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折现率
- 格式:docx
- 大小:15.55 KB
- 文档页数:3
1概述基准收益率也称基准折现率是企业或行业或投资者以动态的观点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投资项目最低标准的收益水平。
是投资决策者对项目资金时间价值的估值。
基准收益率的确定既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又有投资者的主观愿望。
财务基准收益率是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指标的基准和判据,是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的最低要求,也用作计算财务净现值的折现率。
现行的投资项目基准收益率是按照1993 年以前的财税价格条件,根据当时各行业的代表性企业的统计数据,并考虑了国家产业政策、行业技术进步、资源优化、价格结构等因素按照统一的方法制定的。
它代表行业内投资资金应当获得的最低财务盈利水平,代表行业内投资资金的边际收益率。
它的确定,在当时及以后一段时间,为决策项目建设与否提供了重要判据。
但考虑到经济体制,有必要根据变化了的经济环境以及行业、企业特点和项目本身特点,对基准收益率进行测定。
2基准收益率的内涵界定2.1 市场利率内涵界定谈到基准收益率就不能不联系到资金利息率。
我国的利率分为官方利率和市场利率。
官方利率是政府通过中央银行确定公布,并且各银行都必须执行的利率,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基准利率、金融机构对客户的存贷款利率等。
市场利率是金融市场上资金供求双方竞争形成的利率,随资金供求状况而变化,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利率、国债二级市场利率等。
市场利率要受官方利率的影响,官方确定利率也要考虑市场供求状况,一般来说,两者并无显著脱节现象。
2.2 基准收益率内涵界定在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最常用到的利率是金融机构贷款利率。
从量的规定性来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主要由纯粹利率、通货膨胀附加率、违约风险附加率和到期风险附加率组成。
从财务评价的角度出发,对于一般盈利性的投资项目,其基准收益率首先应该大于金融机构贷款利率。
因此,基准收益率涵盖金融机构贷款利率。
基准收益率用作不同年份资金价值换算的折现率,是投资决策过程中用以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重要参数,代表资金被占用应获得的最低收益率,其本质就是资金利息率。
内部收益率跟基准收益率的关系
财务内部收益率是使方案在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财务内部收益率的经济含义是方案占用的尚未回收资金的获利能力,也可以看作是方案所能承受的最高贷款利率,财务内部收益率指标的确定只取决于方案“ 内部”的现金流量和方案计算期。
财务基准收益率也称基准折现率,是企业或行业投资者以动态的观点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方案的收益水平。
其在本质上体现了投资决策者对方案资金时间价值的判断和对方案风险程度的估计,是投资资金应当获得的最低盈利率水平,它是评价和判断方案在财务上是否可行和方案比选的主要依据。
因此财务基准收益率确定得合理与否,对方案经济效果的评价结论有直接的影响,定得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投资决策的失误。
所以财务基准收益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参数,而且根据不同角度编制的现金流量表,计算所需的财务基准收益率应有所不同。
财务内部收益率计算出来后,与财务基准收益率进行比较。
若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投资收益率,则方案在经济上可以接受;若财务内部收益率小于基准投资收益率,则方案在经济上应予拒绝。
基准收益率的计算在按时价计算和收入的情况下,基准的计算可归纳如下:i c = (1 + i1)(1 + i2)(1 + i3) − 1式中:i c为基准;i1为年资金费用率与之高者;i2为年贴现率;i3为年。
在i1、i2、i3都为小数的情况下,上述可简化为:i c = i1 + i2 + i3在按计算和收入的情况下,不用考虑,则:i c = (1 + i1)(1 + i2) − 1由上可知,基准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是随上述诸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基准收益率的确定具有一定的难度。
但基准的大小则是采用的关键,它决定了的取舍。
因此,作为投资者来讲应慎重确定基准的大小。
项目财务基准收益率(Ic)是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指标的基准判据,也是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的最低要求,还是用作计算财务净现值的折现率。
因此,财务基准收益确定的是否合理,对决策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至关重要。
如把该值确定过高,就有可能把一些本来在财务上合理的项目以财务评价不可行而拒之;反过来如果把该值确定过低,又有可能把一些财务上不具备生存能力的项目放行,造成投资的损失和浪费。
对财务基准收益率设立的原则规定:如果有行业发布的本行业基准收益率,即以其作为项目的基准收益率;如果没有行业规定,则由项目评价人员设定。
设定方法:一是参考本行业一定时期的平均收益水平并考虑项目的风险系数确定;二是按项目占用的资金成本加一定的风险系数确定。
推荐确定原则如下:1.对于以国家投入为主,以满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的大型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社会公益项目,可以仅考虑项目的融资成本,把项目的融资成本作为项目的财务基准收益率的确定依据。
对于以上不以国家投入为主,而其它形式投资的公益项目则应在融资成本加一定的风险系数确定,建议风险系数取1至2个百分点。
2.对于为市场提供产品的一般项目,在确定财务基准收益率时,三个因素都要包括。
风险因素和最低期望值用百分点表示,建议:风险因素取1至2个百分点,最低效益期望值取2至5个百分点。
基准折现率折现率是指将未来有限期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
基准折现率则是一个管理会计的概念,它实际上是折现率的基准,通常是用来评价一个项目在财务上,其内部收益率(IRR)、折现率是否达标的比较标准.基准折现率也称基准收益率是企业或行业或投资者以动态的观点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投资项目最低标准的受益水平,表明投资决策者对项目资金时间价值的估价,是投资资金应当获得的最低盈利率水平,是评价和判断投资方案在经济上是否可行的依据,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参数。
基准折现率的影响因素综合资金成本、投资的机会成本、投资风险、投资人的期望以及市场环境包括通货膨胀率、产业发展、政策、科技技术等几个因素。
例如:综合资金成本:资金来源主要有借贷资金和自有资金二种。
对于借贷资金,基准折现率必须高于贷款的利率。
对于自有资金,基准折现率该行业的最低期望收益率。
资金费用率是借贷资金利息和项目自有资金最低期望盈利的综合费用率。
通货膨胀率:在预期未来存在着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如果项目的支出和收入是按预期的各年时价计算的,项目资金的收益率中包含有通货膨胀率。
为了使被选项目的收益率不低于实际期望水平,就应在实际最低期望收益率水平上,加上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如果项目支出和收入在整个项目寿命期内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就不必考虑通货膨胀对基准收益率的影响。
基准折现率的确定原理:1.风险报酬理论:简而言之,企业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越大,投资者的要求报酬率就会越高,基准折现率越高2.成本理论:I w——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即基准收益率I c;K s为权益资金成本;K d——资本金成本;E——公司股本市场价值;D——公司负债的市场价值。
3.资本定价模型:基准折现率=无风险报酬率+β(市场必要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基准折现率的计算公式:ic = (1 + i1)(1 + i2)(1 + i3) − 1式中,ic为基准收益率;i1为年资金费用率与机会成本之高者;i2为年风险贴补率;i3为年通货膨胀率。
基准收益率得计算在按时价计算项目支出与收入得情况下,基准收益率得计算公式可归纳如下:i c = (1 + i1)(1 + i2)(1 + i3) − 1式中:i c为基准收益率;i1为年资金费用率与机会成本之高者;i2为年风险贴现率;i3为年通货膨胀率。
在i1、i2、i3都为小数得情况下,上述公式可简化为:i c = i1 + i2 + i3在按不变价格计算项目支出与收入得情况下,不用考虑通货膨胀率,则:i c = (1 + i1)(1 + i2) − 1由上可知,基准收益率就是由多种因素决定得,就是随上述诸因素得变化而变化得,基准收益率得确定具有一定得难度。
但基准收益率得大小则就是采用净现值法得关键,它决定了项目得取舍。
因此,作为投资者来讲应慎重确定基准收益率得大小。
项目财务基准收益率(Ic)就是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指标得基准判据,也就是项目在财务上就是否可行得最低要求,还就是用作计算财务净现值得折现率。
因此,财务基准收益确定得就是否合理,对决策项目在财务上就是否可行至关重要。
如把该值确定过高,就有可能把一些本来在财务上合理得项目以财务评价不可行而拒之;反过来如果把该值确定过低,又有可能把一些财务上不具备生存能力得项目放行,造成投资得损失与浪费。
对财务基准收益率设立得原则规定:如果有行业发布得本行业基准收益率,即以其作为项目得基准收益率;如果没有行业规定,则由项目评价人员设定。
设定方法:一就是参考本行业一定时期得平均收益水平并考虑项目得风险系数确定;二就是按项目占用得资金成本加一定得风险系数确定。
推荐确定原则如下:1、对于以国家投入为主,以满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得大型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社会公益项目,可以仅考虑项目得融资成本,把项目得融资成本作为项目得财务基准收益率得确定依据。
对于以上不以国家投入为主,而其它形式投资得公益项目则应在融资成本加一定得风险系数确定,建议风险系数取1至2个百分点。
知道基准折现率求净现值计算公式及例题做项目可行性分析时,要做财务评估,其中包括净现值分析。
净现值,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怎么分析?一直不知道,今天看“成功的项目管理”一书终于弄明白了。
下面是丛书中摘出的:净现值就是净的现在价值。
一个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一个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内预期未来每年净现金流的现值减去项目初始投资支出。
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可行,就要看它的净现值是不是大于零,净现值大于零,意味着项目能够取得收益,它的净收益是正的,也就是说项目的净收益大于净支出,这个项目应该入选。
【举例】B公司正考虑一项新设备投资项目,该项目初始投资为40000元,每年的税后现金流如下所示。
假设该公司要求的收益率为13%。
初始投资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40000 10000 12000 15000 100007000净现值=未来报酬总现值-投资额的现值NPV-净现值度i-贴现率NcFt-第t年的营业现金净流量n-项目寿命周期NPV=10000/1.13+12000/1.132+15000/1.133+10000/1.134+7000/1. 135-40000=-1428<0由于净现值小于零,所以,项目不可行------------------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是一项投资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与项目投资成本之间的差值。
净现值法是评价投资方案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利用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与净现金投资量算出净现值,然后根据净现值的大小来评价投资方案。
净现值为正值,投资方案是可以接受的;净现值是负值,投资方案就是不可接受的。
净现值越大,投资方案越好。
净现值法是一种比较科学也比较简便的投资方案评价方法。
净现值的计算公式如下:净现值=未来报酬总现值-建设投资总额NPV=∑It /(1+R)-∑Ot /(1+R)式中:NPV-净现值;It-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Ot-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R-折现率;n-投资项目的寿命周期净现值法的原理净现值法所依据的原理是:假设预计的现金流入在年末肯定可以实现,并把原始投资看成是按预定贴现率借入的,当净现值为正数时偿还本息后该项目仍有剩余的收益,当净现值为零时偿还本,息后一无所获,当净现值为负数时该项目收益不足以偿还本息。
基准收益率基准折现率基准收益率基准折现率:深度与广度的评估引言在金融领域中,基准收益率和基准折现率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投资决策和估值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个概念,并分析它们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影响,我们将从基础知识开始,逐渐深入。
一、基准收益率的概念与应用1.1 基准收益率的定义基准收益率是指用于衡量和比较其他投资收益的标准或参照物。
一般来说,基准收益率是市场上某个代表性投资组合的收益率,通常是股票指数或债券指数。
1.2 基准收益率的意义基准收益率在投资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投资者可以将自己的投资收益与基准收益率进行比较,以评估自己的投资表现。
如果投资收益高于基准收益率,说明投资者获得了超额收益;反之,如果投资收益低于基准收益率,说明投资者的表现不如市场。
1.3 基准收益率的选择与问题选择适当的基准收益率对于投资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投资者可能有不同的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因此应选择与自身投资组合特征相匹配的基准收益率。
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基准收益率也会发生变化。
投资者应定期审查和调整基准收益率,以确保其仍然是合适的参照物。
二、基准折现率的概念与应用2.1 基准折现率的定义基准折现率是在投资决策中用于计算资金的现值的利率。
它反映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水平。
2.2 基准折现率的意义基准折现率在估值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资本预算、股权估值、债券估值等领域,基准折现率是计算资产现值的关键要素。
基准折现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到估值结果,因此准确选择和确定基准折现率对于估值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2.3 基准折现率的选择与挑战基准折现率的选择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任务。
不同的投资项目和资产类别可能有不同的风险水平和预期收益率,因此应选择与具体项目或资产相匹配的基准折现率。
然而,确定这些参数往往是一个估计和推断的过程,会面临不确定性和主观性的挑战。
在选择基准折现率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采用合理的方法来解决这些挑战。
基准收益率的确定基准收益率的确定⼀、基准收益率的概念基准收益率也称基准折现率 , 是企业或⾏业投资者以动态的观点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技术⽅案最低标准的收益⽔平。
体现了投资决策者对技术⽅案资⾦时间价值的判断和对技术⽅案风险程度的估计。
⼆、基准收益率的测定(⼀)政府投资项⽬以及按政府要求进⾏财务评价的建设项⽬:采⽤的⾏业财务基准收益率。
(⼆)企业投资建设项⽬:选⽤⾏业财务基准收益率。
(三)境外投资的技术⽅案财务基准收益率的测定,应⾸先考虑国家风险因素。
(四)投资者⾃⾏测定项⽬的最低可接受财务收益率。
应除考虑⾏业财务基准收益率外,还包括:①资⾦成本②机会成本:是指投资者将有限的资⾦⽤于拟建技术⽅案⽽放弃的其他投资机会所能获得的最⼤收益。
显然 , 基准收益率应不低于单位资⾦成本和单位投资的机会成本。
③投资风险⼀般说来,从客观上看,资⾦密集技术⽅案的风险⾼于劳动密集的;资产专⽤性强的⾼于资产通⽤性强的;以降低⽣产成本为⽬的的低于以扩⼤产量、扩⼤市场份额为⽬的的。
从主观上看,资⾦雄厚的投资主体的风险低于资⾦拮据者。
④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这⾥指纸币)的发⾏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以通货膨胀率来表⽰,通货膨胀率主要表现为物价指数的变化,即通货膨胀率约等于物价指数变化率。
综上分析,投资者⾃⾏测定基准收益率可确定如下:若按当年价格预估技术⽅案现⾦流量:若按基年不变价格预估技术⽅案现⾦流量:ic=(1+i1)(1+i2)—1≈i1+ i2确定基准收益率的基础是资⾦戚本和机会成本,⽽投资风险和通货膨胀则是必须考虑的影响因素。
每年有⼀道题例题1.[2009真题]项⽬基准收益率的确定⼀般应综合考虑()。
A.产出⽔平B.资⾦成本C.机会成本D.投资风险E.通货膨胀答案:BCDE2.[2008真题]下列有关基准收益率确定和选⽤要求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基准收益率应由国家统⼀规定,投资者不得擅⾃确定B.从不同⾓度编制的现⾦流量表应选⽤不同的基准收益率C.资⾦成本和机会成本是确定基准收益率的基础D.选⽤的基准收益率不应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E.选⽤的基准收益率应考虑投资风险的影响答案:BCE3.[2006真题]关于基准收益率的表述正确的有()。
2020行业基准收益率参照表
(原创版)
目录
1.基准收益率的定义与作用
2.2020 行业基准收益率参照表的内容
3.如何确定行业基准收益率
4.行业基准收益率的应用
5.总结
正文
基准收益率,又称基准折现率,是企业或行业或投资者以动态的观点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投资项目最低标准的受益水平。
这一收益率表明投资决策者对项目资金时间价值的估价,是投资资金应当获得的最低盈利率水平,是评价和判断投资方案在经济上是否可行的依据,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参数。
2020 行业基准收益率参照表提供了各行业基准收益率的数据,这些数据由咨询机构、建设机构、投资机构以及中介服务机构参考借鉴。
行业基准收益率的确定受到客观条件和投资者主观愿望的限制。
客观条件包括行业发展状况、经济环境、政策法规等,而投资者的主观愿望则涉及到投资风险、回报期望等因素。
确定行业基准收益率的方法通常包括对行业内企业的历史数据进行
分析,找出一个合理的收益率范围。
此外,也可以参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等发布的部分行业建设项目全部投资基准收益率取值。
当然,这些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行业,因此,投资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行业基准收益率在投资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是评价投资方案
经济效益的依据,也是比较不同投资方案收益水平的基准。
此外,行业基准收益率还可以用于衡量投资风险,帮助投资者在风险和收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总之,基准收益率是投资决策中的重要参数,了解和掌握行业基准收益率对于投资者至关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需要根据行业特点、经济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以确定合适的行业基准收益率。
的要求报酬率共同构成了企业对投资项目的最低的总的要求报酬率,即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企业选择投资项目,必须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折现率计算项目的净现值。
财务估价的直接目的是确定持续经营过程中的企业价值。
按照折现现金流量理论,决定企业价值的是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折现率应是能够反映企业所有融资来源成本、应当涵盖企业所有收益索偿权持有人的报酬率要求的一个企业综合资本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正是这样的折现率。
基准折现率则是一个管理会计的概念,它实际上是折现率的基准,通常是用来评价一个项目在财务上,其内部收益率(IRR)、折现率是否达标的比较标准,通常基准折现率可选用社会基准折现率、行业基准折现率、历史基准折现率等做为评价项目的基准折现率。
计算基准贴现率1 根据“最低期望收益率”来确定“最低期望收益率”确定的原则是:企业投资必须收回“资金成本”而不于亏本。
“资金成本”是使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
无论资金来源于何方,都存在“资金成本”,出售股票要付股息;贷款要付利息;即使是自有资金,也存在着“机会成本”,即失去了可取得利息收入的机会。
当投资在“无风险”的情况下,最低期望收益率等于资金成本;如果资金来源多元化,则必须取各种资金成本的加权平均值。
2 根据企业、公司的“目标收益率”来确定这种方法是建立在以下的假定条件为基础之上的:①假定企业以获得最高利润为目的;②假定能輁为正确谒箃优企业各投资项目IRR;③假定企业能筹措到资金,并且能估算出来源不同的资金的成本(贷款利率、股票股息等)。
在以上的假定条件下,目标收益率就是根据企业投资的赢利水平和资金的供求情况下确定的、企业认为最有利且可行的标准。
其值可按“资金需求”曲线和“资金供给”曲线的交点来确定。
高速公路基准折现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速公路基准折现率是指在评估高速公路项目时所采用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在项目决策和资金安排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基准折现率是评估高速公路项目收益和成本的准确性的关键参数,能够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确定项目的可行性,降低投资风险,保障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基准折现率是高速公路项目评估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它是一个用来确定项目未来现金流的现值的参数。
在高速公路项目评估中,通常会把项目的投资成本、运营成本、维护成本、收费收入等各种现金流量考虑在内,利用基准折现率将这些未来现金流转化为当下的价值,从而进行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
基准折现率又称为资本成本,是评估投资项目风险和回报的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投资者对高速公路项目所承担风险的认识程度,是评价项目可行性和盈利能力的重要依据。
高速公路项目具有较长的投资回收期和较高的风险,因此其基准折现率通常会相对较高。
基准折现率的确定主要取决于项目的特点、行业的发展状况、市场环境等因素,一般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权威机构根据相关规定和市场情况进行测算和设定。
基准折现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评估结果和投资决策,因此选用适当的基准折现率对于高速公路项目的可行性评估至关重要。
在确定高速公路基准折现率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会对项目的未来现金流产生影响,因此在确定基准折现率时需要考虑通货膨胀率的预期情况,以充分反映项目未来价值的变化。
2. 利率水平:利率水平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一般情况下基准折现率会随着利率水平的变化而调整,因此需要根据市场利率的情况来确定适当的基准折现率。
3. 项目风险因素:高速公路项目的风险程度较高,因此需要对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充分考虑,选取适当的基准折现率以反映项目的风险水平。
4. 政策环境:政府的政策对高速公路项目的投资和运营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确定基准折现率时需要考虑政策环境的变化和对项目的影响。
光伏行业基准折现率光伏行业是近年来受关注度较高的一个领域,其发展速度迅猛,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眼球。
然而,在投资光伏项目时,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就是折现率。
本文将从光伏行业基准折现率的角度来探讨其作用和影响。
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折现率。
折现率是用于计算未来现金流的现值的一个重要变量。
在投资决策中,将未来的现金流折算为现值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们普遍认为现在的一块钱比未来的一块钱更有价值。
折现率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从而影响投资决策的结果。
而光伏行业基准折现率是指在光伏行业中被广泛接受和应用的折现率水平。
由于光伏项目的特殊性,其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未来的现金流中,因此折现率对于光伏行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光伏行业基准折现率的确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行业发展状况、市场利率、市场风险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考量,可以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折现率水平。
那么,光伏行业基准折现率的具体数值是多少呢?由于折现率的确定涉及到多个变量和复杂的计算过程,本文不会给出具体的数值,而是强调在光伏行业投资决策中,应该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和风险水平来确定合适的折现率。
不同项目的折现率可能会有所差异,但在整个光伏行业中,可以采用一个基准折现率作为参考。
那么,基准折现率对光伏行业的影响是什么呢?首先,基准折现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光伏项目的投资回报率。
当基准折现率较高时,意味着未来现金流的现值较低,投资回报率相应降低。
相反,当基准折现率较低时,投资回报率将增加。
因此,基准折现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投资者对光伏项目的投资意愿。
基准折现率还会对光伏行业的发展方向产生影响。
在光伏行业发展初期,由于技术和市场的不成熟,投资风险较高,基准折现率通常较高。
随着光伏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成熟,投资风险逐渐降低,基准折现率也会相应下降。
这将促进更多投资者的参与,推动光伏行业向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基准折现率还会对光伏项目的融资渠道产生影响。
在融资过程中,投资者通常会根据基准折现率来评估项目的风险和回报,从而决定是否提供资金支持。
和折现率相关的几个概念是利率、贴现率和收益率。
折现率不是
利率,也不是贴现率,而是收益率。
折现率、贴现率的确定通常和当时的利率水平是有紧密联系的。
之所以说折现率不是利率,是因为:①利率是资金的报酬,折现
率是管理的报酬。
利率只表示资产(资金)本身的获利能力,而与使用条件、占用者和使用途径没有直接联系,折现率则与资产以及所有者使用效果相关。
②如果将折现率等同于利率,则将问题过于简单化、片面化了。
之所以说折现率不是贴现率,是因为:①两者计算过程有所不同。
折现率是外加率,是到期后支付利息的比率;而贴现率是内扣率,是预先扣除贴现息后的比率。
②贴现率主要用于票据承兑贴现之中;
而折现率则广泛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如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及收益分配等。
要搞清楚折现率的,就必须先从折现开始分析。
折现作为一个时
间优先的概念,认为将来的收益或利益低于现在同样的收益或利益,并且随着收益时间向将来的推迟的程度而有系统地降低价值。
同时,折现作为一个算术过程,是把一个特定比率应用于一个预期的现金流,从而得出当前的价值。
从企业估价的角度来讲,折现率是企业各类收益索偿权持有人要求报酬率的加权平均数,也就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从折现率本身来说,它是一种特定条件下的收益率,说明资产取得该项收益的收益率水平。
投资者对投资收益的期望、对投资风险的态度,
都将综合地反映在折现率的确定上。
同样的,现金流量会由于折现率的高低不同而使其内在价值出现巨大差异。
在投资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假设,即所有的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者。
按照马科威茨教授的定义,如果期望财富的效用大于财富的期望效用,投资者为风险厌恶者;如果期望财富的效用等于财富的期望效用,则为风险中性者(此时财富与财富效用之间为线性关系);如果期望财富的效用小于财富的期望效用,则为风险追求者。
对于风险厌恶者而言,如果有两个收益水平相同的投资项目,他会选择风险最小的项目;如果有两个风险水平相同的投资项目,他会选择收益水平最高的那个项目。
风险厌恶者不是不肯承担风险,而是会为其所承担的风险提出足够补偿的报酬率水平,即所谓的风险越大,报酬率越高。
就整个市场而言,由于投资者众多,且各自的风险厌恶程度不同,因而对同一个投资项目会出现水平不一的要求报酬率。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未来的现金流量估计完全相同,其内在价值也会出现不容忽视的差异。
当然在市场均衡状态下,投资者对未来的期望相同,要求报酬率相等,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也相等。
因此,索偿权风险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索偿权持有人要求报酬率的高低。
比如,按照常规的契约规定,债权人对利息和本金的索偿权的不确定性低于普通股股东对股利的
索偿权的不确定性,因而债权人的要求报酬率通常要低于普通股股东的要求报酬率。
企业各类投资者的高低不同的要求报酬率最终构成企业的资本成本。
单项资本成本的差异反映了各类收益索偿权持有人所
承担风险程度高低的差异。
但归根结底,折现率的高低取决于企业现金流量风险的高低。
具体言之,企业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越大,
投资者的要求报酬率就会越高,如要求提高利率水平等,最终的结果便是折现率的提高。
而从企业投资的角度而言,不同性质的投资者的各自不同的要求报酬率共同构成了企业对投资项目的最低的总的要求报酬率,即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企业选择投资项目,必须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折现率计算项目的净现值。
财务估价的直接目的是确定持续经营过程中的企业价值。
按照折现现金流量理论,决定企业价值的是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折现率应是能够反映企业所有融资来源成本、应当涵盖企业所有收益索偿权持有人的报酬率要求的一个企业综合资本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正是这样的折现率。
基准折现率则是一个管理会计的概念,它实际上是折现率的基准,通常是用来评价一个项目在财务上,其内部收益率(IRR)、折现率是否达标的比较标准,通常基准折现率可选用社会基准折现率、行业基准折现率、历史《基准折现率》等做为评价项目的基准折现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