静,场地四周的地上和地下没有强振动源和强噪声源,空中没有飞机航道通过,并尽可能远离高压架空输电线和高频发生器;③电台、电视台和广播电视中心场址的选择必须考虑与其发射台(塔)进行节目传送有方便(空中和地下)的技术通路。
[单选题]2.下列关于燃煤热电厂选址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
[2019年真题]A.要有良好的供水条件和可靠的供水保证率B.应尽量远离热负荷中心,避免对城市环境产生影响C.要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D.需留出足够的出线走廊宽度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燃煤热电厂的选址原则如下:①与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相符合;②应尽量靠近热负荷中心;③要有良好的供水条件和可靠的供水保证率;④要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⑤应尽量利用非耕地或劣地,也可安排在三类工业用地内;⑥缩短热管道的距离,力求经济合理;⑦选择对国家干线通过能力的影响小的电厂铁路专用线;⑧大型电厂选址首先应考虑靠近水源,直流供水(取水高度低于20米);⑨贮灰场满足燃煤热电厂需求,灰场址应尽量利用荒、滩地或山谷,其贮灰量要满足电厂的10年需求;⑩满足城市环保要求和环境容量允许条件;⑪留有足够的出线走廊宽度;⑫满足地质、防洪、防震等要求。
[单选题]3.下列哪项属于城市黄线?()[2019年真题]A.城市排涝泵站与截洪沟控制线B.城市河湖水体控制线C.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限D.城市河湖两侧绿化带控制线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A项,《城市黄线管理办法》(2010年修正版)第二条第九款规定,本办法所称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第八章城乡规划管理基本知识第一节城乡规划管理概述一城乡规划管理的概念(1)城乡规划管理是城市政府的一项行政职能。
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城市人民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搞好城乡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2)城乡规划管理的核心。
根据对城乡规划管理的概念的解释,城乡规划管理核心包括三方面:第一,城乡规划的组织编制和审批;第二,城乡规划实施管理;第三,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二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特征一般特征: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时序性、地方性、政策性、技术性、艺术性等诸多特征。
特殊特征:引导与控制的特性、宏观和微观管理特性、专业性和综合性属性、阶段性和连续属性第二节城乡规划管理系统一城乡规划管理系统城乡规划管理是一个系统。
系统的特点:一是系统是由若干部分以一定的结构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整体;二是系统整体具有层次性,每个层次的系统可以分解为若干基本要素;三是系统整体有不同于各组成部分的新功能。
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和监督检查是一个实践过程。
(1)决策系统:城乡规划的组织编制与审批管理(2)执行系统: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建设工程、道路交通工程、市政管线工程进行建设项目选址、建(3)反馈系统:城乡规划监督检查(4)保障系统:城乡规划法律规范二城乡规划管理系统要素1.管理目标最终目标P1152.管理者管理的水平与成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素质及其能力。
如基层规划管理人员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1)(2)(3)3.管理对象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的利用和各项建设活动。
4.被管理者一是城乡规划项目(政府内部管理行为),二是建设用地或建设工程(政府外部管理行为)。
5.管理中介(1)权力审批权:审批城乡规划,审批“一书两证”惩治权:查处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执行权:执行城市政府方针、正常和重大决策参议权:向城市政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表彰权:表彰实施城乡规划优秀建设项目其他权:其他法律授权或因需制定管理规范的权力(2)规则批准的城乡规划文本、图纸,各种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
城乡规划专业知识点城乡规划是一门设计和规划城市和乡村发展的学科,它涵盖了诸多领域,例如建筑设计、土地利用、交通规划以及环境保护等。
城乡规划是解决城乡发展中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问题的关键手段。
本文将探讨城乡规划专业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城市与乡村规划城市与乡村规划是城乡规划的核心内容。
它们旨在确定城市和乡村区域中需要开发和保护的地区,以及它们应该如何发展。
为此,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形、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制定不同的规划方案。
城市规划包括城市设计、道路交通规划、社会服务设施规划、环保规划等,乡村规划则包括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
在规划过程中,城乡规划师需了解区域的历史背景、人口分布、社会经济状况以及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然后考虑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方向,以此为基础策划方案,明确土地利用、交通、水电、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在制定具体方案时,城乡规划师需要与政府、业主、民众等各方沟通和协商,使规划方案更符合实际需要。
二、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城乡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关注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为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
交通规划包括道路、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各种交通方式,旨在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降低交通堵塞、事故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在进行交通规划时,需要考虑交通工具的需求量、人口分布、直线距离和道路等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城乡规划师可以预测未来的需求和交通状况,并制定最优的交通规划方案。
三、城市设计和景观规划城市设计和景观规划是城乡规划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城市设计包括城市空间的规划和设计,以及建筑布局和景观营造等。
景观规划则关注景观的设计和管理,它旨在使城市和乡村环境更美丽,更宜居。
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需要考虑建筑的风格、规模、高度、材料、色彩等各种要素。
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所选用的风格和地区性文化特点来进行优化设计。
同时,应根据不同景观要求,合理安排绿地、水景、广场、照明等设施,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1、下列关于城市首位度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A、首位度反映了区域中城市人口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B、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被称为首位分布C、大力提高城市首位度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D、首位城市对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发挥重要影响【答案】C【解析】指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
()2、在城市生活热水用水标准中对于高标准的医院来说,其生活热水的热水量为( )L/床·d。
A、50~60B、120C、120~150D、200【答案】D()3、在城市污水管道敷设时,管道的埋设深度具体应根据技术经济指标和当地情况确定。
通常在干燥土壤中,最大埋深不超过( )m。
A、4~5B、5~6C、6~7D、7~8【答案】D()4、下列关于建筑中交通空间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
A、交通空间不能兼有其他功能B、走道宽度与走道两侧门窗的开启方向无关C、走道宽度与走道两侧门窗位置有关D、走道宽度与建筑的耐火等级无关【答案】C【解析】P45,水平交通空间即指联系统一标高上的各部分的交通空间,有时还附带等候、休息、观赏等功能要求。
通道的宽度和长度,取决于功能的需要、防火要求(耐火等级和过道中行人数的多少)和空间感受。
走道宽度还与两侧门窗位置和开启方向有关。
()5、城市社区管理,本质上讲,是( )管理。
A、对社会系统的社会管理B、对社会系统的宏观管理C、对城市系统的社区管理D、对城市社区的社会管理【答案】A【解析】广义的城市社区管理就是对整个城市社会系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领域的全面管理;而狭义的城市社区管理,则是就城市社区内部社会生活所进行的管理,这主要涉及与社区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卫生、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等诸方面。
城乡规划师所需知识点总结一、城市规划基础知识1. 城市规划的概念及相关理论2.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 城市规划法律法规4.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5. 城市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6. 城市规划中的社会经济分析和评价二、城市设计理论1. 城市设计的概念和历史2. 城市设计原则和方法3. 城市设计中的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4. 城市设计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景观营造三、城市发展与管理1. 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模式2.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3. 城市规划中的交通和交通规划4. 城市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规划5. 城市更新与改造四、乡村规划和乡村振兴1. 乡村规划的概念和基本理论2. 乡村振兴的政策和实践3. 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4. 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景观规划5.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五、地理信息系统应用1.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2. 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和地图制作3.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4. 地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和数据处理技术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1. 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和政策法规2. 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和规划3. 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4. 绿色建筑和生态社区规划七、社会经济与城市规划1.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理论2. 城市社会经济分析和预测3. 城市社会管理和公共政策4. 城市社会学和城市文化规划八、工程技术与城市规划1. 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关系2.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3. 城市规划中的工程技术应用4. 城市规划中的地质和地下管线总之,作为城乡规划师,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实践中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为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科学的规划方案和实施保障。
希望城乡规划师们能够不断学习、实践,为建设美丽家园做出更大的贡献。
城乡规划基础知识城乡规划是指对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的一种综合性工作。
它旨在通过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城乡规划的基础知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城市设计、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环境保护等等。
首先,城市设计是城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关注的是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建筑风格。
一个好的城市设计可以提高城市的美观度和宜居性,吸引人们居住和投资。
在城市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历史文化遗产等。
例如,在山区地形的城市中,需要合理利用山地资源,设计山地公园和步行道,提供休闲和娱乐场所。
而在热带地区,需要考虑建筑的通风和遮阳性能,以适应高温和湿度。
其次,土地利用是城乡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合理的土地利用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满足不同用地需求。
在城市中,土地的用途包括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
不同用地之间需要进行合理的布局和划分,以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例如,在城市的中心地带,应该集中商业和办公用地,以方便市民的购物和工作。
而在城市的郊区,可以规划工业园区和农田,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
交通规划也是城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交通规划可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
在城市中,需要规划道路网络、公共交通系统和停车设施。
在乡村地区,需要规划农村公路和农田交通,方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此外,还需要考虑交通与城市其他要素的协调,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交通与环境的协调等。
环境保护也是城乡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中,需要规划绿地和公园,提供人们休闲和健身的场所。
同时,还需要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环保设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在乡村地区,需要保护农田和水资源,防止土地沙化和水源污染。
总之,城乡规划基础知识涵盖了城市设计、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合理的城乡规划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城乡规划知识要点——城乡规划相关名词汇总1.科学发展观与城乡统筹一、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就要认真贯彻五个统筹——1.统筹城乡发展、2.统筹区域发展、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5.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二、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城乡统筹”的要求,包括经济和社会发展两大方面: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扭转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应该是政府。
3.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是对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进行战略性调整和深层次的改革。
三、具体内容1.统筹城乡经济资源,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增长和良性互动。
平等的市场主体应该享有平等的接近和享用经济要素的权利,统筹城乡经济资源,保证农民平等的享用经济资源,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2.统筹城乡政治资源,实现城乡政治文明共同发展。
必须统筹城乡政治资源,使农民具有与城镇居民平等的政治地位,使其真正地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的管理,体现和维护自身利益。
统筹城乡政治资源最重要的是体制和政策的转换问题。
3.统筹城乡社会资源,实现城乡精神文明共同繁荣。
努力实现城乡社会资源的统筹安排,有序使用,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具体有以下4各方面:1.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一篇建筑学考点1: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木构架体系(承重、非承重;大木作、小木作)木构架体系包括承重的梁柱结构部分,即梁、檩、枋、椽、柱等大木作,以及仅为分隔空间或装饰用的非承重部分,即门、窗、隔扇、屏风以及其他非结构部件等小木作。
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又叫面阔;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清代称为“步”,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
【例题】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建筑专有名词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2010年-木构架体系】a.“小木作”是指门、窗、隔扇等非结构部b.“通进深”是指侧面建筑各开间宽度的总和c.“面阔”是指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d.“步”是指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间的垂直距离答案:d考点2:几类典型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以下六大类型:•宫殿建筑•坛庙建筑•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传统住宅•传统园林(1)宫殿建筑:目前我国已知最早的宫殿遗址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遗址。
了解周、汉、隋唐、宋元各时期宫殿(2)坛庙建筑坛庙主要有三类:第一类祭祀自然神;第二类是祭祀祖先;第三类是祭祀先贤的柌庙。
(3)陵墓建筑:秦始皇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埋葬规制和陵园布局的先例。
了解秦始皇陵、唐乾陵、明十三陵等建筑。
(4)宗教建筑:佛寺划分为以佛塔为主和以佛殿为主的两大类型。
这类寺院以一座高大居中的佛塔为主体,其周围环绕放行广廷和回廊门殿。
(5)传统住宅建筑:主要类型有:庭院式、窑洞式、毡包、碉房、干阑等。
(6)传统园林:我国自然山水式风景园林在秦汉时开始兴起,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重大的发展【例题】关于我国坛庙建筑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a.祭祀天、地、日、月等自然物的建筑称为“坛”b.祭祀帝王等祖先的建筑称为庙c.北京的天坛与地坛形制相同d.曲阜孔庙的大成殿与故宫的保和殿形制相同答案:c。
形制、规模级别、功能特点均不同考点3:外国不同历史时期建筑的主要特点(1)奴隶制社会建筑1)古埃及建筑:石头是埃及主要建筑材料,金字塔的艺术构思反映着古埃及的自然和社会特色。
2)古典建筑:希腊盛期的建筑和罗马共和盛期、罗马帝国盛期的建筑称为古典建筑。
(2)中世纪建筑熟悉拜占廷建筑和罗马风、哥特建筑的特点。
(3)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广义地把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称为文艺复兴,了解这三类建筑特点。
(4)19世纪末复古思潮及工业革命影响(5)新建筑运动初期的特点(6)一战后、二战后分别有哪些新建筑流派(7)现代主义四位大师理论及作品: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等大师为代表的现代主义。
(8)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的机器美学,肯定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例题1】关于西方古代建筑材料与技术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2012年】a.古希腊庙宇除屋架外,全部用石材建造b.古罗马建筑材料中出现了火山灰制的天然混凝土c.古希腊创造了券柱式结构d.古罗马发展了叠柱式结构答案:c。
罗马券柱式【例题2】下列关于十九至二十世纪西方新建筑运动初期代表人物建筑主张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a.拉斯金:热衷于手工艺效果b.贝伦斯:提倡运用多种材料c.路斯:主张造型简洁与集中装饰d.沙利文:强调艺术形式在设计中占主要地位答案:d,沙利文“形式追从功能”考点4:公共建筑的空间组织与交通联系1、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公共建筑的空间由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或称辅助部分)、交通联系部分这三类空间组合而成。
其中交通联系部分,一般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空间形式。
2、水平交通空间:通道宽度和长度,主要根据功能需要、防火规定及空间感受等来确定。
3、垂直交通空间了解常用的楼梯、电梯、坡道、自动扶梯等集中垂直交通空间形式。
【例题】公共建筑的空间的组成部分不包括a.主要使用部分b.居住部分c.次要使用部分d.交通联系部分答案:b考点5: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与人流组织1、公共建筑功能分区(三方面)空间的“主”与“次”、“闹”与“静”、“内”与“外”。
2、人流组织方式:可归纳为平面和立体的两种方式。
人流疏散问题,是公共建筑人流组织中的又一间题,人流疏散大体上可以分为正常和紧急两种情况。
【例题】下列关于建筑人流疏散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a.剧院、体育馆一般为集中式的人流疏散b.医院、商店一般为连续式人流疏散c.学校教学楼、展览馆为连续式和集中式人流疏散d.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设计以正常情况下的人流疏散为依据答案:d(还应考虑紧急情况)【分析】人流疏散大体上分为正常和紧急两种情况,一般正常情况下的人流疏散,有连续的(医院、商店、旅馆等)和集中的(剧院、体育馆等),有的公共建筑则属于两者兼有(学校教学楼、展览馆等)。
紧急情况下,不论哪种类型的公共建筑都会变得集中而紧急,因此,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设计应考虑正常与紧急情况下的人流疏散问题。
考点6: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组织了解各种形式的概念和特点:1)走廊式:用走廊将各个房间联系起来的方式。
2)单元式:将内容相同、关系密切的建筑组成单元,再由交通联系空间组合在一起的方式。
3)穿套式:房间与房间之间相互贯通的联系方式。
4)大厅式:以大型空间为主体穿插辅助空间的联系方式。
5)分割式:大空间分割组织各部分空间的形式。
考点7:住宅类型和套型空间设计要点1、住宅类型分为四类:1-3层的住宅为低层住宅,4-6层的为多层住宅,7-9层的为中高层住宅,10层以上的为高层住宅。
2、了解以下套型空间设计要点:独院式(独立式)、双联式(毗连式)、联排式、梯间式、外廊式、内廊式、集中式等。
【例题】下列关于住宅建筑的表述哪些项是错误的?a.长外廊住宅不易产生噪声干扰b.长外廊住宅易于保温防寒c.长内廊住宅易于组织穿堂风d.跃层式不适宜户均面积小的套型e.点式住宅的节能效果相对比较好答案:abce【分析】长外廊会对户内产生视线和噪声干扰,在寒冷地区不易保温防寒,对小面积套型较为合适,短外廊提高了套型比的灵活性。
长内廊由于各户均为单朝向,套间干扰较大,套内不能组织穿堂风短内廊也叫内廊单元式,较安静跃层式一般在户均面积大、居室多时叫适宜点式(集中式)节能、经济性比条式住宅差。
考点8:不同地区住宅设计的特点1)严寒和寒冷地区住宅:合理扩大进深尺寸,平面空间组合应紧凑集中,合理提高住宅层数,加大建筑物体量,减少体形系数;缩短外墙长度,尽量减少每户所占的外墙面。
2)炎热地区住宅综合考虑遮阳、隔热;通常可分别采用减少东西向墙体,通过采用具有较好隔热性能的建筑材料相隔热构造提高墙体和屋顶的隔热性能,利用绿化隔热降温等措施。
【例题】下列为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哪些项是正确的?()a.寒冷地区的建筑应加大建筑的进深b.寒冷地区的建筑应采用简单的建筑外形c.寒冷地区的建筑应尽量争取南向和充分利用东、西向d.炎热地区的建筑应尽量采用深色瓦面和大窗户e.炎热地区的建筑应尽量减少阳光辐射和采用人工通风答案:ac【分析】严寒地区住宅主要解决防寒问题,有效措施是加大建筑的进深,缩短外墙长度。
朝向应争取南向,利用东向、西向,避免北向。
炎热地区住宅应尽量减少阳光辐射及厨房的热量,组织夏季主导风入室,自然通风,获得较开敞与通透的平面组合体形;朝向依次为南向、南偏东、南偏西、东向、北向,尽量避免西向。
坡地住宅应结合地形、等高线布置,综合考虑朝向、通风、地质条件。
平面组合有错叠、跌落、掉层、错层等形式。
考点9:工业建筑的功能空间组织要求(1)工业建筑总平面设计的特点:人流与物流形成相互交织的网络,常有废水、废气、烟尘、噪声、射线及工业垃圾等特殊的环境影响问题。
形态受工艺的制约。
工业建筑设计中的技术性要求很强。
(2)总平面设计中的功能单元:可以将一座现代工厂分成若干个层次,构成层次专门化的功能单位称为功能单元。
【例题】下列关于工业建筑总平面设计的要求,哪些是正确的?a.适应物料加工流程,尽量使运距短截b.与竖向设计、管线、绿化、环境布置协调c.有危险品的工程不能让危险品通过安全生产区d.主要货运路线与人流路线应尽量一线多用(应避免交叉)e.力求缩减厂区占地面积,节约土地与投资答案:abe考点10:工业建筑的场地要求1)依据功能单元前后工艺流程要求,流线短捷,从环节最少,避免逆行、交叉。
2)依据功能单元相连最小损耗的原则,动力单元设置及各种工程管线设置应靠近最大动力车间,即负荷中心地段3)依据功能单元的环境要求与环境区别对待,根据功能单元散发有害物的危害程度加以分区,集中管理4)依据功能单元发展可能与需求,布置时应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要求与可能。
考点11:场地选择的基本原则和要求1、基本原则1)建设项目要符合所在地域、城市、乡镇的总体规划2)要节约用地,少占良田及经济效益高的土地。
3)要有利于保护环境与景观。
2、基本要求1)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条件2)场地面积应合理计算3)地界与地貌条件要利于建筑布置(建筑用地坡度)4)搜集气象资料、避免不良气象条件的影响5)地下水位条件影响建筑基础深度和设计安全6)应避免不良工程地质条件7)选址应考虑公路、铁路和水运等条件便利的地区8)所在区域应具备城市给水排水管网9)良好的能源和电信条件10)足够的安全保护条件11)协调的景观与环境条件12)满足所需各项施工条件【例题】建筑场地设计为平坡式的最大允许自然地形坡度是【2012年】a.3%b.4%c.5%d.6%答案:c。
(平坡:0.3~5%,了解缓坡、中坡、陡坡)考点12:公共建筑的选址要求1、总体要求:根据公共建筑的功能需求选址、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选址通向城市道路的便利性、充分考虑与毗邻建筑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
2、了解剧场、场馆、百货商场、银行、学校、医院、电视台、停车场、汽车枢纽等大型公共建筑不同的选址需求特点。
【例题】下列关于建筑选址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2012年】a.儿童剧场应设为公共交通便利的繁华市区b.剧场与其他类型建筑合建时,应有共用的疏散通道c.档案馆一般应考虑布置在远离市区的安静场所d.展览馆可以利用荒废建筑加以改造或扩建答案:d【例题】下列关于电视台选址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2011年】a.应远离市中心b.宜临近城市干道和次干道c.避免接近振动源d.宜布置在变电站附近e.避免在飞机航下下方答案:bce考点13:总平面交通组织和组合布局1、交通组织: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连接,否则应设通路与道路红线相连接。
应充分考虑交通流量、车型系统、人流集散、场地交通组织等因素。
2、出入口位置(了解原则)3、建筑组合布局应注意的因素(熟悉每个因素的内涵)【例题】关于日照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东西向--北纬45°以北的亚寒带、寒带可以采用该朝向b.东南向--北纬40°一带可以采用这种朝向c.西南向--夏季午后凉爽,东北一面日照不多,多采用d.南北向--南向,冬季中午前后均能获得大量的日照,夏季仅有少量阳光射入;北向,阳光较少,冬季较冷,北方寒冷地区应避免北向,南方可以适当采用答案:c(西南向:西南一面,夏季午后热,东北一面日照不多,一般较少采用)考点14:掌握竖向设计要点(1)设计地面的形式可分为平坡式、台阶式和混合式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