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分析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288.48 KB
- 文档页数:2
高层建筑中的商业综合体设计--以成都来福士广场为例的案例分析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作为一个有力的证明,如雨后春笋般林立而起。
同时随着人们日常的生活需要多样化,高层建筑由原来的独立单一功能,逐渐演变为一个集合了办公、酒店、餐饮、娱乐、商业等多功能融为一体的城市商业综合体。
与普通的单体高层建筑不同,商业综合体不仅需要单独考虑每一个单体的形态、功能、结构等一系列基本高层建筑的参数,更多的则需要考虑各个单体的组合以便更好的反映商业综合体作为“微型都市生活体”的这一意识形态。
项目简介:建于原四川历史博物馆旧址,位于成都市主干道人民南路与一环路交汇点,主要通过半围合式塔楼布局烘托出中心广场的公共休闲空间,裙房和地下空间为一个与地铁站相连的超级时尚购物中心,五栋白色的混凝土清水塔楼则包含了国际甲级写字楼、酒店及国际高端服务公寓、城市豪宅等复合功能,并且收放自如地在塔楼之中嵌入诸多商业和公共空间,同时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室外活动休闲和体验空间,正如霍尔所说“建筑就是为了给人们带来更好的城市体验,让建筑与人和谐共生,所以我们在来福士广场设计了非常好的公共空间。
”下面结合着本案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层商业综合体进行分析和理解:一:设计理念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高层建筑组团设计中的理念:强调整体化的都市功能与形式、建筑体的多孔隙性、还空间于市民、融入三峡理念的中庭广场、用现代环保技术打造超级绿色建筑等概念,希望带给成都市民一种兴奋的体验。
城市在眼前缓缓展开,可以感受到来福士这个“城中之城”的城市内涵。
他所述说的建筑体的孔隙性,以及还空间于市民,这些理念更好的诠释了建筑的人文精神,人与建筑的互动性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如下图所示:A:建筑的孔隙性:大部分高层建筑着重表达外观世界,对内部的表达以服务和装修环境表达居多,当然这无可厚非,但是成都来福士给了我们另外的一种探索研究的可能性:1.与封闭的具有使用者局限性的屋顶花园不同,这里以开放的屋顶平台来取代,增加了建筑本身的活力和屋顶平台的利用率,把服务对象扩充到整个市民。
商业区设计案例解析商业区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旨在为商业活动提供一个完善的空间环境。
在商业区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人流量、交通便利、商业设施等多个因素,以提升商业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下面是十个商业区设计案例的分析。
1. 时尚购物中心这个商业区设计案例以时尚和潮流为主题,通过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心挑选的商店,吸引了年轻人和时尚爱好者的关注。
购物中心内部设计了宽敞明亮的走廊和舒适的休息区,为顾客提供了愉快的购物体验。
2. 创意创业园区这个商业区设计案例以创意和创新为核心,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有创意和灵感的工作环境。
园区内设有共享办公空间、创客工作室和会议室等设施,为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交流平台。
3. 零售街区这个商业区设计案例以零售业为主题,将各类零售店铺集中在一起,形成一条繁华的街区。
为了提升商业氛围,设计师在街道两侧设置了休闲娱乐设施和户外座椅,吸引了更多的顾客前来购物和消费。
4. 主题餐饮广场这个商业区设计案例以餐饮业为主题,设计了一个集合了各类餐馆和小吃摊位的广场。
广场的设计融入了传统和现代元素,为顾客提供了一个品尝各种美食的场所。
同时,设计师还考虑到了顾客的就餐体验,提供了室内和室外的用餐区域。
5. 文创产业园这个商业区设计案例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题,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了一个发展和展示的平台。
园区内设有展览馆、艺术工作室和创意市集等设施,吸引了众多文化创意从业者和爱好者前来交流和展示作品。
6. 社区购物中心这个商业区设计案例是针对居民社区的购物中心,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购物环境。
购物中心内设有超市、药店、美容院等日常生活所需的店铺,方便居民购物和消费。
7. 休闲娱乐广场这个商业区设计案例以休闲娱乐为主题,为居民提供了一个放松和娱乐的场所。
广场内设有儿童游乐区、健身器材和户外剧场等设施,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娱乐需求。
8. 商业办公综合体这个商业区设计案例将商业和办公两个功能融合在一起,为企业提供了一个集办公、会议和商务活动于一体的综合场所。
国外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规划设计案例赏析在国外,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规划设计案例中,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值得赏析。
以下是其中几个典型案例的简要描述:1.伦敦格林威治大卫街商业综合体:该商业综合体位于伦敦繁忙的格林威治大街,占地面积约10,500平方米。
设计师巧妙地将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创造了一个融合风格的商业空间。
综合体包含了购物中心、餐厅、办公空间和住宅等多功能区域,并且设有露天广场和公共花园,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宜人的休闲场所。
2. 纽约摩天大楼 Hudson Yards:Hudson Yards是一个位于纽约曼哈顿西部的重大开发项目,占地面积约一百八十英亩。
该综合体包括零售区、办公区和住宅区,并且还设有一个顶部开放空间,可供游客观赏城市风景。
Hudson Yards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采用了许多绿色建筑技术和资源节约措施。
3.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作为上海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融合了传统欧洲建筑风格和现代设计概念。
该商业综合体包括酒店、购物中心和办公空间,设计精美的室内空间展示了高品质的奢侈品牌和时尚潮流。
商业综合体位于壮观的外滩地区,拥有壮丽的黄浦江景色,成为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热门目的地。
这些国外商业综合体的成功在于他们综合了商业、文化、休闲和居住等多个功能,为城市和市民提供了全面的服务和体验。
同时,它们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融合,建筑风格与城市历史背景相呼应,并利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案例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国的城市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也有借鉴意义。
在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商业综合体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商业、文化、休闲和居住等多种功能的有机结合,并根据当地区域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进行独特而创新的设计。
此外,可持续发展也是中国城市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中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
通过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和资源节约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可持续城市发展。
国内外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设计案例分析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中,商业综合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购物需求,更是为城市带来了活力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对国内外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设计案例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家国内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设计案例:深圳华强北商业综合体。
这个项目位于深圳市华强北商圈,总建筑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包括商场、办公楼和酒店等多种功能。
在设计上,该项目以现代风格为主,体现了城市的时尚和多样性。
商场部分采用大开放空间的设计,营造出宽敞明亮的购物环境,同时还设置了休闲娱乐区域,提供更多的消费选择。
办公楼部分则采用了独特的外立面设计,使整个建筑在商圈中能够引人注目。
酒店部分则注重舒适度和体验感,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和设施。
整个综合体的设计将不同功能融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便利和舒适的购物、工作和休闲空间。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国外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设计案例:纽约时代广场。
作为纽约市的标志性建筑,时代广场是一个集商场、办公楼和娱乐场所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
该项目位于曼哈顿中心,是世界上最繁忙和知名的商业区之一、时代广场的设计充分利用了楼体外立面的巨大广告牌,成为纽约最具特色的地标之一、商场部分包括世界知名品牌的旗舰店,满足了人们的购物需求。
办公楼部分提供了高品质的办公场所,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
娱乐场所则包括电影院、剧院和音乐厅等,吸引了大量观光游客和文艺爱好者。
整个综合体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人们的需求和感受,不仅仅是一个购物中心,更是一个集休闲、工作和娱乐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综上所述,国内外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设计案例各有特色,但都注重了人们的需求和舒适度。
这些设计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启发我们在城市建设中设计更加人性化和多功能的商业综合体,为城市带来更多的活力和经济效益。
98YAN JIUJIAN SHE探析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法Tan xi shang ye zong he ti jian zhu she ji fang fa吕燕红 刘俊商业综合体建筑是集购物、文化、休闲、娱乐、餐饮、办公、酒店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功能齐全,高效便捷,已成为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商业设施。
本文结合郑州正弘国际广场项目实践,对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品质商业活动的需求不断提升,功能多元化,结构多层次的商业综合体已成为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商业设施,并成为众多开发商青睐的商业地产模式。
商业综合体集购物、文化、休闲、娱乐、餐饮、办公、酒店等为一体,各个功能区彼此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是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而统一的综合体,它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商业综合体设计难度大,复杂程度高,因此在建筑设计原则上要准确把握,通过优化和完善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法,提高其整体设计水平,从而建设出高质量的商业综合体建筑。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郑州正弘国际广场项目,对其设计原则进行分析,并重点从总体规划和建筑单体方面对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探讨。
一、项目概况“正弘国际广场”项目建设用地位于郑州市东北部高档住宅及商业聚集区,是郑州市规划中的城市聚焦点。
地块北临东风路,东临花园路,西临科新路,南临科源路,用地四周均为城市道路,且东侧有地铁 2 号线,北侧有地铁 8 号线(规划),交通十分便利。
北侧临东风渠,景色宜人。
项目用地36413.64m 2,总建筑面积37.6万m 2,容积率7.72,建筑密度56.6%,绿化率15.2%。
主要包含3层地下室,8层商业裙房及两栋39层的超高层写字楼组成,项目具有最高端的零售购物、休闲娱乐、餐饮办公等多种业态,形成体验式、多功能的一站式服务的商业综合体。
与现有的花园路商业体共同组成郑州市的高端商圈,促使这座城市商业蓬勃发展。
国内外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案例分析自世界第一个城市综合体诞生以来,人们就把城市综合体与庞大的建筑群、商业中心、城市地标、城市发展引擎联系在一起。
就像美国纽约曼哈顿洛克菲勒中心,英国伦敦的金丝雀码头,日本的东京中城、六本木,香港的太古广场,中国深圳的万象城、北京的国贸,它们外在以摩天大楼的形式丰富着城市的天际线,内在以功能集约的聚合力量营造着城市新中心。
它们是展示城市鼎盛的符号,是城市的名片,城市的动力旗舰,用钢筋铁骨般的巨桨把城市进程大步推向前进。
一、纽约洛克菲勒中心(一)洛克菲勒中心简介洛克菲勒中心位于美国纽约最繁华的曼哈顿区中部,是一个包括19幢大楼、占地22英亩集商业、娱乐和办公等城市功能的大型建筑群。
主要建筑始建于1931年,1940年完成。
建筑群区域涵盖第五大道至第六大道,以及第48大街至52大街之间,共占地45000平方米。
建筑群的主体是GE大厦,共有70层,高259米。
外观强调垂直线条,是板式高层建筑的雏形。
2007年12月10日,孩子们在“便士丰收的田野”开幕式上摆放硬币的情形,放置这1亿枚硬币区域长49.5米、宽9米,宽度相当于一条街道。
1932年起,每年圣诞节前夕,洛克菲勒中心广场都要竖立一棵纽约市最大的圣诞树,这里的圣诞夜景时来纽约的游客必看之处。
(二)案例启示洛克菲勒中心对于公共空间的运用开启了城市规划的先河,因此号称是20世纪最伟大的都市计划之一,整个建筑布局紧凑,密集有序。
这块区域占地22英亩,由19栋建筑围塑出来的活动区域,对于公共空间的运用开启了城市规划的新风貌,完整的商场与办公大楼让中城继华尔街之后,成为纽约第二个市中心,对都市人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洛克菲勒中心在建筑师上最大的冲击是提供公共领域的使用,这种为普通大众设计的空间概念引发后来对于“市民空间”的重视,巧妙地利用大楼的大厅、广场、楼梯间、路冲设计成行人的休息区、消费区,彻底落实为广大中产阶级服务的目的。
商业综合体设计案例背景介绍:商业综合体是指在一个综合建筑内结合了商业、办公、娱乐、住宅等多种功能的建筑群体。
它通常包括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影院、娱乐场所等。
商业综合体的设计旨在提供一个集各种功能于一体的空间,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并创造一个独特的消费和娱乐体验。
案例一:北京国际贸易中心北京国际贸易中心是中国最大的商业综合体之一,位于北京中心商务区CBD。
该项目由一栋高达330米的办公楼和两座高层酒店组成。
办公楼内设置了多层的商业空间,包括高端品牌商店、餐厅、咖啡店等,为办公楼的租户和附近居民提供了便利的购物和休闲场所。
酒店设有豪华套房、会议室、健身中心、游泳池等设施,满足商务和休闲旅客的需求。
该商业综合体的设计以大胆的现代风格为主,结合了最新的可持续设计原则,在充分利用自然光和通风的同时,打造了一个时尚、舒适的购物和工作环境。
案例二:迪拜购物中心迪拜购物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位于阿联酋迪拜市中心。
该购物中心占地超过115万平方米,拥有超过1200家商店,涵盖了时尚品牌、奢侈品牌、电子产品、家居用品等各个领域。
购物中心内还设有电影院、冰场、水族馆等多种娱乐设施,吸引着数百万游客前来消费和娱乐。
迪拜购物中心的设计以富丽堂皇的风格为主,采用大量的大理石、黄金和水晶装饰,营造出一种奢华和繁华的氛围。
购物中心内还设置了大量的座椅和休息区域,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购物环境。
案例三:上海环贸广场上海环贸广场是上海市静安区的一座商业综合体,位于繁华的南京西路商业区。
该项目由一座高层写字楼、购物中心和五星级酒店组成。
购物中心内设有世界各地的知名品牌商店、餐厅、咖啡店等,吸引了大量的购物者和游客。
写字楼为国际知名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办公空间,基础设施完善,设有先进的通讯和安全系统。
酒店设有豪华客房、会议室、健身中心、室内游泳池等设施,满足商务和休闲旅客的需求。
上海环贸广场的设计以现代和传统元素相结合的风格为主,充分考虑了周围环境和文化特色,营造出一种独特而又时尚的氛围。
商业综合体设计建设分析一、加快建设商业综合体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认为,商业综合体,也有人叫城市综合体,建筑综合体,就是将购物、娱乐、餐饮、办公、会议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受益的能动关系。
通俗地说,就是将综合的商业街区由传统的平而延伸变成立体空间, 由此提升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多种业态和功能的组合,能更好地满足城市生活的需要。
1.加快建设商业综合体,是天津市河北区顺应发展趋势、在全市商业布局中抢占有利位置的需要。
据有关研究显示,商业综合体发展往往与城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当城市人均GDP达4000美元左右时,商业综合体进入启动发展阶段,以传统购物中心为主,业态较为单一;当人均GDP达5000美元至8000美元之间时,商业综合体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餐饮娱乐占比上升,业态呈现多元化:当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时,进入高速发展期,业态发展齐全。
2011年,天津市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3万美元。
按照这一理论,天津市正处于商业综合体快速发展时期。
在中心城区上地资源逐渐稀缺,普颯加大空间开发利用的情况下,包括住宅、公寓、写字楼、购物中心、商业街等多种业态的综合体已成为中心城区发展的主流商业模式。
当前,市内各兄弟区纷纷抢滩综合体建设,和平区在具备既有强大商业优势的情况下,也亳不松劲,推岀了恒隆广场、大都会等项目:河西在建成天津湾等项目后,加快银河国际购物中心等项目建设;河东万达、红星美凯龙已开业运营,远洋未来广场等项目全面开工:红桥水游城已开业运营:南开大悦城己于2011年底正式开业,熙汇广场也正在加紧建设中。
而对这种态势,天津市河北区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商业综合体建设,构筑自身特色和优势,在未来全市商业经济“蛋糕”中争得应有份额。
2.加快建设商业综合体,是天津市河北区在当前形势下加快开发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在商品房交易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住宅投资从严,商业地产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建筑工程施组方案实例一、项目概况该项目位于城市主干道旁,总用地面积为10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30000平方米,属于商业综合体项目。
项目由地下室、商业空间和写字楼组成,整体建筑高度为40米。
项目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室采用桩基础,地上部分采用承重墙结构。
建筑外立面采用玻璃幕墙装饰,装饰材料为大理石和铝板。
二、设计分析1. 结构设计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通过结构分析确定了主体结构的布置和形式。
地下室采用连续墙和桩基础,地上部分采用承重墙结构,墙体布置和尺寸均经过结构分析和验算,满足了建筑的抗震和荷载要求。
2. 空间布局商业空间从一层到三层,各层采用开放式空间设计,满足了商业租户多样化的空间需求。
写字楼从四层到十八层,各层采用单层办公室和多层办公室设计,满足了不同企业的办公需求。
3. 环保设计项目采用节能玻璃幕墙、太阳能光伏板、绿色植被覆盖等设计,提高了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性能。
同时,对于建筑的供水、供电、供暖等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三、施组方案1. 施工组织设计根据项目的特点和施工要求,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确定了项目的施工周期、主要施工任务和施工阶段划分。
对于特殊工程和重要节点工程,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序。
2. 安全防护设计根据项目的特点和施工环境,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安全防护设计。
制定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水平。
3. 质量控制设计针对项目的结构特点和施工要求,制定了质量控制设计方案。
确定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和检验计划,对关键节点和关键工序进行了详细的质量控制措施。
四、效果评估1. 施工进度根据施组方案,项目施工进度按时完成,未发生延期现象,保证了工程的按时交付。
2. 施工质量通过质量控制设计方案的实施,项目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未发生重大质量事故,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3. 施工安全通过安全防护设计方案的实施,项目施工现场未发生安全事故,保证了工程的施工安全。
城市综合体设计案例分析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为顺应商业多元化的需求,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集各种城市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城市空间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新宠儿。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城市综合体设计案例分析,供大家阅读!城市综合体设计案例分析篇1:难波公园是位于大阪传统热闹商业区的现代建筑,并非传统意义的公园,是一个购物中心与办公楼的综合体。
从远处看去,难波公园(Namba Park)是一个斜坡公园,从街道地平面上升至8层楼的高度,层层推进、绿树茵茵,仿佛是游离于城市之上的自然绿洲,与周围线形建筑的冷酷风格形成强烈对比,成为嘈杂背景下的一处生动、温馨的街景。
难波公园原址是一座棒球馆,位于邻近难波火车站的一片新商业区,离机场一站之遥,将城际列车、地铁等交通枢功能与办公、酒店、住宅完美结合,是日本开发成功的城市综合体的代表项目。
开发商NK电气铁道公司邀请捷得公司为其设计一座对大坂产生形象具提升意义的建筑作品。
捷得因此把难波定义为公园,为拥挤喧嚣的城市带来一片绿洲。
沿着一坐30层的高塔,难波彰显了一种自然生态的生活方式,空中花园、屋顶绿树,公园直接跟大街相连,为钢筋混凝土林立的城市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
人们可以欣赏成群的大树、岩石、悬崖、草坪、溪流、瀑布池塘及露台,人们徜徉在空中花园中尽享体验式购物的乐趣。
难波公园可谓集人文、娱乐为一体的自然生态式体验购物的杰作。
难波公园的商业零售区提供了各式各样的专卖店,使之成为其独特环境的补充。
同时,难波公园避免了将顾客引入封闭式的购物区,而是将商业区、餐饮区与自然和开放的空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业主的最初构思是建造一个简单的混凝土通道用于连接项目的南北地块,设计师颇有新意地提出了人造峡谷的设计想法。
“峡谷”的设计带来了众多的体验要素;溪水、山石、植物、岩洞、山间的阳光......这种体验手法的空间再造,为项目展现了全新的思路。
难波公园(Namba Park)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序列,它不像一般的购物中心那样,将人们压缩集聚到封闭的空间内,迫人消费,而是以开放的体验化空间吸引人们主动游玩、主动消费。
实例分析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
发表时间:2019-04-02T10:37:33.2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作者:林俊杰[导读] 摘要:城市综合体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标志,当今的中国城市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城市综合体在设计中发展,在发展中成熟。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18000摘要:城市综合体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标志,当今的中国城市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城市综合体在设计中发展,在发展中成熟。
希望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提高对其的认知,提高其建筑设计的高度。
关键词: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
一、城市综合体的城市价值
城市作为一个人口聚集的场所,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用地必然会呈现出十分紧张的态势。
为了实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在用地紧张的区域核心部位必然会出现城市综合体,在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的同时,也有效的缓解了用地紧张的局面。
在当前城市综合体设计过程中,需要以现代城市设计、环境和行为理论来进行具体的景观和环境设计,同时还要打破传统的建筑立面概念,采用多种手段来进一步对景观和环境进行丰富,凸显出建筑群体的景观特征。
可以说城市综合体承载着城市文明和经济发展的责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城市开发的基本成分之一即是居住,通过打造城市综合体,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中心居住问题,实现了能源的节约,进一步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
而且城市综合体有效地将不同时间的功能进行组织,实现了各个时间段上各功能的有效衔接,使其保持了24小时的繁华,城市综合体的使用效益达到较高水平。
而且城市综合体的出现,其内部各种业态有效地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其他行业的发展,并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凸显出区域的价值。
二、我国城市综合体的典型特征
1、超大空间尺度
综合体的建设必须和城市的整体发展状况大致一致,最好可以将城市的各个要道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因此需要非常宽广的建筑外部空间,由于综合体的建设规模的持续增大,使得建筑内部空间也持续的增大,而外部和内部的空间的统一工作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另一方面,多样性的功能匹配,成为许多功能的主要亮点。
2、通道树型交通体系
通过地下层、地下夹层、天桥层的有机规划,将建筑群体的地下或地上的交通和公共空间的贯穿起来,同时又与城市街道、地铁、停车场、市内交通等设施及建筑内部的交通系统有机联系,组成一套完善的“通道树型”体系。
3、购物与娱乐相结合
购物与娱乐结合在一起的理念提高了传统商业街的魅力、活力和发展动力。
因此,原始的封闭的商业广场注定要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多功能的空间网络,商业广场的室内外空间与城市景观交织在一起。
4、高科技集成设施
城市综合体在建设上拥有普通世俗的因素,同时又是融合了高新科技的元素。
凭借其高新的设备完全体现出了相关技术的在建筑上的充分利用。
室内高速交通主要以垂直电梯为主,自动扶梯,人行观光电梯为辅;而通过电话、电报、电传、传真、互联网电视、电脑等;安全系统通过电视系统、监控系统、紧急呼叫系统、分页系统设置和分区可以保证。
三、实例分析
本项目位于花园北路与花园新街及塘厦大道交汇处,用地为商位混合用地,东侧设置一栋集中商业,主出入口设为在塘厦大道一侧,沿街面长,人流量大。
西侧设置3栋高层住宅楼,并沿地块外围设置商业裙房。
1、总平面布局与规划
在本项目设计中,追求形式与功能的最佳组合,追求建筑群与区域空间的优质呼应是设计的先行要素,基于此重塑办公、居住、文化、艺术、娱乐、商业融合的城市文化商业中心,引入活力人流,引导街区复兴,激发都市中心的活力与魅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1)功能布局
该方案运用简洁的设计手法,将地块分为东西两区。
充分利用地形特征,考虑周边环境与日照影响,确立沿地块西侧面向望江路及北侧面向钱江路设集酒店、商业中心、办公于一体的标志性建筑,商业复合体的设计提升商业氛围,形成主干道交界处的耀眼地标,同时形成休闲娱乐的品质焦点。
为保持各建筑功能独立性的同时兼顾商业流线的顺畅,扩大各塔楼外向景观视野,确立沿地块东侧、南侧规划道路布置办公楼A、B 座,与商业复合体围合形成中央绿化广场。
中央绿化广场始于地块东侧,将区域活力人流引入,通过塔楼间宜人的绿化空间,直达地块西侧的商业复合体,创造都市型生活新体验。
2)交通组织
地块出入口分别位于地块东侧、南侧规划道路中段,东面入口通过中央广场的景观元素构建,与商业集合体形成对景,有效定义区块特质。
为做到人车分流,沿地块外圈设置环形车道,连接各塔楼和商业复合体上落客区及3处地下停车库入口,有效提供便捷的车流,确保中央绿化广场无车流干扰,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
3)景观设计
本案景观设计采用多层次、多角度的手法,通过交叉、叠错、并列各种可变因素与空间发生对话。
地块内的绿化与钱江路绿化带相结合形成连续的城市绿化景观带。
主要绿化形式以树木为主,草坪为辅。
在整个建筑群中心地带以及楼宇之间进行相应的绿化布置,使其在各具特色的前提下,寻求整体风格的统一,形成连续的室外绿化空间环境。
结合地下室的设计,尽可能的提高实土绿化的比例,与室外绿化、屋顶绿化、景观铺地和水体设计相结合,满足规划要求的20%绿化面积。
在绿化设计中重点考虑绿化空间之间的渗透,为都市空间丰富多样的行为模式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便捷性。
2、建筑设计
1)购物中心设计
人在商业街内的活动和感知空间是三维的。
所以设计师对街道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都应有针对性地设计。
首先商业街的长度随商业的规模而定,没有一定之规。
但室外建筑空间根据心理感受模式可以分为向心的、有聚合力的、所谓的“积极空间”和发散的、通过性的、难以聚合人气的“消极空间”。
作为商业街这样一个有聚合要求。
需要行人购物休息能够驻足停留、感受观赏环境的空间,它必须是一个通过建筑手段塑形成的“积极空间”。
建筑设计了一系列层次丰富,情趣各异的室外公共空间,配合不同的功能建筑,创造出热情、自由、闲适的生活氛围。
在建筑空间的设计突出间隔灵活,空间形态多样的特征。
这种多样化的空间的精髓就是将生活转为艺术。
同时,路方向设计为出挑的连续折面体,富于视觉上的型体变化;在风情商业街的临界面则结合商业后退的平台设置炫目的“钻石舞台”和通透的玻璃中庭。
层层叠落的商业室外平台如同自然的梯田,其上植满草坪和灌木,充满舒适的生态感。
以化整为零的设计手法使巨大型体得到分解,与风情商业街在尺度上取得和谐,特色商业为热带休闲风情的坡顶建筑。
结合室外廊道空间,创造浓郁的休闲建筑氛围。
2)商务办公设计
办公建筑空间设计,要综合考虑到建筑空间的组合,庭院空间利用,工作场所的布局特征和空间的经济陛问题。
而生态设计要求空间分区应进一步考虑节能和舒适度的需求。
办公楼里不同的空间对温度、自然光和景观的要求是不同的。
如普通办公室对温度要求苛刻,其次是会议室和多功能厅,门厅、走道和楼梯交往空间等对温度的要求相对较低。
因此交往空间可以作为内外环境的缓冲区。
它的设定温度可以更接近室外,从而形成了室内外温差的梯度转换。
这不但可以优化能源消耗,亦能减轻人们对室内外剧烈的温度变化造成的不适感。
四、结语
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这个城市的商业和经济发展水平。
近年来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越来越受到青睐,因此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组合各个功能区域,更好地发挥出不同功能区域的重要作用,为人们提供一个消费、娱乐和休闲的场所。
参考文献:
[1]张东光.基于对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空间设计的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
[2]邓家.浅议城市商业综合体就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8):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