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模型组合讲解——人船模型
- 格式:doc
- 大小:70.50 KB
- 文档页数:3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之“人船模型”1.模型的适用条件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且系统中物体原来均处于静止状态,合动量为0.2.模型特点(1)遵从动量守恒定律,如图所示.(2)两物体的位移满足: m x 人t -M x 船t=0 x 人+x 船=L即x 人=M M +m L ,x 船=m M +mL mv 人-Mv 船=03.利用人船模型解题需注意两点(1)条件①系统的总动量守恒或某一方向上的动量守恒。
①构成系统的两物体原来静止,因相互作用而反向运动。
①x 1、x 2均为沿动量方向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位移。
(2)解题关键是画出草图确定初、末位置和各物体位移关系。
【题型1】质量为m 的人站在质量为M 、长为L 的静止小船的右端,小船的左端靠在岸边(如图所示),当他向左走到船的左端时,船左端离岸的距离是( )A .LB .L m M +C .ML m M +D .mL m M+ 【题型2】气球质量200 kg 载有质量为50 kg 的人,静止在空中距地面20 m 高的地方,气球下悬一质量不计的绳子,此人想从气球上沿绳慢慢下滑至地面,为安全到达地面,则这根绳至少多长?【题型3】如图所示,小车(包括固定在小车上的杆)的质量为M ,质量为m 的小球通过长度为L 的轻绳与杆的顶端连接,开始时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把小球从与O 点等高的地方释放(小球不会与杆相撞),小车向左运动的最大位移是( )A .2LM M +mB .2Lm M +mC .ML M +mD .mL M +m【题型4】如图所示,一辆质量为M =3 kg 的小车A 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上有一质量为m =1 kg 的光滑小球B ,将一轻质弹簧压缩并锁定,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 =6 J ,小球与小车右壁距离为L ,解除锁定,小球脱离弹簧后与小车右壁的油灰阻挡层碰撞并被粘住,求:(1)小球脱离弹簧时小球和小车各自的速度大小;(2)在整个过程中,小车移动的距离。
⼈船模型之⼀“⼈船模型”,不仅是动量守恒问题中典型的物理模型,也是最重要的⼒学综合模型之⼀.对“⼈船模型”及其典型变形的研究,将直接影响着⼒学过程的发⽣,发展和变化,在将直接影响着⼒学过程的分析思路,通过类⽐和等效⽅法,可以使许多动量守恒问题的分析思路和解答步骤变得极为简捷。
1、“⼈船模型”质量为M 的船停在静⽌的⽔⾯上,船⻓为L ,⼀质量为m 的⼈,由船头⾛到船尾,若不计⽔的阻⼒,则整个过程⼈和船相对于⽔⾯移动的距离?分析:“⼈船模型”是由⼈和船两个物体构成的系统;该系统在⼈和船相互作⽤下各⾃运动,运动过程中该系统所受到的合外⼒为零;即⼈和船组成的系统在运动过程中总动量守恒。
解答:设⼈在运动过程中,⼈和船相对于⽔⾯的速度分别为和u ,则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 =Mu 由于⼈在⾛动过程中任意时刻⼈和船的速度和u 均满⾜上述关系,所以运动过程中,⼈和船平均速度⼤⼩也应满⾜相似的关系,即m =M ⽽,,所以上式可以转化为:mx=My⼜有,x+y=L,得:M L m M L xy以上就是典型的“⼈船模型”,说明⼈和船相对于⽔⾯的位移只与⼈和船的质量有关,与运动情况⽆关。
该模型适⽤的条件:⼀个原来处于静⽌状态的系统,且在系统发⽣相对运动的过程中,⾄少有⼀个⽅向(如⽔平⽅向或者竖直⽅向)动量守恒。
2、“⼈船模型”的变形变形1:质量为M的⽓球下挂着⻓为L的绳梯,⼀质量为m的⼈站在绳梯的下端,⼈和⽓球静⽌在空中,现⼈从绳梯的下端往上爬到顶端时,⼈和⽓球相对于地⾯移动的距离?分析:由于开始⼈和⽓球组成的系统静⽌在空中,竖直⽅向系统所受外⼒之和为零,即系统竖直⽅向系统总动量守恒。
得:mx=Myx+y=L这与“⼈船模型”的结果⼀样。
变形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圆弧轨道静⽌于光滑⽔平⾯上,轨道半径为R,今把质量为m的⼩球⾃轨道左测最⾼处静⽌释放,⼩球滑⾄最低点时,求⼩球和轨道相对于地⾯各⾃滑⾏的距离?分析:设⼩球和轨道相对于地⾯各⾃滑⾏的距离为x和y,将⼩球和轨道看成系统,该系统在⽔平⽅向总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x=Myx+y=L 这⼜是⼀个“⼈船模型”。
人船模型“人船模型”,不仅是动量守恒问题中典型的物理模型,也是最重要的力学综合模型之一。
该模型适用的条件:一个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系统,且在系统发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至少有一个方向(如水平方向或者竖直方向)动量守恒。
人和船相对于水面的位移只与人和船的质量有关,与运动情况无关。
该模型适用的条件:一个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系统,且在系统发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至少有一个方向(如水平方向或者竖直方向)动量守恒。
模型特点:①人动船动,人左船右,人快船快,人慢船慢,人静船静;②人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比等于质量反比;所以人船位移比等于质量的反比;③人船位移和等于相对位移。
一.选择题(共4小题)1.一条质量约为180kg的小船漂浮在静水中,当人从船尾走向船头时,小船也发生了移动(不计水的阻力).以下是某同学利用有关物理知识分析人与船相互作用过程时所画出的草图(如图所示),图中虚线部分为人走到船头时的情景.请用有关物理知识判断下图中所描述物理情景正确的是()A.B.C.D.2.如图所示,光滑圆槽质量为M,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内表面有一小球被细线吊着恰位于槽的边缘处,如将线烧断,小球滑到另一边的最高点时,圆槽的速度为()A.0 B.向左C.向右D.不能确定3.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小球,放在半径为2R、质量为2m的大空心球内.大球开始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当小球从图示位置无初速度地沿大球内壁滚到最低点时,大球移动的距离为()A.B.C.D.4.如图所示,AB为一光滑水平横杆,杆上套一质量为M的小圆环,环上系一长为L质量不计的细绳,绳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现将绳拉直,且与AB平行,由静止释放小球,则当线绳与A B成θ角时,圆环移动的距离d是()A.d= B.d=mL(1﹣cosθ)C.d= D.d=二.多选题(共1小题)5.如图所示,绳长为l,小球质量为m,小车质量为M,将m拉至水平右端后放手,则(水平面光滑)()A.系统的动量守恒B.水平方向任意时刻m与M的动量等大反向C.m不能向左摆到原高度D.M向右移动的最大距离为三.解答题(共2小题)6.如图所示,一辆质量M=3kg的小车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上有一质量m=1kg的光滑小球B,将一轻质弹簧压缩并锁定,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6J,小球与小车右壁距离为L=0.4m,解除锁定,小球脱离弹簧后与小车右壁的油灰阻挡层碰撞并被粘住,求:(1)小球脱离弹簧时小球和小车各自的速度大小;(2)在整个过程中,小车移动的距离.7.气球质量200kg截有质量为50kg的人,静止在空中距地面20m高的地方,气球下悬一质量不计的绳子,此人想从气球上沿绳慢慢下滑至地面,为安全到达地面,则这根绳至少多长?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1.一条质量约为180kg的小船漂浮在静水中,当人从船尾走向船头时,小船也发生了移动(不计水的阻力).以下是某同学利用有关物理知识分析人与船相互作用过程时所画出的草图(如图所示),图中虚线部分为人走到船头时的情景.请用有关物理知识判断下图中所描述物理情景正确的是()A.B.C.D.【解答】解:船和人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人在船上向右行进,船向左退,所以人的位移方向向右,船的位移方向向左。
“人船”模型考点规律分析 1.“人船”模型分析如图所示,长为L 、质量为m 船的小船停在静水中,质量为m 人的人由静止开始从船的一端走到船的另一端,不计水的阻力。
以人和船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在人由船的一端走到船的另一端的过程中,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所以整个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可得:m 船v 船=m 人v 人,因人和船组成的系统动量始终守恒, 故有:m 船x 船=m 人x 人, 由图可看出:x 船+x 人=L ,可解得:x 人=m 船m 人+m 船L ,x 船=m 人m 人+m 船L 。
2.“人船”模型的特点(1)两物体组成的系统遵守动量守恒定律:m 1v 1-m 2v 2=0。
(2)运动特点:人动船动,人静船静,人快船快,人慢船慢,人左船右;人船位移比等于它们质量的反比;人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比等于它们质量的反比,即x 1x 2=v 1v 2=m 2m 1。
(3)应用此关系时要注意一个问题:公式中的v 1、v 2和x 都是相对地面而言的。
3.模型拓展:原来静止的系统在某一方向上动量守恒,运动过程中,组成系统的两部分在该方向上速度的方向相反,也可应用处理人船模型问题的思路来处理。
此模型可进一步推广到其他类似的情景中,进而能解决大量的实际问题,例如:人沿着静止在空中的热气球下面的软梯滑下或攀上,求热气球上升或下降高度的问题;小球沿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弧形槽滑下,求弧形槽移动距离的问题等。
典型例题例 质量为m 1的热气球吊筐中有一质量为m 2的人, 共同静止在距地面为h 的高空中,现从气球上放下一根质量不计的软绳,为使此人沿软绳能安全滑到地面,求软绳至少有多长。
[规范解答]人与热气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热气球的速度大小为v1,人的速度大小为v2,运动时间为t,以人与热气球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得m1v1-m2v2=0即m1s气t-m2s人t=0,其中s人=h,解得s气=m2m1h若人滑到地面时恰好滑到软绳末端,此时软绳的长度最短,最短长度L=m2 m1h+h=m1+m2m1h。
“人船”模型及应用重庆市 垫江中学(408300) 张 雄“人船”模型,不仅是动量守恒问题中典型的物理模型,也是最重要的力学综合模型之一。
利用“人船”模型及其典型变形,通过类比和等效方法,可以使许多动量守恒问题的分析思路和解答步骤变得极为简捷,有时甚至一眼就看出结果。
一、“人船”模型原理——质心运动守恒 一个质点系的动量等于质点系的总质量与质心速度之积,方向与质心速度方向一致。
所以,当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质心的动量守恒——质心将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即当0F =或0F =∑时0υ=或υ=恒量二、“人船”模型的基本公式和适用条件 如图1所示,长为L 、质量为M 的船停在静水中,一个质量为m 的人站立在船头。
设船的质心在O 处,距船头、船尾分别为1L 和2L 。
当人在船头时,人、船系统的质心在1O 处,距离O 为1l ;当人走到船尾时,人、船系统的质心在2O 处,距离O 为2l 。
若不计水的粘滞阻力,在人丛船头走到船尾的过程中,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动量守恒,即水平方向的总动量始终为零——系统的质心位置不变。
所以,当人向右相对船移动距离L ,引起系统的质心向右移动(12l l +)时,船将向左移动同样的距离,即12l l l =+船根据人和船的质量与到质心距离之积相等,有111()m L l Ml -=222()m L l Ml -=将两式相加,可得1212()m m l l L L L M m M m +=+=++所以,当人对船的位移为L 时,船对地的位移为m l L M m=+船 ①人对地的位移为Ml L l L M m=-=+人船 ②若人相对船以水平初速度υ跳出,可以认为在极短的时间t 内,人相对于船的位移为L 。
根据①②式和速度的定义Ltυ=,所以船和人对地的速度分别为mM m υυ=+船 ③MM mυυ=+人 ④这就是“人船”模型的四个基本公式,其物理意义和适用条件如下1、人、船对地的位移与其相对位移和对方的质量之积成正比,与系统的总质量成反比,而与运动性质无关。
人船模型之一“人船模型”,不仅是动量守恒问题中典型的物理模型,也是最重要的力学综合模型之一.对“人船模型”及其典型变形的研究,将直接影响着力学过程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在将直接影响着力学过程的分析思路,通过类比和等效方法,可以使许多动量守恒问题的分析思路和解答步骤变得极为简捷。
1、“人船模型” 质量为M 的船停在静止的水面上,船长为L ,一质量为m 的人,由船头走到船尾,若不计水的阻力,则整个过程人和船相对于水面移动的距离? 分析:“人船模型”是由人和船两个物体构成的系统;该系统在人和船相互作用下各自运动,运动过程中该系统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即人和船组成的系统在运动过程中总动量守恒。
解答:设人在运动过程中,人和船相对于水面的速度分别为和u ,则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 =Mu由于人在走动过程中任意时刻人和船的速度和u 均满足上述关系,所以运动过程中,人和船平均速度大小也应满足相似的关系,即 m =M 而,,所以上式可以转化为: mx=My 又有,x+y=L,得: ννu ν 和 νu x t ν=y u t=M x L m M=+ML mM L xy以上就是典型的“人船模型”,说明人和船相对于水面的位移只与人和船的质量有关,与运动情况无关。
该模型适用的条件:一个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系统,且在系统发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至少有一个方向(如水平方向或者竖直方向)动量守恒。
2、“人船模型”的变形变形1:质量为M 的气球下挂着长为L 的绳梯,一质量为m 的人站在绳梯的下端,人和气球静止在空中,现人从绳梯的下端往上爬到顶端时,人和气球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 分析:由于开始人和气球组成的系统静止在空中,竖直方向系统所受外力之和为零,即系统竖直方向系统总动量守恒。
得:mx=Myx+y=L这与“人船模型”的结果一样。
变形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圆弧轨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轨道半径为R ,今把质量为m 的小球自轨道左测最高处静止释放,小球滑至最低点时,求小球和轨道相对于地面各自滑行的距离?分析:设小球和轨道相对于地面各自滑行的距离为x 和y ,将小球和轨道看成系统,该系统在水平方向总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x=Myx+y=L m y L m M=+14mMxy这又是一个“人船模型”。
人船模型之一“人船模型”,不仅是动量守恒问题中典型的物理模型,也是最重要的力学综合模型之一.对“人船模型”及其典型变形的研究,将直接影响着力学过程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在将直接影响着力学过程的分析思路,通过类比和等效方法,可以使许多动量守恒问题的分析思路和解答步骤变得极为简捷。
1、“人船模型” 质量为M 的船停在静止的水面上,船长为L ,一质量为m 的人,由船头走到船尾,若不计水的阻力,则整个过程人和船相对于水面移动的距离?分析:“人船模型”是由人和船两个物体构成的系统;该系统在人和船相互作用下各自运动,运动过程中该系统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即人和船组成的系统在运动过程中总动量守恒。
解答:设人在运动过程中,人和船相对于水面的速度分别为ν和u ,则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 =Mu由于人在走动过程中任意时刻人和船的速度ν和u 均满足上述关系,所以运动过程中,人和船平均速度大小u ν 和 也应满足相似的关系,即 m ν=M u 而x t ν=,y u t=,所以上式可以转化为: mx=My又有,x+y=L,得: M x L m M=+ m y L m M=+ 以上就是典型的“人船模型”,说明人和船相对于水面的位移只与人和船的质量有关,与运动情况无关。
该模型适用的条件:一个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系统,且在系统发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至少有一个方向(如水平方向或者竖直方向)动量守恒。
2、“人船模型”的变形变形1:质量为M的气球下挂着长为L的绳梯,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绳梯的下端,人和气球静止在空中,现人从绳梯的下端往上爬到顶端时,人和气球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分析:由于开始人和气球组成的系统静止在空中,竖直方向系统所受外力之和为零,即系统竖直方向系统总动量守恒。
得:mx=Myx+y=L这与“人船模型”的结果一样。
变形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14圆弧轨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轨道半径为R,今把质量为m的小球自轨道左测最高处静止释放,小球滑至最低点时,求小球和轨道相对于地面各自滑行的距离?分析:设小球和轨道相对于地面各自滑行的距离为x和y,将小球和轨道看成系统,该系统在水平方向总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x=Myx+y=L这又是一个“人船模型”。
高中物理人船模型知识点归纳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中物理人船模型知识点归纳人船模型是物理学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实验模型之一,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学习到很多物理知识。
在进行人船模型实验时,可以观察到一些现象和规律,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些物理原理。
以下是关于高中物理人船模型的知识点归纳:1.浮力的作用:在人船模型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当人站在浮力极小的模型船上时,模型船会下沉,而人站在浮力足够的大的船上时,模型船会浮起。
这是因为浮力是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成正比的,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根据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知道在不同密度的液体中,物体的浮沉情况会有所不同。
2.密度的影响:在人船模型实验中,我们也可以观察到密度对物体的浮沉情况有影响。
在模型船上放入不同密度的物体,可以发现密度越大的物体,模型船下沉的情况会更为明显。
这是因为密度是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密度越大的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越小,从而导致它下沉的情况显著。
3.牛顿第三定律:在人船模型实验中,我们还可以学习到牛顿第三定律的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规定了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这个定律在人船模型实验中也得到了体现。
当人站在模型船上时,在人的重力作用下,模型船受到的向下的推力,从而使得模型船下沉;而在同一时间,模型船也对人施加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使得人站在模型船上时不至于下沉太快。
这个过程中模型船和人之间就体现了牛顿第三定律的作用。
4.平衡力的平衡:在进行人船模型实验时,我们还可以学习到平衡力的平衡原理。
在模型船上放置小石块,可以观察到石块的位置会对模型船的浮沉情况产生影响。
当石块处于船的中心位置时,模型船可以平衡地漂浮在水面上;而当石块位置偏移时,模型船可能会发生倾斜或下沉的情况。
这个现象说明了平衡力的平衡在人船模型实验中的重要性,只有当平衡力平衡时,模型船才能稳定地浮在水面上。
高中物理“人船模型”问题的特点和分析1.“人船模型”问题两个原来静止的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若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则动量守恒.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任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大小之比等于质量的反比.这样的问题归为“人船模型”问题.2.人船模型的特点(1)两物体满足动量守恒定律:m 1v 1-m 2v 2=0.(2)运动特点:人动船动,人静船静,人快船快,人慢船慢,人左船右;人船位移比等于它们质量的反比;人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比等于它们质量的反比,即x 1x 2=v 1v 2=m 2m 1. (3)应用此关系时要注意一个问题:公式v 1、v 2和x 一般都是相对地面而言的.典例1 如图7所示,长为L 、质量为M 的小船停在静水中,质量为m 的人从静止开始从船头走到船尾,不计水的阻力,求船和人相对地面的位移各为多少?图7答案 m m +M L M m +ML 解析 设任一时刻人与船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1、v 2,作用前都静止.因整个过程中动量守恒, 所以有m v 1=M v 2.而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 1、v 2,则有m v 1=M v 2.两边乘以时间t 有m v 1t =M v 2t ,即mx 1=Mx 2.且x 1+x 2=L ,可求出x 1=M m +M L ,x 2=m m +ML . 典例2 如图8所示,一个倾角为α的直角斜面体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斜面体质量为M ,顶端高度为h ,今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当小物体从斜面顶端自由下滑到底端时,斜面体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是( )图8A.mhM+m B.Mh M+mC.mh(M+m)tan αD.Mh (M+m)tan α答案C解析此题属“人船模型”问题.m与M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设m在水平方向上对地位移为x1,M在水平方向上对地位移为x2,因此有0=mx1-Mx2. ①且x1+x2=htan α.②由①②可得x2=mh(M+m)tan α,故选C.“人船模型”问题应注意以下两点1.适用条件:(1)系统由两个物体组成且相互作用前静止,系统总动量为零;(2)在系统内发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至少有一个方向的动量守恒(如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2.画草图:解题时要画出各物体的位移关系草图,找出各长度间的关系,注意两物体的位移是相对同一参考系的位移.。
人船模型之一“人船模型”,不仅是动量守恒问题中典型的物理模型,也是最重要的力学综合模型之一.对“人船模型”及其典型变形的研究,将直接影响着力学过程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在将直接影响着力学过程的分析思路,通过类比和等效方法,可以使许多动量守恒问题的分析思路和解答步骤变得极为简捷。
1、“人船模型”质量为M的船停在静止的水面上,船长为L,一质量为m的人,由船头走到船尾,若不计水的阻力,则整个过程人和船相对于水面移动的距离?分析:“人船模型”是由人和船两个物体构成的系统;该系统在人和船相互作用下各自运动,运动过程中该系统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即人和船组成的系统在运动过程中总动量守恒。
解答:设人在运动过程中,人和船相对于水面的速度分别为ν和u,则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Mu由于人在走动过程中任意时刻人和船的速度ν和u均满足上述关系,所以运动过程中,人和船平均速度大小uν和也应满足相似的关系,即mν=M u而x tν=,yut=,所以上式可以转化为:mx=My又有,x+y=L,得:Mx Lm M=+my Lm M=+以上就是典型的“人船模型”,说明人和船相对于水面的位移只与人和船的质量有关,与运动情况无关。
该模型适用的条件:一个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系统,且在系统发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至少有一个方向(如水平方向或者竖直方向)动量守恒。
2、“人船模型”的变形变形1:质量为M的气球下挂着长为L的绳梯,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绳梯的下端,人和气球静止在空中,现人从绳梯的下端往上爬到顶端时,人和气球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分析:由于开始人和气球组成的系统静止在空中,竖直方向系统所受外力之和为零,即系统竖直方向系统总动量守恒。
得:mx=Myx+y=L这与“人船模型”的结果一样。
变形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14圆弧轨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轨道半径为R,今把质量为m的小球自轨道左测最高处静止释放,小球滑至最低点时,求小球和轨道相对于地面各自滑行的距离?分析:设小球和轨道相对于地面各自滑行的距离为x和y,将小球和轨道看成系统,该m系统在水平方向总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x=Myx+y=L这又是一个“人船模型”。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模型组合讲解——人船模型
[模型概述]
“人船”模型极其应用如一人(物)在船(木板)上,或两人(物)在船(木板)上等,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极为常见,分值高,区分度大,如果我们在解题中按照模型观点处理,以每题分布给分的情况来看还是可以得到相当的分数。
[模型讲解]
例. 如图1所示,长为L 、质量为M 的小船停在静水中,质量为m 的人从静止开始从船头走到船尾,不计水的阻力,求船和人对地面的位移各为多少
图1
解析:以人和船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在人由船头走到船尾的过程中,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所以整个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当人起步加速前进时,船同时向后做加速运动;人匀速运动,则船匀速运动;当人停下来时,船也停下来。
设某时刻人对地的速度为v ,船对地的速度为v',取人行进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0'=-Mv mv ,即M m v v =' 因为人由船头走到船尾的过程中,每一时刻都满足动量守恒定律,所以每一时刻人的速度与船的速度之比,都与它们的质量之比成反比。
因此人由船头走到船尾的过程中,人的平均速度v 与船的平均速度v 也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即M m v
v =,而人的位移t v s =人,船的位移t v s =船,所以船的位移与人的位移也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即><=1M
m s s 人船
<1>式是“人船模型”的位移与质量的关系,此式的适用条件: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系统,
在系统发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某一个方向的动量守恒。
由图1可以看出:><=+2L s s 人船
由<1><2>两式解得L m
M m s L m M M s +=+=
船人,
[模型要点] 动力学规律:由于组成系统的两物体受到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一对力,故两物体速度大小与质量成反比,方向相反。
这类问题的特点:两物体同时运动,同时停止。
动量与能量规律:由于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故而遵从动量守恒定律,又由于相互作用力做功,故系统或每个物体动能均发生变化:力对“人”做的功量度“人”动能的变化;力对“船”做的功量度“船”动能的变化。
两个推论:①当系统的动量守恒时,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动量也守恒;
②当系统的动量守恒时,系统的质心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
适用范围:动量守恒定律虽然是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得到的,但它的适用范围比牛顿第二定律更广泛,它既适用于宏观也适用于微观,既适用于低速也适用于高速。
[误区点拨]
动量守恒的研究对象是一个系统,对一个物体就不能谈动量守恒问题。
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矢量表达式;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状态量表达式,它只与系统的初末状态有关;动量守恒定律具有相对性,表达式中的速度应是对应同一参照系的速度;动量守恒定律具有同时性,表达式中的初状态的动量应该是指同一时刻的各个物体动量的矢量和,末状态也是如此。
[模型演练]
如图2所示,质量为M 的小车,上面站着一个质量为m 的人,车以v 0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前进,现在人用相对于小车为u 的速度水平向后跳出后,车速增加Δv ,则计算Δv 的式子正确的是:( )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图2
A. mu v v M v m M -∆+=+)()(00
B. )()()(000v u m v v M v m M --∆+=+
C. )]([)()(000v v u m v v M v m M ∆+--∆+=+
D. )(0v u m v M ∆--∆= 答案: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