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生产学复习资料 (云南农业大学) 完美版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5
牛生产学名词解释:1.肉牛的生产力:又称产肉力,是指肉牛在一定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一定的时间内所提供出来的一定标准、一定数量牛肉产品的能力。
2.补偿生长:当幼牛营养贫乏,饲喂量不够或由于饲料质量不好,牛的生长速度变慢或停止。
当营养恢复正常时,生长加快,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仍能长到正常体重。
3.肥育:在宰杀之前的一段时期使猪、鸡等家畜、家禽很快地长肥。
通常是喂给大量的精饲料。
也叫育肥、催肥。
4.胴体重:宰前活重-(头重+皮重+血重+内脏重+腕跗关节以下的四肢重)。
5.泌乳周期:母牛第一次产犊后便进入了成年母牛的行列,开始了正常的周而复始的生产周期。
因为乳用母牛的主要生产性能是泌乳,所以它的生产周期事围绕着泌乳进行的,因而称为泌乳后期。
6.围产期:奶牛临产前15天到产后15天这段时间。
按传统方法,前15为干奶期,后15为泌乳期。
7.全混合日粮(TMR):根据牛群营养需要的粗蛋白、能量、粗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把揉切短的粗料、精料和各种预混料添加剂进行充分混合,将水分调整为45%左右而得的营养较平衡的日粮。
8.酒精阳性乳:是指用68%、70%、72%、75%酒精与等量牛奶混合而产生微细颗粒或絮状凝块的牛奶。
分为高酸度酒精阳性乳(酸度为18-20°T以上,加酒精发生凝固的牛奶)和低酸度酒精阳性乳(酸度在11-18°T之间,加酒精可产生细小絮状凝块的牛奶)。
9.早期断奶:人为缩短犊牛的哺乳期,减少犊牛的哺乳量。
10.泌乳曲线:奶牛在从产犊到干奶的整个泌乳过程中,产奶量呈一定规律性的变化,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产奶量为纵坐标,所得的泌乳期奶牛产奶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1.干奶:为了保证母牛在妊娠后期体内胎儿的正常发育,使母牛在紧张的泌乳期后能有一充分休息的时间,使其体况得到恢复,泌乳得以修复与更新,在母牛妊娠的最后两个月采用人为的方法使母牛停止泌乳。
12.肉牛异地肥育:在甲地繁殖并培育犊牛、架子牛,在乙地专门进行肉牛肥育,发挥各种优势。
第七章牛的饲养管理第一节幼牛的饲养管理按年龄分:犊牛:出生到断奶(0~6个月龄)育成牛:断奶到初次配种受胎; 青年牛:初次配种受胎到初次产犊; 成年牛:初次分娩以后幼牛饲养管理的重要性:此时正值生长发育最强阶段,如果饲养管理不善,生长发育受阻,不能继承双亲的遗传特性,对体形机能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展均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说对幼牛的饲养管理,是提高牛群质量,保证全活全壮,加速发展养牛业的重要环节。
一、幼牛生长发育规律初生犊牛的体形特点:A:腿高;B:后躯较前躯高;C:坐骨宽、胸宽发育迟缓,体高是早期生长部位,体长次之,宽度特别是后躯宽度是晚期生长部位。
A:对于生命活动重要的器官优先发育;B:体高的生长相对于宽深较快;C:生长是可以补偿的。
牛生长期各胃容积比例的变化:二、犊牛的饲养管理1、初生犊牛护理(1)清除黏液,确保呼吸犊牛出生后,首先清除犊牛口鼻中的黏液,确保犊牛呼吸;如果不呼吸,可倒提小牛控几秒钟使黏液流出后,放平小牛,交替挤压和放松犊牛胸部,进行人工辅助呼吸;也可用一稻草或手指搔挠小牛鼻孔,刺激小牛呼吸。
(2)脐带消毒在距离犊牛腹部8~10厘米处,两手卡紧脐带,往复揉搓2~3分钟,然后在揉搓处的远端用消毒过的剪刀将脐带剪断,挤出脐带中粘液,并将脐带的残部放入5%的碘酒中浸泡1~2分钟。
(3)饲喂初乳初乳富含免疫球蛋白,犊牛无法通过胎盘获取免疫球蛋白,必须通过初乳获得抗体,建立被动免疫系统。
营养丰富、镁盐等。
初乳对新生犊牛的重要意义:●由于母牛胎盘的特殊结构,母体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不能在胎儿时期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因而新生犊牛免疫能力较弱。
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犊牛可通过吃初乳来获得免疫能力;●初乳中含有大量镁盐,镁盐具有轻泻作用,又利于犊牛胎便的排出;●出生犊牛皱胃不能分泌胃酸,因而细菌易于繁殖,而初乳酸度较高,有杀菌作用;●初乳中有溶菌酶和K-抗原凝集素,也有杀菌作用。
2、犊牛哺乳方案●哺乳期一般为40天,全期喂奶量234.5㎏,每日喂三次,每次喂量约为全天总量的1/3。
养牛学部分:瘤胃内所含有的微生物种类最多,包括细菌、原虫和厌氧真菌三大类。
反刍又称倒沫、倒嚼,指反刍动物将吞入瘤胃的饲料经浸泡软化和一定时间的发酵后,休息时返回到口腔仔细咀嚼的特殊消化活动。
牛为终年发情,牛的发情周期平均21天,牛的妊娠期平均为280天。
反刍的作用是:磨碎饲料、有利于消化;增加唾液的产生;增加大颗粒饲料在瘤胃中的存留时间。
牛羊的为胃有四个室分别是瘤胃、网胃、瓣胃、皱胃。
牛按经济用途可划分为乳用牛、肉用牛、役用牛、兼用牛。
常见的乳用牛品种有:荷斯坦牛、娟姗牛常见的肉用牛品种有:夏洛来牛、利木赞牛、安格斯牛常见的乳肉兼用牛品种有:西门塔尔牛、皮埃蒙特牛我国五大黄牛包括:秦川牛、鲁西牛、晋南牛、南阳牛、延边牛奶的分阶段饲养:犊牛初乳开始饲喂时间:出生后小牛一恢复正常呼吸(一般在1小时内)就可以立即喂给初乳。
出生后6~9小时需要再次喂给初乳。
犊牛初乳的饲喂量:小牛需要的初乳量为1.25~2.5千克/次,约为其体重的5%,即40千克重的小牛一次可以饲喂2千克初乳。
早期断奶的优点:(1)节约大量的商品奶,降低犊牛的培育成本;(2)节省犊牛哺乳的人工费用;(3)可促进犊牛消化系统尤其是瘤胃机能的尽早发育,对其以后提高生产性能有益。
奶牛干奶期干奶的意义:奶牛干奶期以50~70天为宜,平均为60天;1)胎儿生长的需要2)代谢休息的需要3)营养储备的需要4)乳腺修整的需要泌乳前期的饲养措施:1)多喂优质干草,最好在运动场中自由采食。
青贮水分不要过高,否则应限量。
2)多喂精料,提高饲料能量浓度,必要时可在精料中加入保护性脂肪。
日粮精粗比例可达60∶40到65∶35。
3)为防止高精料日粮可能造成瘤胃pH值下降,可在日粮中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和氧化镁。
4)增加饲喂次数,由一般的3次增加到5~6次。
5)在日粮配合中增加非降解蛋白的比例。
常规饲养法:青饲料、粗饲料和部分精饲料可满足乳牛维持营养的需要,再用精饲料满足产奶的营养需要,乳牛每产3公斤奶喂给1公斤混合精料,这种“按奶给料”的饲养方法称为乳牛的常规饲养法。
牛生产学复习题常乳:母牛产犊后7d后所分泌的乳。
犊牛:0—6月龄的牛。
初生犊:0—7日龄的牛。
初乳:母牛产犊后7d内所分泌的乳。
母乳:产后母牛乳房产生的用作哺育犊牛的汁液。
干乳:为了保证母牛在妊娠后期体内胎儿的正常发育,使母牛体况得以恢复,乳腺得以修补与更新,在母牛妊娠的最后两个月采用人为的方法使母牛停止泌乳。
架子牛:通常是指未经育肥或不够屠宰体况的幼牛,是幼牛在恶劣环境条件下或日粮营养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没有引起牛生长发育的变化,但使牛生长速度下降,骨骼、内脏和部分肌肉优先发育,搭成骨架,形成架子牛。
排酸牛肉: 是活牛屠宰经自然冷却后,送入冷却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牛肉中的乳酸分解,同时生成肌苷酸之后的牛肉。
脱脂乳:指经过脱脂工序,脂肪含量在0.5%左右的乳。
育成牛:6月龄至初配前的牛。
成母牛: 第一胎以后的牛幼牛:从断奶到六月龄阶段的牛。
干乳期: 为了保证母牛在妊娠后期体内胎儿的正常发育,使母牛体况得以恢复,乳腺得以修补与更新,在母牛妊娠的最后两个月采用人为的方法使母牛停止泌乳,称为干奶,干奶这段饲养期称为干奶期。
补偿生长: 当幼畜营养贫乏,饲喂量不够,或由于饲料质量不好,牛的生长速度变慢或停止,当营养恢复正常时,生长加快,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仍能长到正常体重的特性。
奶牛能量单位(NND): 指1Kg含脂4%的标准乳能量,及3.138MJ产奶净能作为一个奶牛能量单位。
代乳料: 指模拟牛奶的特性所制作的商品饲料,用水冲调后可代替部分或全部鲜奶饲喂犊牛。
干奶牛:指在妊娠最后两个月停止泌乳的母牛,停奶后的妊娠母牛称干奶牛。
全混合日粮(TMR):全混合日粮,指根据牛群营养需要的能量、粗蛋白、粗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把揉切短的粗料、精料和各种预混料添加剂进行充分混合,将水调整为45%左右而得的营养较平衡的日粮。
泌乳周期:规定母牛从这次干奶到下次干奶这段时间称为一个泌乳周期。
泌乳曲线:奶牛从产犊到干奶的整个泌乳过程中,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产奶量为纵坐标,所得到的泌乳期奶牛产奶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养牛学一、养牛学的涵义:狭义: 牛的饲养管理(feeding and management)。
广义: 与生产商品牛奶、牛肉相关的科学。
包括牛的饲养、管理、繁育、牛奶、牛肉等等。
二、养牛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重要性)1.提供优质食物,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2.为种植业提供优质有机肥料。
一头牛一年所产粪中N、P、K总量为97.63k g,居各种畜禽之首。
3.为轻工业提供原料--牛奶、牛肉为食品工业提供原料。
--牛皮可制革。
--骨可制胶,骨粉。
-毛、角等可制成日用品、装饰品和艺术品。
--内脏、血液、牛黄可制药。
4.养牛业可最有效地利用自然和农业资源几种主要畜禽的饲料转化效率奶牛对饲料的转化效率非常高,仅次于肉鸡。
牛对粗纤维的消化率为50%~90%;猪、马只可有效利用农作物秸秆的3%~25%。
我国每年产粮40多亿吨,产农作物秸秆57亿吨左右,若利用20%作饲料进行青贮或氨化喂牛,可节约饲料粮4000万吨,也就解决了1.2亿人一年的口粮,其经济、社会效益巨大。
5.发展养牛业有利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种植业基本上是二元结构,应逐步将其调整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
有关专家指出,我国粮、经、饲三者的种植比例应为3:1:1,然而据最近资料显示,三者的实际比例为66:13.6:1。
大力发展养牛业,可以迅速提高我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例。
目前,我国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32%左右,养牛业占畜牧业产值的比例为5%~8%;发达国家畜牧业一般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养牛业占畜牧业的60%。
6.发展养牛业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农作物秸秆过腹还田,可避免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促进种植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7.发展养牛业可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就业渠道。
8.为农业生产提供动力小结:为什么养牛?牛是一种多用途的家畜;变废为宝;过腹还田;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牛生产学试题(A)一、名词解释(20分)1.体质:是有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生产性能、抗病力、对外界生活条件的适应能力等相互之间协调性的综合体现。
2.肉牛生产力(产肉力):指肉牛在一定饲养管理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所提供出来的一定标准、一定数量的牛肉产品的能力。
3.独立淘汰法:同时选择几个性状,分别规定最低标准,只要有一个性状不达标就淘汰。
4.本品种选育:也称纯种选育或纯种繁育,在牛的品种内,通过选种、选配和培育不断提高牛群质量和生产性能的方法。
5.近亲育种:选择具有亲缘关系的个体进行选配,以固定优良性状,增加后代继承相同性状概率的选育方法。
6.繁殖率:通常用一年内出生犊牛头数与繁殖母牛头数之比表示。
7.小群饲养:按月龄4周以内的分为1群,每群4~6头,避免恃强凌弱,牛群发育整齐。
、8.一次干奶法:即母牛达到干奶日,将乳房清洗干净并反复按摩,将乳房中的奶挤净即不再挤奶。
9.架子牛:通常是指未经肥育或不够屠宰体况幼牛,是幼牛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或日粮营养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没有引起牛生长发育的变化,但引起牛生长速度下降,骨骼、内脏和部分肌肉优先发育,搭成骨架,形成架子牛。
10.补偿生长:当幼龄动物营养缺乏时,生长速度变慢或停止,当营养恢复后,生长加快,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仍能达到正常体重,这种特性称为~。
二、单项选择(20分)1.牛奶中能促进伤口愈合并增强幼儿智力发育的是( C )A.锰B.铁C.锌D.铜2.荷斯坦奶牛一般年产量为( D )公斤A. 4000B.5000C.6000D.70003初乳中含有较多的无机盐,有轻泻作用,促进肠道排除胎便,其中主要是( A )A.镁盐B.钠盐C.钾盐D.钙盐4 肥育牛出栏的主要鉴定标准是( B )A. 外形B. 膘情C. 体重D. 体高5. 为提高成活率,出生乳用犊牛的饲养管理中最重要的是( D )A.驱除寄生虫B.卫生管理C.皮肤护理D.免疫接种6 .从肉牛的局部看,与产肉性能相关最重要的部位是(B )A. 头部B. 尻部C. 颈部D. 腹部7.牛具有特殊的消化器官和消化生理机能,对粗纤维的消化率一般为( C )A. 15-20%B. 75-80%C. 65-70%D. 25-30%8.从整体来看,奶牛体型从侧望、前望和上望均呈( D )A. 棱形B. 方形C. 圆形D. 矩形9.为充分发挥牛的生产力和生产性能,需要尽早并充分发育的是牛的( A )A. 瘤胃B. 网胃C. 瓣胃D. 真胃10.幼牛肥育又称为小牛肉生产,其出栏的时间应不晚于( D )。
牛生产学资料(完整版)●体高:是指从鬐甲的最高点到地面的距离。
●体斜长:指从肩端前缘到坐骨端后缘之间的距离。
●经济杂交:是以生产性能较低的母牛与培育品种的公牛进行杂交。
●胚胎移植:将一头良种母牛的早期胚胎取出,移植到另一头生理状态相同的母牛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为新个体的技术。
●产犊指数:又叫产犊间隔,指牛群两次产犊所间隔的时间。
●反刍:是指牛采食粗糙,仅混以大量唾液形成食团进入瘤胃,使食物搅拌发酵后一定时间后,又重新把饲料反回到口腔进行咀嚼的过程。
●粗饲料:是粗纤维含量高(超过20%)、体积大、营养价值较低的一类饲料。
主要包括秸秆、秕壳和干草等。
●精饲料:是指可消化营养物质含量高,体积小,粗纤维含量少,用于补充牛基本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不足的一类饲料。
●奶牛能量单位:用相当于1 ㎏含脂4%的标准乳能量,即3.138MJ 产奶净能作为一个“奶牛能量单位(NND)”。
●DHI:是指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亦称奶牛群改良)。
●TMR 技术:是一种将粗料、精料、矿物质、维生素和其他添加剂充分混合,由发料车发料,牛群自由采食的一种先进饲养技术。
●奶牛热应激:是指由于环境温度升高使奶牛体温与环境温度差别减少,对蒸发散热依赖性加强、相对湿度增加而造成蒸发散热效果减弱而造成的奶牛应激。
●高产奶:是指1 个泌乳期305 天产乳6000kg 以上含乳脂率3%-4%的牛群或个体乳牛。
●胴体重:指称取屠体除去头、皮、尾、内脏器官、生殖器官、腕跗关节以下四肢而带肾脏及周围脂肪的重量。
●补偿生长:指牛在生长发育的某个阶段,由于饲料不足,生活环境突然变化或因疾病造成生长速度下降,甚至停止,一旦恢复高营养水平饲养或环境条件满足了生长发育需要,则生长速度比正常时还快,经过一定时期的饲养,仍能恢复到正常体重。
01220401—2●持续肥育:是指犊牛断奶后直接进入肥育期直到出栏为止,分就地肥育和易地肥育两种形式。
●架子牛:是指未经肥育或不够屠宰体况,年龄在1~3 岁以内的牛。
牛生产学培训讲义1. 引言牛生产学是一门研究牛的繁殖、饲养和管理的学科。
通过对牛的生理、行为和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牛的养殖技术,提高牛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本讲义将介绍牛生产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案例,重点讲解牛的饲养管理、繁殖技术和疾病防治等内容,帮助学员全面了解牛的生产过程和管理要点。
2. 牛的生理特点牛是一种反刍动物,具有复杂的消化系统。
了解牛的生理特点对于科学地进行牛的饲养和管理至关重要。
2.1 反刍消化系统牛的消化系统分为四个部分:瘤胃、网胃、书胃和瘤胃。
这四个部分的不同功能使牛能够有效地消化纤维素和提取营养物质。
2.2 生殖系统牛的生殖系统由雌性生殖器官和雄性生殖器官组成。
了解牛的生殖系统对于科学地进行繁殖管理至关重要。
3. 牛的饲养管理牛的饲养管理是牛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保证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3.1 饲养环境牛的饲养环境包括牛棚、饲料供应和饮水供应等方面。
合理的饲养环境可以提供牛舒适的生活条件,并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3.2 饲料管理牛的饲料管理包括饲料配方和饲料供应等方面。
合理的饲料管理可以提供牛全面的营养,并保证牛的生产性能。
3.3 疾病防治牛的疾病防治是保证牛健康的重要措施。
合理的疫苗接种和药物使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牛的疾病。
4. 牛的繁殖管理牛的繁殖管理是实现牛生产目标的关键环节。
合理的繁殖管理可以提高牛的繁殖率和繁殖效果。
4.1 配种选择合理的配种选择可以提高牛的遗传水平和产仔性能。
了解牛的遗传特点和性状选择可以帮助饲养者进行合理的配种选择。
4.2 妊娠管理妊娠管理是保证牛顺利怀孕和生产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妊娠管理可以降低流产率和产犊问题。
4.3 分娩管理分娩管理是保证牛安全分娩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分娩管理可以降低难产率和保障产犊健康。
5. 结语牛生产学的学习对于从事牛饲养和管理的人员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牛的生理特点、饲养管理和繁殖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科学地进行牛的养殖和管理,提高牛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牛的生理学特性:消化生理和泌乳生理。
A消化生理特点:①牛为反刍动物,有瘤,网,瓣,皱胃。
前胃无胃腺,真胃有胃腺。
②采食和饮水:牛喜爱吃酸甜味的饲料。
采食速度快,不经仔细咀嚼即咽下,休息时进行反刍。
用舌头卷食。
牛饮水量为每天15~30升。
③唾液分泌:每天分泌100~200升,有利于消化饲料和形成食团。
④瘤胃和网胃的微生物(纤毛虫和其他微生物)消化:a分解利用碳水化合物b分解形成蛋白质c合成维生素⑤反刍:分为逆呕,再咀嚼,再混唾液,再咽下,一昼夜反刍6~8次,每次40~50分钟。
⑥食管沟反射:乳牛吸奶时直接进入瓣胃,防止乳汁在瘤胃内发酵。
⑦瓣胃的消化:瓣胃能将较大的食物磨碎。
⑧排泄:正常尿9次,排粪12~18次。
牛采食粗饲料的意义a能有效地刺激反刍和唾液分泌,维持瘤胃内的正常环境b起到瘤胃填容作用,促进蠕动和后送c保证牛乳中有高的乳脂量。
B泌乳期生理特点:分泌和排出过程。
①乳房的结构a 乳区的结构:2个乳房,4个乳区,4个乳头各个乳区相通,各个乳区都有独立的泌乳系统。
②乳腺结构a乳腺泡和乳腺导管系统的实质b由纤维结构的结缔组织和脂肪构成的间质有保护和支持实质的作用。
乳腺的发育:母牛干奶期40~60天。
牛的生物学特性:①群居行为;②放牧行为(吃草最活跃时间为早晨和黄昏);③母性行为(母牛产子2小时即可与犊牛建立牢固的关系);④性行为:公牛站立在母牛尾部,守护行为。
母牛的反应为站立不动;⑤牛的鼻镜干燥说明或停止,对周围环境敏感性高b无公牛时嗅闻其他母牛的外阴,追随爬跨或接受其他牛的爬有疾病的发生。
牛的生态适应性:(1)不同牛种的地域适应性:高原高寒适应性,热带适应性,广泛适应性。
(2)环境温度适应性:耐寒耐热,高温时出汗和喘息调节体温。
(3)环境湿度适应性:以50~70%为宜(4)抗病和死亡率奶牛的外貌特征:a皮薄骨细,血管显露,被毛细短而有光泽。
B肌肉不甚发达,皮下脂肪沉积不多c胸腹宽深,后驱和乳房特别发达,细致紧凑特点表现明显d从前视,侧视,被视均呈“楔形”。
名词解释1、超数排卵:应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对牛卵巢进行刺激,诱发卵巢上的多个卵泡发育并达到成熟,排出具有受精能力的卵子。
2、胚胎移植:是将良种母畜配种后的早期胚胎从输卵管内取出,移植到另一头生理状态相同的母畜的子宫或输卵管内,使之继续发育成为新个体的技术。
3、性别控制:指人为改良繁殖材料在自然界的生殖地位,使之向所需性别转化的技术,包括性别鉴定和性别诱导。
4、体外受精:指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的过程。
5、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是无性繁殖的一种形式,简称克隆。
6、MOET育种体系:是将胚胎生物工程技术的优势与核心群育种的特点结合为一体的育种体系。
7反刍:牛在摄食时,饲料一般不经过充分咀嚼,就匆匆吞咽进入瘤胃,通常在休息时,返回到口腔,再仔细的咀嚼,这种独特的消化方式称为反刍。
8食管沟反射:犊牛受到与吃奶有关的刺激时食道沟闭合,将奶绕过瘤胃和网胃,直接进入皱胃进行消化的过程。
9、近亲繁育:是指具有不同程度血缘关系的公母牛进行交配10、发情周期:一次发情开始(结束)到下一次发情开始(结束)称为一个发情周期11、同期发情:是把在自然情况下分散发情排卵的一群母牛经过人为的药物处理控制和改变它们的发情过程使之在预定的时间内集中发情排卵称为同期发情12、提高母牛繁殖力的措施:1、做好母牛的发情观察2、适时输精3、严格消毒制度4、加强母牛分娩前后的卫生管理5、加强牛群管理6、不孕症的防治13、杂交育种:就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相杂交,创造出新的变异类型,然后通过手段将它们固定下来以培育新品种或改进某品种的个别弱点14、品系繁育:是指将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个体或类型采用同质选配的方法将该品种这方面的优良性状继续保持下去15、青贮饲料:为了保证冬、春等青绿饲料的淡季对动物的青绿饲料的供给,将新鲜的青绿饲料粉碎加工,并在厌氧环境下密闭贮藏,经过以乳酸菌为主的微生物发酵,最大程度的保留青绿饲料的营养特点和营养成分而制作的饲料。
16、前乳房指数:度量泌乳均衡性的指标指一头奶牛前面两个乳区挤奶量占总挤奶量的百分率,一般在40-46.8%。
17、异常乳:牛奶在生产过程中其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偏离规定的标准范围的牛奶称为异常奶。
分为生理异常乳(初乳、末乳、营养不良乳)、病理异常乳(乳房炎乳)、生物化学异常乳(酒精阳性乳、低成分奶)、掺杂使假奶(掺水、豆浆、米汤、石灰水等)18、4%标准奶的校正:由于乳脂是牛奶的重要组成成分,但不同奶牛所产的奶之间乳脂率差异很大,而只用产奶量来比较奶牛的产奶性能不能反映奶牛的实际情况,因而有必要将不同奶牛所产的奶都校正为含脂肪4%的标准奶,然后进行比较。
校正方法为:FCM=0.4M+0.15M.FFCM——乳脂率4%的标准乳量F——奶的实际乳脂率M——乳脂率为F的产奶量19、粗饲料:是以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以风干物为饲喂方式的饲料。
20、牛肉的成熟(排酸):是指在低温环境下操作,排酸间温度保持在-2~4摄氏度,经过24到48小时冷却,使肉完成后熟过程21、奶牛全混合日粮技术(TMR):是根据奶牛的饲料配方,将切断的粗料与精料以及矿物质、维生素等各种添加剂在饲料搅拌设备内充分混合而得到的一种营养平衡的日料。
(课本244页)23、牛的健康:是指牛的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疾病和遗传缺陷,能发挥正常的生产能力一、养牛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役用、肉用、乳用2、发展养牛业符合节粮型畜牧业的要求3、可利用农区的大量秸秆4、符合人们改善食物结构要求5、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6、农民脱贫致富的途径二、牛的生物学特性:1.消化生理特性:采食和饮水、唾液分泌、瘤胃和网胃的微生物消化、反刍、食管沟反射、瓣胃的消化、排泄、采食粗饲料2.泌乳生理特点:乳房的内部结构、乳腺的发育、乳的分泌、排乳三、奶牛体型外貌线性评定(一)原理奶牛体型性状线性评定法最早于1976年美国提出,1980年制定出奶牛体型线性评定方法,1983年正式应用于美国荷斯坦奶牛的评定,同年传入我国。
体型线性评定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奶牛的生物学特性,确定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理功能价值的各性状的评定标准,按一定的分值范围,由低到高,从性状的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作衡量,确定该性状的线性评分。
这个评分的数字大小并不直接反映性状的优劣,因为,从育种的角度看,奶牛有的性状在处于某一极端值为佳,而有些性状在处于中间状态时为最好。
因此,对线性评分还需要转换成直接反映性状优劣的等级分,通常以百分制表示,以100分为最好。
9分制体型线性鉴定的性状分类结构容量:包括体高、前段、体重、胸宽、体深、腰强度。
尻部:包括尻角度、尻宽。
肢蹄:包括蹄角度、蹄瓣均衡、蹄踵深度、骨质地、后肢侧视、后肢后视。
乳房:包括乳房深度、乳房质地、悬韧带;前房附着、前乳头位置、前乳头长度;后房附着高、宽、后乳头位置。
乳用特征:棱角性。
(六)奶牛的体型外貌特征:皮薄骨细,血管暴露,被毛短而有光泽;肌肉不甚发达,皮下脂肪沉积不多;胸腹宽深,后躯和乳房特别发达,细致紧凑特点表现明显、侧视,前视,背视均呈楔形。
肉牛的外貌特点:体躯低垂,皮薄骨细,全身肌肉丰满,圆浑,疏松而匀称。
前视、恻视、后视均呈正方形。
前视:胸宽而深,鬐甲平广。
肋骨十分弯曲,构成前视矩形。
侧视:由于颈短而宽,胸尻深厚,前胸突出,股后平直,构成侧视矩形。
背视:由于鬐甲宽厚,背腰,尻部宽广构成背视矩形。
后视:尻部平直,两腿深厚,构成后视矩形。
四、奶牛的营养需要: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矿物质(Ga:P为2:1或1.3:1为宜)、维生素和水。
牛肉的营养价值:蛋白质20.07%,脂肪 6.48%,碳水化合物0.25%,无机物0.8-1.2%,维生素B族,水分。
五、青贮饲料一)青贮饲料的原理青贮饲料就是在厌氧条件下,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青贮物的PH值下降为3.5-4.5时,所有微生物都处于被抑制状态,从而达到长期保存青饲料的营养价值的目的。
二)青贮饲料的优点1能较好的保存青饲料的营养物质,从而解决枯草期青饲料的供给。
2适口性好,易消化吸收。
3 青贮后可以改变原料原有的气味,使有家畜不喜欢的特殊气味的饲料得到充分利用。
4青贮饲料单位容积内贮存量大。
可以利用有效的空间贮存大量的饲料。
三)影响青贮饲料品质的因素1青贮原料的品质适宜的青贮原料的必备条件(1)青贮原料有一定数量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具体为新鲜原料中不得低于2%。
(2)青贮的原料水分不得高于60%。
(3)原料的蛋白质含量不得太高。
2 青贮技术及过程对不同的原料采用的青贮方法是否得当;一窖青贮的时间最好不得超过三天;填料是是否压实;封盖是否完好;周围是否有渗漏水;青贮设备的选择是否得当。
六、干乳期的意义(目的):让奶牛恢复长期泌乳的疲劳和体力的消耗。
奶牛不仅是生产力很高的经济动物,且是非常辛苦而勤劳的动物。
干奶的方法又概括为两种,一是逐渐干奶法,二是快速干奶法。
一般习惯上用的是逐渐干奶法。
教材上是快速干乳法。
1)逐渐干奶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改变奶牛的生活习惯和方式而达到停奶的。
比如改变挤奶次数,减去日粮中的多汁饲料和精料,如还停不下来,必要时强行干乳,限制饮水,要求在10—15天之内干完(当产乳量降至4—5kg时,即停止挤乳)。
由一天三次挤奶改为两次,两次改为一次,然后隔日挤一次,隔2日挤一次,就可以停奶。
但有些牛只靠减少次数不行,那就同时减去日粮中的多汁料和精料。
除此之外,在预定干乳前的10—20天就要采取措施:停止运动、放牧,停止按摩乳房等。
注意:每次挤乳都要完全挤净。
对高产牛要完全停喂精料,只喂干草。
七、奶牛群改良计划(DHI):1、可以最大限度最为可靠地创造优秀种公牛;2、可以为奶牛选种选配提供依据,加速奶牛群体改良;3、可以为科学饲养提供依据,不断提高奶牛经营管理者饲养管理水平;4、可以对奶牛健康进行早期预测,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5、为奶牛良种登记和评比工作提供依据;6、可为牛奶合理定价提供科学依据八、初乳和异常乳的区别:初乳是指母牛产犊后七天内所产的乳,他是一种黄色而浓稠的乳汁,干物质含量较高,尤其是蛋白质和盐类含量较高,初乳酸度高,加工时凝固,不能做加工原料;常乳是指母牛产犊一周以后到干奶前一周所产的乳汁,它的颜色一般为白色或略带黄色,带有特殊气味,其成分及性质基本稳定,是乳制品加工的原料。
九、高档牛肉的生产技术:1、小白牛肉的生产技术指的是犊牛生后十四至十六周龄内完全用全乳、脱脂乳或代用乳饲喂,使其体重达到95到125Kg屠宰后所产的肉要点:1、品种选择。
选用国外优良的品种2、性别选择。
一般要求是阉牛,因为阉牛的胴体等级高于公牛,生长速度又比母牛快3、年龄选择。
年龄一般18到24月龄最好 4、科学饲养。
要对饲料进行优化搭配,饲料应尽量多样化、全价化正确使用各种添加剂 5、适时出栏。
适当延长育肥期,增加出栏重,提高牛肉的风味十一、常见传染病的防治:1、炭疽P3502、布鲁氏菌病P3523、结核病P3524、口蹄疫P3535、肝片形吸虫P3566、牛血吸虫病P3577、绦虫病P358十一、牛场建设的原则、环境控制、排污(论述题)P402十二、奶牛的线性评定法:P86~87十三、牛种及其品种:P32十四、犊牛的饲养管理:1接生准备(清除粘液保证呼吸、避免受凉断脐带10-12cm 处剪断、消毒、防脐炎)2. 注意保温25-35度。
3及时喂初乳初乳每天喂2-3次,占体重1/5。
4、称重编号(电子耳标)5. 适时补料(1)7天训练采食干草,促进瘤胃发育和防止舔食异物。
(2)10天左右开始训练采集精料,由少到高。
2月龄每天500g。
(3)20天开始饲喂青绿饲料。
60天可达1-1.5kg/天。
(4)60天开始供应青贮饲料,3月龄可达1.5-2kg/天。
6、加强哺乳期的管理。
(1)称重、编号(2)补喂抗生素、防止下痢,3-30天供应抗生素。
(3)犊牛去角,出生后5-7天,固体苛性钠法:先剪去角基部的毛,用苛性钠在剪毛处涂抹,,破坏角细胞生长。
(4)加强运动,10-15日龄开始。
(5)保证犊牛舍清洁卫生。
(6)供应充足饮水15天以内饮温水,30天后可自由饮水。
7、适时断奶及断奶后的饲养(数据记录)2-3月龄断奶,饮乳量100-150kg。
8、适合的饲料配方9、6月龄称重一般可达150-200kg10、初选(根据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体重及体型外貌特征)11、12月龄肌肉和搭配十五、青年牛的管理:1、分群根据年龄和体格分群,根据发育特点提供相应的饲养管理。
2、穿鼻7-12月龄穿鼻,带上鼻环。
3、加强运动。
青年牛一般采用散栏饲养,自由活动。
4、适时初配。
15-18月龄,体重70%。
5、乳房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