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教育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2
实验小学安全管理措施一、引言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实验小学始终将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全面落实现代学校安全管理理念。
为了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校园财产安全,我校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以下安全管理措施。
二、组织管理1.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管理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小组成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班主任、辅导员等,明确分工,各负其责。
2.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学校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工作规程和要求,确保安全工作有序开展。
3.加强安全教育:学校将安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三、学生管理1.学生行为规范:学生应遵守校纪校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追逐打闹,不攀爬窗户,不玩火、电等危险物品。
2.上下学安全:学生上下学途中应遵守交通规则,家长按时接送,确保学生安全。
3.课外活动安全:学校组织课外活动时,教师必须在场,确保学生安全。
4.食品安全:学校食堂应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保证食品卫生,引导学生健康饮食。
四、校园环境管理1.校园设施安全:学校定期检查教学楼、宿舍、食堂等设施设备,确保设施设备安全运行。
2.校园治安管理:学校加强校园治安巡逻,禁止陌生人进入校园,确保校园治安安全。
3.消防安全:学校设置消防设施,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师生消防安全意识。
4.环境卫生:学校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理垃圾,灭蚊除虫,确保校园环境卫生。
五、应急预案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学校针对火灾、地震、溺水等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学校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六、家校合作1.家长安全教育:学校定期开展家长安全教育讲座,提高家长安全意识,共同做好学生安全工作。
2.家校沟通:学校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共同关注学生安全。
中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学生实验守则1.进入实验室要保持安静,按规定位置就座。
保持室内整洁卫生。
2.实验前,应认真预习有关实验内容,充分了解实验目的、内容和方法。
认真清点实验仪器、药品。
未经教师同意,不随意动用仪器、药品。
3.实验时,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操作,认真分析。
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应及时报告,请教师协助解决。
4.注意安全,节约水电。
遇到事故沉着、冷静,先切断电源、火源,并及时报告,请教师进行处理。
5.爱护仪器设备,爱惜药品材料。
损坏仪器,照价赔偿,并及时填写《实验仪器损坏赔偿记录》。
6.一切仪器、药品未经实验教师同意不得带出实验室。
废液、废纸、火柴梗及玻璃片等杂物不得乱抛乱倒,必须倒入指定地点。
7.实验完毕,应打扫卫生。
关闭水源、电源,排好桌椅。
经实验教师验收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实验教师岗位职责1.严格执行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廉洁奉公,厉行节约。
2.认真钻研业务,熟悉本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定期制定实验教学计划。
了解各类仪器的规格、结构、性能及使用方法,并掌握一般的维护和保养技术。
熟练掌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方法。
3.定期编制教学仪器的购置计划。
负责做好新购仪器、药品的验收、登记、保管工作,并向有关教师介绍新购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建立和健全实验室管理的各项电子帐,确保帐、物、卡相符。
4.坚守岗位,及时为实验教学提供实验仪器和药品,确保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并做好相关记录。
定期维护仪器设备,使之处于完好状态。
5.积极参加本学科的教研活动和自制教具活动,协助任课教师开展课外活动。
主动做好实验室的开放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6.保持实验室整洁。
熟悉各种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消除各种事故隐患,落实发生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做好实验室的安全保卫工作。
7.对实验教师工作情况定期进行考评,奖惩分明。
玩忽职守而造成事故,损坏或丢失仪器设备者,将追究责任,赔偿损失。
8.实验教师工作变动时,应负责做好移交手续。
小学实验教学管理制度范文1、各科教师对实验教学必须制订教学计划。
计划应分年级列出实验课题、实验类型等。
2、实验室应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各科任课教师的实验教学计划,制订本学期实验室工作计划。
计划应包括实验室使用安排,仪器和实验材料的购进、置备,仪器的检查和维护等。
3、教师要按照实验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填写《实验通知单》,在规定的时间交实验室并检查所用仪器和器材的准备情况,试作实验,做到“胸中有数”。
4、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并划分实验小组,强调实验纪律,重视安全操作教育。
5、实验室按照《实验通知单》积极准备实验,使需要的仪器处于完好状态,备足药品和材料,检查通风、电源、水源及其它设施。
6、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应巡回检查、耐心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发现问题应及时给予启发引导,并及时进行解决,但不可代替学生去做实验。
7、实验结束后,任课教师应及时小结实验情况,对实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出讲评,并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为认真贯彻落实《宣城市中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____条(试行)》和宁国市教体局____年____月____日召开的“全市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我校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备课1、认真制定学科教学计划。
开学第一周在钻研课程标准、通读教材和了解学生对象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在教学中如期实施(教学进度在开学____备课后统一安排)。
不得直接下载,更不得互相抄袭。
2、备课本应填写完整、规范,书写应端正。
3、每单元应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课时安排等。
按课时写教案,数学练习课也应备课。
4、平时授课要有超前一周的教案。
5、教师备课要研究课程标准,驾驭教材,认真备课,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
恰当处理教材,设计教案层次清楚,重视学法指导和难点突破,适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体现课改精神。
不得照抄现成教案。
6、每周要有“教后札记”附于教案之后,如教案实践情况有何欣赏之处,有何改进创新,有何遗漏待补,或者对教材内容编排的意见或建议等等。
实验小学安全工作制度一、引言实验小学是一个重视学生安全的学校,为了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安全工作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小学的安全工作制度。
二、校园安全管理1. 进校门安全:学校设有专门的进校门安全队伍,负责校门的管理和维护。
学生和家长必须主动配合校门安全队伍进行安全检查和登记。
2. 校园周边安全:学校与周边社区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校园周边环境安全。
学校定期组织安全巡逻,并加强与社区的沟通和协调。
3. 校园监控系统:学校安装了高效的监控设备,全天候对校园进行监控。
监控设备配有报警功能,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将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 网络安全:学校设立专门的网络安全小组,负责监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行为。
学校严禁学生访问非法网站,保障学生上网安全。
三、学生安全管理1. 晨检制度:学校实行每日晨检制度,班主任负责对每位学生进行体温测量和健康检查,确保学生的身体状况良好。
2. 课间安全:学校规定学生不得在课间离开教室,离开教室必须由班主任或者值日老师批准,并处以相应的纪律处分。
3. 课外活动安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课外活动时,必须制定详细的安全计划,并派有经验的教师和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
4. 突发事件处理:学校建立了突发事件处理机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学校将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四、教职工安全管理1. 入职培训:学校对新教职工进行入职培训,包括学校的安全工作制度、相关法规法规和应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提高教职工的安全意识。
2. 安全培训:学校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包括消防安全、应急处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培训,确保教职工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 安全设施维护:学校定期对校园安全设施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4. 安全意识培养:学校通过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提高教职工的安全意识。
例如,组织灾害演练和安全知识竞赛等。
五、家长参与安全管理1. 家长学校合作:学校与家长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加强家校沟通和交流。
实验小学安全工作制度范文一、总则为了确保实验小学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有效防范和化解安全风险,特制定本安全工作制度。
二、基本要求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校园安全工作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把预防工作放在首位。
2. 管理严格,责任明确。
明确安全管理的各方责任,保证各项安全工作有力推动。
3. 教育为主,安全文化营造。
通过开展各类安全教育活动,培养全员的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三、学校安全管理1. 制定学校安全预案。
根据学校实际,制定细化的安全预案,明确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措施。
2. 设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由校长担任组长,安全工作责任人、安全工作专家等担任成员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安全事项,部署相关工作。
3. 完善校园安防设施。
对学校的出入口、学生公共区域进行全天候监控,安装紧急报警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
4. 制作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手册。
明确学校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向全体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普及,并通过签订承诺书的方式进行约束。
5. 定期组织安全演练。
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火灾逃生演练,包括学生和教职员工参与,确保熟悉逃生路线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
四、师生安全教育1. 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每学期安排各类安全教育活动,包括讲座、故事会、模拟演练等形式,向师生普及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方法。
2. 设置安全教育课程。
将安全教育知识纳入学校各科教学内容中,增加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建立安全教育档案。
每位学生建立安全教育档案,记录其参与安全教育活动的情况和学习成果。
4. 配备安全教育专职人员。
学校配备专职的安全教育人员,负责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协助学生和教师处理安全问题。
五、家校合作1. 家长参与安全管理。
学校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安全会议、讲座等活动,提高家长对学生安全的关注和参与度。
2. 家校沟通畅通。
学校建立家长沟通平台,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安全情况,协助解决安全问题。
某小学安全制度—实验课安全管理制度为了加强我校实验课安全管理,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实验课安全管理原则1.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学校要加强对实验课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坚持预防为主,将安全管理贯穿于实验课的各个环节,确保师生安全。
2.责任到人,全员参与。
学校要明确各级领导和教职工的安全职责,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确保实验课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制度先行,规范操作。
学校要建立健全实验课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实验操作流程,提高实验课安全管理水平。
4.教育引导,提高意识。
学校要加强实验课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二、实验课安全管理职责1.校长负责制。
校长是学校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实验课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
2.分管领导负责制。
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负责实验课安全管理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3.职能部门负责制。
教务处、总务处等部门负责实验课安全管理的具体工作,包括实验课的安排、实验用品的采购、实验设施的维护等。
4.教职工负责制。
实验课教师负责实验课的安全操作,指导学生安全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
5.学生负责制。
学生要自觉遵守实验课安全规定,服从教师管理,积极参与实验课安全管理。
三、实验课安全管理措施1.实验课安全教育。
学校要定期开展实验课安全教育,使师生了解实验课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实验课安全培训。
学校要组织实验课教师参加安全培训,掌握实验课安全操作技能,提高实验课安全管理水平。
3.实验课安全检查。
学校要定期对实验课安全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
4.实验课安全预案。
学校要制定实验课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确保事故发生时能迅速采取措施,降低事故损失。
5.实验课安全设施。
学校要保证实验课安全设施齐全,包括消防器材、急救药品、安全指示标志等。
6.实验课安全事故报告。
发生实验课安全事故,要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并根据事故情况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减少事故损失。
小学实验教学管理制度范文一、实验教学管理制度1. 实验课程设置与调整(1)经过教育部门批准,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资源等条件,制定和调整实验课程。
(2)实验课程设置包括科学实验、社会实践、文化艺术实践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验需求和兴趣爱好,合理安排实验课程,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参与实验活动。
2. 实验教学设备和器材的选购和维护(1)学校应根据实验课程的需要和学校的经济条件,购买必要的实验设备和器材。
(2)学校应建立实验设备和器材的领用登记制度,确保设备和器材的有效管理和使用。
(3)学校应定期对实验设备和器材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实验活动的顺利进行。
3. 实验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执行(1)学校应结合实验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实验教学计划。
(2)实验教学计划应明确实验课程的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学方法等。
(3)学校应加强实验教学计划的执行,确保实验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4. 实验教学人员的选拔和培训(1)学校应根据实验教学的需要,选拔有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教师担任实验教学人员。
(2)学校应加强实验教学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实验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
(3)学校应定期对实验教学人员进行教学质量的考核和评价,激励其教学积极性。
5. 实验教学过程的控制和评价(1)学校应加强对实验教学过程的控制,确保实验活动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2)学校应建立实验教学过程的评价体系,包括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学生的学习评价等。
(3)学校应根据实验教学过程的评价结果,及时进行教学改进和调整,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6. 实验教学成果的评价和奖励(1)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验活动表现和成绩,进行实验教学成果的评价。
(2)学校应加强对实验教学成果的奖励,表彰和激励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的突出表现和成就。
(3)学校应建立实验教学成果的档案,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参考。
二、实验课程设置与调整的管理1. 学校应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和调整实验课程。
小学实验教学活动安全制度1. 理念及背景小学实验教学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科学知识。
然而,在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时,安全问题是一项必须高度重视的因素。
保障学生的安全是学校和教师的首要责任和义务。
为了有效管理和规范小学实验教学活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2. 安全制度的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安全制度,达到以下目标:(1) 确保学生的安全,保护学生的身体和生命健康。
(2) 建立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安全自护能力。
(3) 保护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的安全防护,减少物质损失。
(4) 提高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感,确保规范和有效地管理实验教学活动。
3. 安全制度的要求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以下是小学实验教学活动安全制度的要求:(1) 实验教学活动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2) 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验教学经验和安全知识,能够有效地进行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
(3) 实验教学活动必须在专门的实验室或指定的场地进行,不能在教室或其他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地方进行。
(4) 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和正常使用。
(5) 实验教学活动必须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小组成员必须互相协作,共同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6) 实验教学活动必须进行安全讲解,教师要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应急处理方法。
(7) 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全程关注学生的动态,在发现不安全情况时,及时制止和处理。
(8) 学生在参与实验教学活动前,必须接受安全知识培训,了解实验教学活动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9) 实验教学活动中,禁止学生进行任何不安全的行为,例如独立操作危险实验、弄虚作假、擅自更改实验步骤等。
(10) 实验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和教师必须对实验室进行整理和清理,确保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4. 相关措施为了有效地落实安全制度,以下是一些相关措施:(1) 建立安全教育体系,制定安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小学实验教学活动安全制度模版一、实验教学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实验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实验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确保实验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制定和执行科学的实验教学活动安全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实验教学活动的安全原则1.生命安全第一原则:学校和教师始终以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为首要任务。
2.预防为主原则:通过防范措施和教育引导,预防事故的发生。
3.责任明确原则:明确学校、教师和学生在实验教学活动中的责任和义务。
4.科学管理原则:依据实验教学活动的特点,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
三、实验教学活动的安全责任1.学校的安全责任:(1)制定和完善实验教学活动的安全制度和管理办法。
(2)配备经验丰富的实验教师,确保教师具有丰富的实验经验和相关的安全知识。
(3)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和实验仪器,并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安全状态。
(4)制定和组织实施实验教学活动的应急措施和应急预案。
(5)定期开展实验教师的安全培训和交流活动,加强实验教师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教师的安全责任:(1)全面掌握实验教学活动的相关知识和安全规范,严格遵守实验教学活动的操作规程。
(2)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和实验仪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3)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活动方案,确保实验教学活动的安全性。
(4)全程监护学生的实验过程,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防范事故的发生。
(5)发现安全隐患和事故隐患,及时报告学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3.学生的安全责任:(1)严格遵守实验教学活动的安全规程,做到不私自实验、不盲目实验、不超范围实验。
(2)听从教师的指导,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和实验仪器,注意保护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
(3)积极参与实验教学活动,提高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
(4)发现安全隐患和事故隐患,及时向教师报告,不隐瞒和掩盖。
四、实验教学活动的安全措施1.实验室安全措施:(1)实验室内必须配备足够的安全设施,如紧急喷淋器、防火器等,并保持其正常运行和有效状态。
实验小学教育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1.全体教师和有关工作人员,必须用科学方法教育学生,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加强心理疏导,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2.所有教师必须经常向学生宣传安全常识,教育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3.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对使用的教学仪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规范操作,确保安全。
4.体育课、课外活动、训练、竞赛以及运动会,必须教育学生注意安全,采取安全保护措施,责任人必须亲临现场,确保安全。
5.由部门或教师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组织者必须严密组织、严格管理,做到谁主管谁负责。
6.各实验室及有关专用室的管理人员,必须对所有仪器设备定期检查,学生使用的化学药品,要严格控制,严禁将药品带出实验室;易燃、易爆、有毒的药品,要严格控制,采取两人双锁,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药品保管室。
平时进出要关锁。
7.班主任老师要教育学生课间活动时讲究文明,严格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上下楼梯,不准争先恐后牵拉、推搡,不准攀爬阳台、扶栏、楼顶或其它建筑物;严禁在校园内玩火、甩炮、玩炮子枪等伤害性玩具;严禁在校园内焚烧废物、宿舍内点蜡烛和点蚊香。
8.值班教师要加强校园巡视,维护校园秩序,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