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用催化剂材料(2011-9-25yb)
- 格式:ppt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13
福建卓越公司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铁山镇,生产厂区主要由地沟油库存区、提炼加工反应车间、连续提纯分馏塔和成品生物柴油仓储车间等组成,厂区闻不到炼化企业特有的刺鼻气味。
记者最近在企业的提炼加工反应车间看到,这个车间是一间800多平方米的普通厂房,6个容积5立方米的国产化工反应罐两个一组分成三组排列。
记者登上3号反应罐,看到罐内的“地沟油”在沸腾,反应罐温度计显示内部温度为82℃。
技术人员介绍说,每个反应罐投料近4吨,加上540多公斤甲醇和120多公斤自主开发的微酸性催化剂DYD,在75℃至85℃的反应温度下,6小时即可将95%的原料转化成粗制的生物柴油。
一般每天每个反应罐可投料三次,6个反应罐日处理反应料达到70多吨,最多可达90吨。
叶活动说,自主开发的微酸性催化剂DYD,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效率却很高,把原来需要8个小时的反应时间缩短到了6个小时。
“新的改良催化剂马上可以投入生产,提炼加工时间将进一步缩短,可直接提高反应罐每天的实际处理能力,从而提高产能,扩大生产规模。
”紧挨着提炼加工车间的连续提纯分馏塔高近30米,塔顶方形。
“这是我们模仿农村蒸馏白酒的原理自己设计制造的。
”叶活动说。
提炼与分馏等工艺均为闭路循环,原料几乎全部得到综合利用,实现了清洁生产。
1.催化剂(DYD):是含活性物68%的微酸性催化剂,DYD是发明此催化剂的人名中文字母缩写。
分子式是C17H32(OSO3H)COOH H2SO4,90%组份为植物油延伸物,10%无机酸溶液,催化剂中植物油可直接参加反应,无机酸在甘油回收工序用碱进行中和。
2.工艺条件:在醇油摩尔比是3:1到5:1之间,温度在75度到85度之间催化剂含量在2%到3%之间,反应6小时,要求水杂不得超过5%。
3.C3H5(RCOO)3+3CH3OH→3ROOCH3+C3H5(OH)3(醇解)RCOOH+CH3OH→ROOCH3+H2O(酯化)醇解、酯化一步法生产生物柴油。
羟胺(盐)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高丽雅,檀学军,张东升,王淑芳,赵新强,王延吉【摘要】简要介绍了生产羟胺(盐)的拉西法、硝酸根离子还原法等工业方法,以及一步合成羟胺的最新研究进展;概述了羟胺(盐)在合成环己酮肟、制备羟胺-O-磺酸等传统应用领域,以及在合成芳香烃胺类、芳香烃酚类化合物等清洁安全化工过程中的最新应用。
在此基础上,指出随着羟胺的用途不断扩展,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清洁高效的一步合成羟胺(盐)是今后的研究热点。
【期刊名称】化工进展【年(卷),期】2012(031)009【总页数】6【关键词】羟胺;合成;一步法;工业应用羟胺也称胲,英文名hydroxylamine,CAS登录号7803-49-8,是一种无色、无嗅、易潮解的白色大片状或针状结晶体,其分子式为NH2OH。
羟胺易溶于水、甲醇,在其它醇中的溶解度随醇的分子量的增加而减少,在氯仿、苯、乙醚等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小。
由于羟胺单体极不稳定[1-4],常温下纯羟胺晶体在碰撞或摇动情况下即发生快速分解。
因此,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羟胺常常以盐的形式存在,主要的羟胺盐类有硫酸羟胺、盐酸羟胺及磷酸羟胺等。
羟胺及其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在合成己内酰胺以及农药、医药等行业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而且,随着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羟胺的用途也不断扩展,尤其在清洁、安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正逐渐显现。
鉴于此,本文概述了羟胺(盐)的传统和开发中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 羟胺(盐)的合成方法纯的羟胺单体一般由羟胺盐制得,常见的制备方法有3种:一是在羟胺盐中加入碱生成游离态的纯羟胺,通常在醇中用醇钠中和,醇可以是甲醇、乙醇或丁醇和相应的醇钠,也可以用液氨中和;二是磷酸羟胺在135~137 ℃、1.3~2.0 kPa下减压蒸馏制取羟胺;三是采用阴离子树脂交换获取羟胺[5]。
1.1 羟胺盐的传统工业生产方法国际市场上,羟胺及其盐的主要产地在欧盟、美国及日本,具有工业化生产价值的工艺路线主要有以下几种。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烟气脱硝技术摘要: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技术以其高效的特点在国外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本文概述了SCR法的基本原理、催化剂的分类及成型布置方式、SCR 系统在电站锅炉系统中的布置方式、系统的构成和主要装置设备以及工程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分别以飞灰、飞灰与Al2O3混合、堇青石蜂窝陶瓷的Al2O3涂层作为载体,担载CuO、Fe2O3等金属氧化物作为活性成分进行活性测试,在实验室理想气体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效率。
关键词: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SCR系统,飞灰1. 引言NO和NO2是人类活动中排放到大气环境的大量常见的污染物,通称NOx。
酸雨主要由大气污染物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所导致。
因为其对土壤和水生态系统所带来的变化是不可逆的,它的影响极其严重。
NOx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除了其本身的危害之外,还由于它们参与光化学烟雾的生成而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
固定源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主要有两类:燃烧控制和燃烧后控制。
燃烧控制的手段主要包括低过量空气燃烧、烟气再循环、燃料再燃烧、分级燃烧和炉膛喷射等;燃烧后脱硝的措施包括湿法和干法[1]。
而在干法中,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烟气脱硝技术具有高效率的特点,目前最高的脱硝效率能达到95%以上,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SCR烟气脱硝系统最早由七十年代晚期在日本的工业锅炉机组和电站机组中得到应用。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70多套的SCR装置在日本的电站机组上运行,其总装机容量接近100,000MW。
在欧洲,SCR技术于1985年引入,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电站机组的总装机容量超过60,000MW[2]。
在美国,最近五到十年以来,SCR系统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
为适应更高的排放标准,SCR已经被作为最好的可以利用的技术。
此外在丹麦、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一些SCR的脱硝装置。
我国福建某电厂也曾引进该装置和技术。
《化学2》判断题一、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判断题:1、在“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裂化气”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均为范德华力2、H2S的沸点比H2O低,所以PH3的沸点也比NH3低3、石墨烯是用“撕裂”方法从石墨中剥离出的单层碳原子面材料,用这种方法从C60、金刚石等中获得“只有一层碳原子厚的碳薄片”也必将成为研究方向4、石英晶体是原子晶体,其分子式为SiO25、酒精的分子式:CH3CH2OH6、HClO的结构式:H-Cl-O7、碘单质的升华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8、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该物质中不存在共价键9、在N2、CO2和SiO2物质中,都存在共价键,它们都是由分子构成的10、金刚石和足球烯(C60)均为原子晶体11、干冰升华和液氯气化时,都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12、硫酸氢钠晶体溶于水,需要克服离子键和共价键13、硫酸晶体溶于水,需要克服离子键和共价键14、硫酸钠晶体溶于水,需要克服离子键和共价键15、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水常温下以液态存在并且化学性质非常稳定16、常温、常压下以液态存在的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因此该液体不导电17、硫酸钠在熔融状态下离子键被削弱,形成定向移动的离子,从而导电18、冰醋酸晶体溶于水的过程中即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也破坏了部分分子内作用力19、干冰和石英晶体中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熔化时需克服微粒间的作用力类型也相同20、CH4和CCl4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21、C与H组成化合物的沸点一定比O与H组成化合物的沸点低22、氯化钠晶体在熔融状态下形成自由移动离子的同时,离子键被破坏23、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小与水分子内化学键的改变和形成有关24、离子晶体中可能存在共价键,而分子晶体中肯定存在共价键25、金刚石、石墨烯、足球烯均为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均存在正四面体结构26、硫元素有多种同素异形体S16、S128等,均是由共价键组成的分子晶体27、CaO与CH4的熔点不同,跟其所含化学键类型不同有关28、常温常压下,水与甲烷的状态不同可以说明水的热稳定性好29、液态水与液态HCl中都不存在离子30、分子间作用力越大说明分子越稳定,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其熔沸点越高31、某物质熔融时能导电,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离子键32、第ⅦA元素的HXO3的酸性比第Ⅵ元素的H2YO3的酸性强,可说明X的非金属性大于Y33、白磷和硫的熔化需克服共价键34、1 molSiO2晶体与1molCH4晶体中共价键的个数比为1∶235、在Na2O、Na2O2、NaHSO4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2∶136、用电解法可以制备Na、Mg、F2等活泼的金属和非金属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判断题:1、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但化石燃料资源有限、不可再生,因此我们应积极研发太阳能、氢能、地热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2、甲醇(酸性)燃料电池当外电路中转移3 mol电子时,生成CO211.2 L3、如图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动方向:d电极→ c电极→ZrO3→d电极4、利用化石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使分解产生氢气,是氢能开发的研究方向5、若化学过程中断开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则反应放热6、植物的秸秆、枝叶均蕴藏着生物质能7、电解水是氢能开发的主要研究方向8、锌锰干电池工作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锌锰干电池是二次电池9、足量的KI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后,用CCl4萃取其中的I2,分液,在水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仍呈血红色,说明该反应有一定的限度10、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温度升高,对于吸热反应,反应速率加快,对于放热反应,反应速率减慢11、一定条件下,固定体积的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2C(g),当容器内A、B、C的浓度之比为1:1:2时,该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12、向盛有5mL 4%和5mL 12%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分别加入几滴等浓度的氯化铁溶液,后者产生气泡速率快13、KI溶液中加少量新制的氯水,再加少量苯充分振荡后静置,上层为紫红色14、生物质能来源于植物及其加工产品所贮存的能量,是可再生能源15、芒硝晶体(Na2SO4·10H2O)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后失水、溶解吸热,夜里重新结晶放热,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热能16、将植物的秸秆、枝叶、杂草和人畜粪便加入沼气发酵池中,在富氧条件下,经过缓慢、复杂、充分的氧化反应最终生成沼气,从而有效利用生物质能17、生活、生成中大量应用氢能源,首先要解决由水制备氢气的能耗、氢气的储存和运输等问题18、垃圾焚烧处理厂把大量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能转化为热能、电能,减轻了垃圾给城市造成的压力,改善了城市的环境,增强了市民的环保意识19、贮氢合金的发现和应用,开辟了解决氢气贮存、运输难题的新途径20、生物质能的利用主要有直接燃烧、生物化学转换和热化学转换等方式21、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22、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一定越明显23、增大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提高反应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24、配制FeCl2溶液时,加入铁粉的原因:Fe+Fe3+2Fe2+25、在酸性介质中钢铁容易发生析氢腐蚀,随着pH升高发生吸氧腐蚀几率增大26、电解水制氢气比光催化分解制氢气要消耗更大的能量27、沼气是不可再生能源28、氢氧燃料电池和硅太阳能电池都是利用了原电池原理29、在一定温度、圧力条件下,贮氢金属吸氢,形成氢化物;升温或加大压强,发生逆向30、镁带和盐酸的反应,中和反应以及氢氧化钠的溶解都是放热反应,而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氨的液化都是吸热反应31、拆开1mol气态物质中某种共价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就是该共价键的键能32、共价键的键能越大,该共价键就越牢固。
目录1耐火制品 (3)1.1轻质粘土砖物理指标表 (3)1.2轻质高铝砖理化指标表 (3)1.3耐火捣打料性能表 (4)1.4硅酸铝耐火纤维理化性能表 (4)2耐火隔热材料 (4)2.1各种隔热材料主要性能表 (4)2.2硅藻土砖理化指标表 (5)2.3矿渣棉技术性能表 (5)2.4蛭石制品主要技术指标表 (5)2.5膨胀蛭石主要等级技术性能表 (5)2.6隔热珍珠岩制品理化指标表 (6)2.7石棉粉制品 (6)2.8石棉编绳每米重量表 (6)2.9石棉扭绳每米重量表 (6)3保温隔热制品 (7)3.1蛭石类 (7)3.2珍珠岩类 (7)3.3矿渣棉类 (7)3.4玻璃棉制品 (8)3.5岩棉类 (8)3.6微孔硅酸钙制品 (9)3.7新型保温材料 (9)3.8无碱无捻粗砂方格布规格重量表 (10)3.9无碱玻璃布规格重量表 (10)4高铝砖 (12)4.1性能理化指标(执行标准:GB/T2988-2004) (12)4.2高炉用高铝砖 (12)4.3热风炉用高铝砖 (12)4.4炼钢电炉顶用高铝砖 (13)4.5盛钢桶用高铝砖 (13)4.6一般高铝砖 (13)4.7不烧高铝砖 (13)5粘土砖 (14)5.1底气孔致密粘土砖-太原重工 (14)5.2粘土质系列产品-太原重工 (14)6硅砖 (14)6.1焦炉用硅砖 (14)6.2热风炉用硅砖 (15)6.3玻璃窑用硅砖 (15)7水泥窑用耐火材料性能指标 (16)7.1镁砖 (16)7.2含锆 (16)7.3增强型 (17)8钢铁行业用耐火材料性能指标 (18)9工业炉通用不定型耐火材料性能指标 (19)10耐火喷涂料系列理化指标 (21)11高炉、热风炉炉壳喷涂料 (22)12粘土质隔热砖 (23)13硅酸铝纤维毡 (28)13.1生产工艺 (28)13.2产品特性 (28)13.3主要规格 (28)13.4应用 (28)14工业生产用各种耐火泥浆的的用途 (29)15保温耐火材料 (30)15.1轻质浇注料 (30)15.2轻质隔热泥浆 (31)15.3轻质隔热砖 (31)15.4耐火浇注料 (32)15.5特种浇注料 (33)16炼铁系统用耐火材料 (34)16.1耐火泥浆 (34)16.2高炉用特种泥浆、填料 (34)17高炉、热风炉特种耐火浇注料 (35)18高炉用碳素耐火材料 (36)19耐火压入料 (37)20铁沟耐火材料 (38)21高炉无水炮泥 (40)22耐火喷涂料 (40)23炼钢耐火材料 (41)24中间包用耐火材料 (42)25防氧化电极涂料 (42)26炼钢补炉用耐火材料 (43)27炼钢炉用泥浆 (44)28炼钢中间包预制件 (45)29耐火涂料 (45)30轧钢用耐火材料 (45)31有色、建材窑炉系列浇注料 (46)32耐火纤维 (47)33冶金炉料 (50)33.1炼钢保护渣 (50)33.2中间包覆盖剂 (50)33.3钢包覆盖剂、改质剂 (50)33.4脱S剂、增C剂 (51)33.5引流砂 (51)34高炉用粘土砖YB/T 5050—93 (51)35不定型耐火材料的发展 (53)36不定型耐火材料的结合方式及其发展动态 (56)1耐火制品验数量。
燃煤助燃剂的研究与应用综述王樾张伟林旭青唐慧慧王铁军南京永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南京,211100摘要:燃煤助燃剂在电力、石化、水泥等企业里起到了节能减排的重要作用。
本文总结了燃煤助燃剂的作用和助燃机理,介绍了国内外燃煤助燃剂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提出了国内在燃煤助燃剂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燃煤助燃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煤炭助燃剂,机理,添加剂,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n coal combustion-improver reagentWang Yue Zhang WeiNanjing Yongneng Materials Limited CompanyAbstract: Coal combustion-improver reagen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economizing energy and decreasing atmospheric contamination in corporations. The role and mechanism of coal combustion-improver reagent was summarized. Th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es on coal combustion-improver reagent was given a presentation. The development and existent problemes for the future was introduced.Key Words: coal combustion-improver reagent; the mechanism;additives;世界上煤炭资源有限,而且储存量在不断的减少,可是社会发展对煤炭的需求日益增长,煤炭价格也不断上升。
这样一方面需要节煤,另一方面要求采取措施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收稿日期:2005-05-21作者简介:徐兆瑜(1935-),男,湖南益阳人,高级工程师,已发表论文百余篇,现从事化学及化工领域内的信息调研工作。
茂金属催化体系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用于烯烃聚合,采用的助催化剂是烷基铝,催化效率低,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直到1980年德国汉堡大学教授Kaminsky发现茂二氯化锆(Cp2ZrCl2)和甲基铝氧烷组成的催化剂,用于乙烯聚合的均相催化体系,显示出超高活性,同时观察到采用非均相固体催化剂未曾获得的许多聚合特性,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极大关注,并迅速形成了茂金属聚合物研究热潮[1 ̄2]。
到20世纪80年代,茂金属催化体系的开发和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继而在1991年,Exxon公司首先采用茂金属催化剂在1.5万t/a工业化装置上成功地生产了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标志着茂金属催化剂已正式进入工业化阶段。
茂金属催化剂的开发和应用是聚烯烃生产中一次重大革新,它使聚烯烃分子结构、性能、品质和应用领域均发生了显著变化,涌现出了许多新型材料。
目前茂金属催化烯烃聚合成了高分子合成研究中的热点课题[3]。
高分子材料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而其中占高分子材料1/3以上的聚烯烃材料又是合成材料中最重要的一类。
所以茂金属催化体系的开发、应用和革新必将对21世纪聚烯烃工业产生极大影响[4]。
1 茂金属催化剂的主要特性1.1 茂金属催化剂组成茂金属催化剂是由茂金属络合物和助催化剂组成的催化体系。
茂金属化合物是指过渡金属原子与茂环(环戊二烯或取代的环戊二烯负离子)配位形成的茂金属催化剂及烯烃高分子材料研究新进展徐兆瑜(安徽省化工研究院,安徽合肥 230041)摘 要:介绍茂金属催化剂的一般组成、主要特性及在烯烃聚合催化技术所具有的显著优势和近年研究取得的一些新进展。
详细叙述采用茂金属催化工艺技术合成的一些烯烃聚合物,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间规聚苯乙烯(sPS)、茂金属环烯烃、茂金属乙丙橡胶、茂金属乙烯-辛烯共聚物等。
化工进展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24 年第 43 卷第 1 期2D 层状材料的燃料油氧化脱硫研究进展杨雪,刘可,张程翔,李东霖,王江芹,杨万亮(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摘要:二维(2D )层状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质在燃料油氧化脱硫领域应用广泛,如石墨烯和类石墨烯材料(如类石墨相氮化碳和六方氮化硼等)、2D 硅基材料、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Xene 、2D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二硫化钼等。
本文从不同2D 层状材料出发,综述了如何构建催化氧化脱硫催化剂、催化剂脱硫效率以及脱硫过程和机制,并对2D 层状材料在氧化脱硫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
然而,普通的2D 层状材料大多因为材料本身的催化性能不足,不能直接应用于燃料油氧化脱硫工艺。
因此,研究人员通过制造缺陷、元素掺杂、官能团改性和负载活性位点等方法对2D 层状材料进行改性并将其应用于催化氧化脱硫工艺。
最后,本文对2D 层状材料在氧化脱硫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指出了构建具有可控、开放2D 传输孔道的2D 层状氧化脱硫催化剂是未来脱硫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关键词:二维材料;燃料油;催化;氧化脱硫;二维孔道中图分类号:TE624;TQ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24)01-0422-15Research progress of 2D layered materials for fuel oiloxidation desulfurizationYANG Xue ,LIU Ke ,ZHANG Chengxiang ,LI Donglin ,WANG Jiangqin ,YANG Wanliang(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Guizhou, China)Abstract: Two dimensional (2D) layered material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of fuel oil due to their unique properties, such as graphene and other graphene-like materials (such as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and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2D silicon-based materials,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MXene, 2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lybdenum disulfide, etc . Starting from different 2D layered materials, this paper summarized how to build catalytic oxidation desulfurization catalysts, catalyst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and mechanism, and combe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2D layered materials in the field of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Nevertheless, most ordinary 2D layered materials cannot be directly applied to fuel oil oxidation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because of their insufficient catalytic performance. Therefore, researchers modified 2D layered materials by manufacturing defects, element doping, functional group modification and loading active sites, and applied them to catalytic oxidation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Finally, this article presentes prospects for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2D layered materials in the field of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and pointes out that constructing 2D layered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catalysts with controllable and open 2D transport channels was one of综述与专论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23-0259收稿日期:2023-02-24;修改稿日期:2023-04-26。
科技成果——高效节能环保型燃煤催化剂技术所属行业能源、化工适用范围热电厂、水泥厂、冶炼厂等燃煤窑炉成果简介1、技术原理本产品选用稀土矿物质、特殊乳化剂、分散剂、缓释剂与渗透剂等原料,采用世界先进催化、改性等物理、化学技术复配而成。
其中的稀土复合物可以利用窑炉内的火焰光,产生强催化作用,能够加快氧分子变形并迅速将它的双键断开变成氧原子的速度,与此同时,炭原子被活化,活化了的炭原子和氧原子迅速结合生成CO2(煤炭在常规燃烧中,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才能破坏碳环化学键),降低了炭的活化能,相应增加了燃煤的发热量。
在微爆作用下,燃煤大分子有机物裂解加速,煤炭燃点降低,燃烧速度加快,使煤炭稳定、充分地燃烧,提高了燃烧热效率,从而达到大幅度节煤的效果。
本产品可以渗入煤层内部,靠催化剂和有机体释放氧与可燃物充分接触,减少了还原气氛,解决了煤炭不完全燃烧的问题。
此外,本产品的强催化作用能将大部分氮、硫氧化物固化下来,使固化下来的氮、硫氧化物和煤灰中的金属离子形成硝酸盐和硫酸盐,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
2、关键技术与装备(1)应用吸附离解技术,产品中加入稀土复合催化剂等活性载体成份,使燃煤燃点降低,强化了燃煤的氧化还原、置换反应。
能够降低氧分子离解和碳原子活化需要吸收的活化能增加煤炭燃烧热值,从而达到充分燃烧的目的;(2)应用微爆技术,使炭粒更细小,增大了煤炭的反应表面积,促进了未燃的游离碳粒的燃烧;(3)应用富氧方法,本产品可以渗入煤层内部,靠催化剂、助催剂和有机体释放氧和可燃气体充分燃烧,解决了不完全燃烧问题;(4)加入固硫、脱硝组分,减少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同时解决工业窑炉“结焦”,热效率降低的问题。
主要技术指标用户使用本产品,节煤率在6%-15%,脱硫、脱销率在30%以上。
新型干法水泥厂使用本产品,除节煤外,还可以提产10%,提高熟料早起强度1.5MPa以上。
1、直接经济效益新型高效节煤剂5000t/a,生产成本18000元/t,销售价格23000元/t,各种费用1500元/t,税收2300元/t,年创利:(23000-18000-1500)×5000=1750万元;上缴各种税金:2300×5000=1150万元。
焦作万方电厂#1机组(300MW)脱硝催化剂再生技术方案技术规范龙净科杰环保技术(上海)有限公司2015年3月第四部分技术规范1、总则焦作万方电厂1#为300MW机组,设置2个脱硝反应器,催化剂按2+1(预留层为最上层)布置,于2013年3月底初装2层重庆远达蜂窝式催化剂,每层40个,共计160个模块206.7m³,于2014年6月安装预留层催化剂,采用江苏德来特厂家,每层40个模块,共计80个模块103.35m³。
本次再生最底层80个催化剂共计103.35m³,采用工厂再生方式,总工期为35天,包含催化剂拆卸、运输、工厂再生、检测、包装、安装。
对不能再生的催化剂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补充相应的催化剂。
1.1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焦作万方电厂1#机组烟气脱硝装置催化剂再生项目,它提出了该再生工程催化剂再生及再生后性能保证值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技术规范所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
失活催化剂属于危险废物,参照《关于加强废烟气脱硝催化剂监管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14]990号)和《废烟气脱硝催化剂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查指南》(环保部公告2014年第54号)执行。
1.3失活催化剂出厂以后,若投标方未按国家危险废物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处理、处置,其所有法律责任均由投标方负责。
1.4投标方须具备2台300MW或1台600MW及以上火电机组的脱硝催化剂工厂再生业绩。
1.5如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协议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招标方认为投标方提完全满足本投标文件的要求。
1.6失活催化剂再生及无害化处理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1.7本投标文件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8在今后合同谈判及合同执行过程中的一切文件、信函等必须使用中文,如果提供的文件中使用另一种文字,则需有中文译本,在这种情况下,解释以中文为准。
燃煤机组SCR脱硝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徐淑红;杨剑斌【摘要】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目前控制氮氧化物排放的主要技术。
本文介绍了锅炉炉后脱硝系统的布置位置及工艺条件、已经工业化的氨选择性高温还原钒催化剂的特点,以及近年来低温脱硝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指出我国脱硝催化剂应提高还原剂的选择性,开发新型低温催化剂应重点考察烟气中的水、二氧化硫及硫酸氢铵等对催化剂的影响。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is the main technique in control ing the emission of nitrogen oxides. The paper presents the col ocation position and its technology condition of denitration system in furnace rear, characteristic of industrialized vanadium catalyst using ammonia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research status of SCR catalyst at low temperature in recent years. The paper indicat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denitration catalyst in our country would increase the selectivity of catalysts, and would study the impact of water, SO2 and ammonium bisulfate in lfue gas on catalyst while developing catalyst with new type and at low temperature.【期刊名称】《中国环保产业》【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4页(P44-47)【关键词】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脱硝;催化剂【作者】徐淑红;杨剑斌【作者单位】上海申欣环保实业有限公司,上海 200233;上海申欣环保实业有限公司,上海 2002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1氮氧化物是导致我国复合型大气污染的关键污染物,“十一五”期间我国逐步加强了对电厂NOx排放的计量管理,逐步开始了烟气脱硝装置的建设。
环境友好型高效稀土基脱硝催化剂技术及产业化应用NO x是造成雾霾的主要祸首,我国是世界第一大NO x排放国,NO x治理是国家“十二五”以来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成为新兴的环保支柱产业。
目前我国脱硝(NO x脱除)技术核心催化剂主要是依靠引进技术、设备、原料进行“来料加工”,且均是钒钛(V2O5(WO3)/TiO2)体系。
V2O5是一种水溶性剧毒物质,侵入人体会严重损害健康。
不仅生产过程会产生污染,每年将约有100万m3的废弃催化剂还会再次威胁环境安全,国家环保部已将其定为危废。
自主研发环境友好型高效脱硝催化剂技术成为国家的重大需求。
南京工业大学祝社民教授团队在国家863计划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发改委新兴产业专项等资助下,经过十多年的科研攻关,采用化学催化与材料科学协同创新,发明了环境友好型高效稀土基脱硝催化剂技术,完全取代目前商用剧毒的钒钛体系。
首次系统研究了脱硝催化剂组分、结构与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分析和归纳了催化活性组分之间及活性组分与支撑体之间的高效耦合规律、协同催化机理,发展和丰富了结构催化理论;首次发现铈基复合氧化物结构缺陷会引发脱硝催化剂表面酸性位变化,揭示了材料表面酸性强度决定脱硝活性温度,酸量决定脱硝活性大小,提出了二元复合氧化物同时存在Bronsted酸性位和Lewis酸性位的新假说,为在原子尺度上裁剪、设计新型脱硝催化剂提供了理论支撑。
实现了脱硝催化剂高效、环保、国产、廉价,可再生利用,“填补了国内外工业烟气无毒脱硝催化剂技术的空白,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打破了脱硝关键技术国外垄断的局面,在环境友好型脱硝催化剂的体系创建、功能支撑体开发、制备技术及失效再生方面形成了整套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成果。
共申请发明专利28项(PCT1项,授权14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先后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二等奖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各1项。
平板式脱硝催化剂特点及应用李红波2013年10月 苏州公司简介2011年12月14日,经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批准,由大唐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投资成立大唐南京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位于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150 亩,项目总投资5.8亿元,制造平板式脱硝催化剂。
四条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产线于2013年5月21日全线投产,最大年产能40000m3,月产量最高达到3500m3,目前是全球产能最大的脱硝催化剂制造基地。
大唐(南京)科技园引进德国庄信万丰(Argillon)公司平板式脱销催化剂生产技术2012年产量:7000 m3截止到2013年9月底:19000 m3波纹板式平板式蜂窝式SCR脱硝催化剂种类平板式催化剂 单板,单元,模块催化剂单板催化剂单元催化剂模块单板:不锈钢骨架厚度: 0.6 – 0.8 mm 高度: 450mm - 660mm单元:重量约 60 kg模块长度:1882mm 宽度:954mm 高度 :1200 - 1500mm 总重量约1.5吨平板式脱硝催化剂特点工艺特点:不同于蜂窝式催化剂的整体挤出烧制工艺,平板式催化剂是以薄型不锈钢筛网板为基材,在网板表面加压涂覆活性成分,将涂覆好的催化剂片褶皱,再剪切成单板,将单板组装成催化剂单元,催化剂单元经煅烧后组装得到催化剂模块。
性能特点:防止飞灰堵塞、抗磨损和抗砷中毒方面优于蜂窝式催化剂,特别适合我国燃煤电厂煤种不稳定、烟气含灰量高等情况。
平板式催化剂优异的抗孔道堵塞能力平板式催化剂夹角数量少,夹角为30/120两种较少的夹角数量低流速区相应较少,不易产生积灰搭桥相同的节距情况下拥有更大的流通面积弹性结构,气流通过会产生持续振动,可以有效避免飞灰在催化剂表面的沉积pitch抗表面覆盖性能催化剂高CaO中毒是催化剂外表面覆盖造成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平板式催化剂:弹性结构,烟气通过时会产生连续的细微振动,有效缓解飞灰在催化剂表面的沉积,烟气中的CaO对催化剂几乎无太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