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腹
- 格式:doc
- 大小:132.00 KB
- 文档页数:10
关于揉腹的俗语有很多,以下是其中几个:
1. “腹部软如绵,百病不来缠”: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腹部柔软如绵,那么身体就很少会出现疾病。
从经络学的角度来看,足三阴经穴主要分布在腹部,而腹部的大多数穴位都有调理腹脏的作用。
因此,保持腹部的柔软和舒适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2. “肚子软如棉,百病皆不缠”:这句话与第一句类似,也强调了腹部柔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如果腹部肌肉松弛、柔软,那么身体就更容易保持健康状态。
3. “揉腹不断,百病不犯”:这句话的意思是,经常进行揉腹的养生方法可以有效预防疾病。
揉腹可以促进腹部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增强肠胃蠕动,改善消化功能,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总之,这些俗语都强调了揉腹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经常进行揉腹的养生方法,可以保持腹部的柔软和舒适,促进身体健康。
但需要注意的是,揉腹时要轻柔有力,不要过度用力或过度频繁,以免对身体造成损伤。
揉腹操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揉腹操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健身运动,它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压力,提高免疫力。
但是,如果我们不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就可能会受伤或者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揉腹操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揉腹操的正确方法1.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揉腹操最好在空腹或者饭后2小时后进行,这样可以避免刺激肠胃,导致不适。
同时,选择安静、通风、温度适宜的地方进行揉腹操,可以让身体更加放松,更容易达到效果。
2.坐姿正确揉腹操需要坐在椅子上或者地上,双脚放平,两手放在腿上。
脊柱要保持挺直,不要弯曲或者拱起。
3.揉腹的手法揉腹操的手法可以分为两种:顺时针和逆时针。
顺时针是从右下方开始,沿着肠道的顺时针方向揉腹,逆时针则是从左下方开始,沿着肠道的逆时针方向揉腹。
揉腹的力度应该适中,不要过于用力,以免伤害肠道。
4.揉腹的时间揉腹操的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可以逐渐增加时间,但不要超过30分钟。
在揉腹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手法和力度,以适应身体的变化。
二、揉腹操的注意事项1.不要在饭后立即进行饭后立即进行揉腹操会刺激肠胃,导致不适。
最好等待2小时后再进行。
2.不要在生病或者身体不适时进行在生病或者身体不适时进行揉腹操,可能会加重病情或者造成其他不良反应。
在身体恢复后再进行揉腹操。
3.不要过度用力揉腹操的力度应该适中,不要过度用力,以免伤害肠道。
如果感到不适或者疼痛,应该立即停止。
4.不要揉腹过久揉腹操的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可以逐渐增加时间,但不要超过30分钟。
揉腹过久可能会导致肠道疲劳,影响身体健康。
5.不要在怀孕期间进行在怀孕期间进行揉腹操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应该避免进行。
总之,揉腹操是一种非常健康的运动方式,但是我们需要注意正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保持身体健康。
揉腹,是一种非常好的一种
保健
外治手法,改变的是人体的一些位置、压力、温度,还有气血的流量、流速,要改变这些东西,从腹部下手是最容易的。
因为腹部很柔软容易被揉动,通过揉动促进气血在里面运行的速度,并且揉腹是有方向的,当方向、压力、流量改变了,则气血的温度、速度也随之改变,所以气血的灌注会随着你的意愿去走,五脏六腑就会因为得到有效的气血灌注量而强壮起来。
腹部是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肝经,很大的一个交织的网络,这些网络被打开以后,它所发挥的功效是非常大的。
腹部丹田是人体总的发动机,这个发动机被启动以后,它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手法就是一要轻揉,二要贴得紧,三不要用暴力,方向就是顺着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这个方向,顺时针。
头疼,你揉肚子两三分钟,基本上可以缓解;
心脏病、心绞痛,揉肚子可以说一揉就缓解;
胃痛、肠炎,就更是它的适应症了。
我有一次腰扭了动不了,揉五分钟就可以转身了,这是后病前治的一个方法。
因为脏腑气血是相连通的,所以前面通了后面也通了,我曾经讲过,一处真通则处处皆通。
腹部是最好操作的部位,全身没有一个地方比腹部更好揉。
揉腹还能很好地补气血。
比吃补药都快,一揉,肠系膜上动脉都扩张了,腹部放松以后肠系膜上动脉都充血,一充血很多问题都随着解决了,比吃补药都快。
肠道细菌菌群之间的比例如果协调了,很多病其实都迎刃而解。
我揉腹很快,一到三下,三到五下就完成一个治疗过程,我的手法属于治疗。
但是耐心细致的揉腹是保健,如果要达到治疗效果,除了要对腹部熟悉,还有一些技巧在里面,这个技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掌握的。
而保健或者说常规治疗都是很容易掌握的,保健效果其实也是非常可观的。
揉腹的正确方法
揉腹是一种古老的中医养生方法,它可以促进消化、舒缓胃肠
不适、缓解腹部疼痛等。
正确的揉腹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
体健康,还能够缓解一些腹部不适症状。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揉
腹的正确方法。
首先,找到合适的位置。
揉腹的位置一般在脐周3寸处,也就
是离脐中心向四周找到一个三寸的位置。
这个位置是人体脏腑的交
汇点,揉动这个位置可以刺激脏腑的功能,促进消化吸收。
然后,选择合适的时间。
揉腹的最佳时间一般是在饭后半小时
到1小时之间,因为这个时候腹部的食物消化刚刚开始,揉腹可以
帮助促进胃肠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接着,正确的手法很重要。
揉腹的手法要轻柔而有力,用手掌
心顺时针方向揉动腹部,每次揉动大约10-20下,然后换成逆时针
方向揉动。
这样可以刺激腹部穴位,促进腹部气血流通,达到舒缓
腹部不适的效果。
此外,呼吸也是揉腹的关键。
在揉腹的过程中,要保持深呼吸,
这样可以帮助放松身体,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腹部的代谢功能。
最后,揉腹的持续时间也要适当。
一般来说,每次揉腹的时间
不宜过长,一般持续5-10分钟就可以了。
如果腹部有不适感,也可
以适当延长揉腹的时间,但不宜过久。
总之,揉腹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养生方法,但是在进行揉腹时也
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正确的揉腹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缓解腹部不适,促进消化吸收,但是在进行揉腹时也要注意手法和时间的把握,避免过度揉动导致不适。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注意揉腹的方法,让揉腹成为我们保持健康的一种习惯。
逆时针揉腹危害大一、逆时针揉腹危害腹部是全身最容易堆积脂肪的部位。
这里的脂肪因距离心脏较近,又最容易被动员出来进入血液循环造成危害,是名副其实的“心腹”之患。
揉腹可以提高肠胃功能,帮助减肥,促进新陈代谢,但如果逆时针揉腹危害也比较大,逆时针揉腹会导致胃肠气机混乱,肠功能紊乱,加重病情,还会诱发“肠导叠”,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减肥人士,要想腹部尽快去脂,可以同时以顺时针和逆时针做环形按揉各100次,这样才有更好地效果。
二、正确的揉腹方法1 .双手互相擦热,再用右手手掌心平放在肚脐上,也可双掌重叠,感觉有点热方开始进行按摩。
2 .用右手顺指尖方向向自己的左方按推,至左腹部边缘,然后稍向下一点,向自已的右方按推至右腹边缘。
逐步如法下移按推,直到手掌小指及小鱼际部触及下方一根横着的骨头,这骨头叫“耻骨”,然后指尖向下,向上按推,该处是“升结肠”。
3 .这时沿横结肠向左按推,经肚脐,达横结肠边缘。
4 .再借用手指指腹向下按推,这时手指的部位约在“降结肠”,直到耻骨。
如手下触摸到硬物感,不别紧张,那是准备“出口”的大便。
5 .到耻骨后沿骨向中央位移,手指指腹到耻骨中部(解剖上叫耻骨联合),将手轻轻上提达到肚脐,开始第二次循环按摩。
以上五部是分解动作,看起来复杂,其实做起来非常简单放便,初学者,可按上法进行演习,熟悉了则简单。
另可以增加点按穴位,以加强保健或治疗效果。
其主要穴位: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上巨墟、下巨墟、太溪等。
女士们可加,归来、三阴交等穴。
三、顺时针揉腹的中医科学中医认为:胃肠以和降为顺,失之和降则气机不畅。
食滞肠腑,阻塞气机,则腹痛矢气频频,泻下之物秽臭如败卵,或大便秘结。
《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胃肠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技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
”现代医学中肠的蠕动功能大致按上述方向进行,如将肠功能长期,或强制逆行,会造成肠功能紊乱等疾。
所以必须顺按,方能使胃肠和降。
饭后多久揉腹的正确方法
揉腹可以帮助消化,但要注意正确方法和时间。
正确方法:
1. 揉腹时,一手放在腹部的左下方,另一手放在右下方。
2. 轻轻用手掌按摩腹部,盈盈揉动,避免用力过猛,以免造成不适。
3. 顺时针方向揉动腹部,可以沿着下胃经的路径,即从胃口起一直到右下腹再向上至右侧的胃气穴,然后沿胃经经络走向揉动胃部即可。
正确时间:
1. 最佳时间是饭后15-30分钟,当食物进入胃部后,揉腹可以促进消化吸收。
2. 饭后或者空腹时不要揉腹,空腹时揉腹可能会刺激胃酸分泌,引起不适。
揉腹只是一种辅助消化的方法,如果你有严重消化问题或胃病,建议咨询医生的建议。
此外,揉腹也不应过于频繁,如果感到不适或疼痛,应立即停止揉腹。
仙人揉腹操作方法
仙人揉腹是一种古老的按摩方法,被认为有助于促进消化和放松身心。
以下是仙人揉腹的操作方法:
1. 找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坐下或躺下来放松身体。
2. 把双手放在腹部,两手掌心相对,手指轻轻交叉。
3. 闭上眼睛,慢慢深呼吸几次,以帮助放松身心。
4. 把双手用温和的压力从腹部中央向下按摩,顺着肠道的方向。
应该是顺时针方向,也就是从右下方开始,然后向上,再向左下方,最后向下回到起点。
5. 按摩时,可以用顺滑、温和的手法轻轻地揉动腹部,一边按摩一边轻声呼气。
6. 按摩的力道应该适中,不宜过重或过轻。
7. 尽量保持放松,享受按摩的过程。
8. 建议持续按摩腹部5-10分钟。
9. 完成按摩后,可以进行深呼吸几次,然后缓缓睁开眼睛,慢慢坐起来。
请记住,仙人揉腹是一种辅助放松和促进消化的方法,如果您有任何身体不适或疾病,请咨询医生或专业按摩师的建议。
预备势预备势::在保暖的前提下,脱衣松裤,正身仰卧在床上,最好能够枕在矮枕上,全身放松,凝神静虑,调匀呼吸,舌抵上腭,意守丹田。
第一式第一式::按摩心窝部按摩心窝部 两手缓缓上提,在胸前两手中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对接并按在心窝部位(即胸骨下缘下柔软的部位,俗称心口窝的部位),由右→上→左→下按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按摩21次。
再从右向左逆时针按摩21次。
(图1)第一图,用两手中三指按在心窝(剑突下凹陷处)部,而后自左向右顺着转圈揉按二十一次,在自右向左反着揉按二十一次。
第二式第二式::回环按摩腹中线及腹两侧回环按摩腹中线及腹两侧 以两手中三指由心窝顺摩而下,即一边顺时针转动按摩一边往下移,移至脐下耻骨联合处(即小腹下部毛际处),再以两手中三指由耻骨处向两边分开,一边按摩一边向上走,两手按摩回到心窝处,两手交接而止。
循环做共21次。
(图2)第二图,用两手中间三指从心窝向下顺揉,一边揉一边走,揉至脐下耻骨处为止。
(图3)第三图,用两手中间三指从耻骨处分别向两边揉,一边揉一边走,揉至心窝部两手汇合处为止。
第三式第三式::推按腹中线部位推按腹中线部位 以两手中三指相接,由心窝腹中线部位推下,直推至耻骨联合处,共21次。
(图4)第四图,用两手中间三指从心窝向下直推至耻骨处二十一次。
第四式第四式::右手绕脐腹按摩右手绕脐腹按摩 以右手由右→上→左→下按顺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次。
第五式第五式::左手绕脐腹按摩左手绕脐腹按摩 以左手由左→上→右→下按逆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次。
(图5)第五图,用右手从左边转圈揉按脐腹部二十一次,再用左手从右边转圈揉按二十一次。
第六式第六式::推按左侧胸腹推按左侧胸腹 左手做叉腰状,置左边胁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住;右手中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为起点,直推至左侧腹股沟(俗称大腿根)处,连续推按21次。
第七式第七式::推按右侧胸腹推按右侧胸腹 右手做叉腰状,置右边胁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住;左手中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为起点,直推至右侧腹股沟(俗称大腿根)处,连续推按21次。
揉腹的功效与作用
揉腹是一种常见的按摩方法,可以产生许多积极的功效与作用。
以下是揉腹的几个主要好处:
促进消化:揉腹可以刺激胃肠蠕动和分泌的消化酶,有助于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这对于消化不良、胃胀气和便秘等问题都有帮助。
舒缓腹部不适:揉腹可以缓解腹痛、腹部胀气和腹胀等不适感。
通过刺激腹部肌肉和神经,揉腹可以舒缓紧绷的腹部组织,改善不适感。
促进血液循环:揉腹可以增加腹部血液循环,促进营养和氧气的输送至腹部器官。
这有助于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并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
减轻压力和焦虑:揉腹有助于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和焦虑。
通过按摩腹部,可以刺激神经末梢,释放身体内的内啡肽和多巴胺等化学物质,从而提升心情。
增强免疫系统:揉腹可以刺激淋巴循环,促进免疫细胞的运动和清除废物。
这有助于提升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改善睡眠:揉腹可以帮助放松身体和思绪,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通过刺激腹部神经并促进血液循环,揉腹可以让身体进入更深层的休息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揉腹的力度应适中,避免太过用力导致不适或损伤。
如果你有特定的腹部问题或疾病,请在进行揉腹前咨询医生的建议。
揉腹时应采取舒适的姿势,可以坐下或躺下,使用适当的按摩油或乳液来减少摩擦。
什么情况下揉腹最合适
揉腹最合适的情况包括消化不良、慢性胃肠病、腹部手术后、肥胖等。
揉腹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缓解腹胀、便秘等症状。
对于慢性胃肠病患者,揉腹可以调和气血,缓解疼痛,改善病情。
对于腹部手术后患者,揉腹可以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预防术后肠粘连。
此外,揉腹还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加速脂肪燃烧,有助于减肥。
需要注意的是,刚做过腹部手术的人、腹腔内有肿瘤、受感染后出血的患者、妊娠期和经期妇女等特殊人群不适合进行揉腹。
另外,揉腹时应力度适中,不要过于用力,以免造成不适。
最好在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进行揉腹,每次持续时间约10-15分钟。
总之,揉腹虽然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并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治疗。
如果身体存在不适或疾病,建议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揉腹或其他治疗。
同时,需要注意揉腹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原文>
第一图、以两手中三指由心窝、由左顺揉团转二十一次,右逆亦团转二十一次。
<语译>
第一图,用两手中三指按在心窝(剑突下凹陷处)部,而后自左向右顺着转圈揉按二十一次,再自右向左反着揉按二十一次。
(图1)
<原文>
第二图,以两手中三指由心窝顺揉而下,且揉且走,至脐下高骨为度。
<语译>
第二图,用两手中间三指从心窝部向下顺揉,一边揉一边走,揉至脐下耻骨处为止。
(图2)
<原文>
第三图,以两手中三指由高骨处向两边分揉而上,且揉且走,至心窝两手交接处为度。
<语译>
第三图,用两手中间三指从耻骨处处分别向两边揉,一边揉一边走。
揉至心窝部两手汇合处为止。
(图3)
<原文>
第四图,以两手中三指由心窝向下直推至高骨二十一次
<语译>
第四图,用两手中间三指从心窝部向下直推至耻骨处二十一次。
(图4)
<原文>
第五图,以右手由左绕摩脐腹二十一次,又以左手由右绕摩二十一次。
<语译>
第五图,用右手从左边转圈揉按脐腹部二十一次,再用左手从右边转圈揉按二十一次。
(图5)
<原文>
第六图,以左手将左边软肋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捏定,用右手三指自左乳直推至高骨二十一次。
毕,又于右边亦照左捏推。
<语译>
第六图,用左手把左助下腰肾处——拇指向前,余四指托后——稍用力捏定,用右手中间三指从左乳处向下直推至大腿根部二十一次。
完了,再按此法捏推右边 (图6)
<原文>
第七图,将前工(功)做毕,遂趺垒,以两手大指押(疑为“压”刘)子(疑为“于”刘)纹,四指拳曲,分按两膝上。
两足十指亦稍钩曲,将胸肩自左转前、由右归后摇转二十一次;毕,又照前自右摇转二十一次。
前法如摇身,向左即将胸肩摇出左膝,向前即摇伏膝上,向右即摇出右膝;向前弓腰后撤,总以摇转满足为妙,不可着意用力。
<语译>
第七图,做完前面各节后,起身趺坐(亦称“双盘”,即双足交叠而坐。
双盘有困难者也可采用“单盘”或自然盘坐姿势)两手拇指尖压住无名指根部横纹,余四指自然弯曲,分按在两腿膝盖上,双脚十趾也稍弯曲,然后以肩胸部自左向前、由右向后摇转二十一次;完了,再按前法自右向前、由左向后摇转二十一次。
前面的方法如图摇转身体,摇转时,向左即将肩胸部摇出左膝,向前即接伏于膝上,向右即摇出右膝;无论向前弓腰还是向后撤身,都应以摇转充分为准,不能着急用力(图7、8)
<原文>
凡做此工(功,下同),须凝神净虑。
于矮枕上平息正身仰卧,齐足屈足,十指轻揉缓动,将六图按次做完为一度。
每逢做工时,连做七次毕,遂起坐摇转二十一次。
照此清晨睡醒时做为早课,午中为午课,晚间临睡时做为晚课。
每日三课为常,倘遇有事,早晚两课必不可少。
初做时一课三度,三日后一课五度,再三日后一课七度。
无论男妇皆宜,唯有孕妇忌之。
<语译>
凡做此项揉腹功夫,必须集中精力,排除杂念,在放矮枕卧具上平铺席子端正身体仰卧在上面。
双脚并齐。
足心少许弯曲,手指轻轻揉按,缓缓移动,将前六图所示动作依次做完为一遍。
每做此功夫时,连续做七遍完了,就坐起来按图七所示动作摇转二十一次,照这样清晨睡醒时做功叫早课,中午做功叫午课,晚上临睡时做功叫晚课。
通常每日应做
早中晚三课,如果遇到事情繁忙的日子早晚两课也必须坚持。
开始做此功时,一课做三遍,三天之后一课做五遍,再过三天后一课做七遍。
此揉腹功夫男女均适宜,只是孕妇不可做。
<原文>
图全则理备,生化之微更易见也。
天地本乎阴阳,阴阳主乎动静。
人得是理以有生,合乎动静,可以长生。
人为七情六欲之所牵,任意肆行。
错乱阴阳,乖违动静,以致种种病生,寿命短促,不得尽其天年,比比然也。
盖人身一阴阳也,阴阳一动静也;动静合一。
气血和畅,百病不生。
如过动伤阴,阳必偏胜;过静伤阳,阴必偏胜。
且阴伤而阳无所养,阳必伤也;阳伤而阴无所附,阴亦伤也。
既伤矣,生化变化之机以塞,非用法以导之,则生化之源无由启也。
“仙人揉腹”工夫,以动化静,以静运动。
正是一动一静,合乎阴阳,顺于五行。
发其生机,神其变化,故能充实五脏,
大长气血,益精神,添精髓, 开胃,健脾,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升清降浊,去旧生新,驱外感之诸邪,消内生之百症。
补不足,泻有余,消长之道,妙应无穷,何须籍药炼丹,自有返老还童之实效焉尔。
<语译>
图画得齐全,道理就显得更加完备。
生长运化的微妙也就更显而易见了。
天地发源于阴阳,阴阳主宰于动静。
人得阴阳之理而有了生命,合乎动静就可以益寿延年。
人都要受七情六欲的影响,如果由着性儿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使阴阳错乱,动静失调,就会引起种种疾病,缩短寿命,活不到自然的寿数,这种情况到处都是。
人身是阴和阳的统一,阴阳是动和静的统一;动静合一则气血调和通畅,百病不生。
如果过动伤阴,阳必然偏胜;过静伤阳,阴必然偏胜。
而且,阴伤则阳无法得到补养,阳也势必受到损害;阳伤则阴无所附,阴也必然
受到损伤。
(原文无,刘补)阴阳既然已经受到损伤,生命的生长变化过程就会被阻碍,如果不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疏导,那么生长变化的源头便不能开启。
“仙人揉腹”的功夫是动中求静,静中求动,正是一动一静,合于阴阳之理,顺乎五行规律。
使其生机得以开启,使其变化更加神奇,所以能够充实五脏,大补气血,增益精神,填精神髓,开胃健脾,通和上下,调和阴阳。
升清将浊,去旧生新,驱除外感的各种邪气。
消除内生的各种病症。
补不足,泻有余,消长变化,其妙无穷,何必再去服药炼丹,自有返老还童的实际效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