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大肌注射时联线法的定位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1.06 KB
- 文档页数:1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在臀大肌注射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护理水平,确保患者在接受注射治疗时的安全和舒适。
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臀大肌注射的定位方法、注射技巧、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二、实训时间2022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医院护理实训室四、实训内容1. 臀大肌注射的定位方法(1)十字法:将注射侧臀部分为四个象限,选择外上象限进行注射。
(2)连线法:从髂前上棘到尾骨做一条连线,选择连线的外上1/3进行注射。
2. 臀大肌注射的操作步骤(1)核对医嘱,了解患者病情及药物信息。
(2)向患者解释注射过程,取得患者配合。
(3)洗手、戴口罩,准备注射用物。
(4)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用碘伏消毒注射部位皮肤。
(5)持注射器,排尽空气,按无菌操作原则进针。
(6)注射药物,缓慢推注,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7)注射完毕,拔针,按压注射部位。
(8)观察患者反应,询问有无不适。
3. 臀大肌注射的注意事项(1)注射前应了解患者病情,评估注射部位。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3)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
(4)注射时动作轻柔,避免疼痛。
(5)注射后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处理。
(6)告知患者注射后的注意事项,如休息、观察注射部位等。
五、实训体会1.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臀大肌注射的定位方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的配合,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
3.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注射技巧,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
4. 实训过程中,我认识到无菌操作的重要性,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六、实训总结本次臀大肌注射护理实训,使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以下为部分实训内容的具体描述:1. 十字法定位将患者注射侧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分别用十字线标出。
选择外上象限进行注射,因为该区域神经、血管较少,注射时相对安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臀大肌注射定位的方式与注射事项有哪些
导语:臀部是可以注射的部位,注射时要根据疾病的类型划分,注射前要先做皮试,确定后才以注射,不然盲目的注射会出现危害,目前臀大肌注射定位要
臀部是可以注射的部位,注射时要根据疾病的类型划分,注射前要先做皮试,确定后才以注射,不然盲目的注射会出现危害,目前臀大肌注射定位要讲究方式,注射的定位是不同的,而注射时还要注意很多事项,可防止注射过期中出现意外,这主要是针对注射的医生,持有相关证件的才能对患者注射,那么臀大肌注射定位的方式与注射事项有哪些呢?
肌肉注射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
肌肉注射是临床上常用的注射技术。
凡不宜口服的药物或患者不能口服时,可采用肌肉注射法给药。
肌肉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药液注射后能迅速吸收入血而发生疗效。
常用的肌肉注射部位有臀大肌、臀中肌、三角肌及股外侧肌等。
1、部位选择
臀大肌注射区的定位方法有两种:(1)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外划一水平横线,再通过格崎最高点向下作一垂线,两线十字交叉,将臀区分为四区。
臀部外上1/4区为臀肌注射最佳部位。
(2)连线法:将髂前上棘至骶尾连结处作一连线,将此线分为三等分,其外上1/3为注射区。
2、体姿参考
患者多取侧卧位,下方的腿微弯曲,上方的腿自然伸直;或取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亦可取坐位。
3、穿经结构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臀大肌注射定位法怎么找
导语:我儿子前几天发烧一直不退,就去医院检查,臀大肌注射定位法怎么找啊,医生让我们先打一针退热的肌肉针,等一会在打点滴,我们到处置室打针
我儿子前几天发烧一直不退,就去医院检查,臀大肌注射定位法怎么找啊,医生让我们先打一针退热的肌肉针,等一会在打点滴,我们到处置室打针时,就看见有好多实习的小护士,正在围着一个上了些年岁的护士在学习打肌肉针,在找臀大肌注射定位法,我当时着急孩子也没有细听,回到家里回想起有些好奇就上网查找臀大肌注射定位法的内容,现在就和大家说说。
肌肉注射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
臀大肌肌肉注射定位法包括连线法和十字法。
①连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即为注射部位。
②十字法:先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侧划一水平线,再从骼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一侧臀部分为4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即为注射部位。
肌肉注射是临床上常用的注射技术。
凡不宜口服的药物或患者不能口服时,可采用肌肉注射法给药。
肌肉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药液注射后能迅速吸收入血而发生疗效。
常用的肌肉注射部位有臀大肌、臀中肌、三角肌及股外侧肌等。
臀大肌注射区的定位方法有两种:(1)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外划一水平横线,再通过格崎最高点向下作一垂线,两线十字交叉,将臀区分为四区。
臀部外上1/4区为臀肌注射最佳部位。
(2)连线法:将髂前上棘至骶尾连结处作一连线,将此线分为三等分,其外上1/3为注射。
肌内注射法(IM)
1)☆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十字法
先从臀裂顶点向左/右侧划一水平线
再从骼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
将一侧臀部分为4个象限
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
★连线法: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
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以示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使示指、中指与骼嵴构成一个三角形,其示指和中指构成的内角,即为注射部位;
★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为注射部位(以病人自己的手指宽度为标准)
3)☆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法
大腿中段外侧,膝关节上10cm
髋关节下10cm处
约7.5cm宽的范围
4)☆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法
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横指处。
常取的体位包括:
1.侧卧位:要求上腿伸直并放松,下腿稍弯曲。
2.俯卧位:要求足尖相对,足跟分开,并将头偏向一侧。
3.仰卧位: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时釆用,常用于危重和不能自行翻身的病人。
4.坐位:座椅应稍高,以便于操作,常用于门诊、急诊病人。
肌肉注射技术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
肌肉注射主要适用于:不宜或不能做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以及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时。
注射部位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三角肌。
肌肉注射很重要的是对注射部分的精确定位。
臀大肌注射定位: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从髂嵴最高点向下做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中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
连线法:从髂前上棘到尾骨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为注射部位。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该处血管、神经分布较少,且脂肪组织较薄,目前使用日趋广泛,定位方法有两种:a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骼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在髂嵴、食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
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b骼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
病儿应以其手指的宽度为标准。
股外侧肌注射定位:位置为大腿中段外侧:一般成人可取髋关节下10cm至膝上10cm 的一段范围,该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且部位较广,可供多次注射。
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
此处肌肉较臀部肌肉薄,只能做小剂量注射。
可取坐位或卧位。
(1)卧位:臀部肌内注射时,为使局部肌肉放松,减轻疼痛与不适,可采以下姿势:侧卧位:上腿伸直,放松,下腿稍弯曲。
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垂,头偏向一侧。
仰卧位:常用于危重病人及不能翻身的病人,采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较为方便。
(2)坐位:为门诊病人接受注射时常用体位。
可供上臂三角肌头,如注射用药为油剂或混悬液,需备较粗的针头;按医嘱备药液。
肌肉注射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排携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2)帮助病人取适当体位,用2%碘酒和70%乙醇或单独用3%络合碘消毒皮肤,待干。
(3)排尽抽取药物之注射器内空气。
(4)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皮肤,右手持针如握笔姿势,以中指固定针栓。
臀大肌注射的定位方法注射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而臀大肌是一个常用的注射部位。
正确的定位方法对于注射的效果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臀大肌注射的定位方法,包括解剖结构、定位标志和操作步骤等内容,希望能为临床医生和护士提供一些帮助。
1. 解剖结构。
臀大肌是人体最大的肌肉之一,位于骨盆和大腿之间。
它的主要功能是臀部的外展和外旋。
在注射时,我们需要了解臀大肌的解剖结构,以便准确定位。
臀大肌的上缘位于髂嵴,下缘位于股骨大转子。
在臀部的外上方,有一个肌肉的凹陷,这就是臀大肌的注射点。
2. 定位标志。
在进行臀大肌注射时,需要准确定位标志,以确保注射的准确性。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定位标志的标记:股骨大转子,在患者的臀部外侧,可以用手指摸到股骨大转子,这是臀大肌的下缘,也是注射的参考点。
上髂嵴棘,在患者的臀部外上方,可以用手指摸到上髂嵴棘,这是臀大肌的上缘,也是注射的参考点。
通过标记股骨大转子和上髂嵴棘,可以确定臀大肌的注射范围,有利于准确注射。
3. 操作步骤。
在准备好解剖结构和定位标志后,可以进行臀大肌注射的操作步骤。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操作: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臀部注射点。
用消毒剂对注射点进行消毒处理,保持局部清洁。
护士或医生戴上手套,准备好注射器和药物。
用手指按压标记的股骨大转子和上髂嵴棘,找到臀大肌的注射点。
将注射器垂直插入皮肤,注射药物到臀大肌内。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注射器的角度和深度,以确保药物注射到臀大肌内。
注射完成后,需要轻轻按压注射点,以促进药物的吸收和分布。
4. 注意事项。
在进行臀大肌注射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确保注射器的消毒和无菌。
注意注射药物的剂量和浓度,避免过量注射。
注意患者的注射部位是否有异常情况,如肿胀、红肿等。
在注射后,观察患者的反应,如过敏反应等。
总之,臀大肌注射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正确的定位方法对于注射的效果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臀大肌的解剖结构、定位标志和操作步骤,可以提高注射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臀部肌肉注射定位方法臀部肌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通常用于给药或注射治疗。
正确的注射定位方法对于确保药物的有效输送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臀部肌肉注射的定位方法,以帮助医护人员正确、安全地进行注射操作。
首先,确定注射部位。
臀部肌肉注射的常见部位是上外象限,即从髂脊上点到大转子上点之间的三角形区域。
这个区域是最安全和最适合进行肌肉注射的地方,因为在这里没有大血管和神经。
在确定注射部位时,需要注意避开骨头和髂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疼痛和伤害。
其次,准备注射器和药物。
在进行臀部肌肉注射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注射器和药物。
注射器的大小和药物的剂量应该根据医嘱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在准备注射器和药物时,需要确保注射器的清洁和药物的准确剂量,以避免感染和药物过量或不足的情况发生。
接着,进行皮肤消毒。
在确定了注射部位并准备好注射器和药物后,需要对注射部位进行皮肤消毒。
皮肤消毒可以有效地减少注射后的感染风险,保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在进行皮肤消毒时,需要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和正确的消毒方法,确保注射部位的清洁和无菌。
然后,进行注射操作。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可以进行臀部肌肉注射操作。
在进行注射时,需要采取正确的姿势和操作方法,确保注射器的插入和药物的注射顺利进行。
在注射过程中,需要注意注射器的角度和深度,以及药物的注射速度和均匀性,以确保药物的有效输送和患者的舒适感。
最后,进行注射后的处理。
在完成臀部肌肉注射后,需要对注射部位进行适当的处理和观察。
处理包括拔针、按压注射部位、处理废弃物等。
观察包括观察注射部位的情况和患者的反应,以及记录注射的时间和剂量等信息。
在注射后的处理和观察中,需要重点关注患者的安全和药物的效果,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并发症。
臀部肌肉注射定位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操作,正确的注射定位方法对于确保药物的有效输送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正确的注射部位确定、注射器和药物准备、皮肤消毒、注射操作和注射后处理,可以有效地进行臀部肌肉注射,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详述臀大肌注射定位的两种方法?答:1、十字法:从臀裂定点向左或向右作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一侧臀部分为4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部位。
2、连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
肌肉注射的注意事项?答: 1、需要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刺伤神经和血管,无回血时,方可注射。
3、注射部位应当避开炎症、硬结、瘢痕等部位。
4、对经常注射的患者,应当更换注射部位。
5、注射时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折断。
2、膀胱冲洗的目的及护理?答:目的:1、保持引流通畅,防止血凝块形成;2、长期留置尿管者,通过冲洗、稀释尿液以达到防止感染和维持尿流通畅的目的。
3、冲洗过程应保持引流通畅,如出现引流液低速减慢神智停止时间时应及时处理;4、有膀胱痉挛者给予解痉止痛药物缓解症状。
护理要点:1、冲洗前先排尽尿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要点?色深浅调节冲洗速度;(1)指导病人保持安静,绝对卧床休息,并抬高床头15º-30º,以利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2)密切观察病人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原有症状是否加重,一旦发现急性颅内压增高表现,应立即给予处理。
(3)高热者降温,以改善脑缺氧状况。
(4)保持呼吸道通畅,充足给氧。
意识障碍及排痰困难病人应配合医师尽早行气管切开术。
定时为病人翻身叩背,防止肺部并发症。
(5)限制液体摄入量。
补液量每24小时不超过2000ml,保持尿量每天不少于600ml,并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6)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便秘者给予轻泻剂或低压小量液体灌肠。
躁动者查明原因,及时予以保护,防止意外,不盲目使用镇静药或强制性约束。
(7)及时控制抽搐发作,以免加重脑缺氧和脑水肿,并防止病人发生坠床、窒息等意外。
(8)行脑室引流和颅内压监护者,应注意保持管道通畅,记录颅内压,保持引流或监护系统的密闭性,预防逆行感染。
臀部肌肉注射定位方法臀部肌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常用于给药或治疗目的。
正确的注射定位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臀部肌肉注射的定位方法,希望能对相关医护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首先,进行准备工作。
在进行臀部肌肉注射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药品、注射器、消毒酒精棉球等工具。
同时,需要让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一般采用侧卧位,双腿屈曲,这样可以使臀部肌肉放松,有利于注射。
其次,确定注射部位。
通常情况下,臀部肌肉注射的部位位于上外象限,即臀部外上方。
具体的定位方法是,在臀部上外象限处找到髂脊上棘,然后在髂脊上棘与髂脊后上棘之间的凹陷处,这个位置就是臀部肌肉注射的部位。
在确定注射部位后,需要用消毒酒精棉球进行彻底的消毒,确保注射操作的无菌环境。
接下来,进行注射操作。
在确定了注射部位并完成消毒后,需要将药品抽取到注射器中,然后用一只手将患者的皮肤稍微提起,用另一只手握住注射器,将针头以30-45度的角度插入到皮下组织中,然后缓慢地将药物注入肌肉组织中。
注射完成后,需要缓慢地将针头拔出,并用消毒酒精棉球进行包扎,以防止感染。
最后,进行术后护理。
在完成臀部肌肉注射后,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观察注射部位有无出血、肿胀、疼痛等情况,必要时进行局部冷敷或其他处理。
同时,要嘱咐患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洁,避免感染。
总之,臀部肌肉注射定位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操作,正确的操作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在进行臀部肌肉注射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对相关医护人员有所帮助,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臀部针图⽚⼤全主要介绍其注射定位和原因屁股针,指在臀部后⾯适当部位进⾏的⼀种肌⾁注射⽅式。
要注意避开坐股神经和股动脉。
概念在臀部后⾯适当部位进⾏的⼀种肌⾁注射⽅式。
优点在屁股上打针,是肌⾁注射的⼀种,也是被⼴泛推崇的。
这是因为臀部肌⾁因为⽐较厚,刺激⼩,不易扎到较深部的⾎管,也可以避免伤到⾻头;另外,这⾥肌⾁组织疏松,⾎管丰富,有利于药物吸收。
需要注意的是,臀部周围有许多神经的分布,因⽽为了避免伤到神经,臀部的针都是打在单侧臀部的外上1/4处。
注射定位臀⼤肌注射定位臀⼤肌注射定位⽅法⼀:臀⼤肌注射定位⼗字连线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侧划⼀⽔平线,然后从髂嵴最⾼点上作⼀垂直平分线,在外上⽅1/4处为注射部位。
注意避开内⾓。
⽅法⼆: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联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臀中肌、臀⼩肌注射定位:⾷指尖置于髂前上棘,中指尖置于髂嵴下缘,两指间构成⼀个三⾓区,即为注射部位。
臀中肌、臀⼩肌注射定位: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注意病⼉以⾃⼰⼿指为准股外侧肌注射定位⼤腿中段外侧成⼈:髋关节下10cm⾄膝关节上10cm,⼤腿外侧宽7.5cm。
注意事项要注意避开坐股神经和股动脉。
屁股针⽇益淡出的原因1、注射量少(⼀般肌⾁注射⼀次最多4毫升,⽽静脉注射⼀次可达数千毫升)。
2、不⽅便(要脱⾐服。
“为了保护患者隐私,每次肌⾁注射都在屏风遮挡下进⾏。
”)且⽐较疼,“长期使⽤还易引起⽪下硬结以及淤⾎症状,有的针剂甚⾄会引起肌⾁萎缩”。
3、肌⾁注射的隐退和静脉注射的“兴”起,与抗⽣素的夸⼤宣传、“从众”⼼理和医院收益也有⼀定关系。
有调查显⽰:门诊注射室⾥输液病⼈近⼀半是主动向医⽣提出的。
作为患者,都希望病能快点好,因此点名打吊针,医⽣劝其服药反⽽不⾼兴。
反正患者⾼兴,医院来钱,医⽣多⼀事不如少⼀事,也慢慢认同。
⽽另外的患者看见别⼈好的快,也要求打。
有些医⽣看见静脉注射来钱,也改变给药⽅式。
久⽽久之,⼤家的习惯慢慢被改变。
臀部肌肉注射定位方法
臀部肌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可以用于给药或注射其他治疗性物质。
正确的注射定位是确保药物正确吸收和减少不适的关键。
下面是臀部肌肉注射的正确定位方法。
1. 准备工作:在注射之前,医生或护士应该仔细检查患者的身体特征,确保定位准确。
同时,确保注射器和所需药物已经准备好。
2. 定位位置:取患者仰卧位或侧卧位,然后将臀部肌肉分为四个象限,即上外象限、上内象限、下外象限和下内象限。
注射通常在上外象限进行。
3. 选择注射点:在上外象限中,患者的臀大肌有最大的肌肉容量和最低的神经和血管密度。
因此,选择臀大肌的上外象限作为注射点是比较安全和适宜的选择。
4. 准备注射点:在选择的注射点上消毒,使用酒精或其他合适的消毒液进行清洁,并用干净的纱布擦干。
5. 注射:医生或护士将注射器垂直插入选定的注射点,并缓慢地将药物注射到臀大肌中。
注射速度应适中,避免过快或过慢。
6. 观察和处理:完成注射后,医生或护士应检查注射点是否出现出血、肿胀或其他异常情况。
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臀部肌肉注射应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以确保
操作的安全和准确。
此外,注射前,还应检查患者的过敏史和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以上是臀部肌肉注射的定位方法,严禁擅自进行注射或药物使用,以免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指导,请咨询专业医生或护士。
1.简述臀大肌注射定位十字连线法。
(5分)(1)十字法:从臀裂的顶点向左或向右作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线,将一侧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内角是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的连线与外上象限形成的三角形区域。
(3分)(2)连线法:从髂前上棘与尾骨做一连线,其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2分) 2.常见的输血反应有哪些?(5分)(1)发热反应。
(1分)(2)过敏反应。
(1分)(3)溶血反应。
(1分)(4)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如肺水肿、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1分)(5)其他反应,如空气栓塞、传播疾病。
(1分)3.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有哪些?(10分)(1)环境要清洁。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
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
(1分)(2)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
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口罩应每4~8小时更换一次,一经潮湿细菌易于穿透,应及时更换。
(1分)(3)物品管理有序①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并有明显标志。
(1分)②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
(1分)③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无菌包有效期为7天。
(1分)④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
(1分)⑤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1分)⑥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4)明确无菌区和非无菌区①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②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
③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
(1分)④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⑤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
(1分)(5)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