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计算机的历史人物
- 格式:ppt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24
1、“电脑之父”图林人们根据冯•诺依曼创造的惊世伟业,交口赞誉他是“计算机之父”。
可是他自己对此却不以为然。
据担任过他助手的物理学家弗兰克尔介绍说,冯•诺依曼曾多次向别人坚决强调:如果不考虑巴贝奇、阿达和其他人早先提出的有关思想,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只能属于阿兰•图林!正是冯•诺依曼本人,亲手把“电脑之父”的桂冠转戴在图林头上。
这不仅表明冯•诺依曼具有谦虚的美德,而且许多史学家也都认真地讲:“图林才是计算机之父”。
直到现在,计算机界仍有个一年一度“图林奖”,颁发给最优秀的电脑科学家,它就像“诺贝尔奖金”那样,是电脑领域的最高荣誉。
阿兰•图林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值得电脑之父冯•诺依曼如此推崇呢?阿兰•图林,•1912年6月2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虽然他的祖父曾获得剑桥大学数学荣誉学位,可他父亲对数学望而生畏,甚至认为要算出一个负数与负数相乘的结果,就已经超过了人类的理解能力。
因此,阿兰的家庭教育,并不能对他以后在数学方面的成就有多少帮助。
孩提时代的小阿兰性格活泼好动。
•他母亲回忆说,3岁那年,阿兰进行了他在实验方面的首次尝试──把一个玩具木头人的小胳膊小腿掰下来载到花园里,想让它们长成更多的木头人。
•8岁时,阿兰开始尝试着写一部科学著作,题名《关于一种显微镜》。
这绝非天方夜谭式的神话,这个天才的小孩虽然连单词都拼错了许多,但毕竟写得还像那么回事。
在书的开头和结尾,阿兰都用同一句话“首先你必须知道光是直的”前后呼应,但中间的内容很短很短,可谓短得破了科学著作的纪录。
阿兰很早就表现出科学的探究精神,他曾对母亲讲:“我似乎总想从最普通的东西中弄出些名堂。
”就连与小伙伴打足球,他也只喜欢在场外当巡边员,因为这样能够有机会计算球飞出边界的角度。
他的老师认为:“阿兰的头脑可以像袋鼠般地跳跃。
”能“跳跃”思维的图林,1931年考入了剑桥皇家学院。
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不到一年功夫,就发表了几篇很有份量的数学论文,被选为皇家学院的研究员,年仅22岁。
回首三百八十年——计算机编年简史1623年:德国科学家契克卡德(W. Schickard)制造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台机械计算机,这台机器能够进行六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1642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B.Pascal)发明了著名的帕斯卡机械计算机,首次确立了计算机器的概念。
1674年:莱布尼茨改进了帕斯卡的计算机,使之成为一种能够进行连续运算的机器,并且提出了“二进制”数的概念。
(据说这个概念来源于中国的八卦)1725年:法国纺织机械师布乔(B.•Bouchon)发明了“穿孔纸带”的构想。
1805年:法国机械师杰卡德(J.Jacquard)根据布乔“穿孔纸带”的构想完成了“自动提花编织机”的设计制作,在后来电子计算机开始发展的最初几年中,在多款著名计算机中我们均能找到自动提花机的身影。
1822年:英国科学家巴贝奇(C.•Babbage)制造出了第一台差分机,它可以处理3个不同的5位数,计算精度达到6位小数。
1834年:巴贝奇提出了分析机的概念,机器共分为三个部分:堆栈,运算器,控制器。
他的助手,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的独生女阿达•奥古斯塔(Ada Augusta)为分析机编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批计算机程序。
阿达和巴贝奇为计算机的发展创造了不朽的功勋,他们对计算机的预见起码超前了一个世纪以上,正是他们的辛勤努力,为后来计算机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47年:英国数学家布尔(G.Boole)发表著作《逻辑的数学分析》。
1852年:阿达•奥古斯塔(Ada Augusta)去世,年仅36岁。
1854年:布尔发表《思维规律的研究??逻辑与概率的数学理论基础》,并综合自己的另一篇文章《逻辑的数学分析》,从而创立了一门全新的学科-布尔代数,为百年后出现的数字计算机的开关电路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数学方法和理论基础。
1868年:美国新闻工作者克里斯托夫•肖尔斯(C.Sholes)发明了沿用至今的QWERTY键盘。
1871年:为计算机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的巴贝奇(C.•Babbage)去世。
我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过程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一、背景介绍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落后到跟上国际前沿的漫长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作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二、齐白石2.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计算机科学家,他在计算机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
齐白石最具代表性的成就之一是他领导开发了我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神威·太湖之光不仅在超级计算机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还在许多科学研究和工程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三、韩江3. 韩江是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致力于推动国产计算机的发展,并在我国计算机教育和科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韩江在系统结构、算法设计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杰出成就,为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四、倪光南4. 倪光南是我国著名计算机科学家,他在分布式系统和网络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
倪光南是我国分布式系统和网络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在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我国分布式系统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五、邹至蕃5. 邹至蕃是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先驱,他在计算机图形学和多媒体技术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
邹至蕃在我国计算机图形学和多媒体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做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我国计算机图形学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六、结语6. 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过程中有许多杰出的人物做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这些人物的成就不仅在我国获得了广泛认可,还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前进助力不小。
我们期待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人物在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为我国科技的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七、严蓥7. 严蓥是我国计算机科学家中的佼佼者,他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
严蓥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中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贡献。
国内外计算机发展史上的著名人物与事例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s in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history has witnessed the contributions of several renowned figures and significant events. From the advent of early calculating devices to the modern-day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here are some influential personalities and pivotal moments.One key figure in computer history is Alan Turing. Turing was a British mathematician, logician, and computer scientist who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breaking the Enigma code during World War II. His work on computation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modern computer science, with his proposal of the concept of a "universal machine" known as the Turing machine.中文翻译: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是艾伦·图灵。
作为一名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在二战期间破解恩尼格码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对计算的工作为现代计算机科学奠定了基础,提出了被称为“图灵机”的“通用机”的概念。
1、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 ,1903-1957):美籍匈牙利裔科学家、数学家,被誉为“电子计算机之父”。
1945年,冯·诺依曼首先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和二进制原理,后来,人们把利用这种概念和原理设计的电子计算机系统统称为“冯.诺曼型结构”计算机。
冯.诺曼结构的处理器使用同一个存储器,经由同一个总线传输。
冯·诺依曼的主要贡献就是提出并实现了“存储程序”的概念。
由于指令和数据都是二进制码,指令和操作数的地址又密切相关,因此,当初选择这种结构是自然的。
但是,这种指令和数据共享同一总线的结构,使得信息流的传输成为限制计算机性能的瓶颈,影响了数据处理速度的提高。
2、阿兰·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1912.6.23—1954.6.7),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他被视为计算机之父。
1936年,图灵向伦敦权威的数学杂志投了一篇论文,题为“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
在这篇开创性的论文中,图灵给“可计算性”下了一个严格的数学定义,并提出著名的“图灵机”(Turing Machine)的设想。
“图灵机”不是一种具体的机器,而是一种思想模型,可制造一种十分简单但运算能力极强的计算装置,用来计算所有能想象得到的可计算函数。
“图灵机”与“冯·诺伊曼机”齐名,被永远载入计算机的发展史中。
1950年10月,图灵又发表了另一篇题为“机器能思考吗”的论文,成为划时代之作。
也正是这篇文章,为图灵赢得了“人工智能之父”的桂冠。
3、克劳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1916-2001)1916年4月30日诞生于美国密西根州的Petoskey。
科学家,现代信息论的著名创始人,信息论及数字通信时代的奠基人。
1948年香农长达数十页的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成了信息论正式诞生的里程碑。
在他的通信数学模型中,清楚地提出信息的度量问题,他把哈特利的公式扩大到概率pi不同的情况,得到了著名的计算信息熵H的公式:H=∑-pi log pi。
计算机史上的二十位名人PC的历史就是一部英雄的历史,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就像天空中一颗颗璀璨的星星,为人羡慕、令人敬仰;他们对PC业的兴起,对计算机技术的繁荣,对人类的贡献是我们不应忘记的。
当本文重现历史的一幕幕时,我们会看到什么?无疑,其中有光辉与荣耀,有财富与成就,当然,也有遗憾与悲怆……一、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图1 冯·诺依曼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1903-1957),美籍匈牙利人,1903年12月28日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父亲是一个银行家,家境富裕。
冯·诺依曼从小聪颖过人,兴趣广泛,读书过目不忘。
据说他6岁时就能用古希腊语同父亲闲谈,一生掌握了七种语言.最擅长德语,可在他用德语思考种种设想时,又能以阅读的速度译成英语。
他对读过的书籍和论文,能很快一句不差地将内容复述出来,而且若干年之后,仍可如此。
1911——1921年,冯·诺依曼在布达佩斯的卢瑟伦中学读书期间,就崭露头角而深受老师的器重。
在费克特老师的个别指导下并合作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此时冯·诺依曼还不到18岁。
1921年——1923年在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学习,很快又在1926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布达佩斯大学数学博士学位,此时冯·诺依曼年仅22岁。
1927年——1929年冯·诺依曼相继在柏林大学和汉堡大学担任数学讲师。
1930年接受了普林斯顿大学客座教授的职位,西渡美国。
1931年他成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第一批终身教授,那时,他还不到30岁。
1933年转到该校的高级研究所,成为最初六位教授之一,并在那里工作了一生。
冯·诺依曼是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伊斯坦堡大学、马里兰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慕尼黑高等技术学院等校的荣誉博士。
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秘鲁国立自然科学院和意大利国立林且学院等院的院士;1954年他任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委员;1951年至1953年任美国数学会主席。
盘点5位伟大的计算机科学家,你都认识吗(二)引言概述: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众多杰出的科学家的贡献。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三位伟大的计算机科学家,他们是图灵、冯·诺伊曼和贝尔纳斯·斯维尔。
在本文中,将继续盘点另外两位同样具有重要影响的计算机科学家,他们分别是查尔斯·巴比奇和阿兰·图灵。
正文:一、查尔斯·巴比奇巴比奇是历史上最早的计算机科学家之一,他被誉为“计算机之父”。
以下是巴比奇的主要贡献:1. 提出了巴比奇计算机模型,这个模型成为后来计算机设计的基础。
2. 发明了差分机和解析引擎,这两个设备奠定了计算机硬件的基础。
3. 创立了现代计算机科学的研究领域,并提出了程序控制的概念。
二、阿兰·图灵图灵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另一位重要人物,他的工作对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图灵的主要贡献:1. 提出了图灵机的概念,这是一种抽象的计算模型,在计算理论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了英国的密码破解工作,成功解密了纳粹德国的密码系统,对盟军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发展了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提出了图灵测试,这使得计算机可以逐渐模拟人类的智能行为。
结论:通过盘点这五位伟大的计算机科学家,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贡献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们的工作不仅推动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还开创了人工智能、密码学等领域。
正是因为这些科学家的努力和创新,才有了现代计算机科学的现状。
我们应该向这些伟大的科学家致敬,并持续关注计算机科学的发展。
计算机史著名人物及贡献引言概述:计算机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技术,其发展历史涉及到许多著名人物的贡献。
这些杰出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创新者们通过他们的努力,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本文将介绍几位计算机史上的著名人物及他们的重大贡献。
通过了解这些人物的故事和成就,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计算机业发展的演变和创新的意义。
正文内容:1.艾伦·图灵(AlanTuring)1.1详述图灵的生平和背景1.2解释图灵机的概念和其对计算机科学的影响1.3阐述图灵的破解密码工作及在二战中的贡献1.4讨论图灵对()和机器学习的贡献1.5总结图灵的科学成就和对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性2.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Babbage)2.1介绍巴贝奇的背景和早期的计算机设计2.2阐述分析机和差分机的概念和原理2.3讨论巴贝奇未完成的巨大计算机项目的意义2.4解释巴贝奇被视为计算机之父的原因2.5总结巴贝奇的贡献和他对计算机发展的影响3.冯·诺依曼(JohnvonNeumann)3.1详述诺依曼的背景和学术生涯3.2阐述诺依曼结构的概念及其在计算机设计中的重要性3.3讨论诺依曼体系结构的特点和优势3.4解释诺依曼在原子弹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双重贡献3.5总结诺依曼对计算机科学的贡献和他对现代计算机结构的影响4.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DouglasEngelbart)4.1介绍恩格尔巴特的生平和工作背景4.2阐述恩格尔巴特发明的鼠标和图形界面的重要性4.3讨论恩格尔巴特在网络和超媒体领域的贡献4.4解释恩格尔巴特的“增强人类智力”理念以及其对计算机用户体验的影响4.5总结恩格尔巴特在人机交互和计算机界面设计方面的突破和意义5.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SteveJobsandSteveWozniak)5.1详述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的背景和创业历程5.2阐述苹果公司的创立及其对个人电脑的贡献5.3讨论苹果产品的设计哲学和对计算机行业的影响5.4解释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对消费电子产品的影响和创新5.5总结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在计算机产业中的影响和贡献总结:计算机史上的著名人物为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历史上15位知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历史上15位知名的计算机科学家⿇省理⼯学院媒体实验室推出了⼀个名为 “Pantheon”的项⽬试图量化历史⼈物对⽂化的影响。
基于维基百科上超过11,000位历史⼈物的数据,他们创建出了⼀种名为“历史⼈⽓指数(HPI)”的参数。
这⼀参数根据语⾔数量、页⾯访问量等数据得出。
相较演员、运动员和艺术家,著名的技术⼈员仍普遍得分较低。
以下列出了15个历史上最知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其中许多都是开源界的名⼈。
我们来看⼀下他们的“HPI”分数。
不要纳闷为何第⼀位为何排名显⽰为14,这是计算机的程序逻辑,相信你已经懂了。
14. Ward Cunningham出⽣地:美国出⽣⽇期:1949年5⽉26⽇成名原因:创建了第⼀个wiki在维基百科⽣物分类的语⾔版本数量:392008年1⽉⾄2013年12⽉期间在维基百科的页⾯访问量:105万历史⼈⽓指数:22.395数据来源:⿇省理⼯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Pantheon)13. Jérôme Lalande出⽣地:法国⽣卒年:1732年7⽉11⽇~1807年4⽉4⽇成名原因:世界上第⼀个“⼈类电脑”之⼀在维基百科⽣物分类的语⾔版本数量:262008年1⽉⾄2013年12⽉期间在维基百科的页⾯访问量:18万历史⼈⽓指数:22.734数据来源:⿇省理⼯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Pantheon)12. Linus Torvalds出⽣地:芬兰出⽣⽇期:1969年12⽉28⽇成名原因:创建了Linux操作系统和Git版本控制系统在维基百科⽣物分类的语⾔版本数量:942008年1⽉⾄2013年12⽉期间在维基百科的页⾯访问量:649万历史⼈⽓指数:22.753数据来源:⿇省理⼯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Pantheon)11. Ken Thompson出⽣地:美国出⽣⽇期:1943年2⽉4⽇成名原因: Unix的创造者之⼀,B语⾔发明⼈,UTF- 8字符编码⽅案创建者在维基百科⽣物分类的语⾔版本数量:402008年1⽉⾄2013年12⽉期间在维基百科的页⾯访问量:144万历史⼈⽓指数:23.216数据来源:⿇省理⼯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Pantheon)10. Edgar F. Codd出⽣地:英国⽣卒年:1923年8⽉19⽇~2003年4⽉18⽇成名原因:发展了关系数据库的概念在维基百科⽣物分类的语⾔版本数量:322008年1⽉⾄2013年12⽉期间在维基百科的页⾯访问量:82万历史⼈⽓指数:23.258数据来源:⿇省理⼯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Pantheon)9. John Backus出⽣地:美国出⽣⽇期:1924年12⽉3⽇成名原因:带领团队创造了Fortran在维基百科⽣物分类的语⾔版本数量:372008年1⽉⾄2013年12⽉期间在维基百科的页⾯访问量:47万历史⼈⽓指数:23.272数据来源:⿇省理⼯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Pantheon)8. Marvin Minsky出⽣地:美国出⽣⽇期:1927年8⽉9⽇成名原因:⿇省理⼯学院⼈⼯智能实验室的创始⼈之⼀在维基百科⽣物分类的语⾔版本数量:352008年1⽉⾄2013年12⽉期间在维基百科的页⾯访问量:112万历史⼈⽓指数:23.312数据来源:⿇省理⼯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Pantheon)7. Tim Berners-Lee出⽣地:美国出⽣⽇期:1955年6⽉8⽇成名原因:万维⽹的发明者在维基百科⽣物分类的语⾔版本数量:982008年1⽉⾄2013年12⽉期间在维基百科的页⾯访问量:966万历史⼈⽓指数:23.588数据来源:⿇省理⼯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Pantheon)6. Niklaus Wirth出⽣地:美国出⽣⽇期:1935年2⽉15⽇成名原因: Pascal语⾔创建者在维基百科⽣物分类的语⾔版本数量:352008年1⽉⾄2013年12⽉期间在维基百科的页⾯访问量:76万历史⼈⽓指数:23.633数据来源:⿇省理⼯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Pantheon)5. Andrew S. Tanenbaum出⽣地:美国出⽣⽇期:1944年3⽉16⽇成名原因: MINIX(⼀个免费的、主要⽤于教学的类Unix操作系统)创建者在维基百科⽣物分类的语⾔版本数量:352008年1⽉⾄2013年12⽉期间在维基百科的页⾯访问量:115万历史⼈⽓指数:23.851数据来源:⿇省理⼯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Pantheon)4. Donald Knuth出⽣地:美国出⽣⽇期:1938年1⽉10⽇成名原因:《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书的作者在维基百科⽣物分类的语⾔版本数量:622008年1⽉⾄2013年12⽉期间在维基百科的页⾯访问量:213万历史⼈⽓指数:24.541数据来源:⿇省理⼯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Pantheon)3. Claude Elwood Shannon出⽣地:美国出⽣⽇期:1916年4⽉30⽇~2001年2⽉24⽇成名原因:被称为“信息理论之⽗”,还创建了基本电⼦数字计算机基础理论在维基百科⽣物分类的语⾔版本数量:452008年1⽉⾄2013年12⽉期间在维基百科的页⾯访问量:236万历史⼈⽓指数:24.615数据来源:⿇省理⼯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Pantheon)2. Edsger Dijkstra出⽣地:荷兰⽣卒年:1930年5⽉11⽇~2002年8⽉6⽇成名原因: ALGOL60编译器的共同创造者,第⼀个⽀持递归的汇编者,创造了计算机术语“载体(vector)”和“栈(stack)”在维基百科⽣物分类的语⾔版本数量:472008年1⽉⾄2013年12⽉期间在维基百科的页⾯访问量:140万历史⼈⽓指数:24.685数据来源:⿇省理⼯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Pantheon)1. Richard Stallman出⽣地:美国出⽣⽇期:1953年3⽉16⽇成名原因: Emacs作者,GNU项⽬和⾃由软件创⽴者在维基百科⽣物分类的语⾔版本数量:892008年1⽉⾄2013年12⽉期间在维基百科的页⾯访问量:561万历史⼈⽓指数:24.774数据来源:⿇省理⼯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Pantheon)0. Alan Turing出⽣地:英国⽣卒年:1912年6⽉23⽇~1954年6⽉7⽇成名原因:计算机科学之⽗,著名的密码破译者在维基百科⽣物分类的语⾔版本数量:1082008年1⽉⾄2013年12⽉期间在维基百科的页⾯访问量:180万历史⼈⽓指数:24.989数据来源:⿇省理⼯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Pantheon)。
历史上最知名的15个计算机人物计算机是现代社会的基石之一,而计算机的发展也离不开那些伟大的计算机人物。
这些人物的努力和创新不断地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以下将按类别介绍历史上最知名的15个计算机人物。
1. 操作系统之父 - 沃兹尼亚克沃兹尼亚克是苹果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他是一位计算机科学家、电机工程师,也是操作系统之父。
他主持设计的Apple II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个人电脑之一,推动了个人电脑的发展和普及。
2. 编程语言之父 - 理查德·斯托曼斯托曼是计算机领域的重要人物之一,是自由软件、开源软件运动的倡导者。
他创建了GNU计划,希望通过自由软件的方式来推动技术进步,创建了众多优秀的编程语言,如GNU C、GCC、Emacs等。
3. 乔布斯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另一位创始人,他是一位商业家、设计师和工程师。
他与沃兹尼亚克合作推出Apple II,也主持设计了Macintosh、iPod、iPhone等产品,推动了计算机技术和消费电子市场的发展。
4. 网络之父 - 蒂姆·伯纳斯-李伯纳斯-李是因发明万维网而著名的英国计算机科学家,他设计并实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网页浏览器,并创建了HTML语言和HTTP协议,这些都是现代网络的基础。
5. 谷歌创始人 - 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两位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成立了谷歌公司,并创造了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广告平台和移动操作系统等优秀的产品和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6. 图形界面之父 - 阿兰·凯凯是一位计算机科学家,他带领了Xerox PARC研究团队,设计和实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图形用户界面(GUI),这是现代计算机使用的基础,对计算机用户体验的提升做出了重大贡献。
7. 计算机工程师之父 - 查尔斯·巴贝奇巴贝奇是一个英国发明家、哲学家和数学家,他被认为是计算机工程学科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IBM计算机,开创了现代计算机的时代,将计算机从单纯的计算功能扩展到了管理和控制等方面。
1.理查德·马修·斯托曼(Richard Matthew Stallman, RMS,1953~),自由软件运动的精神领袖、GNU计划以及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的创立者、著名黑客。
他的主要成就包括Emacs及后来的GNU Emacs,GNU C 编译器及GNU 调试器。
他所写作的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NU GPL)是世上最广为采用的自由软件许可证,为copyleft观念开拓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2.林纳斯•本纳第克特•托瓦兹林纳斯·本纳第克特·托瓦兹(Linus Benedict Torvalds, 1969~ ),著名的电脑程序员、黑客。
Linux内核的发明人及该计划的合作者。
托瓦兹利用个人时间及器材创造出了这套当今全球最流行的操作系统(作业系统)内核之一。
现受聘于开放源代码开发实验(OSDL:Open Source Development Labs, Inc),全力开发Linux内核。
3、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 , 1903~1957):美籍匈牙利裔科学家、数学家,被誉为“电子计算机之父”。
1945年,冯·诺依曼首先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和二进制原理,后来,人们把利用这种概念和原理设计的电子计算机系统统称为“冯.诺曼型结构”计算机。
冯.诺曼结构的处理器使用同一个存储器,经由同一个总线传输。
冯·诺依曼的主要贡献就是提出并实现了“存储程序”的概念。
4、阿兰·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1912~1954),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他被视为计算机之父。
1936年,图灵向伦敦权威的数学杂志投了一篇论文,题为“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
在这篇开创性的论文中,图灵给“可计算性”下了一个严格的数学定义,并提出著名的“图灵机”(Turing Machine)的设想。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概述(了解)一、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思想1、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1623-1662):在1642年发明了第一台机械式加法机。
该机由齿轮组成,靠发条驱动,用专用的铁笔来拨动转轮以输入数字。
2、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在1673年发明了机械式乘除法器。
基本原理继承于帕斯卡的加法机,也是由一系列齿轮组成,但它能够连续重复地做加减法,从而实现了乘除运算。
3、英国数学家巴贝奇:1822年,在历经10年努力终于发明了“差分机”。
它有3个齿轮式寄存器,可以保存3个5位数字,计算精度可以达到6位小数。
巴贝奇是现代计算机设计思想的奠基人。
英国科学家阿兰 图灵(理论计算机的奠基人)图灵机:这个在当时看来是纸上谈兵的简单机器,隐含了现代计算机中“存储程序”的基本思想。
半个世纪以来,数学家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计算模型都被证明是和图灵机等价的。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 诺依曼(计算机鼻祖)计算机应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应采用二进制简化机器的电路设计;采用“存储程序”技术,以便计算机能保存和自动依次执行指令。
七十多年来,现代计算机基本结构仍然是“冯·诺依曼计算机”。
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1、1946年2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2、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计算机的类型按计算机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按计算机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按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分类: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1.1.4 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10大杰出计算机学者
一、图灵(Alan Turing)
图灵,英国著名数学家、伟大的计算机科学家,新普雷斯特大学教授,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他出生于1912年,去世于1954年。
他的首要贡献是
开创了计算机科学的先河,他发明了计算机,发明了编程语言,提出了逻
辑计算的理论,他的研究成果对现代计算机科学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马丁内斯(John von Neumann)
马丁内斯是一位美国的数学家和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他是现代计算
机和计算机系统的构想者,他出生于1903年,去世于1957年,他有着极
其杰出的贡献,他第一个提出了用流计算表示计算机程序的概念,在提出
了用逻辑结构构建计算机程序的概念之后,他又提出了计算机硬件系统和
软件系统的概念,他还发明了最小可行存储系统,让计算机系统更加可靠。
三、金斯利·福特(Grace Hopper)
金斯利·福特,出生于1906年,去世于1992年,是美国著名的计算
机科学家,也是美国海军第一位参加计算机研究的女军官,她的名字也出
现在维基百科“计算机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中。
她曾经发明了第一个可
编程的计算机,并创造了第一种面向程序员的语言。
电脑的历史![史前时代:1623-1895]1623年:德国科学家契克卡德(W. Schickard)制造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台机械计算器,这台机器能够进行六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1642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B.Pascal)发明了著名的帕斯卡机械计算器,首次确立了计算器器的概念。
1674年:莱布尼茨改进了帕斯卡的计算器,使之成为一种能够进行连续运算的机器,并且提出了「二进制」数的概念。
(据说这个概念来源于中国的八卦)1725年:法国纺织机械师布乔(B.•Bouchon)发明了「穿孔纸带」的构想。
1805年:法国机械师杰卡德(J.Jacquard)根据布乔「穿孔纸带」的构想完成了「自动提花编织机」的设计制作,在后来电子计算器开始发展的最初几年中,在多款著名计算器中我们均能找到自动提花机的身影。
1822年:英国科学家巴贝奇(C.•Babbage)制造出了第一台差分机,它可以处理3个不同的5位数,计算精度达到6位小数。
1834 年:巴贝奇提出了分析机的概念,机器共分为三个部分:堆栈,运算器,控制器。
他的助手,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的独生女阿达.奥古斯塔(Ada Augusta)为分析机编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批计算器程序。
阿达和巴贝奇为计算器的发展创造了不朽的功勋,他们对计算器的预见起码超前了一个世纪以上,正是他们的辛勤努力,为后来计算器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47年:英国数学家布尔(G.Boole)发表著作《逻辑的数学分析》。
1854年:布尔发表《思维规律的研究逻辑与概率的数学理论基础》,并综合自己的另一篇文章《逻辑的数学分析》,从而创立了一门全新的学科-布尔代数,为百年后出现的数字计算器的开关电路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数学方法和理论基础。
1868年:美国新闻工作者克里斯托夫.肖尔斯(C.Sholes)发明了沿用至今的QWERTY键盘。
1873年:美国人鲍德温(F. Baldwin)利用自己过去发明的齿数可变齿轮制造了第一台手摇式计算器。
历史人物发明
1 伟大的发明
自古以来,几个伟大的历史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无可置疑的发明,
改变了人类的历史发展。
2 图灵的计算机发明
20世纪30年代,英国科学家图灵(Alan Turing)发明了最早的
电子计算机,他的发明开创了一个新的科学和技术的时代,将计算机
用于广泛的用途。
图灵的计算机可以分析复杂的数学问题和科学问题,这大大改变了人们使用计算机的方式。
3 爱迪生的电灯泡发明
1870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Thomas Edison)发明了第一盏电灯泡,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在他的发明之前,人们只能
依靠太阳的能量和火把的光源,爱迪生的发明使人们可以更容易地使
用和实现电力。
4 爱迪生的直流和交流发明
爱迪生也发明了电力发电厂中使用的直流和交流。
直流发电厂可
以限制电流的方向,而交流发电厂不仅可以更有效地传输电力,而且
可以变换电流的方向,这使得电力更容易地传输到较远的地方。
这些
发明被用在电力发电厂和输电线路中,使人类得以更方便地获取电力。
经过几个伟大的历史人物的发明,人类的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它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