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时代精神风貌的调查与思考_以杭州下沙高校园区的调查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199.66 KB
- 文档页数:4
杭州下沙周围环境调查报告下沙街道地处举世闻名的钱塘江下游北岸,国家级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国最大的高教园区——浙江省高教园区、浙江杭州出口加工区都坐落在下沙街道境内。
下沙大概有近400多家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极大。
官方资料显示政府抽样调查了40多家工业企业整体的排放量和处理量均达标。
但不排除少数工业企业可能存在“偷排”现象。
据采访得知下沙河水发黑发臭的主要原因是下沙的配水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河水没有得到疏通。
经过调查了解到下沙河流的污染是一直存在的从1997年至今下沙一直被视为重点工业园区我国早期的“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政策致使下沙河流污染严重。
如今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政府更是加强了对这方面的关注。
目前下沙地区已开发出24条人工河流整个下沙水系系统已经基本建成并完善。
钱塘江上游四格村建有排灌站从钱塘江输入流动水进入的流动水经过并清理了各条河流并最终经过建在钱塘江下游的850排灌站再次流进钱塘江可以有效地保持各条河流的良好水质。
关于水质变化的历史我们了解到XX年之前下沙河流污染主要是因为工业废水排放超标其次还有居民的生活废水排放。
如今下沙河流水质现状依然很差水质发黑、发臭现象经常发生这种现象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下沙的主要的废气有四种:1. “方便面味”;那应该是一种含硫的气体。
遇到液体会变为稀硫酸,所以对呼吸道及肺部有极大刺激。
所以一般的人闻之必咳嗽。
眼睛也很难受。
通常半夜排放,但白天在高架桥附近的学林街至8号路之间经常可闻到。
2. 墨臭与大粪臭的混合味。
通常傍晚就排放。
主要是一种碳类的污染。
是朝阳轮胎废气为主,混合了20号路附近的农药厂、香精厂的废气而来。
3 一种类似与666的农药味道。
主要污染源是高架桥东亦即下沙东区的几十家化工厂的气味充分混合而来。
植物对该气味特别敏感,在集中排放该气的几天内,养的花草立即枯黄。
4. 化学实验室的气味,有点像装修的油漆味。
从江东飘来。
钱江东岸就是江东工业园,林立的烟囱在下沙这江边清晰可见,直线距离仅约1500米。
大学生精神压力调查报告——基于杭州下沙地区大学生的调查研究目录摘要 (3)研究背景 (3)研究方法 (3)文献综述 (4)数据分析 (5)大学生精神压力透析 (7)调查结论 (9)研究局限 (10)参考文献 (10)附录一 (11)摘要:精神压力问题是人类生活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整个人类的全面发展。
而大学生所处年龄阶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这种特殊性,就产生了具有独特特征的精神压力。
从根本上讲,这些精神压力其实就是大学生内心各种矛盾和冲突的集合体。
本文欲从学习、生活环境、人际交往、情感、就业等方面分析大学生精神压力现状,并探讨大学生精神压力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精神压力压力释放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科技不断提升,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伴随而生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
而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时期是人生中的重要转折时期。
有人把这一时期称为“青年晚期”,还有的称为“成年时期”,大都数认为这是一个“疾风暴雨”的时期。
大学生目前处于青年期,确切的说是处在高于青年期而又低于中年期的阶段。
所以,其心理发展的一般表现特征是:正在走向成熟但又未真正的完全成熟。
这种心理特征就导致了大学生正处在走向成熟的过渡期。
处在过渡期的大学生,往往其心理成分呈现着矛盾的特点。
此外,大学生这一不成熟的群体,很容易受社会上的不良价值观影响,出现信仰迷失、情感生活萎靡、形成功利主义价值倾向等。
同时,在实现个人的理想和目标时,面对突如其来的失败和挫折时,往往不能接受,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容易出现破罐子破摔,甚至选择轻生来解决问题。
这说明,大学生群体极易产生精神压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1世纪人才的竞争,不但是数量的竞争,更是质量的竞争。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如果能够正确的对待自身面对的精神压力,并寻求合理的释放途径,不但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大一学生精神面貌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情况,了解大一学生自入学以来的精神面貌来更好的引导同学们度过大学生活。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调查对象:大一新生一般情况:这部分人大部分在17至20岁之间,其中以大概以18岁为中心的正态分布, 三、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是不记名调查,参加对象为山东财政学院大一新生,对其进行选择问卷的调查。
发放问卷是山财校园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
全校共发出调查问卷150份,收回134份,回收率达89.33%;四、调查时间:2009年05月5日――――2009年5月07日五、调查B.有差距,但不大C.没有差距D.现实更精彩12. 大学生活中您多数情况下的情绪是,A.乐观积极,总是想好的事B.平平静静,无多大变化C.郁闷消极,总是想不好的事4. 在面临压力或心烦事时,您是如何处理的,A.转移(娱乐、游戏、读书)B.发泄(哭、倾诉、写信或日记)C.压抑(喝酒、睡觉、假装高兴)D.顺其自然,自然调整心理品质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优秀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成才的必备条件。
一个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难以完成主体型教育、能动性学习的任务。
这就需要同学们具备自我调整的能力,如果不具备进行自我调整的能力,就会形成心理疾患,那么他的智商再高,创造能力再强也会失去成功的机会。
2调查显示,在面临压力时,41%的同学选择转移压力的方式,20%的同学选择倾诉、记日记等方式发泄,这说明大部分同学能很好的调整自我以适应大学环境。
在情绪调查中,37%的同学是乐观积极的。
一半以上的同学认为是平平静静的,没多大变化。
还有11%的同学多数情况下是郁闷消极的,这可能是由于升入大学后,学校环境与初高中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又远离了父母,学习条件和学习方法的变化,生活习惯的变化及语言交流的障碍,在加上现实与理想中的大学差距较大,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使得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落差,很难自我调整,因此极易产生一些心理困扰和消极情绪。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杭州下沙七所本科院校为例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开始进入了普通公众的生活。
自媒体具有去中心化、交互性强、速度快、内容多元等特征,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对杭州下沙七所本科院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比对,探索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途径如下:多渠道提升教育者素质;打造自媒体新型管理队伍。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媒体”即We Media,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学者丹·吉尔默提出的,之后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利斯两人联合提出了“We Media”研究报告,在这篇研究报告里,他们对“自媒体”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一个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1]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为81.0%。
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2]。
随着网络技术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大学生成为我国手机网民的中坚力量,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各种自媒体软件和应用工具层出不穷,在这样一个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信息获取和分享的速度也相当快。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对自媒体工具的掌握也相当快速,同时大学生对于信息的辨别能力不足,网络媒介素养不高,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危害其健康成长;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对于高校的舆情管理、应急机制、队伍建设等都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下沙高教园区学生地摊现象调查报告目录一、前言-----------------------------------------------------------------------3二、调研概述-----------------------------------------4(一)调查目的(二)市场调查内容(三)调研对象和方法(四)问卷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五)其他信息三、调研过程-----------------------------------------6(一)文案调研(二)现场调研四、调研结果分析-----------------------------------7(一)学生逛地摊频率分析(二)学生对地摊、地摊商品的看法(三)地摊市场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分析(四)学生参与地摊市场的积极性分析(五)学生对城管执法的看法分析五、调研结论和建议--------------------------------10(一)结论(二)建议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学生地摊现象调查报告营销09(2)班第四组黄佳萍夏颖韦程娟瞿方泽一、前言杭州下沙高教园是浙江省最大的高教园区,在校大学生达到了16万人。
如此多的学生生活在一起,必然会有很多新奇的创造,而学生地摊现象更是在高教园内异常火热,学生摊主中有平时就很活跃的男生,也有平常很低调的女生;他们之中有人卖图书杂志、歌碟影碟,也有人卖衣服、鞋子、化妆品等日常装扮用品。
只要在天气好的傍晚,我们总能看见他们的身影,还能听见他们卖力的吆喝声。
他们面带微笑而略显羞涩,坐着军训时发的塑料小板凳,有的同学看上去比较害羞,没有客人时,就躬身整理面前的一丈见方的“小市场”,或是望着小路对面的小贩。
有的同学就显得很会做生意,有人从身边经过,便会大方的招呼生意。
那么这么多的“天之骄子”热情地投入到他们的地摊事业中来,是有感于当前的经济形势,或者是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呢?为此我们小组展开了调查。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基于杭州下沙高教
园区的调查分析
吴跃峰
【期刊名称】《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32)003
【摘要】网络素养是新时期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媒介素质,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网络行为自我管理能力、网络道德素养、网络安全意识等方面存在不足.从原因上看,既有缺乏良好网络环境的客观原因,又有大学生特殊心理特征和行为的主观原因,还有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建章立制,充分发挥引领作用;需要高校科学设置课程,充分发挥育人作用;需要家庭言传身教,充分发挥培育作用;需要个体进行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内化作用.
【总页数】5页(P220-224)
【作者】吴跃峰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杭州310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关于普通高校考研与学风建设认识错位的思考——基于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四所高校的调查分析 [J], 周黎燕
2.杭州市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为例 [J], 周健
3.杭州市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为例 [J], 周健
4.当代大学生道德学习问题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以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为例[J], 王丽琦
5.当代大学生性道德现状调查——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大学生为例 [J], 仲玉英;程建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当代大学生精神状况调查及教学培养对策研究作者:余子鹏,黄涛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2015年第14期余子鹏黄涛(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65)摘要:我国目前在校大学生规模增长迅速,人们对大学生的精神状况甚为忧虑。
笔者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目标及自觉性、团队协作意识和精神文明状况等问题令人困惑,在分析困惑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发挥大学生的精力充沛、性格和人生观可塑的优势,提出了在专业教学中培育大学生奋斗目标、团队协作意识和精神文明修养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精神状况;调查分析;建议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4.038*项目基金:武汉科技大学教研项目“经管类大学生专业成就目标的影响因素及教学调整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4Z031)作者简介:余子鹏(1972-),男,博士,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技术创新;黄涛(1970-),男,博士,武汉科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科技哲学。
收稿日期:2015-04-04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大学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在校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庞大,参照《中国统计年鉴》可以发现: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由1990年的206.3万人,到2013年普通本专科学生人数就上升为2468.1万人,扩大了11倍多。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后备人才队伍,是国家民族的希望和力量源泉,大学生在生活、学习态度等方面的精神面貌影响他们的成长,关系到大学生身心健康、追求人生梦想的奋斗动力和培养人才的质量,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近年来,出现许多令人困惑的现象,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精神面貌和大学生培养质量呈现不同程度的针砭评价。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在广泛调查大学生学习目标与态度、团队协作和自身文明修养等基础上,本研究对大学生的精神状况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在大学生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等领域提出了优化对策。
摘要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员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引导他们全面健康成长,是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
本次调研以大学生“党员形象”为切入点,针对杭州下沙高教园区高校普通群众展开调研,了解大学生党员在群众眼中的形象,发现当代大学生形象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探寻解决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党员形象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Undergraduate Party Members'Image:Taking Hangzhou Xiasha Higher Education Area for Example//Mao ZhuoerAbstract The undergraduate Party members are a significant part among the communist teams in different universities.It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the basic level of party organization of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o strengthen the force in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undergraduate Party memb-ers and guide them to fully and healthily grown.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images of the communist and focused on the gen-eral public in Hangzhou Xiasha Higher educational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see the undergraduate Party members in general public's view;try to find out the problems arousing from the process of image engineering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come up with a solution.Key words undergraduate Party member;the images of the communistAuthor's address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310036,Hang-zhou,Zhejiang,China1大学生党员形象调研的背景1.1背景和内容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队伍中的一支重要群体,由青年学生中的精英和骨干分子组成,肩负着引领校园思想文化,团结各方面学生力量,塑造积极健康的大学校园氛围,成为广大学生效仿、学习榜样的作用。
对当前大学生安全意识的调查与思考——以浙江省下沙高教
园区学生为例
范志华
【期刊名称】《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6(026)003
【摘要】良好的安全意识是保证安全行为的前提.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对于创建"平安校园"意义重大.以浙江省下沙高教园区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对当前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总页数】3页(P160-162)
【作者】范志华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7.4
【相关文献】
1.高校大学生国际意识教育现状初探及对策分析r——以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高校为例 [J], 李银波;何云;严洁;赵静
2.关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以浙江省部分高校为例 [J], 章小朝;何增光
3.ICT时代大学生社会沟通模式初探——以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本科院校大学生为例 [J], 陈燃进
4.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调查与思考——以南京工业大学学生为例 [J], 朱忠祥;童
政权
5.当代大学生性道德现状调查——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大学生为例 [J], 仲玉英;程建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杭州下沙高教园区高校勤工助学现状调查及研究【摘要】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是学生资助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高校管理的重难点工作。
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也逐年增加,成为学校特别关注的群体。
因此,不断完善勤工助学岗位机制越来越成为高校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高校;勤工助学;制度;对策引言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我国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以前国家“免费培养,统一分配”的教育模式已被打破,许多高校纷纷扩大办学规模,为高校带来活力的同时,随着学费和生活费用的增加,加大了家庭经济困难生的物质及精神压力。
为了保证经济困难生享有同等教育的权力,保证经济困难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我国逐步建立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奖、贷、勤、助、补、免”有机结合的多元化帮扶体系。
本文主要围绕作为资助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勤工助学进行讨论和研究。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了解学生对于岗位制度的认识及看法,发现下沙各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导致相关问题的原因;并通过查阅相关材料,走访了解省内外有相关完善体制的高校,学习借鉴良好的勤工助学工作体制;最后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提出有效方案,完善我校勤工助学的资助和育人作用。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勤工助学活动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的,以获得报酬、培养自主及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各种服务或劳动。
包括通过运用科学知识、技术和技能等为用工单位或个人提供服务而获得报酬的智力服务活动和通过体力劳动为用工单位或个人提供服务而获得报酬的劳务活动。
其除了为大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和平台外,更重要的是有其重要的教育功效。
虽然,勤工助学活动受到社会和高校的普遍关注,但其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经过调查研究,笔者对下沙高校勤工助学现状得出以下结论:1.高校勤工助学岗位供不应求。
据了解,目前浙江省目前在校大学生90余万人,下沙有大学生18万,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了15%,而我校在校生为15051人,家庭困难生为3057人,所占的比例是20.31%,但是学校各机关部门所能提供的勤工岗位确实十分有限的,就我校而言,勤工岗位报名人数约3000人次,所能提供的较为固定的勤工岗位约为650个,校外岗300个,可见,目前我校勤工助学活动面临着岗位较为紧缺的现象,而类似于我校的这种“僧多粥少”的现象是目前高校勤工助学活动中最为普遍的。
下沙工业园区新杭州人在杭生活方面的调查研究【内容摘要】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我们思考新杭州人在杭州时的住房和他们的子女的教育问题。
探究这个问题,我们先发放问卷,再进行统计分析,最后提出我们的建议和方案。
【关键词】新杭州人住房子女教育杭州是一个大气开放的城市,随着杭州的发展与开放,我们的耳边多了南腔北调,来自天南海北的兄弟姐妹正在杭州这片生活乐土上扎根。
杭州以“大气开放”的胸怀迎纳“新杭州人”,彰显的是公平,倾注的是爱心。
既然我们把这个城市的“活跃分子”和“流动的血液”,亲切地称之为“新杭州人”,那么他们的生活品质也与我们紧密相联。
关注新杭州人的生活情况一直是政府的重点工作。
“春风行动”、“八个有承诺”、“经济租赁房政策”……政府从医疗、就业、教育等各个方面无微不至的关心着这些默默奉献的劳动者们,有许多外来者从中享受到了福利,体验到生活在杭州的幸福;有许多外来者从中获得了希望,重新开始美好的生活;又有许多外来者从中感受到温暖,努力地为自己的事业拼搏!城市,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度才能欣欣向荣;人民,要有海纳百川的真诚和关爱才能生生不息。
作为百万市民中的一份子,我们的作用微乎其微,但是任何一点一滴的关注与尊重,都是对创建和谐社会,营造公平公正环境的贡献。
研究的意义和背景居住,是民生之本。
“安家立业”,只有有一个稳定舒适的居所,人才能够安心的发展自身事业,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所以居住问题对每位新杭州人来说都是息息相关的。
教育,是个人、民族,甚至是国家的根本事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仅对个人,而且对于一个国家的事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新杭州人的生活包括各个方面,但是教育和居住是重中之重且具有代表性,我们以研究这两方面为主,从而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让市民、政府联合起来一同关注和建设新杭州人的明天,以及向新杭州人宣传一些政府的优惠政策。
同时,此课题更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通过采访、调查等方法可以便捷的获得所需资料,所以此课题可行。
大学生精神风貌之我见学生优良的学习风气是促进学习的一种氛围和推动力,也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它使学生感到一种紧迫感,促使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
同时也遏制了一些不良习惯和倾向的产生。
因此,大学生好的一个精神状态,是一个现代化校园首先得具备的条件之一。
在职业院校当中,有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了中学时那种明确的追求目标,忘我的学习态度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上课时学习纪律松懈,上课迟到、旷课等现象屡见不鲜。
听课不专心,靠看小说、睡觉打发每天那五六个小时上课时间。
临到考试,也不认真复习,考试考作弊蒙混过关。
当然也有陶醉于谈情说爱,整天无所事事东逛西逛的。
虽然这部分学生不在多数,但也反映出大学生精神风貌有待加强。
大学生精神风貌之所以有所欠缺是因为什么呢?在我看来有这几点:1、学小大规模扩招,生源素质整体有所下降,部分同学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对学习感到力不从心,久而久之便在学习大军中掉队了。
2、现在社会找工作都要文聘,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有文聘都容易的多。
有些同学就认为在课堂上学到的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并不能得到运不能用,导致在学业上没有更高的理想追求,只求考试不挂科,毕业能通过就行了。
3、有些学生对于某些专业并不是兴趣所在,缺乏学习动力和热情。
4、职业院校教学资源不够齐全,不能有效的促进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另外评分制度不够完善,学生分数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真实水平。
5、职业院校教师配备不够完善,一些老师照本宣课,纯粹敷衍应付,课堂鼓噪无味,教学效果不理想,学习积极性低下。
6、一些学生忙于社团、学生会,无心与学习,等有时间时发现前面落下的补不回来了。
那么针对这些,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呢?我提出以下几点意见:1、打造出良好的教学团队,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避免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的不良风气。
教职工要兼成忠诚教育、热爱教育的口号,专研学术,不断吸收科学信息。
将新思想,新理论及时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持续对未知的探索欲望。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组织了本次下沙社会实践活动。
下沙作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产业优势和人文氛围,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理想场所。
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深入了解下沙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4. 增进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2年6月10日至6月12日活动地点:杭州市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四、活动内容1. 参观下沙历史文化街区在活动首日,我们首先参观了下沙历史文化街区。
这里既有古老的建筑,又有现代化的商业设施。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下沙的历史变迁,感受到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2. 参观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随后,我们来到了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这里,我们参观了企业、产业园区和科研机构,了解了下沙的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认识到下沙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3. 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我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们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环保宣传、关爱老人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也深刻体会到了服务社会的快乐。
4. 开展专题讲座在活动期间,我们还邀请了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为我们开展专题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下沙的发展历程、产业政策、科技创新等。
通过讲座,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下沙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5. 举办团队拓展活动为了增强团队凝聚力,我们举办了团队拓展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通过破冰游戏、团队协作等环节,培养了团队精神,提升了沟通协调能力。
五、活动总结通过本次下沙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深入了解了下沙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2.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实践能力;3.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提升了沟通协调能力;4. 拓宽了视野,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时代精神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GK080810)。
收稿日期:2009204214作者简介:黄岩(1971-),人文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农业教育,2009206,06:82285H igher A gricultural Education,2009206,06:82285当代大学生时代精神风貌的调查与思考———以杭州下沙高校园区的调查为例黄 岩(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杭州310018)摘要:通过对杭州下沙高教园区部分大学生的时代精神风貌的调查分析认为,当代大学生总体上保持着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但也存在着民主法制意识不足、缺乏执着探索的勇气、浪费现象严重、关爱与环保意识不强等问题。
关键词:;时代精神中图分类号:G 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1981(2009)062008220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意识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十七大报告又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因此,为了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精神风貌,更好地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之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
笔者在杭州下沙的几所高校组织了一次“当代大学生时代精神风貌”的问卷调查,现就问卷调查情况作些分析与思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当代大学生时代精神风貌调查问卷”对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的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以问卷的形式进行随机调查,共计发放336份样本量。
其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发放120份,浙江财经学院发放109份,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发放107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312份,有效率为92186%。
从有效问卷来看,男生168人,女生144人,其中33133%为理工医学类学生,26192%为经管类学生,21115为文史类学生,9161%为艺术类学生,15138%为其他类别的学生。
党员18人,共青团员285人,其他为9人。
因而问卷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代表性。
(二)研究方法调查实施以前,我们收集了大量国内有关的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建设的相关材料,提出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精神风貌可以从政治风貌、学习气魄、生活节操、处世胸襟等四个维度进行考察,即政治上要“公忠”,学习上要“日新”,生活上要“节俭”,处世上要“和谐”。
因此,从内容上来看,“当代大学生时代精神风貌调查问卷”涉及到上述四个维度以及对时代精神和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性评价等六个方面,问卷共计26道题。
每份问卷都统一编号,问卷收回后,课题组成员用EXC EL 软件进行数据编录,并根据需要随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从此次针对在杭部分大学生时代精神风貌四个维度的调查来看,调查的结果与教育部2008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当前高校学生思想主流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是,在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国内社会环境中,在多样化文化并存的情形下,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也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从政治上看,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但民主法治意识不足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交往与联系日益紧密,时空界限相对模糊,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大学生报效祖国的方式都面临着新的变化和冲击。
基于此,本调查组特别设计了“您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黄 岩 当代大学生时代精神风貌的调查与思考景下,还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吗?”以及“您会选择何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呢?”“您认为我国有必要学习和借鉴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经验吗”这样三个问题。
从调查结果来看,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选择“有必要”和“很有必要”的人数占总数的96147%,选择“无所谓”的占总数3121%,回答“没必要”只有0132%。
这充分说明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是显著的,当代大学生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一代。
针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选择“在国家尊严受损失时,挺身而出,不排除会采取激进的方法”的比例占9161%,选择“理性思考,从实际出发,做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实事”的比例占62118%,选择“今天的努力学习就是报效祖国的最高表现”的比例占18191%,选择“爱国只要放在心里就好了”的比例占8197%,选择“没考虑过”的比例仅为0132%。
针对第三个问题,选择“有必要”和“很有必要”比例高达98108%,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部分学生在表达爱国情绪上都更趋于理性,并具有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宏观视野与开放心态,但仍有部分学生在表达爱国方式上可能会有所偏激,今后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还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理性爱国方式的培养。
民主法治意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基础上孕育的,当代中国最具时代性的思想观念变革,是当代大学生政治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主要包括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权利义务等基本观念。
社会主义民主意识中处于核心层次的就是个人主体意识,即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意识。
然而在对“如果您知道学生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您会怎么做?”的回答时,只有32169%的学生选择了“向学校有关部门举报”,选择“和别人说,让舆论监督他”的比例最高,占33197%,选择“这不关我的事,没必要管”与“不知道”的比例总和占33124%。
对于“你对集体活动的态度是”的问题选择中,选择“积极参加”的只占25164%,选择“感兴趣的就参加”的比例高达67131%。
此外,还有1192%的人选择了“能不参加就不参加”,5113%的人选择了“无所谓”。
由此可见,尽管当代大学生崇尚民主、追求个性,但受多种原因的影响,政治责任意识不强、民主热情淡化等问题在当前学生群体中仍非常突出。
法律信仰是法律意识的最高层次,也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权威。
然而,调查发现,在对“如果您的亲人涉嫌违反法律,您首先想到的办法是?”的回答时,尽管60190%的人选择了“遵循法律和政策规定解决,相信一定会有公正的结果”,但仍有19187%的人选择了“通过各种关系,尽可能找到负责办案的责任人”,25164%的人选择了“不知道”。
这表明大部分人已坚信法律的正义性,但目前法律在大学生心中并没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法院的判决也缺少一锤定音的权威。
因而,当面临法律和亲情的选择时,许多学生的心理天平自然倾向于亲情。
如在回答“如果您的父亲和别人产生纠纷,并把别人打伤,警察前来调查,您的态度可能是”的问题时,只有33133%的人选择“如实向警察反映情况”,却有41103%的人选择“寻找有利于父亲的证据向警察反映,并回避不利一面”。
这说明在由传统宗法社会向现代民主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们的观念并没有真正完成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那种“德主刑辅”“亲情至上”的文化心理依然存在。
(二)从学习上看,大学生求真创新意识较强,但缺乏执着探索的勇气 崇尚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树立革故、求变的创新意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更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重要精神品格。
广大青年学子只有具有唯实求是、善于怀疑、锲而不舍的精神气质,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和超越。
那么,当代大学生能否真正拥有时代所要求的这种品格呢?调查显示,在对“有的同学为了拿到科技创新奖项,不惜弄虚作假,您对此的态度是”的回答时,选择“反对”的比例高达77156%,选择“不谴责,但自己也不会做”的比例为14110%,这说明大学生有强烈的求真意识,能够坚决抵制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
当然,我们还要看到,还有5177%的学生选择了“没什么,如果可能自己也会做”,2156%的同学选择了“说不清”,这说明未来在学术规范方面的教育仍然不可忽视。
针对于“您愿意了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证明的”1+2“的意义吗?”的回答,51128%的同学选择了“愿意了解”,31141%的同学选择了“如果它与我的工作有关,我愿意了解”,合计比例达到82169%。
针对于“某营养专家说‘长期喝纯净水有损健康’,您对此观点的态度是”,73108%的同学选择了“他为什么这样讲?理由何在?”这表明大学生总体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具有较为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勇于批判的怀疑精神。
他们不再迷信权威,人云亦云,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而理性怀疑与超然独立精神毫无疑问是创新人才的重要人格特征。
然而,当我们调查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时,却发现・38・ 总216期高 等 农 业 教 育他们的求知欲望并不能转化为实际行动。
如当问到您目前的学习态度时,选择“全力争取优秀”的比例只有56113%,选择“不想学得太深,保持中等水平”以及“只要过得去,60分就行”的比例之和高达43159%,此外,还有1128%的人选择了“对学习毫无兴趣”。
调查还进一步发现,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重大挫折时,55112%的学生选择了“排除一切困难,争取达到目标”,这与学习态度为“全力争取优秀”的比例大致相当。
此外,还有25164%的人选择“接受现状”,18159%的人选择了“转移目标”,0164%的人选择了“悲观失望”。
古语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尽管目前学生积极学习态度与意志的比例在50%以上,但我们绝不能忽视40%左右的其它选项。
因此,如何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能够真正形成完美独立的人格,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学习知识,理应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着力关注的迫切问题。
(三)在生活上,大学生对节约意识有较高的认同感,但实际消费水平总体偏高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是中华民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格言。
可以说,厉行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那么,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巨大冲击下,在许多人的消费观念已经由节俭型向享受型转变的过程中,大学生是否还认同节俭美德呢?他们的实际消费状况又怎样呢?调查显示,大学生总体认同节俭是一种崇高的美德。
对于“即使有了钱,也要勤俭节约”持“赞成”态度的比例高达78185%,选择“不赞成”的比例为7105%,选择“说不清楚”的比例为14110%。
这说明传统“节俭”美德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影响深刻,也表明高校在宣传节约意识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大学生的这种节俭意识是否一定会有相应的节俭行为呢?为此,调查组特设置了“截至目前,您每月的平均消费支出(不含学费、住宿费)”这一问题,并提供了几组数据,供学生进行选择。
结果显示,月消费在300元以下的比例为1192%,300—600元之间的比例为17131%,600—900元之间的比例为46115%,900—1200元的为23172%,1200元以上的比例为1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