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分析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288.48 KB
- 文档页数:2
高层建筑中的商业综合体设计--以成都来福士广场为例的案例分析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作为一个有力的证明,如雨后春笋般林立而起。
同时随着人们日常的生活需要多样化,高层建筑由原来的独立单一功能,逐渐演变为一个集合了办公、酒店、餐饮、娱乐、商业等多功能融为一体的城市商业综合体。
与普通的单体高层建筑不同,商业综合体不仅需要单独考虑每一个单体的形态、功能、结构等一系列基本高层建筑的参数,更多的则需要考虑各个单体的组合以便更好的反映商业综合体作为“微型都市生活体”的这一意识形态。
项目简介:建于原四川历史博物馆旧址,位于成都市主干道人民南路与一环路交汇点,主要通过半围合式塔楼布局烘托出中心广场的公共休闲空间,裙房和地下空间为一个与地铁站相连的超级时尚购物中心,五栋白色的混凝土清水塔楼则包含了国际甲级写字楼、酒店及国际高端服务公寓、城市豪宅等复合功能,并且收放自如地在塔楼之中嵌入诸多商业和公共空间,同时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室外活动休闲和体验空间,正如霍尔所说“建筑就是为了给人们带来更好的城市体验,让建筑与人和谐共生,所以我们在来福士广场设计了非常好的公共空间。
”下面结合着本案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层商业综合体进行分析和理解:一:设计理念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高层建筑组团设计中的理念:强调整体化的都市功能与形式、建筑体的多孔隙性、还空间于市民、融入三峡理念的中庭广场、用现代环保技术打造超级绿色建筑等概念,希望带给成都市民一种兴奋的体验。
城市在眼前缓缓展开,可以感受到来福士这个“城中之城”的城市内涵。
他所述说的建筑体的孔隙性,以及还空间于市民,这些理念更好的诠释了建筑的人文精神,人与建筑的互动性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如下图所示:A:建筑的孔隙性:大部分高层建筑着重表达外观世界,对内部的表达以服务和装修环境表达居多,当然这无可厚非,但是成都来福士给了我们另外的一种探索研究的可能性:1.与封闭的具有使用者局限性的屋顶花园不同,这里以开放的屋顶平台来取代,增加了建筑本身的活力和屋顶平台的利用率,把服务对象扩充到整个市民。
商业区设计案例解析商业区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旨在为商业活动提供一个完善的空间环境。
在商业区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人流量、交通便利、商业设施等多个因素,以提升商业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下面是十个商业区设计案例的分析。
1. 时尚购物中心这个商业区设计案例以时尚和潮流为主题,通过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心挑选的商店,吸引了年轻人和时尚爱好者的关注。
购物中心内部设计了宽敞明亮的走廊和舒适的休息区,为顾客提供了愉快的购物体验。
2. 创意创业园区这个商业区设计案例以创意和创新为核心,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有创意和灵感的工作环境。
园区内设有共享办公空间、创客工作室和会议室等设施,为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交流平台。
3. 零售街区这个商业区设计案例以零售业为主题,将各类零售店铺集中在一起,形成一条繁华的街区。
为了提升商业氛围,设计师在街道两侧设置了休闲娱乐设施和户外座椅,吸引了更多的顾客前来购物和消费。
4. 主题餐饮广场这个商业区设计案例以餐饮业为主题,设计了一个集合了各类餐馆和小吃摊位的广场。
广场的设计融入了传统和现代元素,为顾客提供了一个品尝各种美食的场所。
同时,设计师还考虑到了顾客的就餐体验,提供了室内和室外的用餐区域。
5. 文创产业园这个商业区设计案例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题,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了一个发展和展示的平台。
园区内设有展览馆、艺术工作室和创意市集等设施,吸引了众多文化创意从业者和爱好者前来交流和展示作品。
6. 社区购物中心这个商业区设计案例是针对居民社区的购物中心,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购物环境。
购物中心内设有超市、药店、美容院等日常生活所需的店铺,方便居民购物和消费。
7. 休闲娱乐广场这个商业区设计案例以休闲娱乐为主题,为居民提供了一个放松和娱乐的场所。
广场内设有儿童游乐区、健身器材和户外剧场等设施,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娱乐需求。
8. 商业办公综合体这个商业区设计案例将商业和办公两个功能融合在一起,为企业提供了一个集办公、会议和商务活动于一体的综合场所。
国外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规划设计案例赏析在国外,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规划设计案例中,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值得赏析。
以下是其中几个典型案例的简要描述:1.伦敦格林威治大卫街商业综合体:该商业综合体位于伦敦繁忙的格林威治大街,占地面积约10,500平方米。
设计师巧妙地将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创造了一个融合风格的商业空间。
综合体包含了购物中心、餐厅、办公空间和住宅等多功能区域,并且设有露天广场和公共花园,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宜人的休闲场所。
2. 纽约摩天大楼 Hudson Yards:Hudson Yards是一个位于纽约曼哈顿西部的重大开发项目,占地面积约一百八十英亩。
该综合体包括零售区、办公区和住宅区,并且还设有一个顶部开放空间,可供游客观赏城市风景。
Hudson Yards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采用了许多绿色建筑技术和资源节约措施。
3.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作为上海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融合了传统欧洲建筑风格和现代设计概念。
该商业综合体包括酒店、购物中心和办公空间,设计精美的室内空间展示了高品质的奢侈品牌和时尚潮流。
商业综合体位于壮观的外滩地区,拥有壮丽的黄浦江景色,成为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热门目的地。
这些国外商业综合体的成功在于他们综合了商业、文化、休闲和居住等多个功能,为城市和市民提供了全面的服务和体验。
同时,它们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融合,建筑风格与城市历史背景相呼应,并利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案例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国的城市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也有借鉴意义。
在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商业综合体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商业、文化、休闲和居住等多种功能的有机结合,并根据当地区域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进行独特而创新的设计。
此外,可持续发展也是中国城市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中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
通过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和资源节约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可持续城市发展。
实例分析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
发表时间:2019-04-02T10:37:33.2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作者:林俊杰[导读] 摘要:城市综合体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标志,当今的中国城市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城市综合体在设计中发展,在发展中成熟。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18000摘要:城市综合体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标志,当今的中国城市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城市综合体在设计中发展,在发展中成熟。
希望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提高对其的认知,提高其建筑设计的高度。
关键词: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
一、城市综合体的城市价值
城市作为一个人口聚集的场所,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用地必然会呈现出十分紧张的态势。
为了实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在用地紧张的区域核心部位必然会出现城市综合体,在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的同时,也有效的缓解了用地紧张的局面。
在当前城市综合体设计过程中,需要以现代城市设计、环境和行为理论来进行具体的景观和环境设计,同时还要打破传统的建筑立面概念,采用多种手段来进一步对景观和环境进行丰富,凸显出建筑群体的景观特征。
可以说城市综合体承载着城市文明和经济发展的责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城市开发的基本成分之一即是居住,通过打造城市综合体,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中心居住问题,实现了能源的节约,进一步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
而且城市综合体有效地将不同时间的功能进行组织,实现了各个时间段上各功能的有效衔接,使其保持了24小时的繁华,城市综合体的使用效益达到较高水平。
而且城市综合体的出现,其内部各种业态有效地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其他行业的发展,并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凸显出区域的价值。
二、我国城市综合体的典型特征
1、超大空间尺度
综合体的建设必须和城市的整体发展状况大致一致,最好可以将城市的各个要道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因此需要非常宽广的建筑外部空间,由于综合体的建设规模的持续增大,使得建筑内部空间也持续的增大,而外部和内部的空间的统一工作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另一方面,多样性的功能匹配,成为许多功能的主要亮点。
2、通道树型交通体系
通过地下层、地下夹层、天桥层的有机规划,将建筑群体的地下或地上的交通和公共空间的贯穿起来,同时又与城市街道、地铁、停车场、市内交通等设施及建筑内部的交通系统有机联系,组成一套完善的“通道树型”体系。
3、购物与娱乐相结合
购物与娱乐结合在一起的理念提高了传统商业街的魅力、活力和发展动力。
因此,原始的封闭的商业广场注定要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多功能的空间网络,商业广场的室内外空间与城市景观交织在一起。
4、高科技集成设施
城市综合体在建设上拥有普通世俗的因素,同时又是融合了高新科技的元素。
凭借其高新的设备完全体现出了相关技术的在建筑上的充分利用。
室内高速交通主要以垂直电梯为主,自动扶梯,人行观光电梯为辅;而通过电话、电报、电传、传真、互联网电视、电脑等;安全系统通过电视系统、监控系统、紧急呼叫系统、分页系统设置和分区可以保证。
三、实例分析
本项目位于花园北路与花园新街及塘厦大道交汇处,用地为商位混合用地,东侧设置一栋集中商业,主出入口设为在塘厦大道一侧,沿街面长,人流量大。
西侧设置3栋高层住宅楼,并沿地块外围设置商业裙房。
1、总平面布局与规划
在本项目设计中,追求形式与功能的最佳组合,追求建筑群与区域空间的优质呼应是设计的先行要素,基于此重塑办公、居住、文化、艺术、娱乐、商业融合的城市文化商业中心,引入活力人流,引导街区复兴,激发都市中心的活力与魅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1)功能布局
该方案运用简洁的设计手法,将地块分为东西两区。
充分利用地形特征,考虑周边环境与日照影响,确立沿地块西侧面向望江路及北侧面向钱江路设集酒店、商业中心、办公于一体的标志性建筑,商业复合体的设计提升商业氛围,形成主干道交界处的耀眼地标,同时形成休闲娱乐的品质焦点。
为保持各建筑功能独立性的同时兼顾商业流线的顺畅,扩大各塔楼外向景观视野,确立沿地块东侧、南侧规划道路布置办公楼A、B 座,与商业复合体围合形成中央绿化广场。
中央绿化广场始于地块东侧,将区域活力人流引入,通过塔楼间宜人的绿化空间,直达地块西侧的商业复合体,创造都市型生活新体验。
2)交通组织
地块出入口分别位于地块东侧、南侧规划道路中段,东面入口通过中央广场的景观元素构建,与商业集合体形成对景,有效定义区块特质。
为做到人车分流,沿地块外圈设置环形车道,连接各塔楼和商业复合体上落客区及3处地下停车库入口,有效提供便捷的车流,确保中央绿化广场无车流干扰,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
3)景观设计
本案景观设计采用多层次、多角度的手法,通过交叉、叠错、并列各种可变因素与空间发生对话。
地块内的绿化与钱江路绿化带相结合形成连续的城市绿化景观带。
主要绿化形式以树木为主,草坪为辅。
在整个建筑群中心地带以及楼宇之间进行相应的绿化布置,使其在各具特色的前提下,寻求整体风格的统一,形成连续的室外绿化空间环境。
结合地下室的设计,尽可能的提高实土绿化的比例,与室外绿化、屋顶绿化、景观铺地和水体设计相结合,满足规划要求的20%绿化面积。
在绿化设计中重点考虑绿化空间之间的渗透,为都市空间丰富多样的行为模式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便捷性。
2、建筑设计
1)购物中心设计
人在商业街内的活动和感知空间是三维的。
所以设计师对街道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都应有针对性地设计。
首先商业街的长度随商业的规模而定,没有一定之规。
但室外建筑空间根据心理感受模式可以分为向心的、有聚合力的、所谓的“积极空间”和发散的、通过性的、难以聚合人气的“消极空间”。
作为商业街这样一个有聚合要求。
需要行人购物休息能够驻足停留、感受观赏环境的空间,它必须是一个通过建筑手段塑形成的“积极空间”。
建筑设计了一系列层次丰富,情趣各异的室外公共空间,配合不同的功能建筑,创造出热情、自由、闲适的生活氛围。
在建筑空间的设计突出间隔灵活,空间形态多样的特征。
这种多样化的空间的精髓就是将生活转为艺术。
同时,路方向设计为出挑的连续折面体,富于视觉上的型体变化;在风情商业街的临界面则结合商业后退的平台设置炫目的“钻石舞台”和通透的玻璃中庭。
层层叠落的商业室外平台如同自然的梯田,其上植满草坪和灌木,充满舒适的生态感。
以化整为零的设计手法使巨大型体得到分解,与风情商业街在尺度上取得和谐,特色商业为热带休闲风情的坡顶建筑。
结合室外廊道空间,创造浓郁的休闲建筑氛围。
2)商务办公设计
办公建筑空间设计,要综合考虑到建筑空间的组合,庭院空间利用,工作场所的布局特征和空间的经济陛问题。
而生态设计要求空间分区应进一步考虑节能和舒适度的需求。
办公楼里不同的空间对温度、自然光和景观的要求是不同的。
如普通办公室对温度要求苛刻,其次是会议室和多功能厅,门厅、走道和楼梯交往空间等对温度的要求相对较低。
因此交往空间可以作为内外环境的缓冲区。
它的设定温度可以更接近室外,从而形成了室内外温差的梯度转换。
这不但可以优化能源消耗,亦能减轻人们对室内外剧烈的温度变化造成的不适感。
四、结语
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这个城市的商业和经济发展水平。
近年来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越来越受到青睐,因此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组合各个功能区域,更好地发挥出不同功能区域的重要作用,为人们提供一个消费、娱乐和休闲的场所。
参考文献:
[1]张东光.基于对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空间设计的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
[2]邓家.浅议城市商业综合体就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8):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