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演示文稿1
- 格式:ppt
- 大小:1.62 MB
- 文档页数:12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9课《在卡吉德洛森林里-范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在卡吉德洛森林里-范唱》是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9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描绘了在卡吉德洛森林里,小鸟们欢快地歌唱,花儿们翩翩起舞的美丽景象。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富有想象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结构简单,易于学生学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但同时,他们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演唱技巧方面,学生需要进一步提高音准、节奏和音色的把握,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好景象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集体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在卡吉德洛森林里-范唱》,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音高。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在卡吉德洛森林里-范唱》,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音高。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音色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示范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教学乐器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在卡吉德洛森林里-范唱》的音频,引导学生进入美好的森林情境。
2.展示:教师展示歌曲乐谱,讲解歌曲的基本信息,如曲调、节奏等。
3.学唱:教师带领学生一句一句地学唱歌曲,注意指导音准、节奏等问题。
4.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其余学生进行评价。
6.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7.作业:布置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名称《在卡吉德洛森林里-范唱》和歌曲的基本信息,如曲调、节奏等。
(花城版)音乐五上第1课歌曲《在卡吉德洛森林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在卡吉德洛森林里》这首歌曲选自花城版音乐五上第1课。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富有诗意的歌词描绘了在卡吉德洛森林里的美景。
歌曲为C大调,2/4拍子,结构简单,旋律易于掌握。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具有较强的音乐表现力和学习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中的生僻字词 pronunciation 和 meaning 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对歌曲的情感表达和合唱技巧还需进一步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在卡吉德洛森林里》。
2.理解歌曲的歌词含义,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学会用恰当的情感和表情演唱歌曲,培养合唱技巧。
4.了解歌曲背景和文化内涵,提高音乐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生僻字词和 pronunciation。
2.歌曲旋律的掌握和演唱。
3.情感表达和合唱技巧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卡吉德洛森林的美景。
2.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背景。
3.分组教学,让学生在合唱中培养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发音和旋律问题进行纠正。
5.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对森林的认识和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展示图片和视频:展示卡吉德洛森林的美景,让学生身临其境。
3.学习歌词:教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发音和旋律问题。
4.分析歌曲:讲解歌曲的结构、调式和节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5.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6.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和表情演唱歌曲。
7.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情感表达和合唱技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名称《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歌词、歌曲结构、调式、节奏等关键信息。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在卡吉德洛森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在卡吉德洛森林》这首歌选自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材。
歌曲以富有诗意的歌词描绘了在卡吉德洛森林的美丽景色,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歌曲的旋律优美,节奏变化丰富,富有想象力。
歌曲为C大调,2/4拍子,共16小节。
歌曲的最高音为C音,最低音为G音,旋律跨度较大,对学生音准的要求较高。
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运用,使歌曲更具表现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他们喜欢音乐,愿意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准、节奏的把握还有待提高。
在进行这首歌曲的教学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理解歌曲《在卡吉德洛森林》的内容,了解歌曲的表现手法,认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准确地把握音准和节奏,具有基本的音乐表现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准确地把握音准和节奏。
2.教学难点: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准确运用,音准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钢琴、音响等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在卡吉德洛森林》,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教学: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音准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习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运用。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唱练,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不准确的地方。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9课《在卡吉德洛森林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是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9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描绘了在卡吉德洛森林里的美丽景色,歌曲为2/4拍,共21小节,结构为ABA’形式。
歌曲的旋律优美,歌词生动,富有想象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旋律、节奏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会对一些音乐术语和森林里的生物名称感到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在卡吉德洛森林里》。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描绘的森林景色。
3.帮助学生了解歌曲中的生物名称和特点,增长知识。
4.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一些生物名称和音乐术语的解释。
2.歌曲旋律的演唱,特别是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内涵,体会大自然的美。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想象和感受森林景色的过程中学习歌曲。
2.运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熟悉歌曲旋律和节奏。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4.利用多媒体展示森林里的生物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在卡吉德洛森林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
2.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作者以及森林里的生物名称。
3.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注意音准、节奏和表情。
4.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演唱歌曲,互相交流、讨论。
5.游戏环节:教师设计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熟悉歌曲旋律和节奏。
6.课堂展示:学生分组进行课堂展示,表演歌曲《在卡吉德洛森林里》。
《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是一首三拍子的波兰民歌,表现了美丽的童话意境。
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视听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体会外国民歌的优美意境。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材分析:《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是一首优美的波兰民歌,歌曲为三拍子,歌词十分的优美,旋律十分的动听,表现了一种近乎于童话的美感。
歌曲的节奏型比较简单,主要是三拍子的不停重复,好像是在给听歌的人婉婉道来优美的童话故事。
教学方法及手段:视听结合的方法教学。
教具:多媒体、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播放课件。
2、提问:刚才看到的图画美吗?它描绘的就是波兰歌曲《在卡吉德洛森林里》的优美意境,大家想不想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呢?3、在此播放歌曲录音,学生聆听。
二、学习歌曲1、出示歌曲谱例。
2、朗读歌词,体会歌曲的意境。
3、视唱歌曲的旋律,感受三拍子的节奏感。
4、填词视唱,纠正错误的地方。
5、完整演唱。
三、拓展延伸1、再次播放歌曲录音。
2、学生聆听体会歌曲的意境,3、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演唱歌曲:如齐唱、对唱、轮唱。
4、分组比赛。
四、下课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
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
”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歌曲《在卡吉德洛森林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在卡吉德洛森林里》这首歌曲选自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材。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富有诗意的歌词描绘了在卡吉德洛森林里的神奇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以慢速演唱,表现出森林的宁静;第二乐段以快速演唱,展现出森林的生机勃勃。
歌曲难度适中,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表现力和感受力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音乐表现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气息控制、音准把握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在卡吉德洛森林里》这首歌曲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2.学生能够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提高他们的歌唱技巧。
3.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4.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能够流畅地演唱。
2.教学难点:气息控制、音准把握、歌词的情感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2.采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学习,提高演唱技巧。
3.采用情感引导法,让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意义,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4.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森林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歌曲描绘的场景。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2.歌曲学唱:(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旋律,注意气息控制和音准把握。
(2)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学习。
(3)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指导。
3.歌曲解析: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意义,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4.实践活动:(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森林里的场景。
《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教学目标:1、能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能较好的把握歌曲三拍子的旋律特征。
2、能和同学合作,准确演唱歌曲中的二声部合唱。
3、能正确的划三拍子指挥图示,并能划拍唱谱。
教学重点:体会歌曲情绪,表现歌曲意境。
教学难点:唱准二声部,体验美妙的和声。
教学过程:一、导入: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来到音乐课堂,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请和我一起跟着音乐的节奏动起来吧!(横排牵手,左右晃身体,一小节一换)(完整第一段带词)二、体验感受三拍子节拍特点。
1、感受音乐情绪特点。
老师用口琴吹奏师:音乐是二拍子还是三拍子情绪怎样(雄壮有力、优美舒展、轻快活泼)师范唱齐唱部分—优美舒展。
师范唱合唱部分—轻快活泼。
请根据不同的情绪设计动作来表现。
(轻快活泼的地方用不同动作表现)2、学生横排两人一组面对面组合,自由设计动作要求体现三拍子特点。
感受情绪和节拍特点。
(完整第一段带词)三、歌曲学唱。
1、整体聆听歌曲,说说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全曲完整)师:(全体坐下)我们来完整的听听这首歌曲,说说讲述了什么故事(-------------------------)讲叙教育意义。
介绍歌名。
2、合唱部分学习。
⑴合唱部分先分声部视唱和声音程。
(黑板板书)⑵合唱部分先做长音训练。
即每一小节的第一个音,(带柯达伊手势)介绍反复记号。
(黑板板书)⑶合唱部分长完整小节。
(黑板板书)师:合唱部分旋律轻巧、跳跃、采用了顿音和休止,仿佛在表现清澈的泉水从高处低落,需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师:齐唱部分旋律舒展、描绘出森林、泉水的美丽景色,需用轻柔、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表现,下面我们来学学齐唱部分3、加入齐唱部分。
先唱旋律,再唱词。
4、分段学唱歌词。
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唱了一首波兰民歌“--------”,感受到了清泉的美丽,也懂得了我们不仅要做一个外在美,更要做一个内在美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