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课标新高考地理复习练习讲义:专题十九 中国地理第一讲 中国地理概况
- 格式:docx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15
专题十九中国地理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探考情悟真题【考情探究】考点内容解读要求5年考情预测热度考题示例考查点位置、地形与气候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及山脉和地形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Ⅲ2019课标Ⅱ,36(1)(2),14分横断山区地形与气候特征★★★2017课标Ⅰ,11,4分行政区位置河流与湖泊外流区与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黄河治理和长江开发Ⅱ2016课标Ⅱ,9—11,12分东南沿海地区河流特征★★★中国人文地理我国人口增长与分布;主要自然资源分布、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工业、交通运输Ⅱ2017课标Ⅱ,36(1),8分山西焦化企业布局变化★★☆分析解读近5年课标卷对本专题内容多次直接或与其他专题结合考查,主要考查位置与自然特征,命题形式上多以区域图或要素图为背景。
中国自然与人文地理是国情教育的重要内容,需掌握基本的常识性知识;同时要加强对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真题探秘】【方法集训】考点一位置、地形与气候我国某大学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评估,完成中国某重要地理分界线(过渡带)分布图的绘制。
读“该分界线西段、中段、东段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2020届山西省实验中学月考一,9)该线最有可能是我国( )A.重要的人口分界线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C.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D.水田与旱地集中分布区的分界线答案 D2.(2020届山西省实验中学月考一,10)导致该线西、中、东段南北宽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的差异B.纬度位置的差异C.大气环流的差异D.海拔高低的差异答案 D读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3.(2020届黑龙江哈尔滨六中调研一,12)造成M—N—O一线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经度位置B.纬度位置C.距海远近D.地形地势答案 C4.(2020届黑龙江哈尔滨六中调研一,13)P地降水量多于周边地区的原因是( )A.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B.距离大西洋较近C.气温高,对流运动强烈D.气旋活动频繁答案 A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专题十九中国地理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位置、地形与气候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及山脉和地形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近5年本讲与其他专题结合考查较频繁。
试题主要以区域图或要素图为载体,考查位置与自然特征,突出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体现地理四大素养要求本讲涉及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是国家教育的重要内容,备考中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熟悉区域环境特征,同时强化基础训练,通过典例,提升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河流与湖泊外流区与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黄河治理和长江开发中国人文地理我国人口增长与分布;主要自然资源分布与利用;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真题探秘】基础篇固本夯基【基础集训】知识1位置、地形与气候下图为我国乌鲁木齐至广州一线地表获得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丁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地中,甲地年降水量最少B.三地中,乙地热量资源最丰富C.乙地年日照时数比丁地多D.丁地气温年较差比甲地大答案C2.关于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江汉平原,云雨天气多,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少B.位于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C.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较小,地表获得的光热资源较少D.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相比,冬季的气温较高答案D知识2河流与湖泊读我国某区域1月0℃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1.影响图中0℃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有()A.纬度、河流B.河流、山脉C.山脉、纬度D.植被、土壤答案C2.M河R1和R2两点流速与流量的比较,正确的是()A.流速:R1>R2流量:R1>R2B.流速:R1>R2流量:R1<R2C.流速:R1<R2流量:R1<R2D.流速:R1<R2流量:R1>R2答案C3.M、N两河及其流域相比()①M河的结冰期较长②N河的含沙量较大③M河流域植被四季常绿,N河流域冬季草木枯黄④M河流域冬季降水丰富,N河流域夏季降水丰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知识3中国人文地理2018年春晚的四大分会场(三亚、珠海、泰安、曲阜和黔东南)以众星拱月之势与北京主会场共同演绎着新春大联欢。
专题十九中国地理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位置、地形与气候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及山脉和地形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考查形式:多以综合题形式出现。
考查内容: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和工业、农业等人文地理特征。
考查频率及分值:近5年课标卷直接考查2次,考查频率较高。
分值4—12分。
考查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素养:侧重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素养掌握空间定位的方法,能通过经纬度、区域内特殊的地理事物、独特形状或轮廓、独特的地理景观等进行定位。
备考中要重视各类地形特征和分布以及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气候多与高中地理相结合,针对某一地区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河流重点关注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海河以及黑龙江等大江大河的综合开发与治理;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尤其要关注赤潮、海洋污染等问题河流与湖泊外流区与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黄河治理和长江开发中国人口和经济我国的人口增长与分布;主要自然资源分布与利用;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真题探秘】综合篇知能转换【综合集训】考点一中国自然地理东亚海陆热力差异指数(反映了东亚陆地气温比附近海洋气温的高出程度)主要用于衡量东亚夏季风的年际异常变化,对于研究京津冀地区的“夏雨秋下”现象有重要意义。
下图为1970—2015年东亚地区海陆热力差异指数在盛夏(7—8月)和初秋(9月)的时间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2020届河南九师联盟高三10月质检,3)1970—2015年,东亚地区盛夏与初秋的海陆热力差异指数( )A.整体上升趋势B.初秋年际变化大于盛夏C.盛夏略高于初秋D.盛夏与初秋呈负相关答案 B2.(2020届河南九师联盟高三10月质检,4)京津冀地区的“夏雨秋下”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A.1972年B.1980年C.1999年D.2010年答案 A3.(2020届河南九师联盟高三10月质检,5)京津冀地区的“夏雨秋下”现象会( )A.影响该地区小麦收割和晾晒B.加快高温的消退C.导致西太平洋副高东伸南退D.促使夏季风南移答案 B考点二中国人文地理下图是1990—2015年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变化情况。
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考情分析核心素养结合区域图考查区域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和工业、农业等人文地理特征,以综合题为主。
往往将某种或几种自然地理要素与某种人类活动联系起来,考查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1.区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确定区域地理位置,认识区域地理特征。
2.综合思维:结合区域图文材料,综合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及成因,并结合区位条件分析其可持续发展措施。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93页考点一中国的地形[核心突破]强化核心素养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地理特征及其影响我国主要地形区都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
(1)四大高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青藏高世界最高;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多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于雅鲁(2)四大盆地(3)三大平原[考法体验]提升解题能力在周围山坡环绕的山谷或盆地中,周围山坡上的冷空气向谷底注泻,并在谷底沉积继续辐射冷却,形成所谓“冷湖”。
而在坡地上,气温相对较高,形成所谓“暖带”。
下图是我国某山地1月份不同坡向极端最低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Ⅰ、Ⅱ为极端和平均最低气温)。
回答1~3题。
1.该山可能是()A.长白山B.太行山C.贺兰山D.武夷山2.属于该山地西北坡向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3.关于该山地“冷湖”和“暖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山地西北坡近地面附近地区全年会出现“冷湖”现象B.该山地在“冷湖”现象出现地区向上气温是递增的C.该山地“暖带”中农作物生长周期变长,霜害较轻D.该山地西北坡,1月份在300米附近高度出现“暖带”解析:第1题,该山山麓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在0 ℃以上,可判断该山位于亚热带地区,则D正确。
第2题,1月西北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气温要低于东南坡;则图中气温较高的实线代表东南坡、虚线代表西北坡。
则①是西北坡极端最低气温、③是西北坡平均最低气温。
专题十九中国地理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备考篇提纲挈领【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位置、地形与气候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及山脉和地形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近5年本专题内容经常与其他专题内容相结合进行考查,且较频繁。
试题主要以区域图或要素图为载体,考查区域位置与自然特征,突出对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考查,体现出地理四大素养的要求本专题涉及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是国家教育的重要内容,备考时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熟悉区域环境特征,同时要强化基础训练,通过典例,提升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河流与湖泊外流区与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黄河治理和长江开发中国人文地理我国人口增长与分布;主要自然资源分布与利用;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真题探秘】基础篇固本夯基【基础集训】知识1 位置、地形与气候下图为我国乌鲁木齐至广州一线地表获得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丁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地中,甲地年降水量最少B.三地中,乙地热量资源最丰富C.乙地年日照时数比丁地多D.丁地气温年较差比甲地大答案C2.关于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江汉平原,云雨天气多,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少B.位于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C.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较小,地表获得的光热资源较少D.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相比,冬季的气温较高答案D知识2 河流与湖泊读我国某区域1月0℃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1.影响图中0℃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有()A.纬度、河流B.河流、山脉C.山脉、纬度D.植被、土壤答案C2.M河R1和R2两点流速与流量的比较,正确的是()A.流速:R1>R2流量:R1>R2B.流速:R1>R2流量:R1<R2C.流速:R1<R2流量:R1<R2D.流速:R1<R2流量:R1>R2答案C3.M、N两河及其流域相比()①M河的结冰期较长②N河的含沙量较大③M河流域植被四季常绿,N河流域冬季草木枯黄④M河流域冬季降水丰富,N河流域夏季降水丰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知识3中国人文地理2018年春晚的四大分会场(三亚、珠海、泰安和曲阜、黔东南)以众星拱月之势与北京主会场共同演绎着新春大联欢。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四个分会场中()A.泰安市的名山属于褶皱山B.黔东南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C.珠海市位于珠江口的东侧D.三亚市所在省区管辖海域面积最大答案D2.黔东南分会场歌舞表演的主题最可能是()A.南海风情,讲述春天故事B.海晏河清,祈愿国泰民安C.展现苗侗文化,助推脱贫致富D.铸航天强国梦,续海上丝路情答案C综合篇知能转换【综合集训】考点一位置、地形与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1.(2018天津七校联考期中,1)图中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形分布的是()答案B2.(2018天津七校联考期中,2)下列地形结构示意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山区的比例),符合我国实际的是()答案D3.(2018天津七校联考期中,3)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内有丘陵分布,并且没有绿洲的盆地是()A.塔里木盆地B.柴达木盆地C.四川盆地D.准噶尔盆地答案C下图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气候统计图。
据图完成下列三题。
4.(2020届福建南安第一中学段考,20)图中①区域地形区的名称是()A.太行山B.四川盆地C.秦岭D.云贵高原5.(2020届福建南安第一中学段考,21)图中②区域的区域特征是()A.地势低平,多数地区海拔在100m以下B.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小麦不能越冬C.河流谷地泥沙沉积,形成“黄土地”D.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但冬春季节较干旱6.(2020届福建南安第一中学段考,22)当前,①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最迫切的问题是()A.生物多样性的保护B.盐碱地的治理C.土地荒漠化的治理D.酸雨的防治答案C C A考点二河流与湖泊河流输沙量是指在一定时段内通过河道某断面的泥沙数量,其大小主要决定于水量的丰枯和含沙量大小。
下图示意1965—2011年长江月均输沙量所占比例变化。
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2019河北省级示范性高中3月联考,7)该段时期内()A.长江输沙量呈增加趋势B.长江输沙量呈减少趋势C.长江输沙量的季节变化大D.长江输沙量的年际变化大答案C2.(2019河北省级示范性高中3月联考,8)影响长江月均输沙量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降水量的季节变化B.径流量的季节变化C.含沙量的季节变化D.植被覆盖率的季节变化答案A3.(2019河北省级示范性高中3月联考,9)2003—2011年,1—3月月均输沙量所占比例明显升高的主要原因是()A.该时期流域内降水量增多B.水利工程的调蓄作用C.该时期流域内水土流失加剧D.含沙量较其他月份高答案B考点三中国人文地理乌江镇位于黑河中游,盛产“乌江贡米”,品质优良。
20世纪80年代,乌江镇引进外地高产品种,传统的乌江贡米种植面积逐年萎缩。
2000年,黑河开始实行分水制(每年将上游来水的60%分给下游),大力推进节水农业,发展种子繁育农业,水稻种植面积逐年缩减,“乌江贡米”几近销声匿迹。
2016年,乌江镇建起“乌江贡米”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恢复“乌江贡米”生产。
下图示意乌江镇的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2020届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23)推测20世纪80年代乌江贡米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产量低B.耗水多C.品质下降D.市场缩小2.(2020届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24)2000年后,“乌江贡米”几近销声匿迹。
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政策B.市场C.气候D.技术3.(2020届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25)2016年,乌江镇恢复“乌江贡米”生产,主要是为了()A.增加粮食产量B.发展绿色农业C.保护传统品牌D.扩大生产规模答案A A C应用篇知行合一探究在中国如何找到“北”——利用民居风格定位【应用集训】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山地海拔200~3100米的植被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2019山东省实验中学诊断考试,3)该山地()A.东高西低B.东北高,西南低C.南高北低D.东南高,西北低答案B2.(2019山东省实验中学诊断考试,4)该山地可能位于()A.辽宁省B.山东省C.海南省D.福建省答案D3.(2019山东省实验中学诊断考试,5)与甲地相比,乙地()A.年日照时数多B.年平均气温低C.年降水总量大D.年径流总量少答案C【五年高考】考点一位置、地形与气候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下题。
1.(2017课标Ⅰ,11,4分)该地可能位于()A.吉林省B.河北省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答案D下图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2.(2017北京文综,3,4分)据图可知,()A.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B.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C.35°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D.35°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答案B3.(2017北京文综,4,4分)该区域()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B.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C.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D.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答案A4.(2017北京文综,5,4分)芒种至小暑期间,()A.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大B.塔里木河蒸发量大,出现断流C.白昼时间北京比上海长D.“雪龙号”科考船抵达南极大陆答案C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种数大增,有些物种在新环境中急剧繁殖扩散,严重危害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成为外来入侵物种。
下图为“我国各省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5.(2018江苏单科,19,3分)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在我国的总体分布格局是(双选)()A.高寒及荒漠地区少B.东部由低纬向高纬减少C.面积大的省区较多D.边境省区比较多答案AB6.(2018江苏单科,20,3分)云南省和广东省成为我国入侵植物种数最多省份的原因是(双选)()A.位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B.地形复杂,环境多样C.地处亚热带热带,水热条件优越D.交通方便,人口稠密答案BC考点二河流与湖泊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
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
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2016课标Ⅱ,9,4分)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A.1—3月B.3—6月C.6—9月D.9—12月答案D2.(2016课标Ⅱ,10,4分)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A.径流量增大B.河道淤积C.流速加快D.河床展宽答案B3.(2016课标Ⅱ,11,4分)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答案A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
下图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4.(2018江苏单科,25,3分)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可以(双选)()A.加速洪水下泄B.增加河床淤积C.减少上游来水量D.缩短航运里程答案AD 5.(2018江苏单科,26,3分)曾经位于长江南岸的是(双选)()A.麋鹿保护区所在地B.六合垸所在地C.张智垸所在地D.永合垸所在地答案BD考点三中国人文地理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2017北京文综,6,4分)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A.新,耕地、牧草地B.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C.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D.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答案A2.(2017北京文综,7,4分)内蒙古()A.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B.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C.地势平坦,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D.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答案B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
下图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2017江苏单科,1,2分)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A.京→冀B.闽→川C.桂→黔D.粤→湘答案D 4.(2017江苏单科,2,2分)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A.要素综合性B.环境复杂性C.空间邻近性D.条件相似性答案C教师专用题组1.[2015四川文综,13(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