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八第一
- 格式:ppt
- 大小:2.66 MB
- 文档页数:12
必修三专题七知识点(一)经典力学1、奠基者——伽利略(16世纪末17世纪初)(1)贡献:A、通过实验验证,外力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B、通过实验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大大改变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以来有关运动的观念。
(2)意义:开创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2、创立者——牛顿(1)标志:1687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 内容: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三大定律(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3)特点: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3、经典力学的历史地位:①经典力学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②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③经典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④牛顿力学和热学的应用引发了以英国产业革命为起点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⑤为法国的启蒙运动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二)相对论与量子论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内容: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提出/创立意义狭义相对论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反映了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广义相对论1916年第一次阐述了四维空间和物资分布相联系的重要思想(2)评价:A、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它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了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对论同量子理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B、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被后人誉为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2、量子论的诞生和发展(1)背景:①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了原子内部。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八要求:认真阅读课本,准确填写;重点知识在课本上进行相应的标注;识记基础。
第一个时期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一.含义:18末19初,普遍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宣扬,追求二.背景:⑴政治:震荡了整个欧洲。
⑵经济:在欧洲迅速延伸。
⑶思想: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失去了的可能。
三.代表人物:1.浪漫主义文学:以成就最高。
英国文学以为主,代表有、、法国以为代表,俄国有杰出诗人,德国有作家、2.浪漫主义音乐:和是摇篮和音乐盛会的中心,代表有德国的、奥地利的3.浪漫主义美术:代表有法国的、四.概况:领域国家代表人物作品《》:主人公是第一个“拜伦式英雄”《》:是他最具代表性、战斗性,也是最辉煌的作品。
《》:将美与丑融为一体,抨击阴险与邪恶,歌颂美好心灵。
《》:一部现实与浪漫相结合的作品。
揭露黑暗和堕落。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拜伦雪莱、济慈法国雨果俄国普希金德国霍夫曼,海涅浪漫主义音乐原因:受和影响,追求民主自前由。
期代表:《》、《》:德国贝多芬1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八原因:社会变革和现实感染,开始后代表:《》、《》(地期位):舒曼地位:浪漫主义时期代表人物,代表作:《》地位:英年早逝,被誉为“”,奥地利舒伯特代表作:歌曲《》成为德国艺术歌曲典范。
音乐《》、《》中国浪漫主义美术“”进京促使和结合,逐渐形成。
地位:被称为“”代表作:《》:将浪漫主义绘画推向高峰,宣告新古典主义绘画的没落,籍里柯《》发表了浪漫主义宣言。
法国德拉克洛瓦四.特点:⑴表现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不再刻意突出的特点。
⑵各国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以英法两国成就最高。
第二个时期19世纪中期至末期: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碰撞与冲突】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原因:⑴逐步巩固,但社会矛盾也变得尖锐。
⑵和观念发生变化,成为衡量人和事的标准。
⑶不适应社会现实,出现敢于直面现实,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的文学家;⑷亚非拉人民掀起运动,也表现在文化领域。
.高二《历史必修》第三册专题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运用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开启你的聪明智慧,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答题卷内(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第一小题6分,第二小题13分,第三小题5分,第四小题8分,第五小题8分,共40分。
)31.⑴答:民本思想(1分)。
⑵答: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是取信于民(1分)。
他认为统治者应该“为政以德”,关心爱护百姓(1分)。
⑶答: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观点(1分)。
他认为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1分)。
⑷答:唐太宗君臣吸取隋亡教训,出现了贞观之治(答案符合题目要求、史实无错误即可,1分)。
32.⑴答:围绕的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1分)。
材料一主张“德”、“礼”;材料二主张尚贤;材料三主张无为;材料四主张重罚(4分)。
⑵答:因为各派代表的阶级立场不同(2分)。
⑶答:材料四的主张(1分)。
因为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需要和国家走向统一的潮流(2分)。
⑷答:材料一的主张(1分)。
因为儒家学说经过西汉董仲舒的发挥,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分)33.⑴答:核心是“仁”(1分)。
⑵答:态度: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1分)。
本质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1分)。
⑶答:李贽认为不应以儒家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1分)。
时代特征:封建社会渐趋衰落(1分)。
.34.⑴答:陈亮的观点是正确的(1分)。
说明了农工商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1分)。
⑵答:黄宗羲:农工商皆本(1分);雍正帝:重农抑商(1分)。
⑶答:黄宗羲的观点有利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分),是历史的进步(1分)。
雍正帝的观点是落后的(1分),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1分)。
35.⑴答:韩非主张加强君主集权(1分)。
他的主张适应了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特权的需要,成为秦国实现统一的理论基础(2分)。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课程标准]一.《标准》内容(1)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4)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标准》分析1.19世纪的文学领域成就突出,既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文学流派并存,又有歌德、托尔斯泰、巴尔扎克、拜伦、雪莱等世界级文学大师出现,还有《浮士德》、《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人间喜剧》等经典作品问世。
进入20世纪后,新的文学流派仍然不断涌现,现代派作品越来越多。
近年,后现代主义创作思潮领导着潮流,文学内部的分化愈演愈烈。
课标要求学生应对相关文学成就有所了解,并能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社会影响。
2.19世纪以来,美术创作成果丰硕,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现代主义、印象派、立体派等创作流派作品异彩纷呈,罗丹、莫奈、毕加索等艺术大师创做出一系列不朽的美术经典,著名的有:《思想者》、《日出·印象》、《格尔尼卡》、《和平鸽》等。
课标要求学生学会欣赏美术经典作品,了解这些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艺术价值。
3.音乐创作自19世纪以来亦十分活跃,出现了众多风格各异的大师,有古典派、浪漫派、印象派、现代派等,其中莫扎特的《小夜曲》、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与《第九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等,皆是享誉世界的经典曲目。
进入20世纪后,通俗音乐逐渐流行,爵士音乐、摇滚乐相继风行,音乐潮流不断更新。
课标要求学生对一些经典曲目,不仅能欣赏,并且应能理解其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4.影视艺术的出现与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广大民众的精神生活,并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20世纪初,电影首先发明于西方,随着不断的改进与完善,这种新颖的艺术形式受到大众的欢迎,逐渐成为最具时代特色的艺术。
专题八19 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课标要求了解19 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欣赏19 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列举19 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并了解浪漫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置身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体会当时文学家们创作的心境,加深对历史和文学作品的理解,并通过名作的演绎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内涵。
进行音乐欣赏,进入音乐情境,加深对浪漫主义音乐的理解。
通过欣赏浪漫主义名画提高美术鉴赏能力,陶冶情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人为本,进行人格、情感教育,学习文学艺术家们执着追求、热爱生活、为理想而战斗一生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难点: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理解这一时期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浪漫主义内涵。
教学媒体:多媒体(自制的powerpoint 课件)教学过程导入(1)你眼中的浪漫主义是什么?(2)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浪漫主义的作品、特点?介绍浪漫主义的概念通过师生谈话进入新课。
新课一.心灵的激荡——浪漫主义文学1. 拜伦: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家, 也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
拜伦根据自己在大学毕业后在欧洲各国的旅行,写下了著名的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在书中主要歌颂了欧洲反暴政、反侵略的民族民主解放运动。
《唐璜》是拜伦的另一部代表作,这是他没有完成的作品,他原本打算写二十年,后来由于参加希腊独立战争染病去世而没有完成。
《唐璜》被歌德称为“绝顶天才之作”。
作品通过诗歌的主人公唐璜在欧洲各地的旅行经历,恋爱和冒险的经历,揭示了当时的时代黑暗、丑恶、虚伪,向人们展示了当时欧洲社会现实的广阔图景,同时对现实的不满,也使诗人的诗中充满了讽刺、愤怒和战斗性。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第一课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导学案(有答案)一、浪漫主义文学1.时间: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2.背景(1)欧洲各国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
(2)人们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3.特点(1)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
(2)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3)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4.代表(1)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2)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3)德意志: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思维点拨]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精神、个人主义和批判意识,其创作原则主要表现为要求个性解放和绝对的创作自由,拒绝遵循规则。
浪漫主义文学造就了19世纪西方文学盛极一时的繁荣局面,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现实主义文学1.时间:19世纪30年代以后。
2.背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3.特征(1)关注社会问题。
(2)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
(3)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
(4)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4[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风格差别很大,但其本质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都服务于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需要。
作者采用哪一种风格,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者个人的经历。
一般情况下,盛世时浪漫主义作品比较多,乱世时现实主义作品比较多。
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1.西方文学(1)现实主义:①英国萧伯纳的《苹果车》。
②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
(2)现代主义①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
②特征: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背景模糊不清;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③成就: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