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氨化的主要方法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2
氨化稻草的制作方法蜀、畜牧业顾问2008年6月19日于北京氨化稻草的制作,一般氨源是液氨、氨水、碳铵等,最常用的是尿素。
尿素氨化法的制作:将稻草切短为5-10厘米,先将所需添加的尿素按每千克秸秆加0.04-0.05千克的比例,充分溶解在40-50升水中,制成溶解液喷洒在秸秆中,装一层喷一层,不断翻动喷匀,边装边踩紧,直至装出池口30-50厘米,顶部呈锥形,用薄膜覆盖,并用湿泥密封薄膜与容器的接口处。
特别注意踩实不留下空隙,要密封,不能留有空气,并要常检查薄膜有无破损漏气。
氨化时间长短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温度越低,氨化时间越长,一般夏季2-3周,春、秋3-6周,冬季8周以上。
氨化达到规定的时间后,即可打开取用。
每次取1天的喂量,摊开在通风干净的水泥地面上晾放一天,待无刺鼻氨味时方可饲喂。
氨化成熟的秸秆,感观检查其色泽、气味和质地,可分四个等级。
每次取用后仍应密封容器,室外池应防止进水。
也可把氨化秸秆全部取出,摊开晾干后,重新摊积在室内用薄膜覆盖,防日晒雨淋,饲喂时要多少,去多少。
牛羊喂氨化稻草要注意什么1、要注意防中毒。
氨化稻草中毒就是氨中毒,表现为腹泻、昏迷,甚至死亡。
所以,饲料必须推开放氨3~4天,直至无氨刺激气味方能喂牛羊。
2、要注意预防消化障碍。
牛羊采食氨化稻草有个适应过程,头几天应少喂,以后逐渐增加饲喂量,否则会引起严重的消化障碍。
3.哺乳牛犊和羔羊不宜喂氨化稻草。
犊与羔的消化机能弱而不完善,瘤胃中的微生物区尚未形成,不能利用氨化稻草中的氮素,给牛犊和羔羊喂氨化稻草会发生消化系统疾病,还易引起中毒。
4、要注意日粮的配合,经氨化的稻草因粗纤维变软而消化率提高,因适口性改善而使牛羊采食量增加,其中含的氮素为瘤胃中的微生物利用合成菌体蛋白质,在肠道为牛羊所利用,而能代替一部分蛋白饲料。
瘤胃中微生物在利用氮素合成菌体蛋白质时,需要一定量的蛋白质、糖及其他营养因素;稻享本身租纤锥含量高,营养价值低,经氨化后所含的营养物质并未增加,一些维生素还下降。
有秸秆氨化的方法、氨化稻草的贮存利用等介绍如下:一、窖氨化法二、氨化稻草的贮存方法三、氨化稻草的饲喂方法的视频。
三. 微生物処理法(发酵法)人们一直在寻找能分解秸秆粗纤维的微生物,一是试图在体外制造出反刍动物人工瘤胃的条件。
研究表明,瘤胃微生物有细菌和原虫两类,通常每克瘤胃内容物含有150~250亿个细菌和60~180万个原虫。
瘤胃中的纤维素分解菌所产生的纤维分解酶能将粗纤维分解形成挥发性脂肪酸而被吸收后作为能源;同时能将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合成菌体蛋白;能合成多种B族维生素。
其二是尋找自然界能分解粗纤维的新的菌种,以企提高粗饲料的利用率。
由于所利用的菌种不同,便形成了下面不同的发酵方法。
1.温水发酵法先将干秸秆恻短到2-3厘米或粉碎后,装进缸中,加适量温水(约30度),以1份水浸1.5份料,将饲料浸湿,紧紧的压实,上压重物,封闭缸口,闷5—7天发酵后,即可取用。
2.酵母糖化法主要有酵母菌和霉菌中的一些菌类。
将作物秸秆铡短到2~3厘米,将酵母先用水化开,加入到100公斤水中搅拌均匀,冬天可用30℃~40℃温水。
将酵母液均匀喷洒在铡短的作物如玉米秸秆上,松散堆成30~60厘米的方形垛或装缸,封闭1~3天即可喂用。
3.发酵剂发酵法(生化发酵、微贮)将秸秆经粉碎后,加入发酵调制剂(发酵活干菌),拌和均匀,填入塑料袋、水缸或水泥池内压实,密封,使其软化,熟化。
生化成一种类似酿酒厂酿出的废渣即“酵糠”样物质。
秸秆在生化发酵过程中可使粗纤维得到有效降解,并经生化转化,合成氨基酸,脂肪酸,菌体蛋白及维生素等,产生酵、酸等特殊风味,改善秸秆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
生化发酵饲料还含有多种肠道有益微生物及多种能产生抗生素的菌株,对畜禽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有治疗作用并能提高防病免疫力,增加消化力。
生化发酵处理后的秸秆饲料可直接拌入畜禽饲料中饲喂。
也可采用小型饲料加工机组加工制成全价粒饲料,则效果更佳。
湖南省新化县微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微生物混菌发酵方法,开发出发酵饲料调制剂产品。
小麦秸秆的氨化处理小麦秸秆的氨化处理是化学处理的一种,也是迄今为止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处理方法。
目前,小麦正直收割之时,秸秆大量积压,现介绍小麦秸秆的氨化处理方法。
一、氨化的好处(一)可将秸秆有机物消化率提高10%-12%,粗蛋白含量由3%-4%提高到8%或更高。
(二)处理后的秸秆牲畜食入量增大,适口性好,采食时间较不处理时大大缩短。
(三)经济效益高,方法简便易行。
(四)氨化后可防止饲料霉坏,还能杀死野草籽,可很好地保存含水率偏高的粗饲料。
二、氨化方法(一)人畜尿氨化秸秆法。
这是最简单实用的一种方法。
具体做法是:用瓦罐(或水缸)盛满切碎的小麦秸秆,再喷洒新鲜的人尿或畜尿,加盖、密封。
秸秆与尿处理比例为1:3,时间为10天-90天(温度越高,处理时间越短)。
这样有两三个瓦罐或缸轮流处理,就可基本满足数头家畜的需要。
(二)尿素处理法将3%~5%的尿素用温水配成溶液,温水多少视秸秆的含水量而定,一般秸秆的含水量为12%,为每100千克秸秆加30千克左右溶液。
(1)氨化池氨化法将配好的尿素溶液均匀地洒在秸秆上,边洒边搅拌,或者一层秸秆均匀洒一次尿素溶液,边装边踩实。
装满后,用塑料薄膜盖好池口,四周用土覆盖密封。
(2)塑料袋氨化法塑料袋一般为2.5米长,1.5米宽,对塑料袋的要求是无毒的聚乙稀薄膜,最好用双层塑料袋。
把切断的秸秆用配制好的尿素水溶液均匀喷洒,装满塑料袋后,封严袋口,放在向阳的干燥处。
存放期间,应经常检查,若嗅到袋口处有氨气味,应重新扎紧,发现塑料袋有破损,要及时用胶带封严,需5~14天,,即可饲喂。
氨化秸秆可保存很长时间,只要塑料膜不破、不漏氨,就不会霉坏。
(三)氨水处理法。
常用的氨水含氨量为25%,有的为10%或20%。
处理用量可按一百公斤秸秆加15公斤20%的氨水或30公斤10%的氨水。
氨水处理可先把切短的秸秆压入窑或垛中,再把铺底与覆盖的塑料折叠、压紧,工作人员戴着防护设备从顶部一孔把氨水倒入,立即封口。
玉米秸秆做饲料的十种加工方法玉米是供作饲料为主的粮、经、饲兼用作物,玉米秸秆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源。
作为一种资源,玉米秸秆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可利用的化学成分,可用作畜牧业饲料的原料。
长期以来,玉米秸秆就是牲畜的主要粗饲料的原料之一。
有关化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含有3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2%〜4%的蛋白质和0. 5%—1%的脂肪,既可青贮,也可直接饲喂。
就食草动物而言,2 kg 的玉米秸秆增重净能相当于1kg 的玉米籽粒,特别是经青贮、黄贮、氨化及糖化等处理后,可提高利用率,效益将争更可观。
据研究分析,玉米秸秆中所含的消化能为2 235. 8kJ/kg,且营养丰富,总能量与牧草相当。
对玉米秸秆进行精细加工处理,制作成高营养牲畜饲料,不仅有利于发展畜牧业,而且通过秸秆过腹还田,更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玉米秸秆饲料加工技术是采用机械工程、生物和化学等技术手段,完成从玉米秸秆的收获、饲料加工、贮藏、运输、饲喂等过程的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秸秆饲料加工新技术也层出不穷。
玉米秸秆除了作为饲料直接饲喂外,现在有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多种加工技术在实际中得以推广应用,实现了集中规模化加工,开拓了饲料利用的新途径。
1 、玉米秸秆青贮加工技术:属于生物处理技术,是玉米秸秆饲料利用的主要方式。
该项技术是将腊熟期玉米通过青贮收获机械一次性完成秸秆切碎、收集或人工收获后将青玉米秸秆铡碎至1—2cm 长,使其含水量为67%—75%,装贮于窖、缸、塔、池及塑料袋中压实密封贮藏,人为造就一个厌氧的环境,自然利用乳酸菌厌氧发酵,产生乳酸,使大部分微生物停止繁殖,而乳酸菌由于乳酸的不断积累,最后被自身产生的乳酸所控制而停止生长,以保持青秸秆的营养,并使得青贮饲料带有轻微的果香味,牲畜比较爱吃。
2、玉米秸秆微贮加工技术:这也是生物处理方法,把玉米秸秆切短,长度以养牛5-8cm、养羊3—5cm为宜,而养猪需粉碎,这样易于压实和提高微贮窖的利用率及保证贮料的制作质量。
月4日市林牧业局专家陈万泉讲授《秸秆氨化青贮技术》等相关知识,同时现场解答农民朋友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秸秆氨化青贮技术氨化和青贮技术是对秸秆类饲料常用的处理方法。
一、秸秆氨化技术(一)、秸秆氨化的原理及效果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粗纤维,粗纤维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可以被草食家畜消化利用,而木质素则基本不能被利用。
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中有一部分同不能消化的木质素紧密联结在一起,难以为牲畜消化利用。
氨化是采用氢氧化铵处理秸秆,它的作用机制和氢氧化钠基本类似,利用氢氧根(OHˉ)和氨离子(NH4+)与秸秆发生碱解和氨解反应,破坏联结木质素与多糖之间的酯键,提高秸秆的消化率。
同时氨化还可以使秸秆的木质化纤维膨胀疏松,增加了渗透性,有利于消化酶的接触和作用。
氨化能把秸秆中的营养解放出来,使其能被牲畜消化吸收。
通常氨化后的秸秆消化率可提高20%以上,牲畜采食量也可提高20%左右,秸秆中蛋白质含量提高1-2倍,总的营养价值可提高1倍以上。
此外,含水率高的秸秆经氨化后可以防止霉变,并能将秸秆中混入的杂草种子和寄生虫卵及病菌杀灭,使其失去繁殖和再生的能力。
(二)、秸秆氨化的主要方法秸秆氨化饲料在我国推广应用近20年来,广泛采用的氨化方法主要有:堆垛法、窖(池)法、氨化炉法和氨化袋法。
在北方寒冷地区,冬春季节小规模饲养户也有采用氨化炕法。
不论哪种氨化方法,前述几种氨源都可以选用,各地可根据具体条件,选择适宜的氨化方法。
1、堆垛法。
堆垛法是指在地平面上,将秸秆堆成长方形垛,用塑料薄膜覆盖,注入氨源进行氨化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需建造基本设施,投资较少,适于大量制作;堆放与取用秸秆时方便,适于我国南方和夏季气温较高的季节采用。
主要缺点是:塑料薄膜容易破损,使氨气逸出,影响氨化效果;在北方仅能在6、7、8三个月使用,气温低于20℃时就不宜采用。
堆垛法适于夏季麦收后秸秆量大,又值雨季,不便贮存,可采用堆垛法,集中氨化,防止秸秆雨淋霉变。
龙源期刊网 秸秆氨化的主要方法作者:来源:《吉林科技报》2015年第10期秸秆氨化饲料在我国推广应用已20多年,广泛采用的氨化方法主要有堆垛法、窖池法、氨化炉法和氨化袋法。
在北方寒冷地区,冬春季节小规模饲养户也有采用氨化炕法。
无论哪种氨化方法,尿素、氨水、液氨和碳酸氢铵都可以选用,各地可根据具体条件,选择适宜的氨化方法。
窖池法氨化秸秆饲料窖池氨化设施为壕、池、窖。
壕为长方形土壕、池为水泥结构、窖为土窖,即可用于冬季青贮,又可用于夏秋季氨化。
适用于该法氨化的氨源为尿素和碳铵。
用尿素氨化秸秆,每吨秸秆需尿素40~50公斤,溶于400~500公斤清水中,用喷雾器或水瓢泼洒,与秸秆搅拌均匀后,一批批装入窖内,摊平、踩实。
原料要高出窖口30~40厘米,长方形窖要呈鱼脊背式,圆形窖呈馒头状,再覆盖塑料薄膜。
盖膜要大于窖口,封闭严实,先在四周填压泥土,在逐渐向上均匀填压湿润的碎土,轻轻盖上,切勿将塑料薄膜打破,造成氨气泻出。
氨化袋法氨化秸秆饲料氨化袋要求是无毒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厚度在0.12毫米以上,韧性好、抗老化、黑颜色。
袋口直径1~1.2米,长1.3~1.5米。
用烙铁粘缝,装满秸秆后,袋口用绳子扎紧,放在向阳背风、距地面1米以上的棚架或房顶上。
可用相当于秸秆风干重量4%~5%的尿素或8%~12%的碳铵,溶解在相当于秸秆重量40%~50%的清水中,充分溶解后与秸秆搅拌均匀装入袋内。
昼夜温度平均在20℃以上时,经15~20天即可饲喂。
氨化炕在北方冬春寒冷季节,饲养1~2头牛的农户,可采用火炕氨化秸秆。
火炕四周用土坯或砖砌墙1.3~1.5米高,将切碎的秸秆在地面上按比例搅拌好尿素溶液后,装入炕中摊平踩实,顶层用塑料薄膜覆盖,薄膜四周密封在炕墙上。
炕下燃烧碎柴,缓慢加热,使秸秆堆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经15~20天即可饲喂。
氨化秸秆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应尽量避开闷热时期和雨季。
2.严格按规定操作进行。
氨化操作要快,最好当天完成充氨和密封。
秸秆氨化技术二2007年08月05日星期日 11:44在秸秆中加入一定量的氨水、无水氨、尿素等溶液进行处理,以提高秸秆消化率和营养价值的方法,称为秸秆氨化。
秸秆氨化处理后可以使秸秆有机物质消化率提高 20%~30%,-粗蛋白质含量由3%~4%提高到8%以上,采食量增加20%。
氨化可以防止饲料霉变,还能杀死野草籽。
氨化处理秸秆成本低,方法简便,容易推广,经济效益高。
常用的氨化方法有以下几种:(1)堆垛法堆垛法是指在平地上,将秸秆堆成长方形垛,用塑料薄膜覆盖,注入氨进行氨化的方法。
其优点是不需建造基本设施,投资较少,适于大量制作、堆放,取用方便、,但缺点是塑料薄膜容易破损,使氨气逸出,影响氨化效果,在北方仅能在6~8月使用,气温低于20℃时不宜采用。
夏季麦收后正值雨季,秸秆不便贮存,可采用堆垛法,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在地势高燥,平整且距羊舍较近的地方堆垛,周围用围墙或围栏保护。
首先在平地上铺好塑料薄膜,将铡碎并调整好水分的秸秆一层层摊平、踩实,,每30~40厘米厚及宽度,放一木杠(比液氨钢管略粗一些),待插入液氨钢管时拔出。
麦秸和稻草是比较柔软的秸秆,可以铡碎至2~3厘米,也可以整秸堆垛;玉米秸秆高大、粗硬,体积太大,不易压实,应铡成1厘米左右碎秸。
堆垛法适粗一些),待插入液氨钢管时拔出。
麦秸和稻草是比较柔软的秸秆,可以铡碎至2~3厘米,也可以整秸堆垛;玉米秸秆高大、粗硬,体积太大,不易压实,应铡成1厘米左右碎秸。
堆垛法适宜用液氨作氨源,可按原料重的12%注入20%的氨水,或按原料重的3%注入无水氨,温度不低于200C;也可以用尿素、碳酸铵作氨源,以每100千克秸秆用尿素4~5千克或碳酸铵8~12千克。
(2)窖、池法利用砖、石、水泥等材料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容器称为窖。
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可建成地上或半地上式窖,在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可建成地下窖。
建造永久性的氨化窖、池,可以与青贮饲料轮换使用,即夏、秋季氨化,冬、春季青贮。
氨化饲料制作方法氨化饲料是一种添加氨化物(如脲氨酸、氢氧化钠等)和其他营养物质制成的特殊饲料,具有提高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改善饲料品质、增加动物生长速度等优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氨化饲料的制作方法。
一、原料准备制作氨化饲料的主要原料包括:粮食、豆粕、油籽饼、玉米秸秆、畜禽粪便等。
其中,粮食可选择麦子、玉米、大豆等;豆粕可选择高蛋白水平的豆粕;油籽饼可选择花生饼、棉籽饼等。
这些原料一般都易于获得,并且价格较为稳定。
二、原料配比原料的配比是制作氨化饲料的重要环节。
根据动物的需要和饲料中所含的蛋白质含量,合理确定原料的配比。
一般来说,氨化饲料中豆粕的比例较高,可以达到30%-40%。
同时,根据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和所需营养成分的不同,可以适当调整原料的配比。
三、原料处理1. 粗原料的清理:将采购回来的原料进行去杂质、去沙石、软化等处理。
2. 粗纤维原料的粉碎:将玉米秸秆等粗纤维原料进行粉碎,使其更易消化吸收。
3. 优质原料的独立处理:需要将优质原料如豆粕、油籽饼等进行独立处理,以保持其营养成分的完整性。
四、原料混合将处理过的各种原料进行混合,以保持饲料中各种成分的均匀分布。
混合方式可以选择机械混合或人工搅拌,确保混合均匀。
五、添加氨化物在混合饲料中添加氨化物,如脲氨酸、氢氧化钠等。
一般来说,添加量为饲料总量的1%-3%。
添加氨化物可以提高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动物对蛋白质的利用率。
六、压制成型将混合好的饲料放入饲料压制机中压制成型。
通过压制成型可以增加饲料的密度,便于储存和使用。
七、质量检测和包装制作好的氨化饲料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蛋白质含量、营养成分含量、重金属残留等。
合格的饲料可以进行包装,一般使用塑料袋或编织袋进行包装,以防潮、防虫。
以上就是氨化饲料的制作方法。
制作氨化饲料需要注意原料的选择和配比、原料的处理和混合、氨化物的添加、压制成型等环节。
通过合理的制作方法,可以制作出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的氨化饲料,为畜禽提供丰富的营养,促进其健康生长。
秸秆氨化技术
秸秆氨化是一种将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利用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氨化原理
秸秆氨化是指利用氨基酸的氨基与还原糖的醛基反应,使秸秆及其他废弃物通过玉米淀粉、苯甲酸钠等添加剂进行氨化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氨糖和氨基酸都能够作为微生物代谢的过程中的碳源和氮源,为细菌的正常生长提供了必要的营养,并且能够通过细菌代谢加速秸秆及其他废弃物的降解,促进基质的溶解和释放。
2. 氨化工艺
秸秆氨化主要包括底部无动力储存系统和開口登车式氨化罐气体自流运输系统两个主要方面。
底部无动力储存系统是一种通过郑州储存、降解和固化秸秆等废弃物的技术,同时也是进行氨化的前置工艺。
开口登车式氨化罐气体自流运输系统则是将秸秆等废弃物转移至氨化罐的过程,将秸秆通过氨彩器的重力将储存在罐内的气体送至各个氨化罐内。
3. 氨化设备
秸秆氨化设备主要包括氨化罐、脱水器、旋流分离器、吸附塔和脱酸
器等。
氨化罐是夹层容器,可用于加热和回收固体底物。
脱水器可将
储存在氨化罐中的底料固体和水分分离开来。
旋流分离器用于将液态
液体与汽相液体分离。
吸附塔则可吸附氨气、硫化物和其他不必要的
气体。
脱酸器则可以将底料中的有机酸中和。
4. 应用前景
秸秆氨化技术是一种环保的生产方式,可以将秸秆等废弃物利用起来,减少农作物秸秆的露天焚烧问题,同时也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此外,秸秆氨化可以用于生产各种生物质能源,如固体生物燃料、液
态生物燃料等。
同时,秸秆氨化还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土壤改良等
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秸秆氨化名词解释
嘿,咱今天就来唠唠“秸秆氨化”这个事儿呀!
啥叫秸秆氨化呢?简单来说呀,就是一种处理秸秆的方法。
好比咱家里有一堆旧衣服,你得想办法把它们变变样,让它们能发挥点新作用,秸秆氨化也是这么个道理。
比如说,秸秆就像是粗糙的木材,经过氨化,就好像给木材刷上了一层漂亮的漆,让它变得更有用啦!玉米秸秆、小麦秸秆这些常见的秸秆都可以进行氨化呢!
氨化过程中,要用到氨气或者氨类化合物,这不就像是给秸秆来了个“魔法变身”嘛!比如说,把秸秆放到一个大容器里,然后给它注入氨气,就像给它施了魔法一样。
那为啥要进行秸秆氨化呀?嘿,这你就不懂了吧!经过氨化后的秸秆,营养会变得更丰富呢,牛羊吃了更有营养呀!就好比本来是普通的饭菜,经过加工后变成了美味佳肴,动物们当然更爱吃啦!而且氨化还能让秸秆保存的时间更长呢,这多好呀!
哎呀呀,这下你知道秸秆氨化是咋回事了吧!。
氨化秸秆的制作过程
氨化秸秆的制作过程如下:
1. 选择好质量较好的秸秆,一般来自庄稼等农作物的茎杆部分。
秸秆应该干燥并具有一定的含水率,一般控制在15%左右。
2. 将秸秆切碎成适当的长度和大小。
可以使用切碎机或者切割工具进行切割,确保秸秆能够更好地与氨气接触。
3. 将切碎的秸秆放入封闭的容器中。
容器可以是封闭的仓库、桶或者罐子等,确保氨气不会逸出。
4. 向容器中注入氨气。
氨气可以通过化肥厂或者特定设备供应,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一般在40-60摄氏度之间。
5. 容器内的秸秆与氨气进行接触反应。
反应时间一般为24小
时到48小时,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6. 反应结束后,将氨化后的秸秆取出。
此时,秸秆中的一部分纤维素已经被分解,成为氨纤维素。
7. 对取出的氨化秸秆进行干燥。
可以通过太阳光曝晒或者专门的干燥设备进行干燥,使其含水率降低至5%以下。
8. 对干燥后的氨化秸秆进行包装和储存。
一般采用真空或者密封包装,避免水分再次进入。
注意事项:
1. 在氨化过程中,应该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以免过高或者过低导致反应无法进行或者产生不良反应。
2. 氨化秸秆一定要保持干燥,避免水分使其发霉或者变质。
3. 氨化秸秆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潮,并且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
经氨化的秸秆,牛羊等牲畜消化率和采食量可提高20%,粗蛋白含量提高1~2倍;还能提高秸秆饲料的适口性及采食速度。
此外,含水量高的秸秆经氨化后可防止霉变,还能杀灭寄生虫卵及病菌。
一、氨化池氨化法将秸秆重量3~5%的尿素用温水配成溶液,一般秸秆的含水量为12%左右,而秸秆氨化时应使秸秆的含水量保持在40%左右,温水的用量一般为每100公斤秸秆30公斤左右。
将配好的尿素溶液均匀地喷洒在秸秆上。
装满池后,用塑料薄膜盖好池口,四周用土覆盖密封。
二、窖贮氨化法将秸秆切成1.2~2厘米的小段。
配制尿素水溶液,喷洒尿素溶液要均匀。
原料装满窖后,在原料上盖一层5~20厘米厚的秸秆或碎草,上面覆土20~30厘米并踩实。
封窖时,原料要高出地面50~60厘米,以防雨水渗入,并经常检查,如发现裂缝要及时补好。
三、塑料袋氨化法把切断的秸秆用配制好的尿素水溶液均匀喷洒,装满塑料袋后,封严袋口,放在向阳干燥处。
(王华)。
秸秆氨化的主要方法技术
一、堆朵氨化法:堆朵氨化法又叫堆贮法、垛贮法。
它是将经切碎的秸秆堆成垛、用聚乙烯薄膜密封、注入氨化剂,进行秸秆氨化处理的一种方法:
1、秸秆打垛:秸秆打垛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捆草垛,另一种是散草垛。
捆草垛整齐,垛可以打得高,节省塑料薄膜,容易机械化管理,不易漏气,并可按草捆数计算垛的重量,但水不易喷均匀,散草垛打不高,必须将塑料薄膜包好,以防漏气。
捆草垛使用较为普遍,一般按长×宽×高为4.6米×4.6米×2.1米的规格制作,垛顶作成屋脊形以利于排掉雨水。
顶上压以旧轮胎,再用绳子纵横捆住,防止风刮。
有时为了便于插入注氨钢管,打垛时先放一木杠,通氨时取出木杠,插入钢管就容易了。
2、堆垛氨化操作步骤:在干燥的平整地上把0.1—0.2毫米厚的无毒聚乙烯塑料薄膜铺开,再把切碎的小麦秸(玉米秸或稻草)加水,调节水分含量在20%左右,再混均匀,在铺好的塑料膜上打垛,垛高可以到2米,垛宽2—3米,其长度可以长可短,根据加工草的多少而定。
一般说,垛大点节省塑料膜,但易于漏气,不便补贴。
氨化玉米秸秆时,垛不宜过大,因为这样难以加水搅拌,经过一两天还来不及氨化,秸秆就会霉坏发热。
为了通氨,在垛的中间埋一根多孔的硬塑料管或胶管。
垛下面铺的和垛上盖的塑料薄膜在每边留出50—100公分,以便把两面的塑料膜折叠好,用泥土压紧,封住,不使漏气。
最后,将硬塑料管与液氨罐接通,按秸秆重量的30%通氨。
通氨时一定要按操作规程办事,保证安全,氨用量可以通过称量液氨罐求得,或用流量计计算,还有的根据氨在垛内鼓起塑料膜的程度估计。
最后取出垛中的塑料管,将孔洞用胶布粘贴。
3、塑料薄膜的选用;要求用无毒无害,抗老化和气密封性好的薄膜来作草垛的垫底和覆盖,通常用聚乙烯薄膜,膜的厚度、宽度和颜色视具体的情况而定,如氨化粗硬的玉米秸秆,应选用较为厚的塑料薄膜(0.12毫米左右),如氨化麦秸秆则可选用薄一些的膜。
选择膜的宽度主要取决于垛的大小和市场供应情况。
膜的颜色,如在露天使用,以抗老化的黑色为好,便于吸收阳光和热量,有利于缩短氨化的时间;如果在室内使用,则选择浅色的膜,所需要膜的多少,可以根据垛的大小来计算:
底膜尺寸:
长=垛长+(0.5—0.7)米(余边)
宽=垛宽+(0.5—0.7)米
罩膜尺寸:
长=垛长+高×2+(0.5—0.7)米
宽=垛宽+高×2+(0.5—0.7)米
有的塑料厂家制作专用于堆垛氨化的塑料罩,使用时将其套在秸秆垛上就行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生产实践中,所用薄膜的尺寸,一般用下铺(底膜)为6×6米,上盖为10×10米,这样一次性可氨化秸秆麦秸为1.5吨,切碎麦秸为3吨。
4、注氨量的确定;首先要计算出秸秆垛的重量,为此先要测出秸秆垛的密度。
据报道:未切碎的风干秸秆的平均密度为:新麦秸55千克/立方米;旧麦秸垛79千克/立方米;新玉米秸垛79千克/立方米;旧玉米秸垛99千克/立方米。
其次,参考上述秸秆垛的平均密度再乘以秸秆垛的体积,即为该垛的重量。
最后,根据秸秆垛的重量,计算出某一秸秆垛应注入氨量的多少。
例如:某一新麦秸垛(密度为55千克/立方米)的长宽高分别为4.6,4.6,2.1米,注入相当于秸秆干物质重量3%的液氨进行氨化,则该麦秸垛需要液氨量为:4.6×4.6×2.1×55×3%=73.32千克。
5、注入氨的方式:目前我国采用注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氨槽车从化肥厂灌氨后直接开到现场氨化。
另一种是将氨槽车中的氨分装入氨瓶(200或400千克等)后,再向秸秆垛中
施入氨。
因为市场上买不到很精确的液氨流量表,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用测量注入的时间来估算注入液氨的量。
由于在不同温度下压力不同,流率也有所不同,此法不准确。
有的用称量氨罐的办法施用氨,虽然比较准确,但是将氨瓶抬上抬下,劳动强度大,很不方便。
还有的凭经验,根据氨在垛内鼓起的塑料膜的程度来估算。
就总体上来说,对液氨精确量方面的问题还有待于解决。
宜春高新技术专利产品开发中心对本文具有编著权,凡转载者请通知本站
6、“一垛一瓶”:针对我国注氨计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垛一瓶的建义,其理由是:一是便于计量。
如果采用标准的秸秆垛,以及与之配套的氨瓶,液氨时只需要打开氨瓶就行,放完为止。
二是小氨瓶比较容易运输和搬运,一部带拖斗的小型拖拉机可以拉几个氨瓶,甚至可以用自行车来携带,在道路较差的农村是一个很大的优点。
三是采用小型氨瓶系统,使得农民可以先买好了液氨,需要时随时可以采用。
采用这一系统,如何选择瓶子的大小是非常重要的。
以注入氨量为3%而言,500、1000和2000的千克的秸秆垛,相应地使用15、30、60千克的氨瓶,一垛一瓶,放完为止,施用氨量正好相当于秸秆垛的3%,对于大垛,可以采用几瓶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